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活動3燃燒的條件_第1頁
實驗活動3燃燒的條件_第2頁
實驗活動3燃燒的條件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實驗活動3 燃燒的條件【實驗目的】1.加深對燃燒條件的認識,進一步了解滅火的原理。2.體驗實驗探究的過程。3.培養(yǎng)實驗分析能力和合作精神?!緦嶒炗闷贰繜?、鑷子、坩堝鉗、酒精燈、三角架、薄銅片、酒精、棉花、乒乓球、濾紙、蠟燭。【實驗內容】1.用棉花分別蘸取酒精和水,放到酒精燈火焰上加熱片刻,觀察現(xiàn)象;現(xiàn)象為_;實驗說明燃燒的條件之一是_。2.從乒乓球和濾紙上各剪下一小片(同樣大小),如圖所示,分開放在一塊薄銅片的兩側,加熱銅片的中部,觀察現(xiàn)象。現(xiàn)象為_;實驗說明燃燒的條件之二是_。3.利用蠟燭和燒杯(或選擇其他用品),設計一個簡單的實驗,說明燃燒的條件之三:_。你的實驗設計方案是:_。【問題與

2、交流】1.上述實驗步驟1中,如果在酒精燈上加熱時間較長,會發(fā)生什么現(xiàn)象?為什么?2.如果將步驟2中的乒乓球碎片和濾紙片換成木屑和煤粉,會發(fā)生什么現(xiàn)象?說明了什么?3.影響燃燒的劇烈程度有哪些相關因素?【反思、拓展與評價】1.從實驗中討論在實際生活中滅火的途徑有哪些?2.教師或小組評價:_。1.(2013·永州)如下圖所示,點燃甲、乙兩支蠟燭,甲燃燒一會兒熄滅,乙在空氣中正常燃燒,這一實驗說明燃燒的條件之一是( )A.具有可燃物 B.有氧氣或空氣 C.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D.可燃物有著火點2. (2014蘭州)在蠟燭及其燃燒試驗的探究中,用嘴吹滅蠟燭的原理是()A降低蠟燭的著火點B

3、消除可燃物C隔絕空氣D是其溫度降至著火點以下3.下圖四支蠟燭都將熄滅,其中一支熄滅的原因與另外三支不同的是( )4. (2014淮安)為探究物質的燃燒條件,某同學進行了如右圖所示的實驗,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現(xiàn)象說明白磷的著火點比紅磷的著火點低B現(xiàn)象說明物質的燃燒需要達到一定的溫度C現(xiàn)象說明物質燃燒需要氧氣D現(xiàn)象說明紅磷不是可燃物5. (2014棗莊)通常情況下,燃燒需要三個條件,下圖所示的實驗中,能證明可燃物燃燒與溫度有關的是( )A B C D6.“魔棒點燈”趣味實驗的操作為:取少量高錳酸鉀晶體放在表面皿上,在高錳酸鉀上滴加23滴濃硫酸,用玻璃棒蘸取后去接觸酒精燈的燈芯,酒精燈立刻被

4、點燃了。你認為酒精燈能被點燃的主要原因是( )A.“魔棒”具有神奇的功力使酒精燈點燃B.高錳酸鉀與濃硫酸的混合物能降低酒精的著火點,使酒精自發(fā)燃燒C.它們之間發(fā)生化學反應,產生大量氧氣,酒精在氧氣濃度大的環(huán)境中能自發(fā)燃燒D.它們之間發(fā)生化學反應,放出大量的熱,使溫度達到酒精的著火點7.對“高低不同的燃著的蠟燭罩上燒杯后誰先熄滅”這一問題,甲、乙兩同學有不同的認識:甲同學認為高的蠟燭先熄滅,乙同學認為低的蠟燭先熄滅,誰也說服不了誰,于是他們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來驗證自己的猜想。(1)甲同學認為高的蠟燭先熄滅,理由是_,乙同學認為低的蠟燭先熄滅,理由是_;(2)本實驗條件下,甲同學的猜想被證明是正

5、確的,同時還觀察到燒杯內壁變黑。由此我們可以得到啟發(fā):從著火燃燒的高樓房間中逃離,正確的方法是_。A.用毛巾捂住鼻子 B.成站立姿勢跑出C.匍匐迅速爬向門外 D.打開窗戶跳出8.(2013·寧波)2013年4月25日晚8點,臺州市的一金屬堆場發(fā)生火災,十多噸金屬鎂發(fā)生爆燃后發(fā)出刺眼的白光,將夜空映照得如同白晝。消防指揮部立即動員力量,尋找砂土進行滅火。鎂是一種銀白色的金屬,在高溫條件下遇水反應釋放出氫氣。(1)利用砂土滅火的原理是_。(2)本次火災消防員不能用水來滅火,其原因是_。9. (2014雅安)燃燒是人類最早利用的化學反應之一。(1)下面是一些常用的滅火方法的事例: 熄滅酒精

6、燈時,用燈帽蓋滅; 熄滅燃氣灶火焰時,關閉閥門; 油鍋著火時,用鍋蓋蓋滅; 森林著火時,將大火蔓延線路前的一片樹木砍掉; 房屋著火時,用高壓水槍滅火。請你從滅火原理角度,選擇一種分類標準進行分類:分類標準_包括事例_ (填序號)(若填隔絕空氣包括事例為若填降低溫度到著火點以下包括事例為)(2)打火機中常用丁烷(C4H10)做燃料,丁烷與甲烷完全燃燒產物相同,請寫出丁烷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_。 10. (2014杭州)小明在生活中觀察到:點燃的小木棒燃燒端朝上,往往沒燃盡就熄滅,而燃燒端朝下,往往不易熄滅。從燃燒的條件來看,你認為燃燒端朝上的小木棒,沒燃盡就熄滅的最主要原因是_,若將小木棒事先涂

7、油,燃燒端朝上也不易熄滅,請說明原因。_。參考答案實驗報告【實驗內容】1.蘸有酒精的棉花燃著了,蘸有水的棉花沒有燃燒 可燃物 2.乒乓球碎片先燃燒,濾紙片后燃燒 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3.氧氣將直立在桌面上的兩支燃著的蠟燭,其中的一支罩在玻璃杯下 【問題與交流】1.蘸有水的棉花也燃燒起來,是因為棉花上的水被蒸干后,溫度達到棉花的著火點。 2.木屑燃燒,而煤粉沒有燃燒,說明煤粉的著火點比木屑高。 3.(1)溫度;(2)氧氣的濃度;(3)可燃物與氧氣的接觸面積。 【反思、拓展與評價】1.(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與其他物品隔離;(2)降低溫度,生活中一般用水;(3)隔絕氧氣。課后作業(yè)1.B 2.D 3.B 4.B 5.C 6.D 7.(1)生成的二氧化碳在燒杯的上部,使高的蠟燭先熄滅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 (2)AC 8.(1)使可燃物隔絕空氣 (2)鎂在高溫條件下能與水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