ProEngineer斜齒輪制作_第1頁
ProEngineer斜齒輪制作_第2頁
ProEngineer斜齒輪制作_第3頁
ProEngineer斜齒輪制作_第4頁
ProEngineer斜齒輪制作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Pro/Engineer 斜齒輪制作 第一步 新建一個文件File > New. > 出現(xiàn)新建文件對話框 > 輸入新文件名:gear > OK 第二步 建立第一條曲線 > Sketch | Done> 選擇繪圖平面:FRONT> OK> Top > 選擇參考平面:TOP> 繪制如圖剖面> > OK> 完成第一條曲線的繪制 第三步 修改曲線的名稱Set Up > Name > Feature > 在模型樹選擇曲線 > 輸入新的名稱:PITCH_DIAMET

2、ER> Done > 回到PART菜單 第四步 修改尺寸的名稱Modify > 在模型樹選擇曲線 > 在零件窗口出現(xiàn)尺寸,如圖> DimCosmetics > Symbol > 選擇尺寸,如圖> 輸入新的名稱:PCD> Done> Done> 回到PART菜單   第五步 建立兩個參數(shù)Set up > Parameters > Part > Create > Real Number> 輸入第一個參數(shù)名稱:m> 直接回車(由于這個參數(shù)的值是由方程控制的,所

3、以這里不用輸入數(shù)值) > Real Number> 輸入第二個參數(shù)名稱:no_of_teeth> 輸入數(shù)值:25> Done/Return> Done> 回到PART菜單 第六步 輸入方程式Relations > Add > 輸入方程式:m=PCD/no_of_teeth > 回車> 再一次回車以結(jié)束方程式的輸入> Done> 回到PART菜單 第七步 繪制第二條曲線> Sketch | Done> Use Prev> Okay> 繪制如圖剖面> > OK&

4、gt; 完成第二條曲線的繪制 第八步 修改第二條曲線的名稱Set Up > Name > Feature > 在模型樹選擇第二條曲線 > 輸入新的名稱:ADDENDUM_DIAMETER> Done > 回到PART菜單  第九步 修改第二條曲線尺寸的名稱Modify > 在模型樹選擇第二條曲線 > 在零件窗口出現(xiàn)曲線的尺寸> DimCosmetics > Symbol > 選擇第二條曲線的尺寸> 輸入新尺寸名稱:ADD_DIAMETER> Done > Done> 回到PA

5、RT菜單  第十步 輸入第二條方程式Relations > 選擇第二條曲線 > 這時零件窗口顯示零件尺寸的名稱,如圖> Add > 輸入方程式:ADD_DIAMETER=PCD+2*m > 回車> 再一次回車以結(jié)束方程式的輸入> Done> 回到PART菜單第十一步 繪制第三條曲線> Sketch | Done> Use Prev> Okay> 繪制如圖剖面> > OK> 完成第三條曲線的繪制  第十二步 修改第三條曲線的名稱Set Up > Name >

6、; Feature > 在模型樹選擇第三條曲線 > 輸入新的名稱:DEDDENDUM_DIAMETER> Done > 回到PART菜單 第十三步 修改第三條曲線尺寸的名稱Modify > 在模型樹選擇第三條曲線 > 在零件窗口出現(xiàn)曲線的尺寸,如圖> DimCosmetics > Symbol > 如圖所示尺寸> 輸入新尺寸名稱:DED_DIAMETER> Done > Done> 回到PART菜單   第十四步 輸入第三條方程式Relations > 選擇第三條曲線 &

7、gt; 這時零件窗口顯示零件尺寸的名稱,如圖> Add > 輸入方程式:DED_DIAMETER=PCD-2*(m+(3.1415*m/20) > 回車> 再一次回車以結(jié)束方程式的輸入> Done> 回到PART菜單  第十五步 繪制第四條曲線> Sketch | Done> Use Prev> Okay> 繪制如圖剖面> > OK> 完成第四條曲線的繪制  第十六步 修改第四條曲線的名稱Set Up > Name > Feature > 在模型樹選擇第四條曲

8、線 > 輸入新的名稱:BASE_DIAMETER> Done > 回到PART菜單   第十七步 修改第四條曲線尺寸的名稱Modify > 在模型樹選擇第四條曲線 > 在零件窗口出現(xiàn)曲線的尺寸,如圖> DimCosmetics > Symbol > 如圖所示尺寸> 輸入新尺寸名稱:BASE_DIAMETER> Done > Done> 回到PART菜單  第十八步 建立一個參數(shù)Set up > Parameters > Part > Create >

9、 Real Number> 輸入?yún)?shù)名稱:pressure_angle> 輸入數(shù)值:20> Done/Return> Done> 回到PART菜單  第十九步 輸入第四條方程式Relations > 選擇第四條曲線 > 這時零件窗口顯示零件尺寸的名稱,如圖> Add > 輸入方程式:BASE_DIAMETER=PCD*cos(pressure_angle) > 回車> 再一次回車以結(jié)束方程式的輸入> Done> 回到PART菜單  第二十步 建立第五條曲線> Sketch

10、 | Done> Use Prev> Okay> 繪制如圖剖面> > OK> 完成第五條曲線的繪制第二十一步 修改第五條曲線的名稱Set Up > Name > Feature > 在模型樹選擇第五條曲線 > 輸入新的名稱:TOOTH> Done > 回到PART菜單 第二十二步 修改第五條曲線尺寸的名稱Modify > 在模型樹選擇第五條曲線 > 在零件窗口出現(xiàn)曲線的尺寸> DimCosmetics > Symbol > 分別將對應的尺寸改成如圖所示的名稱 > Done &g

11、t; Done> 回到PART菜單 第二十三步 建立方程式Relations > 選擇第五條曲線 > 這時零件窗口顯示零件尺寸的名稱,如圖> Add > 輸入方程式:TOOTH_RAD=PCD/8 > 回車> HALF_TOOTH_TK=3.1415*m/4 > 回車> TIP_RAD=3.1415*m/8 > 回車> 再一次回車以結(jié)束方程式的輸入> Done> 回到PART菜單 第二十四步 建立兩個參數(shù)Set up > Parameters > Part > Create &g

12、t; Real Number> 輸入?yún)?shù)名稱:helix_angle> 輸入數(shù)值:15 > Real Number> 輸入?yún)?shù)名稱:face_width> 輸入數(shù)值:100> Done/Return> Done> 回到PART菜單 第二十五步 復制曲線Feature > Copy > Move | Select | Independent | Done> 選擇TOOTH曲線 > Done> Translate > Plane > 選擇FRONT平面 > Flip | Okay&g

13、t; 輸入數(shù)值:face_width*cos(helix_angle)/3(注:這里可以用方程式代替,這里為了簡便,就不寫出來了,但我已給出完整的公式,你只需將公式代出相應的尺寸名稱就可以了。例如,這里的尺寸名稱是d21,那么,在完成該步驟后,加入公式d21=face_width*cos(helix_angle)/3就可以了,后面有多處也是如此)> Rotate > Csys> 選擇坐標系統(tǒng)PRT_CSYS_DEF> Z axis> Flip | Okay> 輸入數(shù)值:helix_angle/3> Done Move> Done> OK&g

14、t; Done > 回到PART菜單> View > Default> 轉(zhuǎn)為3D視圖> 完成后如圖注:正如你見到的,你就可以直接輸入公式, 第二十六步 復制曲線Feature > Copy > Move | Select | Independent | Done> 選擇第二十五步建立的曲線 > Done> Translate > Plane > 選擇FRONT平面 > Flip | Okay> 輸入數(shù)值:face_width*cos(helix_angle)/3> Rotate > Csy

15、s> 選擇坐標系統(tǒng)PRT_CSYS_DEF> Z axis> Flip | Okay> 輸入數(shù)值:helix_angle/3> Done Move> Done> OK> Done > 回到PART菜單> 完成后如圖   第二十七步 復制曲線Feature > Copy > Move | Select | Independent | Done> 選擇上步建立的曲線 > Done> Translate > Plane > 選擇FRONT平面 > Flip | O

16、kay> 輸入數(shù)值:face_width*cos(helix_angle)/3> Rotate > Csys> 選擇坐標系統(tǒng)PRT_CSYS_DEF> Z axis> Flip | Okay> 輸入數(shù)值:helix_angle/3> Done Move> Done> OK> Done > 回到PART菜單> 完成后如圖 第二十八步 建立一條曲線> Sketch | Done> 選擇繪圖平面:TOP> OK> Bottom > 選擇參考平面:FRONT> 繪制如圖剖面>

17、; > OK> 完成曲線的繪制> View > Default> 轉(zhuǎn)為3D視圖 第二十九步 建立Swept Blend特征Feature > Create > Solid > Protrusion > Advanced | Solid | Done> Swept Blend | Done> Select Sec | NrmToOriginTraj | Done> Select Traj> One By One | Select > 選擇曲線 > Done> Pick Curve | Sel

18、 Loop > 選擇如圖所示曲線位置 > Done > Pick Curve | Sel Loop > 選擇如圖所示曲線位置 > Done> 提示欄出現(xiàn):Continue to next section? (Y/N):> 輸入:Y> Pick Curve | Sel Loop > 選擇如圖所示曲線位置 > Done> 提示欄出現(xiàn):Continue to next section? (Y/N):> 輸入:Y> Pick Curve | Sel Loop > 選擇如圖所示曲線位置 > Done> 提示欄出現(xiàn):Continue to next section? (Y/N):> 輸入:N> 在對話框中單擊OK> 完成Swept Blend特征,如圖 第三十步 復制實體Copy > Move | Select | Independent | Done> 選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