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課教案 (2)_第1頁
公開課教案 (2)_第2頁
公開課教案 (2)_第3頁
公開課教案 (2)_第4頁
公開課教案 (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我的叔叔于勒教學設計主講:魏錦嬋一、 學生分析學生對學習小說大都有較濃厚的興趣,他們很關注小說情節(jié)的發(fā)展、人物的命運,看過小說之后印象較深的就是故事情節(jié)和主要人物的命運結局。對于鄉(xiāng)鎮(zhèn)的學生來講,在閱讀中可能還會碰到字、詞、句理解不了的問題,引導學生培養(yǎng)借助注釋、工具書的好習慣。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初步形成對作品的分析能力。二、 教材分析我的叔叔于勒是中學語文教材傳統(tǒng)篇目,是法國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說代表作之一。小說通過菲利普夫婦對其親兄弟于勒的前后態(tài)度變化,尖銳地指出了金錢左右著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即使是親兄弟也概莫能外。作者用平常的人物,平常的情節(jié),表現一個普通的主題,可是能表達得深刻,能夠給人啟發(fā)

2、,耐人尋味。三、教學目標1、 體會小說情節(jié)的巧妙安排。(重點、難點)2、 分析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重點、難點)五、教學設想:小說通過人物描寫來傳遞作者的思想以及寫作意圖。本節(jié)課先分析情節(jié)及環(huán)境,為下節(jié)課分析人物作準備。1、教具:幻燈機2、策略:朗讀、討論、以讀促寫六、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 導入新課,板書課題有一對親兄弟,哥哥有時盼望弟弟回家望眼欲穿,有時又如遇瘟神躲之不及,原因何在呢?我們一起來聽聽法國作家莫泊桑的描述吧?。ò鍟n題)(二) 檢查預習情況1、 聽寫生字詞五個,然后出示幻燈,核對答案。2、 作者情況(由學生簡介)3、 課文復述(用不同的人物口吻復述)(三) 體會小說情節(jié)的巧妙安

3、排1、 學生給小說情節(jié)的四個部分擬小標題。(提示以“_于勒”的模式擬)方法:討論回答比較分析明確答案2、 分析情節(jié)的巧妙之處。(引導學生抓住雙線索和插敘去分析)小結:寫作中敘述事件適當運用插敘、雙線索可以收到波瀾起伏懸念迭起的效果。(四) 分析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1、 讓學生找出文中兩處海上環(huán)境描寫的句子。步驟:學生找句子回答朗讀2、 分析文中兩處海上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小結:常言道:“一切景語皆情語?!本拔锩鑼懶蜗笥辛Φ暮嫱辛巳宋锏男那?,這就是兩處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五) 發(fā)散練習:以“天空、小樹、河流”構筑一個情境,表達喜悅或悲傷的心情,50字左右。(限時寫作,然后展讀)七、課后反思:本節(jié)課學生學習的

4、積極性較高,尤其在發(fā)散練習這一環(huán)節(jié),但美中不足的是本人在分析情節(jié)的巧妙之處時,點撥不夠到位。大自然的語言教學設計平海中學:魏錦嬋【學習目標】1、整體感知文章內容。2、學會快速篩選信息,概括內容要點。3、品味第1、2段生動優(yōu)美的語言。(重點、難點)【教學方法】朗讀、討論、品味【教學時數】一課時【教學過程】一、導入:語言,“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列寧語)。大自然也有“語言”嗎?它告訴我們人類什么?(多媒體顯示春、夏、秋、冬的美麗圖畫。)春柳的飄逸,夏荷的裊娜,秋楓的激情,冬梅的傲岸,如詩如畫,各具風韻,這就是物候現象。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有關物候學知識的文章大自然的語言。(通過優(yōu)美的畫面,激發(fā)學

5、生的閱讀興趣) 二、出示課題和作者。 (多媒體顯示:竺可楨(18901974),浙江上虞人。氣象學家,地理學家。)三、出示學習目標四、整體感知(一)根據提示劃分段落層次。明確:第一部分(13段)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學。第二部分(45段)說明物候觀測對農業(yè)的重要性。第三部分(610段)說明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因素。第四部分(1112段)說明研究物候學的意義。(二)(過渡)那么什么是大自然的語言呢?讓我們走進文章,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要求快速準確地篩選信息,準備搶答。(訓練學生用課文中的話或自己的話概括文章的內容要點。)(1)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學?(2)物候觀察對農業(yè)有什么重要意義?(3)決定

6、物候現象來臨的決定因素有哪些?(4)研究物候學有什么意義?(通過搶答競賽的形式開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五、句段品讀(一)聽第1自然段錄音,品味語言。1、找出描寫四季的詞語2、比較閱讀,品味生動優(yōu)美的語言。 (二)朗讀第2自然段的三個例子, 品味詞語:“傳語”、“暗示”、“唱歌”。六、總結。七、布置作業(yè):1、任選一個季節(jié),用生動優(yōu)美的文筆描繪出來。(200至300字)2、收集一些農諺,下節(jié)課交流。2、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設計教材分析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二篇講讀課文。本單元的課文以人生為話題,課文寫的是作者對于人生的憧憬、體驗和思考。

7、閱讀這樣的課文,將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體味人生,關愛生命。學生分析據了解初一的學生在小學習慣了老師講抄學生聽記的教學模式,上了初中自主學習的能力較差,因此,從課堂入手慢慢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力求讓學生多動口、多動手、多動腦,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目標:1、積累生字詞,初步感知課文內容,準確復述課文內容;過程與方法目標:2、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正確把握本文的主旨;情感與價值目標:3、激發(fā)學生勇于克服困難,敢于戰(zhàn)勝困難的決心與勇氣。教學重點:整體感知課文,復述故事情節(jié)。教學難點:能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正確把握本文的主旨教學方法:朗讀;自主、合作、探究教學課時:兩課

8、時課型:新授課教具:小黑板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一、導入:人的成長,猶如在沙灘上行走,每前進一步,都會留下一個腳印。人生中的每一步,有時至關重要。莫頓·亨特受益終生的經驗,正是源于小時候的一次親身歷險,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他走一步,再走一步這篇文章,看看他是怎樣從一件小事,感悟到一個人生哲理,給我們以啟示的。 、 作者簡介:美國作家,當過飛行員。、 檢查預習情況出示個拼音,抽學生讀,然后齊讀10生字詞。二、整體感知:(一)自由朗讀文章,組織學生復述課文。 學法指導 a朗讀要求(時間分鐘、抓住關鍵信息) b復述要求(板書: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復述前準備搶答:(

9、口頭提問,老師板書關鍵詞)故事發(fā)生在什么時間?故事發(fā)生在美國的哪個城市?爬懸崖的一共有幾個孩子?有名字的是哪兩個?那座懸崖有多高?巖石架有多高?2、請同學們先在小組內復述課文3、抽生復述參考示例:57年前的7月,費城,天氣很悶熱,我與小朋友們想爬到山上涼快,可是,由于我的身體比較瘦弱,膽子也比較小,當我爬到半山腰的時候,他們卻已經到了山頂,并且準備回家了。后來他們把我留在了那里。當我一個人在恐懼與哭泣的時候,父親來了,他要我走一步,再走一步,最后,在父親的指導下,我終于脫險。三、主題探究(通過評論父親這一人物導引主題理解)師:通過復述故事情節(jié),同學們了解了文章的大意,是寫“我”童年一次“脫險”

10、的經歷。既是“脫險”,又是怎樣脫險的呢?這里面有個關鍵的人物起了重要的作用,他是誰?、 評價父親(發(fā)言必須有理有據,扣緊故事情節(jié))師小結:方法果然多,而且還很先進??墒牵绻昧诉@些方法,還有我們這篇文章嗎?沒有了,而且最可怕的后果是,以后兒子再遇到類似的困難,除了等緊急救援,他就一動不敢動了。所以我覺得這位父親是可敬的。在緊急關頭他讓自己的父愛以另外一種方式表現出來,他為兒子的一生贏得了經驗,更贏得了勇氣。最后一段就是最好的證明。(掌聲)、主題探究請同學們朗讀課文最后一段,看看作者是怎樣說的?思考其中蘊含什么生活哲理?學生朗讀課文后,小組討論以上問題。 明確: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面對怎樣的艱難

11、險阻,只要把大困難分解為小困難,一個一個地認真解決小困難,終將戰(zhàn)勝巨大的困難,贏得最后的勝利。3.我們在生活中,在學習上,也會碰到許許多多的困難。那么,我們該如何把今天學習到的解決困難的方法運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呢?四、 課堂小結: 通過本文的學習,我們學會了解決困難的方法,無論怎樣的困難,只要把它分解開來,分解為一個個小困難,困難就變小了。 而我們也悟出了生活哲理,在我們的人生道路上,我們會遇到許許多多的困難,但是我們不用畏懼,因為只要吧困難分解開來,最終能贏得最后的勝利。正像歌中所唱“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讓我們面對困難,鼓起勇氣,大聲地對自己說一遍“走一步,再走一步”。五、課堂小測六、板書設計要求: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七、課后反思:基本完成了教學任務,但時間有點倉促,學生討論和互動環(huán)節(jié)做得不夠好,課堂氣氛不夠活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