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偽存真判斷史料價值_第1頁
去偽存真判斷史料價值_第2頁
去偽存真判斷史料價值_第3頁
去偽存真判斷史料價值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去偽存真,判斷史料價值浦東新區(qū)大團高級中學 王建影一、背景高中學生最反感老師“炒冷飯”式地敘述歷史知識的教法,這種教法本質上是視歷史知識為絕對客觀的真實,把敘述歷史作為教學的唯一目標。這種教法了無新意,知識技能和過程方法難以達成,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更是遙遠,受到學生的嫌棄是當然的。我們的歷史教學應該在觀念上彰顯史學思想方法的價值,在實踐中體現(xiàn)史學思想方法的探索。開辟新航路和早期殖民活動一課內(nèi)容學生在初中就學過,傳統(tǒng)的套路就是講清“背景條件”、四個過程,然后照本宣讀一下“作用影響”就成了。學生進入高中了,教學的要求也變化了,再炒一遍冷飯實在對不起學生。我該突出什么?教給學生什么?如今大家都明白,

2、要實現(xiàn)史學思想方法的培養(yǎng),必須重視史料在教學的作用。但史料本身有真?zhèn)?、曲直之別,它們能起到的證史作用是需要判別的。于是在一番深思后,我決定弱化新航路開辟的知識性講授,提出三件材料,從中提煉出三個別出新意的探索性問題,讓學生學會判斷史料的價值。二、過程(一)哥倫布想去印度傳播宗教嗎?注意史料的掩飾作用在學生知道新航路開辟的背景條件后,我PPT展示:“兩位陛下(指西班牙國王和王后),決定派我,克里斯托夫·哥倫布前往印度,以熟悉他的國土、人民和君主,了解他們的風俗習慣并帶回如何使他們皈依我國神圣宗教的經(jīng)驗,更不走通常的東行陸路,而走向西的海路。這條路,據(jù)我們所知,迄今尚無人走過?!备鐐惒己?/p>

3、海日志師:大家怎樣理解這段材料?生1:很簡單,哥倫布前往印度的目的是了解當?shù)氐奈幕?、傳播宗教,而他想走的路線是向西的海路。生2:恐怕不這么簡單,這只是哥倫布自己聲稱的目的。師:有道理!那么怎么才能證明哥倫布這一目的的真與偽、是與否呢?生3:哥倫布前往東方的真正目的是為了獲取黃金,因為在出發(fā)探險以前,哥倫布讀過馬可波羅游記,而馬可波羅游記中多的是關于東方財富的記載。師:請大家思考一下,我們是否可以僅僅因為哥倫布讀過馬可波羅游記就斷定他前往印度是為了獲得黃金?生眾:不可以,讀過這本書的人太多了,難道他們都想去攫取印度的黃金?師:對,說得很好??磥砦覀冞€需要另外尋找證據(jù)。生4:當時歐洲商品經(jīng)濟進一步

4、發(fā)展,需要大量的黃金,人人都希望到東方實現(xiàn)黃金夢,哥倫布不會例外。師:有點意思,但證據(jù)力不強,因為并不能絕對排除有些歐洲人到東方來的目的確實是傳教。我們還需要作出更有力的推斷。生4:我們還可以從他們到達新大陸后的所作所為來看,他們到達美洲后干得最多的就是屠殺印第安人,掠奪黃金白銀。因此所謂傳教的目的是偽善的。師:說得太好了!那么為什么他在海航日志中卻說是為了傳播宗教?通過討論學生明白:航海日志具有明顯的片面性,作者故意掩飾了新航路開辟中野蠻的經(jīng)濟動因,而只強調了冠冕堂皇的文化宗教因素。師:我們通過這組討論,除了論證哥倫布探險的真正目的,還有沒有另外的收獲?生5:有,在學史方法上,我們對第一手的

5、原始史料也要作分析,不能盲目引用。師:好極了。我們在歷史學習中,即便是對原始史料也不能完全輕信,因為有的史料被作者有意無意地篡改了,使史料具有了掩飾事實真相的作用,因此需要進行慎重的比較、甄別和判斷。(二)能用這幅劇照證史嗎?注意史料的局限性在分析新航路開辟的影響、突出其“推動了分散的古代世界逐漸向整體的現(xiàn)代世界演進”、“各國歷史的發(fā)展越來越顯示出彼此間的互動性”、“真正意義上的世界歷史從此開始”的教學主旨后,我向學生展示了鐵齒銅牙紀曉嵐的劇照。師:這很熟悉吧?請問你從這幅劇照中看到哪些歷史信息?說說看。生6:清朝時,煙草傳到了中國,東西方之間有了交往。師:哎?你怎么知道的?你的依據(jù)在哪里?生

6、6:在這幅劇照中,紀曉嵐手中拿著煙鍋煙袋。煙草原產(chǎn)美洲,清朝的紀曉嵐能抽上煙袋,說明清朝時煙草傳達了中國,證明新航路開辟后,東西方之間有了交往。師:這幅劇照可以在一個側面證明新航路開辟后東西方的交往。那么它能不能證明煙草是清朝才傳入中國的?生眾:不能。因為它并不能反映紀曉嵐是中國抽煙第一人,不能證明在清中期、早期,甚至明朝時期中國人不種植煙草,沒有抽煙的陋習。師:確實不能。即便是在某一方面十分有力的史料證據(jù),用于另一處時就未必有用,因為證據(jù)是具有局限性的。所以,對于史料有幾分就說幾分話,不能夸大,當然也不能縮小。(三)迥然不同的哥倫布畫像說明了什么?相同史料不同視角,結論就不同向學生展示后人繪

7、制的六種哥倫布肖像(圖一如傳教士、圖二如學者、圖三如貴族、圖四如海盜、圖五如無業(yè)游民、圖六如將軍),學生們很感興趣。師:為什么同一個哥倫布的畫像面貌如此迥異?生7:可能是六位畫家都沒有見到過哥倫布的緣故吧。生8:當時沒有照相術為哥倫布留下影像,給后人的描摹留下了極大的想象空間,所以出現(xiàn)了六種不同的相貌。生4:這種說法自然是對的。不過,更重要的是歷史人物是復雜的,并不總是以單面示人,后世畫家所描畫的傳教士、將軍、海盜等六種人物的特質,可能在哥倫布身上都有所反映,所以六幅畫像的面貌都不同。生9:對,后世畫家正是根據(jù)自己對哥倫布的認識和理解,創(chuàng)作出了六種不同形象。師:正如同學們談到的,由于歷史人物是

8、復雜的,加上后世畫家認識哥倫布的視角不同,所以出現(xiàn)了六幅迥然不同的哥倫布畫像。這在學史方法上啟示我們,即使是同一史料或同一史實,站在不同的觀察角度,得出的結論就可能不同。我們在學史中必須考慮到這一情況。三、反思歷史教學當然應該以史料為載體,但在課堂上大量列舉史料即是求真嗎?我認為不!因為史料有真有假、有正有偽、有曲有直,如果不加甄別與判斷,糊糊涂涂一概信以為真,那么非但達不到知真求通的目的,反而會誤導學生,讓學生在知真的道路上反向越走越遠,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更無從談起!所以必須加強對史料價值判斷的訓練,而在目前教學中這種訓練似乎還太少。以上訓練環(huán)節(jié)一方面符合了學生對于知真求通的迫切希求,另一方面,在他們心中樹立了學史必須善于判斷史料價值的理念,育人價值也盡在不言之中。盡管以上訓練占用了約十幾分鐘時間,表面上看,減少了傳授知識的時間,實質上,它體現(xiàn)了對史學思想方法的探索,所產(chǎn)生的育人效益將遠超前者之上。要使這種史學方法的訓練成為我今后教學的常態(tài)。四、點評歷史教學要重視史料,把史料作為教學的基本載體,這已經(jīng)成為歷史教師的共識,所以幾乎每堂課上都能見到老師引用大量或新或舊的史料。殊不知史料的本身就存在真?zhèn)蔚膯栴}、或從何種角度去觀察詮釋的問題。王老師提供的這一案例,為判斷史料價值提供了一個很好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