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的中醫(yī)辨證論治_第1頁
肺炎的中醫(yī)辨證論治_第2頁
肺炎的中醫(yī)辨證論治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肺炎的中醫(yī)辨證論治【概述】肺炎是由多種病原體(如細菌、病毒、真菌、寄生蟲等)引起的肺實質的炎 癥,其他如放射線、化學、過敏因素等亦能引起肺炎。臨床主要癥狀為寒戰(zhàn)。高 熱、咳嗽、咯痰、胸痛等。 肺炎四季皆可發(fā)病, 而多發(fā)于冬春兩季。 青壯年多見, 男多于女。本病若及時診治,預后良好。肺炎屬中醫(yī) “風溫 ”、“咳嗽 ”、“肺 熱病 ”等范疇?!静∫虿±怼糠窝椎牟∫虺0l(fā)生于勞倦過度, 醉后當風等人體正氣不足, 表衛(wèi)不固之 時,感受風熱之邪或風寒之邪,入里化熱所致。病理變化為正氣不足, 表衛(wèi)不固,不能御邪于外,邪傷肺衛(wèi), 風邪束表, 衛(wèi)氣郁閉,而見惡寒發(fā)熱;肺氣壅閉,失于宣達而咳嗽;肺不布津,聚而為痰

2、,傷于寒邪則為白稀 痰,傷于熱邪或寒邪化熱則見白黏痰或黃痰。邪氣阻滯肺絡,可致胸痛,邪熱內 盛. 灼傷肺絡,可見咯血。若邪氣過盛,正不勝邪,邪氣入里,內傳營血,甚則 邪熱內陷,逆?zhèn)餍陌?,可致真陰欲竭,陽氣虛脫。【診斷要點】1. 細菌性肺炎起病急驟,寒戰(zhàn),高熱,胸痛,咳嗽,血痰,病變廣泛者 有氣急,紫紺,其他肺炎癥狀輕。2. 患側有濕啰音音及呼吸音減弱,叩診呈濁音。其他肺部可無體征。3. 痰液檢查及培養(yǎng)可區(qū)別各類肺炎。4. 周圍血象白細胞總數(shù)增高, 中性粒細胞增多, 并有核左移或胞質內出現(xiàn)毒性顆粒; 支原體肺炎白細胞正?;蛏栽龆?; 病毒性肺炎白細胞計數(shù)可正 ?;蚱停?霉菌性肺炎可有嗜酸性粒細胞

3、偏高; 克雷白桿菌肺炎和霉菌性肺炎可 有貧血表現(xiàn)。5. X 線檢查 細菌性肺炎實變時可見大片均勻致密陰影;病毒性、肺 炎支原體性呈斑點狀、 片狀或均勻陰影;真菌性肺炎在中下肺有散在不規(guī)則陰影?!巨q證分型】l. 風熱襲肺癥狀:發(fā)熱畏寒,頭痛咽痛,咳嗽痰黃黏,胸痛不適。舌邊 尖紅,苔黃,脈浮數(shù)。多見于細菌性肺炎早期和病毒性、 支原體性、 霉菌性肺炎。證候分析:風熱犯表,熱郁肌腠,衛(wèi)表失和,故見發(fā)熱畏寒;風熱上擾 則頭痛;風熱之邪熏蒸清道,故咽痛;風熱犯肺,肺失清肅,則咳嗽痰黃黏;肺 絡受損,故胸痛不適;舌邊尖紅,苔黃,脈浮數(shù)均為風熱襲肺之征。2. 邪熱壅肺癥狀:高熱不退,汗出而不解,咳嗽氣急,鼻煽

4、氣粗,咯痰 黃稠或咯鐵銹色痰,胸痛,口渴煩躁,小便黃赤,大便干燥。舌紅苔黃,脈滑數(shù) 或洪數(shù)。多見于細菌性肺炎大片實變期。證候分析:表邪不解而入里,邪熱郁肺,肺衛(wèi)郁閉,而見高熱不退,汗 出不解;邪熱壅阻肺氣,肺失清肅,故咳嗽氣急,鼻煽氣粗,痰黃或鐵銹色;熱 傷肺絡則胸痛;熱傷津液而見口渴,小便黃赤,大便干燥;舌紅苔黃,脈滑數(shù)或 洪數(shù)均為邪熱壅肺之征。3. 熱毒內陷癥狀:高熱不退,咳嗽氣促,痰中帶血,煩躁不安,神昏譫語,口渴。舌質紅絳,苔焦黃而干,脈細數(shù)。多見于重癥肺炎出現(xiàn)并發(fā)癥者證候分析:熱邪內入營血,熱閉心包,故身熱不退;熱毒郁肺,肺失清肅,故咳嗽氣促;熱傷肺絡,可見痰中帶血;熱擾心神,則煩躁

5、不安,甚則神昏 譫語;熱毒灼津,故口渴;苔黃而干,舌質紅絳,脈細數(shù)為熱毒內陷之象。4. 陽氣欲脫癥狀:體溫驟降,冷汗如油,面色蒼白,肢冷唇青,氣急鼻 煽。舌質黯,脈微細欲絕。多見于休克型肺炎或伴心力衰竭。證候分析:熱毒內陷,正不勝邪,正氣欲脫,陽氣耗散,陰液耗竭,而 見兇險之象;氣無所主,故見氣急鼻煽;陰陽離絕,故體溫驟降,冷汗如油;正 氣虛脫,無以行血而見面色蒼白, 口唇青紫;舌黯,脈微細欲絕為陽氣欲脫之象。5. 正虛邪戀癥狀:咳嗽無力,低熱淚汗或盜汗,手足心熱,神疲乏力。 舌淡,苔白,或音紅少苦,脈濡細或細數(shù)。多見于細菌性肺炎后期及病毒性、真菌性肺炎等。證候分析:正邪交爭,邪氣已去大半,正

6、氣亦見不足,故低熱,咳嗽無 力;氣虛衛(wèi)外不固,而見神疲乏力,自汗出,舌淡苔白,脈儒細;熱邪傷陰,陰 虛內熱,而見手足心熱,盜汗,舌紅少苦,脈細數(shù)?!痉中椭委煛?. 風熱襲肺治則:疏散風熱,清肺解表。方藥:銀翹散加減。金銀花 12克 連翹 9克 竹葉 6克 荊芥 9克 薄荷 3克 淡豆鼓 12克 牛 蒡子 9克 桔梗 3克 蘆根 30克 甘草 6克 隨癥加減:內熱盛,痰黃者,加黃芩 12 克、魚腥草 30克,以清肺泄熱;口渴咽干者,加沙參 12 克、天花粉 15克, 以清熱生津;咽痛甚者,加射干 9 克、掛金燈 12 克,以清熱利咽。2. 邪熱壅肺治則:清宣肺熱,化痰降逆。方藥:麻杏石甘湯合千金

7、葦莖湯加減。麻黃 6 克 杏仁 9 克 生石膏 30克(先煎)甘草 6 克 蘆根 30 克 冬瓜仁 12 克 桃仁 9 克 生薏苡仁 15 克 黃芩 12克 隨癥加減:腹脹便秘者,加生大黃 9 克(后下)、芒硝 9 克(沖),以清腑泄熱;痰熱甚者,加魚腥草 30 克、全瓜萎 15 克,以加強清肺化痰之力。3. 熱毒內陷治則:清營開竅,解毒化痰。方藥:清營湯加減。犀角 3 克(或水牛角 30克)生地 20克 玄參 12 克 麥冬 12克 丹參 12 克 黃連 6克 金銀花 12克 連翹 12克 竹葉 9 克 石菖蒲 12 克 天竺黃 9克 隨癥 加減:煩躁,譫語,加服紫雪丹,以清熱熄風;出現(xiàn)昏迷

8、,可加服安宮牛黃丸鼻 飼,以清熱開竅醒神。4. 陽氣欲脫治則:回陽救逆,益氣斂陰。方藥:參附龍牡湯合生脈散。人參9克 附子 9克(先煎)麥冬15克 五味子 9克 龍骨 30克(先煎) 牡蠣 30 克(先煎)隨癥加減:出現(xiàn)驚厥抽搐者,加羚羊角粉 0.6 克(吞)、鉤藤 15 克,以鎮(zhèn)痙熄風。5. 正虛邪戀治則:益氣養(yǎng)陰,潤肺化痰。方藥:竹葉石膏湯加減。人參9克 竹葉 9克 石膏 30克 半夏 9克 麥冬 12克 粳米 12克 甘草 6克沙參 12克 隨癥加減:氣虛者,加黃芪 15克、白術 12克、升麻 6 克,以益氣升陽;陰虛者,加地骨皮 9 克、生地 15 克,以養(yǎng)陰清虛熱;痰多者,加杏仁9

9、克、桑白皮 12 克、瓜萎皮 12 克,以加強化痰止咳之力【中成藥】1. 銀翹解毒片 每次4片,每日 3次。2. 百咳靜糖漿 每次10毫升,每日 3次?!竞啽惴健?.蒲公英 30克、敗醬草 45克、半枝蓮 15克、虎杖 30克,水煎服,每 日 1 劑,分 2 次服。用于急性肺炎。2. 魚腥草煎劑:魚腥草 500 克,濃煎成 100 毫升溶液,每次 30 毫升, 每日 3 次。用于大葉性肺炎。【其它療法】 針灸療法:針刺尺澤、孔最、列缺、合谷、肺俞、足三里穴,每日 1 次。高熱者取大椎、十宣穴,可用點刺放血。霧化吸入:用魚腥草注射液通過超聲霧化器將藥液噴入呼吸道而達到治 療目的。刮痧療法:取胸、背部脊柱兩側和肩胛區(qū),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