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梁工程質量通病及防治措施_第1頁
橋梁工程質量通病及防治措施_第2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Word文檔資料橋涵工程施工質量通病及防治措施一、基坑開挖1.11.1、基坑泡水1 1、現象基坑開挖后,地基土被水浸泡2 2、原因分析(1 1)連續(xù)不斷下雨,使基坑內積水。(2 2)地下水位較高,降水效果欠佳。(3 3)排水不及時,進水量大于出水量。(4 4)基坑距離河、湖、溝、魚池或者農田灌溉渠較近,在不斷滲透情況下使基坑被水 浸泡。(5 5)基坑挖好后,未及時澆筑墊層混凝土,使露坑時間過長。3 3、防治措施(1 1) 雨季施工時,在基坑四周外 0.51m0.51m 處應設截水溝或擋水土提,防止地面水流入基 坑內。(2 2) 挖土時應挖到距基坑底 0.30.5m0.30.5m 處為止。不下雨

2、時,把剩余 0.30.5m0.30.5m 土方挖除, 并立即做好基礎墊層。(3 3)在地下水位較高或直接在地下水位下挖方時,宜采用井點降水及在基坑四周開挖排水溝和集水井,隨時排水以降低地下水位,排水溝和集水井的深度應比基坑底深0.5m0.5m。(4 4)要備足排水設備,隨挖方隨排水。排水設備要根據水量而定,排水量應大于進水 量,排水時間應自挖方開始到填方完成為止。(5 5)在距離河、湖、溝、魚池或者農田灌溉渠較近的地方,應在基坑外設一道截水溝, 截水溝距離基坑邊線 3m3m 以上,使外界水流入截水溝,而避免流入基坑內。截水溝內的水也 應及時排除。(6 6)基坑開挖后,應連續(xù)作業(yè)直至澆筑墊層混凝

3、土。在無法連續(xù)作業(yè)時,也應保證 0.30.5m0.30.5m土方,待有條件作業(yè)時再挖出,同時應隨時排水,避免基坑內因積水而引起基坑 泡水。(7 7)基底已被泡軟的土方應預挖出,并回填砂、石等粒料至土基標高。1.21.2、基坑超挖、基底擾動1 1、現象基坑開挖后,地基不平,使局部或全部地基面咼程低于設計標咼, 基底原狀土受到擾動。2 2、原因分析Word文檔資料(1) 采用機械開挖,沒有留下 30cm30cm 由人工開挖整平,而是一挖到底,操作又控制不嚴, 局部多挖。基底原狀土受到機械開挖而擾動。(2) 沒有專人指揮,盲目操作。(3) 測量未經復核出現差錯。3 3、預防措施(1) 加強測量復核,

4、要設高程控制樁,指派專人負責經常復測高程。(2)機械挖方時要由專人指揮,當機械挖至還剩30cm30cm 時,應由人工開挖修整。4 4、治理方法當出現超挖或擾動時, 應挖出擾動土并回填砂、石或其他建筑材料, 分層夯實到設計標高。1.31.3、填方出現橡皮土1、現象在填土過程中或填土完成后,人走在上面局部出現顫動現象。2、原因分析(1) 帶水還土,水包在土中不易排除。(2) 雨天填土或者回填土的含水量過大。3、防治措施(1) 基坑內積水應抽干,然后分層填土分層夯實。(2) 雨天不宜填土,回填的土方含水量要適中。(3) 出現橡皮土后挖松爆曬后再壓實或挖除后重新回填合適的材料。二、樁基工程質量通病及防

5、治2.1、灌注樁成孔的質量通病及防治2.1.1、 孔底虛土問題孔底虛土在灌注樁施工中屬常見病,一般米取超過灌注樁設計底高程 0. 51. 2 m, 以消除虛土沉降對設計底高程的影響。這樣雖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人為增加了施工成本。2.1.1.1、孔底虛土的成因Word文檔資料(1)土質:對地質情況缺乏了解,是造成孔底虛土不容忽視的因素。松散性質的爐渣、砂卵石層易于坍塌,尤其是孔底含卵石較多的砂層易于坍塌,形成虛土,難以取出。(2)鉆桿及鉆頭:鉆桿不直,使鉆頭在進尺過程中產生擺動,孔徑增大,松土回落;螺 旋葉片坡角與轉速不適應,或葉片磨損向下彎曲造成落土;錐型鉆頭可鉆碎瓦塊或堅土,但取不凈虛土。

6、(3)鉆孔工藝:鉆到既定孔深時,有兩種清底方法:a、空轉清底,停止回轉,提升鉆桿,稱為靜拔工藝;b、 邊拔鉆桿邊回轉,隨轉隨出土,稱為動拔工藝。如兩種工藝使用不當,將造成孔底 虛土。另外,遇到碎磚瓦塊、軟硬交界層時,鉆進速度快也易擴大孔徑,造成虛土回落。(4)施工工序:成孔后沒有及時蓋好孔口板,放鋼筋籠前沒有安放好孔口護筒,翻斗 車等施工機械在孔口附近行走等,都將造成地面及孔壁震動,致使虛土回落。(5)場地:場地不平整,使鉆孔孔徑加大;鉆桿葉片與孔壁不均勻摩擦,使壁土回落,形成虛土。(6)鉆機自身:鉆機在自身運轉期間不規(guī)則抖動,對地面形成動荷載,產生震動,造 成孔底虛土。2.1.1.2、防治措

7、施機械進場使用前檢修鉆機、鉆桿及葉片。根據地質勘測資料及試鉆情況,選定鉆頭型式及施工工藝。試鉆時確定是否需要二次投鉆及方法。一般情況下,二次投鉆可以減少虛土 , 土質較好時虛土厚度可以達到規(guī)定標準。對于粘性土或土中夾雜磚瓦時,采用動拔出土方法回落土較少;對于砂性土,采用靜拔出土法,可減少虛土。加強施工管理,成孔 后立即對孔口進行保護;安放鋼筋籠時,注意垂直慢放鋼筋籠,加強鋼筋籠自身的架立強 度,以防止起吊時變形,以致碰壁,避免孔口與孔壁土回落;翻斗車等施工機械不得靠近 孔口;禁止翻斗車直接灌注混凝土;當日成孔當日灌注混凝土。目前清除孔底虛土的方法還有:用抓斗清孔底;用套管旋轉器清孔底;用手搖式

8、絞盤 懸掛125 kg 鐵錘錘擊虛土,錘擊高度 0. 81.2 m ,錘擊 1015 次,效果也很好;孔底 先灌入水泥漿將虛土搗固,或用壓力灌漿搗固,將孔底虛土固化。2.1.2 、成孔垂直度問題造成成孔垂直度超標的原因如下:(1)筑島土料碾壓不實,或在雨后施工,鉆孔機械施工由于振動致使機械發(fā)生傾斜。(2)場地不平,鉆機鉆孔前未進行超平,以至于鉆桿不直,造成鉆孔傾斜。Word文檔資料(3)鉆孔時鉆機搖晃,鉆頭受力不均產生傾斜。鉆孔工作是灌注樁施工質量的關鍵 鉆機就位時必須保持平穩(wěn),不發(fā)生傾斜和移動;鉆機的轉盤和底座應水平;鉆桿、卡孔和 護筒中心三者應在同一鉛垂線上,保證垂直度。針對以上原因,采取

9、以下防治措施:作好 場地平整工作,松軟場地及時進行分層碾壓處理;雨季施工現場采取排水措施,防止鉆孔 處表面積水;鉆機左右兩側增加調整裝置,開鉆前從兩個方向校正鉆桿的垂直度,鉆頭尖部一定要對準樁位,對中誤差嚴格控制在d/ 6 ,且200 mm 并在鉆孔時,經常校正鉆機 的垂直度。2.1.3 成孔過程中易發(fā)生孔位偏差1、 分析原因從鉆孔的設備到地質條件,以及施工方法上考慮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 鉆機或鉆架安裝不平,長時間施工產生移位。2) 地質條件出現軟硬界面,鉆頭受力不均,巖面處傾斜鉆進。3) 鉆孔遇較大孤石或探頭石造成傾斜。4) 鋼筋骨架固定不牢產生偏差。5) 施工放樣誤差。2、 預防措施1

10、) 每根樁首件開工前,由項目經理部進行邊施工邊實地詳細的技術交底工作。2) 樁位放樣,采用標定精確的全站儀進行放樣,并經技術負責人審核,監(jiān)理工程 師批準后方可實施,放樣偏差控制在 5mm 以內。3) 安裝鉆機時,要使轉盤、底座水平,沖孔時經常檢查鉆機移位情況和孔位偏差 每班至少檢查一次,并形成檢查記錄。4) 終孔下骨架前,檢查孔中心偏差在允許范圍。5) 骨架中心與樁位中心相重合,其偏差不得大于 1cm ,骨架要固定牢固防止移 位。6) 灌注混凝土過程中,下導管或提升導管時避免碰撞骨架。7) 發(fā)生巖面傾斜或遇探頭石時,應吊著鉆桿控制進尺,低速鉆進,或回填片石卵 石,然后用沖錘沖擊。2. 2 、鉆

11、孔樁混凝土灌注時的質量通病及防治2. 2. 1 、導管進水1、現象灌注樁首次灌注混凝土時,孔內泥漿及水從導管下口灌入導管;灌注中,導管接 頭處進水;灌注中,提升導管過量;孔內水和泥漿從導管下口涌入導管等現象。Word文檔資料2、 原因分析(1)首次灌注混凝土時,由于灌滿導管和導管下口至樁孔底部間隙所需的混凝土總量計算不當,使首灌的混凝土不能埋住導管下口,而是全部沖出導管以外,造成導管底口進水事故。(2)灌注混凝土中,由于未連續(xù)灌注,在導管內產生氣囊,當又一次聚集大量的 混凝土拌和物猛灌時,導管內氣囊產生高壓;將兩節(jié)導管間加入的封水橡皮墊擠出,致使導管接口漏空而進水。(3)由于接頭不嚴密,水從接

12、口處漏入導管。(4)測深時,誤判造成導管提升過量,致使導管底口脫離孔內混凝土液面,使水 進入。3、 治理方法首灌底口進水和灌注中導管提升過量的進水,一旦發(fā)生,停止灌注。利用導管作吸 泥管,以空氣吸泥法,將已灌注的混凝土拌和物全部吸出。 針對發(fā)生原因,予以糾正后 重新灌注混凝土。2.2.2、 導管堵管1、 現象導管已提升很高,導管底口埋入混凝土接近 1m。但是灌注在導管中的混凝土仍不 能涌翻上來。2、 原因分析(1)由于各種原因使混凝土離析,粗骨料集中而造成導管堵塞。(2)由于灌注時間持續(xù)過長,最初灌注的混凝土已初凝,增大了管內混凝土下落 的阻力,使混凝土堵管。3、 治理方法灌注開始不久發(fā)生堵管

13、時,可用長桿沖、搗或用振動器振動導管。若無效果,拔出 導管,用空氣吸泥機或抓斗將已灌入孔底的混凝土清除,換新導管,準備足夠量的混凝土,重新灌注。2.2.3、 鋼筋籠在灌注混凝土時上浮1、現象Word文檔資料鋼筋籠入孔,雖已加以固定,但在孔內灌注混凝土時,鋼筋籠向上浮移。2、 原因分析混凝土由漏斗順導管向下灌注時,混凝土的位能產生一種頂托力。該種頂托力隨灌注時混凝土位能的大小,灌注速度的快慢,首批混凝土的流動度,首批混凝土的表面 標高大小而變化。3、 預防措施(1)鋼筋骨架上端在孔口處與護筒相接固定。(2)灌注中,當混凝土表面接近鋼筋籠底時,應放慢混凝土灌注速度,并應使導管保持較大埋深,使導管底

14、口與鋼筋籠底端間保持較大距離,以便減小對鋼筋籠的沖擊。(3)混凝土液面進入鋼筋籠一定深度后,應適當提導管,使鋼筋籠在導管下口有一定埋深。但注意導管埋入混凝土表面應不小于2 m。2.2.4、 灌注混凝土時樁孔坍孔1、 現象灌注水下混凝土過程中,發(fā)現護筒內泥漿水位忽然上升溢出護筒,隨即驟降并冒出氣泡,為坍孔征兆。如用測深錘探測混凝土面與原深度相差很多時,可確定為坍孔。2、 原因分析(1)灌注混凝土過程中,孔內外水頭未能保持一定高差。在潮汐地區(qū),沒有采取措 施來穩(wěn)定孔內水位。(2)護筒刃腳周圍漏水;孔外堆放重物或有機械振動,使孔壁在灌注混凝土時坍 孔。(3)導管卡掛鋼筋籠及堵管時,均易發(fā)生坍孔。3、

15、 治理方法(1)灌注混凝土過程中,要采取各種措施來穩(wěn)定孔內水位,還要防止護筒及孔壁 漏水。(2)用吸泥機吸出坍入孔內的泥土,同時保持或加大水頭高度,如不再坍孔,可 繼續(xù)灌注。(3)如用上法處治,坍孔應不停時,或坍孔部位較深,宜將導管、鋼筋籠拔出,回 填粘土 ,重新鉆孔。2.2.5、 埋導管事故1、 現象導管從已灌入孔內的混凝土中提升費勁,甚至拔不出,造成埋管事故。Word文檔資料2、 原因分析(1)灌注過程中,由于導管埋入混凝土過深,一般往往大于 6 m。(2)由于各種原因,導管超過 015 m 未提升,部分混凝土初凝,抱住導管。3、 治理方法(1)埋導管時,用鏈式滑車、千斤頂、卷揚機、挖掘機

16、、鏟車等設備進行試拔。(2)若拔不出時,按斷樁處理。2.2.6、樁頭澆注高度短缺1、 現象已澆注的樁身混凝土,沒有達到設計樁頂標高再加上 015110 cm 的高度。2、 原因分析(1)混凝土灌注后期,灌注混凝土產生的超壓力減小,此時導管埋深較小。由于探 測時,儀器不精確,或將過稠的漿渣、坍落土層誤判為混凝土表面。(2)測錘及吊索不標準,手感不明顯,未沉至混凝土表面,誤判已到要求標高,造成過早拔出導管,終止灌注。(3)灌混凝土中,有一層混凝土從開始灌注到灌注完成,一直與水或泥漿接觸,不僅受侵蝕,還難免有泥漿、鉆渣等雜物混入,質量較差,必須在灌注后鑿去。因此: 對灌注樁的樁頂標高計算時,未在樁頂

17、設計標高值上,增加 015110 m 的預留高度。 從而在鑿除后,樁頂低于設計標高。3、 治理方法(1)盡量采用準確的水下混凝土表面測探儀,提高判斷的精確度。當使用標準的測 探錘檢測時,可在灌注接近結束時,用取樣盒等容器直接取樣,鑒定良好混凝土面的(2)對于水下灌注的柱身混凝土,為防止剔樁頭造成樁頭短澆事故,必須在設計 樁頂標高之上,增加 015110m 的高度,低限值用于泥漿比重小的、 灌注過程正常的樁 高限值用于發(fā)生過堵管、坍孔等灌注不順的樁。(3)無地下水時,可開挖后做接樁處理。(4)有地下水時,接長護筒,沉至已灌注的混凝土面以下,然后抽水、清渣、按接 樁處理。227、夾泥、斷樁1、 現

18、象先后兩次灌注的混凝土層之間,夾有泥漿或鉆渣層,如存在于部分截面,為夾泥;如屬于Word文檔資料整個截面有夾泥層或混凝土有一層完全離析,基本無水泥漿粘接時,為斷樁。2、 原因分析(1)灌注水下混凝土時,混凝土的坍落度過小,集料級配不良,粗骨料顆粒太大 灌注前或灌注中混凝土發(fā)生離析;或導管進水等使樁身混凝土產生中斷。(2)灌注中,發(fā)生堵塞導管又未能處理好;或灌注中發(fā)生導管卡掛鋼筋籠,埋導 管,嚴重坍孔,而處理不良時,都會演變?yōu)闃渡韲乐貖A泥,混凝土樁身中斷的嚴重事 故。(3)清孔不徹底或灌注時間過長,首批混凝土已初凝,而繼續(xù)灌注的混凝土沖破頂 層與泥漿相混;或導管進水,一般性灌注混凝土中坍孔,均會

19、在兩層混凝土中產生部分 夾有泥漿渣土的截面。3、 治理方法(1) 斷樁或夾泥發(fā)生在樁頂部時,可將其剔除。然后接長護筒,并將護筒壓至灌注 好的混凝土面以下,抽水、除渣,進行接樁處理。(2) 對樁身在用地質鉆機鉆芯取樣,表明有蜂窩、松散、裹漿等情況(取芯率小于40 %時);樁身混凝土有局部混凝土松散或夾泥、局部斷樁時,應采用壓漿補強的方法處理。(3) 對于嚴重夾泥、斷樁,要進行重鉆補樁處理。三、模板和支架3.1、現澆混凝土結構的模板3.1.1、 基礎模板缺陷1、 現象橋臺的基礎及橋墩的承臺(水中墩除外)一般采用開挖基坑后澆筑墊層混凝土,然 后在墊層上安裝側模。常發(fā)生沿基礎的通長方向不順直,頂面不平

20、整,模板不垂直,模 板底部走動,模板拼縫過大,接頭不平整,模板表面不光潔等現象。2、 原因分析(1) 長度方向未拉直線進行校正。(2) 模板安裝時,掛線垂直度有偏差。(3)模板上口內側未采取定尺支撐。(4)模板直接支撐在基坑土壁上,無堅固的后靠力。(5)模板平整度偏差較大,模板表面殘渣未清理干凈。(6)模板設計不合理,剛度不夠。Word文檔資料(7)未設置對拉螺栓。(8)模板未涂脫模劑或者脫模劑選用不好等。3、防治措施(1)墊層混凝土的標高及平整度必須符合要求。(2)模板應予設計,并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3)支撐應該滿足強度和剛度的要求,不得直接支撐在土壁上,避免虛撐現象。(4)模板在組裝前應

21、清理干凈,并涂刷脫模劑,模板拼縫應該符合質量要求。3.1.2、立柱模板缺陷1、 現象(1)模板走動造成立柱面變形、鼓出、尺寸不準、漏漿、混凝土不密實或出現蜂 窩麻面。(2)柱??v、橫拼縫不密貼,造成漏漿,棱角不挺直,錯縫明顯,柱面不平。(3)柱身偏斜,上下不垂直,一排立柱不在同一條軸線上。(4)矩形立柱柱身扭曲,圓柱柱身失圓。(5)柱根部漏漿嚴重。2、 原因分析(1 )模板設計對混凝土的側壓力考慮不足,對立柱模的柱箍間距設置太大,采用 的柱箍材料本身剛度不夠,拼接螺栓偏小。(2)配置模板的精度不夠,板縫不嚴密。(3 )成排的立柱未按基準軸線定位,柱身上下未按軸線進行垂直校正或由于柱身 支撐設置

22、不夠,造成柱身偏斜;或由于立柱鋼筋本身偏移未經校正,就進行立柱套模。(4)柱模使用中,防護不當,造成柱模變形,使用后對模板表面的殘渣未清理干 凈,拆模過早,拆模時任意敲拆,造成柱身棱角破損確角。(5)柱模安裝時,基底不平,未采取嵌縫找平措施。3、 防治措施(1 )成排立柱在模板安裝前,應事先定出立柱的縱橫軸線,在立柱模板上同時定出模板的縱橫中線,安裝時模板縱橫中線對正定出的縱橫軸線,并用垂線校正柱模的垂直度。(2)柱模安裝前必須先找平基座,糾正立柱鋼筋位置,當鋼筋位置正確后方可安 裝模Word文檔資料板。(3)根據立柱斷面的大小及高度,計算按混凝土的側壓力,配置適當的柱箍及連 接螺栓,防止跑模

23、、鼓模。(4)立柱模板定位無誤后,底部應支撐牢固,不得松動,可在基礎澆筑時設置支 撐用的預埋件(鋼筋或者角鋼等)以作支撐。在四角設置牢固的斜撐,以保證立柱位置 的正確和穩(wěn)固。(5)立柱模板不論是采用木模還是定型模板,拼縫都應平直、嚴密,板面應光滑 平整,在拼縫處應采取嵌縫措施,確保不漏漿。(6)柱模在使用過程中,應保養(yǎng),維修。拆模時應按順序進行,嚴禁敲打拆模, 防止損壞柱身棱角。拆模后應隨時清除模板表面的殘渣,并涂防護劑。如發(fā)現有變形、 損壞應隨即整修。3.1.3、蓋梁模板缺陷1、 現象蓋梁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梁底下撓,梁側模走動,形成下口漏漿、上口偏斜。 蓋梁與立柱接口處漏漿及爛根。梁面不

24、平,影響支座安裝。2、 原因分析(1)模板未按基準線校正,支撐不勞。(2)模板支架地基未做處理,支架設置在軟硬不均勻地基上,混凝土澆筑過程中, 底模受荷載后,造成支架及底模的不均勻下沉,梁底模未拋高或者拋高不足,使梁底下 撓。(3)蓋梁側模剛度差,未設置足夠的對拉螺栓。(4)側模下口圍檁未撐緊,在混凝土側壓力作用下,側模板下口向外位移,底模 不平未采取嵌縫措施。(5)模板上口未設置限位卡具,對拉螺栓緊固不均,斜撐角度過大(大于 60 度),支撐不牢造成局部偏位。(6)蓋梁底模與立柱四周接口處縫隙未嵌實或蓋梁底模板高出立柱頂面,造成漏 漿及爛根現象。3、防治措施(1) 蓋梁側模在安裝前應事先定出

25、蓋梁兩側的基準線,側模按基準線安裝定位, 并設斜撐校正模板的線形和垂直度。(2) 蓋梁支架應設置在經過加固處理的地基上,加固措施應根據地基狀況及蓋梁Word文檔資料荷載確定,當同一個蓋梁部分支架設在基礎上,部分支架設在地基上時,對基礎以外的 地基應做加固處理,并應設置剛度足夠的地梁,防止不均勻沉降。蓋梁底模要墊平、填實,防止底模虛空,造成梁底不平。蓋梁支架搭設宜做等荷載試驗,以取得蓋梁底模的正確拋高值。(3 )蓋梁側模無論采用什么材料的,均應根據混凝土的側壓力,設計具有足夠強度和剛度的模板結構,并應根據蓋梁的結構狀況設置必要的對拉螺栓,以確保側模不變形。(4) 在側模下口,應在底模上設置牢固的

26、側模底夾條,以確保側模不向外移動, 并對側模與底模的接縫處進行嵌縫密實,防止漏漿。(5) 側模上口應設置限位卡具或對拉螺栓,對拉螺栓在緊固時,應保持緊固一致,同時對所設置的斜撐角度不得大于60 度,并應牢固,這樣才能確保蓋梁模板上口線條順直,不偏斜。(6) 蓋梁底模與立柱四周的接縫縫隙,應嵌縫密實,防止漏漿。立柱的頂標高宜 比蓋梁底標咼咼出 12cm。3.1.4、支架現澆梁模板缺陷1、 現象支架變形,梁底不平,梁底下撓,梁側模走動,拼縫漏漿,接縫錯位,梁的線形不 順直,混凝土表面粗糙,封頭板不垂直,箱梁內倒角陷入混凝土內。箱梁腹板與翼緣板 接縫不整齊。2、 原因分析(1) 支架設置在不穩(wěn)定的地

27、基上。(2) 除由于支架的不均勻沉降外,梁底模鋪設不平整、不密實、底模與方木鋪設 不密貼,梁底模板拋高值控制不當。(3) 梁側模的縱橫圍檁剛度不夠,未按側模的受力狀況布置合理的對拉螺栓。(4) 模板配置不當,模板接縫不嚴密,縫隙嵌縫處理不當。3、 防治措施(1)支架應設置在經過處理的具有足夠強度的地基上,地基表面應平整,支架材 料應有足夠的剛度和強度,支架立桿下宜加墊槽鋼或鋼板, 以增加立柱與地基的接觸面。 支架的布置應根據荷載狀況進行設計,以保證混凝土澆注后支架不下沉。(2)支架搭設應按荷載情況,根據支架搭設的技術規(guī)程進行合理布置。Word文檔資料(3)在支架上鋪設梁底模要與支架上的梁或者方

28、木密貼,底模要與方木墊實,在 底模鋪設時要考慮拋高值,拋高值宜通過等荷載試驗取得。(4)梁側模的縱橫圍檁要根據混凝土的側壓力進行合理的布置,并根據結構狀況 布置對拉螺栓。3.2、模板3.2.1、 梁外模板缺陷1、 現象梁身沿縱向不平直,梁底不平整有露筋,梁兩側模板拆除以后發(fā)現側面有水平裂縫, 掉角,表面氣泡粗糙。2、 原因分析(1)模板縱向不順直。(2)梁底板垃圾沒有清除。(3)模板自身質量較差,混凝土澆筑后變形較大。(4)底模未設置拱度。3、 防治措施(1)梁的側模板與底模板之間宜采用幫包底形式。(2)側模剛度要進行驗算,盡量采用剛度較大的截面形式。(3)梁的外模宜采用鋼模板。(4)模板使用

29、完畢,應進行養(yǎng)護和維修,確保使用時模板光潔完好。(5)在支架上現澆的梁,支架必須安裝在堅實的地基上,并應有足夠的支撐面積, 以保證不下沉。并應有排水設施。(6)后張法預應力混凝土梁的底模應設置在臺座上,同時考慮到張拉時的兩端的 集中反力,兩端的地基必須做加固處理,滿足需要。3.2.2、 梁內模上浮1、現象(1)在澆筑腹板混凝土時,梁內模開始上浮,是梁頂板混凝土變薄。(2)在澆筑頂板混凝土時,梁內模開始上浮,造成梁頂面抬高并有龜裂性裂縫。2、原因分析內模定位固定措施不力Word文檔資料3、防治措施(1)橡膠氣囊史內模,應設置固定鋼筋并于梁主筋焊接。(2)空心木模內模應與頂板對拉進行支撐。3.3、

30、施工脹模通病防治措施3.3.1脹模的部位及原因分析1、 模板下口混凝土側壓力最大,一次澆筑過高過快時,容易發(fā)生脹模現象。2、 陽角部位 U 形卡不到位或大模懸挑端過長時,易發(fā)生脹模。3、 采用木板支模的門窗洞口、預留洞口,其支撐及定位比較困難,是脹?,F象的 多發(fā)區(qū)。4、 由于表面留有殘漿,二次接槎部位不能保證模板與墻,柱面拼接嚴密,故也易 發(fā)生脹模。5、隨意取消拉結片造成脹模。6、懸挑處支撐數量不夠,標高不準造成脹模。7、采用定型鋼模時,未使用陰角模,大角常連接不緊密,有空隙,時有脹?,F象 發(fā)生。8、無外腳手架時,周邊梁外模安裝困難,質量無法保證,外模支撐不順直,支撐 不牢造成脹模。9、梁跨中

31、未按規(guī)定起拱時,易發(fā)生梁下沉現象。10、梁柱節(jié)點及樓板與剪力墻、柱交接處模板攔搓拼接不嚴也容易造成脹膜。3.3.2模板安裝質量控制措施3.3.2.1、模板施工方案1、 荷載組合計算時除側壓力外,應考慮到混凝土的澆筑方法,堆料方式等可能發(fā) 生的其它荷載。2、模板的組合型式要合理,支撐計算準確,對拉螺栓和拉結片的布置要可靠有效。對不當設置對拉螺栓或拉結片的部位,應采取支撐進行補強,模板下口應有 18- 25 的鋼筋支腳固定位置。3、設計好預留洞口模板的支撐形式和安裝定位方法。4、 按照建筑結構實際情況進行模板預排,將非標準模板放置在跨中便于處理的部 位。5、確定模板安裝順序,保證整體安裝質量。Wo

32、rd文檔資料6、 最后還應處理好以下問題:角模形式、大小及與模板的連接方式;模板之間的 拼接方法、模板與角模的拼接方法、梁柱節(jié)點、與墻、柱交接處內外模板支撐方法。3.322模板的安裝模板安裝應嚴格按照模板施工方案進行,所使用模板應保證形狀、尺寸、相對位置正確,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wěn)定性。在安裝過程中設置防傾覆的臨時固定設施。消除 拼縫不嚴,板面不垂直,模板下口與構件間有空隙,對拉螺栓未擰到位,拉結片松動, 模板拼接漏上 U 形卡及模板支撐未按計算支設,支撐懸空等引起模板脹模的質量隱患。3.323模板安裝驗收除檢查構件尺寸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外,還應檢查模板施工方案的執(zhí)行情況,對梁、 樓板應驗收支撐

33、情況,起拱情況,邊模支撐及節(jié)點模板安裝情況;對墻柱模板應驗收 拼接情況,陰陽角連接情況以及模板下口支撐情況,最后應驗收其整體安裝是否合理。3.3.3混凝土澆筑時應注意的問題施工中應認真執(zhí)行混凝土澆筑方案,嚴格控制分層厚度及二次澆筑時間,確保實 際施工與計算相一致,確?;炷羵葔毫Σ怀鲇嬎阒担瑫r應控制好澆筑速度和混 凝土初凝時間,摻有外加劑的混凝土還應加入外加劑影響系數,以有利控制脹?,F象的發(fā)生。澆筑時應經常檢查模板及支撐穩(wěn)定情況,及時處理漏漿,跑模事件?;炷翝仓戤?拆模后,應對模板進行維修和保養(yǎng),對模板面、肋的損傷應及時維修、加固。模板使用前涂刷隔離劑,以延長模板壽命。四、混凝土4.1

34、、蜂窩蜂窩現象就是混凝土結構局部出現酥松、砂漿少、石子多、石子之間形成空隙類似蜂窩狀的窟窿。1、混凝土產生蜂窩的原因。(1)混凝土配合比不當或砂、石子、水泥等到材料計量不準,造成砂漿少、石子多(2)混凝土攪拌時間不夠,未拌合均勻,和易性差,振搗不密實;(3)下料不當或下料過高,未設串筒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漿離析;(4)混凝土未分層下料,振搗不實,或漏振,或振搗時間不夠;(5)模板縫隙未堵嚴,水泥漿流失;Word文檔資料(6)鋼筋較密,使用的石子粒徑過大或坍落度過??;(7)基礎、柱、墻根部未稍加間歇就繼續(xù)灌上層混凝土。2、防治混凝土蜂窩的措施。(1)認真按設計要求,嚴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經常檢

35、查,做到計量準確,混凝土拌 合均勻,坍落度適合;混凝土下料高度超過 2m 應設串筒或溜槽;澆灌應分層下料,分層振 搗,防止漏振;模板縫應堵塞嚴密,澆灌中應隨時檢查模板支撐情況,防止漏漿;基礎、柱、 墻根部應在下部澆完間歇 1h1.5h ,沉實后再澆上部混凝土,避免出現“爛脖子”。(2)小蜂窩,洗刷干凈后,用 1 : 2 或 1 : 2. 5 水泥砂漿抹平壓實;較大蜂窩,鑿去蜂 窩處薄弱松散顆粒,刷洗凈后,支模用高一級細石混凝土仔細填塞搗實,較深蜂窩,如清 除困難,可埋壓漿管、排氣管,表面抹砂漿或灌筑混凝土封閉后,進行水泥壓漿處理。4.2、麻面混凝土麻面現象就是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現缺漿和許多小凹坑

36、、麻點,形成粗糙面,但無鋼筋外露現象。1、 混凝土產生麻面的原因。(1)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漿渣等雜物未清理干凈,拆模時混凝土表面被破壞;(2)模板未澆水濕潤或濕潤不夠,構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過 多出現麻面;(3)摸板拼縫不嚴,局部漏漿;(4)模扳隔離劑涂刷不勻,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與模板粘結造成麻面;(5)混凝土振搗不實,氣泡未排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點。2、 防治混凝土麻面的措施。(1)模板表面清理干凈,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漿 79 等雜物;澆灌混凝土前,模板應澆 水充分濕潤;模板縫隙應用油氈紙、 膩子等堵嚴;模扳隔離劑應選用長效的,涂刷均勻,不 得漏刷;混凝土應

37、分層均勻振搗密實,至排除氣泡為止。(2)表面作粉刷的,可不處理,表面無粉刷的,應在麻面部位澆水充分濕潤后,用 1 : 2或 1 : 2. 5 水泥砂漿,將麻面抹平壓光。4.3、孔洞混凝土孔洞現象是指混凝土結構內部有較大尺寸的空隙,局部沒有混凝土,鋼筋局部或全部裸露。1、 產生孔洞的原因。Word文檔資料(1)在鋼筋較密的部位或預留孔洞和預埋件處,混凝土下料被擱住,未振搗或振搗不實就繼續(xù)澆筑上層混凝土 ;(2)混凝土離析,砂漿分離,石子成堆,嚴重跑漿,又未進行振搗;(3)混凝土一次下料過多,過厚,下料過高,振搗器振動不到,形成松散孔洞;(4)混凝土內掉入木塊、泥塊等雜物,混凝土被卡住。2、 防治

38、孔洞的措施。(1)在鋼筋密集處及復雜部位,采用細石混凝土澆灌,認真分層振搗密實;預留孔洞 處,應兩側同時下料,嚴防漏振;砂石中混有粘土塊、木塊等雜物掉入混疑土內,應及時清 除干凈。(2)將孔洞周圍的松散混凝土和軟弱漿鑿除,用壓力水沖洗,充分濕潤后用高強度等級細石混凝土澆灌、搗實。4.4露筋混凝土露筋就是混凝土內部主筋、副筋或箍筋局部裸露在結構構件表面。1、 產生露筋的原因。(1)灌筑混凝土時,鋼筋保護層墊塊位移或墊塊太少或漏放,致使鋼筋緊貼模板外露;(2)結構構件截面小,鋼筋過密,石子卡在鋼筋上,使水泥砂漿不能充滿鋼筋周圍,造成露筋;(3)混凝土配合比不當,產生離析,模板部位缺漿或模板漏漿;(4)混凝土保護層太小或保護層處混凝土振搗不實;或振搗棒撞擊鋼筋或踩踏鋼筋使鋼筋位移,造成露筋;(5)木模板未澆水濕潤,吸水粘結或脫模過早,拆模時缺棱、掉角,導致漏筋。2、 防治露筋的措施。(1)澆灌混凝土 ,應保證鋼筋位置和保護層厚度正確;加強檢、驗、查,鋼筋密集時,應選用適當粒徑的石子,保證混凝土配合比準確和良好的和易性;澆灌高度超過 2m,應用串筒或溜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