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走向生本教育激揚生命新_第1頁
教育走向生本教育激揚生命新_第2頁
教育走向生本教育激揚生命新_第3頁
教育走向生本教育激揚生命新_第4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教育走向生本教育激揚生命一、生本教育的含義二、生本教育和師本教育的區(qū)別三、生本教育的基本理念;價值觀、倫理觀、行為觀四、生本教育的基本觀點兒童觀、教師觀、教學觀、課程觀、德育觀、評價觀、五、生本教育的課堂“生本教育” 是郭思樂教授創(chuàng)立的一種教育思想和教學方式。 它是為學生好學而設計的教育, 也是以生命為本的教育, 它既是一種方式,更是一種理念。是真正做到以學生為學習的主人,為學生好學而設計的教育。以這種理念為指導,在祖國內地、香港、澳門等地 100 多所中小學、職業(yè)中學、幼兒園等進行實驗,成效顯著,獲得意義深遠的理論與實踐成果。無數(shù)事實說明,生本教育是一種績效顯著、十分成功、深受歡迎的教育。

2、生本教育是教育現(xiàn)代化的核心因素; 生本教育是實現(xiàn)教育均衡的有力杠桿;生本教育是現(xiàn)代課程改革的根本理念。 所以國家督學、人民教育總編輯傅國亮說生本教育是中國轉型時期的理論需要, 或者說是中國教育轉型時期的標志性理論之一, 生本教育是眾多教育多樣化發(fā)展的主流理論和實踐模式, 生本教育的實踐特征是本土化和特色化,或者說是校本化和特色化。 生本教育是中國教育轉型時期的主流,它代表了中國教育前進的方向。一、生本教育的含義:生本教育是以“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為宗旨的教育, 是真正做到以學生為學習的主人, 為學生好學而設計的教育。生本教育與師本化、灌注性教學相對立,有強大穿透力、沖擊力

3、、震撼力和感染力。生本教育是為學生好學而設計的教育,也是以生命為本的教育,教育的宗旨不應該是控制生命,而是要激揚生命,教要皈依學,讓生命自己行動。猶如老燕子不必繁瑣地教小燕子如何飛到南方那樣反而會讓許多小燕子迷失方向, 它真正需要做的, 是依托小燕子飛翔的本能,教它飛向藍天,飛得更高更遠。生本教育既是一種方式,更是一種理念。生本教育同時是一片肥沃的思想土地和智慧田野。;.二、生本教育與師本教育的區(qū)別:我們原來的教育體系基本上是一種師本的教育體系 ,也就是一切都是為教師的好教而設計的 ,以教師為中心的 .過去我們也認為 ,教師好教就是學生好學 ,然而現(xiàn)今研究的成果表明 ,兩者并不等價 ,而且 ,

4、有許多時候甚至是對立的 .我們需要設計一種以學生好學為中心的教育體系 .原因很簡單 :整個教學的目的和教學過程的終端 ,是學生的主動發(fā)展 ,而不是教師善于教 .現(xiàn)在的課改不也有活躍的課外活動?不是在課堂上鼓勵學生發(fā)言嗎?不是在天天號召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嗎?但是學生基本上處于被動地位,不可能使學生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學習主體。 如靠著過度分析的教材,我們的學生就沒有時間和空間可以施展, 成為主體就是一句空話。又如, 如果不盡早給學生發(fā)現(xiàn)和思考的工具的話,他們就只能處處依靠教師, 把他們叫做主體, 也充其量是個沒有資本的老板或者是高級打工者,而不是真正的主人。美國教育崇尚創(chuàng)造性, 不注重對兒童的規(guī)定和

5、限制, 特別是不重視作為社會的或人類的規(guī)范的那樣一些工具性的知識; 我國的傳統(tǒng)教育崇尚循序漸進,強調對兒童的規(guī)范,不注重兒童天性的發(fā)揮。雙方的改革,都是朝著自己的薄弱方面進行,這都取決于內部的需求,是內部的矛盾運動。從矛盾的普遍性來看,無論開放或規(guī)范,限制或者自由,都有著它的長處和短處。比如我們坐在房間里,開門可以使得房間空氣流通,關門可以使得噪音減少。要開門還是關門,視乎當時的價值取向。當今由于時代轉型、社會經(jīng)濟進步、對現(xiàn)代人的要求和教育內部問題的累積等因素, 決定了我們的價值取向, 要求我們堅決地從師本教育轉化為生本教育, 把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在自自在在在作為當前解決教育問題的最有效和最重要

6、的策略。在課堂上學生的意志服從教師的意志。 但他還有自身規(guī)律所反映的自然意志,人的自然意志不屈從于外部壓力, 只要你的做法違背了人的自然,人的自然就要加心報復, 并且表現(xiàn)為一種隱性而長期的過程。譬如,日復一日,突然有一天,兒童徹底地對這門學科感到厭煩了,而且永遠地成為差生了。這是兒童自然意志的宣示,不以我們的意志為轉移,正像今天大自然的報復環(huán)境污染、威脅生存,我們對此始料不及一樣。曾有一則報導說,許多物種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唯獨人類發(fā)明電燈后深宵不寐,于是, 20 世紀后半夜葉,人類怪病叢生。要克服這個問題,最好是“ 關燈,睡覺”,回歸自然。 給我們;.啟示教育在給人以限制的時候, 同時也要給人

7、以自由, 好讓他們用自身的內存、自身的自然物,去獲得外部的知識、外部的自然物。拋秧的啟示尊重人的內部自然多少年來,農民把秧苗插得密上加密, 以為付出的勞動越多, 就會收獲得更多。年年復年年,人們照此辦理,但禾苗的產量依舊。不知從什么時候起,把過去從田里拔秧改變?yōu)橛糜肀P里培育的塊狀秧苗,把插秧改為拋秧。農民們于是擺脫了面朝黃土背朝天之苦,姿態(tài)優(yōu)美地拋出秧苗,這樣做,帶來了豐收。在拔秧和密植插秧中, 固然貫注了我們的豐收意愿, 卻破壞了秧苗自由生長的規(guī)律,抵觸了秧苗的自然意志。反之,小塊狀拋秧符合秧苗的生長規(guī)律。讓學生在類似于拋秧的具有發(fā)展空間的學習環(huán)境中,尊重人的自然,發(fā)展學習天性,發(fā)揮學習潛

8、能。 (今天我們是不是教得太多了,就像插秧插得太密了,油多煮壞菜了。 )作為教育者,我們的工作是要改變生命體。 而尤其是作為人的生命體,擁有自己的主觀意志和他的發(fā)展的自然意志, 我們的工作者必須適應他們合理的主觀意志和自然意志, 也就是兒童的天性, 只有這個時候,我們的工作才是最有效率的,否則我們的工作,很有可能起到相反的效果。這樣,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教育者的意志不等于被教育者的意志, 教育設計不能僅僅依據(jù)教育者的意志, 更重要的是應當研究被教育者的意志。 比如,要求學生用聽課的辦法上完每一節(jié)課,就是唯教育者意志的設計, 而兒童卻要通過活動才能如此長時間地上好課。讓兒童在活動中學習,則是尊

9、重被教育者的設計。“當鞋合腳時,腳就被忘記了?!蹦_被忘記,也可以說是腳處于 “忘我”狀態(tài),忘我地工作,工作得非常好。我們需要提供給兒童適合的教育,當教育適合兒童時,我們也就可以看到兒童忘記了自己在學習,忘記了自己是在課堂上, 甚至忘記了自己, 這時人的內部自然起作用了,兒童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效率空前提高了。從這一方面說,所謂適合兒童的教育,就是生本教育。也就是說,我們只要給了兒童生本教育,他們就會忘我地活動和游戲,也就是進行忘我的學習。成人和兒童的認識規(guī)律的不同成人的演繹為主律與兒童的歸納為主律:從整體上講,一般成人接受完了基礎教育, 他們通常是運用既有知識來解決面臨的具體問題, 因而,他們的認

10、識的基本走向是由一般到抽象的,是演繹的。而兒童認識的基本走向是從具體到一般的,是;.歸納的。兒童必須認識具體的事物, 然后才能形成一種他所認同的規(guī)范。(自然的,同時又是最好的。 )這樣的學習,具體而貼近生活,學習好像不經(jīng)意地進行(他們經(jīng)意的是自己活動中的樂趣) ,而不經(jīng)意的教學卻常??梢援a生最好的效果。 然而我們往往按我們的認識規(guī)律去教學,認為所教給學生的東西應該是理論化的, 如果讓學生去從基本事實以及基本經(jīng)驗中獲取什么, 乃是浪費時間, 因而他們的教學一般是截流式而不是源流式。成人認識的理智律與兒童認識的情感律:成人具有較多的歷煉,心理品質更為穩(wěn)定,處在復雜的情形下,亦不為所動,即情感因素的

11、影響較小。兒童與此不同,他們的認知更需要情感的支持。 幸福地過好每一天, 是兒童與生俱來的權利; 同時,幸福的感受是人的更好地學習的情感基礎。 幸福的日子使人聰明。 幸福會使人產生對所做事情的超智慧, 使人產生心理的興奮和生理的活躍。在興奮中,他會獲得最高的學習效率和最好的學習效果。以較為基礎的“愛”來說,兒童會因產生對學習的 “生產性的愛”。人們在一生之中,會有友情之愛、愛情之愛、親情之愛。在其中,我們可以抽象出愛特性: 深切的愛總是具有生產性的, 我們都不可避免地要遵從生產性的愛的規(guī)律。 (如父母對兒女愛得刻骨銘心,來源于生產和養(yǎng)育;作家把他的作品視同自己的孩子,其原因也在于此; )兒童也

12、是這樣, 我們固然要把知識和智慧傳給他們, 然而只有在他們參與了這些知識與智慧的生產的時候, 他們才會對之產生刻骨銘心的愛。這時,他的知識,就如錢鐘書先生所說的, 是由他的心血浸養(yǎng)的,是聯(lián)系著他的神經(jīng)和血脈的。兒童產生了知識, 他就愛知識,也就能不同凡響地出色地用知識。至情至性而至行。生本教育與師本教育教學的不同:1、截流式教學與源流式教學:舊的教育體系截斷了知識的來源, 其原因是對教師來說灌注知識比產生知識、強調知識過程要容易得多,然而,對學生來說,沒有來源的知識卻是難以接受的。 所以截流式還是源流式成為師本還是生本的重大分野。一般來說,截流式培養(yǎng)的人是難以從實際出發(fā)進行思考的,有可能是書之

13、奴隸。 (例:西方故事:一個人問精神病醫(yī)生,怎么知道是否換患精神???醫(yī)生出的題是:克拉克船長環(huán)球航行三次,死于其中一次,問是哪一次?那人想啊想, 不好意思地對醫(yī)生說:“我;.對歷史不熟悉,你還是另給一道題好了?!边@是一個離開書本不能思維的例子。還有一道題:船上有牛75 頭,羊 34 只,問船長幾歲?華東師大以為數(shù)學專家以此對普通小學、重點小學、初中、職業(yè)高中甚至一所重點高中的高二測試,居然都有不下半數(shù)的人慨然做答,有答43 歲的,有把 34 和 75 加起來除以2 的,原因是,答卷者習慣于所問必答的教學常規(guī)。)只有把握了事物本源的人才能徹底理解事物,才能有最大的幅度去開拓深奧。當然,作為間接知

14、識的教學,我們在許多時候,不能回到事物的本源去, 但我們卻要有能提示本源就要提示本源的指導思想。2、師本教育的連動式機制與生本教育的激發(fā)式機制。師本教育是像皮帶動的兩個齒輪, 老師是大齒輪,學生是小齒輪,連帶著運轉(連動式)。生本教育是像開動汽車一樣,老師給學生鑰匙,去開啟自身的動力系統(tǒng)(激發(fā)式) 。汽車本身有動力,可以用激發(fā)它自身動力的辦法去開動。師本連動法的特征: 一、認為教師和學生活動可以是同步的一致性。二、認為學生的學是可以分解為線性傳輸方式,忽視了學習過程的非線性和有機性。三、認為學生學習的主要是間接知識,也就必須用間接方式來認識,因此作為學生主要的任務就是聆聽間接知識。(須知湊十也

15、罷, 不是湊十也罷, 對于未來的計算來說都會變成歷史陳跡,一個計算器,就掩盡了當日的風光,然而這樣的思考過程卻還在,它所形成的學生的進取、探究的精神,會成為他們永遠的財富。)通過激發(fā)式,把學生發(fā)動起來了,此時當然迫使老師要懂得更多,更好的帶領學生前進。 這時候的老師, 不再是與學生成大小齒輪的關系,也不是一桶水與一杯水的關系, 而首先是激發(fā)者與被激發(fā)者的關系。這是教師的新的教學角色和新的知識地位。 如同特級教師羅易在組織學生進行“百位名師是我?guī)煛钡幕顒右院笳f的: “我作為語文老師,只有一個人,不可能像我的學生們,去研究張之洞的洋務運動,去思考人的進化,去考察” 李后主應當在哪里哭是到太廟哭,還

16、是垂淚對宮娥 ”,但我可以同學生一起探討如何發(fā)現(xiàn)問題,如何對材料做整理,如何規(guī)范地完成文章等等。 ”生本的激發(fā)模式,正像我們是用鑰匙去打開汽車的馬達一樣, 我們從灌輸者走向了引導者, 從知識生產者的藍領變成了知識生產過程的管理的白領, 從參與化學反應的元素變成了催化劑。于是,學生學習的巨大能量被利用和發(fā)揮出來了。我們今天所說的以人為本,我們將教育兒童永遠地對社會有益,;.去尋找個人的深層次的幸福和快樂, 去養(yǎng)成崇高的的人格。 更重要的是要依靠學生來進行教育, 把教育的全部價值歸結到學生身上, 以學生發(fā)展為教育的本體。也就是說,生本教育的重點,不僅僅在于學生的外部地位,更在于學生的內部自然天性和

17、潛能的發(fā)揮。 這也是教育對社會的根本貢獻所在。三、生本教育的基本理念;1、價值觀一切為了學生學生是教學過程的終端, 是教育的主體, 真正認識和把握學生這個主體,把一切為了學生作為教育價值觀。 生本教育實驗的結果說明它不僅可以使學生快樂成長和素質發(fā)展, 而且獲得了終端考試的優(yōu)異成績,不是把學生當作分數(shù)的奴隸,不是束縛生命,而是保護著、激揚著生命,使之達到極致, 生本教育可以實現(xiàn)學生一切, 成長、成績、能力、素養(yǎng),都會來到我們面前。2、倫理觀高度尊重學生對學生的尊重,是生本教育的本質和基本原則。 從內部了解學生,是使我們認識學生可以被尊重的理由, 從外部認識學生, 是了解學生所處的地位,認識學生必

18、須被尊重的原理。兒童是天生的學習者。 兒童是天生的計算者, 是天生的藝術欣賞者,是天生的活動者。兒童人人可以創(chuàng)新。對兒童來說,創(chuàng)新的意義重在過程,經(jīng)歷了種種的探索,學生有全方位的收獲。兒童的創(chuàng)新是兒童學習的核心過程,兒童也是在創(chuàng)新中學習的。兒童潛能無限??巳R恩說:“孩子們所擁有的潛力比目前的教育體制所能啟發(fā)他們的多得多。你必須要從旁協(xié)助他們。 ”我們每位教師要科學判斷學生潛能無限,日后他們會成龍成鳳,大有作為,給兒童良好的暗示,給予更為廣闊的發(fā)展心理空間。 兒童具有獨立性。 一個人活在這個世上本身是大自然對他的贈禮,生命如此豐富,如此美好,因此,每個人,包括那些沉默寡言的、 老實巴交的甚至被認

19、為是差生的那些人,都是一個不容忽視、獨特的存在。 尊重了兒童的獨立性,就是保護了他們最大發(fā)展的可能性。3、行為觀全面依靠學生生本教育的方法是全面依靠學生。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杰斯表達了一種信念:即沒有人能教會任何人任何東西。當然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學生學會任何東西,最終都要通過自己的內化,因而,這個過程并不是教師完成的。 也就是說人的獲得最終不是依托教, 而是依靠;.學。要全面依靠學生,其中帶根本性的認識有三點: (1)“資源論”,學生是教育對象,更是教育教學的活動的重要資源; (2)“生態(tài)論”,學生將在某種教育生態(tài)環(huán)境中蓬勃發(fā)展。 克萊恩認為環(huán)境是重要的因素,把課堂進行根本的改造,使之成為兒童

20、自己的課堂,使兒童的生命活動與社會需求統(tǒng)一起來, 從而產生最活躍、 共生或共振式的學習和教育生態(tài)。(3)“現(xiàn)狀論”,如今的學生狀態(tài)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教師是在充當泥瓦匠,辛苦地塑造、雕琢學生,還是在藝術地調動學生的潛能,幫助學生自我發(fā)展?兒童的發(fā)展現(xiàn)狀呼喚生本。四、生本教育的基本觀點1、兒童觀兒童的起點是人類億萬年發(fā)展的傳承, 他們擁有豐富的、強大的、先天的本能。人擁有其自身發(fā)展的全部憑借, 具有與生俱來的語言的、思維的、學習的、創(chuàng)造的本能,兒童是天生的學習者,起點非零、悟感非零、情感非零,潛能無限,是教育教學中最重要的學習資源。幾乎所有的兒童,在受到鼓舞的時候,都能創(chuàng)作一首歌,一首詩,一個舞蹈

21、,一幅畫,一種游戲或比賽。為什么人們總是忽視人的高級本能呢?原因就像奧修的名言 “當鞋合腳時,腳就被忘記了。 ”人的思維和學習的本能太自然了,來去無痕,所以一直不被關注。我們有一種也許是不好的慣性,凡是自然的事物,我們就不怎么關注它,我們只注意造成麻煩的事物。人的高級本能不能難以直接檢驗,只有在交流、溝通、創(chuàng)造和學習中其作用時,才顯示它的存在。生本教育就是因勢利導,充分的利用本能,讓學生自主地學,自由思考,自覺地學習,自由發(fā)揮,解放了學生的思想,釋放本能,激揚生命。2、教師觀長期以來,教師對學生一點一點地教,要他們亦步亦趨,教不厭細,日清月結,把學生看成需要拉動的逆水之舟,我們成了“纖夫” ,

22、不同的是過去長江邊上的纖夫拉的是自身沒有動力的船, 而今天我們牽動的是一艘自身有巨大動力的“船” ,這艘“船”完全可以自己開動,揚波而去,更重要的是長期以賴“纖夫”拉動,這艘“船”的動力機械因為得不到使用而日漸銹蝕。 這是教育的悲哀。 當我們清醒認識到人是天生的學習者時,天生的閱讀者,天生的計算者和思考者,;.天生的感悟著,進取是人的本性。我們教師僅僅是激發(fā)和引導,我們就像在點燃火把,而不是過去灌滿一壺水,我們可以成為生命的“牧者”。我們像“牧者”一樣把“羊群”帶到水草豐美之處,讓他們吃好吃飽。風暴來了,我們帶他們找地方躲避,狼群出沒之處,我們要事先有所警惕,他們過不去的小河,我們要為之搭橋

23、總之,我們是學生的服務者、 幫助者、保護著,唯獨不是他們任何動作的代替者。我們不在是過去的知識傳授者,而是拋磚引玉者、穿針引線人,教師的作用時提出學習的主題與需要解決的問題,維持必要的教學秩序,給予學生支持、鼓勵,還有及時、恰到好處的引導。知識靠學生去尋找、發(fā)現(xiàn)的,與學生的經(jīng)驗、感悟相連,這樣獲得的知識才是有意義、根深蒂固的,同時又具有極強的遷移能力。 我們教師應具有的核心能力是組織教師自主有效的學習生活。 而要形成這種核心能力, 應當具備愛心和激情,具備以兒童發(fā)展為核心的教育專業(yè)思維以及對自身教學領域的融會貫通。因此生本教育的教師觀:教師應是生命的牧者,而不是拉動學生的“纖夫 ”,教師在教學

24、中要盡可能“不見自我 ”,要把教學內容從一大堆知識點轉變?yōu)橹R的“靈魂和線索 ”,來創(chuàng)造最大的空間,迎接學生積極飛揚的學習。我們只有站在太陽的下面,才能托起明天的太陽,一定充分相信學生。 生本教育下的教師在學生的解放中得到解放,和學生一起成長, 我們可以感悟到教育依靠學生的真諦,感受到學生生命的燦爛,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必將能實現(xiàn)荊志強老師說的幸福地做老師。3、教學觀郭思樂教授在生本教育實驗研究過程中,明確表示教育以學為本,而且我們所謂教的行動,不過是為學而設置而已。教的目的,教的過程的核心,教的實際價值的體現(xiàn),全在于學。教學的本質是學,教要轉化為學。這就是生本教育全部方法論的根本。 生本教育

25、主張“教要皈依學,讓生命自己行動”的教學觀。改變師本的“先教后學、 ” “教多學少”、“教師講、學生聽”的模式,實行“先做后學、先會后學;先學后教、以學定教” ?!跋茸龊髮W 先會后學”就是教師布置前置研究學生自學, 小組交流,班級研討。這是由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決定的。 兒童的認知規(guī)律是先行后知, 他們對人類的知識,更重要的是通過自己的活動去獲得。;.墨西哥籍副教授在學術發(fā)言前, 把一雙球鞋放在桌子上, 講了一個故事:他為剛從鄉(xiāng)下來的女兒買了球鞋,女兒沒穿過,他就給他一二三四地講要領, 聽著聽著,女兒說,你還是把鞋給我吧, 我穿一穿,不就會了嗎?他的學術發(fā)言就由此而始,強調學生應當做中學??巳R恩認為

26、:“最佳的學習方法是先做后辨認,或是一邊做一邊辨認”“只有學習而沒有參與其中的和沒有實際演練的對象,是無濟于事的,也是不合理的”。因此,教師的導,應當把精力放在設計 “先做后學 先會后學” 的過程上 。 這是生本教育操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跋葘W后教 以學定教”就是人第一,狀態(tài)第一,由少而多,由慢而快。先學后教是從時間上來說的。我們把兒童看做是教育的重要資源,有一個如何激發(fā)調動這一資源、 最大限度地利用這一資源的問題。先學后教就是調動資源的簡單易行的辦法。我們會提出一個必然產生的問題:既然可以先學,那還要“教”做什么?先學后教, 是不是意味著不要教呢?這里實際上涉及了我們所說的“學”,不是那種漫無目的

27、的學,也不是沒有教師指導的學,整個學是在學校教育的框架下進行的, 具有著鮮明的學校教育認識目的的。在這里,教師起到什么作用呢?一是教師確定內容和進度;二是給出對學的而不過分的指導;三是教師要貫徹 “只要有可能讓學生自己學,我們就不教”的原則。四是表面上學生不能自己學,我們也要創(chuàng)造條件,轉變方式,讓學生能自己學。 (比如,小學一年級的識字,從知識屬性來說,是規(guī)定性的、純知識的,而不是推理性,對此,按說“教”的比重要更大,或者說,即使對之先教后學,也是必要的或說得過去的。但生本教育的試驗說明,即使是這樣的內容,仍然可以通過查字典、家長指導、聽錄音帶等方法讓學生先行預習,這是因為識字本身的以個人學習

28、為主的特點, 以及我們僅僅對識字提出 “識別”的有限要求,使得學生有可能很好地預習。 )先學后教帶來的一個效益就是可以“以學定教” 。以學定教之最重要的一個長處, 就是始終保持學生的強烈情感和興趣。 以學定教有利于結合兒童的既有經(jīng)驗和調配其內部的資源。 以學定教同樣可以保持學習的系統(tǒng)性。教師在以學定教之中,注意學生學習的共同點,抓住他們學習中的閃光點, 突出學習的重點, 也將使學生的學習重點突出、系統(tǒng)鮮明。;.生本教育提出, 比" 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 "更為基礎的是發(fā)展人的情感和悟感,認為感悟是人的精神生命拓展的重要標志, 學生學習的核心部分應該是發(fā)展感悟,積累的意義也在于

29、感悟的形成。4、課程觀生本教育課程改革的方向,就是朱熹所說的“小立課程,大作功夫”,是整個教育教學過程體現(xiàn)“教少學多” 。所謂小立課程,指的是教給學生的基礎知識要盡可能的精簡, 而騰出時間和精力讓學生大量地進行活動,也就是大作功夫。其實,我們在教學實踐中經(jīng)常看到與小立課程、大作功夫有關的現(xiàn)象。比如,有的學生認字到了一定的時候,進度忽然加快了,有不少老師還沒有教的字他們自己就認識了。郭思樂教授認為, 人固然可以一點一滴地學習知識, 但是一點一滴的知識是缺少整體生命的。 有如打成碎片的維納斯不美, 而整體的維納斯才美一樣, 知識只有成為整體狀態(tài)的時候, 特別是對兒童的個體有整體意義的時候,它才呈現(xiàn)

30、出其“生命” 。 知識的生命體,是說整體的知識是有靈魂的 這就是它的核心主題或者意義。 兒童的生命體,是說兒童在學習中不是可以被被動地灌注的容器, 而是具有生命的最重要的表征 情感。從整體入手獲得意義, 是學生的思維發(fā)展規(guī)律,我們的課程與教材應當尊重這種規(guī)律。眼前有兩杯水,都是半杯,把它倒在一起,就成了一杯,也就是說,我們騰出了一個空杯子。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要進行這樣那樣的整合。課程也是這樣。依據(jù)對人的認識,對知識的認識,對學習過程和學習規(guī)律的認識,我們可以進行課程的整合。通過課程整合,生本的課堂可以騰出許多時間和空間,從而給學生更多的活動余地,提高學生的生命活動質量、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以小學

31、語文寫作為例,小學語文的寫作,首先要會寫字,寫正確的字,其次要懂得詞語,還要會布局謀篇,表情達意。針對這些,作為傳統(tǒng)課程,主要是認字,寫字,詞語解釋,造句練習,教類型寫法,讀什么寫什么的 “讀寫結合”。然而,整合的思考則是:教導學生認好字,寫好字,鼓勵學生大量閱讀,進行自主的寫作實踐。 其他環(huán)節(jié)則要么是不必要的,要么是可以精簡的,要么是不必現(xiàn)在就教的。只有實現(xiàn)了大課程的整合,整個學校教育的生本化,即學生可以自主地學習,才有可能成為現(xiàn)實。這種整合不是那種簡單的僅僅“作加法”(即原有課程不動,只增加一點課外活動,或用 2-4 節(jié)課做研究性課程)的校本課程,而是“做乘法” ,即進行本質改變的課程整;

32、.合,使“基礎課程”本身就有活動性和研究性 ,通過活動和研究把各部分課程整合在一起。這樣做的目的只有一個,使“小立課程、大作功夫”得到體現(xiàn),學生得到生動活潑主動的發(fā)展。5、德育觀郭思樂教授提出學校德育的低效,來源于其真正基礎的失落。產生德育問題的一個重大根源,由于教學不當而造成學生無心向學、灰心喪志、厭倦課堂、冷漠社會、不守紀律、互相爭斗、輟學流動等,反之,當學生對學習充滿熱情,意氣風發(fā)、努力向上時,德育工作就有了一個良好的基礎。因此學生快樂、美好的學習生活,是德育的真正基礎。學生美好的德行建立、人格的建樹,不能依靠外在的說教,而必須依靠學生自身的體驗和感悟,必須經(jīng)過學生的內化去實現(xiàn),而生本教

33、育自主的課堂和與之相連的生活實踐,就成為學生獲得涵養(yǎng)和德行的最自然、最有效的方式。事實上,學習生活作為學生生活最基本、最核心的部分,是學生形成美好德行的搖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生德行的未來走向。 社會對學生道德成長的要求, 要借此才能實現(xiàn)。6、評價觀郭思樂教授提出生命的提升是教育的根本評價標準。 教育回歸兒童的生命機制,教育的任何措施都要保障兒童以自主的、最有效的、生命投入方式的學習, 從控制生命走向激揚生命。 現(xiàn)在密集的評價名為督促,可是郭思樂教授舉例說養(yǎng)雞場的老板,成天想著稱雞,而不是喂雞。試想,小雞不斷被抓來稱, 整天吭吭嘎嘎的,怎么能成長呢?樹木在生長,除了要收獲它,一般來說你不需要

34、評價它,如果為了讓他們更好地生長, 需要采取某種措施進行評價, 那也只是樹木的生長需要。而我們采用的激勵機制就是給兒童以創(chuàng)造的環(huán)境, 奮發(fā)向上的情境。生本教育中,采用“我教你,我牽引你”的辦法,用層層的評價,用機械的方法去推動或拉動學校,我們的教育猶如拉牛上樹,教師和學生都是被拉者, 牛的本性是不上樹, 它們當然沒有上樹的內在動力,這時外部的驅動就成為最需要的東西,鞭子就是一切,評價就是教育。反之,我們把教育變成“驅牛向草” ,情況就完全不同。牛喜愛草,向往草,爭先恐后地奔向草, 這時鞭子的作用就大大減少了,孩子們以最大的自由奔向學習,享受學習,課堂上風起云涌,外部評價的督促作用就變得多余了,

35、自覺而又歡快的牛還說,瞧,你手里拿著“胡蘿卜”加“大棒” ,多無聊,多俗氣。因此只有創(chuàng)設學生自主;.快樂的氛圍,才能真正激揚生命。生本教育提倡減少或最終取消學習成長期的頻繁統(tǒng)一考試, 不干擾學生成長期的成長, 把考試評價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或科任教師, 把教學過程中的評價活動改為評研活動,削弱日常評價的比較競爭功能,鼓勵 "為而不爭 " 。到了學生學習的成熟期,鼓勵學生用成長期的生動、活潑、主動、自然、豐富的積累和感悟,取得優(yōu)異的終端考試成績。五、生本教育的課堂生本課堂就是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主動、自主學習的課堂。具體表現(xiàn)形態(tài)為 “四突出 ”、“三轉變 ”和“四個基本程序 ”。

36、四突出:1、突出學生: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完全改變教師講,學生聽的局面。2、突出學習:整個教學過程處處突出學生的學習、質疑和探究3、突出合作:全班分成若干小組,每小組 4-6 人,無論是課前準備還是上課時的學習, 每位學生都必須在小組內充分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4、突出探究: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探究獲得知識,形成能力。三轉變:1、變教師灌輸式的教為學生自主性的學,使學生獲得學習動力。2、變 “聽懂了 ”為“學懂了 ”、“會學了 ”,使學生掌握學習方法。3、變 “他律 ”為“自律 ”,使學生獲得自信、自尊,激發(fā)內在的學習潛能。四個基本程序:前置性學習 -小組交流 -班級匯報 -總結鞏固(延伸拓展)

37、1、前置性學習,學生先學。所謂前置性學習,就是引導學生在學習新知識前嘗試自主學習,了解學習內容。一般是課前預習或前置性作業(yè),不固定,比較靈活。通過前置學習,鼓勵學生先學。關于 “前置性作業(yè) ”的設計,郭教授提出了低入多做深思高出的設計原則。低入的含義是:簡單,根本,開放(可拓展) 。起點要低,要求簡單,形式開放 。多做的含義是:人人可做,人人多做。深思的含義是:通過學生自學,使知識扎根心靈,提高學生的智慧。高出的含義是:例題自己做,難題自己想。;.2、小組合作學習, 4-6 人小組,交流討論,要求教師放棄逐句逐段的講解,而是拋出有價值的問題,讓學生展開討論。3、班級交流,交流形式比較靈活,人人

38、參與。有小組代表交流,也有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的互動,教師在傾聽的基礎上引導點撥,讓學生的思維進行碰撞,讓智慧之火熊熊燃燒。4、總結和鞏固。由教師和學生共同完成, 延伸拓展,廣義探究。在教學中,教師要明確: “學生會的不教、不會的教他們怎么學,學不會的老師教 ”,“先學后教、以學定教 ”, “匯報、質疑、討論常規(guī)化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把握的幾個重要環(huán)節(jié):課前:1、以課標為基準,以教材為學習內容,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教學案一體設計 (即前置性作業(yè) )。2、選擇承擔研究任務并主講的學生小組,必要時先培訓主講學生。要運用先進的教育理念,又不能捆綁住教師的手腳,教師的主導作用要時刻牢記在心,要做好了一個幫助者、引導者。3、預設學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