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的探究歷程教學設計參考_第1頁
光合作用的探究歷程教學設計參考_第2頁
光合作用的探究歷程教學設計參考_第3頁
光合作用的探究歷程教學設計參考_第4頁
光合作用的探究歷程教學設計參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光合作用的探究歷程教學設計設計思想對教材內(nèi)容作適當?shù)恼{(diào)整,讓學生在了解有關光合作用探究經(jīng)典實驗基礎上,通過思考、討論、交流、修正,體會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學會構建模型的基本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研究理念。教學目標1. 說出有關光合作用研究的科學家及其經(jīng)典實驗。2. 分析光合作用探究實驗的過程及其設計思路, 分析基本結論,并構建光合作用過程模型。3. 認同科學家的實驗研究思想教學重點光合作用經(jīng)典實驗的過程及其設計思想教學難點光合作用經(jīng)典實驗設計思想教學方法誘導思考、合作探究、分析講述教學過程溫故知新1. 葉綠體中的光合作用色素有哪些種類?分別是什么顏色?分別吸收哪些光?2.在色素分離實驗中,某同學

2、共做了4個濾紙條,其中3個濾紙條得到了清晰的色素帶。試描述在濾紙條上,從上到下的色素帶名稱。試解釋另外1個濾紙條沒有得到清晰的色素帶可能的原因有哪一些? 導入植物的光合作用是一個極其復雜的生物化學反應過程。人們對光合作用過程的認識經(jīng)歷了一個漫長的探索歷程。該探索歷程不僅充分展示了人類的聰明才智,而且人類對光合作用的深層探索仍在進行。探究過程光合作用的探究歷程(板書)1光合作用的概念布置學生通過閱讀教材,初步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場所?條件?原料?產(chǎn)物?能量轉換?),并通過完成【思考1】了解光合作用發(fā)生的特例。【思考1】沒有葉綠體,能否進行光合作用嗎?(能,例如藍藻。)2光合作用的探究歷程(1)普

3、利斯特利實驗(1771年):(多媒體展示其示意圖)實驗過程:學生閱讀教材,了解普利斯特利實驗的過程和現(xiàn)象。實驗分析:實驗自變量是植物的有無。由于植物的存在,使得蠟燭燃燒(小鼠存活呼吸)時間延長。實驗結論:(學生討論交流)植物具有更新空氣的能力。構建模型:用簡式形式表示植物更新空氣的作用。污濁空氣綠色植物新鮮空氣【思考2】普利斯特利實驗存在哪些問題?實驗有時是失敗的,沒有發(fā)現(xiàn)光照在實驗中的作用等。(2)英格豪斯實驗(1779年):實驗過程:重復進行普利斯特利實驗500多次。(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格豪斯堅忍不拔的科研精神?。嶒灲Y論:(學生討論交流)證明普利斯特利實驗只有在光照條件下才能成立。材料補充:

4、1785年科學家證實植物體更新空氣是因為吸收CO 2,放出O 2。構建模型:(學生對所得模型進行具體化修正)光照CO 2綠色植物O 2淀粉(3)薩克斯實驗(1864年):(結合初中所學知識,多媒體展示其示意圖)實驗步驟:(多媒體展示,要求學生學會鑒定葉片中淀粉的技術方法)將綠色植物(天竺葵)在黑暗中放置24小時。選擇一片葉,用遮光板從兩面夾住部分葉片。將植物在光照條件下放置一段時間。將該葉片取下,放在酒精中通過沸水浴處理一段時間。取出葉片,用清水漂洗后,用碘蒸氣熏蒸或滴加碘液。(通過完成以下實驗分析,加深對實驗的理解。)【思考3】實驗中的自變量是什么?如何控制的?自變量是有無光照。用遮光板遮光

5、,達到控制無光?!舅伎?】為什么將綠色植物在黑暗中放置24小時?放在黑暗中的目的是通過葉片的呼吸作用把原來的淀粉消耗掉【思考5】葉片放到酒精中沸水浴的目的是什么?溶解光合作用色素,使葉片脫色,有利于碘液染色后觀察葉片顏色變化。實驗現(xiàn)象:光照部分葉片呈現(xiàn)深藍色,遮光部分葉片無顏色變化。實驗結論:植物在光照條件下合成了淀粉。構建模型:(學生對所得模型作進一步具體化修正)光照CO2綠色植物O 2淀粉(4)恩格爾曼實驗(1880年):(多媒體展示其示意圖)實驗步驟:學生閱讀教材,了解恩格爾曼實驗的過程和結果。實驗分析:(學生討論交流)恩格爾曼實驗的設計有哪些巧妙之處?(意思到位即可)水綿的葉綠體大型帶

6、狀,便于操作和觀察。利用好氧菌檢測氧氣釋放分布部位。沒有空氣和光的環(huán)境,排除空氣中氧氣和光干擾。用極細光束照射,以形成對照。實驗結論:葉綠體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構建模型:(學生對所得模型作進一步具體化修正)光照CO2葉綠體O 2淀粉(結合上一節(jié)課后習題,進一步體現(xiàn)恩格爾曼實驗的設計巧妙之處選擇材料的重要性)(5)魯賓卡門實驗(1939年):(多媒體展示其示意圖)實驗方法:同位素示蹤法(學生閱讀教材,了解什么是同位素標記法,并能夠舉出其他例子,如用3H 亮氨酸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運輸和分泌過程等)。實驗步驟:學生閱讀教材,了解魯賓卡門實驗的過程和結果。實驗分析:魯賓卡門實驗中是否利用了對照實驗方法?若是,則自變量是什么?若不是,那為什么?是,自變量是CO 2和H 2O 中的O 是否為18O 。實驗現(xiàn)象:甲組釋放出16O 2,乙組釋放出18O 2。實驗結論:光合作用釋放出的O 2來自水。構建模型:(學生對所得模型作進一步具體化修正)光照H 2O CO 2葉綠體O 2淀粉(6)卡爾文實驗(40年代)實驗方法:同位素示蹤法。實驗過程:(多媒體展示,學生了解實驗的過程和結果)利用14C 標記CO 2,供小球藻進行光合作用,每隔一定時間,檢測小球藻內(nèi)的含14C 的化合物,從而探清了CO 2在光合作用中的轉化過程。構建模型:(學生對所得模型作進一步修正,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