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古詩兩首_第1頁
20、古詩兩首_第2頁
20、古詩兩首_第3頁
20、古詩兩首_第4頁
20、古詩兩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 20、古詩兩首【教材簡析】 石灰吟墨梅是蘇教版第十二冊第六單元第20課的教學內(nèi)容。石灰吟是明代詩人于謙的作品,詩人贊頌了石灰堅強不屈、潔身自好的品質(zhì),抒發(fā)了詩人不同流合污,堅決同惡勢力斗爭到底的思想感情;墨梅則是元代詩人王冕的作品,詩人借墨梅為喻,在素潔的梅花上寄寓了他鄙視流俗、貞潔自守的高尚情操。兩首古詩由七言絕句組成,均為詠物詩,都是借寫某一事物來表達自己的人生處事觀,在寫法很相似:托物言志。【學習目標】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2、學會本課兩個生字,理解詩句中的詞語,并說說詩句的意思。3。學生能憑借詩歌語言文字,感受石灰堅強不屈、潔身自好的精神。結(jié)合作者生平及當時時代背

2、景體會作者不同流合污、堅決同惡勢力斗爭到底的思想感情。4、學習墨梅,感悟詩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懷,領(lǐng)悟本課借物言志的表達方法?!緦W習重難點】1、能說說詩句的意思,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2、感受古詩美的意境,使學生受到情感教育。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感悟詩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懷,領(lǐng)悟本課借物言志的表達方法。【資料鏈接】石灰吟的作者是于謙(1398年1457)號節(jié)庵,字廷益,浙江錢塘人,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漢族人,明朝名臣,民族英雄。他是永樂年間進士。于謙從小學習刻苦,志向遠大。相傳有一天,他信步走到一座石灰窯前,觀看師傅們煅燒石灰。只見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

3、經(jīng)過熊熊的烈火焚燒之后,都變成了白色的石灰。他深有感觸,略加思索之后便吟出了石灰吟這首膾炙人口的詩篇。那年,于謙剛好12歲。12歲的于謙寫下的這首詩不只是石灰形象的寫照,更是他人生的追求。于謙經(jīng)過發(fā)憤苦學,步入仕途。他的一生,為官清廉,關(guān)心民間疾苦,為人剛正不阿,敢于得罪權(quán)貴。因此,朝中一批陰險貪殘的家伙恨死了他。他們密謀策劃,等待時機,一心想除掉于謙。最后,在一場事變中,這幫家伙挑唆皇帝,殺害了正直無私的于謙。今天,讀著這首千古流傳的石灰吟,仿佛叢天宇中傳來英雄的吟誦之音,這聲音吟誦的是于謙的人生追求,表達的是于謙的終生志向。所以,這首詩可以說是于謙生前的座右銘,死后的墓志銘?!胺酃撬樯砣?/p>

4、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眽阎竞狼椋斓乜设b,錚錚鐵骨,日月同輝。于謙,吟石灰,表白的是自己;我們,吟石灰,懷念的是于謙?。∧返淖髡呤窃娙送趺?。王冕(公元1287-1359)我國元代著名畫家。字元章,號煮石山農(nóng),今浙江人。關(guān)于王冕,我們通過所學課文少年王冕對其有所了解,自幼家境貧寒,孝敬母親,自學成才,學畫荷花,四里八鄉(xiāng)聞名;后來,勤奮不輟,滿腹經(jīng)綸,但當時的元朝統(tǒng)治者蔑視漢族文人,所以,王冕幾次參加進士考試,都不被錄取。王冕看透了當時黑暗的社會現(xiàn)實,燒毀了自己所有的文章,絕意永不做官,后來不管是誰,推薦邀請他去做官,無論官位大小,他一律謝絕,再后來,他回到故鄉(xiāng),隱居九里山,蓋了三間茅草屋,

5、屋前屋后種了數(shù)株梅花,稱為梅花屋,他自然就是梅花屋主了。種梅、畫梅又詠梅,王冕用畫易米,過著清苦的生活?!爱嬅讽毦呙窔夤牵伺c梅花一樣清?!笔侨藗儗ν趺岬馁澝馈sw會著這些帶著情感的文字,我的情感自然走近了王冕,王冕歌詠墨梅,是在表達自己的氣節(jié);我們吟誦“墨梅”,是在歌詠王冕的氣節(jié)??!一個不與世俗同流合污,不向權(quán)貴摧眉折腰,一個清清白白,有著浩然正氣的王冕啊!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課時目標】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2、掌握生字“焚”,能理解詩句中重點詞語的意思,并說說詩句的意思。了解作者生平事跡。3、能憑借詩歌語言文字,感受石灰堅強不屈、潔身自好的精神。4、結(jié)合作者生

6、平及當時時代背景體會作者不同流合污、堅決同惡勢力斗爭到底的思想感情。一、預習導學1、劃去加點字不正確的讀音。石灰吟(yng yn)焚燒(fng fn)吾家(w w)墨痕(hng hn)2、你能寫出詠贊下列事物的詩句嗎?荷花: 梅花: 青松: 蠟燭: 3、先解釋帶點的字,再寫出詩句的意思。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錘: ;若: 。詩句的意思: 吾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吾: ;痕: 。詩句的意思: (二)課堂導學。一、談話激趣,走近古詩。1、同學們,我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在源遠流長、豐富多彩的文化長河中,詩歌朝氣蓬勃,彌久不衰。我們從小一直學古詩,請同學

7、們回想一下,你還記得哪些詩?(指名吟誦兩至三首古詩) 2、賀知章寫了一首詠柳,大家會背嗎?(齊背),詩中的“剪刀”可以換成“菜刀”嗎?(學生說說理由,教師用“推敲”和“春風又綠江南岸”的典故引導學生體味詩歌語言的精煉及韻味)二、導入新課,揭示課題。1、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有名的詩石灰吟(板書課題),齊讀詩題。2、了解詩人:石灰吟的作者是明代詩人于謙。于謙(1398-1457),浙江杭州人。明代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詩人。公元1421年,考中進士,歷任監(jiān)察御史,山西、河南巡撫,兵部尚書等職。為官清正,不畏強暴,深受人民愛戴。公元1457年,被奸官誣陷殺害,1465年,明朝政府為于謙平反昭雪,并賜

8、謚號為“忠肅”。3、釋題:吟:吟誦,古代詩歌體裁的一種名稱,如孟郊的游子吟、白居易的暮江吟、李白的白頭吟等。4、質(zhì)疑:作者為什么要吟誦石灰呢?大家了解石灰嗎?課件出示石灰的自述,引導學生了解石灰的相關(guān)知識。三、初讀古詩,抓字眼,明詩意。1、出示古詩,學生自由讀詩,要求讀正確。2、指名讀,正音。學習生字“焚”,描紅。3、范讀,明確節(jié)奏。石灰吟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4、指名讀,要讀出韻律美。5、默讀,想一想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集體交流:(預設(shè))(1)“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板書:千錘萬擊、烈火焚燒)千錘萬擊:形容開采石

9、灰原料非常艱難。錘,錘打。擊,擊打、開鑿。若等閑:好像很平常的事情。這兩句詩的意思是:經(jīng)受千錘萬擊才出深山,烈火燒煉也很平常淡然,好像很平常的事情。首句寫開采石灰?guī)r的艱難困苦,表明石灰從出世時就經(jīng)受考驗。第二句寫了石灰在燒制過程中要經(jīng)過烈火的煅燒。面對嚴峻的考驗,卻能夠從容自若,處之泰然。“烈火焚燒”與“若等閑”,形成鮮明的對照,更加襯托出石灰的頑強。(2)“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保ò鍟悍酃撬樯怼⑶灏琢羰溃┣灏祝褐甘覞嵃椎谋旧?,又比喻高尚的節(jié)操。這兩句詩的意思是縱然粉身碎骨全不懼怕,只要能把清白留在人間。這兩句借石灰之口,一語雙關(guān)。表示出作者不怕犧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尚的品格在人

10、間的追求。四、再讀古詩,想意境,悟詩情。1、討論交流:讀1、2兩句你想到了什么樣的情景?“千、萬”說明次數(shù)多,這個詞說明了什么?(抓住“千錘萬擊”引導學生想象山石承受千錘萬擊以及烈火焚燒的情景)。見到此情此景,你體會到了石灰的哪些品質(zhì)?(不怕磨難、不畏艱險)齊讀1、2兩句。2、過渡:石灰還受到了什么磨難?讀3、4兩句,這時你看到了什么畫面?這兩句寫出了石灰的什么特點?(勇于獻身、清白留世、潔身自好)齊讀3、4兩句。3、小結(jié)石灰的高貴品質(zhì)并指導學生練讀全詩,讀出對石灰的尊敬。4、由這樣的石灰你會想到什么樣的人?(剛強勇敢、勇敢奉獻、勇于犧牲的英雄)于謙是不是這樣的人呢?五、三讀古詩,融情感,練誦

11、讀。1、于謙僅僅是寫石灰嗎?他為什么要寫這首詩呢?(他要做個像石灰一樣清清白白的人,不畏艱險、不怕犧牲)齊讀全詩,讀出贊揚之情。2、于謙是個怎樣的人呢?(課件出示于謙生平事跡)了解于謙生平事跡及當時時代背景,在這個過程中逐步引導學生朗讀古詩,深入體會作者在詩中表達的情感。(1)(出示)于謙:明代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詩人,民族英雄。公元1421年,考中進士,他為官清正,不畏強暴,救濟災荒,關(guān)心百姓,深受人民愛戴。于謙外出巡按江西,昭雪了被冤枉的幾百個囚犯。 這樣的人值得我們景仰嗎?齊讀全詩,讀出景仰之情。(2)(出示)正統(tǒng)十四年,蒙古瓦剌部大舉入侵,宦官王振挾持英宗親征導致英宗被俘,震動朝野。

12、于謙升任兵部尚書,全權(quán)負責京師防御。當時朝廷中有些人主張南遷,于謙提出“社稷為重,君為輕”,反對南遷,并擁立景帝,率京師群眾擊退瓦剌軍,使千百萬人民免遭涂炭,局勢轉(zhuǎn)危為安。景泰八年,景帝病重,英宗復位,于謙卻遭受誣蔑被定為謀逆罪,判處死刑。 此時,于謙后悔了嗎?他會對自己說些什么嗎?引讀第3、4兩句。(3)(出示)于謙被殺之后,按例應該抄家,可抄家的官員到于謙家時,才發(fā)現(xiàn)于謙家里什么也沒有,除了生活必需品外根本就沒有多余的錢財。于謙死的那天,陰云密布,天下百姓痛心疾首,齊聲為他呼冤。 看到這兒你有什么感想?于謙的一生正像他詩中寫的一樣:(引讀全詩)。三、當堂訓練1、默寫石灰吟 2、石灰吟的作者

13、是 代的 ,他借 來表達自己 。詩中“若等閑”的意思是 。附板書:石灰吟 千錘萬擊不怕磨練 烈火焚燒 清白留世 不畏艱險 粉骨碎身勇于獻身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1、學會本課生字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并默寫課文3、了解詩歌的大意,感悟詩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懷,領(lǐng)悟本課借物言志的表達方法。一、溫故導學:默寫石灰吟二、課堂導學:1、導入新課:同學們,你們讀了那么多的書,老師考你們幾個課外知識怎么樣?1、“歲寒三友”是哪“三友”?2、你能背出有關(guān)“歲寒三友”的詩句嗎?(指生背)今天,咱們一起來學習、欣賞王冕的千古佳作墨梅讀課題2、讀詩打開課本,自由讀讀這首詩,注意讀準

14、字音,讀通詩句。檢查讀。古人寫詩有五言、七言,墨梅就是一首標準的七言絕句。這首詩寫出來,不僅要讀,還要吟唱,七言絕句的節(jié)奏一般是/請同學們試著有節(jié)奏地來讀這首詩,讀出詩的韻味。自由練習,再指讀,齊讀。3、解詩下面,老師給同學們一段時間,結(jié)合書上注釋,自學這首詩??醋约耗茏x懂多少,把讀懂的內(nèi)容用鉛筆寫在書上,把自己讀不懂的地方打上“?”。(1)生自學。(2)小組內(nèi)交流,并討論不懂的問題。(3)全班交流: A、結(jié)合注釋能理解的重點詞有:淡墨、痕、清氣、乾坤交流每句詩的意思。師小結(jié):這是一首題畫詩,是作者采用淡墨手法畫的一株盛開的梅花。 把這首詩的意思連起來說說。 帶著對這首詩的理解自由讀讀這首詩。

15、B、師引導:古人云:學貴有疑,小疑小進,大疑則大進。讀懂了這么多,沒有什么讀不懂的地方嗎?可能提出的問題:作者為什么要畫“墨梅”,而不畫鮮艷的梅花?這是一幅畫,詩中為什么說是“只留清氣滿乾坤”?為什么說“不要人夸好顏色”?師小結(jié):這些問題提得好,可見同學們讀詩時動了腦筋,有“大疑”必有“大進”,這就是會讀書。當然,同學們不用著急,通過下面的學習,這些問題都會迎刃而解。4、品詩(1)品“淡墨”同學們,誰見過盛開的梅花?老師拍了好多幅梅花的照片,想不想欣賞?(課件:幾幅盛開的梅花照片)照片中的梅花什么樣子?你能用上一、兩個詞描述一下嗎?王冕筆下的梅花從外表上看給了你什么樣的印象?默讀前兩句詩,思考

16、一下。生說:淡墨;痕跡一般淺;顏色不夠驕人師點課件,出示墨梅圖。這就是王冕的代表作墨梅圖,仔細觀察一下,這淡淡的墨梅又給了你怎樣的感覺?生說:素潔、淡雅;美得有特色,不俗氣指導朗讀:你們說的老師深有同感。你能讀出這種感覺嗎?指讀。指點:“淡墨痕”淡雅的,要讀得輕一點。(2)品“清氣”過渡:同學們,這梅花如此淺淡,貌不驚人,從沒引起過別人的注意,從沒受到過別人的夸贊,但它卻在洗硯池邊不畏嚴寒地怒放著,呈現(xiàn)出勃勃生機。老師這兒有一個問題不懂,“墨梅”這樣做心里是怎樣想的?揣摩一下,誰來幫一幫老師?指生說?,F(xiàn)在明白“不要人夸好顏色”了嗎?指生說。正如詩中所說(課件出示詩句):“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

17、氣滿乾坤”;謝謝同學們,在你們的幫助下,老師讀懂了“墨梅”。師引讀:這真是一株清香、迷人的梅花??!女生讀這真是一株灑脫、淡定的梅花啊!男生讀這更是一株自信、不俗的梅花!齊聲讀(3)品讀過渡:(對照板書)這梅花是痕跡一般的淡墨色,但卻素潔高雅,而又清香怡人??蛇@是一幅畫呀,“詩中為什么說是只留清氣滿乾坤”?誰已經(jīng)明白你們提出的問題了?生回答。請同學們把這首詩完整地讀一讀,讓墨梅的形象走進你的心中吧。生自讀。把書扣在桌上,閉上眼睛,讓你的思維跨越時空,讓你的想像飛起來,飛到元代王冕家的小院子里(老師的語氣要飽含深情,有一種靜謐之感)。(配樂)師引讀:淡墨色的梅花開了,多么淡雅,多么高潔?。≈敢簧x

18、。淡淡的清香彌漫在小院子里,充滿了天地間,也飄到了我們的教室里,讓我們靜心聞一聞吧。指一生讀。5、品詩人過渡:看得出同學們都陶醉于這梅香中了?;貞浺幌虑懊鎸W過的竹石、石灰吟,它們的共同特點是什么?墨梅與這兩首詩對照一下,有什么相同之處?(板書:借物喻人,借物言志)(1)師:能提到“借物喻人,借物言志”,老師相信你們對這首詩的思想內(nèi)涵已有所感悟了。如果能再了解一下作者的情況,你們的感悟會更深!課件出示:王冕資料。指生讀師:王冕把自己的情感傾注筆端,揮毫潑墨,暈染出一幅幅驚世之作。至此,墨梅與作者之間的聯(lián)系你讀懂了嗎?(借梅自喻,借物言志,表達了自己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2)師小結(jié):對呀!王冕曾說:畫梅須具梅骨氣,人與梅花一樣清。作者已與墨梅融為一體,墨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