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國語文教育十大偏失—— 對九十年代語文教育大討論的全面回答_第1頁
百年中國語文教育十大偏失—— 對九十年代語文教育大討論的全面回答_第2頁
百年中國語文教育十大偏失—— 對九十年代語文教育大討論的全面回答_第3頁
百年中國語文教育十大偏失—— 對九十年代語文教育大討論的全面回答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百年中國語文教育十大偏失 對九十年代語文教育大討論的全面答復從97年11月份開始,在?北京文學?中國青年報?等報刊上所進展的語文教育的大討論,至今整好兩年了。這場大討論,參加人數(shù)之眾,發(fā)表文章之繁,關(guān)注媒體之多,影響之巨,均為本世紀歷次語文教育討論所罕見。那么,最終結(jié)局如何?給中國語文教育留下的重要東西是什么?爭論過后、熱鬧過后似乎應(yīng)該有個理智的沉淀、冷靜的考慮!但至今似乎還沒有人做這個工作。我想本著實事求是的學風、建立立重于批判 破的態(tài)度,懷斗膽對這場討論給一個全面答復完全是個人的、誰也不代表。世紀末了,現(xiàn)代中國語文教育恰好走過了百年歷程,我以此深思獻給它。一、偏了語言,應(yīng)重視文學多少年來,

2、現(xiàn)代中國語文教育一直有意無意地躲避著文學,文學在語文教育中一直背著罵名。把語文課上成了文學課這是流行于語文教育界的貶義詞。語言言語學才似乎是語文教育的正統(tǒng);把語文課上成語言文字訓練課的口號一直廣泛深化人心。五十年代語文教育的大討論,似乎是語言學派成功了,八十年代的語言文字訓練浪潮盛極一時,至今仍然熱火朝天這有對的和有效的一面,實際也是語言學派占據(jù)上風??纯次覀兊慕滩模臼且哉Z言學的路數(shù)和體系編寫;聽聽我們的課,根本是以語言學的招數(shù)分析文學作品;翻翻我們試卷,根本是以大學語言學系的標準和方法來編擬試題。有一個根本領(lǐng)實,那就是,自建國以來,語言學界和語言學家對語文教育的干預遠遠超過文學界和文學家

3、的干預。中小學語文教育根本是語言學理論一統(tǒng)天下,或者更直接地說,現(xiàn)代中國中小學語文教育根本理論,是奠定在語言學理論的根基上的,而這個理論又是十九世紀的靜態(tài)的語言學理論!我想躲開語文兩個字的內(nèi)涵如何解釋的爭論是語言文字語言文學抑或其他,只想從社會文化的總的心態(tài)上,說說人們?yōu)槭裁磦?cè)重語言輕視文學。五四后,中國總體的社會文化主潮就是一切要致用、一切要實用。致什么用呢?建國前是民族救亡圖存之用、軍事政治斗爭之用,建國后,是經(jīng)濟建立、富民強國、階級政治斗爭之用。一切能立竿見影用于上述目的的部門、學科才能得到大開展,而遠離上述致用目的的部門和學科,那么不能得到開展,或抑制其開展,或令其異變成純粹致用的部門

4、、學科。相比而言,語言與文學,那個更有用呢?當然是語言,語言是交際之用,須臾難離,無論參加軍事斗爭、政治斗爭的人才,還是參加經(jīng)濟建立的人才,語言對他們是最重要的。文學,那么是消遣的,高雅的,無論于軍事斗爭、政治斗爭,還是于經(jīng)濟建立,均無法直接致用。中小學的主要任務(wù)也是培養(yǎng)急功近利的社會致用人才,語言用得上,文學離得遠,似乎可有可無。而且,文學是致于人的內(nèi)在精神,而語言那么是致于人的外在交際,當然后者重于前者。所以,教材編選時輕視文學,即使選文學作品,也不是以審美的目光選那種真正可以陶冶人的精神和性情的以藝術(shù)取勝的篇章,而更多的是用致用化尤其致現(xiàn)實政治之用的目光挑選過的、剪裁過的文學作品。對這些

5、文學作品也仍然是用語言學的招數(shù)和方法來講析,再加上用興無滅資的話語來闡釋其內(nèi)容。其實,文學,之于語文教育的作用,功莫大焉。可以說,一切語言言語教學,離了文學化的教學方法,簡直寸步難行。高超的語文教育的藝術(shù),完全是借助于文學的;根本的語文教育藝術(shù),同樣是離不開文學的。文學是語言的藝術(shù),最能表達語言價值和語言真諦的,是文學;最能負載語言價值與語言真諦的,還是文學。一句蒼黃的天底下,橫著幾個蕭索的荒村,這是語言學的,還是文學?讓孩子用種造句,孩子說孫中山種了中華民國,毛澤東種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這是語言學,還是文學的?二、偏了白話, 應(yīng)重視文言魯迅、郭沫假設(shè)一代人曾大反文言,葉圣陶先生似乎也不大贊成學

6、文言,毛澤東也反對?;蛘吒纱嗾f,自五四后,一直到本世紀80年代,學文言一直受到整個社會主潮的阻扼。少學或不學文言,是現(xiàn)代中國社會的主流聲音。 因此,尤其建國后我們的中小學語文教材中,文言或極少,或干脆沒有。為什么反對學文言呢?大概意思有三:一,文言中有許多封建思想糟粕,它在封資修的名單中排頭號,與現(xiàn)代的政治文化思想相抵牾;二,文言是僵死的東西,禁錮學生的思想與精神;三,文言在現(xiàn)代生活中已經(jīng)不用。其實,這是非常淺薄的。文言中有糟粕,但更有精華。屈原、司馬遷、李白、蘇軾等先賢大師,以文言構(gòu)筑的詩文,那是輝煌燦爛的精神燈塔,足以照徹千萬年,足以沐浴古今人。他們的靈魂,用文言走過的漫漫的、璀璨的精神歷

7、程,我們再通過文言, 去循跡走過,對我們的精神就是一次次歷練。不斷地走過、不斷歷練,就是我們的精神積淀、就是我們民族的精神記憶與精神傳承!文言與白話,是母子關(guān)系,根葉關(guān)系。白話絕大局部來源于文言,大局部雙音節(jié)詞是文言的附綴、演繹而來;絕大局部的鮮活的成語,源自文言典故。無母哪有子,無根哪有枝葉繁茂!有一個不爭的事實,那就是自建國以來,大陸的整體的語言表達程度,有日益下降的趨勢,傳媒及文化人的語言表達失去典雅與古風,變得淺白化粗俗化,這實際就是整個社會輕視文言、文言教育的血脈被切斷的惡果!魯迅、郭沫假設(shè)一代人反對文言,自有他們那代人的歷史文化背景。因為生在五四前,他們是在文言的醬缸中浸泡過的,他

8、們的每個毛孔中都有文言的滋養(yǎng);也就是說,他們的文言的根底,早在青少年時期就奠定得異乎尋常的雄厚了,所以,他們無論怎樣反對文言,他們所受的文言的有益滋養(yǎng),是反對不掉的,他們的文言的或者說是文化的根底,是不會因此而變薄的。魯迅lsquo;先生之文,上窮遠古,旁及異邦,近逮人生,一言一語,蒼然深邃,情致極焉rsquo;。魯迅讀過古書不少,從而lsquo;知舊世之弊rsquo;,文章lsquo;雄厚冷峭,于書卷氣雜以斗士風采rsquo;。仔細閱讀魯迅的白話文,不難發(fā)現(xiàn)他筆下其實lsquo;白rsquo;中處處有l(wèi)squo;文rsquo;,可見文言真是白話的根底。董橋而我們四十年代、五十年代出生的人,甚至六十年代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