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網絡知識點總結_第1頁
計算機網絡知識點總結_第2頁
計算機網絡知識點總結_第3頁
計算機網絡知識點總結_第4頁
計算機網絡知識點總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09考研計算機網絡講義第一學時: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知識點】(一) 計算機網絡概述  1、計算機網絡的概念、組成與功能:計算機網絡概念:就是利用通信設備和線路將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獨立的多個計算機系統(tǒng)互連起來,以功能完善的網絡軟件(即網絡通信協(xié)議、信息交換方式、網絡操作系統(tǒng)等)實現網絡中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系統(tǒng)。計算機網絡:資源子網通信子網資源子網:主機Host終端erminal通信子網:通信鏈路組成網絡節(jié)點:分組交換設備PSE、分組裝卸設備PAD、集中器C、網絡控制中心NCC、    網間連接器G。統(tǒng)稱為接口住處處理機IMP。闡述協(xié)議的定義、協(xié)議三

2、要素:為進行計算機網絡中的數據交換而建立的規(guī)則、標準或約定的集合。協(xié)議總是指某一層協(xié)議,準確地說,它是對同等實體之間的通信制定的有關通信規(guī)則約定的集合。網絡協(xié)議的三個要素:1)語義(Semantics)。涉及用于協(xié)調與差錯處理的控制信息。2)語法(Syntax)。涉及數據及控制信息的格式、編碼及信號電平等。3)定時(Timing)。涉及速度匹配和排序等。計算機網絡的分類:1.按網絡的分布范圍分類:廣域網WAN、局域網LAN、城域網MAN2.按網絡的交換方式分類:電路交換、報文交換、分組交換3.按網絡的拓撲結構分類:星形、總線、環(huán)形、樹形、網形4.按網絡的傳輸媒體分類:雙絞線、同軸電纜、光纖、無

3、線5.按網絡的信道分類:窄帶、寬帶6.按網絡的用途分類:教育、科研、商業(yè)、企業(yè)計算機網絡與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歷史,計算機網絡的標準化工作及相關組織如IETF,RFC等。 網絡發(fā)展三階段:面向終端的網絡;計算機計算機網絡;開放式標準化網絡。1.面向終端的計算機網絡以單個計算機為中心的遠程聯(lián)機系統(tǒng),構成面向終端的計算機網絡。用一臺中央主機連接大量的地理上處于分散位置的終端。如50年代初美國的SAGE系統(tǒng)。為減輕中心計算機的負載,在通信線路和計算機之間設置了一個前端處理機FEP或通信控制器CCU專門負責與終端之間的通信控制,使數據處理和通信控制分工。在終端機較集中的地區(qū),采用了集中管理器(集中器或多路復用

4、器)用低速線路把附近群集的終端連起來,通過MODEM及高速線路與遠程中心計算機的前端機相連。這樣的遠程聯(lián)機系統(tǒng)既提高了線路的利用率,又節(jié)約了遠程線路的投資。2.計算機計算機網絡60年代中期,出現了多臺計算機互連的系統(tǒng),開創(chuàng)了“計算機計算機”通信時代,并存多處理中心,實現資源共享。美國的ARPA網,IBM的SNA網,DEC的DNA網都是成功的典例。這個時期的網絡產品是相對獨立的,未有統(tǒng)一標準。3.開放式標準化網絡由于相對獨立的網絡產品難以實現互連,國際標準化組織ISO(Internation Standards Organization)于1984年頒布了一個稱為“開放系統(tǒng)互連基本參考模型”的國

5、際標準ISO 7498,簡稱OSI/RM。即著名的OSI七層模型。從此,網絡產品有了統(tǒng)一標準,促進了企業(yè)的競爭,大大加速了計算機網絡的發(fā)展。(二) 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與參考模型  計算機網絡分層結構:所謂網絡的體系結構(Architecture)就是計算機網絡各層次及其協(xié)議的集合。層次結構一般以垂直分層模型來表示。層次結構的要點: 1) 除了在物理媒體上進行的是實通信之外,其余各對等實體間進行的都是虛通信。2)對等層的虛通信必須遵循該層的協(xié)議。3)n層的虛通信是通過n/n-1層間接口處n-1層提供的服務以及n-1層的通信(通常也是虛通信)來實現的。層次結構劃分的原則:1)每

6、層的功能應是明確的,并且是相互獨立的。當某一層的具體實現方法更新時,只要保持上、下層的接口不變,便不會對鄰居產生影響。2)層間接口必須清晰,跨越接口的信息量應盡可能少。3)層數應適中。若層數太少,則造成每一層的協(xié)議太復雜;若層數太多,則體系結構過于復雜,使描述和實現各層功能變得困難。網絡的體系結構的特點是:1) 以功能作為劃分層次的基礎。2)第n層的實體在實現自身定義的功能時,只能使用第n-1層提供的服務。3)第n層在向第n+1層提供的服務時,此服務不僅包含第n層本身的功能,還包含由下層服務提供的功能。 4)僅在相鄰層間有接口,且所提供服務的具體實現細節(jié)對上一層完全屏蔽。I

7、SO/OSI參考模型開放系統(tǒng)互連(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基本參考模型是由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制定的標準化開放式計算機網絡層次結構模型,又稱ISO's OSI參考模型?!伴_放”這個詞表示能使任何兩個遵守參考模型和有關標準的系統(tǒng)進行互連。OSI包括了體系結構、服務定義和協(xié)議規(guī)范三級抽象。OSI的體系結構定義了一個七層模型,用以進行進程間的通信,并作為一個框架來協(xié)調各層標準的制定;OSI的服務定義描述了各層所提供的服務,以及層與層之間的抽象接口和交互用的服務原語;OSI各層的協(xié)議規(guī)范,精確地定義了應當發(fā)送何種控制信息及何種過程來解釋該控制信息。 

8、;   需要強調的是,OSI參考模型并非具體實現的描述,它只是一個為制定標準機而提供的概念性框架。在OSI中,只有各種協(xié)議是可以實現的,網絡中的設備只有與OSI和有關協(xié)議相一致時才能互連。TCP/IP模型 ,重點是相關的術語(SDU、PDU、IDU及SAP),比較TCP/IP網絡體系結構與OSI/RM的異同點,OSI/RM的信息流動過程?!窘虒W重點和難點】ISO/OSI參考模型和TCP/IP模型【典型習題講解】TCP/IP模型第二學時:物理層【知識點】(一) 通信基礎  信道、信號、寬帶、碼元、波特、速率等基本概念:1)數據傳輸速率-每秒傳輸二進制信息的位數,單位

9、為位/秒,記作bps或b/s。計算公式: S=1/T*log2N(bps)式中 T為一個數字脈沖信號的寬度(全寬碼)或重復周期(歸零碼)單位為秒;N為一個碼元所取的離散值個數。通常 N=2K,K為二進制信息的位數,K=log2N。N=2時,S=1/T,表示數據傳輸速率等于碼元脈沖的重復頻率。2)信號傳輸速率-單位時間內通過信道傳輸的碼元數,單位為波特,記作Baud。計算公式: B=1/T (Baud)式中 T為信號碼元的寬度,單位為秒信號傳輸速率,也稱碼元速率、調制速率或波特率??梢姡篠=B*log2N(bps) 或B=S/log2N(Baud)3)信道容量表示一個信道的最大數據傳輸速率,單位

10、:位/秒(bps)信道容量與數據傳輸速率的區(qū)別是,前者表示信道的最大數據傳輸速率,是信道傳輸數據能力的極限,而后者是實際的數據傳輸速率。像公路上的最大限速與汽車實際速度的關系一樣。4)離散的信道容量 奈奎斯特(Nyquist)無噪聲下的碼元速率極限值B與信道帶寬H的關系:B=2*H  (Baud)奈奎斯特公式-無噪信道傳輸能力公式:C=2*H*log2N (bps)式中 H為信道的帶寬,即信道傳輸上、下限頻率的差值,單位為Hz;N為一個碼元所取的離散值個數。5)連續(xù)的信道容量 香農公式-帶噪信道容量公式:C=H*log2(1+S/N) (bps)式中 S為信號功率

11、,N為噪聲功率,S/N為信噪比,通常把信噪比表示成10lg(S/N)分貝(dB)。闡述數據傳輸的幾種方式(四種)多元調制、PCM(脈沖編碼調制)、抽樣定理及其計算 ,曼徹斯特編碼和差分曼徹斯特編碼 。多路復用技術及其分類(FDM和TDM、WDM):多路復用技術就是把許多個單個信號在一個信道上同時傳輸的技術。頻分多路復用FDM和時分多路復用TDM是兩種最常用的多路復用技術。1.頻分多路復用 FDM技術原理 在物理信道的可用帶寬超過單個原始信號所需帶寬情況下,可將該物理信道的總帶寬分割成若干個與傳輸單個信號帶寬相同(或略寬)的子信道,每個子信道傳輸一路信號,這就是步分多路復用。多路原始信號在步分復

12、用前,先要通過頻譜搬移技術將各路信號的頻譜搬移到物理信道頻譜的不同段上,使各信號的帶寬不相互重疊,然后用不同的頻率調制每一個信號,每個信號要一個樣以它的載波頻率為中心的一定帶寬的通道。為了防止互相干擾,使用保護帶來隔離每一個通道。2.時分多路復用 TDM技術原理若媒體能達到的位傳輸速率超過傳輸數據所需的數據傳輸速率,可采用時分多路復用 TDM技術,即將一條物理信道按時間分成若干個時間片輪流地分配給多個信號使用。每一時間片由復用的一個信號占用,這樣,利用每個信號在時間上的交叉,就可以在一條物理信道上傳輸多個數字信號。時分多路復用 TDM不僅局限于傳輸數字信號,也可同時交叉?zhèn)鬏斈M信號。數據通信系

13、統(tǒng)的一般結構(DTE、DCE和信道)。數據通信方式及串行通信的分類(單工、半雙工、全雙工):1.并行通信方式并行通信傳輸中有多個數據位,同時在兩個設備之間傳輸。發(fā)送設備將這些數據位通過對應的數據線傳送給接收設備,還可附加一位數據校驗位。接收設備可同時接收到這些數據,不需要做任何變換就可直接使用。并行方式主要用于近距離通信。計算機內的總線結構就是并行通信的例子。這種方法的優(yōu)點是傳輸速度快,處理簡單。 2.串行通信方式串行數據傳輸時,數據是一位一位地在通信線上傳輸的,先由具有幾位總線的計算機內的發(fā)送設備,將幾位并行數據經并-串轉換硬件轉換成串行方式,再逐位經傳輸線到達接收站的設備中,并在接收端將數

14、據從串行方式重新轉換成并行方式,以供接收方使用。串行數據傳輸的速度要比并行傳輸慢得多,但對于覆蓋面極其廣闊的公用電話系統(tǒng)來說具有更大的現實意義。3.串行通信的方向性結構串行數據通信的方向性結構有三種,即單工、半雙工和全雙工。 單工數據傳輸只支持數據在一個方向上傳輸;半雙工數據傳輸允許數據在兩個方向上傳輸,但是,在某一時刻,只允許數據在一個方向上傳輸,它實際上是一種切換方向的單工通信;全雙工數據通信允許數據同時在兩個方向上傳輸,因此,全雙工通信是兩個單工通信方式的結合,它要求發(fā)送設備和接收設備都有獨立的接收和發(fā)送能力。數據傳輸的同步技術,信源與信宿 ,編碼與調制.數據交換技術分類及特點,主要是電

15、路交換、報文交換與分組交換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數據經編碼后在通信線路上進行傳輸,按數據傳送技術劃分,交換網絡又可分為電路交換網、報文交換網和分組交換網。電路交換的工作原理1.電路交換的三個過程1)電路建立:在傳輸任何數據之前,要先經過呼叫過程建立一條端到端的電路。2)數據傳輸:電路建立以后,數據就可以從一端發(fā)送到另一端在整個數據傳輸過程中,所建立的電路必須始終保持連接狀態(tài)。3)電路拆除:數據傳輸結束后,由某一方發(fā)出拆除請求,然后逐節(jié)拆除到對方節(jié)點。2.電路交換技術的優(yōu)缺點及其特點1)優(yōu)點:數據傳輸可靠、迅速,數據不會丟失且保持原來的序列。2)缺點:在某些情況下,電路空閑時的信道容易被浪費:在短時間數

16、據傳輸時電路建立和拆除所用的時間得不償失。因此,它適用于系統(tǒng)間要求高質量的大量數據傳輸的情況。3)特點:在數據傳送開始之前必須先設置一條專用的通路。在線路釋放之前,該通路由一對用戶完全占用。對于猝發(fā)式的通信,電路交換效率不高。報文交換的工作原理 問題的提出:當端點間交換的數據具有隨機性和突發(fā)性時,采用電路交換方法的缺點是信道容量和有效時間的浪費。采用報文交換則不存在這種問題。1.報文交換原理報文交換方式的數據傳輸單位是報文,報文就是站點一次性要發(fā)送的數據塊,其長度不限且可變。當一個站要發(fā)送報文時,它將一個目的地址附加到報文上,網絡節(jié)點根據報文上的目的地址信息,把報文發(fā)送到下一個節(jié)點,一直逐個節(jié)

17、點地轉送到目的節(jié)點。每個節(jié)點在收到整個報文并檢查無誤后,就暫存這個報文,然后利用路由信息找出下一個節(jié)點的地址,再把整個報文傳送給下一個節(jié)點。因此,端與端之間無需先通過呼叫建立連接。一個報文在每個節(jié)點的延遲時間,等于接收報文所需的時間加上向下一個節(jié)點轉發(fā)所需的排隊延遲時間之和。2.報文交換的特點1)報文從源點傳送到目的地采用"存儲-轉發(fā)"方式,在傳送報文時,一個時刻僅占用一段通道。2)在交換節(jié)點中需要緩沖存儲,報文需要排隊,故報文交換不能滿足實時通信的要求。3.報文交換的優(yōu)點1)電路利用率高。由于許多報文可以分時共享兩個節(jié)點之間的通道,所以對于同樣的通信量來說,對電路的傳輸能

18、力要求較低。2)在電路交換網絡上,當通信量變得很大很大時,就不能接受新的呼叫。而在報文交換網絡上,通信量大時仍然可以接收報文,不過傳送延遲會增加。3)報文交換系統(tǒng)可以把一個報文發(fā)送到多個目的地,而電路交換網絡很難做到這一點。4)報文交換網絡可以進行速度和代碼的轉換。4.報文交換的缺點1)不能滿足實時或交互式的通信要求,報文經過網絡的延遲時間長且不定。2)有時節(jié)點收到過多的數據而無空間存儲或不能及時轉發(fā)時,就不得不丟棄報文,而且發(fā)出的報文不按順序到達目的地。分組交換的工作原理 分組交換是報文交換的一種改進,它將報文分成若干個分組,每個分組的長度有一個上限,有限長度的分組使得每個節(jié)點所需的存儲能力

19、降低了,分組可以存儲到內存中,提高了交換速度。它適用于交互式通信,如終端與主機通信。分組交換有虛電路分組交換和數據報分組交換兩種。它是計算機網絡中使用最廣泛的一種交換技術。 1.虛電路分組交換原理與特點在虛電路分組交換中,為了進行數據傳輸,網絡的源節(jié)點和目的節(jié)點之間要先建一條邏輯通路。每個分組除了包含數據之外還包含一個虛電路標識符。在預先建好的路徑上的每個節(jié)點都知道把這些分組引導到哪里去,不再需要路由選擇判定。最后,由某一個站用清除請求分組來結束這次連接。它之所以是“虛”的,是因為這條電路不是專用的。虛電路分組交換的主要特點是:在數據傳送之前必須通過虛呼叫設置一條虛電路。但并不像電路交換那樣有

20、一條專用通路,分組在每個節(jié)點上仍然需要緩沖,并在線路上進行排隊等待輸出。2.數據報分組交換原理與特點在數據報分組交換中,每個分組的傳送是被單獨處理的。每個分組稱為一個數據報,每個數據報自身攜帶足夠的地址信息。一個節(jié)點收到一個數據報后,根據數據報中的地址信息和節(jié)點所儲存的路由信息,找出一個合適的出路,把數據報原樣地發(fā)送到下一節(jié)點。由于各數據報所走的路徑不一定相同,因此不能保證各個數據報按順序到達目的地,有的數據報甚至會中途丟失。整個過程中,沒有虛電路建立,但要為每個數據報做路由選擇。(二) 傳輸介質  雙絞線、同軸電纜、光纖與無線傳輸介質 , 物理層接口的特性:傳輸媒體是通信

21、網絡中發(fā)送方和接收方之間的物理通路,計算機網絡中采用的傳輸媒體分有線和無線兩大類。傳輸媒體的特性對網絡數據通信的質量有很大影響,這些特征是:物理特性:說明傳輸媒體的特性。傳輸特性:包括是使用模擬信號發(fā)送還是使用數字信號發(fā)送、調制技術、傳輸容量及傳輸頻率范圍。連通性:采用點到點連接還是多點連接。地理范圍:在不用中間設備并將失真限制在允許范圍內的情況下,整個網絡所允許的最大距離??垢蓴_性:防止噪音、電磁干擾對傳輸數據影響的能力。相對價格:包括元件、安裝和維護等價格。1.有線傳輸媒體1)雙絞線(TP)-由螺旋狀扭在一起的兩根絕緣導線組成。雙絞線一般分為非屏蔽雙絞線(UTP)和屏蔽雙絞線(STP)。計

22、算機網絡中最常用的是第三類和第五類非屏蔽雙絞線。物理特性:銅質線芯,傳導性能良好。傳輸特性:可用于傳輸模擬信號和數字信號,對于模擬信號,約5-6公里需要一個放大器;對于數字信號,約2-3公里需要一個中繼器。雙絞線的帶寬達268kHz。對于模擬信號,可用頻分多路復用技術把它分成24路來傳輸音頻模擬信號,根據目前的Modem技術,若使用移相鍵控法PSK,每路可達9600bps以上,這樣,在一條24路的雙絞線上,總傳輸率可達230kbps。對于數字信號,使用T1線路總傳輸率可達1.544Mbps。達到更高傳輸率也是可能的,但與距離有關。對于局域網(10BASE-T和100BASE-T總線),傳輸速率

23、可達10bps-100bps。常用的3類雙絞線和5類雙絞線電纜均由4對雙絞線組成,3類雙絞線傳輸速率可達10bps,5類雙絞線傳輸速率可達100bps。但與距離有關。連通性:可用于點到點連接或多點連接。地理范圍:對于局域網,速率100Kbps,可傳輸1公里;速率10Mbps-100Mbps,可傳輸100米??垢蓴_性:低頻(10kHz以下)抗干擾性能強于同軸電纜,高頻(10-100kHz)抗干擾性能弱于同軸電纜。相對價格:比同軸電纜和光纖便宜得多。2)同軸電纜-由繞同一軸線的兩個導體所組成,被廣泛用于局域網中。為保持同軸電纜的正確電氣特性,電纜必須接地,同時兩頭要有端接器來削弱信號反射作用。物理

24、特性:單根同軸電纜直徑約為1.02-2.54cm,可在較寬頻范圍工作。傳輸特性:基帶同軸電纜僅用于數字傳輸,阻抗為50,并使用曼徹斯特編碼,數據傳輸速率最高可達10Mbps。寬帶同軸電纜可用于模擬信號和數字信號傳輸,阻抗為75,對于模擬信號,帶寬可達300-450MHz。在CATV電纜上,每個電視通道分配6MHz帶寬,而廣播通道的帶寬要窄得多,因此,在同軸電纜上使用頻分多路復用技術可以支持大量的視、音頻通道?;鶐?0連通性:可用于點到點連接或多點連接。地理范圍:基帶同軸電纜的最大距離限制在幾公里;寬帶電纜的最大距離可以達幾十公里??垢蓴_性:能力比雙絞線強。相對價格:比同軸電纜貴,比光纖便宜。3

25、)光纖-由能傳導光波的石英玻璃纖維外加保護層構成的。光纖具有寬帶、數據傳輸率高、抗干擾能力強、傳輸距離遠等優(yōu)點。按使用的波長區(qū)的不同分為單模和多模光纖通信方式。物理特性:在計算機網絡中均采用兩根光纖(一來一去)組成傳輸系統(tǒng)。按波長范圍可分為三種:0.85um波長(0.8-0.9um)、1.3um波長(1.25-1.35um)和1.55um波長區(qū)(1.53-1.58um)。不同的波長范圍光纖損耗特性也不同,其中0.85um波長區(qū)為多模光纖通信方式,1.55um波長區(qū)為單模光纖通信方式,1.3um波長區(qū)有多模和單模兩種方式。傳輸特性:光纖通過內部的全反射來傳輸一束經過編碼的光信號,內部的全反射可以

26、在任何折射指數高于包層媒體折射指數的透明媒體中進行。實際上光纖作為頻率范圍從1014-1015Hz的波導管,這一范圍覆蓋了可見光譜和部分紅外光譜。光纖的數據傳輸率可達Gbps級,傳輸距離達數十公里。目前,一條光纖線路上只能傳輸一個載波,隨著技術進一步發(fā)展,會出現實用的多路復用光纖。連通性:采用點到點連接還是多點連接。地理范圍:可以在6-8公里的距離內不用中繼器傳輸,因此光纖適合于在幾個建筑物之間通過點到點的鏈路連接局域網??垢蓴_性:不受噪聲或電磁影響,適宜在長距離內保持高數據傳輸率,而且能夠提供良好的安全性。)相對價格:目前價格比同軸電纜和雙絞線都貴。2.無線傳輸媒體1)微波通信:載波頻率為2

27、GHZ至40GHZ。頻率高,可同時傳送大量信息;由于微波是沿直線傳播的,故在地面的傳播距離有限。2)衛(wèi)星通信:是利用地球同步衛(wèi)星作為中繼來轉發(fā)微波信號的一種特殊微波通信形式。衛(wèi)星通信可以克服地面微波通信距離的限制,三個同步衛(wèi)星可以覆蓋地球上全部通信區(qū)域。3)紅外通信和激光通信:和微波通信一樣,有很強的方向性,都是沿直線傳播的。但紅外通信和激光通信要把傳輸的信號分別轉換為紅外光信號和激光信號后才能直接在空間沿直線傳播。微波、紅外線和激光都需要在發(fā)送方和接收方之間有一條視線通路,故它們統(tǒng)稱為視線媒體。(三) 物理層設備  中繼器 ,集線器,重點比較其功能和性能的區(qū)別?!窘虒W重點

28、和難點】帶寬,速率的概念,電路交換、報文交換與分組交換的區(qū)別,中繼和集線的區(qū)別【典型習題講解】帶寬,速率的計算第三學時: 數據鏈路層【知識點】(一) 數據鏈路層的功能 鏈路管理,幀定界,流量控制,差錯控制,將數據和控制信息區(qū)分開,透明傳輸,尋址等主要功能。(二) 組幀 (三) 差錯控制  檢錯編碼和糾錯編碼的基本原理的算法解析用以使發(fā)送方確認接收方是否正確收到了由它發(fā)送的數據信息的方法稱為反饋差錯控制。通常采用反饋檢測和自動重發(fā)請求(ARQ)兩種基本方法來實現。1.反饋檢測法反饋檢測法也稱回送校檢法或“回聲”法,主要用于面向字符的異步傳輸中,如終端與遠程計算機間的通信。這是

29、一種無須使用任何特殊代碼的差錯檢測法。雙方進行數據傳輸時,接收方將接收到的數據(可以是一個字符,也可以是一幀)重新發(fā)回發(fā)送方,由發(fā)送方檢查是否與原始數據完全相符。若不相符,則發(fā)送方發(fā)送一個控制字符(如 DEL)通知接收方刪去出錯的數據,并重新發(fā)送該數據;若相符,則發(fā)送下一個數據。反饋檢測法原理簡單,實現容易,也有較高的可靠性。但每個數據均被傳輸兩次,信道利用率很低。這種差錯控制方法一般用于面向字符的異步傳輸中,因為這種場合下信道效率并不是主要矛盾。2.自動重發(fā)請求法(ARQ法)實用的差錯控制方法,既要傳達室輸可靠性高,又要信道利用率高。為此可使發(fā)送方將要發(fā)送的數據幀附加一定的冗余檢錯碼一并發(fā)送

30、,接收方則根據檢錯碼對數據幀進行差錯檢測,若發(fā)現錯誤,就返回請求重發(fā)的應答,發(fā)送方收到請求重發(fā)的應答后,便重新傳送該數據幀。這種差錯控制方法就稱為自動重發(fā)請求法(Automatic Repeat reQuest),簡稱ARQ法。ARQ法僅需返回少量控制信息,便可有效地確認所發(fā)數據幀是否正確被接收。ARQ法有幾種實現方案,空閑重發(fā)請求(Idle RQ)和連續(xù)重發(fā)請求(Continuous RQ)是其中最基本的兩種方案。(1)空閑重發(fā)請求(Idle RQ)??臻e重發(fā)請求方案也稱停等(Stop and Wait)法,該方案規(guī)定發(fā)送方每發(fā)送一幀后就要停下來等待接收方的確認返回,僅當接收方確認正確接收后

31、再繼續(xù)發(fā)送下一幀 ??臻e重發(fā)請求方案的實現過程如下:發(fā)送方每次僅將當前信息幀作為待確認幀保留在緩沖存儲器中;當發(fā)送方開始發(fā)送信息幀時,隨即啟動計時器;當接收方收到無差錯信息幀后,即向發(fā)送方返回一個確認幀;當接收方檢測到一個含有差錯的信息幀時,便舍棄該幀;若發(fā)送方在規(guī)定時間內收到確認幀,即將計時器清零,繼而開始下一幀的發(fā)送;若發(fā)送方在規(guī)定時間內未收到確認幀,(即計時器超時),則應重發(fā)存于緩沖器中的侍確認信息幀。從以上過程可以看出,空閑RQ方案的收、發(fā)送方僅需設置一個幀的緩沖存儲空間,便可有效地實現數據重發(fā)并確保接收方接收的數據不會重份??臻eRQ方案最主要的優(yōu)點就是所需的緩沖存儲空間最小,因此在鏈

32、路端使用簡單終端的環(huán)境中被廣泛采用。(2)連續(xù)重發(fā)請求(Continuous RQ)。連續(xù)重發(fā)請求方案是指發(fā)送方可以連續(xù)發(fā)送一系列信息幀,即不用等前一幀被確認便可發(fā)送下一幀。這就需要在發(fā)送方設置一個較大的緩沖存儲空間(稱作重發(fā)表),用以存放若干待確認的信息幀。當發(fā)送方到對某信息幀的確認幀后便可從重發(fā)表中將該信息幀刪除。所以,連續(xù)RQ方案的鏈路傳輸效率大大提高,但相應地需要更大的緩沖存儲空間。連續(xù)RQ方案的實現過程如下:發(fā)送方連續(xù)發(fā)送信息幀而不必等待確認幀的返回;發(fā)送方在重發(fā)表中保存所發(fā)送的每個幀的備份;重發(fā)表按先進先出(FIFO)隊列規(guī)則操作;接收方對每一個正確收到的信息幀返回一個確認幀;每一

33、個確認幀包含一個惟一的序號,隨相應的確認幀返回;接收方保存一個接收次序表,它包含最后正確收到的信息幀的序號;當發(fā)送方收到相應信息幀的確認后,從重發(fā)表中刪除該信息幀的備份;當發(fā)送方檢測出失序的確認幀(即第N號信息幀和第N+2號信息幀的確認幀已返回,而N+1號的確認幀未返回)后,便重發(fā)未被確認的信息幀。上面連續(xù)RQ過程是假定在不發(fā)生傳輸差錯的情況下描述的,如果差錯出現,如何進一步處理還可以有兩種策略,即GO-DACK-N策略和選擇重發(fā)策略。GO-DACK-N策略的基本原理是,當接收方檢測出失序的信息幀后,要求發(fā)送方重發(fā)最后一個正確接收的信息幀之后的所有未被確認的幀;或者當發(fā)送方發(fā)送了N個幀后,若發(fā)

34、現該N幀的前一個幀在計時器超時后仍未返回其確認信息,則該幀被判為出錯或丟失,此時發(fā)送方就不得不重新發(fā)送出錯幀及其后的N幀。這就是GO-DACK-N(退回N)法名稱的由來。因為,對接收方來說,由于這一幀出錯,就不能以正常的序號向它的高層遞交數據,對其后發(fā)送來的N幀也可能都不能接收而丟棄。GO-DACK-N可能將已正確傳送到目的方的幀再重傳一遍,這顯然是一種浪費。另一種效率更高的策略是當接收方發(fā)現某幀出錯后,其后繼續(xù)送來的正確的幀雖然不能立即遞交給接收方的高層,但接收方仍可收下來,存放在一個緩沖區(qū)中,同時要求發(fā)送方重新傳送出錯的那一幀。一旦收到重新傳來的幀后,就可以原已存于緩沖區(qū)中的其余幀一并按正

35、確的順序遞交高層。這種方法稱為選擇重發(fā)(SELECTICE REPEAT)。(四) 流量控制與可靠傳輸機制 . 流量控制、可靠傳輸與滑輪窗口機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重點解析單幀滑動窗口與停止-等待協(xié)議,.多幀滑動窗口與后退N幀協(xié)議(GBN),多幀滑動窗口與選擇重傳協(xié)議(SR)并進行實例化描述。流量控制涉及鏈路上字符或幀的發(fā)送速率的控制, 以使接收方在接收前的足夠的緩沖存儲空間來接收每一個字符或幀。例如,在面向字符的終端計算機鏈路中,若遠程計算機為許多臺終端服務,它就有可能因不能在高峰時按預定速率傳輸全部字符而暫時過載。同樣,在面向幀的自動重發(fā)請求系統(tǒng)中,當待確認幀數量增加時,有可能超出緩沖器存儲

36、空間,也會造成過載。下面介紹兩種常用的流量控制方案:XON/XOFF方案和窗口機制。1.XON/XOFF方案增加緩沖存儲空間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緩解收、發(fā)雙方在傳輸速率上的差異,但這是一種被動、消極的方法。因為,一方面系統(tǒng)不允許開設過大的緩沖空間,另一方面對于速率顯著失配并且又傳送大量數據的場合,仍會出現緩沖空間不夠的現象。XON/XOFF方案方案則是一種相比之下更主動、更積極的流量控制方法。XON/XOFF方案中使用一對控制字符來實現流量控制,其中XON采用ASCII字符集中的控制字符DC1,XOFF采用ASCII字符集中的控制字符DC3。當通信路上的接收方發(fā)生過載時,便向發(fā)送方發(fā)送一個XOFF

37、字符,發(fā)送方接收XOFF字符后便暫停發(fā)送數據;等接收方處理完緩沖器中的數據,過載恢復后,再向發(fā)送方發(fā)送一個XON字符,以通知發(fā)送方恢復數據發(fā)送。在一次數據傳輸過程中,XOFF、XON的周期可重復多次,但這些操作對用戶來說是透明的。許多異步數據通信軟件包均支持XON/XOFF協(xié)議。這種方案也可用于計算機向打印機或其它終端設備發(fā)送字符,在這種情況下,打印機或終端設備中的控制部件用以控制字符流量。2.窗口機制為了提高信道的有效利用率,如前所述采用了不等待確認幀返回就連續(xù)發(fā)送若干幀的方案。由于允許連續(xù)發(fā)送多個未被確認的幀 ,幀號就需采用多位二進制才能加以區(qū)分。因為凡被發(fā)出去蛤尚未被確認的幀都可能出錯或

38、丟失而要求重發(fā),因而這些幀都要保留下來。這就要求發(fā)送方有較大的發(fā)送緩沖區(qū)保留可能要求重發(fā)的未被確認的幀。但是緩沖區(qū)容量總是有限的,如果接收方不能以發(fā)送方的發(fā)送速率處理接收到的幀,則還是可能用完緩沖容量而暫時過載。為此,可引入類似于空閑RQ控制方案的調整措施,其本質是在收到一確定幀之前,對發(fā)送方可發(fā)送的幀的數目加以限制。這是由發(fā)送方調整保留在重發(fā)表中的待確認幀的數目來實現的。如果接收方來不及時對心到的幀進行處理,則便停發(fā)確認信息,此時發(fā)送方的重發(fā)送方的重發(fā)表就會增長,當達到重發(fā)表限度時,發(fā)送方就不再發(fā)送新幀,直至再次收到確認信息為止。不了實現此方案,發(fā)送方存放待確認幀的重發(fā)表中,應設置待確認幀數

39、目的最大限度,這一限度被稱為鏈路的發(fā)送窗口。顯然,如果窗口設置為1,即發(fā)送方緩沖能力僅為一個幀,則傳輸控制方案就回到了空閑RQ方案,此時傳輸效率很低。故窗口限度應選為使接收方盡量能處理或接受收到的所有幀。當然選擇時還必須考慮諸如幀的最大長度、可使用的緩沖存空間以及傳輸速率等因素。重發(fā)表是一個連續(xù)序號的列表,對應發(fā)送方已發(fā)送但尚未確認的那些幀。這些幀的序號有一個最大值,這個最大值即發(fā)送窗口的限度。所謂發(fā)送窗口就是指示發(fā)送方已發(fā)送但尚未確認的幀序號隊列的界,其上、下界分別稱為發(fā)送窗口的上、下沿,上、下沿的部距稱為窗口尺寸。接收方類似地也有接收窗口,它批示允許接收和幀的序號。發(fā)送方每次發(fā)送一幀后,待

40、確認幀的數目便增1,每收到一個確認信息后,待確認幀的數目便減1。當重發(fā)表長度計數值,即待確認幀的數目等于發(fā)送窗口尺寸時,便停止發(fā)送新的幀。一般幀號只取有限位二進制數,到一定時間后就又反復循環(huán)。若幀號配3位二進制數,則幀號在07間循環(huán)。如果發(fā)送窗口尺寸取值為2。則發(fā)送如圖3.15所示。圖中發(fā)送方陰影部分表示打開的發(fā)送窗口,接收方陰影部分則表示打開的接收窗口。當傳送過程進行時,打開的窗口位置一直在滑動,所以也稱為滑動窗口(Slidding Window),或簡稱為滑窗。一般來說,凡是在一定范圍內到達的幀,即使它們不按順序,接收方也要接收下來。若把這個范圍看成是接收窗口的話,由接收窗口的大小也應該是

41、大于1的。而Go-back-N正是接收窗口等于1的一個特例,選擇重發(fā)也可以看做是一種滑動窗口協(xié)議,只不過其發(fā)送窗口和接收窗口都大于1。若從滑動窗口的觀點來統(tǒng)一看待空閑RQ、Go-back-N及選擇重發(fā)三種協(xié)議,它們的差別僅在于各自窗口尺寸的大小不同而已:空閑RQ:發(fā)送窗口=1,接收窗口=1;Go-back-N: 發(fā)窗口>1,接收窗口>1;選擇重發(fā):發(fā)送窗口>1,接收窗口>1。若幀序號采用3位二進制編碼,由最大序號為Smax=23-1=7。對于有序接收方式,發(fā)送窗口最大尺寸選為Smax;對于無序接收方式,發(fā)送窗口最大尺寸至多是序號范圍的一半。發(fā)送方管理超時控制的計時器數應

42、等于緩沖器數,而不是序號空間的大小。(五)介質訪問控制 . 講授信道劃分,頻分多路復用、時分多路復用、波分多路復用、碼分多路復用的概念和基本原理。重點隨機訪問介質訪問控制. 主要是ALOHA隨機爭用協(xié)議 ( 純ALOHA技術 和 時隙ALOHA技術),CSMA隨機訪問技術(先聽后說),以及非堅持型算法,1-堅持型算法和p-堅持型算法。CSMA/CD隨機訪問技術,主要是CSMA/CD帶有碰撞(沖突)檢測的載波監(jiān)聽多路訪問控制方法及其主要特點:先聽后說,邊聽邊說(二進制指數避讓算法)。具有沖突檢測的載波監(jiān)聽多路訪問 CSMA/CD具有沖突檢測的載波監(jiān)聽多路訪問 CSMA/CD采用隨機訪問和競爭技術

43、,這種技術只用于總線拓撲結構網絡。CSMA/CD結構將所有的設備都直接連到同一條物理信道上,該信道負責任何兩個設備之間的全部數據傳送,因此稱信道是以“多路訪問”方式進行操作的。站點以幀的形式發(fā)送數據,幀的頭部含有目的和源點的地址。幀在信道上以廣播方式傳輸,所有連接在信道上的設備隨時都能檢測到該幀。當目的地站點檢測到目的地址為本站地址的幀時,就接收幀中所攜帶的數據,并按規(guī)定的鏈路協(xié)議給源站點返回一個響應。采用這種操作方法時,在信道上可能有兩個或更多的設備在同一瞬間都會發(fā)送幀,從而在信道上千萬幀的重疊而出現并有差錯,這種現象稱為沖突。為減少這種沖突,源站點在發(fā)送幀之前,首先要監(jiān)聽信道上是否有其它站

44、點發(fā)送的載波信號(即進行“載波監(jiān)聽”),若監(jiān)聽到信道上有載波信號則推遲發(fā)送,直到信道恢復到安靜(空閑)為止。另外,還要采用邊發(fā)送邊監(jiān)聽的技術(即“沖突檢測”),若監(jiān)聽到干擾信號,就表示檢測到沖突,于是就要立即停止發(fā)送。為了確保沖突的其它站點知道發(fā)生了沖突,首先在短時間里持續(xù)發(fā)送一串阻塞(Jam)碼,卷入沖突的站點則等待一隨機時間,然后準備重發(fā)受到沖突影響的幀。這種技術對發(fā)生沖突的傳輸能迅速發(fā)現并立即停止發(fā)送,因此能明顯減少沖突次數和沖突時間。輪詢訪問介質訪問控制:令牌傳遞協(xié)議。 控制令牌是另一種傳輸媒體訪問控制方法。它是按照所有站點共同理解和遵守的規(guī)則,從一個站點到另一個站點傳遞控制令牌,一個

45、站點只有當它占有令牌時,才能發(fā)送數據端幀,發(fā)完幀后,即把令牌傳遞下一個站點。其操作次序如下:首先建立一個邏輯環(huán),將所有站點同物理媒體相連,然后產生一個控制令牌??刂屏钆朴梢粋€站點沿著邏輯環(huán)順序向下一個站點傳遞。等待發(fā)送幀的站點接收到控制令牌后,把要發(fā)送的幀利用物理媒體發(fā)送出去,然后再將控制令牌沿邏輯環(huán)傳遞給下一站點??刂屏钆品椒ǔ擞糜诃h(huán)形網拓撲結構(即令牌環(huán))之外,也可以用于總線網拓撲結構(即令牌總線)?!窘虒W重點和難點】流量控制與可靠傳輸機制,介質訪問控制【典型習題講解】滑動窗口,CSMA/CD協(xié)議;CSMA/CA協(xié)議第四學時: 數據鏈路層(續(xù))(一) 局域網 . 局域網的基本概念與體系結

46、構 ,分析LAN特性的三個主要技術:傳輸介質、拓撲結構、介質訪問控制方法(MAC)其中MAC最重要。 以太網與IEEE 802.3,包括總線網、以太網(Ethernet),以太網及其標準(10BASE、100BASE和1000BASE),以太網中繼規(guī)則(5-4-3-2-1規(guī)則)。IEEE在1980年2月成立了局域網標準化委員會(簡稱IEEE 802 委員會),專門從事局域網的協(xié)議制訂,形成了一簇的標準,稱為IEEE 802標準。該標準已被國際標準化組織ISO采納,作為局域網的國際標準系列,稱為ISO 8802標準。要這些標準中,根據局域網的多種類型,規(guī)定了各自的拓樸結構、媒體訪問控制方法、幀和

47、格式和聽任等內容。IEEE 802.1是局域網的體系結構、網絡管理和網際互連協(xié)議。IEEE 802.2集中了數據鏈路層中與媒體無親的LLC協(xié)議。涉及與媒體訪問有關的協(xié)議,則根據具體網絡的媒體訪問控制訪問分別處理,其中主要的MAC協(xié)議有:IEEE 802.3載波監(jiān)聽多路訪問/沖突檢測CSMA/CD訪問方法和物理層協(xié)議、IEEE 802.4令牌總線(Token Bus)訪問方法和物理層的協(xié)議、IEEE 802.5令牌環(huán)(Token Ring)訪問方法和物理層協(xié)議,IEEE 802.6關于城域網的分布式他列總線DQDB(Distributed Queue Dual Bus)的標準等。IEEE 802

48、標準定義了LLC子層和MAC子層的幀格式。數據傳輸過程中,LLC子層將高層遞交的報文分組作為LLC的信息字段,再加上LLC子層目的服務訪問點(DSAP)、源服務訪問點(SSAP)及相應的控制信息以構成LLC幀。LLC的鏈路只有異步平衡方式(ABM),而不用政黨響應方式(NRM)和異步響應(ARM)。也即節(jié)點均為組合站,它們既可作為主站發(fā)送命令,也可作為從站響應命令。IEEE 802.2標準定義的LLC幀格式與HDLC的幀格式有點類似,其控制字段的格式和功能完全效仿HDLC的平衡方式制定。LLC幀也分為信息幀、監(jiān)控幀和無編號幀三類。信息幀主要用于信息數據傳輸,監(jiān)控幀主要用于流量控制,無編號幀用于

49、LLC子層傳輸控制信號以對邏輯鏈路進行建立與釋放。LLC幀的類型取決于控制字段的第、位,信息幀和監(jiān)控幀的控制字段均為字長,無編號幀的控制字段為字節(jié)。監(jiān)控幀控制字段中的第位為保留位,一般設置為??刂谱侄沃械钠渌缓x與HDLC控制字段中的含義相同。交換以太網特點、三種轉發(fā)機制及VLAN(虛擬局域網)概念。令牌環(huán)網的基本原理,IEEE802.5-令牌環(huán)網(Token Ring)令牌環(huán)介質訪問控制方法工作原理及其特點,IEEE802.4-令牌總線網(Token-Bus)令牌總線介質訪問控制方法工作原理及其特點,總結令牌總線的特點,即物理上是總線結構,邏輯上是令牌環(huán)。(二) 廣域網 

50、0;廣域網的基本概念 ,. PPP協(xié)議 , HDLC協(xié)議 包括HDLC鏈路結構,HDLC的幀格式,零比特插入刪除技術(位填充刪除技術),HDLC的幀類型(信息幀(I幀)、監(jiān)控幀(S幀)、無編號幀(U幀)。HDLC是通用的數據鏈路控制協(xié)議,在開始建立數據鏈路時,允許選用特定的操作方式。所謂操作方式,通俗地講就是某站點是以主站點方式操作還是以從站方式操作,或者是二者兼?zhèn)?。鏈路上用于控制目的的站稱為主站,其它的受主站控制的站稱為從站。主站對數據流進行組織,并且對鏈路上的差錯實施恢復。由主站發(fā)往從站的幀稱為命令幀,而從從站返回主站的幀稱為響應幀。連有多個站點的鏈路通常使用輪詢技術,輪詢其它站的站稱為主

51、站,而在點-點鏈路中每個站均可為主站。主站需要比從站有更多的邏輯功能,所以當終端與主機相連時,主機一般總是主站。在一個站連接多個鏈路的情況下,該站對于一些鏈路而言可能是主站,而對于一些鏈路而言又可能是從站。有些站可兼?zhèn)渲髡竞蛷恼镜墓δ?,這種站稱為組合站,用于組合站之間信息傳輸的協(xié)議是對稱的,即在鏈路上主、從站具有同樣的傳輸控制功能,這又稱作平衡操作。相對的,那種操作時有主站、從站之分的,且各自功能不同的操作,稱為非平衡操作。HDLC中常有的操作方式有以下三種:正常響應方式NRM(Norma Responses Model) 。這是一非平衡數據鏈路方式,有時也稱非平衡正常響應方式。該操作方式適用

52、于面向終端的點點或一點與多點的鏈路。在這種操作方式中,傳輸過程由主站啟動,從站只有收到主站某個命令幀后,才能作出響應向主站傳輸信息。響應信息可以由一個或多個幀組成,若信息由多個幀組成,則應指出哪一個是最后一幀 。主站負責整個鏈路,且具有輪詢、選擇從站及向從站發(fā)送命令的權利,同時也負責對超時、重發(fā)及各類恢復操作的控制。異步響應方式ARM Asynchronous Responses Mode)這也是一種非平衡數據鏈路操作方式,與NRM不同的是,ARM下的傳輸過程由從站啟動。從站主的動發(fā)送給主站的一個或一組幀中可包含有信息,也可以是僅以控制為目的而發(fā)的幀。在這種操作方式,與NRM不同的是,ARM下

53、的傳輸過程由從站啟動。從站主的動發(fā)送給主站的一個或一組幀中可包含有信息,也可以是僅以控制為目的而發(fā)的幀。在這種操作方式下,由從站來控制超時和重發(fā)。該方式對采用輪詢方式的多站鏈路來說是必不可少的。異步平衡方式ABM(Asynchronous Balanced Mode).這是一種允許任何節(jié)點來啟動傳輸的操作方式。為了提高鏈路傳輸效率,節(jié)點之間在兩個方向上都需要有較高的信息傳輸量。在這種操作方式下,任何時候任何站點都能啟動傳輸操作,每個站點既可作為主站又可作為從站,即每個站都是組合站。各站都有相同的一組協(xié)議,任何站點都可以發(fā)送或接收命令,也可以給出應答,并且各站對差錯恢復過程都負有相同的責任。AT

54、M網絡基本原理。ATM采用異步時分復用方式工作,來自不同信息源的信元匯集到一起,在一個緩沖器內排隊,隊列中的信元著個輸出到傳輸線路,在傳輸線路上形成首尾相接的信元流。信元的信頭中寫有信息的標志(如A和B),說明該信元去往的地址,網絡根據信頭中的標志來轉移信元。信息源隨機地產生信息,因為信元到達隊列也是隨機的。高速的業(yè)務信元來得十分頻繁、集中,低速的業(yè)務信元來得很稀疏。這些信元都按先來后到在隊列中排隊,然后按輸出次序復用到傳輸線上。具有同樣標志的信元在傳輸線上并不對應某個固定的時間間隙,也不是按周期出現的,也即信息和它在時域的位置之間沒有關系,信息只是按信頭中的標志來區(qū)分的。這種復用方式稱為異步

55、時分復用(Asynchronous Time Division Multiolex),又稱統(tǒng)計復用(Statistic Multiptx)。而在同步時分復用方式(如PCM復用方式)中,信息以它在一幀中的時間位置(時隙)來區(qū)分,一個時隙對應著一條信道,不需要另外的信息頭來標識信息的身份。異步時分復用方式使ATM具有很大的靈活性,任何業(yè)務也都可按實際需要來占用資源。對于特定的業(yè)務,傳送速率可隨信息到達的速率而變化,因此網絡資源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利用。ATM網絡可以適用于任何業(yè)務,不論其特性如何(速率高低、突發(fā)性大小、質量和實時性要求等),網絡都按同時的模式來處理,真正做到了完全的業(yè)務綜合。若某個時刻

56、隊列中沒有等待發(fā)送的信元,此時線路上就出現未分配信元(信頭中含有標志);反之,若某個時刻傳輸線路上找不到可以傳送新元的機會(信云啊都已排滿),而隊列已經充滿緩沖區(qū),此時為了盡量減少對業(yè)務質量的影響,將優(yōu)先級別低的信元丟棄。緩沖區(qū)的容量必須根據信息流量來計算,以使信元丟棄率在10-9以下。為了提高處理速度和降低延遲,ATM以面向連接器的方式工作。網絡的處理工作十分簡單:通信開始時建立虛電路,以后用戶將虛電路標志寫入信頭(即地址信息),網絡根據虛電路標志將信元送往目的地。經過ATM網絡中的節(jié)點提供信元的交換。其實,ATM網絡的節(jié)點完成的只是虛電路的交換,因為同一虛電路上的所有信元都選擇同樣的路由,

57、經過同樣的通路到達目的地。在接收段,這些信元到達的次序總是和發(fā)送次序相同。ATM交換節(jié)點的工作比X.25分組交換網中的節(jié)點要簡單得多。ATM節(jié)點只做信頭的CRC檢驗,對于信息的傳輸差錯根本不過問。ATM節(jié)點不做差錯控制(信頭中根本你沒有信元的編號),也不參與流量控制,這些工作都留給終端去做。ATM節(jié)點的主要工作就是讀信頭,并根據信頭的內容快速的將信元送往要去的地方,這件工作在很大的程度上依靠硬件來完成,所以ATM交換的速度非???,可以和光纖的傳輸速度相匹配。 (三) 數據鏈路層設備網橋,網橋的概念:網橋是一種存儲轉發(fā)設備,用來連接類型相似的局域網。從互連網絡的結構看,網橋屬于DCE級的端到端的

58、連接;從協(xié)議層次看,網橋屬于鏈路層范疇,存該層對數據幀進行存儲轉發(fā)。它既不同于只作單純信號增強的轉接器,也不同于進行網絡層轉換的網間連接器。但網橋仍然是一種網絡連接的方法,因為局域網本身沒有網絡層,只有在主機站點上才有網絡層或提供網絡層服務的功能。網橋接收幀并送到數據鏈路層進行差錯校驗,然后送到物理層再經物理傳輸媒體送到另一個子網。在轉發(fā)幀以前,網橋對幀的內容和格式不做修改或僅做很少的修改。 網橋應該有足夠的緩沖空間,以便能滿足高峰負荷時的要求。另外,必須具備尋址和路由選擇的;邏輯功能。透明網橋與生成樹算法;源選徑網橋與源選徑算法。局域網交換機及其工作原理。 【教學重點和難點】IEEE 802.x系列協(xié)議,網橋選徑算法【典型習題講解】HDLC協(xié)議,網橋選徑算法第五學時: 網絡層(一) 網絡層的功能  異構網絡互聯(lián)原則,路由與轉發(fā)的區(qū)別和工作原理,擁塞控制的一半處理方式。 (二) 路由算法 靜態(tài)路由與動態(tài)路由的劃分原則,距離-向量路由算法 ,鏈路狀態(tài)路由算法 ,層次路由路由選擇算法及其分類,Dijstra算法(求最短路由),OSPF部分詳細講解,. D-V法和L-S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