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理語言學的角度改進教學_第1頁
從心理語言學的角度改進教學_第2頁
從心理語言學的角度改進教學_第3頁
從心理語言學的角度改進教學_第4頁
從心理語言學的角度改進教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從心理語言學的角度改進教學摘要寫作對于許多人來說都很困難,尤其是對初學語言者。本文旨在探討心理程序,強調寫作過程,試圖幫助學習者更好地理解寫作,從而提高他們的寫作。在解釋這些過程之前,需要呈現(xiàn)一些研究者對寫作的解釋。從他們的定義中可以發(fā)現(xiàn)寫作是一項復雜卻科學的任務。接下來,我們繼續(xù)深入探討心理語言學對這一領域的貢獻,因為心理語言學是研究語言的產出和理解的科目。在本文中,Flower和Hayes的模式是我們討論的關鍵,因為這是表現(xiàn)運用心理語言學思維的典型模式。我們還談到了其他人關于這個模式的其他觀點。不可否認,這個模式不是十全十美的。所以本文介紹了一些影響學習者寫作的因素,確實幫助了寫作教學。最

2、后一部分是寫作教學,討論了學習者在寫作過程中不同的行為,表明審查并不一定能保證寫出更好的文章,最重要的還是規(guī)劃過程。研究發(fā)現(xiàn)當時間有限時,并不是所有的過程都同樣重要。 關鍵詞寫作教學 心理語言學 個體差異 情感 本文的重點是寫作過程,描述寫作過程的不同模式,以更好地理解寫作的產出,然后試圖提出方法來幫助寫作課堂上的教師和學生。第一部分介紹了寫作的不同含義以及Flower和Hayes (1984, Hayes & Flower)定義的寫作心理過程,包括任務環(huán)境、長期記憶組件和短期工作組件。它試圖表明作者明確的心理過程以讓大家更好地了解寫作。第二部分通過比較善寫者和不善寫者之間不同的特點,

3、揭示了影響寫作的因素。情感在寫作中也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它激勵人們寫作,幫助人們釋放自己的情緒。最后一部分試圖解釋認知活動和文本質量之間的關系。 一、寫作的定義 有很多種方式定義寫作,在Worlds Writing Systems中,Daniels (1996)將語言定義為:一套幾乎永久使用的符號系統(tǒng),以這樣一種方式用于表達話語,它可以不受聲音的干擾。在The Blackwell Encyclopedia of Writings Systems中,Coulmas (1999)將寫作系統(tǒng)定義為:一套可觀可感的符號用于系統(tǒng)的表達語言單位,其目的是記錄信息,這些信息可為每一個知道這種語言及這個語言的規(guī)

4、律的質疑者所獲取,同時根據(jù)這些規(guī)則語言單位被編碼在寫作系統(tǒng)里。在A History of Writing中,Fischer (1999)認為任何一個寫作的定義都不能涵蓋現(xiàn)存或曾經存在過的寫作系統(tǒng)。相反,他指出,一個“完整的書面”系統(tǒng)應符合以下條件: 完整的寫作必須是以交流為目的的; 完整的寫作必須包含人工符號標記在永久面上或是電子平面上; 完整的寫作必須使用相對傳統(tǒng)的符號表達言語(有意聲音的系統(tǒng)排列)或者電子編程以達到交流的目的。 實際上,在教學中“作文”一次已經和“寫作”交替使用(Silva, 1990; Johns, 1990)。很明顯,寫作并沒有清晰的界定。其實,寫作大概是語言活動中最復

5、雜的任務了,它要求從腦部信息拓展到它的圖形轉錄,同時執(zhí)行多個操作。 二、寫作過程 與對口語能力或者閱讀理解的研究相比,對寫作的研究是在相對近代的時期內才開始進行的(Hayes &Flower, 1980)。因此,與其他語言活動的模式相比,這個模式就不那么精確。理解這個過程的一個方法就是把它看做認知技能,對語言資源和一般認知資源同等重視。一個人在寫作方面的成就度取決于這些認知資源和語言資源的發(fā)展。 從心理語言學的角度,寫作也是一項復雜的過程,涉及到一些相互關聯(lián)的層面。由于寫作任務在內容、目的和范圍上十分多變,將寫作的過程和組成部分廣泛地概念化是非常重要的。 Flower和Hayes(Ha

6、yes & Flower,1984)提供了這樣的概念。他們提出了這樣一種模式,將寫作所涉及的過程和組成部分概念化,將寫作看作解決任務環(huán)境、長期記憶和工作(短期)記憶這三個主要特征的問題的一種形式。這三個組成部分在作者編纂文字的時候相互影響相互作用。 任務環(huán)境由兩方面主要因素構成:寫作任務和儲存寫作的手段。寫作任務指的是作者的框架和目標,包括標題、范圍和文章面對的觀眾。儲存寫作的手段是寫作的外在表現(xiàn),包括手寫或電腦記錄的任務筆記或草稿。 長期記憶包括兩方面主要資源:對在討論的話題的知識和對讀者怎樣回應文章的知識。作者需要懂得常用策略,如在給定的條件下,哪一種寫作技巧的效果最好;怎樣構建一

7、個論點;怎樣制造懸念或者怎樣使讀者全情投入到文中。作者還需要了解大量有關寫作任務主題的事實和意見。 工作(短期)記憶在寫作中非常重要,在寫作過程中要求無數(shù)工作記憶。作者必須考慮到謀篇、翻譯和審查意見,以在工作記憶中平衡一些互相抵觸的信息資源。如果作者考慮失衡,會引起寫作困難,阻礙全局計劃。在這個階段,他們提出了三個過程:規(guī)劃過程,生成過程和審查過程。 規(guī)劃過程,生成過程和審查過程循環(huán)地交互作用。規(guī)劃過程解釋為文本生成和組織信息。而對許多作者來說,生成過程十分困難。這是作者將觀點轉換為句子和段落的過程。這些觀點有可能來自長期記憶的信息,并且必須經過翻譯的過程,轉換為有意義、語法正確的句子。審查過

8、程要求作者重讀已儲存的文本。構建了某個文本之后,作者可以監(jiān)控和評價自己的成果并作出修正。 三、影響寫作質量的因素 1.個體差異 首先,通過對比善寫者和不善寫者,我們可以看到個體差異導致了不同的寫作質量。根據(jù)Benton et al.(1984)的觀點,善寫者在與閱讀相關的信息處理任務上完成得更好。他們在用工作記憶紀錄一串字母或一頁單詞的方面做得更快更精確。善寫者傾向于在寫作之前將文檔資源處理整合成自己的觀點(Kennedy, 1985)。而不善寫者不會提前構思提綱,雖然列提綱有利于提高寫作質量(Kellogg, 1987)。他們更多時候只是知識的告知者而不是知識的重建者。善寫者更會講故事。他們

9、運用連貫詞在段落內整合句子,用過渡語在段落間搭建橋梁。善寫者根據(jù)寫作任務的改變而轉換策略(Kennedy, 1985),也比不善寫者修改得更多以完善文章的意義。 2.情感 第二個因素是情感。情感決定了寫作的動機,促進或阻礙寫作。根據(jù)Kellogg(1994)的觀點,眾多熟練的作者證實了他們對常規(guī)適當?shù)膶懽髑榫w和有利的寫作環(huán)境的需求。對許多著名作家而言,如果沒有這些環(huán)境和情感的支撐,寫作就會被阻礙。當寫作目標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甚至完全沒有原因而不能完成時,所有類型的作者都會經歷共同的現(xiàn)象,即瓶頸。愛好寫作并能在完成寫作的過程中實現(xiàn)情感的人輕易就能克服這個難題;而對于那些對寫作充滿焦慮的人多半會

10、回避這個任務。而且,不管是專業(yè)還是非專業(yè)的作者,寫作的行為滿足了許多情感的需求。Peenebacker(1990)發(fā)現(xiàn)讓人用日記寫出自己的創(chuàng)傷能促進身體恢復健康。實際上,寫下一個人的不幸或悲傷能幫助人們釋放一些負面的情感以保持好心情。所以人們有了寫作的動機。 四、寫作教學 毫無疑問,在中國,英語教學變得越來越重要了。與其他三項技能(聽、說和讀)相比,寫作是最難的語言技能。寫一篇好的作文對本族語者和非本族語者都是很困難的。為了教好寫作,我們必然要將心理過程考慮進來。 寫作就是告知作者所知。作者的所知都來自于他們的背景知識,包括寫什么和怎樣寫。寫什么是老師規(guī)定學生去完成的任務;而怎樣寫不只是老師教

11、給學生怎樣寫,還有學生自己所掌握的知識。他們有基礎的認知能力來思考怎樣表達自己的觀點。老師的任務就是告訴學生寫作中最具體的步驟。 轉貼寫作中有三個過程:規(guī)劃過程、生成過程和審查過程。這三個過程在寫作過程中相互交織,關鍵是怎樣安排這三個過程。雖然這三個過程在創(chuàng)作高質量的文章時都非常重要,都應該仔仔細細地執(zhí)行。在實際寫作過程中,我們卻沒有那么多時間。換句話說,時間總是有限的。所以,我們要考慮應該在哪一個過程上更下功夫。 一些研究者對認知活動和文本質量的關系做了調查。他們要求一群高于平均水平的九年級學生在15分鐘之內寫兩篇短文,同時提供口頭報告。研究結果表明,寫作過程中的認知活動是取決于時間的,它們

12、的效果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他們在審查過程上持與Flower和Hayes(1983)不同的觀點。他們認為審查過程對文本的質量并不起統(tǒng)一的作用。Levy和Ransdell(1995)也有同樣的發(fā)現(xiàn)。學生更重視規(guī)劃而不是審查已產出的結果。 并非所有的編輯都會改進文本質量。這表明我們幾乎可以在審查過程上不花時間。然而,這并不意味著審查不必要,我們就可以馬虎對待。好的作者的審查做得更好。這里的意思是審查不是寫作中最重要的策略,卻是必要的認知活動。 五、結論 本文簡要地從心理語言學的角度討論了寫作教學。首先,本文解釋了寫作的意義,然后闡述了由Flower和Hayes(1984, Hayes & F

13、lower)定義的寫作心理過程,包括任務環(huán)境、長期記憶組件和工作(短期)記憶組件,試圖展示作者清晰的心理過程以幫助更好地理解寫作。接下來,本文在善寫者和不善寫者之間的不同特點做了比較以發(fā)現(xiàn)影響寫作的因素。情感在寫作中也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它激勵人們寫作幫助人們釋放情緒。最后一部分關系到寫作教學,分析了認知活動和文本質量之間的關系。本文從心理語言學的角度探索了寫作,這里的教學是典型的以過程為導向。它確實為寫作教學提供了一定的見解。學生的寫作不是在寫他們知道什么,而是在寫他們想讓讀者知道什么。它沒有提供詳細具體的寫作技巧,而是寫作者的普遍過程。這是對這種以過程為導向的方法的主要意見。然而,這種模式對寫

14、作教學長生了巨大的影響,這是毋庸置疑的。 參考文獻: 1Bentong, et al. Cognitive capacity differences among writer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84. 2Carroll D.Psychology of Language.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3Coulmas, F. The Blackwell Encyclopedia of Writings Systems. Blackwell Pu

15、blishers,1999. 4Daniels, P.T. World's Writing System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5Fischer, S. R. A History of Writing.Reaktion Books,1999. 6Hayes,J.R., & Flower, L. Writing Research and the Writer, American psychologist,1986. 7Kellogg, R. T., The psychology of writing.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8Peenebaker, J. W. O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