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奧數(shù)和差問題_第1頁
小學四年級奧數(shù)和差問題_第2頁
小學四年級奧數(shù)和差問題_第3頁
小學四年級奧數(shù)和差問題_第4頁
小學四年級奧數(shù)和差問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李師傅生產(chǎn)的零件個數(shù)是徒弟的6倍,如果兩個人各再生產(chǎn)20個,那么李師傅生產(chǎn)零件的個數(shù)是徒弟的4倍,兩人原來各生產(chǎn)零件多少個? 20*6-20是6份和4份的差除以6份和4份的份數(shù)差求出的是50. 問為什么這個值不是原來1份徒弟的,而是加了20以后徒弟的。我真的好笨理解不了請指點迷津。 2,某班買來單價為0.5元的練習本若干,如果將這些練習本只給女生,平均每人可得15本;如果將這些練習本只給男生,平均每人可得10本。那么,將這些練習本平均分給全班同學,每人應付多少錢? 應該這么想,徒弟是1份,師傅是6份。這是6倍關系。 徒弟是1份+20,師傅是6份+20。這是4倍關系。 在4倍關系中,師傅比徒弟多

2、多少,應該是(6份+20)-(1份+20)=原來的5份。也是現(xiàn)在的3份。 現(xiàn)在的3份=(原來的1份+20)*3 =原來的3份+60 再和原來的5份一比,60個零件是2份 30個零件是1份。 李師傅生產(chǎn)的零件180,徒弟是30 只給女生,平均每人可得15本 男生,平均每人可得10本,這兩句話說男生多。 女生每人交15*0.5=7.5元 男生每人交10*0.5=5.0元 要感謝 raymonshan - 經(jīng)理 五級,是他提供了解題思路 根據(jù)15 10,可得男女比例為 3:2。 女生占 2/5 ,男生占3/5。 7.5*3/5+5.0*2/5/1=6元 這些練習本平均分給全班同學,每人應付6元例1.

3、 在運動會上,參加跑步的人數(shù)是參加跳遠的4倍,比參加跳遠的多66人,參加賽跑和跳遠的各有多少人? 解題關鍵:跳遠的人數(shù)為一倍,那么跑步的比跳遠的多66人,相當于跳遠人數(shù)的(41)倍。這樣先求出跳遠人數(shù),再求跑步人數(shù)。 跳遠:(人) 跑步:(人) 答:參加賽跑的有88人,參加跳遠的有22人。 例2. 甲筐有梨400個,乙筐有梨240個,現(xiàn)在從兩筐取出數(shù)目相等的梨,剩下梨的數(shù)量甲筐恰好是乙筐的5倍,求兩筐所剩的梨,各是多少? 解題關鍵:從兩筐中分別取出的梨的重量相等,兩筐剩下的梨的數(shù)量之差與原有梨的數(shù)量之差相等。若以乙筐剩下的梨為一倍量,那么甲筐剩下的梨恰好是乙筐剩下梨的5倍,知道了兩個數(shù)量的差與

4、兩個數(shù)間的倍數(shù)關系,就可以用差倍問題的思路來解答。 解法:(1)兩筐梨的差:(個) (2)乙筐剩下:(個) (3)甲筐剩下:(個) 答:甲筐剩下200個梨,乙筐剩下40個梨。 例3. 某小區(qū)春季綠化植樹,楊樹的棵數(shù)比柳樹的2倍多95棵,已知楊樹比柳樹多465棵,楊樹、柳樹各多少棵? 解法:柳樹:(棵) 楊樹:(棵) 答:楊樹835棵,柳樹370棵。 例4. 有兩根同樣長的繩子,第一根截去12米,第二根接上14米,這時第二根長度是第一根長的3倍,兩根繩子原來各長多少米? 解題關鍵:把變化后的第一根長度看作1倍,而121426(米)正好相當于變化后第一根的2倍。 解法:(1)第一根截去12米剩下的

5、長度: (米) (2)兩根繩子的長度: (米) 答:兩根繩子原來長25米。 例5. 食堂有94千克面粉,138千克大米。每天用去面粉、大米各9千克,幾天后,剩下的大米是面粉的3倍? 解題關鍵:剩差原差 解法:(1)大米、面粉數(shù)量差:(千克) (2)剩下多少面粉:(千克) (3)賣出多少面粉:(千克) (4)賣了幾天:(天) 答:8天后,剩下的大米是面粉的3倍。 例6. 兩塊同樣長的花布,第一塊賣出31米,第2塊賣出19米后,第二塊是第一塊的4倍,求每塊花布原有多少米? 解題關鍵:賣出的差,正好是第一塊布剩下的(41)倍。 解法:(1)第二塊布比第一塊布多剩下:(米) (2)第一塊布剩下:(米)

6、 (3)第一塊布原有多少米:(米) 答:每塊花布原有35米。【課堂訓練】 有兩塊布,第一塊長74米,第二塊長50米,兩塊布各剪去同樣長的一塊布后,剩下的第一塊米數(shù)是第二塊的3倍,問每塊布各剪去多少米? 解:(米) (米) 答:每塊布各剪去38米。【模擬試題】(答題時間:20分鐘) 1. 果園里的桃樹比杏樹多90棵,桃樹的棵數(shù)是杏樹的3倍,桃樹和杏樹各有多少棵? 2. 甲筐梨的重量是乙筐梨的3倍,如果從甲筐取出30千克放入乙筐則兩筐一樣重,兩筐梨原來各有多少千克? 3. 甲校人數(shù)比乙校人數(shù)的2倍多16人,甲校比乙校多234人,求兩校人數(shù)各是多少? 4. 甲工廠人數(shù)比乙工廠少540人,若兩個廠各有

7、600人下崗,乙廠人數(shù)恰好是甲廠人數(shù)的4倍,求甲廠原有多少人? 5. 甲、乙兩個數(shù),如果甲數(shù)加上320就等于乙數(shù)了,如果乙數(shù)加上460就等于甲數(shù)的3倍,兩個數(shù)各是多少?【試題答案】 1. 果園里的桃樹比杏樹多90棵,桃樹的棵數(shù)是杏樹的3倍,桃樹和杏樹各有多少棵? 杏樹:(棵) 桃樹:(棵) 答:桃樹135棵,杏樹45棵。 2. 甲筐梨的重量是乙筐梨的3倍,如果從甲筐取出30千克放入乙筐則兩筐一樣重,兩筐梨原來各有多少千克? 乙筐:(千克) 甲筐:(千克) 答:甲筐梨原來有90千克,乙筐梨原來有30千克。 3. 甲校人數(shù)比乙校人數(shù)的2倍多16人,甲校比乙校多234人,求兩校人數(shù)各是多少? 乙校:

8、(人) 甲校:(人) 答:甲校有452人,乙校有218人。 4. 甲工廠人數(shù)比乙工廠少540人,若兩個廠各有600人下崗,乙廠人數(shù)恰好是甲廠人數(shù)的4倍,求甲廠原有多少人? 甲廠剩下:(人) 甲原有:(人) 答:甲廠原有780人。 5. 甲、乙兩個數(shù),如果甲數(shù)加上320就等于乙數(shù)了,如果乙數(shù)加上460就等于甲數(shù)的3倍,兩個數(shù)各是多少? 甲數(shù): 乙數(shù): 答:甲數(shù)為390,乙數(shù)為710。例:某工廠一車間人數(shù)是二車間的3倍,一車間比二車間多120人,兩個車間各有多少人? 解答方式:把二車間人數(shù)看作“1”,一車間是二車間的3倍,相當于3個“1”,一車間比二車間是3:1。多出來的120人,就是二車間與一車

9、間相差的份數(shù),相當于2份。 二車間:120÷(3-1)60(人) 一車間:12060180(人)或60×3180(人) 差倍應用題的規(guī)律是: 小數(shù)差÷(倍數(shù)1) 大數(shù)小數(shù)差 或 大數(shù)小數(shù)×倍數(shù) 等量關系:小數(shù)×倍數(shù)小數(shù)差 2三個小組共有180人,一、二兩個小組人數(shù)之和比第三小組多20人,第一小組比第二小組少2人,求第一小組的人數(shù)。 分析:要點:先把一,二小組看成一個整體!把第三小組看成一個整體,我們把這種方法叫“化三為二”即把三個問題轉換成二個問題,先求出第一,二小組的人數(shù),再求出第一小組的人數(shù)。這也是一個和差問題。 解:(18020)

10、7;2100(人)第一,二小組的人數(shù) (1002)÷249(人)第一小組的人數(shù) 綜合:(18020)÷22÷249(人)第一小組的人數(shù) 答:第一小組的人數(shù)是49人。 4在一個減法算式里,被減數(shù)、減數(shù)與差的和等于120,而減數(shù)是差的3倍,那么差等于多少? 分析:這是一個和倍問題。減數(shù)是差的3倍,那么被減數(shù)就是差的4倍,所以被減數(shù)、減數(shù)與差的和就是差的8倍,應該等于120,所以差120÷815。 解:120÷(1312)15 答:差等于15。 6有50名學生參加聯(lián)歡會,第一個到會的女同學同全部男生握過手,第二個到會的女生只差一個男生沒握過手,第三個

11、到會的女生只差2個男生沒握過手,以此類推,最后一個到會的女生同7個男生握過手。問這些學生中有多少名男生? 分析:這是和差問題。我們可以這樣想:如果這個班再多6個女生的話,最后一個女生就應該只與1個男生握手,這時,男生和女生一樣多了,所以原來男生比女生多(71)6個人!男生人數(shù)就是: 解:(506)÷228(人)。 答:男生人數(shù)是2 8人。 注:還有一種解法,765432128(人) 我的分析方法還不能說得很清楚。請大家指正。 8甲、乙、丙共有100本課外書。甲的本數(shù)除以乙的本數(shù),丙的本數(shù)除以甲的本數(shù),商都是5,余數(shù)也都是1。那么乙有多少本書? 分析:這是和倍問題??炊}后可以這樣理解

12、,“甲、乙、丙3個數(shù)是100,甲是乙的5倍多1,丙是甲的5倍多1,求甲、乙、丙各是幾?”。即:乙是1倍;甲是乙的5倍多1;丙是乙的(5×5)倍多(1×51)6。那么100減去(16)的差對應(155×5)倍,這樣可求出乙是多少。 解:1001(1×51)÷(11×51×5×5)91÷313(本) 答:乙有3本書。 10有貨物108件,分成四堆存放在倉庫時,第一堆件數(shù)的2倍等于第二堆件數(shù)的一半,比第三堆的件數(shù)少2,比第四堆的件數(shù)多2問每堆各存放多少件? 分析:如果我們把第一堆看成1倍,那么可以算出第二堆就是

13、(2×2)4倍,第三堆是2倍多2件,第四堆是2倍少2件,那么一共就剛好是14229倍(第三堆和第四堆剛好一個多2件一個少2件正好抵消),那么1倍就是108÷912件,第二堆就是12×448件,第三堆就是12×2226件,第四堆就是12×2222件。 解:(10822)÷(12×222)108÷912(件)第一堆 12×2×248(件)第二堆; 12×2226(件)第三堆; 12×2222(件)第四堆; 答:每堆各有12件、48件、26件、22件。 12用中國象棋的車,馬,炮分

14、別表示不同的自然數(shù)。如果:車÷馬2,炮÷車4,炮馬56,那么“車馬炮”等于多少? 分析:這是一個差倍問題。依題有,馬是1倍,車是馬的2倍,炮是車的4倍,所以炮與馬的倍數(shù)差是(2×41)7倍,而炮與馬的兩數(shù)差是56,根據(jù)差倍問題的公式就可分別求出車、馬、炮的值。 解:56÷(81)8馬; 8×216車 16×464炮 8166488車馬炮 答:車、馬、炮的和是88 14甲、乙兩位學生原計劃每天自學的時間相同,若甲每天增加自學時間半小時,乙每天減少自學時間半小時,則乙自學6天的時間僅相等于甲自學一天的時間。問:甲、乙原計劃每天自學多少分鐘

15、? 分析:差倍問題。原來時間相同,現(xiàn)甲多半小時,乙少半小時,現(xiàn)在的兩數(shù)差是(3030)60分鐘,現(xiàn)在的差數(shù)差是(61)5倍,這樣可求出現(xiàn)乙每天自學的時間,加上30分鐘,可得原計劃每天自學時間。 解:(3030)÷(61)30123042(分鐘) 答:原計劃每天自學42分鐘。 涉及4個或4個以上的對象,已知數(shù)量關系,不便直接運用,與其它知識相關聯(lián)的復雜和差倍問題。 【典型問題】 1. 四年級有4個班,不算甲班其余三個班的總人數(shù)是131人;不算丁班其余三個班的總人數(shù)是134人;乙、丙兩班的總人數(shù)比甲、丁兩班的總人數(shù)少1人,問這四個班共有多少人? 解答:用131+134=265,這是1個甲

16、、丁和2個乙、丙的總和,因為乙、丙兩班的總人數(shù)比甲、丁兩班的總人數(shù)少1人,所以用265-1=264就剛好是3個乙、丙的和,264÷3=88,就是說乙丙的和是88,那么甲丁和是88+1=89,所以四個班的和是88+89=177人.2. 有四個數(shù),其中每三個數(shù)的和分別是45,46,49,52,那么這四個數(shù)中最小的一個數(shù)是多少? 解答:大家想想,我如果把4個數(shù)全加起來是什么?實際上是每個數(shù)都加了3遍!大家一定要記住這種思想?。?5+46+49+52)÷3=64就是這四個數(shù)的和,題目要求最小的數(shù),我就用64減去52(某三個數(shù)和最大的)就是最小的數(shù),等于12.3. 在一個兩位數(shù)之間插

17、入一個數(shù)字,就變成一個三位數(shù)。例如:在72中間插入數(shù)字6,就變成了762。有些兩位數(shù)中間插入數(shù)字后所得到的三位數(shù)是原來兩位數(shù)的9倍,求出所有這樣的兩位數(shù)。 解答:對于這個題來說,首先要判斷個位是多少,這個數(shù)的個位乘以9以后的個位還等于原來的個位,說明個位只能是0或5!先看0,很快發(fā)現(xiàn)不行,因為20×9=180,30×9=270,40×9=360等等,不管是幾十乘以9,結果百位總比十位小,所以各位只能是5。略作計算,不難發(fā)現(xiàn):15,25,35,45是滿足要求的數(shù)4. 某班買來單價為0.5元的練習本若干,如果將這些練習本只給女生,平均每人可得15本;如果將這些練習本只

18、給男生,平均每人可得10本。那么,將這些練習本平均分給全班同學,每人應付多少錢? 解答:對于這種問題,如果給一個學過工程問題的學生來做的話,簡直太簡單了,但工程問題是六年級的內(nèi)容,四年級的學生怎么辦呢?我們可以這樣考慮:我就假設班上有2個女生(動動腦筋,為什么不假設成有1個女生?),那么就一共有30個練習本,進而推出有3個男生,用30÷(2+3)=6,說明每人應該有6個練習本,所以每人要付3元錢.5. 動物園的飼養(yǎng)員給三群猴子分花生,如只分給第一群,則每只猴子可得12粒;如只分給第二群,則每只猴子可得15粒;如只分給第三群,則每只猴子可得20粒,那么平均分給三群猴子,每只可得多少粒?

19、 解答:和上個題目一樣我想找到1個數(shù),它既是12的倍數(shù),又是15的倍數(shù),還要是20的倍數(shù)。你能找到嗎?可以找到最小的是60,那么我就假設共有60?;ㄉ?,那么可以算出來第一群猴子有5個,第二群猴子有4個,第三群猴子有3個,那就一共有5+4+3=12只猴子,60÷12=5,所以每個猴子是5粒.6. 一個整數(shù),減去它被5除后余數(shù)的4倍是154,那么原來整數(shù)是多少? 解答:首先,被除數(shù)除以除數(shù),余數(shù)肯定小于除數(shù)。所以在這個題里,余數(shù)肯定不大于4,這就確定了原來整數(shù)只能是:154+4×0,154+4×1,154+4×2,154+4×3,154+4

20、5;4中的一個,檢驗一下,很快得到結果是154+4×2=162.7. 若干名家長(爸爸或媽媽,他們都不是老師)和老師陪同一些小學生參加某次數(shù)學競賽,已知家長和老師共有22人,家長比老師多,媽媽比爸爸多,女老師比媽媽多2人,至少有1名男老師,那么在這22人中,爸爸有多少人? 解答:家長比老師多,所以老師少于22÷2=11人,也就是不超過10人,家長就不少于12人。在至少12個家長中,媽媽比爸爸多,所以媽媽要多于12÷2=6人,也就是不少于7人。因為女老師比媽媽多2人,所以女老師不少于9人,但老師最多就10個,并且還至少有1個男老師,所以老師必須是10個(9個女老師,

21、1個男老師),家長12個人中,有7個媽媽,那么爸爸就有12-7=5人.8. 一次數(shù)學考試共有20道題,規(guī)定:答對一題得2分,答錯一題扣1分,未答的題不計分??荚嚱Y束后,小明共得23分,他想知道自己做錯了幾道題,但只記得未答的題的數(shù)目是個偶數(shù)。請你幫助小明計算一下,他答錯了多少道題? 解答:20個題,如果全部做對的話,可以得20×2=40分。如果不答1道題的話就要少2分,如果做錯一道的話就要少3分。小明得了23分,比總分少40-23=17分。因為沒有做的題是偶數(shù),所以我們可以先想想如果有0道題沒答的話,17分都是做錯了少的,可是17÷3=52,不可能!再考慮如果有2道題沒做的

22、情況,2道題沒做就少4分,還有17-4=13分是因為做錯了少的,13÷3=41,也不可能!考慮4道題沒做的話,就少了8分,還有17-8=9分是因為做錯了少的,9÷3=3,所以有3道題是做錯的.9. 某種商品的價格是:每一個1分錢,每五個4分錢,每九個7分錢,小趙的錢至多能買50個,小李的錢至多能買500個。小李的錢比小趙的錢多多少分錢? 解答:先在腦袋里算一下,是不是九個7分錢最合算啊?先看小趙:50÷9=55,所以他有5×7+4=39分錢;再看小李:500÷9=555,所以他有55×7+4=389分錢,那么小李就比小趙多389-39

23、=350分錢。千萬不要認為用(500-50)÷9×7=350就可以了,比如我把500換成400,方法就不對了!10. 某幼兒園的小班人數(shù)最少,中班有27人,大班比小班多6人。春節(jié)分桔子25箱,每箱不超過60個,不少于50個,桔子總數(shù)的個位數(shù)字是7。若每人分19個,則桔子數(shù)不夠,現(xiàn)在大班每人比中班每人多分一個,中班每人比小班每人多分一個,剛好分完。問這時大班每人分多少桔子?小班有多少人?(本題是本講中最難的問題?。?解答:首先桔子的個數(shù)在1250(=25×50)和1500(=25×60)之間。下面大家?guī)臀铱匆韵聝煞N分桔子的辦法的區(qū)別是多少?(1)大班每人a

24、+1個,中班每人a個,小班每人a-1個;(2)無論大中小班,每人a個。在第一種分法中,我讓大班的孩子每人都拿出來1個去補給小班的孩子,每人補1個,因為大班人比小班多6人,所以最后就還多6個桔子。如果我從所有桔子中拿出6個來,就可以使得原題中的第一種分法變?yōu)槲业牡诙N分法。因為桔子的總數(shù)個位是7,減去6后的個位是1,這么多桔子可以分給所有的孩子,并且讓每人一樣多,所以總的人數(shù)和每人所分到的桔子數(shù)都是奇數(shù)!但很明顯每人19個是不夠的,所以只能是每人17個,15個,13個等等,15個當然不可能了(因為任何數(shù)乘以15后,各位不是5就是0),下面我們來看看可不可能是13個或更少:至少有1250個桔子,1

25、250÷13=962,那么至少有96人,那么大班與小班和起來就至少96-27=69人??墒切“嗳俗钌俨粫^中班的27人,所以大班小班和起來不應該超過27+(27+6)=60人,這與我剛才的結果是矛盾的!所以每人不可能是13個或者更少,這就說明了每人應該是17個蘋果。現(xiàn)在總的蘋果數(shù)個位是7-6=1,每人17個蘋果,所以總的人數(shù)個位應該是3!再看:1250÷17=739,1500÷17=884,這時就可以找到總人數(shù)一定是83。因為如果是73的話,桔子還沒有分完。所以大班小班共有83-27=56人,用和差問題的公式可以很快得到小班人數(shù)是:(56-6)÷2=2

26、5人.11. 一個正方體木塊放在桌子上,每一面都有一個數(shù),位于對面兩個數(shù)的和都等于13,小張能看到頂面和兩個側面,看到的三個數(shù)和為18;小李能看到頂面和另外兩個側面,看到的三個數(shù)的和為24,那么貼著桌子的這一面的數(shù)是多少? 解答:大家先想想,我如果用18加上24的話,得到是哪幾個面的和?是4個側面和2個頂面的和!四個側面的和應該是:13+13=26,這時就可以計算出頂面的數(shù)是:(18+24-26)÷2=8,于是底面的數(shù)是:13-8=5. 12. 左圖是一個道路圖。A處有一大群孩子,這群孩子向東或向北走,在從A開始的每個路口,都有一半人向北走,另一半人向東走,如果先后有60個孩子到過路

27、口B,問:先后共有多少個孩子到過路口C?解答:自己先嘗試一下假設A處有1個孩子,2個孩子時有什么問題,發(fā)現(xiàn)后來就會出現(xiàn)半個孩子的情況,這是不行的,所以再假設有4個,8個,16個孩子,發(fā)現(xiàn)后來還是會出現(xiàn)半個孩子,于是我們就假設A處有32個孩子吧?。ㄗ约簞觿幽X筋:為什么是1,2,4,8,16,32這些數(shù)?這些數(shù)有什么規(guī)律嗎?)最后經(jīng)過計算能發(fā)現(xiàn)C處有8個孩子經(jīng)過,B處有10個孩子經(jīng)過。但事實上B處有60個孩子經(jīng)過,所以原來A處就應該是6個32個孩子!所以就有8×6=48個孩子經(jīng)過C點.13. 比賽用的足球是由黑、白兩色皮子縫制的,其中黑色皮子為正五邊形,白色皮子為正六邊形,并且黑色正五邊

28、形與白色正六邊形的邊長相等??p制的方法是:每塊黑色皮子的5條邊分別與5塊白色皮子的邊縫在一起;每塊白色皮子的6條邊中,有3條邊與黑色皮子的邊縫在一起,另3條邊則與其它白色皮子的邊縫在一起。如果一個足球表面上共有12塊黑色正五邊形皮子,那么,這個足球應有白色正六邊形皮子多少塊? 解答:先算黑皮子共有多少條邊:12×5=60條。這60條邊都是與白皮子縫合在一起的,對于白皮子來說:每塊白色皮子的6條邊中,有3條邊與黑色皮子的邊縫在一起,另3條邊則與其它白色皮子的邊縫在一起,所以白皮子所有邊的一半是與黑皮子縫合在一起的,那么白皮子就應該一共有60×2=120條邊,120÷

29、6=20,所以共有20塊白皮子.14. 5個空瓶可以換1瓶汽水,某班同學喝了161瓶汽水,其中有一些是用喝剩下來的空瓶換的,那么他們至少要買汽水多少瓶? 解答:大致上可以這樣想:先買161瓶汽水,喝完以后用這161個空瓶還可以換回32瓶(161÷5=321)汽水,然后再把這32瓶汽水退掉,這樣一算,就發(fā)現(xiàn)實際上只需要買161-32=129瓶汽水。可以檢驗一下:先買129瓶,喝完后用其中125個空瓶(還剩4個空瓶)去換25瓶汽水,喝完后用25個空瓶可以換5瓶汽水,再喝完后用5個空瓶去換1瓶汽水,最后用這個空瓶和最開始剩下的4個空瓶去再換一瓶汽水,這樣總共喝了:129+25+5+1+1=

30、161瓶汽水.15. 現(xiàn)有三堆蘋果,其中第一堆蘋果個數(shù)比第二堆多,第二堆蘋果個數(shù)比第三堆多。如果從每堆蘋果中各取出一個,那么在剩下的蘋果中,第一堆個數(shù)是第二堆的三倍。如果從每堆蘋果中各取出同樣多個,使得第一堆還剩34個,則第二堆所剩下的蘋果數(shù)是第三堆的2倍。問原來三堆蘋果數(shù)之和的最大值是多少? 解答:這種題和第十題一樣,好做但是不好講,關鍵在于如何能讓四年級的學生聽明白!從第一個條件開始:從每堆蘋果中各取出一個,在剩下的蘋果中,第一堆個數(shù)是第二堆的三倍,這時假設第二堆是1份蘋果,那么第一堆就是3份蘋果,差2份蘋果。再看第二個條件:從每堆蘋果中各取出同樣多個,使得第一堆還剩34個,第二堆所剩下的

31、蘋果數(shù)是第三堆的2倍,因為是從每堆蘋果中各取出同樣多個,所以第二堆還是比第一堆少2份蘋果,所以這個2份應該比34個要少(大家自己考慮一下為什么不能相等?)所以一份最多就16個,于是在第二個條件時,第二堆還有34-16×2=2個,第三堆還有2÷2=1個,所以回到第一個條件時,第二堆應該是1份16個蘋果,第三堆少一個是15個,第一堆是3份共16×3=48個蘋果,所以在最開始分別有49,17,16個,總共有49+17+16=82個.例1: 秋收之后,紅星農(nóng)場把56000千克糧食分別存入兩個倉庫,已知往第一個倉庫里存放的糧食是第二倉庫的3倍,求兩個倉庫各存糧食多少千克?

32、分析與求解:我們可以把容量較小的第二倉庫存放的糧食數(shù)看作是1份,那么第一倉庫的存糧數(shù)就是3份,兩個倉庫糧總數(shù)是56000千克,就相當于第二倉庫存糧數(shù)的4份,于是第二倉庫存糧數(shù)即可求得。 (1)第二倉庫存糧數(shù):56000÷(3+1)=14000(千克) (2)第一倉庫存糧數(shù):4000×3=42000(千克) 答:第一倉庫存糧42000千克,第二倉庫存糧14000千克。 例2:果園里有梨樹、桃樹、核桃樹共526棵,梨樹比桃樹的2倍多24棵,核桃樹比桃樹少18根。求梨樹、桃樹及核桃樹各有多少棵? 分析與分解: 已知條件中可以看出,梨樹比桃樹2倍多24棵,核桃樹比桃樹少18棵,都是

33、同梨樹相比較,可見以桃樹的棵數(shù)為標準,也就是把桃樹的棵數(shù)看作1份的話,便可知其他樹所占份數(shù)。給核桃樹增加18棵,那么就和桃樹相等了,也就是核桃樹也占1份了,再從梨樹里減少24棵,那么就相當于桃樹的2倍了,也是占有2份。如果這樣做的話,總棵數(shù)就變成(526+18-24)=520棵了,恰好是4份,也就是相當于桃樹顆數(shù)的4份。 (526+18-24)÷(2+1+1) =520÷4 =130(棵) 桃樹正好占一份,因此桃樹有130棵 梨樹有:130×2+24=284(棵) 核桃樹有:130-18=112(棵) 答:梨樹、桃樹及核桃樹分別為284棵、130棵及112棵。 例

34、3:被除數(shù)除以除數(shù)商是4,余數(shù)是3。而被除數(shù)、除數(shù)、商及余數(shù)的和是155。求被除數(shù)、除數(shù)各是多少? 分析:先從155里減去商及余數(shù),剩下的數(shù)就是被除數(shù)及除數(shù)的和:155-4-3=148 被除數(shù)是除數(shù)的4倍,還多3,因此差將除數(shù)看作一份的話,那么被除數(shù)是4份多3,見下圖。 除數(shù)占1份,因此除數(shù)為(148-3)÷(4+1)=29 被除數(shù)占4份多3,因此被除數(shù)為29×4+3=119 答:被除數(shù)是119,除數(shù)是29。 例4:四(1)班與四(2)班原有圖書的本數(shù)一樣多,后來四(1)班又買來新書118本,四(2)班從本班原有書中取出70本送給一年級同學,這時,四(1)班的圖書是四(2)

35、班的3倍,求兩班原有圖書各多少本? (1)后來,四(1)班比四(2)班多的書:118+70=188本 (2)多出的188本僅占2份,因此每份書為:188÷(3-1)=94本 原來有圖書本數(shù)為:94+70=164本(兩班原有書一樣多) 答:兩班原有圖書均為164本。 例5:父親年齡現(xiàn)年39歲。問幾年前,父親年齡是兒子的4倍? 分析:父親與兒子的年齡差為39-12=27。由于年齡總是不變的,因此當父親年齡是兒 子年齡的4倍時,兒子的年齡是: 27÷(4-1)=9(歲) 12-9=3(年) 答:3年前,父親年齡是兒子的4倍。 例6:甲、乙兩個冷藏庫共存雞蛋6250箱,先從甲庫運走

36、1100箱后,這時乙?guī)齑娴碾u蛋比甲庫剩下的2倍還多350箱,求甲、乙兩庫原來各存雞蛋多少箱? (i) 先求出每份有多少箱? (6250-1100-350)÷(1+2)=1600(箱) (ii) 甲庫原存雞蛋: 1600+1100=2700(箱) (iii) 乙?guī)煸瓉泶骐u蛋: 1600×2+350=3550(箱) 答:甲庫原存雞蛋2700箱,乙?guī)煸骐u蛋3550箱。 例7 一個小學生在期末考試時,語文、數(shù)學兩門功課的成績平均是91.5分,又知數(shù) 學成績比語文成績多5分,求這兩門功課各多少分? 解一:語文、數(shù)學一共有91.5×2=183(分) 語文成績:(183-5)

37、÷2=89分 數(shù)學成績:(183+5)÷2=94分 解二:數(shù)學比語文多5分,因此數(shù)學分比平均分高2.5分,語文分比平均分低2.5分。 因此:語文分:91.5-2.5=89(分) 數(shù)學分: 91.5+2.5=94分 答: 語文分是89分,數(shù)學分是94分。 四、習題部分 1、甲水池有水5200立方米,乙水池有水2400立方米,如果甲水池里的水以每分鐘44立方米的速度流入乙水池,那么多少分鐘后,乙水池的水是甲水池的3倍。 2、把1296分為甲、乙、丙、丁四個數(shù),如果甲數(shù)加上2,乙數(shù)減去2,丙數(shù)乘以2,丁數(shù)除以2,則四個數(shù)相等。求這四個數(shù)各是多少? 3、柳樹沫村原有水田510畝,旱

38、田230畝,今冬明春計劃把一部分旱田改為水田,使全村水田的畝數(shù)是相當于旱田的3倍,求要把多少畝旱田改為水田。 4、甲、乙兩城相距135千米,小張于上午7點騎自行車從甲城出發(fā)去乙城,小李于上午8時騎摩托車從乙城出發(fā)去甲城。張、李二人于上午10點在途中相遇,如果摩托車的速度是自行車速度的3倍,那么摩托車和自行車的速度各是每小時多少千米? 5、甲、乙兩數(shù)的和是80,甲數(shù)的5倍與乙數(shù)的3倍的和是314,求甲、乙二數(shù)各是多少? 6、甲、乙兩倉庫共存黃豆84500千克,從甲倉取出6500千克,從乙倉取出4000千克后,兩倉余下的黃豆恰好相等,求甲、乙兩倉原來各存黃豆多少千克? 7、一批石油,如果用甲種油罐

39、車裝運,需要20輛,如果用乙種油罐車裝運,需要25輛。已知甲種油罐車比乙種油罐車每輛多裝2噸。求這批石油共多少噸? 8、把161分成兩個數(shù),使兩個數(shù)的和是兩數(shù)之差的7倍,求這兩個數(shù)各是多少? 9、兄弟倆都有點傻,以為只有自己過一年長一歲,而別人不會長大。有一天,哥哥對弟弟說:“再過3年我的年齡就是你的2倍?!钡艿苷f:“不對,再過3年我和你一樣大?!边@時他們倆各幾歲? 10、水果店運來的西瓜個數(shù)是哈蜜瓜個數(shù)的4倍,如果每天賣130個西瓜和36個哈蜜瓜,那么哈蜜瓜賣完后還剩下70個西瓜。問:水果店運來的西瓜和哈蜜瓜共有多少個? 五、答案及思路分析 1、解:當乙水池中水是甲水池中水的3倍時,兩個水池

40、水的總量仍是5200+2400=7600立方米,如果把甲池的看作1份的話,那么此時乙水池的水應有3份,每1份水的體積應是: 7600÷(1+3)=1900(立方米) 因此甲池現(xiàn)有水1900立方米。 從甲池流走的水有:5200-1900=3300(立方米) 因此時間是:3300÷44=75(分鐘) 答:75分鐘后,乙水池中的水是甲水池的3倍。 2、解:四個數(shù)相等時,每個數(shù)均可看成是“1”份,那么 由圖可知:甲數(shù)原來是1份少2; 乙數(shù)原來是1份多2; 丙數(shù)原來是0.5份; 丁數(shù)原來是2份。 從而可得出每份: (1296+2-2)÷(1+1+0.5+2) =1296&#

41、247;4.5 =288 由此可知:甲數(shù)是286,乙數(shù)是290,丙數(shù)是144,丁數(shù)是576。 3、田的總數(shù)是:510+230=740,改造后旱田看作”1”份,那么水田占3份,因此每份應是 740÷(3+1)=185(畝) 因此被改造的旱田有:230-185=45(畝) 4、將小張騎自行車每小時走的路程看作“1”份,則小李騎摩托車每小時走3份路程 共計9份,因此每份路程是:135÷9=15(千米) 因此自行車速度是每小時15千米;15×3=45千米,摩托車車速是每小時45千米。 5、解:甲、乙兩數(shù)和是80,兩個數(shù)的3倍的和是:80×3=240 而甲數(shù)的5倍

42、與乙數(shù)的3倍的和是314, 因此甲數(shù)的2倍是:314-240=74 甲數(shù)是:74÷2=37 乙數(shù)是:90-37=43 6、略解:84500-6500-4000=74000(千克) 74000÷2=37000(千克) 37000+65000=43500(千克) 37000+4000=41000(千克) 答:甲、乙兩倉原來各存黃豆分別是43500千克和41000千克。 7、略解:20×4=40(噸) 25-20=5(輛) 40÷5=8(噸) 8×25=100(噸) 答:這批石油共有100噸。 9、略解:從弟弟話中可以得知:弟弟比哥哥小3歲。 再從哥哥的話中可以得,當哥哥年齡加3以后,是弟弟現(xiàn)在齡的2倍。 也就是當哥哥比弟弟大6歲時,哥哥的年齡是弟弟的兩倍,所以弟弟今年6歲,哥哥今年6+3=9歲。 10、假定每天賣36個哈蜜瓜時,賣出的西瓜是36×4=144個。則哈蜜瓜和西瓜一定同時賣完。 事實上每天少賣144-130=14個。 當哈蜜瓜賣完時,哈蜜瓜多了70個,因此: 70÷14=5(天) 一共賣了5天瓜。 36×5=180個 180×4=720(個) 所以,水果店運來的西瓜是720個,哈蜜瓜是18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