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王澍的建筑與情懷 建筑師,首先得是個文人。王澍的文人情懷“文藝青年文藝青年”王澍王澍建筑師,首先得是個文人。建筑師,首先得是個文人。 不談建筑,只談房子,所以就是業(yè)余的,業(yè)余建筑。不談建筑,只談房子,所以就是業(yè)余的,業(yè)余建筑。1963年,生于烏魯木齊1985年,畢業(yè)于南京工學院建筑系 學士1988年,畢業(yè)于東南大學建筑研究所 碩士研究生1988年至1995年 ,在浙江美術學院(現(xiàn)中國美術學院)工作2000年 畢業(yè)于同濟大學建筑城規(guī)學院建筑設計與理論專業(yè)城市設計方向 博士現(xiàn)任中國美術學院建筑藝術學院院長王澍的生平簡介王澍主要作品王澍主要作品2000蘇州大學文正學院圖書館,建成,地點:蘇州2000
2、上海頂層畫廊,建成,地點:上海2001-2005垂直院宅(錢江時代),在建,地點:杭州2002-2005寧波市美術館,建成,地點:寧波2002-2005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園一期工程,建成,地點:杭州2002-2005東莞理工學院藝術系館,建成,地點:廣東東莞2004-2005五散房,建成,地點:寧波2004-2005瓷屋1,建成, 地點:金華2006-2008寧波博物館 建成,地點:寧波2010上海世博會寧波館文人建筑師文人建筑師王澍王澍王澍的那些建筑瓦爿墻三步曲五散房瓦爿墻是浙東地區(qū)民間的,以就地取材的各種舊磚、舊瓦等廢舊建筑材料為主采用層層疊砌的工藝砌筑而成的一種墻體。這種以廢舊料為原材料
3、砌筑的墻體不僅堅固、美觀而且經濟、環(huán)保、節(jié)能。初步探索瓦爿墻與混凝土的結合五散房中國美院象山校區(qū)寧波美術館五散房瓦爿墻是浙東地區(qū)民間的,以就地取材的各種舊磚、舊瓦等廢舊建筑材料為主采用層層疊砌的工藝砌筑而成的一種墻體。這種以廢舊料為原材料砌筑的墻體不僅堅固、美觀而且經濟、環(huán)保、節(jié)能。五散房五散房瓦爿墻初瓦爿墻初探探五散房是5處小公建,一共2000平方米。這是一次小實驗,為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qū)二期項目積累了很多建筑類型和建造方法上的實際經驗,這也是王澍業(yè)余建筑工作室的工作方法?!蔽迳⒎糠譃椴枋?、畫廊、咖啡廳、管理用房等,分別用了5種不同的建筑類型和建造方法。王澍表示:“設計五散房,當初出于3種考
4、慮。一是如何做才能體現(xiàn)具有中國氣質的現(xiàn)代建筑;二是如何不局限于造房子本身,和場地、環(huán)境有特殊的配合;另外,還嘗試了各種不同的建造方法和建筑類型,譬如用夯土技術、鋼構玻璃、預制混凝土等一些中國傳統(tǒng)的建造方法。五散房五散房畫廊畫廊元素:坡屋頂與瓦爿墻材料的語言:青磚與青瓦堆砌而成的瓦爿墻配合鋼筋混凝土澆筑的建筑大屋頂。畫廊背丘面湖,屋頂一波三折,檐下空間具有典型江南建筑的氣候特征,建筑前后各設兩條礫石干鋪帶,可以作、為戶外盆景的展示場地。瓦爿墻給我們呈現(xiàn)的不僅僅是一種鄉(xiāng)土氣息,它所呈現(xiàn)的那種“質樸”是王澍所追求的。王澍的很多建筑都會出現(xiàn)廊檐,這與江南多雨的氣候特點是分不開的。畫廊畫廊鋼筋條做垂簾外
5、墻的外層是各種磚塊堆砌的 青瓦與青磚的堆砌 青瓦與青磚的堆砌 五散房五散房畫廊畫廊五散房五散房茶室茶室元素:茶室外立面采用的是傳統(tǒng)建筑的窗欞形式。材料語言:鋼筋混凝土對木格花窗的替換,用現(xiàn)代的材料來詮釋傳統(tǒng)的建筑元素。將傳統(tǒng)建筑的窗欞按一定的比例放大,賦予一定的邏輯結構順序,結合鋼筋混凝土的可塑性,體現(xiàn)出了茶室應有的氣質。制造出美輪美奐的光影效果在現(xiàn)代之中延續(xù)著對傳統(tǒng)的記憶,同時也在那種特定的環(huán)境中勾勒出了一幅建筑與自然融合共生的場景。五散房五散房茶室茶室茶室采用合院形態(tài),6米高的院子中圍著一個3米高的青磚臺,種著兩棵大樹,樹影隨風移動 ,并且嘗試了不同的建造方法和建筑類型,在此采用了預制混凝
6、土傳統(tǒng)建造方法五散房五散房茶室茶室五散房五散房茶室茶室2元素:主樓的磚砌方式借用寧波傳統(tǒng)民居的建造方法.材料語言:傳統(tǒng)的黃色土墻與現(xiàn)代的鋼構玻璃的碰撞。建筑師將鄉(xiāng)土的建造手法與現(xiàn)代的施工技術相結合,使傳統(tǒng)與現(xiàn)在的建筑語言碰撞出火花。同時,王澍對傳統(tǒng)以及對材料的長期研究和對自然元素的理解,使其在設計建筑師不僅僅停留在建筑本身,而是考慮建筑與自然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五散房五散房茶室茶室2入口水景倒影磚的砌筑是寧波本地傳統(tǒng)民居的建造工法室內場景主樓黃顏色土墻五散房五散房茶室茶室2中國美院象山校區(qū)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qū)區(qū)王澍在國美象山校區(qū)的規(guī)劃與設計中,成功地把中國傳統(tǒng)的空間概念、傳統(tǒng)的詩
7、意與審美帶入當代建筑,以達到平衡一座規(guī)模龐大的校園與一座不甚高大的山的目的。 理解象山校園,先要理解王澍對時間和傳統(tǒng)的感情。2002年,杭州南山路開始改建,杭州市政府想把這條路建成上海的衡山路,西湖邊上的很多民居就開始拆毀。為了阻止這一切,王澍沿西湖拍了400多張幻燈片,一張一張地講給負責改建的官員看:每一幢房子,都帶著不同歷史時期的風格,他說:你們知道南山路的歷史有多久嗎?從你們改建完成那天起,南山路的歷史就只有1年了。 象山校園正是建立在王澍對時間和傳統(tǒng)的理解之上。 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qū)區(qū) 這座帶著時間的象山校園,建筑占一半,自然景觀占一半。校園中心是蔥郁溫婉的象山,山腳
8、下一彎流水,10座已完工的建筑像書法筆觸一般順著水勢面山而建,建筑群隨山體扭轉、斷裂。王澍說,“這首先在于一座規(guī)模龐大的校園與一座不大的山的共存,因為那山是先在的”。 象山腳下的這片空地,開工之前,原本是一片平坦的水稻田。但王澍運用了傳統(tǒng)園林建筑中“平地起坡”技法,順著山勢和水勢做出坡度。王澍說,中國人蓋任何房子都會講究一個勢。第一期完工的建筑是教學樓等公共建筑,在山的北面,地勢是北高南低,北邊的房子要高,這是一個合院的基本語言。 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qū)區(qū) 王澍對傳統(tǒng)的運用并不拘泥,所有的合院都不是閉合的;在有的院子里,王澍把面山的一面徹底打開,而在圖書館這處院落里,圍合處會有
9、一個缺口,種上一棵樹。王澍說,等樹長大,學生們會在樹蔭下看書。而在建筑的內部,所有的內部設計,都非常現(xiàn)代主義:線條感極強的燈、屋頂?shù)乃噘|感、管道和線路的裸露。 在象山建筑中,王澍最大的突破,在于尺度。中國傳統(tǒng)合院尺度是很小的,但王澍的建筑尺度觀念即使在現(xiàn)代建筑里也是相當大膽的。 會喘氣的材料會喘氣的材料南方民居中常見的磚、瓦、檐、竹、木,讓王澍的建筑充滿了江南的靈性。整個象山校區(qū)的建筑,片片鱗瓦,鋪陳櫛比;重重密檐,錯落有致。“你知道,南方詩歌文化里一個非常重要的主題是下雨,以及下雨之后看到雨水從哪里下來。”他說,做瓦檐的時候,一直在想象學生們從窗外看著雨水從瓦檐上滴落的浪漫場景。另外,瓦檐
10、還有著奇妙的實用價值。瓦片間充滿了交疊出的縫隙,這是天然的空調機,夏天的時候,風從縫隙間吹出來,自然地形成習習涼風;而冬天,這些縫隙又會對風力形成自我調節(jié)。 死亡既是新生死亡既是新生一個建筑,它最好看的時候并不是剛剛竣工時的嶄新模樣,而是在它慢慢變舊以后,這個過程是不可建造的。當建筑與與自然和人的生活有了互動之后,它的生命狀態(tài)就呈現(xiàn)出來了。木材以本身自重輕、易加工的優(yōu)勢,與磚石相比,可以嘗試更多形式的組合。江南多竹子杉木,這些材料都是可再生替換的,且替換下來的腐朽部分不會對土地造成污染,有生命的建筑師一個循環(huán)系統(tǒng),死亡即新生。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qū)區(qū) 王澍在象山校區(qū)一期工程中,
11、所有的內院均采用當?shù)厣a的杉木板,按照一定的模數(shù)平鋪在內院的立面上,通過每扇杉木板的開啟與閉合形成變化萬千的立面效果。四層高的杉木板材原色里面三面圍合向山的三合院落,關閉時具有令人震撼的單純性,打開時具有輕快地多樣性。半生命體系的建筑半生命體系的建筑“在我有生之年,一定要廢掉混凝土?!?我喜歡會呼吸的材料我喜歡看有點“臟”的材料但是現(xiàn)階段主體結構還離不開混凝土和鋼材寧波美術館寧波博物館寧波博物館 五代南唐 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圖 北宋 郭熙 早春圖北宋 范寬溪山行旅圖 山是中國人尋找失落的文化和隱藏文化之地,寧波博物館的外形設計的靈感來源于對大型山體的研究。寧波博物館鳥瞰圖寧波博物館鳥瞰圖大山法大
12、山法 構思草圖這座建筑是被作為一座人工山體來設計的。思想首先來自建筑所處的環(huán)境。場地處于一片由遠山圍繞的平原,不久前還是稻田,城市剛剛擴張到這里。中國城市的擴張一般都是政府先行,政府的行政中心先搬遷到這里。場地東側已經建成的是由兩位政府認可的建筑大師設計的巨大政府辦公樓、巨大廣場和文化中心,南側不遠,隔著一個公園還是大片的稻田。但這些稻田馬上也將消失,作為城市規(guī)劃的企業(yè)總部用地,由建筑師馬清運規(guī)劃的幾十座高層建筑即將興建。原來在這片區(qū)域的幾十個美麗村落,已經被拆得還剩殘缺不全的一個,到處可見殘磚碎瓦。寧波博物館寧波博物館??偲矫鎴D寧波博物館的外觀被塑造成一座山的片段,山是連綿的,就像有生機的城
13、市結構也是連綿的。這座建筑因此有被人力刀切割的方正形態(tài)。建筑下半段是一個方盒子,建筑上半段開裂為類似山體的形狀,這是關于一個方盒子如何瓦解成為“自然形態(tài)”的敘事。寧波博物館寧波博物館寧波博物館寧波博物館這是關于一個方盒子如何瓦解成為“自然形態(tài)”的敘事。寧波博物館寧波博物館入口處的設計充滿變化,太湖石元素,延續(xù)到了這個作品里。五散房的太湖房國美的太湖房寧波博物館寧波博物館王澍從這張圖的構圖中得到啟發(fā),在設計寧波博物館時有意將建筑高度壓低,以強調向鄉(xiāng)野延展的地平線,同時建筑頂邊的瓦爿砌法密集使用暗紅色的瓦缸片,把夕陽的輝光固定下來。寧波博物館寧波博物館窗窗博物館內部采光量需求,采用了更為靈活的開窗
14、方式,在包括立面及屋頂?shù)恼麖埍砥ど?,依?jù)內部空間采光要求布置不同疏密大小的圓窗,例如展覽部分的分布較疏,公共空間部分分布較密。其靈感一方面來源于水中富有動感、不斷變化的氣泡,另一方面也是對舷窗的隱喻。時間的碎片時間的碎片磚、磚、瓦、缸片瓦、缸片材質分析:寧波歷史博物館外立面的大部分但是用周圍拆遷工地上搜集來的破碎爛瓦建造而成。這些碎片通過一種名為“瓦爿”的技術被擊中在一起,瓦爿墻材料包括青磚、龍骨磚、瓦片、缸片等,大多是寧波舊城改造時積留下來的明清以來的舊物。竹與磚瓦的對話竹與磚瓦的對話斜壁采用的是特殊模板成型的清水混凝土墻,用毛洋溢著濃濃的鄉(xiāng)土氣息,仿佛置身古老街巷,神游南竹林,這正是設計師“新鄉(xiāng)土主義”建筑理念的表達。竹條模塊混凝土紅色的缸片青瓦與青磚的堆砌 寧波博物館寧波博物館虛實虛實竹子的虛實對比,自然與人工的對話瓦爿墻與混凝土的結瓦爿墻與混凝土的結合合寧波博物館瓦爿墻由4個構造層組成,由外到內分別是瓦爿墻、瓦爿墻襯墻、構爿墻襯墻既是外墻受力的主要構件,又是外墻防水的主要構造;構造空腔與樓地面交界處設有防水構造層和明溝排水系統(tǒng)。瓦爿墻與瓦爿墻襯墻用拉接筋和托梁緊密地連接成一個整體,結構安全得到充分保障;瓦爿墻是防水的第1道關口,瓦爿墻襯墻是防水的第2道關口,也是關鍵的一道,瓦爿墻襯墻與內隔墻間的構造空腔是防水的最后一道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度車貸抵押貸款續(xù)貸服務合同3篇
- 2025年浙科版八年級生物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
- 二零二五年度航空航天燃料采購合同要素及燃燒效率3篇
- 2025年統(tǒng)編版2024七年級物理下冊月考試卷
- 2025年外研銜接版選擇性必修1物理下冊階段測試試卷
- 2025年浙科版高一地理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
- 2025年統(tǒng)編版2024選修5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
- 2025年度個人自用住房產權轉讓合同范本2篇
- 二零二五年度智慧城市建設戰(zhàn)略合作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戶外廣告照明設計施工合同3篇
- 2024版《建設工程開工、停工、復工安全管理臺賬表格(流程圖、申請表、報審表、考核表、通知單等)》模版
- 2024年廣州市高三一模普通高中畢業(yè)班高三綜合測試一 物理試卷(含答案)
- 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六年級下冊教材分析萬永霞
- 粘液腺肺癌病理報告
- 酒店人防管理制度
- 油田酸化工藝技術
- 上海高考英語詞匯手冊列表
- 移動商務內容運營(吳洪貴)任務五 其他內容類型的生產
- 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6181乙二醇裝置爆炸事故調查報告
- 例說相機誘導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相機誘導
- 浙江省紹興市2023年中考科學試題(word版-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