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物流的功能要素_第1頁
現代物流的功能要素_第2頁
現代物流的功能要素_第3頁
現代物流的功能要素_第4頁
現代物流的功能要素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2章 現代物流的功能要素教學目的與要求:通過學習,了解物流的基本內容,并掌握其基本職能。教學重點與難點:物流的基本職能與內容、物流信息。教 學 方 法:講授、案例分析教 學 時 數:6課時教 學 內 容:物流過程、運輸等物流職能。2.1 物 流 過 程2.1. 物流過程與物流的基本職能物流的基本職能是指物流活動應該具有的基本能力,以及通過對物流活動最佳的有效組合,形成物流的總體功能,以達到物流的最終經濟目的。采購、生產、包裝、運輸、儲存保管、裝卸搬運、流通加工、配送、廢舊物的回收與處理,以及與上述職能相關的情報信息。(1)包裝:保護物品、便利儲存運輸、促進銷售等。分為出場包裝、半成品包裝,工

2、業(yè)包裝與商品包裝等。(2)裝卸搬運:裝卸搬運是指在一定的區(qū)城內,以改變物品存放狀態(tài)和位置為主要內容的活動。(3)運輸:運輸職能主要是實現物質資料的空間移動。(4)儲存保管。事件效用等。(5)流通加工:向用戶提供更有效的商品,彌補加工不足等。(6)配送(7)物流信息2.2 運 輸2.2.1 運輸的概念以及在物流中的作用運輸是指勞動者通過使用運輸工具和設備,實現人與貨物在空間、場所等的有目的的位移。(1) 運輸是物流的主要功能要素之一。(2) 運輸是社會物質生產的必要條件之一。(3) 運輸可以創(chuàng)造“場所效用”。(4) 運輸是“第三利潤源”的主要源泉(一般德物流費用中運費占主要部分)。2.2.2 各

3、種常見的運輸方式以及特點1鐵路運輸優(yōu)點:承運能力大,大批量低值商品的長距離運輸,準時性好等;缺點:投資較大、建設周期長;運輸時間較長;運輸中的貨損率比較高等;使用范圍:大宗低值貨物的中、長距離運輸;散裝貨物、罐裝貨物等;2公路運輸優(yōu)點:速度快、操作人員容易培訓、靈活等;缺點:裝載量小,運輸成本高;燃料消耗大、環(huán)境污染大等;3水路運輸。優(yōu)點:運量大、成本低;缺點:速度慢、受自然條件限制大等;適用范圍:大批量貨物;承擔原料、半成品等散貨的運輸;遠距離、大運量的外貿貨物運輸;4航空運輸優(yōu)點:高速直達性;較高的安全性;經濟特性良好;缺點:易受氣候條件等的限制、可達性差、費用高等;適用范圍:國際的客貨運

4、輸;適用于高附加值,重量輕和小體積的物品運輸;適于時效性強、需求緊急的貨物運輸;5管道運輸優(yōu)點:運量大;占地少,費用低,運營費用也低;管道運輸安全可靠、連續(xù)性強;管道運輸耗能少、成本低、效益好;缺點:靈活性差用范圍:單向、定點、量大的流體狀貨物(如石油、油氣、煤漿、某些化學制品原料等)的運輸。2.2.3 合理運輸與運輸合理化的途徑1概念與意義合理運輸,是指從物流系統(tǒng)的總體目標出發(fā),運用系統(tǒng)理論和系統(tǒng)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充分利用各種運輸方式,選擇合理的運輸路線和運輸工具,以最短的路徑、最少的環(huán)節(jié)、最快的速度和最少的勞動消耗,組織好物質產品的運輸活動。(1)意義:有利于加速社會再生產的進程,促進國民

5、經濟持續(xù)、穩(wěn)定、協(xié)調地發(fā)展。節(jié)約運輸費用,降低物流成本??s短運輸時間,加快物流速度,提高物流效率。節(jié)約運力,緩解運力緊張的狀況,還能節(jié)約能源。(2)影響合理化運輸的因素:運輸距離、運輸環(huán)節(jié)、運輸工具、運輸時間、運輸費用2運輸合理化的途徑(1)充分利用運輸能力(2)發(fā)展社會化的運輸體系。(3)鐵路公路合理分流。(4)盡量發(fā)展直達運輸。(5)合理配載。(6)“四就”直撥運輸。就工廠直撥、就車站(碼頭)直撥、就倉庫直撥、就車船直撥等(7)發(fā)展運輸技術設備,提高運輸信息化:GPS、GIS2.3 儲 存2.3.1 儲存的概念、意義與作用1定義:儲存是指商品離開生產領域后,在進入消費領域之前,處于流通領域

6、時所形成的臨時性的“停滯”。2意義和功能不僅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蓄水池”,已由過去的靜態(tài)管理逐步向動態(tài)管理轉變。儲存相當于物流體系的一個節(jié)點。在這里,物質實體在化解其供求之間的時間上的矛盾的同時,也創(chuàng)造了新的時間上的效益。儲存在現代物流中的的作用主要表現在: 儲存是物流系統(tǒng)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不是必不可少)環(huán)節(jié)。保證貨物進入下一環(huán)節(jié)前的質量。保證社會再生產順利進行的必要條件。加快商品流通、節(jié)約流通費用的重要手段。為貨物進入市場做好準備2.3.2 倉庫分類1按用途分類采購供應倉庫、批發(fā)倉庫、零售倉庫、儲備倉庫、中轉倉庫、加工倉庫、保稅倉庫保稅倉庫:為國際貿易的需要,設置在一國國土之上,但在海關關境以外

7、的倉庫。外國貨物可以免稅進出這些倉庫而無需辦理海關申報手續(xù),并且,經批準后,可在保稅倉庫內對貨物進行加工、存儲、包裝和整理等業(yè)務2按保管貨物的特征分類(1)原料倉庫(2)產品倉庫(3)冷藏倉庫(4)恒溫倉庫(5)危險品倉庫(6)水面?zhèn)}庫3按倉庫的構造分類(1)單層倉庫(2)多層倉庫(3)立體倉庫(4)露天堆場(5)筒倉:用于堆放散裝或袋裝小顆?;蚍蹱钬浳锏姆忾]式倉庫,一般置于高架之上。如糧食、水泥和化肥等。2.3.3 庫存商品的質量管理1入庫環(huán)節(jié)驗收、入庫交接及貨物在庫內的堆碼工作驗收的主要任務是查明到貨的數量和質量狀態(tài),防止倉庫和貨主遭受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同時對供貨單位的產品質量和承運部門的

8、服務質量進行監(jiān)督。2貨物的在庫管理(1)控制好倉庫溫、濕度(2)定期進行物品的在庫檢查。(3)搞好倉庫的清潔衛(wèi)生。3貨物的出庫2.4 包 裝2.4.1概念與作用包裝是指在物流過程中,為了保護產品、方便儲運、促進銷售,按一定技術方法所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輔助物等的總稱。生產物流的終點,也是社會物流的起點。具有從屬性和商品性兩種屬性。包裝是其內裝物的附屬品,包裝所選用的容器、材料、包裝技法都從屬于內裝貨物的需要。商品包裝是附屬于內裝貨物的特殊商品,本身具有價值和使用價值兩種屬性。主要作用主要有:保護、容納、便利、促銷等2.4.2 包裝的分類1按包裝在物流中發(fā)揮的不同作用劃分(1)商業(yè)包裝(2)物流包

9、裝2按照包裝材料的不同劃分紙制品包裝、塑料制品包裝、木制容器包裝、金屬容器包裝、玻璃陶瓷容器包裝、纖維容器包裝、復合材料包裝和其他材料包裝。3按照包裝保護技術的不同劃分防潮包裝、防銹包裝、防蟲包裝、防腐包裝、防震包裝以及危險品包裝等。2.4.3 包裝合理化包裝合理化的要點:從物流總體角度出發(fā),用科學方法確定最優(yōu)包裝(2)防止包裝過弱或包裝過剩(3)不斷改進包裝,實現物流包裝標準化(5)包裝大型化(6)包裝機械化(7)綠色包裝。2.5 裝 卸 搬 運2.5.1 裝卸搬運的概念與意義裝卸搬運的意義:在物流活動轉換中起承上啟下的聯結作用。(2)在物流成本中占有重要地位。(3)是提高物流系統(tǒng)效率的關鍵

10、。2.5.2 裝卸搬運的特點(1)裝卸搬運是附屬性、伴生性的活動(2)支持、保障性活動。(3)銜接性的活動。2.5.3 裝卸搬運的分類(1)按裝卸搬運施行的物流設施、設備對象分類。倉庫裝卸、鐵路裝卸、港口裝卸、汽車裝卸、飛機裝卸等(2)按裝卸搬運的機械及機械作業(yè)方式分類可分成便吊車的“吊上吊下”方式,使用叉車的“叉上叉下”方式,使用半掛車或叉車的“滾上滾下”方式,“移上移下”方式及散裝方式等。(3)按被裝物的主要運動形式可分垂直裝卸、水平裝卸兩種形式。(4)按裝卸搬運對象分類。以此可分成散裝貨物裝卸、單件貨物裝卸、集裝貨物裝卸等。(5)按裝卸搬運的作業(yè)特點可分成連續(xù)裝卸與間歇裝卸兩類。2.5.

11、4 裝卸搬運合理化提高貨物裝卸搬運的靈活性與可運性(1)利用重力作用,減少能量消耗。(2)合理選擇裝卸搬運機械,充分利用機械,實現規(guī)模裝卸。(3)合理選擇裝卸搬運方式。(4)改進裝卸搬運作業(yè)方法。(5)創(chuàng)建“復合終端”。(6)防止無效裝卸。2.6 配 送2.6.1 配送與配送中心1配送的含義配送是指將從供應者手中接受的多品種、大批量貨物,進行必要的儲存保管,并按用戶的訂貨要求進行分貨、配貨后,將配好的貨物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安全、準確地送交需求用戶的一項物流活動。2配送中心的含義配送中心是從事對特定用戶送貨業(yè)務的集貨、加工、分貨、揀選、配選和組織,以高水平實現銷售或供應的現代流通服務場所和組織。功

12、能一般有:采購功能、存儲功能、配組功能、分揀功能、分裝功能、集散功能、加工功能等2.6.2 配送的作用與分類1配送的作用(1)配送是實現流通社會化的重要手段。(2)配送通過集中庫存使企業(yè)實現低庫存或零庫存,提高保證供應程度。(3)配送有利于實現運輸的合理化。(4)配送是為了消費者提供方便、優(yōu)質服務的重要方式。2配送的分類(1)按實施配送組織者的不同:配送中心配送、倉庫配送、商店配送、生產企業(yè)配送。(2)按配送商品的種類和數量:單(少)品種、大批量配送、多品種、小批量配送、成套配套。(3)按配送時間和數量:定時配送、定量配送、定時定量配送、定時、定路線配送、即時配送。(4)按配送的組織形式:共同

13、配送、集團配送、獨立配送。2.6.3 配送的一般流程及要素備貨(2)儲存(3)分揀及配貨(4)配裝(5)配送運輸(6)送達服務(7)配送加工2.6.4 配送合理化2.7 流 通 加 工2.7.1 流通加工的概念指物品在從生產地到使用地的過程中,根據需要施加包裝、分割、計量、分揀、刷標志、拴標簽、組裝等簡單作業(yè)地總稱。流通加工在流通中,仍然和流通總體一樣起“橋梁和紐帶”作用。但是。它卻不是通過“保護”流通對象的原有形態(tài)而實現這一作用的,它是和生產一樣,通過改變或完善流通加工的概念對象的原有形態(tài)來實現“橋梁和紐帶”作用的。常見的食品的流通加工有:(1)魚、肉、禽類的冷凍;(2)生奶酪的冷藏;(3)

14、鮮牛奶的滅菌和搖勻;(4)生鮮食品及蔬菜的速凍包裝、真空包裝。流通加工和一般的生產型加工的區(qū)別:(1) 流通加工的對象是進人流通過程的商品,具有商品的屬性。(2) 流通加工程度大多是簡單加工,而不是復雜加工。(3) 從價值觀點看,生產加工目的在于創(chuàng)造價值及使用價值,而流通加工則在于完善其使用價值并在不做大改變情況下提高價值。(4) 流通加工的組織者是從事流通工作的人,能密切結合流通的需要進行這種加工活動,從加工單位來看,流通加工由商業(yè)或物資流通企業(yè)完成,而生產加工則由生產企業(yè)完成2.7.2 流通加工的地位及作用1流通加工在物流中的地位(1)流通加工有效地完善了流通。(2)進行初級加工,方便用戶(3)提高加工效率及設備利用率2流通加工合理化(1)流通加工合理化的概念流通加工合理化是指實現流通加工的最優(yōu)配置,不僅做到避免各種不合理,使流通加工有存在的價值,而且做到最優(yōu)的選擇。實現流通加工合理化主要考慮:加工和配送結合。 加工和配套結合。 加工和合理運輸結合。 加工和合理商流相結合。 加工和節(jié)約相結合。幾種不合理流通加工形式如下:流通加工地點設置的不合理。 流通加工方式選擇不當。 流通加工作用不大,形成多余環(huán)節(jié)。 流通加工成本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