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盧照鄰詩歌意象研究A Research of the imagery of Lu Zhaolins poems 姓 名 錢力行 學(xué) 號 10101750117 班 級 2011級3班 專 業(yè) 漢語言文學(xué) 導(dǎo)師姓名 彭國忠 職 稱 教授 二一五年五月目 錄摘要IAbstractII引言1一、詩歌中的地名類意象 3(一)地名間的牽系與映帶3(二)地名中的情感指示與文化意蘊5二、詩歌中的典故類意象7(一)現(xiàn)實與浪漫并存的人物類意象7(二)不拘一格的事典、語典類意象9三、物象與情感意緒間的密切對應(yīng)11(一)含蓄意象與孤獨情懷11(二)美好意象與幻滅虛無感12余論:盧照鄰詩歌意象中的自我本位意識14參考
2、文獻(xiàn)16致 謝1817 / 22文檔可自由編輯打印摘要盧照鄰詩歌意象十分豐富。首先,他詩歌中有很多地名充當(dāng)意象,一些地名存在著相互的牽系和映帶,編織出某種情思和意境,令它們從地理坐標(biāo)升格為意象,還有些地名本身就指示了某些情感,具有一定的文化意蘊。其次,盧照鄰詩歌富于使事用典,其中一些歷史人物意象反映了現(xiàn)實層面的人生矛盾,而神話人物則代表著盧照鄰對理想世界的憧憬,兩者均折射出了現(xiàn)實的荒涼。事典、語典類意象的運用則比較靈活多變,不拘一格,同一事典在不同作品中表達(dá)含義多樣,有時會衍生出了作者獨創(chuàng)的派生意義。語典類意象大量化用自楚辭,作者在原句的形式內(nèi)容上有所加工,形成自我體驗的融注。另外,盧照鄰詩歌
3、中的一些物象特點與詩句的情感特質(zhì)密切對應(yīng),某些含蓄的意象傳遞了孤獨的情懷,而又有一些字面意義美好的意象卻折射出了詩人幻滅的心境。盧照鄰的自我本位意識在他的詩歌意象中十分強烈,具體表現(xiàn)為自我動作對意象活動的參與,以及詩歌中自喻意象的突出。這種鮮明的自我意識體現(xiàn)了盧照鄰的自尊自憐,或許是他對現(xiàn)實壓抑的反抗。關(guān)鍵詞:盧照鄰;意象;地名;典故;孤獨;幻滅;自我本位意識Abstract The imagery of Lu Zhaolins poems is very rich. First of all, there are a lot of place names as the images in h
4、is poems. Some places echo other places. It makes these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upgraded to images. Other places indicate some emotion, or have a certain cultural implication. Secondly, there are many allusions as the images in Lu Zhaolins poems. Some historical characters in allusions reflect the
5、practical contradictions in life, while some mythical figures represent Lu Zhaolins vision of an ideal world. Both of them reflect the desolate reality. Story allusions and language allusions are flexible and varied. The same story allusion expresses different meanings in different poems. Sometimes
6、it can derive the author original meaning. Many language allusions adopt the sentences from Chu Ci. The poet treated the original content with the art process, forming the experience of his own. In addition, som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bjects in Lu Zhaolins poems decide the emotion showed in poems.
7、 Some implied images express poets solitude, while some images seem happy convey poets disillusionment. Lu Zhaolins selfish departmental consciousness is very strong in The imagery of his poems. It shows that the poets actions get involved in the behaviors of images. It also shows that the self-expl
8、anatory images are very outstanding in the poems. The selfish departmental consciousness expresses Lu Zhaolins self-respect and self-pity. Perhaps it reflects his resistance against the depression in reality.Key words: Lu Zhaolin; images; place names; allusions; solitude; disillusionment; selfish de
9、partmental consciousness引言“初唐四杰”之一的盧照鄰在文學(xué)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被歷代論家廣泛關(guān)注。從唐代至清代,各論家對盧照鄰的評價一方面主要在于他作品的體裁詞采、氣格風(fēng)骨,如清代陳僅竹林答問有:“盧升之出入風(fēng)、騷,氣格遒古?!?(清)王士禎等著、周維德箋注.詩問四種M.濟南:齊魯書社,1985年版,第338頁.吳喬圍爐詩話卷二:“盧照鄰詠古詩似子美?!?(清)吳喬著.圍爐詩話M.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版,第38頁.另一方面的評價則將重點聚焦于“四杰”這樣一個文學(xué)群體,論爭的焦點也主要是“四杰”的作品賞析比較,盧照鄰以“王、楊、盧、駱”、“初唐四子”、“垂拱四子”
10、對于盧照鄰的評價中,重點放在“四杰”群體上的占據(jù)了絕大多數(shù),如劉熙載藝概卷二:“唐初四子沿陳、隋之舊,故雖才力回絕,不免致人異議?!眳⒁姡ㄇ澹﹦⑽踺d著.藝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57頁. 又如胡應(yīng)麟詩藪內(nèi)編卷三:“唐七言歌行,垂拱四子,詞極藻艷,然未脫梁、陳也?!眳⒁姡鳎┖鷳?yīng)麟著.詩藪M.北京:中華書局,1958年版,第47頁.等群體符號出現(xiàn),個體意義相對來說較為單薄。當(dāng)代針對盧照鄰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兩方面,其一是以盧照鄰為中心視角,對“四杰”進(jìn)行解讀,這類研究有的關(guān)注于王、楊、盧、駱之間的交游酬唱和座次排名,如王明好初唐四杰交游考論以盧照鄰為中心 王明好.初唐四杰交游考論
11、以盧照鄰為中心J.小說評論.2011年第2期:第115-118頁.,有的著重于分析“四杰”文學(xué)創(chuàng)作的異同,如道坂昭廣試論初唐四杰筆下的陶淵明形象以盧照鄰為中心 道坂昭廣.試論初唐四杰筆下的陶淵明形象以盧照鄰為中心J.唐代文學(xué)研究.1996年:第225-236頁.、張春梅“四杰”七言歌行藝術(shù)特點分析以盧照鄰的<長安古意>和駱賓王的<帝京篇>為例 張春梅.“四杰”七言歌行藝術(shù)特點分析以盧照鄰的長安古意和駱賓王的帝京篇為例J.大眾文藝.2008年第11期:第108-109頁.、曲景毅盧照鄰駱賓王七言歌行之比較 曲景毅.盧照鄰駱賓王七言歌行之比較J.安徽教育學(xué)院學(xué)報.2005年
12、第2期:第71-73頁.,還有的則重在探討“四杰”的文學(xué)主張和文學(xué)理論,如王明好試論“初唐四杰”的批判以盧照鄰為中心 王明好.試論“初唐四杰”的批判以盧照鄰為中心J.小說評論.2013年第5期:第70-73頁.。上述研究以盧照鄰的實際創(chuàng)作或文學(xué)理論為重心,輻射至“四杰”全體或個別成員,探索彼此間的關(guān)系紐帶,建構(gòu)了一種網(wǎng)絡(luò)化的研究模式,形成了盧照鄰研究的新思路。另一方面的研究則側(cè)重于盧照鄰個人,盧照鄰的個體形象相對而言更為鮮明。任國緒是首位對盧照鄰集進(jìn)行編年箋注的學(xué)者,有盧照鄰集編年箋注 (唐)盧照鄰著、任國緒箋注.盧照鄰集編年箋注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除依據(jù)底本進(jìn)行考訂
13、箋注,還將盧照鄰的作品系年整理,并附錄了佚文補闕、史書傳記、相關(guān)遺事,可謂比較全面。而后祝尚書盧照鄰集箋注、李云逸盧照鄰集校注都各有創(chuàng)獲(唐)盧照鄰著、祝尚書箋注.盧照鄰集箋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唐)盧照鄰著、李云逸校注.盧照鄰集校注M.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版. 本文出現(xiàn)的盧照鄰作品例句全部引自祝尚書箋注2011年版,數(shù)量較多,故之后腳注中出現(xiàn)者均略注為“盧照鄰集箋注M”。,祝尚書補充了傳記資料和作者年譜,增加了著錄題跋和諸家評論,李云逸則在任、祝兩位的研究基礎(chǔ)上,對諸家評論進(jìn)行了進(jìn)一步的補充完善。以上三本箋注均是研究盧照鄰的重要著作。有關(guān)盧照鄰的研究論文角度也頗為
14、多樣化,任國緒、祝尚書、李云逸、葛曉音等均著文對盧照鄰的生平經(jīng)歷進(jìn)行考據(jù) 參見任國緒.盧照鄰生平事跡新考J.文學(xué)遺產(chǎn).1985年第2期:第51-56頁、任國緒.盧照鄰生平行跡再考J.唐代文學(xué)研究.1990年:第70-78頁、祝尚書.盧照鄰生平事跡新考商兌J.四川師范大學(xué)學(xué)報.1988年第1期:第34-38、52頁、李云逸.關(guān)于盧照鄰生平的若干問題J.西北大學(xué)學(xué)報.1988年第2期:第24-31頁、葛曉音.關(guān)于盧照鄰生平的若干問題J.文學(xué)遺產(chǎn).1989年第6期:第68-73頁.,互有質(zhì)疑和自我反復(fù)論證,具有重要的學(xué)術(shù)價值。另外,江瓊碩士論文盧照鄰駢文研究 江瓊.盧照鄰駢文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xué):中
15、國古代文學(xué),2006年.、對盧照鄰駢文的內(nèi)容、特色做了比較全面的分析,林大志盧照鄰騷體文學(xué)創(chuàng)作簡論、王兵散議盧照鄰的騷體文等研究探討了盧照鄰騷賦在形式和思想內(nèi)容上對楚辭的化用和繼承 參見林大志.盧照鄰騷體文學(xué)創(chuàng)作簡論J.龍巖學(xué)院學(xué)報.2011年第4期:第243-248頁、王兵.散議盧照鄰的騷體文J.昆明理工大學(xué)學(xué)報.2010年第4期:第94-97頁.。部分論文還將西方文藝?yán)碚撝械拿缹W(xué)思想和賞析術(shù)語融入研究,豐富了盧照鄰作品的研究面,使研究視角更為多元化。本文將從盧照鄰詩歌入手,來探討盧照鄰詩歌中的意象運用。盧照鄰文學(xué)創(chuàng)作中的意象運用相當(dāng)繁復(fù)綿密,首先,生平豐富的游歷以及其它一些原因,讓他的詩歌
16、反復(fù)出現(xiàn)了一些地名類意象,具有一定的文化內(nèi)涵和形象隱喻。其次,某些歷史、神話人物多次出現(xiàn)于盧照鄰筆下,蘊藉了他的思想傾向和情感寄托,而各種使事用典層出不窮,靈活多樣,使其詩歌的典故類意象十分豐富。從現(xiàn)有的研究來看,個別論文同樣涉及到了盧照鄰的意象運用研究 研究盧照鄰作品意象的論文有謝久娟淺析盧照鄰詩歌的意象(揚州職業(yè)大學(xué)學(xué)報,2010年第1期),余林波從盧照鄰作品意象看其情志(漳州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2007年第3期).,卻相對來說比較泛泛,鋪敘多于深析,關(guān)注點大多停留在某些比較直觀的自然意象、情緒字眼上,缺乏深入的名物考證和歸納分析,對于詩人生平和意象運用的聯(lián)系,有非常多的宏觀理解和表述,雷同于我
17、們對盧照鄰其人、其作的固有認(rèn)識。故本文將在現(xiàn)有研究的基礎(chǔ)上,對盧照鄰筆下的各類意象進(jìn)行詳細(xì)的整理和解讀,旨在揭示盧照鄰詩歌創(chuàng)作意象運用的某些不一樣的規(guī)律,挖掘其詩歌意象背后更多獨特的意義,并進(jìn)一步審視詩人的人格心態(tài)和審美傾向。一、詩歌中的地名類意象盧照鄰詩歌中地名較為豐富,地名成為意象的情況,一種是地名與地名間組成“地名群落”,在相互的牽連呼應(yīng)下形成整體意義,這些地名一般是真實存在的地理方位,有著記錄行蹤或標(biāo)示方位的作用。另一種則是地名本身具有情感意蘊和文化色彩,主要功能在于維系情感記憶、烘托詩意情境,標(biāo)記指示方位的作用并不是非常顯著。(1) 地名間的牽系與映帶有幾種地名在盧照鄰詩歌中出現(xiàn)頻次
18、較高:其一是以“長安”為代表的京畿地區(qū)地名,或是用以指代長安城的長安標(biāo)志性地點,比如“京洛”、“關(guān)東”、“榆關(guān)”、“渭橋”、“灞池”等;其二是一些蜀地地名,如“錦里”、“九折”、“巫山”、“岷山”等;其三是一系列邊塞地名,如“云中”、“陰山”、“祁連”、“蕭關(guān)”等;最后則是“北燕”、“北地”、“薊北”等指代故鄉(xiāng)的地理名稱。上述地名均是具體的地理坐標(biāo)。由于與其它地名彼此連屬,相互映帶,這些地理稱謂構(gòu)成了一種地名組合,呈現(xiàn)出特定的情思和意境,從而上升至意象的高度。地名組合的形式首先表現(xiàn)在作品句式中地名的連續(xù)、密集出現(xiàn),這種特點在盧照鄰的邊塞詩中較為常見,如:回中道路險,蕭關(guān)烽堠多。五營屯北地,萬乘
19、出西河。(上之回)將軍出紫塞,冒頓在烏貪。笳喧雁門北,陣翼龍城南。(戰(zhàn)城南) 盧照鄰集箋注M,第108、112頁.如果說同一聯(lián)詩中上下句均出現(xiàn)地名,只是為了詩句對仗工整的需要,無法說明這種連續(xù)性的特點,那么同一首律詩中有兩聯(lián)均包含地名,且兩聯(lián)相連,則足以達(dá)到地名密集呈現(xiàn)的效果。這些地名甫一出場便奠定了整篇詩歌昂揚蒼勁、骨氣遒高的邊塞氣息,突出了戎馬崢嶸的軍旅氛圍。上之回一詩中的地名均有其特殊的歷史、地理意義,漢書·武帝紀(jì)引應(yīng)劭:“(回中)有險阻,蕭關(guān)在其北?!?(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195頁.元和郡縣圖志卷三載:“始皇分三十六郡,屬北地
20、郡,即義渠舊地也?!?(唐)李吉甫著.元和郡縣圖志M.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版,第55頁.又漢書·地理志下:“西河郡,武帝元朔四年置?!?(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1618頁.由此可知,詩中的“回中”、“蕭關(guān)”、“北地”、“西河”等地,或是歷史重鎮(zhèn),或是險要之地。這些地名均在線性詩句中緊密地排列呈現(xiàn),恰如詩句中的一個個重音,為詩歌增添了飽滿厚重的邊塞情調(diào)。在各種邊塞風(fēng)物的輔助下,這條“地名鏈”引導(dǎo)視線穿越過一個個富有歷史文化內(nèi)涵的邊關(guān)要地,不啻于是一幅意境雄渾的塞外軍事長卷。詩歌中的塞外地名不再是“流水賬”式的名詞羅列,而是成為盧照鄰攝
21、取鏡頭時的重要對象。隨著俯瞰的視角將一個地名切換至另一個地名,空間上的廣度被一點點拉伸,勾勒出廣袤遼闊的邊塞幅員,詩歌氣勢便一路高歌猛進(jìn),詩中的豪情壯志也逐漸地豐滿、生動起來。除了邊塞詩,一些自述生平行蹤的詩歌也采用了大量地名連用的句式,如“一鳥自北燕,飛來向西蜀。單棲劍門上,獨舞岷山足”(贈益府群君) 盧照鄰集箋注M,第73頁.,詩中詩人以飛禽自喻,點明自己家鄉(xiāng)祖籍是燕趙之地,宦游至蜀地,在蜀地抑郁不得,孤苦無棲的境遇。另如失群雁詩:三秋北地雪皚皚,萬里南翔渡海來。欲隨石燕沉湘水,試逐銅烏繞帝臺。帝臺銀闕距金塘,中間鸝鷺已成行。先過上苑傳書信,暫下中洲戲稻粱。 同上,第76頁.相較于邊塞詩中
22、地名區(qū)域類型單一,欠缺一定的行蹤順序,自述生平的作品地名跨越幅域更廣,記錄游蹤的順序線索更強?!氨钡亍碑?dāng)喻指盧照鄰的故鄉(xiāng),“南”標(biāo)志著盧照鄰平生的游蹤所向,“湘水”可能是借湘水石燕之典概括性指代早年漂泊的宦游所經(jīng) 初學(xué)記:“庾仲雍湘州記曰:零陵山有石燕,遇雨則飛,雨止化為石也?!币姡ㄌ疲┬靾缘戎?初學(xué)記M.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24頁.,而“帝臺”、“上苑”、“中洲”等指代京城的地理指示則象征他初入長安之際一段短暫的仕宦干謁經(jīng)歷。游蹤之地的鋪排表現(xiàn)出盧照鄰豐富的宦游經(jīng)歷,也道出了他此生常為風(fēng)塵客的無限感慨。同其邊塞詩中的地名一樣,由于連續(xù)出現(xiàn),地名與地名間形成了一種互相勾連的關(guān)系,這
23、些地名不再是簡單的符號,而成為了傳遞詩歌意緒的某種媒介,而地名的意象化也在這種環(huán)環(huán)相接的牽系連屬中得以實現(xiàn)。當(dāng)兩個或兩組地名同時呈現(xiàn),相互對照,便形成了感知上的強烈落差,這也是在盧照鄰詩歌中比較常見的:丁年游蜀道,班鬢向長安。(早度分水嶺)關(guān)山悲蜀道,花鳥憶秦川。(于時春也慨然有江湖之思寄此贈柳九隴)地咽綿川冷,云凝劍閣寒。倘遇忠孝所,為道憶長安。(大劍送別劉右史)輶軒遵上國,仙珮下靈關(guān)。(綿州官池贈別同賦灣字)一赴清泥道,空思玄灞游。(晚渡渭橋寄示京邑游好) 盧照鄰集箋注M,第54、65、133、140、154頁.“蜀道”與“長安”、“靈關(guān)”與“上國”、“蜀道”與“秦川”、“青泥”與“玄灞”
24、等地名形成了一組組鮮明的對比,前者是蜀地地名,象征著漂泊和放逐,后者則指代京城長安,是政治中心、皇權(quán)所在?!伴L安”是一種情結(jié),意味著士人的仕途坦達(dá)、抱負(fù)實現(xiàn)、故交相聚和安逸榮華,因此“長安”也成為人們思念和神往的對象。反之,蜀地則象征著政治命運的失意和人生軌跡的不順。盧照鄰曾三次入蜀,除第二次入蜀情況難以考證外,其余兩次均由長安入蜀,第一次約是龍朔元年(公元661年)以刑拘獲釋之身入蜀,第三次則約在總章二年(公元669年)赴蜀任新都尉,職位低下,蜀地也成為了他的傷心之地 據(jù)祝尚書盧照鄰年譜,詳見盧照鄰集箋注M,第593-597頁.。這些詩作大多以離別為創(chuàng)作契機,或是友人離蜀回京,或自己離京赴蜀
25、,因此長安也象征了友人相對樂觀的境遇,而蜀地則象征著自身欲得未得的悲酸。與此同時,長安也承載著種種往日記憶和理想初心,在文人士子心目中具有軸心般的地位,存在著凝聚各方視線的向心力,而各種蜀地地名,無一例外,成為遠(yuǎn)望、追憶長安的視線起點。從某種意義上講,一系列的京洛地名見證了盧照鄰的斗志昂揚、意氣風(fēng)發(fā),而各種蜀地地名則承擔(dān)了他仕途上的挫敗、痛苦、絕望。兩個地名情緒色彩雖有不同,但互有地理和感知意義上的承接和回環(huán),剪不斷理還亂,造成了兩者間難以消弭的牽系羈絆,產(chǎn)生了深深的閱讀落差感,從而也賦予了這些地名更為復(fù)雜的情感因素,使它們不再是客觀的地理現(xiàn)象,而是滲透著主體意識的心象,達(dá)到了化意于象的表達(dá)效
26、果。(2) 地名中的情感指示與文化意蘊有一些地名,并未與其它地名產(chǎn)生相互映帶的效果,但本身就具有超越字面的特殊含義。這類地名不同于一般的地理方位指示,沾染了某種主觀情緒,具有深隱的言外之意,符合“立意于象”的取象原則 論衡·亂龍篇:“土龍與木主同,雖之非真,示當(dāng)感動,立意于象?!眳⒁姡h)王充著.論衡M.上海:大中書局,1933年版,第23頁.,升格至了意象的范疇。在挽詩同崔錄事哭鄭員外一詩中有“梁山送夫子,湘水吊王孫”句 盧照鄰集箋注M,第171頁.,據(jù)祝尚書箋注,本詩應(yīng)作于長安,“梁山”、“湘水”顯然亦非實指的地名?!傲荷健奔戳焊?,又稱梁甫,是泰山下的一座小山。水經(jīng)注卷二十四引開
27、山圖:“泰山在左,亢父在右;亢父知生,梁甫主死?!?(北魏)酈道元原注、陳橋驛注釋.水經(jīng)注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388頁.又,樂府詩集卷四十一梁甫吟題解:“梁甫,山名,在泰山下。梁甫吟蓋言人死葬此山,亦葬歌也?!?(宋)郭茂倩編.樂府詩集M.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版,第605頁.古代傳說中,“梁山”召喚人死后魂魄,是主掌死亡之地,而梁甫吟為樂府曲調(diào)名,是哀婉凄惻的葬歌,因此詩中“梁山”喻指鄭員外魂之所歸。同樣,“湘水”也有哀悼之意。賈誼吊屈原賦有:“造托湘流兮,敬吊先生?!?(漢)賈誼著.賈誼集M.上海:上海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76年版,第209頁.與“梁山”一樣,滾滾
28、湘水也寄托了綿綿哀思,從原有地名字面中抽離出特有的意義,成為一種詩歌的意象。有些地名雖有指代方位的功能,但并非旨在表明具體精確的地理坐標(biāo),而更偏向于發(fā)揮一種抒發(fā)情感的輔助功能。如樂府舊題詩明月引中“荊南兮趙北,碣石兮瀟湘”句 盧照鄰集箋注M,第93頁.,“荊南”、“趙北”、“碣石”、“瀟湘”均是地理方位的泛指,“荊南”與“趙北”泛指南、北,謂其地域懸隔,而“碣石”與“瀟湘”亦是指代南北之隔。“碣石”為北方山名,漢書·地理志下中“右北平郡·驪成縣(今河北樂亭縣)”條:“大揭石山在縣西南。”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1624頁.與之
29、相對的“瀟湘”,即南方的湘水?!盀t湘”、“碣石”對舉,除了揭示地理上的差距、跨度,更傾向于一種文化色彩的演繹。碣石山在漢末時已逐漸沉入海底,成為一段古代傳說,喻示著滄海桑田的宏大變遷和人事代謝的此消彼長。曹操有“東臨碣石,以觀滄?!?(宋)郭茂倩編.樂府詩集M.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版,第545頁.,盧照鄰也有其它以“碣石”入作的詩句,如“塞垣通碣石,虜障抵祁連”、“橫戈碣石,倚劍浮津”等句 盧照鄰集箋注M,第107、196頁.,無不洋溢著一種慷慨豪邁或壯志難酬的情緒基調(diào)。湘水則與湘妃的神話故事息息相關(guān),水經(jīng)注·湘水注:“大舜之陟方也,二妃從征,溺于湘江,神游洞庭之淵,出入瀟湘之
30、浦。瀟者,水清深也?!?(北魏)酈道元原注、陳橋驛注釋.水經(jīng)注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593頁.與同崔錄事哭鄭員外中的哀悼之情相近,二妃殉情化神的傳說也給湘水平添了一絲哀怨繾綣的傷感氣息。明月引中,“碣石”之悲慨與“瀟湘”之哀柔,不僅代表了一南一北的地理方位,更蘊含了天涯海角共沐明月清輝,同感離怨別苦的普世情懷。地名的文化色彩被特別提煉出來,賦之以更為深刻的象征和情思,進(jìn)而便也完成了地名的詩意化、意象化。盧照鄰筆下有些地名的初衷是指示具體地理,但這些地名本身具有一定的歷史、文化意義,從中可以窺知作者的某些意緒。如還赴蜀中貽示京邑游好“籞宿花初滿,章臺柳尚飛” 盧照鄰集箋注M,
31、第142頁.,“籞宿”和“章臺”均指代長安?!盎Z宿”是古代帝王的禁苑,三輔黃圖卷四載:“御宿苑,在長安城南御宿川中。漢武帝為離宮別館,禁御人不得入。” 何清谷撰.三輔黃圖校釋M.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版,第241頁.“籞宿”不僅代表長安這一地理方位,更突出了長安的政治屬性,強調(diào)了帝都的盛世圖景和皇權(quán)森嚴(yán)。而“章臺”是漢代長安街名,多秦樓楚館,漢書·張敞傳:“敞無威儀,時罷朝會,過走馬章臺街,使御史驅(qū),自以便面拊馬?!?(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3222頁.在詩中,“章臺”是以漢稱唐,指風(fēng)流享樂之事,代表了長安的冶游文化。盧照鄰于蜀道中追
32、憶長安,表明上憶的是“籞宿”之花和“章臺”之柳,實際上牽掛的是都城的巍巍王氣和煙柳繁華?!盎Z宿”和“章臺”代表了長安城中難忘的仕途生涯和歡樂歲月,當(dāng)盧照鄰回望長安,這些在他心目中留下深刻烙印的地名仍是一片溫柔繁華、風(fēng)雅優(yōu)游的記憶,不因他的失意而有所改變,不失為一種以樂襯哀。這些地名在指示地理的同時,兼有表達(dá)地域文化特征的作用,而這些文化特征又映射了詩人內(nèi)心幽微的情感傾向和記憶歸屬,最終讓這些地名成為詩篇中富有文化意蘊深厚的意象。2、 詩歌中的典故類意象盧照鄰詩歌多使事用典,一些典故多次出現(xiàn)于不同篇目,蘊含了盧照鄰一定的心理寄托或思想傾向。有時候盧照鄰詩歌典故中的人物形象十分鮮明突出,獨立成為一
33、種精神象征,人物的言行反而成了一種修飾性的依附,這時候典故類意象就衍生為人物類意象,主要有歷史人物和神話人物。其次則是事典和語典類意象,這類意象中,事典類意象有著一典多用的現(xiàn)象,運用方式比較靈活,而語典類意象則在保留原句部分元素的基礎(chǔ)上有自我加工,收獲了新意。(1) 現(xiàn)實與浪漫并存的人物類意象盧照鄰筆下詩歌多用典故,一些事典中的故事性不強,甚至沒有,而典故中的人物性情特點又比較飽滿,當(dāng)言及該人物,人們便會自主聯(lián)想起該人物的言行事跡,喚起對該人物某種恒定的固有印象,該人物也便成為了抒情時的渲染工具,或是言志時的理論根據(jù),達(dá)到了人物形象的意象化。揚雄是盧照鄰作品中出現(xiàn)次數(shù)較多、形象較為生動的歷史人
34、物,他在詩歌中的形象、意義也比較凝固。揚雄的意義類型主要有兩種,一是以落魄書生的形象示人,重在突出其清貧高潔、潛心著述,如長安古意“寂寂寞寞揚子居,年年歲歲一床書。獨有南山桂花發(fā),飛來飛去襲人裾” 盧照鄰集箋注M,第1、86頁.。詩歌花了大量筆墨描寫長安城的各色權(quán)貴顯宦、舞姬游女、少年游俠,讓人應(yīng)接不暇,堆疊出一派浮世繪般的京華印象,詩歌末尾清冷寂寞的揚子居與長安城各色光怪陸離之象形成鮮明比照,反襯出揚雄的清心寡欲、安貧樂道。第二類意義則側(cè)重于展現(xiàn)揚雄淵博的才華學(xué)識。如同崔錄事哭鄭員外:“鳳詞凌漢閣,龜辯罩周園?!?盧照鄰集箋注M,第171頁.西京雜記卷二載:“雄著太玄經(jīng),夢吐鳳凰?!?(晉)
35、葛洪撰.西京雜記M.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版,第12頁.“鳳詞”應(yīng)指揚雄所著太玄。雖然該詩句并未出現(xiàn)揚雄本名,但詩句旨在贊揚逝者鄭員外生前學(xué)問深厚,堪比揚雄,主要意義指向為揚雄的才學(xué)卓著,而非太玄一書,重點突出的還是“揚雄”這一人物意象。兩種揚雄的形象里,邈然高蹈的清貧儒者主要以一種精神偶像的面貌出現(xiàn)于盧照鄰詩作,字里行間充滿了對揚雄清簡生活和高尚情操的深深追慕,這是他的切身寄托。另一類則主要通過對揚雄才學(xué)上的推崇,來表示對他人文才的奉揚,其中的真性情相對前一種形象意義來說略顯單薄。如果說盧照鄰詩歌中的歷史人物主要用來寄托某種品格,所圍繞的還是窮困與通達(dá)、高尚與卑賤、出世與入世等現(xiàn)實層面的
36、矛盾,那么他詩中的神話傳說人物則更多地代表著他渴望羽化登仙,回歸絕對自由的一面。在于時春也慨然有江湖之思寄此贈柳九隴中,盧照鄰表達(dá)了這樣的想法:“倘遇鸞將鶴,誰論貂與蟬!” 盧照鄰集箋注M,第65頁.另一首羈臥山中,有:“倘遇浮丘鶴,飄飖凌太清?!?同上,第156頁.貂、蟬指公卿冠上飾物,指代高官顯爵;“鸞將鶴”、“浮丘鶴”在詩中并非指仙人坐騎,而是指代乘鸞、鶴的仙人。列仙傳曰:“王子喬者,周靈王太子晉也。好吹笙作鳳凰鳴,游伊洛之間,道士浮丘公接以上嵩高山。三十余年后,求之于山上,見柏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緱氏山巔。至?xí)r果乘白鶴住山,望之不得到,舉手謝時人,數(shù)日而去,亦立祠于緱氏山下及
37、嵩高首焉?!?(漢)劉向撰.列仙傳M.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版,第23-24頁.在排律過東山谷口中,出現(xiàn)了另一位神話人物“赤松子”:“多謝青谿客,去去赤松游?!?盧照鄰集箋注M,第161頁.赤松子同樣是傳說中的道教神仙,列仙傳載:“赤松子者,神農(nóng)時雨師也。服水玉以教神農(nóng),能入火自燒。往往至昆侖山上,常止西王母石室中,隨風(fēng)雨上下。” (漢)劉向撰.列仙傳M.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版,第1頁.據(jù)任國緒推測,本詩作于上元二年(公元675年),是染疾后之作,而前面兩首作品同樣作于盧照鄰后期染疾前后,于時春也慨然有江湖之思寄此贈柳九隴據(jù)推斷創(chuàng)作于染病前夕 參見任國緒盧照鄰集編年箋注M,第87、1
38、93-194頁.,羈臥山中則顯然晚年臥病山中所作。在晚年,道教思想深入盧照鄰內(nèi)心,道教神仙憑風(fēng)而行,自由自在的形象成為他心靈上聊以賴藉的依靠,他不僅崇拜仙人,而且強烈渴望達(dá)到成仙的境地。與歷史人物的現(xiàn)實感不同,神話人物的出現(xiàn)已然意味著人生的出路將沿著修仙成道的方向去尋找。盡管這些帶有游仙色彩的詩句作著樂觀灑脫狀,卻也難免在追求解脫的路上躑躅地回望現(xiàn)實。上面二詩,都含著對王子晉、浮丘公等神仙遨游太虛的仰慕欽羨之情,兩摘句均以“倘遇”開端,隨之是“視功名如浮云”或“逍遙自在,無待無求”的結(jié)論。既是“倘遇”,則說明現(xiàn)實是“未遇”的,便也無法做到視功名若浮云,無法獲得逍遙自在。詩句字面表征是理想之“倘
39、遇”,而實際上卻觀照出現(xiàn)實之“不遇”,神話人物所象征的這般美好愿景和理想境界最終還是虛無縹緲的。相比歷史人物意象寓意現(xiàn)實的直截了當(dāng),神話人物所表現(xiàn)出的自由浪漫只是與現(xiàn)實的荒涼隔著一層薄薄的紗。(2) 不拘一格的事典、語典類意象有些典故在盧照鄰詩歌中比較常見,同一典故在他不同的詩歌中發(fā)散為不同表達(dá)意義,有時也會衍化出一些派生意義,可謂“同象異意”。如莊子·逍遙游開篇鯤鵬南徙的典故,在送梓州高參軍還京中有:“北游君似智,南飛我異禽。” 盧照鄰集箋注M,第132頁.“南飛我異禽”是“我異南飛禽”的倒裝。詩句喻自己滯留蜀地,仕宦不遇,不同于鵬鳥的高舉振六翮。在這里大鵬南飛成為前程遠(yuǎn)大的象征,
40、意義就比較常見。同崔錄事哭鄭員外“已陪東岳駕,將逝北冥鯤” 同上,第171頁.,句中鯤鵬也指亡者的前程不可限量。另外酬張少府柬之中有“鵬飛俱望昔,蠖曲共悲今” 同上,第157頁. ,“鵬飛”婉指凌云壯志。而至望喜矚目言懷貽劍外知己一詩中,詩人感喟自己由京入蜀,有“思北長依馭,圖南每喪群”之句 同上,第68-69頁.,謂己離開伙伴南行入蜀,寂寞萬分,非常思念北面長安。在這里盧照鄰反用大鵬圖南之典,將它與自身經(jīng)歷巧妙融合,“圖南”之舉失去了原典中的磅礴大氣,變成令人委頓之事,由此抒發(fā)詩人悲憤無奈之情。這一意義雖是作者原創(chuàng),卻并不突兀,反而相當(dāng)貼合盧照鄰南行的經(jīng)歷和詩作的旨意。同一典故,衍化出了“前
41、程遠(yuǎn)大”和“凌云壯志”和“身不由己”三種意義,堪稱一典多用,其中前兩種意義比較固定常見,而最后種意義則是盧照鄰根據(jù)創(chuàng)作需求自我創(chuàng)造的,顯示了他對典故的靈活駕馭,使詩作達(dá)到了典故意義多樣化的特別效果。至于語典類意象,盧照鄰的詩句大量化用了楚辭句。由于體裁和創(chuàng)作需要的不同,句子形式上產(chǎn)生了變動。有別于一味地照搬原句,這更多地是對楚辭句子進(jìn)行興象提煉,所以在原句被加工改造后,盧照鄰仍能將它們妥帖安放到自己的詩句中,融于所處作品的整體意境里。這樣的詩句有:1、洞庭波起兮鴻雁翔,風(fēng)瑟瑟兮野蒼蒼。(明月引) 化用自:嫋嫋兮秋風(fēng),洞庭波兮木葉下。(九歌·湘夫人)2、 倘遇浮丘鶴,飄飖凌太清。(羈臥
42、山中) 化用自:譬若王僑之乘云兮,載赤霄而凌太清。(九嘆·遠(yuǎn)游)3、 桂樹可淹留。(過東山谷口) 化用自:攀援桂枝兮聊淹留。(招隱士) 盧照鄰句見于盧照鄰集箋注M,第93、156、161頁. 楚辭句見于(宋)洪興祖撰.楚辭補注M.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版,第65、309、233頁.從引用語典的內(nèi)容上來看,這些語典出處之作大多是抒發(fā)士之不遇,情感基調(diào)哀傷失意,與楚辭原句字面意義大體相似,但這并不意味這些化用之句不具個人烙印,這種個人的烙印體現(xiàn)在詩句的意象中。以明月引為例,詩歌首句“洞庭波起兮鴻雁翔,風(fēng)瑟瑟兮野蒼蒼”,以洞庭秋波起興,點出蕭瑟秋景,喚起詩人的憂思離愁,激發(fā)了他對思婦君
43、王、胡邊北地各種哀怨情狀的聯(lián)翩浮想。該詩似作于盧照鄰早年游學(xué)江南時,“洞庭”是眼前實實在在的一汪湖泊,詩中洞庭秋景應(yīng)具有紀(jì)行的實感,而湘夫人的情節(jié)是虛構(gòu)的,“裊裊兮秋風(fēng),洞庭波兮木葉下”更是純粹的造境,但盧照鄰保留了原句句意,將這虛構(gòu)情境與自己的真實感知銜接起來,把造境化為寫境,融入了現(xiàn)實背景,堪稱渾然天成。在形式方面,除了改變句式,使之契合全詩,還在具體的意象細(xì)節(jié)上進(jìn)行了加工。首先是隱去原句“秋風(fēng)”之“秋”,而換以“鴻雁”意象。禮記·月令:“仲秋之月盲風(fēng)至看,鴻雁來?!?魯同群注評.禮記M.南京:鳳凰出版社,2011年版,第90頁.鴻雁南飛本就標(biāo)志著秋天到來,“鴻雁”意象更兼有孤獨
44、游子思念家鄉(xiāng)之意,與湘夫人思君不來的主旨相比,這帶有更多盧照鄰的個人印記。其次則是以“風(fēng)瑟瑟”代替“裊裊秋風(fēng)”,將原句“木葉下”略去,增加“野蒼蒼”這樣的宏觀視野。原句的“木葉下”與“裊裊秋風(fēng)”呼應(yīng),具有動態(tài)之美,描寫角度細(xì)膩,畫面典麗精致,襯托了湘夫人的纏綿哀怨。而明月引中,“風(fēng)瑟瑟”簡潔大氣地表現(xiàn)了秋風(fēng)陣陣的蕭瑟景象,“野蒼蒼”體現(xiàn)了秋光廣袤,視角蒼茫而宏大,詩境遼闊,頗似潑墨寫意,十分貼合天涯游子極目一眺心茫然的凄涼感,同時也為后面詩中縱橫飛馳的懸想提供了發(fā)揮空間。因此,雖是語典化用,盧照鄰卻巧妙地將個人體驗融匯灌注其中,進(jìn)行帶有自我風(fēng)格的編織加工,并抹去了化用后的生澀痕跡,醞釀出了自己
45、的味道。三、物象與情感意緒間的密切對應(yīng)盧照鄰詩中常有某個或某類物象反復(fù)出現(xiàn)于不同的詩篇,成為裹挾情思的意象。當(dāng)這些意象類型、氣質(zhì)相近似,在詩篇中的作用比較相同時,它們反映出的意緒情感特質(zhì)也比較一致,使得一類“象”密切對應(yīng)了一種“意”。有時通過這種對應(yīng)關(guān)系,也能夠看出詩人的某種心理或?qū)徝纼A向。(一)含蓄意象與孤獨情懷盧照鄰的一些詩歌整體用情節(jié)制,這主要體現(xiàn)于意象的含蓄。尤其是詩歌結(jié)尾處,有某個沖淡或低沉的意象來進(jìn)行收束,使情緒得到控制。這份寧靜平和的情緒中,往往滲透著詩人孤獨的情懷。首先是“星鬢”意象:勞歌欲有和,星鬢已將垂。(和王奭秋夜有所思)耿耿離憂積,空令星鬢侵。(贈益府裴錄事)安知倦游子
46、,兩鬢漸如絲。(山行寄劉李二參軍) 盧照鄰集箋注M,第60、72、148頁.“星鬢”指頭發(fā)花白,在詩歌表達(dá)中婉指一種原因或結(jié)果。無論是和王奭秋夜有所思中的行將遲暮、無力相和,山行寄劉李二參軍中對顛沛生活的厭倦,還是贈益府裴錄事中的思君令人老,“星鬢”都是一種對枯寂生活的心照不宣?!靶囚W”意味著失去青春、歡樂和知己,離開美好事物,留下了自己孤獨落寞的黯然背景?!靶囚W”意象無疑為盧照鄰的贈答送別詩蒙上了一層含蓄哀婉的色彩,令詩境為之一沉,成為整體詩篇的一枚低音、重音、定音。其次比較顯著的是一組以自然風(fēng)物為主體的意象。相比“星鬢”意象表現(xiàn)出的滄桑低沉,這組自然景物是輕盈悠曠的,但仍不免沾染上詩人孤獨
47、暗淡的情懷:一乖青巖酌,空佇白云心。(送梓州高參軍還京)欲敘他鄉(xiāng)別,幽谷有綿蠻。(綿州官池贈別同賦灣字)回顧長安道,關(guān)山起夕霏。(還赴蜀中貽示京邑游好) 同上,第132、140、142頁.白云、綿蠻、夕霏等山鄉(xiāng)田野常見之物,其中,“白云”漂泊無依,往往被用來象征游子別情。詩人送友人還京,此情此境正如同白云所象征的離情,又可指詩人向往自由之初心。詩人自由而孤獨的形象通過“白云”意象躍然紙上?!熬d蠻”意象同樣蘊含深意。該詞出自詩經(jīng)·綿蠻“綿蠻黃鳥,止于丘阿?!泵珎麽尅熬d蠻”為“小鳥貌” 參見(唐)孔穎達(dá)疏.毛詩正義M.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00年版,第1093頁.,朱熹集傳認(rèn)為是鳥聲
48、 (宋)朱熹注.詩集傳M.北京:中華書局,1958年版,第90頁.,兩種意義均符合“幽谷有綿蠻”的整體句意。詩人欲敘別情,卻被幽幽綿蠻聲打斷思緒,正因孤獨,清脆鳥鳴格外扣動心弦,而綿蠻之聲的介入,又反過來讓詩人阻滯了詩人傾訴離情。除此之外,“綿蠻”還有另一重含義。朱熹詩集傳說這是“微賤勞苦,而思有所托者,為鳥言以自比也” 同上.,綿蠻篇以“綿蠻”起興,隨后有“道之云遠(yuǎn),我勞如何飲之食之,教之誨之。命彼后車,謂之載之”等語,意在表現(xiàn)行人勞頓憔悴,望有貴人相助,這正是盧照鄰本人宦游奔波、操勞無助的寫照。離別的孤獨與無助的孤獨相互感蕩,正是“綿蠻”意象背后的深意?!跋笔前淼撵F靄,阻隔詩人回望長
49、安、尋覓美好的視野,傳達(dá)出一種“舉頭見日,不見長安”的悵惘,象征著困擾生命的種種阻力。重重的霧靄構(gòu)筑了凄涼絕望的氛圍,詩人彷徨無助的孤獨情懷也從中顯現(xiàn)出來??梢园l(fā)現(xiàn),這些意象大多出自送別贈答詩,無論它們沖淡平和,抑或滄桑深沉,蘊含的情感都比較含蓄節(jié)制,節(jié)奏也較為平緩,有種言有盡而意無窮的不言之美。通過含蓄的意象向友人傳遞孤獨之情,可這能是受贈答送別這樣的題材所限。盧照鄰交游之人一般也是文人士子,酬唱之際忌諱把話說滿,反倒是含蓄一點,以意象來代替心聲,更能達(dá)到千言萬語盡在不言中的效果。(二)美好意象與幻滅虛無感仕途不振與晚年抱病使盧照鄰的某些詩篇充滿了夢境破碎的消沉氣息,而傳遞這種消極氣息的意象
50、中不乏一些字面意義美好積極的意象?!跋蟆敝篮门c“意”之消沉造成的反差越大,詩歌中的幻滅虛無感便尤為濃烈。首先是以“空”字領(lǐng)銜,引出的一些意象,前面提到的“一乖青巖酌,空佇白云心”也同樣屬于這類。這類意象還有:一赴清泥道,空思玄灞游。(晚渡渭橋寄示京邑游好)重以瑤華贈,空懷舞詠心。(酬張少府柬之) 盧照鄰集箋注M,第154、157頁.“空”意為白白地、徒然的,而“玄灞游”、“舞詠心”等意象都代表著詩人欲得未得的理想,都是美好的化身。“玄灞”即灞水,此處代指長安,李善注潘岳西征賦“南有玄灞素浐”:“玄、素,水色也;灞、浐,二水名也。” 參見(梁)蕭統(tǒng)編、(唐)李善等注.六臣注文選M.北京:中華書
51、局,1987年版,第195頁.“舞詠心”出自論語·先進(jìn):“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fēng)乎舞雩,詠而歸?!?(清)劉寶楠.論語正義M.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版,第474頁.蘊含著社會和諧,政治清明之意,“舞詠心”即盧照鄰渴望施展政治抱負(fù),建立理想世界之心。這些詩句中的意象對于詩人而言,都象征其感情上某種歸屬或愿望。當(dāng)意象帶給人的直觀感受愈發(fā)美好,詩句彌漫著的虛無感便愈發(fā)強烈。以“空”字銜接,進(jìn)一步加強了這些意象鏡花水月般的徒然失落,詩歌情緒也得到了更深的壓抑和控制。上述意象有“空”字為蹤,加強了語氣,故詩句中的徒勞感比較明顯,然而還有一些意象,沒有副詞的協(xié)助
52、,由之帶來的虛無悵惘便更為深隱。如失群雁“唯有莊周解愛鳴,復(fù)有郊歌重奇色” 盧照鄰集箋注M,第76頁.,詩歌以大雁的羽翮摧頹比喻自己的落魄失意,句中兩個意象“莊周”和“郊歌”均與大雁有關(guān),前者用莊子·山木中莊子論能鳴之雁有用的典故 莊子·山木:“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豎子殺雁而烹之。豎子請曰:其一能鳴,其一不能鳴,請奚殺?主人曰:殺不能鳴者。”見(清)王先謙.莊子集解M.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版,第167頁.,后者指樂府郊廟歌辭象載瑜中的“赤雁集,六紛員,殊翁雜,五彩文”句 (宋)郭茂倩編.樂府詩集M.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版,第9頁.。既認(rèn)可大雁為有
53、用之材,又能將它美麗的毛色寫入莊重的祭祀歌辭加以贊頌,“莊周”和“郊歌”可謂是大雁的知己。但不管如何,這種賞識只存在于典籍詩歌編織成的虛擬世界里,對于大雁從實際困境中解脫沒有絲毫幫助?!扒f周”和“郊歌”兩個意象雖然美好,卻缺乏現(xiàn)實意義,只是盧照鄰的畫餅充饑?;孟胫械拿篮糜^照出了現(xiàn)實中的無意義,正是這句詩背后的深意所在。詩歌懷仙引和它有異曲同工之處,詩人躊躇前行,突遭險阻,被迫原路折返時仍戀戀不舍:“回首望群峰,白云正溶溶。珠為闕兮玉為樓,青云蓋兮紫霜裘?!?盧照鄰集箋注M,第96頁.“白云”、“珠闕”、“玉樓”、“青云蓋”、“紫霜裘”均指仙人的居所、裝束,這些意象組成了一幅極樂仙境圖。盡管這些
54、意象意蘊美好浪漫,但本質(zhì)上卻是虛幻的海市蜃樓,它們象征著詩人無法企及的理想境界,意味著抱負(fù)的落空和理想的隕落,更折射出詩人內(nèi)心的惆悵失落。這種美好卻虛無的意象還出現(xiàn)在盧照鄰的一些詠物詩中。望宅中樹有所思“上舞雙棲鳥,中秀合歡枝” 同上,第62頁.,樹上鳥成雙成對,枝葉迢遞相擁,場面溫馨祥和,正是詩人理想中與所思之人的恩愛場景,但同時,彼之美好反襯出了詩人的形象相吊,美妙幻景的成立也喻示著現(xiàn)實理想的破滅,因此這里的“雙棲鳥”和“合歡枝”意象實質(zhì)上一并促成了詩人消沉暗淡的心境。另一首芳樹詩有“結(jié)翠成新幄,開紅滿故枝” 同上,第101頁.,繁枝、紅花看似燦爛明媚,卻無人欣賞呵護,禁不起狂風(fēng)摧折、歲月
55、侵蝕,終將夭亡,成為過眼云煙。這些意象越為鮮麗明快,其悲慘宿命便越惹人憐惜。詩以芳樹自比,芳樹的繁枝吐艷是詩人紅顏年少,意氣方遒的美好時刻,然而年華必將日衰,青春無法永駐,盛年既不得恩遇,更那堪晚景凄涼。當(dāng)紅花和繁枝受盡冷落,悲劇感是不言而喻的,而它們短暫的綻放也像詩人的才情壯志一樣無常,充滿了深切的幻滅和虛無??傮w上來看,這些字面意義美好,卻蘊含著幻滅感的意象所象征的,或是個人追求或政治理念的無法實現(xiàn),或是知遇之恩的難覓,或是相愛之人不能長相廝守,又或是良辰美景的風(fēng)流云散,涵蓋了盧照鄰人生困惑中比較主要的幾個方面。從中可大略看出盧照鄰對于從樂景或樂事中提取哀情是比較擅長的。悲傷和幻滅沒有被意象表面的美好所掩蓋,美好的意象卻因為詩人的不幸而沾染了苦澀,成為虛無的泡影,這正是利用“象”、“意”反差表達(dá)情感的高明之處。余論:盧照鄰詩歌意象中的自我本位意識祝尚書在箋注前言中評價盧照鄰作品,說他“反映的社會面仍較狹窄,主要還停留在個人仕途坎坷及不幸遭遇的詠嘆上” 參見盧照鄰集箋注M前言,第10頁.。確實,盧照鄰詩歌創(chuàng)作的關(guān)注重心放在“小我”上面,偏重于抒發(fā)自身的感受,回味自身的痛苦,而表現(xiàn)宏大現(xiàn)實題材的作品寥寥無幾。這種特征反映在其詩歌意象中,便是意象中散發(fā)出的強烈的自我本位意識。這種意識首先表現(xiàn)在詩歌中“我”與各種意象的積極互動上。在盧照鄰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勞務(wù)施工總承包合同
- 信息通信業(yè)務(wù)經(jīng)營許可證咨詢協(xié)議文本
- 天津市2024年離婚協(xié)議書樣本
- 出租車股權(quán)轉(zhuǎn)讓合同范本
- 深圳市勞動合同范本
- 工程分包個人合同模板
- 教學(xué)研究中心項目合作協(xié)議模板
- 房屋裝潢施工合同范本
- 2024年商業(yè)公司鋼筋購銷合同
- 代理其他商業(yè)銀行辦理全國銀行匯票業(yè)務(wù)協(xié)議-合同范本
- DB32 4120-2021 建筑物移動通信基礎(chǔ)設(shè)施建設(shè)標(biāo)準(zhǔn)
- 國家開放大學(xué)人文英語1形考任務(wù)(單元自測1-8)參考答案-新
- “四風(fēng)”問題查擺整改臺賬
- 首診負(fù)責(zé)制查檢表
- 實驗室審核檢查表(參照模板)
- 堅持“兩個毫不動搖”課件 2022-2023學(xué)年高中政治統(tǒng)編版必修二
- 福建廣播電視大學(xué)中國現(xiàn)當(dāng)代文學(xué)名著導(dǎo)讀(2)-形成性考核二答案
- 青島版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xué) 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口算 教案
- 學(xué)校教室室內(nèi)裝修工程施工組織設(shè)計方案
- 河道整治護岸施工方案
- 《尋訪小動物》ppt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