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報告16p_第1頁
信息安全報告16p_第2頁
信息安全報告16p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信息安全信息安全的法律與社會問題作業(yè)題目名稱網絡環(huán)境中的知識產權保護問題班級軟信1101學號20112329姓名杜海濤日期2012年5月1日成績評閱人軟件學院目錄第一章知識產權受到侵權和盜版的現狀。31.1案例展示3.1.2專業(yè)背景4.網絡作品的著作權保護 4網絡上的合理使用和默示許可 4網絡上的合理使用和默示許可 51.3網絡知識產權現狀 5.第二章 網絡知識產權保護所面臨的問題 62.1案例展示6.2.2知識產權的定義7.2.3網絡知識產權7.網絡知識產權的定義7.網絡知識產權保護的必要性82.4網絡知識產權保護的手段與對策 9知識產權的保護手段 .9.網絡知識產權保護的對策9第三章我國加

2、入互聯網條約的意義 1 13.1案例展示1.13.2保護知識產權推動中國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 1 2第四章 你對網絡環(huán)境中知識產權保護的觀點和建議。 134.1網絡環(huán)境中知識產權保護的觀點 134.2網絡環(huán)境中知識產權保護的建議 13參考文獻.14第一章知識產權受到侵權和盜版的現狀。1.1案例展示2009年中國知識產權保護狀況白皮書今天發(fā)布。白皮書介紹,2009年我國各級版權部門加強對各地有影響互聯網企業(yè)與網站的主動監(jiān)管,有力打擊網絡影視、網絡文學、網絡游戲等領域的盜版行為。各分享一個蘋果,各得一個蘋果,分享一種思想,各得兩種思想。分享是件快樂的事件,樂于分享的人,事業(yè)更容易成功。地查辦網絡侵權案件

3、541件,關閉非法網站 362個,罰款128萬余元,沒收服務器 154臺,向司法機關移送24起涉嫌構成刑事犯罪的重大案件。據國家版權局版權管理司官員許超介紹,目前,互聯網上的盜版問題,比較重要的一個原因是網絡技術發(fā)展比較快,而應對措施有些跟不上。據統(tǒng)計,2009年我國全年軟件申請登記總量7.09萬件,同比增長49.75% ;其中軟件著作權登記量6.79萬件,同比增長 48.6%。許超表示,對于互聯網上的版權保護,我國實行司法救濟與行政救濟,很多權利人都是通過司法渠道來維權的。2009年全國法院新收著作權案15302件,比上年增長 39.73%,而網絡侵權訴訟占整個法院受理的版權糾紛的一半以上。

4、12專業(yè)背景網絡作品的著作權保護(1 )網絡作品,是指在電子計算機信息互聯網絡上出現的作品,且滿足 必須是作者自己創(chuàng)作,即具有獨創(chuàng)性的作品。 必須是屬于文學、藝術或科學領域的作品 必須以一定的形式或載體表現出來或固定下來 內容不違反憲法和法律,不損害社會公共利益(2 )網絡作品主要為文字表現形式的作品,也有計算機程序,以及較為特殊的聲、圖、文等并茂的多媒體作品(3 )網絡作品與傳統(tǒng)作品一樣享有發(fā)表權、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使用權和獲得報酬權等權利。網絡上的合理使用和默示許可(1)網絡作品的合理使用 我國著作權法第二十二條規(guī)定了作品合理使用的12種情況 作品使用的目的及性質,如是為非商

5、業(yè)營利或者為個人學習研究、公共中使用的圖書館為收藏而復制等 作品的性質,新聞或是法律文件等 所使用部分在作品中的質量和所占比例,不能是構成被使用作品的核心部分 對市場的影響小,不會對版權人的利益造成嚴重損害(2)個人合理使用情形 個人瀏覽時在硬盤或RAM中的復制 用脫線瀏覽器下載 打包離線閱讀 網站定期制作備份等(3) 著作權法第二十二條規(guī)定了作品合理使用的12種情況 為個人學習、研究或者欣賞而使用 為介紹、評論某一作品或者說明某一問題而適當引用 為報道時事新聞,在報紙、期刊、廣播、電視節(jié)目或者新聞紀錄影片中引用 報紙、期刊、廣播電臺、電視臺刊登或者播放其他報紙、期刊、廣播電臺、電視臺已經發(fā)表

6、的社論、評論員文章(對政論性文章的轉載、轉播) 報紙、期刊、廣播電臺、電視臺刊登或者播放在公眾集會上發(fā)表的講話,但作者聲明不許刊登、播 放的除外(公共場所演講的轉載、轉播) 為學校課堂教學或者科學研究,翻譯或者少量復制,供教學或者科研人員使用,但不得出版發(fā)行 國家機關為執(zhí)行公務使用 圖書館、檔案館、紀念館、博物館、美術館等為陳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復制本館收藏的作品 免費表演已經發(fā)表的作品(不是義演) 對設置或者陳列在室外公共場所的藝術作品進行臨蘑繪畫、攝影、錄像將漢族文字作品翻譯成少數民族文字在國內出版發(fā)行02改成盲文出版網絡上的合理使用和默示許可(1) 作者將自己的作品上載、 傳輸,應當被

7、認為其對網絡的這些特性以及網絡中的某些使用行為是明 知的或是應推定為屬默示同意。如 BBS之間經常相互交換、傳遞彼此布告欄內的信息,或者使用者自行將 電子布告欄內的信息粘貼在其他布告欄上。(2) 報刊、網站上的作品被相互轉載,應按照著作權法第32條第二款規(guī)定:作品刊登后,除著作權人聲明不得轉載、摘編的外,其它報刊可以轉載或者作為文摘、資料刊登,但應當按照規(guī)定向著作權人支付報酬?!碧幚?,但在適用時,有兩點應當明確:一是網絡上允許轉載作品的范圍僅指文字作品(錄音、錄像作品、計算機軟件被排除在外)二是使用 的作品應當注明出處1.3網絡知識產權現狀首先,網絡時代的到來使傳統(tǒng)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收到了前所

8、未有的沖擊,網絡大大改變了 人們的生活方式和交流方式,傳統(tǒng)知識產權的無形性,專有性,地域性,時間性等特點,但在網絡環(huán)境中基本已經都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網絡環(huán)境下的作品數字化,公開公共化,無國界化等新的特征。傳播形式發(fā)生很大變化,速度更加迅捷,而且作品一旦在網上被公開,其傳播,下載,復制等一系列的行為就很難被權利人所掌握,即使發(fā)生侵權,也很難向法院舉證。網絡傳輸的普及和應用,為權利人實現自己的權利帶來了困難。權利人無法知道自己的作品被誰使用了,如果使用了,使用了多少次,很難主張自己的權利。 其次,隨著網絡的迅猛發(fā)展,大量的作品正在越來越多和越來越快地從傳統(tǒng)形式(主要是紙介的形式,還包括錄音、錄

9、像等形式)轉換為網絡形式,并上網傳播,在這一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作品的權利人以及傳統(tǒng)形式的鄰接權人與網絡形式的傳播者之間的權利沖突乃至糾紛。 但是我國目前的網絡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尚未完善,雖然已經制定了相關法律法規(guī)來約束網民的行為,但由于法律的滯后性和保守性, 立法還遠遠不能適應網絡技術的發(fā)展速度。網絡侵權行為具有涉及地域廣,證據易刪除、難保留,侵權數量大、隱蔽性強等諸多特點,這些問題的解決都依賴于網絡技術的發(fā)展。而且對于網絡技術的立法, 還面臨著確認難,取證難,侵權責任分擔復雜等一系列亟待解決的難題。再次,人們在傳統(tǒng)的社會現實與網絡社會中的道德觀念存在很大差異。傳統(tǒng)的社會,依靠法 律法規(guī),

10、社會道德以及社會輿論等的監(jiān)督,以及周圍人們的提醒或者注視下,傳統(tǒng)的法律和道德都會相對很好的被分享一個蘋果,各得一個蘋果,分享一種思想,各得兩種思想。分享是件快樂的事件,樂于分享的人,事業(yè)更容易成功。維護。而網絡社會是一個相對非常自由的空間,既沒有中心,也沒有明確的國界和地區(qū)的界限,人們受到的時間空間的束縛大大縮小。每個人上傳到網上的信息 都是以文字,圖片,聲音等顯示出來,沒有真實的署名,因此很難對網民的身份加以確認,所以任何人通過匿名的方式, 都可以逃過道德,輿論的監(jiān)督,從而是網絡的監(jiān)管很難得到切實的落實。也正是由于網絡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的不完善,網絡道德與社會道德的矛盾沖突,使得網絡知識產權的

11、侵權行為大量發(fā)生。北京市一中院是全國法院系統(tǒng)受理網絡知識產權糾紛案件比較 多的法院之一,1999年,北京一中院受理了此類案件12件,而2006年上升到了 95件。該 院提供給記者的資料還顯示,隨著網絡糾紛案件數量的不斷遞增,案件類型也在不斷變化。第二章 網絡知識產權保護所面臨的問題2.1案例展示土豆勝視頻版權官司 避風港成行業(yè)通用準則2010 年 05 月 06 日 17:162010年4月,在上海市浦東新區(qū)人民法院宣判的兩起影視劇知識產權糾紛案件中,土豆網憑借避風港”原則連續(xù)勝訴原告方上海激動網絡有限公司(激動網),土豆網接二連三地贏下網絡視頻版權官司,引起各方對于 避風港”原則適用的深入探

12、討。 伴隨著 避風港”原則在網絡視頻知識產權領域逐漸得到業(yè)內及司法 機關認可和尊重,眼下紛亂非常的網絡視頻行業(yè)環(huán)境也有望得到根本改善。據悉,本次由激動網發(fā)起的知識產權訴訟涉及兩部電視劇忠魂和魔方,原告激動網認為被告土豆網上存在相關影視劇的視頻內容,侵犯了其享有的相關影視劇網絡信息傳播權,故此提起訴訟。一直以 來,視頻網站行業(yè)類似的知識產權糾紛可謂紛爭不斷、一片混亂,而國際上通用的 避風港”原則是否適用于國內視頻業(yè),一直是各方爭論的焦點。2006年,我國頒布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其中第22條的規(guī)定與美國 避風港”原則類似,被認為是中國的避風港”原則。但無論是視頻行業(yè)還是法學界,對避風港”原則及

13、與之相對應的紅旗”原則的理解均存在很大爭議。而上海浦東法院在本次判決中則依據避風港”原則判定原告激動網敗訴。同時,法院認為 不能僅以被告網站出現了侵權作品而推定被告具有主觀過錯”且 原告并未事先通知,且被告收到訴狀后及時刪除了涉嫌侵權視頻,已經盡到了其作為網絡服務提供商所應盡 的合理的版權注意義務 ”從實際情況來看,目前,僅被上傳到土豆網上的視頻作品數量就已經超過3000萬個,且每天仍以 6萬個左右的速度增加。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以現有的技術,若要對這些作品全部進行版權審查,即使用幾千臺服務器也需要幾年的時間才能完成。所以從目前客觀物質條件來看,不具備讓土豆網這樣的視頻分享類網站來承擔版權

14、審查義務?!鄙虾|方昆侖律師事務所副主任王守建律師表示,這也是視頻網站行業(yè)的特點造成的,也正是我國設立此類避風港”原則的原因所在。作為 避風港”條款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通知-刪除”規(guī)則是由美國美國數字千禧版權法首創(chuàng),鑒于網絡傳播的快速性及廣泛性,網絡服務提供商往往無法也不可能對所有內容承擔版權監(jiān)控責任,所以如果版 權方在得知侵權事實后可通知網絡服務提供商,若后者能及時刪除侵權內容,則無需承擔侵權責任。上海 浦東法院在本次判決中也非常明顯的提到了這一點。在版權保護的道路上,以土豆網為代表的視頻網站們一直以來都是以一種積極的態(tài)度來解決版權問題,比如近年來日益興起的版權合作、版權購買等措施,都是視頻網站

15、為解決版權問題所作出的努力。同時一 些視頻網站也借助技術手段解決版權問題,比如土豆網已經開發(fā)了相應的版權保護系統(tǒng)。針對一些著作產 品較多的版權單位,土豆網會與其建立一個版權合作關系,向其開放一個端口,版權單位通過該端口可登 錄到系統(tǒng)內,自行搜索并刪除侵犯自己版權的視頻內容。在各方的不斷努力下, 避風港”原則正不斷發(fā)揮作用,繼去年北京慈文影視制作公司訴56網一案之后,土豆網已經在今年 3月5日和3月12日,相繼倚仗 避風港”原則勝訴了魔術奇緣與活碌碡趣事兩 場知識產權訴訟。避風港”原則正在逐漸成為網絡視頻行業(yè)的通用準則。12.2知識產權的定義知識產權是基于人們對自己的智力活動創(chuàng)造的成果和經營管理

16、活動中的標記、信譽依法享有的權利。 它是一種私權,本質上是特定主體依法專有的無形財產權,其客體是人類在科學、技術、文化等知識形態(tài) 領域所創(chuàng)造的精神產品。保護知識產權的目的,是為了鼓勵人們從事發(fā)明創(chuàng)造,并公開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成果, 從而推動整個社會的知識傳播與科技進步。知識產權的特征可以概括為專有性”、地域性”和 時間性”。(1 )專有性。也稱壟斷或獨占性。 是指知識產權的所有人對其權利的客體(如專利、注冊商標)享有實施、占有、收益和處分的權利,別人要享有這種權利,必須經知識產權所有人同意。(2)地域性。是對權利人的一種限制。它表示任何一個國家和地區(qū)所授予的知識產權,僅在那個國家和地 區(qū)具有專有性,而

17、在其他國家和地區(qū)不具有專有性,即不受到法律保護。(3) 時間性。是指知識產權的保護受到時間的限制。超過規(guī)定的時間,就不再得到法律的保護。22.3網絡知識產權網絡知識產權的定義網絡知識產權就是由數字網絡發(fā)展引起的或與其相關的各種知識產權。著作權包括版權和鄰接權,工業(yè)產權包括專利、發(fā)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商標、商號等。而網絡知識產權除了傳統(tǒng)知識產權的內涵 外,又包括數據庫,計算機軟件,多媒體,網絡域名,數字化作品以及電子版權等。因此網絡環(huán)境下的知 識產權的概念的外延已經擴大了很多。我們在網絡上經常接觸的電子郵件公共利益、在電子布告欄和新聞 論壇上看到的信件,網上新聞資料庫,資料傳輸站上的電腦軟件

18、、照片、圖片、音樂、動畫等,都可能作 為作品受到著作權的保護。網絡資源相對于傳統(tǒng)的文字資源有著自己獨特的特征。一是數字化、網絡化, 這是網絡信息資源的基本特征。二是信息量大,種類繁多,每天的IE瀏覽量堪稱天文數字。三是信息更新 周期短,網絡信息節(jié)省了印刷、運輸等環(huán)節(jié),數據可以及時上傳。四是資源龐大,開放性強,信息資源不 受地域限制,任何聯網的計算機都可以上傳和下載信息。五是組織分散,沒有統(tǒng)一的管理機制和機構。網 絡信息資源的這些特征決定了網絡知識產權具有與傳統(tǒng)知識產權完全不同的特點,如知識產權具有專有性, 而網絡知識產權的保護則是公開,公共的信息;知識產權具有地域性,而網絡知識產權則是無國界的

19、。 網絡知識產權保護的必要性創(chuàng)意經濟將成為 21世紀的黃金產業(yè),政策制定者應重視知識產權的保護,尤其是網絡高速發(fā)展的時代?!庇鴦?chuàng)意產業(yè)之父、創(chuàng)意集團和創(chuàng)意商學院的主席約翰霍金斯在2005上海知識產權國際論壇上接受第一財經日報專訪時說。在網絡環(huán)境下,傳統(tǒng)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而新的網絡 知識產權保護系統(tǒng)還很不完善,法律確認,保護的范圍等還有爭議,取證難等問題,也是受網絡技術制約 的,以及實現社會與網絡社會道德規(guī)范的矛盾與沖突,導致了網絡共建整體行為的失范,使不少現實社會 中遵紀守法的網民成為網上目無法紀的匿名侵權人。首先,網絡時代的到來使傳統(tǒng)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收到了前所未有的沖

20、擊,網絡大大改變了人們 的生活方式和交流方式,傳統(tǒng)知識產權的無形性,專有性,地域性,時間性等特點,但在網絡環(huán)境中基本 已經都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網絡環(huán)境下的作品數字化,公開公共化,無國界化等新的特征。傳播形式 發(fā)生很大變化,速度更加迅捷,而且作品一旦在網上被公開,其傳播,下載,復制等一系列的行為就很難 被權利人所掌握,即使發(fā)生侵權,也很難向法院舉證。網絡傳輸的普及和應用,為權利人實現自己的權利 帶來了困難。權利人無法知道自己的作品被誰使用了,如果使用了,使用了多少次,很難主張自己的權利。再次,人們在傳統(tǒng)的社會現實與網絡社會中的道德觀念存在很大差異。傳統(tǒng)的社會,依靠法律法規(guī), 社會道德以及社會

21、輿論等的監(jiān)督,以及周圍人們的提醒或者注視下,傳統(tǒng)的法律和道德都會相對很好的被 維護。而網絡社會是一個相對非常自由的空間,既沒有中心,也沒有明確的國界和地區(qū)的界限,人們受到 的時間空間的束縛大大縮小。每個人上傳到網上的信息都是以文字,圖片,聲音等顯示出來,沒有真實的 署名,因此很難對網民的身份加以確認,所以任何人通過匿名的方式,都可以逃過道德,輿論的監(jiān)督,從 而是網絡的監(jiān)管很難得到切實的落實。也正是由于網絡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的不完善,網絡道德與社會道德 的矛盾沖突,使得網絡知識產權的侵權行為大量發(fā)生。北京市一中院是全國法院系統(tǒng)受理網絡知識產權糾 紛案件比較多的法院之一,1999年,北京一中院受理了

22、此類案件 12件,而2006年上升到了 95件。該院提 供給記者的資料還顯示,隨著網絡糾紛案件數量的不斷遞增,案件類型也在不斷變化。國家版權局2007年1號公告,向社會發(fā)布了要求刪除或斷開鏈接侵權網絡內容的通知及要求恢復被刪除或斷開鏈接的網 絡內容的說明的示范格式。此舉是國家版權局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第14條、第16條的規(guī)定,逐步細化 書面通知”和書面說明”的內容,經過深入研究和廣泛征求意見后制訂的指導性格式范本。 它們的發(fā)布,對切實維護權利人法定權利及便利網絡服務提供者履行法律義務,具有重要的實踐指導意義,也將對規(guī)范我國網絡環(huán)境下的版權保護秩序,促進我國互聯網產業(yè)的健康發(fā)展起到積極的促

23、進作用。國家版權局局長柳斌杰隨后也表示:保護知識產權不是應付國際壓力,而是我們民族興旺、經濟發(fā)展、文化繁榮、社會和諧的必然要求?!绷蠼苷f,保護知識產權、打擊侵權盜版是掃黃打非”重點任務之一,黨中央、國務院對保護知識產權如此重視,首先是因為打擊侵權盜版就是保護民族的創(chuàng)新能力,為全 民族創(chuàng)造力的提升、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的戰(zhàn)略目標服務。其次,高舉保護知識產權的旗幟,履行我們的國際 承諾,樹立中國政府講信譽、負責任的良好形象,為中國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國際環(huán)境。第三是依法規(guī)范文化市 場,創(chuàng)造公平競爭的環(huán)境,促進中國版權業(yè)健康發(fā)展,維護知識勞動者的合法利益。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網絡知識產權保護是必需的,也是必須的。

24、2.4網絡知識產權保護的手段與對策知識產權的保護手段國際社會目前對信息開發(fā)者權益保護的手段主要有兩種:一是法律手段;二是技術手段。技術方面的 保護是我們接觸較多的,例如我國大都采用的附帶加密狗、加密卡或加密盤、對軟件拷貝或使用進行限制 等技術措施等,但同時也給開發(fā)工作增加了負擔,給用戶使用帶來不便。而法律方面大多數國家都是通過 版權法來提供知識保護的。但是,隨著技術的進步,這樣的技術保護措施并不是堅不可摧的。尤其是計算 機網絡化的發(fā)展,使得諸如美國白宮及五角大樓等等一些機構的絕密數據庫,頻繁地成為電腦高手們一試 身手的對象。但是可以看到的是,我們的法律這種電腦入侵事件卻并沒有禁止性的規(guī)定,而是

25、如果沒有造 成其它的侵權行為,則并不違法。傳統(tǒng)的知識保護體系中,違法與不違法的界限是進入行為或由此獲取的 資料是否是 個人使用”但隨著計算機網絡的發(fā)展,諸如黑客”這樣的人物,是有可能通過網絡接觸到那些涉及國家安全的機密數據的,此時哪怕僅僅是 個人使用”恐怕也并不是件有益的事。個人使用”概念的區(qū)別變得更為困難。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技術保護不足以根本保護網絡知識產權,還更需要法律保護的幫助。我國于2001年修改了著作權法。2005年,首次發(fā)布的知識產權保護白皮書中,提出建設創(chuàng)新國家”以及將打擊侵權盜版的劍鋒直戳網絡領域。國務院在2006年出臺了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并且承諾在條件成熟時加入世界知識

26、產權組織版權條約和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表演和錄音制品條約,黨的十七大報告將 提高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作為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fā)展”的首要措施,明確提出實施知識產權戰(zhàn)略 ” 這些信息都表明了我國想要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的決心。網絡知識產權保護的對策網絡知識產權就是由數字網絡發(fā)展引起的或與其相關的各種知識產權。著作權包括版權和鄰接權,工 業(yè)產權包括專利、發(fā)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商標、商號等。誠如國家版權局高官所言,互聯網侵權盜版問題是一個世界性難題,目前還沒有一個國家能夠找到有 效根治的途徑和辦法。然而,對中國而言,這卻是一個在眾多老的知識產權保護難題尚未根本破解,又遇 到新的知識產權保護

27、挑戰(zhàn)的嚴峻話題。再次以北京一中院為例,截至06年4月,北京一中院一共受理了311起涉及網絡的知識產權糾紛案。這些案件被大體分為著作權糾紛、域名糾紛、不正當競爭糾紛等幾大類型。在這幾大類型的糾紛案件中, 著作權糾紛案占了 199件,接近案件總量的三分之二。(1 )網絡著作權保護網絡數字空間的信息資源以非線性結構存在,容易被復制和傳輸、壓縮并被多次利用,因而給網絡著作權的保護帶來了困難。傳統(tǒng)著作權的許多概念在網絡環(huán)境中受到了沖擊,例如對于發(fā)表” ”復制”、”發(fā)行”等基本概念的重新界定,對于”合理利用”原則的適用范圍的重新認定。在網上,對于著作權人、侵權人和侵權的確認也比以前更加困難。網絡著作權基于

28、作品的創(chuàng)作而產生,其不須經過任何部門的審批,也不要求發(fā)表或登記,作品一經創(chuàng) 作完成就自動產生權利,受著作權法的保護。2000年11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通過的關于審理涉及計算機網絡著作權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條第2款規(guī)定,著作權法第十條對著作權各項權利的規(guī)定均適用于數字化作品的著作權。將作品通過網絡向公眾傳播,屬于著作權法規(guī)定的使用作品的 方式,著作權人享有以該種方式使用或者許可他人使用作品,并由此獲得報酬的權利?!痹诰W絡環(huán)境下,未經版權所有人、表演者和錄音制品制作者的許可,不得將其作品或錄音制品上傳到 網上和在網上傳播。我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計算機網絡著作權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

29、干問題的解 釋,確認網絡傳播為我國著作權法所稱的作品的使用方式之一,明確規(guī)定了對著作權人的上網權給予保護。當作者依法將其作品上載后,訪問者可以免費閱讀和下載作品,但假冒他人作品,或未經權利人許可,對 他人作品進行篡改和消除,則構成侵權行為。但網絡信息很容易被他人復制、篡改和消除,從而造成對權 利人的極大損害。對此,一是需要建立和完善網絡著作權的管理規(guī)范;二是從責任制度上著手,即在無從追究真正的侵權人的情況下,追究網站、網絡在線服務商的共同侵權責任。三是通過技術手段,對上傳的網 絡作品的信息進行數字水印,其復制,下載等過程全程跟蹤等技術保護,可以有效的打擊盜版等侵權行為。四是構筑網絡道德體系,道

30、德是憑人內心的自我約束來作用,規(guī)范人的行為。加強人們在網絡中內心的自 我約束力,來達到防止網絡侵權的事前預防。(2)數據庫的保護數據庫是信息資源最早的存在形式,隨著網絡環(huán)境的發(fā)展和完善,數據庫得到更為迅速的發(fā)展和更為 廣泛的應用,人們對數據庫加強保護的呼聲日益強烈。對于由享有版權的作品構成的數據庫,依照伯爾 尼公約第2條第5款和第2條之二第3款的規(guī)定,可以作為匯編作品受到版權的保護。對于由包括不享 有版權的 數據或其他材料”構成的數據庫,依據WTO的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xié)議第10條第2款的規(guī)定,只要其內容的選擇或安排構成智力創(chuàng)作,即應予以保護”。我國對數據庫的保護應既能促進民族數據庫資源產業(yè)的

31、發(fā)展,又要避免和減少西方發(fā)達國家對數據庫資源的壟斷,在著作權法保護的前提下,構建一 個完善的數據庫著作權保護體系。(3)域名的保護域名,又被稱作網址,是連接到國際互聯網上的計算機地址,是為了便于人們發(fā)送和接收電子郵件或 訪問某個網站而設計的。域名是一種獨立的知識產權。域名爭端及其法律調制問題一直是全球范圍內激烈 爭論的焦點,也是傳統(tǒng)法律理論所未涉及的。我國尚不存在專門調整域名與商標法律沖突的法律法規(guī),2001年7月24日,為與國際接軌,并符合TRIPS以應對入世要求,最高人民法院出臺了司法解釋關于審理涉及計算機網絡域名糾紛民事案件適用法 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此解釋是我國目前最直接的調整域名糾紛的

32、法律依據。為解決目前我國處理此問題的 困境,借鑒國際上各國的司法解決途徑,最重要的是制定適應于互聯網絡發(fā)展的專門域名保護法。根據互 聯網的特點,從對域名知識產保護的角度出發(fā),我國應該加快立法步伐,盡快制定適合互聯網絡時代的域 名保護法,明確域名的法律地位以及域名糾紛的處理原則及解決方式,使對域名這一知識產權中的新興客 體的保護有法可依。但是,在沒有制定專門域名保護法之前,為了便于域名糾紛在司法實踐中有法可依, 應該先擴大對現有知識產權法中某些條款的解釋。(4)專利權的保護除了以上幾大常見的案件類型,侵犯專利權也是與網絡有關的知識產權糾紛案的類型之一。不過,這 一類型的糾紛案件并不多。數據顯示,

33、在過去的8年中,北京一中院僅在 2006年受理過1起涉及專利權的網絡知識產權糾紛案。我國專利法規(guī)定:專利權授予后,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不得為生產經營目的制造、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其專利產品;也不得使用其專利方法”。未經專利權人許可而實施他人專利的行為是侵權行為,要受到法律的處罰。著作權和注冊商標權也是如此,未經權利人許可不可 使用。這在我國的著作權法及商標法中都有規(guī)定。對于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 權利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也可以請求知識產權管理部門查處。第三章 我國加入互聯網條約的意義3.1案例展示新華網北京2007年6月9日電,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版權條約和世界知識產權組織 表演

34、和錄音制品條約9日在中國生效?;ヂ摼W條約”是指由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管理的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版權條約(WCT )及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表演和錄音制品條約( WPPT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數字復制技術和互聯網傳播技術對傳統(tǒng)的版權保護制度造成強 大沖擊。傳統(tǒng)的版權保護國際規(guī)則一一伯爾尼公約及羅馬公約的規(guī)定已難以滿足在新 技術條件下對權利人的有效保護。 同時,各國國內法在新技術條件下對權利人提供的保護水平 也逐漸呈現出越來越大的差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國際社會逐漸認識到需要盡快制定有約 束力的新的著作權保護國際規(guī)則來應對新技術的挑戰(zhàn)。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從1989年開始起草新國際規(guī)則,出于立

35、法上的原因,新國際規(guī)則未采用對伯爾尼公約及羅馬公約文本的 直接修訂,而是制定兩個獨立的新條約。經過七年的醞釀和磋商,1996年12月20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通過了版權條約和表演和錄音制品條約。應當說,兩個條約的通過是繼 1971年修訂伯爾尼公約以后,國際著作權領域最重要的事件。版權條約和表演和錄音制品條約分別于 2002年3月6日和2002年5月20日生 效。截至2006年10月13日,加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版權條約 的國家已達60個,加入世 界知識產權組織表演和錄音制品條約的國家已達 58個。3.2保護知識產權推動中國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楊瓊):中國知識產權保護主管部門的有關負責人

36、29日在北京表示,2009年中國知識產權戰(zhàn)略穩(wěn)步推進,專利、商標、著作權等知識產權立法工作取得新進展, 有關權利申請的受理、審批和登記量持續(xù)大幅增長,國際合作與交流繼續(xù)深化。保護知識產權 對中國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在著作權方面,中國政府重點加大了對侵權盜版行為的打擊力度。針對互聯網這一版權保護的新領域,中國國家版權局 2009年共查辦網絡侵權案件541件。國家版權局版權管理司專 員許超表示:國家版權局從2005年開始,每年都開展專項治理行動,今年也不例外。我們也 研究了網絡的一些特點,在今后的保護中,也要運用一些技術辦法和措施。最根本的解決辦法 還是提高公眾的意識。我們今年已經開展了各種宣傳教育活動,就是希望大家尊重知識、尊重版權?!钡谒恼?你對網絡環(huán)境中知識產權保護的觀點和建議。4.1網絡環(huán)境中知識產權保護的觀點網絡和信息數字化技術的日益成熟,有利地促進了教育、科技、文化、經濟等各項事業(yè)的發(fā)展。21世紀的人類社會是一個數字化、網絡化和知識化的社會。數字網絡技術的發(fā)展,不僅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我 們的通訊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且對現有的法律制度提出了種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