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18年03月14日初中八年級物理競賽試卷一選擇題(共16小題)1石工在操場邊勻速上、下?lián)]動手中的鐵錘打石頭,每秒鐘打擊一次某同學在教室窗口觀察,他發(fā)現(xiàn)每當工人的手臂向上舉到最高點時,才聽到鐵錘敲擊石頭發(fā)出的響聲當工人停止打石頭之后,他又聽到了兩次響聲,如果空氣中的聲速是340m/s,則教室到操場的距離是()A170mB340mC510mD680m2某旅客在火車車廂內(nèi)以1.5m/s的速度行走,當車廂靜止時,他從車廂尾走到車廂頭需要20s的時間當火車以10m/s的速度向前勻速行駛時,他從車廂頭走到車廂尾所需要的時間和站在地面上的人看到這位旅客通過的路程分別是()A20s,170mBl0s,20
2、0mC20s,230mD15s,170m3如圖所示,甲、乙兩人從水速恒定的河岸a、b處同時下水游泳,a處在b處的下游位置,甲游得比乙快,要在河中盡快相遇,甲、乙兩人游泳方向應為()A都沿ab方向B都沿ab偏向下游方向C都沿ab偏向上游方向,甲的偏角更大D都沿ab偏向上游方向,乙的偏角更大4將熱水與冷水混合成溫水,并測混合后的水溫,下列哪個操作較合理()A先將熱水與冷水混合均勻后,將溫度計用細線吊起,并將玻璃泡插入水中,測出溫度B先將用細線吊著的溫度計玻璃泡插入熱水中,再將冷水倒入,均勻混合后,測出溫度C先將用細線吊著的溫度計玻璃泡插入冷水中,再將熱水倒入,均勻混合后,測出溫度D以上三種操作均合
3、理5郝奇發(fā)現(xiàn):開著空調(diào)的小車車窗玻璃在冬天和夏天時,都會慢慢變得模糊(有水霧)車窗玻璃上的水霧()A都是由車內(nèi)的水蒸氣液化生成的B都是由車外的水蒸氣液化生成的C冬天在車外一側(cè)玻璃上,夏天在車內(nèi)側(cè)的玻璃上D冬天在車內(nèi)一側(cè)玻璃上,夏天在車外側(cè)的玻璃上6兩平面鏡垂直放置(如圖),一人站在鏡前不斷走動()A在任意位置都只能看到自己的一個像B最多看到自己的一個像C最多看到自己的兩個像D最多只能看到自己的三個像7路燈高度為6.8米,人的高度為1.7米,當人行走時,頭頂?shù)挠白釉诘孛嫔弦?米/秒的速度勻速移動,則()A人不可能勻速行走B人以0.75米/秒的速度勻速行走;C人以4米/秒的速度勻速行走D人以0.2
4、5米/秒的速度勻速行走8平面鏡前有一個長為30厘米的線狀物體MN,M端離鏡面7厘米,N端離鏡面25厘米,如圖10所示則N點的像N'到M端的距離是()A20厘米B30厘米C40厘米D50厘米9平面鏡前有一個發(fā)光點S,由發(fā)光點到平面鏡的垂線的垂足為O,如圖所示當平面鏡繞過O點并與紙面垂直的軸逆時針轉(zhuǎn)動時,像點()A跟平面鏡的距離保持不變B沿一直線越來越接近平面鏡C和發(fā)光點的距離越來越大D按逆時針方向沿一圓弧運動10如圖所示,平面鏡OM與ON鏡面之間夾角為,在兩平面鏡角平分線上有一個點光源S,如果要保證S發(fā)出的任意一條光線最多只能產(chǎn)生兩次反射,則的最小值是()A120°B90
5、76;C72°D6011圖中兩個反射面成鈍角,鏡前放一個物體應該產(chǎn)生兩個虛像,那么在鏡前不能同時看到兩個虛像的區(qū)域是()AB;CD、12如圖所示,平面鏡和凸透鏡的主光軸垂直并處在凸透鏡兩倍焦距處,在凸透鏡另一側(cè)兩倍焦距處有一個點光源S現(xiàn)將平面鏡向凸透鏡靠近的過程中,關于點光源所成的像,下述結(jié)論中錯誤的是()A平面鏡在移動過程中,最多只能成兩個實像B平面鏡移動到一定位置時,正好只成一個實像C平面鏡移動到一定位置時,正好只成一個虛像D平面鏡移動到一定位置時,正好既成一個實像,又成一個虛像13一塊矩形玻璃磚,切割成圖中形狀后拉開一段距離出,平行于光軸的光線從左面射入,右邊射出的光線()A仍
6、然保持平行B一定是發(fā)散光線C一定是會聚光線D結(jié)論與d有關,以上均有可能14圖中畫出了光通過焦距分別為f1和f2的兩塊透鏡L1和L2前后的情況下列對透鏡L1、L2的種類和焦距的分析有可能正確的是()AL1是凸透鏡,L2是凹透鏡,且f1f2BL1是凸透鏡,L2是凹透鏡,且f1f2CL1是凹透鏡,L2是凸透鏡,且f1f2DL1是凹透鏡,L2是凸透鏡,且f1f215一個直立的物體放在凸透鏡的兩倍焦距處,物體的中點恰在透鏡的光軸上,后來,透鏡被一割為二,對稱地拉開,兩個半透鏡間距離等于物體高度,如圖所示則此時光屏上的像應該是圖中的()ABCD16如圖所示,位于凸透鏡主光軸上某發(fā)光點P發(fā)出紅、黃、綠三色復
7、光,當用與主光軸相垂直的毛玻璃屏從透鏡附近沿軸方向向遠移動時,在屏上將依次看到()A紅、黃、綠亮點B紅、綠、黃亮點C黃、紅、綠亮點D綠、黃、紅亮點二填空題(共17小題)17某物體在t1時間內(nèi)通過S1的路程,接著在t2時間內(nèi)通過S2的路程,該物體全程平均速度是 ;若該物體前一半時間以速度V1做勻速直線運動,后一半時間以速度V2做勻速直線運動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若該物體全一半路程以V1做勻速直線運動,后一半路程以V2做勻速直線運動,則該物體全程平均速度是 18如圖所示,甲、乙兩根相同的輕彈簧,分別與物塊的上下表面相連接,乙彈簧的下端與地面連接起初甲彈簧處于自由長度,乙彈簧的壓縮長度為L現(xiàn)用手將甲
8、彈簧緩慢上提,使乙彈簧承受物重的2/3,乙彈簧仍處于壓縮狀態(tài),那么,甲彈簧的A端應向上提起的距離為 19一列隊伍長50m,其速度是2.5m/s整列隊伍經(jīng)過一座全長100m的橋,所需時間為 20甲、乙兩物體都作勻速直線運動,已知甲、乙的速度之比為5:4,若通過的路程之比為4:5,那么通過的時間之比為 ;若運動時間之比為8:5,則通過的路程之比為 21某人在兩山之間某處(距甲山較遠)高聲喊叫,聲速是v,他聽到兩次回聲之間的間隔是t,若此人到甲山的距離為s,則甲、乙兩山之間的距離為 (注:用題中所給字母表示)22北方寒冷的冬天,窗戶玻璃的 (選:內(nèi)/外)側(cè)出現(xiàn)冰花,是 物態(tài)變化,夏季夜晚,緊閉門窗,
9、開啟臥室空調(diào),由于室內(nèi)外溫差大,第二天早晨,玻璃窗上常常會出現(xiàn)一層水霧水霧是在 側(cè)(選:室內(nèi)/室外),是 物態(tài)變化23今年炎熱的夏天,李明和爸爸駕車旅游,行駛在剛下過雷雨的352省道上,李明感覺汽車前擋風玻璃模糊好像附有水汽,李明建議爸爸打開雨刮器,爸爸認為應打開空調(diào)你認為 ,因為水汽在玻璃的 側(cè),你猜想的依據(jù)是: 24某同學做實驗時發(fā)現(xiàn)一支溫度計不準確,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它的刻度是均勻的把不準確溫度計和標準溫度計一同插入水中,發(fā)現(xiàn)當實際溫度為2時,它的示數(shù)為4當實際溫度為42時,這支溫度計的示數(shù)等于實際溫度值則溫度為 時,它的示數(shù)為8025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中,小明用玻璃板、相同的兩個
10、棋子A及B、刻度尺、橡皮泥、白紙等器材進行實驗,如圖所示(1)實驗時玻璃板應該 放置在水平桌面上(2)實驗器材選擇相同的兩個棋子A、B,其目的是為了 ,(3)為了說明平面鏡中所成的像是實像還是虛像,可采取的具體操作是 ,此時會發(fā)現(xiàn) 證明平面鏡所成的像為 像(4)小明在實驗過程中,讓玻璃板沿00'軸(玻璃板與桌面的接觸部分)方向水平向右移動,結(jié)果他發(fā)現(xiàn)鏡中的像相對于A 移動(選填“向右”“向左”或“不”);他又將玻璃板繞00'軸轉(zhuǎn)向自己,發(fā)現(xiàn)鏡中的像 (選填“轉(zhuǎn)向自己”、“轉(zhuǎn)離自己”或“不動”)26如圖所示,有兩塊平面鏡,其夾角為,當任何方向的一束光線射到其中一塊平面鏡上,經(jīng)兩次
11、反射后,光線恰好按照原來的方向返回,則這兩塊平面鏡之間的夾角為 27(1)某興趣小組同學做“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的實驗如圖1所示,將蠟燭、凸透鏡和光屏依次放在水平桌面上,點燃蠟燭后,調(diào)節(jié)燭焰、凸透鏡和光屏,使它們的中心位于 ,其目的是 小虎將蠟燭、凸透鏡和光屏調(diào)到如圖所示位置時,在光屏上得到了一個清晰的像,這個像一定是 (選填“放大”、“縮小”或“等大”)的(2)把圖中的凸透鏡看作眼睛的晶狀體,光屏看作視網(wǎng)膜給“眼睛”戴上近視眼鏡,使燭焰在“視網(wǎng)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視眼鏡,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應將光屏 (選填“遠離”或“靠近”)透鏡(3)小明另取直徑D均為5cm的凹透鏡和凸透鏡做實
12、驗他分別將兩種透鏡正對太陽光,并把一張白紙放在它的下方(白紙與鏡面平行)當白紙距離透鏡10cm時,光通過兩種透鏡在白紙得到的光斑如圖2甲、乙所示,測量出光斑的直徑D1和D2分別為1cm和8cm,則圖 (甲/乙)中的光斑一定是光通過凸透鏡在白紙上形成的,該凸透鏡的焦距可能為 cm或 cm28光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在一次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不斷改變物距(u),并在調(diào)節(jié)得到清晰像時記錄像距(v),結(jié)果獲得了一組物距(u)和像距(v)的對應數(shù)據(jù)然后根據(jù)數(shù)據(jù)描點畫出了如圖所示的圖線那么,根據(jù)你所知道的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結(jié)合對圖線的分析,可知該興趣小組的同學做此實驗時所用凸透鏡的焦距是 cm29圖中的
13、物體A的質(zhì)量是400g,物體B的體積是8cm3用細繩將兩物體通過定滑輪連接,放手后,A恰能沿著水平桌面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若將B始終浸沒在水中,并使A沿著水平桌面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時,需要施加1.12N水平向左的拉力則物體B的密度為 g/cm3(g取10N/kg)30受阿基米德辨別真假皇冠故事的啟發(fā),小明設計了一個測量碗的密度的探究實驗,實驗步驟及實驗數(shù)據(jù)如圖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填寫計算結(jié)果:(1)碗的體積為 cm3;(2)碗的質(zhì)量為 g;(3)碗的密度為 g/cm331質(zhì)量為68g的空瓶子,裝滿水后的總質(zhì)量為184g,若先在瓶中放入36g的金屬塊,然后再裝滿水,發(fā)現(xiàn)總質(zhì)量為216g,則瓶子的容積為
14、m3,此金屬塊的密度為 kg/m332小明在選用彈簧測力計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測量大小相同的力時,用不同規(guī)格的測力計,彈簧伸長的長度不一樣對哪些因素會影響彈簧的伸長量,小明有三種猜想:猜想1:制造彈簧所用的材料可能影響彈簧的伸長量猜想2:彈簧的原長可能影響彈簧的伸長量猜想3:彈簧的粗細可能影響彈簧的伸長量小明為探究自己的猜想,設計出一個實驗方案:將一根彈簧剪成長度不同的兩根,測出兩根彈簧的初始長度L1、L2;如圖所示,固定彈簧的一端,用大小相等的力拉彈簧,測出兩根彈簧的對應長度L1、L2;改變拉力的大小,重復實驗步驟,記錄實驗數(shù)據(jù)(1)該實驗方案研究的是猜想 (填寫序號);(2)實驗方案中將“一根彈
15、簧剪成長度不同的兩根”,這樣做的目的是 (3)實驗方案中“用大小相同的力拉彈簧”表明彈簧的伸長量還與 有關(4)探究此猜想需要研究和比較的物理量是 和 33如圖,重為6N的長方體浸沒在水中,上表面受到水的壓力為3N,則物體的質(zhì)量為 kg,密度為 kg/m3(g取10N/kg)三實驗探究題(共6小題)34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1)曉紅在早上9:00利用太陽光進行觀察某凸透鏡焦點的活動她將這個凸透鏡與水平地面平行放置,調(diào)節(jié)凸透鏡到地面的距離,直至地面上出現(xiàn)一個最小的亮點,她認為此點就是凸透鏡的焦點你認為該活動過程存在的問題是: ;(2)實驗前,必須將燭焰、光屏的中心和凸透鏡的光心調(diào)整
16、到 上;(3)如圖所示,燭焰能在光屏上形成清晰的像,此像是倒立、 的實像如果此時撤去光屏,人眼在圖示位置 (填“能”或“不能”)直接看到燭焰的像;(4)在圖中,保持凸透鏡的位置不變,如果蠟燭向左移動,為了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像,光屏應該向 (填“左”或“右”)移動;(5)依次改變蠟燭的位置,移動光屏,直到找到清晰的像記錄的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次數(shù)123456物距(cm)806030201510像距(cm)11.51215203040通過觀察數(shù)據(jù),可知第 次數(shù)據(jù)是編造的;(6)曉紅同學在實驗過程中,中指的指尖觸摸到凸透鏡的一小部分在光屏上 (填“有”或“沒有”) 曉紅同學指尖清晰的像35探究凸透鏡成
17、像的規(guī)律猜想小雨猜想凸透鏡只能成實像,不能成虛像過程 葉子姐姐認為小雨的猜想不對,于是進行如下實驗:將焦距是10cm的凸透鏡固定在圖示位置,將蠟燭分別在a、b、c處,移動光屏都能得到蠟燭清晰、倒立的像,其中在b處說成的像是 (填“放大”、“縮小”或“等大”)的,將蠟燭放在d處,在光屏上得不到燭焰的像,于是她讓小雨撤去光屏,透過凸透鏡觀察到一個 (填“倒立”或“正立”)放大的像這就證明小雨的猜想是不全面的表格 物距u像的倒立像的大小像的虛實應用u2f倒立縮小 照相機 倒立放大實像 u2f正立放大 放大鏡程序提出問題猜想 得出結(jié)論問題討論將實驗中的凸透鏡換成玻璃板來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運用的科學
18、方法是 將蠟燭放在b處時,發(fā)現(xiàn)像成在圖中70cm處,這說明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體到鏡面的距離 36小明媽媽自釀了很多紅葡萄酒,小明想知道自釀紅葡萄酒的密度,于是和學習小組的同學們一起用天平和量筒進行測量,他們的操作如下:(1)將托盤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調(diào)節(jié)天平平衡(2)用天平測量空燒杯的質(zhì)量,如圖甲是小明測量過程中的情景,他的錯誤是 ,糾正錯誤后,測得空燒杯的質(zhì)量是41.6g(3)取適量的葡萄酒倒入燒杯中,用天平測葡萄酒和燒杯的總質(zhì)量,天平平衡時,右盤中砝碼及游碼的位置如圖乙所示,其總質(zhì)量為 g(4)將燒杯中的葡萄酒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圖丙所示),量筒中的紅葡萄酒的體積是 cm3,根據(jù)測量數(shù)據(jù)計算
19、出葡萄酒的密度是 g/cm3(5)分析以上步驟,測出葡萄酒的密度偏 (填“大”或“小”)37如圖是研究光的折射規(guī)律的實驗原理圖;下表中記錄了不同的入射角和對應的折射角的實驗測量數(shù)據(jù)。(1)請你結(jié)合圖,以光從空氣進入到玻璃中的情況為例,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光從空氣進入其它透明介質(zhì)中也可得到具有相同規(guī)律的實驗數(shù)據(jù)),對光從空氣進入其它透明介質(zhì)中的折射規(guī)律加以總結(jié)(補充完整)入射角i10°20°30°40°50°60°70°80°折射角6.7°13.3°19.6°25.2°30.7
20、76;35.1°38.6°40.6°a折射光線跟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nèi),并且分別位于法線兩側(cè); b 。(2)請定量比較實驗數(shù)據(jù)。把你新的發(fā)現(xiàn)寫在下面: 。38聲音與人的生活息息相關,為了認識聲音,某實踐活動小組設計了以下實驗對聲音進行探究:(1)用一組相同的瓶子盛上不等量的水就可以組成一個“樂器”,通過敲擊瓶子就可以演奏出優(yōu)美動聽的樂曲被敲擊的瓶子發(fā)出的音符與瓶中空氣柱長度的對應關系如圖1由圖可知音調(diào)的高低與空氣柱長度的關系是 ;(2)往熱水瓶或杯子里倒水,有經(jīng)驗的人不用看,就可以根據(jù)聲音判斷水是否快倒?jié)M了,這是因為 ;(3)在圖2中,小明與小剛用細棉線連接了
21、兩個紙杯,制成了一個“土電話”他們用“土電話”能實現(xiàn)10m間的通話,這個實驗表明了 相距同樣遠,講話者以同樣的響度講話,如果改用細金屬絲連接土電話,則聽到的聲音就大些這一實驗現(xiàn)象表明 (4)如圖3所示,在做真空是否傳聲的實驗中,隨著玻璃罩內(nèi)的空氣被逐漸抽出,電鈴的聲音將逐漸變小直至聽不到這個實驗證明了 (5)某同學在做實驗時雖然聽到的鈴聲逐漸變小,但始終都能聽到鈴聲,請你分析原因可能是: 39這是某實驗小組“測量平均速度”的情景:(1)測量平均速度的原理是: 。(2)實驗中為了方便計時,應使斜面的坡度較 (選填:“大”或“小”)。(3)小車從B到C的距離是: dm。(4)小車從A到C所用的時間
22、是: ,全程平均速度是: m/s。(5)在這個過程中,必須熟練的使用電子計時器,如果小車過了A點才開始計時,會使測得的平均速度偏 (選填:“大”或“小”)。四解答題(共1小題)40有密度為1克/厘米3的水和密度為0.8克/厘米3的酒精各160克,用它們配制密度為0.84克/厘米3的消毒酒精,最多能配成多少克消毒酒精?(混合過程中體積的變化忽略不計)2018年03月14日初中八年級物理競賽試卷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共16小題)1石工在操場邊勻速上、下?lián)]動手中的鐵錘打石頭,每秒鐘打擊一次某同學在教室窗口觀察,他發(fā)現(xiàn)每當工人的手臂向上舉到最高點時,才聽到鐵錘敲擊石頭發(fā)出的響聲當工人停止打石頭之
23、后,他又聽到了兩次響聲,如果空氣中的聲速是340m/s,則教室到操場的距離是()A170mB340mC510mD680m【解答】解:(1)每秒鐘打擊一次石頭,則工人的手臂向上舉到最高點時,經(jīng)歷的時間是0.5s;當工人的手臂向上舉到最高點時,才聽到鐵錘敲擊石頭發(fā)出的響聲,工人停止擊打后,又聽到兩次聲響,則聲音傳到教室的時間t=1s+0.5s=1.5s;(2)聲速v=340m/s,教室到操場的距離s=vt=340m/s×1.5s=510m故選C2某旅客在火車車廂內(nèi)以1.5m/s的速度行走,當車廂靜止時,他從車廂尾走到車廂頭需要20s的時間當火車以10m/s的速度向前勻速行駛時,他從車廂頭
24、走到車廂尾所需要的時間和站在地面上的人看到這位旅客通過的路程分別是()A20s,170mBl0s,200mC20s,230mD15s,170m【解答】解:(1)旅客在勻速行駛的火車上行走和在靜止的火車上行走一樣,所用時間t=20s;(2)如圖,站在地面上的人看到這位旅客通過的路程:s=s車L車=v車tv人t=10m/s×20s1.5m/s×20s=170m故選A3如圖所示,甲、乙兩人從水速恒定的河岸a、b處同時下水游泳,a處在b處的下游位置,甲游得比乙快,要在河中盡快相遇,甲、乙兩人游泳方向應為()A都沿ab方向B都沿ab偏向下游方向C都沿ab偏向上游方向,甲的偏角更大D都
25、沿ab偏向上游方向,乙的偏角更大【解答】解:A、B兩運動員都參與了靜水的運動和水流的運動,最終的運動是兩運動的合運動;因為兩人的水流速相等,以A為參照物,在水流速方面,B相對于A是靜止的,所以,要兩人盡快地在河中相遇,則都沿虛線方向朝對方游,此時時間最短故A正確,BCD錯誤故選A4將熱水與冷水混合成溫水,并測混合后的水溫,下列哪個操作較合理()A先將熱水與冷水混合均勻后,將溫度計用細線吊起,并將玻璃泡插入水中,測出溫度B先將用細線吊著的溫度計玻璃泡插入熱水中,再將冷水倒入,均勻混合后,測出溫度C先將用細線吊著的溫度計玻璃泡插入冷水中,再將熱水倒入,均勻混合后,測出溫度D以上三種操作均合理【解答
26、】解:A、等水混合后再放入溫度計,示數(shù)穩(wěn)定時間顯然比一開始就放入溫度計會更長故錯誤;B、先放在熱水中,再倒入冷水,溫度計的示數(shù)會一直下降,不能確定哪一點是混合后的溫度故錯誤;C、先放入冷水中,再倒入熱水,溫度計的示數(shù)會先上升后下降,因此在示數(shù)最高點就應該是溫水的溫度故正確故選C5郝奇發(fā)現(xiàn):開著空調(diào)的小車車窗玻璃在冬天和夏天時,都會慢慢變得模糊(有水霧)車窗玻璃上的水霧()A都是由車內(nèi)的水蒸氣液化生成的B都是由車外的水蒸氣液化生成的C冬天在車外一側(cè)玻璃上,夏天在車內(nèi)側(cè)的玻璃上D冬天在車內(nèi)一側(cè)玻璃上,夏天在車外側(cè)的玻璃上【解答】解:冬天,車內(nèi)開空調(diào)取暖,車內(nèi)溫度高,熱的水蒸氣遇到冷的玻璃后液化為小
27、水滴,附著在玻璃的內(nèi)表面;夏天,車內(nèi)開空調(diào)制冷,車外熱的水蒸氣遇到冷的玻璃液化為小水滴,附著在玻璃的外表面故ABC錯誤,D正確;故選D6兩平面鏡垂直放置(如圖),一人站在鏡前不斷走動()A在任意位置都只能看到自己的一個像B最多看到自己的一個像C最多看到自己的兩個像D最多只能看到自己的三個像【解答】解:物在M鏡右側(cè)S的位置時,只能以M鏡反射一次,成S一個像,當人在N前時,在平面鏡M中也不能成像,故無論人在何處最多只能看到一個像故選B7路燈高度為6.8米,人的高度為1.7米,當人行走時,頭頂?shù)挠白釉诘孛嫔弦?米/秒的速度勻速移動,則()A人不可能勻速行走B人以0.75米/秒的速度勻速行走;C人以4
28、米/秒的速度勻速行走D人以0.25米/秒的速度勻速行走【解答】解:如分析中的圖,當人在路燈的正下方時,人的影子在B點,當人從B向B'移動時,人頭頂?shù)挠白訌腂點向C點移動,人和影子移動的時間是相同的,設人和影子移動的時間是t,人移動的速度為v,根據(jù)速度公式得,BB'=vt,BC=1m/st,所以 B'C=BCBB'=1m/stvt,人移動時,CA'B'CDB,所以,=,所以,=,所以,v=0.75m/s故選B8平面鏡前有一個長為30厘米的線狀物體MN,M端離鏡面7厘米,N端離鏡面25厘米,如圖10所示則N點的像N'到M端的距離是()A20厘
29、米B30厘米C40厘米D50厘米【解答】解:(1)作輔助線:過M點作NN的垂線交NN于點P,連接NM(2)求MP的長:在直角MNP中MN=30cm,BP=AM=7cm,PN=BNBP=25cm7cm=18cm根據(jù)勾股定理:MP2=MN2PN2=(30cm)2(18cm)2解得:MP=24cm(3)求NM的長:在直角NMP中MP=24cm,NB=NB=25cm,NP=NB+BP=25cm+7cm=32cm根據(jù)勾股定理:NM2=NP2+MP2=(32cm)2+(24cm)2解得:NM=40cm即N點的像N'到M端的距離是40cm故選C9平面鏡前有一個發(fā)光點S,由發(fā)光點到平面鏡的垂線的垂足為
30、O,如圖所示當平面鏡繞過O點并與紙面垂直的軸逆時針轉(zhuǎn)動時,像點()A跟平面鏡的距離保持不變B沿一直線越來越接近平面鏡C和發(fā)光點的距離越來越大D按逆時針方向沿一圓弧運動【解答】解:因為平面鏡成像時,像與物的具體關系是:像與物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連線與鏡面垂直、大小相等、左右相反,所以當平面鏡繞過O點并與紙面垂直的軸逆時針轉(zhuǎn)動時,像點將按逆時針方向沿一圓弧運動故選D10如圖所示,平面鏡OM與ON鏡面之間夾角為,在兩平面鏡角平分線上有一個點光源S,如果要保證S發(fā)出的任意一條光線最多只能產(chǎn)生兩次反射,則的最小值是()A120°B90°C72°D60【解答】解:S發(fā)出的任意
31、一條光線最多只能產(chǎn)生兩次反射,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特點分別作出入射光線SA和反射光線SB,如圖所示:設入射光線SA與平面鏡MO的夾角為,則反射光線AB與平面鏡MO的夾角也為,當?shù)诙稳肷鋾r候,原來的反射光線AB即為入射光線,則AB與平面鏡NO的夾角為180,同理,SB與平面鏡NO的夾角也為180,要使第三次反射不發(fā)生,1802,又因為的最小值為,所以1802,解得72度此題也可以這樣解答:OM為對稱軸,ON鏡面翻折過去得到ON鏡面把ON做為對稱軸,將OM翻折過去得到OM一次類推S引出一條直光線與這些鏡面的交點個數(shù)就是反射次數(shù)要想只反射兩次那么一定沒有第三個焦點也就是說鏡面位置最多就是在射線SO上就得
32、到*2.5180°(與原方程是等價的)得到72°故選C11圖中兩個反射面成鈍角,鏡前放一個物體應該產(chǎn)生兩個虛像,那么在鏡前不能同時看到兩個虛像的區(qū)域是()AB;CD、【解答】解:由圖可知,當人在區(qū)域時,不能看見右邊平面鏡所成的虛像,同理,當人在區(qū)域時,不能看見左邊平面鏡所成的虛像,如下圖,當在區(qū)域的某一發(fā)光點S,經(jīng)兩兩個反射面反射后的反射光線AB、CD不能相交與一點,所以在區(qū)域也不能同時看到兩個虛像,所以、三個區(qū)域都不能看到兩個虛像故選D12如圖所示,平面鏡和凸透鏡的主光軸垂直并處在凸透鏡兩倍焦距處,在凸透鏡另一側(cè)兩倍焦距處有一個點光源S現(xiàn)將平面鏡向凸透鏡靠近的過程中,關于
33、點光源所成的像,下述結(jié)論中錯誤的是()A平面鏡在移動過程中,最多只能成兩個實像B平面鏡移動到一定位置時,正好只成一個實像C平面鏡移動到一定位置時,正好只成一個虛像D平面鏡移動到一定位置時,正好既成一個實像,又成一個虛像【解答】解:S本來是要在平面鏡這一邊的兩倍焦距處成一個實像的,可是光線由于被平面鏡擋住而不能會聚于二倍焦距處,而是反射后向二倍焦距處關于平面鏡的對稱點會聚當這個對稱點仍在透鏡的平面鏡這一側(cè)(即平面鏡在二倍焦距與一倍焦距之間),那么能夠會聚,成一個實像,這個實像在一倍焦距以內(nèi),將再通過透鏡成虛像,這是A和D的情況而當平面鏡在一倍焦距以內(nèi),那么對稱點將在透鏡的另一邊,光線還沒會聚又碰
34、到透鏡了,于是只能經(jīng)透鏡折射后成唯一的實像,跟S在同一邊,這是B的情況,只有C選項是不可能的故選C13一塊矩形玻璃磚,切割成圖中形狀后拉開一段距離出,平行于光軸的光線從左面射入,右邊射出的光線()A仍然保持平行B一定是發(fā)散光線C一定是會聚光線D結(jié)論與d有關,以上均有可能【解答】解:由圖可看出矩形玻璃磚被切割以后,左邊一塊可視為凹透鏡,右邊一塊可視為凸透鏡凹透鏡可以使光線發(fā)散,凸透鏡可以使光線會聚當d=0時,虛實焦點重合,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射入時,傳播方向不變;當d0時,經(jīng)凹透鏡后散,經(jīng)過凸透鏡后將會聚,由于入射光線在過焦點光線的外側(cè),所以折射光線將在平行與主光軸的內(nèi)側(cè),因此光線變得會聚,如圖所
35、示:故答案為:C14圖中畫出了光通過焦距分別為f1和f2的兩塊透鏡L1和L2前后的情況下列對透鏡L1、L2的種類和焦距的分析有可能正確的是()AL1是凸透鏡,L2是凹透鏡,且f1f2BL1是凸透鏡,L2是凹透鏡,且f1f2CL1是凹透鏡,L2是凸透鏡,且f1f2DL1是凹透鏡,L2是凸透鏡,且f1f2【解答】解:左邊放凹透鏡L1,右邊放凸透鏡L2,讓凸透鏡與凹透鏡的左端的焦點重合,此時該兩塊透鏡中心間的距離為:f1f2,如下圖所示:故選D15一個直立的物體放在凸透鏡的兩倍焦距處,物體的中點恰在透鏡的光軸上,后來,透鏡被一割為二,對稱地拉開,兩個半透鏡間距離等于物體高度,如圖所示則此時光屏上的像
36、應該是圖中的()ABCD【解答】解:一塊凸透鏡被剖成對稱的兩半,如圖所示,是兩塊凸透鏡,物體又放在2倍焦距處,所以由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可知,應成倒立等大的實像兩個,故選B16如圖所示,位于凸透鏡主光軸上某發(fā)光點P發(fā)出紅、黃、綠三色復光,當用與主光軸相垂直的毛玻璃屏從透鏡附近沿軸方向向遠移動時,在屏上將依次看到()A紅、黃、綠亮點B紅、綠、黃亮點C黃、紅、綠亮點D綠、黃、紅亮點【解答】解:凸透鏡是玻璃制成的,同一個凸透鏡,不同顏色的光波長不同,凸鏡對其折射率不同玻璃對綠光的折射率比紅光大也就是說,對于綠光的焦距比紅光的小,綠黃紅波長依此增大,折射率依此減小,所以在屏上將依次看到綠、黃、紅亮點故選D二
37、填空題(共17小題)17某物體在t1時間內(nèi)通過S1的路程,接著在t2時間內(nèi)通過S2的路程,該物體全程平均速度是;若該物體前一半時間以速度V1做勻速直線運動,后一半時間以速度V2做勻速直線運動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若該物體全一半路程以V1做勻速直線運動,后一半路程以V2做勻速直線運動,則該物體全程平均速度是【解答】解:(1)整段路程s=s1+s2,總時間t=t1+t2,v=在整個過程中該物體的平均速度是:v=;(2)設全程的運動時間為2t,v=則前半時間通過的路程為:s1=v1t,后半時間通過的路程為:s2=v2t,總路程為:s=s1+s2=v1t+v2t,故全程的平均速度:v=;(3)物體在前一
38、半路程的運動時間:t1=,物體在后一半路程的運動時間:t2=,通過全程用的時間:t=t1+t2=+,物體全程的平均速度:v=故答案為:;18如圖所示,甲、乙兩根相同的輕彈簧,分別與物塊的上下表面相連接,乙彈簧的下端與地面連接起初甲彈簧處于自由長度,乙彈簧的壓縮長度為L現(xiàn)用手將甲彈簧緩慢上提,使乙彈簧承受物重的2/3,乙彈簧仍處于壓縮狀態(tài),那么,甲彈簧的A端應向上提起的距離為L【解答】解:(1)乙彈簧,一開始,重物壓在乙上,乙形變L,當壓力為重物G的時,根據(jù)胡克定律得:=,所以L=L,乙彈簧相對于原來的位置上升了h乙=LL=L(2)對于甲彈簧,開始甲彈簧拉力為零,由于乙彈簧原來受壓力為G,后來受
39、壓力為G,則甲彈簧的拉力為G,所以甲彈簧上端升高了h甲=L(3)甲彈簧的A端應向上提起的距離為h=h甲+h乙=L+L=L故答案為:L19一列隊伍長50m,其速度是2.5m/s整列隊伍經(jīng)過一座全長100m的橋,所需時間為 60s【解答】解:隊伍過橋前進的路程 S=S橋=S隊伍=100m+50m=150m,隊伍過橋的時間t=60s答:隊伍過橋所用的時間為60s20甲、乙兩物體都作勻速直線運動,已知甲、乙的速度之比為5:4,若通過的路程之比為4:5,那么通過的時間之比為16:25;若運動時間之比為8:5,則通過的路程之比為2:1【解答】解:賦值法:(1)由題知:v甲:v乙=5:4;s甲:s乙=4:5
40、取v甲=5m/s,v乙=4m/s,s甲=4m,s乙=5m根據(jù)得所以t甲:t乙=16:25(2)若t甲:t乙=8:5根據(jù)得s甲=v甲t甲=5m/s×8s=40ms乙=v乙t乙=4m/s×5s=20m所以s甲:s乙=2:1故答案為:(1)16:25;(2)2:121某人在兩山之間某處(距甲山較遠)高聲喊叫,聲速是v,他聽到兩次回聲之間的間隔是t,若此人到甲山的距離為s,則甲、乙兩山之間的距離為2svt(注:用題中所給字母表示)【解答】解:設喊話后經(jīng)t1聽到乙山的回聲,則聽到甲山的回聲的時間t2=t1+t乙山到人的距離:s=vt1,甲山到人的距離:s=vt2=v(t1+t)=s+
41、vt,s+s=2svt所以甲、乙兩山之間的距離:s甲乙=s+s=2svt故答案為:2svt22北方寒冷的冬天,窗戶玻璃的內(nèi)(選:內(nèi)/外)側(cè)出現(xiàn)冰花,是凝華物態(tài)變化,夏季夜晚,緊閉門窗,開啟臥室空調(diào),由于室內(nèi)外溫差大,第二天早晨,玻璃窗上常常會出現(xiàn)一層水霧水霧是在外側(cè)(選:室內(nèi)/室外),是液化物態(tài)變化【解答】解:(1)“冰花”是室內(nèi)的水蒸氣遇到溫度低的玻璃,在其內(nèi)表面凝華為小冰晶; (2)夏季夜晚,緊閉門窗,開啟臥室空調(diào),由于室內(nèi)外溫差大,第二天早晨,玻璃窗上常常會出現(xiàn)一層水霧;是由于室外熱的水蒸氣遇到溫度低的玻璃,在外表面液化為小水滴;故答案為:內(nèi);凝華;外;液化23今年炎熱的夏天,李明和爸爸
42、駕車旅游,行駛在剛下過雷雨的352省道上,李明感覺汽車前擋風玻璃模糊好像附有水汽,李明建議爸爸打開雨刮器,爸爸認為應打開空調(diào)你認為打開空調(diào),因為水汽在玻璃的內(nèi) 側(cè),你猜想的依據(jù)是:剛下雨,車內(nèi)的溫度比車外高,車內(nèi)的水蒸氣遇到溫度低的玻璃在內(nèi)表面液化為小水珠【解答】解:(1)汽車前擋風玻璃模糊好像附有水汽,是因為小水珠在玻璃內(nèi)表面形成;故李明建議爸爸打開雨刮器不起作用,爸爸認為應打開空調(diào)可以除去內(nèi)表面的水珠(2)剛下雨,車內(nèi)的溫度比車外高,車內(nèi)的水蒸氣遇到溫度低的玻璃在內(nèi)表面液化為小水珠;故答案為:(1)打開空調(diào);(2)內(nèi); (3)剛下雨,車內(nèi)的溫度比車外高,車內(nèi)的水蒸氣遇到溫度低的玻璃在內(nèi)表面
43、液化為小水珠24某同學做實驗時發(fā)現(xiàn)一支溫度計不準確,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它的刻度是均勻的把不準確溫度計和標準溫度計一同插入水中,發(fā)現(xiàn)當實際溫度為2時,它的示數(shù)為4當實際溫度為42時,這支溫度計的示數(shù)等于實際溫度值則溫度為82時,它的示數(shù)為80【解答】解:(1)因為刻度是均勻的,所以溫度計每增加相同的示數(shù)時,實際溫度的增加也是相同的根據(jù)這一點,可以試探性地寫出T=at(a為某一常量)但是根據(jù)題中所述的實際情況,當t=0時T不可能也是0,設這時T=b,于是T和t的關系在形式上應為T=at+b 由于由于t1=4時,T1=2;t2=42時,T1=42,把這兩組數(shù)據(jù)分別代入式得到4×a+b=242
44、215;a+b=42解這個聯(lián)立方程得a= b=即:T=t(2)把t=80代人式得T=×80=82這表示當溫度為82時,這支溫度計示數(shù)為80故答案為:8225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中,小明用玻璃板、相同的兩個棋子A及B、刻度尺、橡皮泥、白紙等器材進行實驗,如圖所示(1)實驗時玻璃板應該豎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2)實驗器材選擇相同的兩個棋子A、B,其目的是為了便于比較像和物體的大小,(3)為了說明平面鏡中所成的像是實像還是虛像,可采取的具體操作是用光屏代替B,觀察像能否成在光屏上,此時會發(fā)現(xiàn)光屏上觀察不到像證明平面鏡所成的像為虛像(4)小明在實驗過程中,讓玻璃板沿00'軸(
45、玻璃板與桌面的接觸部分)方向水平向右移動,結(jié)果他發(fā)現(xiàn)鏡中的像相對于A不移動(選填“向右”“向左”或“不”);他又將玻璃板繞00'軸轉(zhuǎn)向自己,發(fā)現(xiàn)鏡中的像轉(zhuǎn)向自己(選填“轉(zhuǎn)向自己”、“轉(zhuǎn)離自己”或“不動”)【解答】解:(1)如果玻璃板不豎直,后面的棋子與前面棋子的像不在同一高度上,怎樣操作都不會重合的,因此也就無法比較像與物的大小關系;(2)根據(jù)實驗要求,選擇兩棋子的規(guī)格是完全相同的,目的是通過比較看出像與物的大小關系;(3)為了說明平面鏡中所成的像是實像還是虛像,可以將白紙豎直放在蠟燭B處,移開蠟燭B,觀察像能否成在白紙上(或白紙上有沒有像);若像不能成在白紙上(或白紙上沒有像);則說
46、明平面鏡所成的像為虛像;若像能成在白紙上(或白紙上有像);則說明平面鏡所成的像為實像(4)小明在實驗過程中,讓玻璃板沿00'軸方向水平向右移動,A和平面鏡之間的距離不變,根據(jù)物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A的像和平面鏡之間的距離也不變,所以他發(fā)現(xiàn)鏡中的像相對于A不移動故答案為:(1)豎直;(2)便于比較像和物體的大??;(3)用光屏代替B,觀察像能否成在光屏上;光屏上觀察不到像;虛;(4)不;轉(zhuǎn)向自己26如圖所示,有兩塊平面鏡,其夾角為,當任何方向的一束光線射到其中一塊平面鏡上,經(jīng)兩次反射后,光線恰好按照原來的方向返回,則這兩塊平面鏡之間的夾角為90°【解答】解:兩次反射的光路圖如圖
47、所示,根據(jù)反射定律1=2,3=4,反射與入射平行,所以有1+2+3+4=180°,因此2+3=90°,所以EGF=90°,F(xiàn)OE=90°故答案為:90°27(1)某興趣小組同學做“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的實驗如圖1所示,將蠟燭、凸透鏡和光屏依次放在水平桌面上,點燃蠟燭后,調(diào)節(jié)燭焰、凸透鏡和光屏,使它們的中心位于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小虎將蠟燭、凸透鏡和光屏調(diào)到如圖所示位置時,在光屏上得到了一個清晰的像,這個像一定是放大(選填“放大”、“縮小”或“等大”)的(2)把圖中的凸透鏡看作眼睛的晶狀體,光屏看作視網(wǎng)膜給“眼睛”戴上近視眼鏡,使
48、燭焰在“視網(wǎng)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視眼鏡,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應將光屏靠近(選填“遠離”或“靠近”)透鏡(3)小明另取直徑D均為5cm的凹透鏡和凸透鏡做實驗他分別將兩種透鏡正對太陽光,并把一張白紙放在它的下方(白紙與鏡面平行)當白紙距離透鏡10cm時,光通過兩種透鏡在白紙得到的光斑如圖2甲、乙所示,測量出光斑的直徑D1和D2分別為1cm和8cm,則圖甲(甲/乙)中的光斑一定是光通過凸透鏡在白紙上形成的,該凸透鏡的焦距可能為8.3cm或12.5cm【解答】解:(1)點燃蠟燭后,調(diào)節(jié)燭焰、凸透鏡和光屏,使它們的中心位于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央位置如圖,光屏上出現(xiàn)像是實像,物距小于像距
49、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2)近視眼鏡是凹透鏡,凹透鏡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使原來會聚成像的光線錯后會聚,若取下近視眼鏡,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上要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光屏要靠近凸透鏡向左移動(3)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凹透鏡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故甲圖中的光斑一定是光通過凸透鏡在白紙上形成的;根據(jù)題意,該凸透鏡的焦距可能為=,解得:L=8.3cm;該凸透鏡的焦距可能為,解得:L=2.5cm,則焦距為d=10cm+2.5cm=12.5cm故答案為:(1)同一高度;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放大;(2)靠近;(3)甲;8.3;12.528光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在一次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不斷改變物距(u)
50、,并在調(diào)節(jié)得到清晰像時記錄像距(v),結(jié)果獲得了一組物距(u)和像距(v)的對應數(shù)據(jù)然后根據(jù)數(shù)據(jù)描點畫出了如圖所示的圖線那么,根據(jù)你所知道的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結(jié)合對圖線的分析,可知該興趣小組的同學做此實驗時所用凸透鏡的焦距是10cm【解答】解:如圖象,u=v=2f=20cm,所以f=10cm故答案為:1029圖中的物體A的質(zhì)量是400g,物體B的體積是8cm3用細繩將兩物體通過定滑輪連接,放手后,A恰能沿著水平桌面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若將B始終浸沒在水中,并使A沿著水平桌面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時,需要施加1.12N水平向左的拉力則物體B的密度為7.5 g/cm3(g取10N/kg)【解答】解:當物體
51、A水平向右勻速運動時,分別對A、B物體受力分析如下圖所示:則根據(jù)力的平衡條件可得:f=F1,GB=F1,因G=mg,m=V,所以,f=GB=mBg=Vg當A向左勻速直線運動時,分別對A、B物體受力分析如下圖所示:因A物體對水平桌面的壓力不變,接觸面粗糙程度不變,所以,f的大小不變,則根據(jù)力的平衡條件可得:F=f+F2,F(xiàn)2+F浮=GB,所以,F(xiàn)f+F浮=GB因B物體始終浸沒在水中,所以,V排=V,則F浮=水gV由式可得:FVg+水gV=Vg,即:=7.5×103kg/m3=7.5g/cm3故答案為:7.530受阿基米德辨別真假皇冠故事的啟發(fā),小明設計了一個測量碗的密度的探究實驗,實驗
52、步驟及實驗數(shù)據(jù)如圖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填寫計算結(jié)果:(1)碗的體積為30cm3;(2)碗的質(zhì)量為60g;(3)碗的密度為2g/cm3【解答】解:(1)由圖甲知,水的體積V1=500mL,由圖丙知,碗和水的總體積V3=530mL,碗的體積V=V3V1=530mL500mL=30mL=30cm3;(2)由圖乙知,水與碗所排開水的總體積V2=560mL,碗所排開水的體積V排=V2V1=560mL500mL=60mL,碗所排開水的質(zhì)量m水=水V排=1g/mL×60mL=60g;碗漂浮在水面上時,碗受豎直向下的重力G碗=m碗g,豎直向上的浮力F浮m水g,處于平衡狀態(tài),由平衡條件得:G碗=F浮,即:m碗g=m水g,所以m碗=m水=60g;(3)碗的密度碗=2g/cm3;故答案為:(1)30;(2)60;(3)231質(zhì)量為68g的空瓶子,裝滿水后的總質(zhì)量為184g,若先在瓶中放入36g的金屬塊,然后再裝滿水,發(fā)現(xiàn)總質(zhì)量為216g,則瓶子的容積為1.16×104m3,此金屬塊的密度為9×103kg/m3【解答】解:(1)瓶子裝滿水時,水的質(zhì)量:m水=m總m瓶=184g68g=116g,瓶子的容積:V=V水=116cm3=1.16×104m3;(2)瓶子放入金屬塊后再裝滿水時,水的質(zhì)量:m水=m總m金m瓶=216g36g68g=112g,水的體積:V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運輸服務合同(2篇)
- 少先隊課件模板
- 推敲課件蘇教版
- 古詩詞誦讀《燕歌行并序》-高二語文大單元教學同步備課(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中冊)
- 第14課 《背影》-八年級語文上冊同步備課精講(統(tǒng)編版)
- 螞蟻 故事 課件
- 西南林業(yè)大學《比較文學概論》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西京學院《建筑信息模型》2022-2023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西京學院《機械原理》2022-2023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溫度變化對化學平衡的移動影響
- 大象版一年級科學上冊全冊教案
- 贛價協(xié)〔2023〕9號江西省建設工程造價咨詢服務收費基準價
- 5000字論文范文(推薦十篇)
- 教案評分標準
- 中藥飲片處方點評表
- 《節(jié)能監(jiān)察的概念及其作用》
- 綜合布線系統(tǒng)竣工驗收表
- 人教版《生命.生態(tài).安全》六年級上冊全冊教案
- 蔬菜會員卡策劃營銷推廣方案多篇
- 導管滑脫應急預案及處理流程
- (精選word)三對三籃球比賽記錄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