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會議推廣方案匯總_第1頁
視頻會議推廣方案匯總_第2頁
視頻會議推廣方案匯總_第3頁
視頻會議推廣方案匯總_第4頁
視頻會議推廣方案匯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視頻會議推廣方案目 錄一、什么是視頻會議2二、視頻會議網絡的組成3三、國際、國內主流視頻產品5四、視頻會議的應用行業(yè)6五、構建視頻會議系統(tǒng)首先應了解的幾點必要條件7六、幾種常用的組網方案8七、會議室設計建議(僅供參考)10一、什么是視頻會議視頻會議(Videoconference)人們通常又稱之為視訊會議、電視會議、會議電視、電視電話會議。視頻會議系統(tǒng)是通過網絡平臺以實時的音、視頻等多媒體手段,支持人們遠距離進行實時信息交流、開展協同工作的應用系統(tǒng)。視頻會議系統(tǒng)實時傳輸視頻與音頻信息,使協作成員可以遠距離進行直觀、真實的視音頻交流。另一方面,利用多媒體技術的支持,視頻會議系統(tǒng)可以幫助使用者對工

2、作中各種信息進行處理,如共享數據、共享應用程序等,從而構造出一個多人共享的工作空間。二、視頻會議網絡的組成視頻會議系統(tǒng)是由會議終端、多點控制單元(MCU)和必要的網絡平臺來共同組成的。會議終端是由編解碼器、視頻輸入設備、視頻輸出設備、音頻輸入設備、音頻輸出設備和網絡接口組成的。如下圖所示:多點控制單元(MCU)是進行多點會議時,對整個會議的終端、會議的帶寬、音視頻編解碼格式、會議的進度等進行控制的設備。的主要功能是:從終端接收音頻、視頻和數據、混合音頻、選擇視頻源、傳送會議音頻、視頻到終端。根據國際電聯ITU(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ITU

3、-T(TELECOMMUNICATION STANDARDIZATION SECTOR OF ITU)制定的協議標準,視頻會議的網絡主要包括H.320和H.323兩種。H.320是窄帶視頻會議設備標準,適用于ISDN,DDN,E1,衛(wèi)星等電路交換網絡。遵循H.320協議的視訊技術主要應用于包括E1、V.35、ISDN等以電路交換為基礎的網絡上,遵循這種標準的視訊網絡和視訊設備以其穩(wěn)定性和靠性高、技術標準成熟、設備種類豐富、網絡線路專網專用等特點受到那些對圖象質量要求高,強調穩(wěn)定性和可靠性的群體,比如軍隊、政府等。另外,在全球范圍內能夠使用并且保證質量的視訊傳輸網絡目前只有ISDN網,所以凡是涉

4、及到跨國建設視訊網絡的場合,一般都采用基于H.320協議技術的視訊設備。不過基于H.320協議的視訊技術在網絡資源的利用、網絡的靈活性、設備的價格等方面存在劣勢。H.323是基于包交換的多媒體應用標準,適用于TCP/IP網絡。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發(fā)展和寬帶網絡建設的規(guī)?;?,遵循H.323協議的視訊設備和視訊網絡逐漸成為發(fā)展的主流,這種視訊技術主要是基于TCPIP技術,用戶可以在自己的數據網上迅速部署視訊網絡,其網絡靈活、安裝方便、維護簡單。不過目前這種技術的主要弱點表現在其基于的IP網絡的QOS問題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存在網絡抖動、包序混亂、網絡擁塞等問題,導致系統(tǒng)穩(wěn)定性不高。視頻會議的發(fā)展趨勢

5、IP網上多媒體系統(tǒng)(H.323)、IP Phone、IP FAX等標準的制定,ITU給予了極大的關注。隨著ATM技術、IP交換技術、千兆以太網技術在網絡層都可以統(tǒng)一到IP上,因此,基于IP的會議電視將成為實時多媒體通信最為理想的發(fā)展方向,是今后會議電視發(fā)展的主流。未來的趨勢將是視頻會議在不同網絡上的全面應用。三、國際、國內主流視頻產品目前國際、國內市場上的主流終端產品:POLYCOM(寶利通)TANDBERG(騰博、泰德)SONY (索尼)科達華為中興主流終端產品的市場份額目前市場上的主流MCU產品:POLYCOM(ACCORD)超然DST(鼎視通)天地陽光優(yōu)視四、視頻會議的行業(yè)應用 視頻會議

6、由誕生到今天的成熟和廣泛的應用經過了30多年的發(fā)展。由早期的無標準、低幀頻、低質量、高消耗專用設備發(fā)展到90年代的H.320標準,使視頻會議的應用得以發(fā)展。1997年H.323標準的誕生和IP網絡的廣泛應用,極大的推動了視頻會議的普及和應用,在商業(yè)應用、政府辦公、教育、醫(yī)療等行業(yè)都有著廣泛的應用。為人們的辦公、生活提供了一種便捷、高效的協作方式。五、構建視頻會議系統(tǒng)首先應了解的幾點必要條件1. 網絡狀況 IP/ISDN/DDN/E1/FR/ATM2. 會場數量3. 會議帶寬 128kbps/384kbps/.2Mbps4. 會場類型 會議室/桌面5. 會議要求 多分屏/混速/特殊要求6.主會場

7、MCU所需網絡帶寬的計算(會議應用帶寬-64K)X 會議點數 + 64K X 1.2(冗余)= MCU所要求的帶寬 以上六點要素直接決定著方案的定制、設備的選型和資金的預算等。六、幾種常用的組網方案1. 點對點的應用:此方案適用于只有兩個分支機構的會議。根據客戶需求,組網方式可以是ISDN、ADSL、也可以租用專線。 2. 單一網絡的多點應用:本方案適用于網絡建設比較統(tǒng)一的企業(yè)。如統(tǒng)一租用專線的政府機構、礦業(yè)集團、石油石化、網絡建設完善的大型企業(yè)。3. 混合網絡的多點應用:本方案適用于大型的、全區(qū)域性的企、事業(yè)單位。由于網絡未完善戓部分地區(qū)無法專線接入,只能以PSTN、ISDN、ADSL等進行

8、接入。此方案是一個綜合的、多種網絡共存的、語音及視頻多種應用方案。七、會議室設計建議(僅供參考)會議室的合理設計是決定圖像質量的重要因素。會議室裝修總體要求如下:7.1.房間布置房間內的裝飾應盡量簡樸, 天幕(背景墻)應采用均勻單一的淺色調, 如淺藍等。而房間的其它三面墻壁、桌子、地板等均應與天幕顏色相匹配。另外避免在會議室內陳設鏡子、懸掛藝術品等,以避免產生“奪光”、“反光”效應。7.2.燈光及光源 Ø 由于召開會議的時間是隨機的,故室內應使用人工光源,避免自然光。會議室中最佳的光源應該是非直射三基色燈或日光燈。Ø 會議室的門窗, 應用厚的藍色窗簾遮蓋。Ø 三基

9、色燈色溫在3200K左右為宜,日光燈色溫應為3500K左右。日光燈可每隔一米排列一支,不應混用白熾燈, 也應避免使用工作在3050HZ的節(jié)能日光燈。Ø 為確保文件及圖像色調以及攝像機的自平衡,會議室內的照度300Lux,最小亮度7lux,可以用照度儀以桌面或臉部位置為參考進行測量。Ø 對于采用投影儀的會議室,光照應分區(qū)管理,一般在投影屏幕的前面設置可調光源,并避免強光穿透投影儀和投影屏幕之間的投影區(qū)域。其附近照度應為50-80lux左右。應注意調節(jié)會議室的光線,使之更柔和,亮度更均勻。7.3.會議桌選擇Ø 桌面應采用中性或淺色, 可以將天花板上投下的燈光均勻地反射

10、到與會者的臉部, 達到更好的效果。Ø 不要使用白色的桌面。若桌子是白色的,鏡頭為適應桌面的亮度會使光圈自動調小,與會者就會顯得過暗。7.4.聲學環(huán)境要求Ø 使用盡可能少的麥克風。因為麥克風越多, 引入的背景噪聲會越強。Ø 硬質材料的地板和天花板也會引起聲音的反射, 應鋪墊地毯和其它吸音材料。 7.5.攝像頭取景角度及距離的主攝像頭與會場人員分布關系為:講話人位置在離中心±45度范圍內最佳,最大偏移為90度,講話人距攝像頭5米最佳,最大8米。7.6.會議室供電系統(tǒng)Ø 會議室最好采用三套配電線路,一路為照明供電,一路為本會議系統(tǒng)設備供電。第三路用于

11、其它設備如空調。整個供電線路應有良好的保護系統(tǒng)。Ø 會議電視終端的標準功耗為40 瓦,另應考慮其它如顯示設備的耗電。因此,對會議系統(tǒng)電源一般要求為220V, 10A 即可;另外最好能夠提供交流穩(wěn)壓不間斷電源。Ø 電源線和網絡傳輸線應布到終端設備放置的地方, 而且應使用導管或墻內布線,,保護線纜及人身安全。Ø 考慮到網絡的應用,在會議桌的桌面上或會議桌的地面上可安裝適量的網絡信息插座和相應的220V電源插座,以方便網絡應用。Ø 對于采用投影儀的會議室,應考慮在天花板上安裝投影儀,因此需在天花板的相應位置安裝一個220V/10A電源插座,另外,對LCD投影儀

12、應考慮預埋一根復合視頻電纜、一根VGA電纜,較好的LCD投影儀還應預埋一根RGB分量視頻電纜;對CRT投影儀一般應預埋一根RGB分量視頻電纜。Ø 較大的會議室和采用智能控制的會議室可設置專門的操作臺,因此在布線時應考慮預留較大的線槽,以容納象視頻線、VGA線、網絡線、電源線以及其他控制線。如采用VGA轉視頻的轉換器和文件投影儀,請預布視頻線纜。應選擇上好銅軸線,銅線直徑最好為5mm(最長可達150米)。接頭為蓮花頭。7.7.室內混響時間電視會議室要求較好的語言清晰度,適當混響時間。會議室應有吸音處理,7.8.會議室大小Ø 會議室內為保證良好的通氣性,高度一般要求大于3米。Ø 另外平均計算會議室中至少應保證每人兩平方米的空間。若按140平方米的大會議室計算,扣除前排至監(jiān)視屏的空間,應為110平方米左右,會議室的總容積應在400立方米左右。7.9.環(huán)境噪聲及空氣流量、換氣量會議室內允許的噪聲等級應為3540dB, 房間圍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