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頤和園考察報告(共4頁)_第1頁
北京頤和園考察報告(共4頁)_第2頁
北京頤和園考察報告(共4頁)_第3頁
北京頤和園考察報告(共4頁)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yōu)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 北京頤和園考察報告頤和園全景圖: 忠告古代皇家圓林的典范-頤和園 考察目的:通過頤和園了解園林布局的要素,造景手法,空間的對比關系,植物配置,一級古典園林與傳統(tǒng)文化的關系,其中的詩情畫意的古典傳說。頤和園:頤和園是我國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報春最完整的皇家園林,為中國四大名園之一,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頤和園利用昆明湖、萬壽山為基址,以杭州西湖風景為藍本,汲取江南園林的默寫設計手法和意境兒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園林,也是保存的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宮御苑,占地約290公頃。頤和園作為北方皇家園林的代表,集歷代皇家園林及傳統(tǒng)做預案藝術之大成,薈萃南北私家園林之精華,是中國現(xiàn)存最完

2、整、規(guī)模最大的皇家圓林。萬壽山、昆明湖構成其基本框架,占地2、97平方公里,水面約占四分之三,院內建筑以佛香閣為中心,共有亭、臺、樓、閣、廊、榭等不同形式的建筑3000多間。其中佛香閣、長廊、石舫、蘇州街、十七孔橋、大戲臺等都是已成為家喻戶曉的代表性建筑,處處蘊含著造園造景之精華。昆明湖 頤和園的昆明湖,是北京近郊最吸引人的水域。頤和園中昆明湖的誰面占公園的四分之三,昆明湖根據(jù)水域的分割狀況,可分為三個部分,及大湖、西湖和后湖。其中西湖又可分為南北兩個區(qū)域,昆明湖擾流萬壽山后山腳下的溪河,稱為后湖。后湖也可分為后湖和諧趣園湖兩部分,但主要水面集中在大湖。西望玉峰寶塔,立于青山之上,北看佛香高閣

3、,處于翠柏之間。十七孔橋十七孔橋西連南湖島,東接廓如亭飛跨于東堤和南湖島之間,不但是前往南湖島的唯一通道,而且是湖區(qū)的一個重要景點。橋身長一百五十米,寬八米。由士氣個卷洞組成,是頤和園內最大的一座橋梁。遠遠望去像一道長虹飛跨在碧波之上。石橋兩側的欄桿上,雕刻有大小不同、形態(tài)各異的石獅544之。比起北京石獅子最多的盧溝橋,還多上59只。長廊在頤和園循萬壽山南沿昆明湖北岸構筑。長廊東起邀月門,西至石丈亭,中間穿過排云門,兩側對稱點綴著留佳、寄濂、秋水、清遙四座重瞻八角攢尖亭。象征春夏秋冬四季。全長728米,共273間。長廊以其精美的建筑、曲折多變和極豐富的彩圖而負盛名,是我國古建筑和園林中最長的廊

4、萬壽山前景區(qū)景區(qū)由兩條垂直對襯的軸線統(tǒng)領,東西軸線是長廊,南北軸線從長廊中部起,依次為排云門、德輝殿、佛香閣、直至山頂?shù)闹腔酆?。萬壽山原名金山、甕山,海拔109米,南依昆明湖,以佛香閣為中心,形成了一組氣勢雄偉、巍峨壯觀的建筑群。東側有“轉輪藏”和“萬壽山和昆明湖”的石碑,西側有五方閣和寶云閣。登臨山頂,可俯昆明湖景色。佛香閣佛香閣位于在萬壽山前山中央部位的山腰,建筑在一個高21米的方形臺基上,是一座八面三層四重檐的建筑;閣高41米,閣內有8根巨大鐵梨木擎天柱,結構復雜,為古典建筑精品??疾炜偨Y園林造景手法 全園運用了多種造景手法,仁壽殿前,運用置石與門的對景手法優(yōu)化了實現(xiàn)效果,擴大了活動空間

5、。園中的漏窗所運用的便是漏景的手法,是的景色若隱若現(xiàn),含蓄雅致。夾景手法的運用更是巧妙,在頤和園后山的蘇州河中劃船,遠方的蘇州橋主景,為兩岸起伏的土山和美麗的林帶所夾持,構成了明媚動人的景色?!爱嬛杏巍保?jīng)過造園藝術匠精心裁剪處理的框景,一幅幅俏趣橫生、大異其趣的畫面,置身其間,簡直是有鏡中游的感覺。 頤和園園林布局的最大特點是以水取勝。廣闊的昆明湖水面,是園林布置極好的基礎。湖山結合,是稽核員的又一特色。位于廣闊的昆明湖北岸,存一座高達五十八米的萬壽山,好像是一座翠屏聳立在北面。清澈的湖水好像是一面鏡子,把萬壽山映襯的分外秀麗。湖山景色密切結合成為一個整體。古代的造園藝術家和工匠們,在設計和建造這座園林的時候,充分利用了這一湖山相連的優(yōu)越自然條件,適當?shù)牟贾脠@林建筑和風景點??疾旄形蝾U和園的園林藝術很高的成就。我們必須認真研究其成功的藝術手法,做到古為今用,取其精華。在今后自己的設計上加以借鑒。同時,通過此次考察,我發(fā)現(xià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