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氣客於經(jīng)絡之中發(fā)癰疽風成發(fā)厲浸淫(上)_第1頁
寒氣客於經(jīng)絡之中發(fā)癰疽風成發(fā)厲浸淫(上)_第2頁
寒氣客於經(jīng)絡之中發(fā)癰疽風成發(fā)厲浸淫(上)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黃帝問曰:腸胃受谷,上焦出氣,以溫分肉,以養(yǎng)骨節(jié),通腠理。中焦出氣如露,上注溪谷而滲孫脈,津液和調,變化而赤為血。血和則孫絡先滿,乃注於絡脈,絡 脈皆盈,乃注於經(jīng)脈。陰陽乃張,因息而行,行有經(jīng)紀,周有道理,與天合同,不得休止。切而調之,從虛去實,瀉則不足,疾則氣減,留則先后;從實去虛,補則 有余,血氣已調,神氣乃持。余已知血氣之平與不平,未知癰疽之所從生,成敗之時,死生之期,或有遠近,何以度之?曰:經(jīng)脈流行不止,與天同度,與地合紀, 故天宿失度,日月薄蝕,地經(jīng)失紀,水道流溢,草蓂不成,五谷不植,徑路不通,民不往來,巷聚邑居,別離異處。血氣猶然,請言其故。夫血脈營衛(wèi),周流不止, 上應星宿,下應經(jīng)

2、數(shù)。寒邪客於經(jīng)絡之中則血泣,血泣則不通,不通則衛(wèi)氣歸之不得復反,故癰腫也。寒氣化為熱,熱勝則肉腐,肉腐則為膿,膿不瀉則筋爛,筋爛 則骨傷,骨傷則髓消,不當骨空,不得泄瀉,則筋骨枯空,枯空則筋骨肌肉不相營,經(jīng)脈敗漏,熏於五臟,臟傷則死矣。黃帝問曰:病之生時,有喜怒不測,飲食不節(jié),陰氣不足,陽氣有余,營氣不行,乃發(fā)為癰疽;陰陽氣不通,兩熱相搏,乃化為膿,小針能取之乎?岐伯對曰:夫致 使身被癰疽之疾,膿血之聚者,不亦離道遠乎?癰疽之生,膿血之成也,積微之所生;故圣人自治於未形也,愚者遭其已成也。曰:其已有形,膿已成,為之奈何? 曰:膿己成,十死一生。曰:其已成有膿血,可以小針治乎?曰:以小治小者,其

3、功小;以大治大者,其功大,以小治大者,多害。故其已成膿血者,其惟砭石鈹鋒 之所取也。曰:多害者,其不可全乎?曰:在逆順焉耳。曰:愿聞順逆?曰:已為傷者,其白晴青黑,眼小,是一逆也;內(nèi)藥而嘔,是二逆也;腹痛渴甚,是三逆 也;肩項中不便,是四逆也;音嘶色脫,是五逆也。除此五者為順矣。邪之入於身也深,其寒與熱相薄,久留而內(nèi)著,寒勝其熱,則骨疼肉枯;熱勝其寒,則爛肉腐 肌為膿;肉傷骨為骨蝕。有所結,筋屈不得伸,氣居其間而不反,發(fā)為筋瘤也。有所結,氣歸之,衛(wèi)氣留之不得復反,津液久留,合而為腸疽,留久者,數(shù)歲乃成。 以手按之柔。有所結,氣歸之,津液留之,邪氣中之,凝結日以易甚,連以聚居為昔瘤,以手按之堅。

4、有所結,氣深中骨,氣因於骨,骨與氣并息,日以益大,則為 骨疽。有所結,氣中於肉,宗氣歸之,邪留而不去,有熱則化為膿,無熱則為肉疽。凡此數(shù)氣者,其發(fā)無常處而有常名。曰:病癰腫頸痛,胸滿腹脹,此為何?。?曰:痛名曰厥逆,灸之則喑,石之則狂,須其氣并,乃可治也,陽氣重上。有余於上,灸之則陽氣入陰,入則喑,石之則陽氣虛,虛則狂;須其氣并而治之,使愈。 曰:病頸癰者,或石治之,或以針灸治之,而皆已,其治何在?曰:此同名而異等者也。夫癰氣之息者,宣以針開除去之;夫氣盛血聚者,宜石而瀉之。此所謂同病 而異治者也。曰:諸癰腫筋攣骨痛,此皆安生?曰:此皆寒氣之腫也。八風之變也。曰:治之奈何?曰:此四時之病也,以

5、其勝,治其俞。暴癰筋緛,隨分而痛,魄 汗不盡,胞氣不足,治在其經(jīng)俞。腋癰大熱,刺足少陽五,刺而熱不止,刺手心主三,刺手太陰經(jīng)絡者,大骨之會各三。 癰疽不得頃回。癰不知所,按之不應手,乍來乍已,刺手太陰傍三,與纓脈各二。治癰腫者,刺癰上視痛大小深淺刺之,刺大者,多而深之,必端內(nèi)針為故止。項腫 不可俯仰,頰腫引耳,完骨主之。咽腫難言,天柱主之。鬒腫唇癰,顴篋主之。頰腫痛,天窗主之。頸項癰腫不能言,天容主之。身腫,關門主之。胸下滿痛,膺 腫,乳根主之。馬刀腫篼,淵腋,章門,支溝主之。面腫目癰腫,刺陷谷出血立已。犢鼻腫,可刺其上,堅勿攻,攻之者死。疽,竅陰主之。厲風者,索刺其腫上, 已刺以吮其處,按出

6、其惡血,腫盡乃止,常食方食,無食他食。脈風成厲,管疽發(fā)厲,竅陰主之。頭大浸淫,間使主之。管疽,商丘主之。瘃癢欲嘔,大陵主之。痂 疥,陽溪主之。黃帝問曰:愿盡聞癰疽之形與忌日名?岐伯對曰:癰發(fā)於嗌中,名曰猛疽,不急治化為膿,膿不瀉塞咽,半日死;其化為膿者,膿瀉已,則含豕膏, 無冷食,三日已。發(fā)於頸者,名曰夭疽。其狀大而赤黑。不急治則熱氣下入淵腋,前傷任脈,內(nèi)熏肝肺,熏則十余日死矣。陽氣大發(fā),消腦溜項,名曰腦爍。其色不 樂,項痛如刺以針。煩心者,死不治。發(fā)於肩及臑,名曰疵疽。其狀赤黑,急治之,此令人汗出至足,不害五臟,癰發(fā)四五日逆鬊之。發(fā)於腋下赤堅者,名曰米疽。 治之以砭石,欲細而長,疏砭之,涂以

7、豕膏,六日已,勿裹之。其癰堅而不潰者,為馬刀挾癭,以急治之。發(fā)於胸,名曰井疽。其狀如大豆,三四日起,不早治,下 入腹;不治,七日死。發(fā)於膺,名曰甘疽。色青,其狀如谷實瓜蔞,??嗪疅帷<敝沃?,去其寒熱;不急治,十歲死,死后出膿。癰發(fā)於簫,名曰敗疵。此言女子之 病也,久之,其狀大癰膿,其中乃有生肉大如赤小豆,治之以鬇翹草根及赤松子根各一升,以水一斗六升,煮之令竭,得三升,即強飲,厚衣坐於釜上,令汗至足 已。發(fā)於股脛,名曰股脛疽,其狀不甚變色,癰膿內(nèi)薄於骨,急治之,不急治三十日死。發(fā)於尻,名曰銳疽。其狀赤堅大,急治之,不治三十日死。發(fā)於股陰,名曰 赤弛。不治六十日死;在兩股之內(nèi),不治十日死。發(fā)於膝,

8、名曰疵疽,其狀大癰色不變。寒熱而堅者,勿石,石之者即死;須其色異,柔乃石之者生。諸癰之發(fā)於節(jié) 而相應者,不可治。發(fā)於陽者,百日死;發(fā)於陰者,四十日死。發(fā)於脛,名曰兔嚙,其狀如赤豆至骨,急治人,不急治殺人。發(fā)於內(nèi)踝,名曰走緩。其狀癰色不變。 數(shù)石其俞,而止其寒熱,不死。發(fā)於足上下,名曰四淫。其狀大癰。不急治之,百日死。發(fā)於足旁,名曰厲癰,其狀不大,初從小指發(fā),急治之,去其黑者,不消輒 益,不治,百日死。發(fā)於足指,名曰脫疽。其狀赤黑者,死不治;不赤黑者不死;治之不衰,急斬去之,不去則死矣。黃帝問曰:何為癰?岐伯對曰:營氣積留於經(jīng) 絡之中,則血泣而不行,不行則衛(wèi)氣歸之,歸而不通,壅遏而不得行,故熱;大熱不止,熱勝則肉腐,肉腐則為膿,然不能陷於骨髓,骨髓不為焦枯,五臟不為傷, 故名曰癰。曰:何為疽?曰:熱氣純盛,下陷肌膚筋髓骨肉,內(nèi)連五臟,血氣竭絕,當其癰下筋骨良肉皆無余,故名曰疽。疽者,其皮上夭以堅,狀如牛領皮;癰者 其皮上薄以澤,此其候也。曰:有疽死者奈何?曰:身有五部:伏菟一,箜二,背三,五臟之俞四,項五。此五部有疽死也。曰:身形應九野奈何?曰:請言身形之應九野也;左足應立春,其日戊寅己丑;左胸應春分,其日乙卯;左手應立夏,其日戊辰己巳;膺喉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