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程道路工程測量(圓曲線緩和曲線計算公式)_第1頁
教程道路工程測量(圓曲線緩和曲線計算公式)_第2頁
教程道路工程測量(圓曲線緩和曲線計算公式)_第3頁
教程道路工程測量(圓曲線緩和曲線計算公式)_第4頁
教程道路工程測量(圓曲線緩和曲線計算公式)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教程第九章道路工程測量(圓曲線緩和曲線計算公式未知 2009-12-09 19:04:30 廣州交通技術學院第九章道路工程測量 (road engineering survey內容:理解線路勘測設計階段的主要測量工作(初測控制測量、帶狀地形圖測繪、中線測設和縱橫斷面測量;掌握路線交點、轉點、轉角、里程樁的概念和測設方法;掌握圓曲線的要素計算和主點測設方法;掌握圓曲線的切線支距法和偏角法的計算公式和測設方法;了解虛交的概念和處理方法;掌握緩和曲線的要素計算和主點測設方法;理解緩和曲線的切線支距法和偏角法的計算公式和測設方法;掌握路線縱斷面的基平、中平測量和橫斷面測量方;了解全站儀中線測設和斷面測

2、量方法。重點:圓曲線、緩和曲線的要素計算和主點測設方法;切線支距法和偏角法的計算公式和測設方法;路線縱斷面的基平、中平測量和橫斷面測量方法難點:緩和曲線的要素計算和主點測設方法;緩和曲線的切線支距法和偏角法的計算公式和測設方法。§ 9.1 交點轉點轉角及里程樁的測設一、道路工程測量概述分為:路線勘測設計測量 (route reconnaissance and design survey 和道路施工測量 (road construction survey 。(一勘測設計測量 (route reconnaissance and design survey分為:初測 (preliminar

3、y survey 和定測 (location survey1、初測內容:控制測量 (control survey 、測帶狀地形圖 (topographical map of a zone 和縱斷面圖 (profile 、收集沿線地質水文資料、作紙上定線或現(xiàn)場定線,編制比較方案,為初步設計提供依據。2、定測內容:在選定設計方案的路線上進行路線中線測量 (center line survey 、測縱斷面圖 (profile 、橫斷面圖 (cross-section profile 及橋涵、路線交叉、沿線設施、環(huán)境保護等測量和資料調查,為施工圖設計提供資料。(二道路施工測量 (road constr

4、uction survey按照設計圖紙恢復道路中線、測設路基邊樁和豎曲線、工程竣工驗收測量。本章主要論述中線測量和縱、橫斷面測量。二、中線測量 (center line survey1、平面線型:由直線和曲線(基本形式有:圓曲線、緩和曲線組成。2、概念:通過直線和曲線的測設,將道路中心線的平面位置測設到地面上,并測出其里程。即測設直線上、圓曲線上或緩和曲線上中樁。三、交點 JD(intersecting point 的測設(一定義:路線的轉折點,即兩個方向直線的交點,用 JD 來表示。(二方法:1、等級較低公路:現(xiàn)場標定2、高等級公路:圖上定線實地放線。(三實地放線的方法分類1、放點穿線法放直

5、線點穿線定交點(1放點可用支距法(垂直于導線邊的距離、導線相交法及極坐標法進行。如下圖: 1、2、4、6 點用支距法; 3 點用導線相交法; 5 點用極坐標法(2穿線如圖,定出一條盡可能多的穿過或靠近直線上點 P1 、 P2 、 P3 的直線 AB 。(3定交點將穿出的直線延長,得交點 JD 。正倒鏡分中法:1在 B 點架儀,盤左瞄準 A ,倒鏡定 a1 , b1 點;盤右瞄準 A 點,倒鏡定 a2 , b2 點;取 a1 、 a2 點中點 a , b1 、 b2 點的中點 b 。2同理可定出 CD 方向可定出 c 、d 兩點。(騎馬樁。3將線段 ab 、 cd 相交,得交點 JD 。 2、撥

6、角放線法極坐標法如圖,在利用導線點或已測設的 JD ,計算測設元素(, S 撥角,量邊,定出JD 位置。四、轉點 ZD(turning point 的測設1、定義:當相鄰兩交點互不通視時,需要在其連線測設一些供放線、交點、測角、量距時照準之用的點。2、分為:在兩交點間測設轉點、在兩交點延長線上測設轉點。(1在兩交點間測設轉點:1在 JD5 、 JD6 的大致中間位置 ZD' 架儀。瞄準 JD5 ,用正倒鏡分中法定出 JD'6 。 2測量出 a 、 b 距離。有:3計算 e 值,在實地量取 e 值,得 ZD 點。有:4在 ZD 點架儀,檢查三點在一直線上。有:(2在兩交點延長線上

7、測設轉點 如圖,有:五、轉角 (turning angle 和分角線的測設1、定義:指路線由一個方向偏向另一個方向時,偏轉后的方向與原方向的夾角。當偏轉后的方向在原方向的左側,稱為左轉角;反之為右轉角。2、轉角的測定當左 > 180°時,為右轉角,有:y= 左 -180°當左 <180°時,為左轉角,有:z=180°- 左當右 <180°時,為右轉角,有:y=180°- 右當右 >180°時,為左轉角,有:z= 右 - 180°3、分角線的測定若角度的 2 個方向值為 a 、 b ,則分角線

8、方向 c=(a+b/2六、里程樁 (mileage peg 的設置又稱中樁,表示該樁至路線起點的水平距離。如: K7+814.19 表示該樁距路線起點的里程為 7814.19m 。分為整樁和加樁。1、整樁。一般每隔 20m 或 50m 設一個。2、加樁分為地形加樁、地物加樁、人工結構物加樁、工程地質加樁、曲線加樁和斷鏈加樁。(如:改 K1+100=K1+080 ,長鏈 20m 。 § 9.2 單圓曲線 (circle curve 的測設圓曲線測設的傳統(tǒng)方法:主點測設詳細測設一、主點 (major point 的測設1、曲線要素的計算 若已知:轉角及半徑 R ,則: 切線長:; 曲線長

9、: 外距:; 切曲差:2、主點的測設(1主點里程的計算ZY 里程 =JD 里程 -T ; YZ 里程 =ZY 里程 +LQZ 里程 =YZ 里程 -L/2 ; JD 里程 =QZ 里程 +D/2 (用于校核(2測設步驟:1 JDi 架儀,照準 JDi-1 ,量取 T ,得 ZY 點;照準 JDi+1 ,量取 T ,得 YZ 點。2在分角線方向量取 E ,得 QZ 點。二、單圓曲線詳細測設有整樁號法和整樁距法。一般采用整樁號法。1、切線支距法 (tangent off-set method(1 以 ZY 或 YZ 為坐標原點,切線為 X 軸,過原點的半徑為 Y 軸,建立坐標系。(2 計算出各樁點

10、坐標后,再用方向架、鋼尺去丈量。 特點:測點誤差不積累;宜以 QZ 為界,將曲線分兩部分進行測設。 例題 設某單圓曲線偏角 =34°1200, R=200m ,主點樁號為 ZY : K4+906.90 , QZ :K4+966.59 , YZ :K5+026.28 ,按每 20m 一個樁號的整樁號法,計算各樁的切線支距法坐標。(一主點測設元素計算 = 61.53m ;=119.38m ;=9.25m ;=3.68m 。(二主點里程計算ZY=K4+906.90 ; QZ=K4+966.59 ; YZ=K5+026.28 ; JD= K4+968.43 (檢查(三切線支距法(整樁號各樁要

11、素的計算表 注:表中曲線長。2、偏角法 (method of deflection angle分為:長弦偏角法、短弦偏角法。(1長弦偏角法1計算曲線上各樁點至 ZY 或 YZ 的弦線長 ci 及其與切線的偏角i 。2再分別架儀于 ZY 或 YZ 點,撥角、量邊。 特點:測點誤差不積累;宜以 QZ 為界,將曲線分兩部分進行測設。(2短弦偏角法。與長弦偏角法相比:1偏角i 相同。2計算曲線上各樁點間弦線長 ci3架儀于 ZY 或 YZ 點,撥角、依次在各樁點上在量邊,相交后得中樁點。此外還有極坐標法 (polar coordinate method 、弦線支距法、弦線偏距法。 例題 偏角法詳細測設

12、單圓曲線(注:此題作為實習課測設內容 , 數(shù)據是假設的 已知圓曲線的 R=200m ,交點 JD i 里程為 K10+110.88m ,試按每 10m 一個整樁號,來闡述該圓曲線的主點及偏角法整樁號詳細測設的步驟。 解:(一主點測設元素計算 = 26.33m ;=52.36m ;=1.73m ;=0.3m 。(二主點里程計算ZY=K10+84.55 ; QZ=K10+110.73 ; YZ=K10+136.91 ; JD= K10+110.88 (檢查(三偏角法(整樁號各樁要素的計算表(長弦法 注:;§ 9.3 緩和曲線 (spiral 的測設一、概念及基本公式1、概念為緩和行車方向

13、的突變和離心力的突然產生與消失,需要在直線(超高為 0 與圓曲線(超高為 h 之間插入一段曲率半徑由無窮大逐漸變化至圓曲線半徑的過渡曲線(使超高由 0 變?yōu)?h ,此曲線為緩和曲線。主要有回旋線、三次拋物線及雙紐線等。2、回旋型緩和曲線基本公式 緩和曲線全長。(1切線角公式 緩和曲線長所對應的中心角。(2緩和曲線角公式 緩和曲線全長所對應的中心角亦稱緩和曲線角。 (3緩和曲線的參數(shù)方程 (4圓曲線終點的坐標 二、主點的測設1、測設元素的計算(1內移距 p 和切線增長 q 的計算 (2切線長 曲線長,其中圓曲線長。 外距;切曲差2、主點的測設(1里程的計算ZH=JD-T H ; HY=ZH+l

14、s ; QZ=ZH+L H /2 ; HZ=ZH+L H ; YH=HZ-l s(2測設方法。 ( 見例題 例題:如下圖,設某公路的交點樁號為 K10+518.66 ,右轉角 y = 18°18'36 " ,圓曲線半徑 R= 100m ,緩和曲線長 l s = 10m ,試測設主點樁。(作為實習課內容 解:(一計算測設元素 p= 0.04m ; q= 5.00m ; ; (二計算里程ZH=K10+497.54 ; HY=K10+507.54 ; QZ=K10+518.52 ; HZ=K10+539.50 ; YH=K10+529.50(三主點測設1、架儀 JDi ,

15、后視 JDi-1 ,量取 TH ,得 ZH 點;后視 JDi+1 ,量取 TH ,得 HZ 點;在分角線方向量取 EH ,得 QZ 點。2、分別在 ZH 、HZ 點架儀,后視 JDi 方向,量取 x0 ,再在此方向垂直方向上量取 y0 ,得 HY 和 YH 點。三、帶有緩和曲線的圓曲線詳細測設1、切線支距法 (tangent off-set method(1當點位于緩和曲線上,有: (2當點位于圓曲線上,有: 其中,為點到坐標原點的曲線長。2、偏角法 (method of deflection angle (整樁距、短弦偏角法(1當點位于緩和曲線上,有: ; 距離:用曲線長 l 來代替弦長。放

16、樣出第 1 點后,放樣第 2 點時,用偏角和距離 l 交會得到。(2當點位于圓曲線上方法:架儀 HY ( 或 YH ,后視 ZH( 或 HZ ,撥角 b 0 ,即找到了切線方向,再按單圓曲線偏角法進行。 此外還有極坐標法、弦線支距法、長弦偏角法。§ 9.4 路線縱斷面測量 (route profile survey目的測定線路中樁處的高程,繪制縱斷面圖 (profile ,為線路設計提供基礎資料。工作步驟“先基平 (principal leveling 后中平 (profile leveling ”一、基平測量 (principal leveling1、水準點 (bench mark

17、 的設置。(1位置:埋設在距中線 50-100m ,且不易破壞之處。(2設置密度:相隔 0.5km-1km 山區(qū)相隔 1km-2km 平原區(qū)每隔 5km 、路線起終點、重要工程處,設永久性水準點。2、基平測量的方法(1路線附合水準路線。(2儀器水準儀不低于 DS3 精度 全站儀豎直角觀測精度不大于,標稱精度不低于( 5+5 × 10 -6 D mm (3測量要求 水準測量一般按三、四等水準測量規(guī)范進行。如:要進行往返測,閉合差不超過mm三角高程測量一般按全站儀電磁波三角高程測量(四等規(guī)范進行。二、中平測量 (profile leveling1、定義:在基平測量后提供的水準點高程的基礎

18、上,測定各個中樁的高程。2、方法:(1水準儀法從一個水準點出發(fā),按普通水準測量的要求,用“視線高法”測出該測段內所有中樁地面高程,最后附合到另一個水準點上。 高差閉合差的限差為: 高速公路、一級公路:(mm;二級及以下公路:(mm。(2全站儀法先在 BM1 上測定各轉點 TP1 、 TP2 的高程,再在 TP1 、 TP2 上測定各樁點的高程。其原理即為三角高程測量原理。三、縱斷面圖的繪制以橫坐標為里程,縱坐標為高程。(詳見道路工程制圖課程§ 9.5 路線橫斷面測量 (route across-profile survey目的測定線路各中樁處垂直于中線方向上的地面起伏情況,繪制橫斷面

19、圖,為線路設計提供基礎資料。方法先確定橫斷面方向,再測定變坡點間的平距及高差。一、橫斷面方向的確定1、直線段采用普通方向架。2、圓曲線段采用求心方向架。3、緩和曲線段該點的法線方向。選取緩和曲線上的一點 N 計算偏角值1 后視 N 點,撥角 90°±1 。 12 為 P1 至 P2 點的方位角,可由 P1 、 P2 點的切線支距法坐標求得。二、橫斷面的測量方法(一要求:按前進方向分成左右側,分別測量橫斷面方向上各變坡點至中樁的平距及高差。平距及高差的精度要求一般為 0.1m 。(二方法分類:1、花桿皮尺法適用于:山區(qū)低等級公路。精度低。2、水準儀法適用于:地形簡單地區(qū),精度

20、高。水準儀測高差、皮尺丈量平距。3、經緯儀視距法適用于:地形復雜地區(qū)。精度較高。4、全站儀法適用于:地形復雜地區(qū),精度高。用全站儀的斜距測量模式,即可自動顯示出平距和高差。三、橫斷面圖的繪制繪圖時一般先將中樁標在圖中央,再分左右側按平距為橫軸,高差為縱軸,展出各個變坡點。繪出的橫斷面圖。§ 9.6 全站儀中線測設及斷面測量簡介一、基本原理中線測設:計算中樁坐標全站儀點位放樣(極坐標法) 縱斷面測量:全站儀測量點的高程(電磁波三角高程測量) 橫斷面測量:確定橫斷面點位全站儀測量點的高程(電磁波三角高程測量) 二、全站儀點的放樣功能 1、點位放樣原理 (1)先在放樣點的大致位置立棱鏡。 (2)對其進行觀測,測出當前棱鏡位置的坐標。 (3)將當前坐標與放樣點的坐標相比較,計算出其差值。距離差值 dD 和角度差 dHR 或縱 向差值 X 和橫向差值 Y 。 (4)根據顯示的 dD、dHR 或 X 、 Y ,逐漸找到放樣點的位置。 2、TOPCON 全站儀放樣點位的方法 具體操作,詳見測量課間實習指導書。 三、中樁測設的基本程序 1、測定線路交點(JD)的(線路統(tǒng)一)坐標 (1)圖上定出交點。 (2)根據沿線布設的(導線)控制點,用全站儀“點的放樣”功能,實地測設出交點。 (3)根據實地情況進行交點位置的調整。 (4)根據沿線布設的(導線)控制點,用全站儀“坐標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