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一物理上學期期中試卷(含解析)1(2)_第1頁
【2019】高一物理上學期期中試卷(含解析)1(2)_第2頁
免費預覽已結(jié)束,剩余20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 / 15【2019最新】高一物理上學期期中試卷(含解析)1一、選擇題(共12小題,每小題4分,滿分48分)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我們常說“太陽東升西落”,是以太陽為參考系描述地球的運動B.“一江春水向東流”是以水為參考來描述江水的運動C.用GPS定位系統(tǒng)確定正在南極冰蓋考察的某科考隊員的位置時,該隊員可看做質(zhì)點D.研究蘋果的大小隨生長日期的變化時,可將蘋果視為質(zhì)點2.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在某一段時間內(nèi)物體運動的位移為零,則該物體不一定是靜止的B.物體做單向直線運動時,物體的路程就是位移C.汽車從甲站向乙站行駛的速度是40km/h,40km/h指的是平均速度D.小球第13s末的

2、速度是4m/s,4m/s指的是瞬時速度3.關于速度和加速度,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A.高速行駛的磁懸浮列車,因為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也一定很大B.物體的速度變化越快,加速度就越大C.加速度表示物體速度變化的大小和方向D.物體的加速度增大,則物體的速度一定增加4.雨滴從高空由靜止下落,由于空氣阻力作用,其加速度逐漸減小,直到為零,在此過程中雨滴的運動情況是()A.速度不斷減小,加速度為零時,速度為零B.速度不斷增大,加速度為零時,速度最大C.速度一直保持不變D.位移逐漸增大,當加速度減小為零時,位移達到最大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物體下落時,它受到的重力大于它靜止時所受的重力B.重心是重力的

3、作用點,因此重心總是物體上,不可能在物體之外C.放于桌面上的皮球受到的彈力是由于皮球形變后欲恢復原狀而產(chǎn)生的D.力不能脫離物體而獨立存在6.根輕質(zhì)彈簧,當它上端固定、下端懸掛重為G的物體時,長度為L1;當它下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上端壓一重為G的物體時,其長度為L2,則它的勁度系數(shù)是()_G|_G|G_202 / 157.圖中所有的球都是相同的,且形狀規(guī)則質(zhì)量分布均勻.甲球放在光滑斜面和光滑水平面 之間, 乙球與其右側(cè)的球相互接觸并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丙球與其右側(cè)的球放在另一個大3 / 15的球殼內(nèi)部并相互接觸, 丁球用兩根輕質(zhì)細線吊在天花板上,且其中右側(cè)一根線是沿豎直方拋出(不計氣體阻力)時的

4、X-t圖象如圖所示,則()&俄羅斯火箭航天集團專家稱,人類能在20年若一物體從火星表面豎直向上向.關于這四個球中受兩個彈力的是()A.甲球B.乙球C.丙球D.丁球4 / 15A.落到盤上的聲音時間間隔越來越大B.落到盤上的聲音時間間隔相等C.依次落到盤上的速率關系為1: _且2D.依次落到盤上的時間關系為1:(亜-1):(迴-亜):(2-迴)二、填空題(共2小題,每小題6分,滿分14分)13如圖所示,是一輛汽車做直線運動的V t圖象,則0- 10s內(nèi)的加速度是 _2 2m/s,40-50s內(nèi)的加速度是 _m/s,10-50s內(nèi)的位移是 _m2010t( ( 2 0lb*14在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

5、變化規(guī)律的實驗中,如圖所示為一次記錄小車運動情況的紙帶, 圖中A、B、C、D E為相鄰的計數(shù)點,相鄰計數(shù)點間有4個計時點未標出, 設A點為計時起點,則:(本題計算結(jié)果均保留(1)由圖可判斷小車做3為有效數(shù)字)直線運動(2)BD間的平均速度3BD=m/s(3)D點的瞬時速度VD=m/s(4)小車的加速度a=m/s2(2)斜面長度;(3)整個過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16.從離地面180 m高的空中靜止釋放一小球,小球自由落下,取g=10m/s1 2 3,求:(1)小球經(jīng)過多長時間落到地面?(2) 落地速度是多大?1火車用多少時間可追上自行車?2火車追上自行車以前落后于自行車的最大距離是多少?3火車追

6、上自行車后,再過多長時間可超過自行車?3s恰好停在斜面頂端,加速度的大小5 / 15(3)自開始下落計時,小球最后1s內(nèi)的位移是多大?17如圖所示,在國慶閱兵式中,某直升飛機在地面上空某高度A位置處于靜止狀態(tài)待命,要求該機10時57分20秒由靜止狀態(tài)沿水平方向做勻速加速直線運動,經(jīng)過AB段加速后,進入BC段的勻速受閱區(qū),11時準時通過C位置,已知XD=4km, XBc=8km,問:(1) 直升飛機在BC段的速度大小是多少?(2) 直升飛機在AB段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6 / 152015-2016學年十三所重點中學聯(lián)考高一(上)期中物理試卷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共12小題,每小題4分,滿

7、分48分)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我們常說“太陽東升西落”,是以太陽為參考系描述地球的運動B.“一江春水向東流”是以水為參考來描述江水的運動C.用GPS定位系統(tǒng)確定正在南極冰蓋考察的某科考隊員的位置時,該隊員可看做質(zhì)點D.研究蘋果的大小隨生長日期的變化時,可將蘋果視為質(zhì)點【考點】 質(zhì)點的認識;參考系和坐標系【專題】 直線運動規(guī)律專題【分析】只有當物體的形狀和大小對研究問題沒有影響或者影響可以忽略不計時物體才能可做質(zhì)點參考系是假定靜止不動的物體 “一江春水向東流”, 是說水相對于地面向東運動, 故參考系是地球,我們常說“太陽東升西落”,是以地球為參考系描述太陽的運動【解答】解:A、我們常說“太

8、陽東升西落”,是以地球為參考系描述太陽的運動,故A錯誤B“一江春水向東流”,是說水相對于地面向東運動,故參考系是地球,故B錯誤.C.用GPS定位系統(tǒng)確定正在南極冰蓋考察的某科考隊員的位置時,隊員的形狀和大小可以忽略不計,可以看做質(zhì)點,故C正確.D研究蘋果的大小隨生長日期的變化時,蘋果的形狀和大小不可以忽略不計,不可以看做質(zhì)點.故D錯誤.故選:C【點評】 為了研究和描述物體的運動,我們引入了參考系,選擇不同的參考系,同一物體相 對于不同的參考系,運動狀態(tài)可以不同,選取合適的參考系可以使運動的研究簡單化2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在某一段時間內(nèi)物體運動的位移為零,則該物體不一定是靜止的B.物體做

9、單向直線運動時,物體的路程就是位移C.汽車從甲站向乙站行駛的速度是40km/h,40km/h指的是平均速度D.小球第13s末的速度是4m/s,4m/s指的是瞬時速度【考點】 位移與路程【分析】 位移代表初末位置有向線段,路程表示路徑長度位移與路程么有必然聯(lián)系,位移為零, 路程可以不是零 平均速度的大小不等于平均速率,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時間,方 向與位移方向相同,平均速率等于路程除以時間【解答】 解:A、位移代表初末位置有向線段,路程表示路徑長度位移與路程么有必然聯(lián) 系,位移為零,路程可以不是零如物體做圓周運動一周,回到出發(fā)點,此時位移為零,而 物體不是靜止的,故A正確.B在單向直線運動中,物

10、體的位移大小等于其路程,不能說物體的路程就是位移,故B不正確C汽車從甲站向乙站行駛的速度是40km/h,40km/h指的是路程與時間的比值,是平均速率.故C不正確;D小球第13s末的速度是4m/s,4m/s指的是瞬時速度.故D正確. 本題選擇不正確的,故選:BC【點評】本題重點掌握位移和路程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明確只有在單向直線運動中,物體的位移大小才等于其路程;其他情況位移大小均小于路程.7 / 153關于速度和加速度,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A.高速行駛的磁懸浮列車,因為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也一定很大B.物體的速度變化越快,加速度就越大C.加速度表示物體速度變化的大小和方向D.物體的加速度增大,則

11、物體的速度一定增加【考點】加速度.【專題】直線運動規(guī)律專題.【分析】加速度定義為單位時間內(nèi)速度的變化量,即a=.反應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解答】 解:A、根據(jù)a=可知,速度大,速度變化量不一定快,加速度不一定大.故A錯誤.B、加速度是反應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變化越快,加速度越大.故B正確.C、根據(jù)aj_!可知,加速度方向與速度變化量方向始終相同,但不能表示速度變化的 大小.故C錯誤.D、加速度大小逐漸增大時,物體的速度不一定增大,當兩者方向相反時,則速度在減 小.故D錯誤.故選:B.【點評】 解決本題的關鍵掌握加速度定義為單位時間內(nèi)速度的變化量,即a=.加速度的物理意義是反映速度的變化

12、快慢.4.雨滴從高空由靜止下落,由于空氣阻力作用,其加速度逐漸減小,直到為零,在此過程 中雨滴的運動情況是()A.速度不斷減小,加速度為零時,速度為零B.速度不斷增大,加速度為零時,速度最大C.速度一直保持不變D.位移逐漸增大,當加速度減小為零時,位移達到最大【考點】自由落體運動.【專題】 定性思想;推理法;自由落體運動專題.【分析】雨滴開始下落時,重力大于阻力,合力向下,故做加速運動,當阻力增加到和重力 相等時做勻速運動【解答】解:雨滴開始下落的時候,速度很小,阻力也小,重力的方向向下,阻力的方向向 上,故重力和阻力的合力方向豎直向下,故雨滴做加速運動, 隨著速度的增加,阻力也越來越大,合力

13、減小,加速度減??;當阻力增加到和重力相等的時候,雨滴做勻速運動,加速度 為零,故B正確故選:B【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同一直線上二力的合成,以及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功狀態(tài)的認識和了解,是一道中檔題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物體下落時,它受到的重力大于它靜止時所受的重力B.重心是重力的作用點,因此重心總是物體上,不可能在物體之外C.放于桌面上的皮球受到的彈力是由于皮球形變后欲恢復原狀而產(chǎn)生的D.力不能脫離物體而獨立存在【考點】重心.8 / 15【分析】物體的重心有的在物體上,有的在物體之外;一個力是要有相互作用的兩個物體, 物體的重力與物體的質(zhì)量和當?shù)氐闹亓铀俣扔嘘P.【解答】解:A、物體的重

14、力與物體的質(zhì)量和當?shù)氐闹亓铀俣扔嘘P,與其運動狀態(tài)無關.故A錯誤;B質(zhì)量分布均勻的有規(guī)則的幾何外形的物體的重心在其幾何中心上,但是并不一定在物體 上,例如質(zhì)量分布均勻的被拉開的弓,故B錯誤;C放于桌面上的皮球受到的彈力是由于桌面形變后欲恢復原狀而產(chǎn)生的故C錯誤;D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力不能脫離物體而獨立存在,故D正確.故選:D【點評】該題考查知識點較多, 學習中要注意加強記憶, 重心的位置取決于物體的幾何形狀 和質(zhì)量的分布情況;一定要注意力是成對出現(xiàn)的,一個力一定與兩個物體相關聯(lián), 即一個是施力物體,一個是受力物體物體所受的重力與運動狀態(tài)無關,只與物體的質(zhì)量和當?shù)氐闹亓铀俣扔嘘P.6.根輕質(zhì)

15、彈簧,當它上端固定、下端懸掛重為G的物體時,長度為Li;當它下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上端壓一重為G的物體時,其長度為L2,則它的勁度系數(shù)是()GGG2GB.耳CLilDLil【考點】胡克定律.【分析】當彈簧上端固定,下端懸掛重為G的物體時,彈簧的彈力大小等于G;當彈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上端壓一重為G的物體時,彈力大小等于G根據(jù)胡克定律:彈簧的彈力與伸長的長度或壓縮的長度成正比,分別列方程,即可求解k.【解答】解:設彈簧的原長為Lo,勁度系數(shù)為k,則根據(jù)胡克定律得:G=k(Li-Lo) G=k(Lo-L2) 2CT T J聯(lián)立得:k=一:J故選:D.【點評】應用胡克定律解題時要注意彈簧的彈力

16、與彈簧的形變量成正比,不是與彈簧的長度成正比.7.圖中所有的球都是相同的, 且形狀規(guī)則質(zhì)量分布均勻.甲球放在光滑斜面和光滑水平面 之間,乙球與其右側(cè)的球相互接觸并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 丙球與其右側(cè)的球放在另一個大的球殼內(nèi)部并相互接觸, 丁球用兩根輕質(zhì)細線吊在天花板上,且其中右側(cè)一根線是沿豎直方向.關于這四個球中受兩個彈力的是()9 / 15A.甲球B.乙球C.丙球D.丁球【考點】物體的彈性和彈力.【專題】彈力的存在及方向的判定專題.【分析】考察根據(jù)物體的平衡條件反過來確定物體的受力情況,主要考察接觸有無支持力和繩子有無彈力,常用假設法進行判定.【解答】 解:A:甲球受重力和豎直向上的地面給它的

17、彈力兩個力,斜面沒有給其彈力,如 果有的話球不會靜止,故A錯誤.B:乙球受重力和豎直向上的地面給它的彈力兩個力,與乙接觸的球不會給乙彈力,如果有 的話乙球不會靜止,故B錯誤.C:丙球受重力,圓面給它的指向圓心的彈力和與它接觸的小球給它的沿他們圓心連線向左的彈力,如果它接觸的小球不給它沿他們圓心連線向左的彈力的話它不能保持靜止狀態(tài).故丙球受兩個彈力的作用,故C正確.D:丁球受重力和右邊豎直繩子給它的豎直向上的拉力,傾斜的繩子不會給它拉力的作用, 如果有的話小球不能保持平衡狀態(tài),故丁球只受一個向上的彈力,故D錯誤.故選:C【點評】根據(jù)物體的平衡條件反過來確定物體的受力情況是最近幾年高考??嫉膬?nèi)容,

18、主要考察接觸有沒有支持力和接觸有沒有摩擦力,表現(xiàn)在此題的類型和判斷物體受力個數(shù)的問題上.&俄羅斯火箭航天集團專家稱,人類能在20年后飛往火星,若一物體從火星表面豎直向上 拋出(不計氣體阻力)時的X-t圖象如圖所示,則()A.該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比地球的大B.該物體上升的時間為10sC.該物體落到火星表面時的速度為16m/sD.該物體被拋出時的初速度為8m/s【考點】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圖像.【專題】 運動學中的圖像專題.【分析】物體從行星表面豎直上拋,由圖讀出最大高度和上升的時間,根據(jù)運動學公式求出初速度和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物體落回行星表面的速度與拋出時速度大小相等.【解答】 解:AB由圖讀

19、出,物體上升的最大高度為h=20m,上升的時間為t=5s根據(jù)上升、下落的對稱性知,對于下落過程,由AB錯誤.得 火 星表 面 的10 / 152=1.6m/s;可知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比地球的小.故11 / 15CD該物體被拋出時的初速度為vo=gt=8m/s,根據(jù)對稱性可知,該物體落到行星表面時的速度大小與初速度大小相等,也為8m/s故C錯誤,D正確.故選:D【點評】本題首先考查讀圖能力,圖上能讀出最大高度、上升和下落時間等等;其次要靈活應用對稱性和選擇運動學公式求解.9.一小球沿斜面勻加速滑下,依次經(jīng)過A B、C三點.已知AB=6cm BC=10cm小球經(jīng)過AB和BC兩段所用的時間均為2s

20、,則小球經(jīng)過A B、C三點時的速度大小分別是()A. 2cm/s,3cm/s,4cm/s B. 2cm/s,4cm/s,6cm/sC. 3cm/s,4cm/s,5cm/s D. 3cm/s,5cm/s,7cm/s【考點】勻變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的綜合運用.【專題】直線運動規(guī)律專題.【分析】小球做勻加速運動,經(jīng)過AB和BC兩段所用的時間均為2s,可根據(jù)厶x=aT2求出加速度,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可知:小球經(jīng)過B點的速度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即可求得小球經(jīng)過B點的速度.由速度公式求出經(jīng)過A C兩點的速度.【解答】解:小球做勻加速運動,經(jīng)過AB和BC兩段所用的時間均為2s,由題知AB=6cm=0.06

21、mBC=10cm=0.1mAB+BC 0 06+0.1則小球經(jīng)過B點的速度為vB=2T=2 X 2=0.04m/s=4cm/s則vA=VB-aT=0.04-0.01x2=0.02m /s=2cm/s;vc=VB+aT=0.04+0.01x2=0.06m/s=6cm/s;故選:B【點評】本題運用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兩個推論,求出加速度和 以根據(jù)基本公式,列方程組求解.10.以vo=12m/s的速度勻速行駛的汽車,突然剎車,剎車過程中汽車以a=-6m/s2的加速度繼續(xù)前進,則剎車后()A. 3s內(nèi)的位移是9m B. 3s內(nèi)的位移是12mC.第2s內(nèi)的位移是12m D. 3s未加速的大小是6m/s【考點

22、】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與時間的關系.【專題】直線運動規(guī)律專題.【分析】該問題是剎車問題,車子停止后不再運動,首先判斷汽車經(jīng)過多長時間停止,然后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時間公式x=F 2肚和速度時間公式v=v+at進行求解【解答】 解:A、汽車剎車到停下來所需的時間t=一?一s=2s,所以3s內(nèi)的位移B點的速度,比較簡便,也可由BC- AB=aT得,12 / 15v01+4at2X2- ix6X 22nF12m等于2s內(nèi)的位移.x= 2_ 2_ .故A正確,B錯誤.13 / 15,故C錯誤.D、2s末速度為0.所以3s末速度還等于0.故D錯誤.故選:B【點評】解決本題的關鍵注意該問題是剎車問題,

23、車子停止后不再運動,所以求位移、速度時,先判斷多長時間停下來11.有一列火車正在做勻速直線運動, 從某時刻開始計時,第1分鐘內(nèi),發(fā)現(xiàn)火車前進了240m,緊接著再觀察2分鐘,發(fā)現(xiàn)火車又前進了1020m則火車的加速度為()A. 0.02m/s2B.0.03m/s2C. 0.05m/s2D. 1.2m/s2【考點】勻變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的綜合運用.【專題】直線運動規(guī)律專題.【分析】 根據(jù)某段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求出兩段時間中間時刻的瞬時 速度,結(jié)合速度時間公式求出火車的加速度.【解答】 解:火車在第1分鐘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為:K21020火車在接著2分鐘內(nèi)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為:故選:C

24、.【點評】 解決本題的關鍵掌握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運動學公式和推論, 用推論求解會使問題更加簡捷.12取一根長1.7m左右的細線,5個鐵墊圈和一個金屬盤. 在線端系上第一個墊圈,隔10cm再系一個,以后相鄰兩墊圈之間的距離依次為30cm 50cm 70cm,如圖所示,站在椅子上,向上提起線的上端, 讓線自由垂下,且第一個墊圈緊靠放在地面上的金屬盤內(nèi).松手后開始計時,若不計空氣阻力,則第2、3、4、5各墊圈()C、反向看做初速為零的勻加速運動,第2s內(nèi)的位移即為反向看第1s內(nèi)的位移為1 0 1 9合航zW3%=x=(3)平均速度為:7=4rn/s=6iri/sv=1s的位移gt2得下落時間為:18

25、/ 15(2) 直升飛機在AB段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19 / 15【考點】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與時間的關系.【專題】直線運動規(guī)律專題.【分析】(1)勻速階段的時間加上勻加速階段的時間為總時間,勻速階段的時間可用位移除以速度表示,勻加速階段的時間可用位移除以平均速度表示,這樣可求出速度.2(2)在AB段根據(jù)速度與位移的關系公式v=2ax,就可求解出加速度, 也可以根據(jù)加速度的定義式求解【解答】 解:(1)由題意得:t=11:00-10:5720=160s所以t=ti+t2=160s0+YLI則有:Si=4000mS2=Vt2聯(lián)立解得v=100m/s答:(1)BC段的速度大小是100m/s;(2)

26、在AB段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時的加速度大小是1.25m/s以及應用條件,這類問題都會迎刃而解屬于中檔題18. 列火車從車站開出做勻速直線運動,加速度為0.5m/s2,啟動時,恰好有一輛自行車(可視為質(zhì)點)從火車頭旁邊駛過,自行車速度vo=6m/s,火車長L=364m.(1) 火車用多少時間可追上自行車?(2) 火車追上自行車以前落后于自行車的最大距離是多少?(3) 火車追上自行車后,再過多長時間可超過自行車?【考點】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與時間的關系.【專題】追及、相遇問題.【分析】根據(jù)運動學公式判斷火車在追及自行車的過程中,當它們速度相等的時候相距最遠;當它們的位移相等的時候,兩車相遇.使用變速直

27、線運動的位移時間公式求出追及的時間或 加速度.火車超過自行車時,火車比自行車多走【解答】解:(1)設火車追上自行車所需時間為t,追上位移相等,則有:1i卩薩乜at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t=24s(2)火車速度等于人的速度時相距最遠,故有:vo=at得:(2)根據(jù)速度位移公式得:v2_1002a八:“【點評】此題考查了勻變速運動的一些基本規(guī)律,只要我們記住公式, 并且理解公式的含義20 / 15X =vat-爲亡2=&X12- -1x0, 5X1 22距離為: - - -m=36m(3)追上時火車的速度為:v=at=0.5 x 24m/s=12m/s21 / 15設在經(jīng)過t超過自行車,則有:.jj .1. jy 2 _.JV _TVt +vot =L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t ” =28s答:(1)火車用24s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