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兩種劑量丙種球蛋白對川崎病急性期后冠脈病變的影響_第1頁
淺論兩種劑量丙種球蛋白對川崎病急性期后冠脈病變的影響_第2頁
淺論兩種劑量丙種球蛋白對川崎病急性期后冠脈病變的影響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淺論兩種劑量丙種球蛋白對川崎病急性期后冠脈病變的影響                作者:王太森,許紅波,劉華君,劉文彬,湯雪琴【摘要】  目的 探討單次和連續(xù)IVIG對預防川崎病CAD的療效。方法 對65例川崎病患兒分別采用IVIG 1g/kg和IVIG 0.4kg/kg治療后,觀察CAD的發(fā)病情況。結果 隨訪資料表明:IVIG 0.4g/kg組CAD發(fā)生率為6.7,IVIG 1g/kg組為6.3。結論 IVIG 1g/kg組和IVIG 0.4

2、g/kg組均能有效預防川崎病患兒急性期后CAD的發(fā)生,IVIG 1g/kg組既經濟又有效,值得推廣。 【關鍵詞】  川崎??;大劑量丙種球蛋白   自日本川崎富作醫(yī)生首次報道一種皮膚黏膜淋巴結綜合征(mucocutaneous lymph node syndrome,MCLS;即川崎病),歷時四十余載,治療上不斷演進,特別是1984年Furusho率先提出在該病急性期靜滴大劑量丙種球蛋白(IVIG)可減少冠狀動脈病變(CAD)發(fā)生,1988年Katoch提出IVIG 2g/kg比IVIG 1g/kg療效更好。本文總結了65名川崎病患兒,IVIG單次與分次輸注在預防急

3、性期后CAD的療效。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65例均系1999年1月至2007年10月我科住院患兒,符合日本MCLS研究委員會提出的臨床診斷標準。按不同治療方案分成兩組:(1)IVIG 04g/kg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齡7月9歲,平均2.9歲;(2)IVIG 1g/kg組35例,男19例,女16例,年齡4月9.5歲,平均2.7歲。1.2  治療方法 分別采用兩種治療方案:(1)組:靜滴IVIG 0.4g/kg/d,連用45天,同時口服阿司匹林(ASP)5080mg/kg/d,熱退后改為35mg/kg/d;(2)組:靜滴IVIG 1k

4、g/d,ASP用法用量同(1)組。所有病例在診斷未明之前,均靜滴青霉素、氨芐青霉素和或頭孢唑林、頭孢噻肟等抗生素,其余治療兩組相同。1.3  療效觀察 采用二維超聲心動圖觀察患兒第2周、第4周、3月、6月、1年,冠狀動脈擴張或冠狀動脈瘤的發(fā)生情況,并做好記錄。1.4  統(tǒng)計方法采用SPSS14.0軟件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進行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2  結  果2.1  心臟彩超隨訪結果 經治療后,65例發(fā)生CAD 4例,其中IVIG 0.4g/kg組與IVIG 1g/kg組各2例。病變類型分別為冠狀動脈擴張3例,

5、冠狀動脈瘤1例。2.2  兩種方案治療后CAD發(fā)生率比較 治療前兩組CAD發(fā)生率,兩組差異無顯著意義(P0.05),治療后隨訪1年,兩組CAD發(fā)生率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1。表1  治療前后兩組患兒CAD發(fā)生率比較n(略)         3  討  論   川崎病是一種與感染有關的、急性期外周血T細胞亞群失衡,CD功能亢進,分泌淋巴因子增多,如白介素(IL1,4,5,6)、干擾素(IFN)、腫瘤壞死因子(INF)等,促進B細胞多克隆活化,

6、產生大量抗體(IgM,IgA,IgG,IgE)以及自身抗體如抗內皮細胞、抗中性粒細胞漿及抗心磷脂等抗體,使得全身中、小血管內皮細胞損傷,發(fā)生血管炎。該病冠狀動脈損害發(fā)生率13,大部分能恢復正常,其中只有5%6為永久性損害;心肌梗死占1%2,多在病程第一年內發(fā)生,而且罹患川崎病日后冠狀動脈硬化發(fā)生率較正常人群高。為此,臨床上對冠脈損害的早期干預,尤為重要。   IVIG治療川崎病的機制3:(1)可與免疫復合物競爭血管上的F受體,阻斷血管炎的發(fā)生;(2)能使可溶性循環(huán)性免疫復合物轉為不溶性后被巨噬細胞吞噬、轉移,從而抑制型變態(tài)反應;(3)B淋巴細胞活性增加,丙種球蛋白起負反饋作

7、用而抑制抗體產生;(4)能起中和反應對抗毒素;(5)阻滯血小板黏附、聚集,防止血栓形成。因而對川崎病急性期癥狀控制以及后期冠脈損害有良好的療效。本文隨訪1年的資料表明CAD發(fā)生率IVIG 0.4g/kg組為6.7,IVIG 1g/kg組為6.3,與單用ASP相比,均能有效預防CAD的發(fā)生,經統(tǒng)計學處理,無顯著性差異。   因此,為降低川崎病的死亡率,減少CAD的發(fā)生,我們認為口服ASP聯(lián)合單次IVIG 1g/kg與連續(xù)IVIG 0.4g/kg比較,療效相似,更節(jié)約成本,值得推薦?!緟⒖嘉墨I】  Furusho K,Kamiga T,Nakano ,et al.High dose intraveous gamma globulin for Kawasaki diseaseLancet,1984,2:1055-1058Katoch T,Jwasa K,Sygiyama K,et al.Prediction of high risk patient and effect of gamma globulin treatment in Kawasaki disease.Presented at the trir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