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染色體變異改_第1頁
第六章 染色體變異改_第2頁
第六章 染色體變異改_第3頁
第六章 染色體變異改_第4頁
第六章 染色體變異改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六章 染色體變異習題及答案1植株是顯性AA純合體,用隱性aa純合體的花粉給它授粉雜交,在500株F1中,有2株表現(xiàn)為aa。如何證明和解釋這個雜交結果?答:這有可能是顯性AA株在進行減數(shù)分裂時,有A 基因的染色體發(fā)生斷裂,丟失了具有A基因的染色體片斷,與帶有a基因的花粉授粉后,F(xiàn)1缺失雜合體植株會表現(xiàn)出a基因性狀的假顯性現(xiàn)象??捎靡韵路椒右宰C明:.細胞學方法鑒定:. 缺失圈;. 非姐妹染色單體不等長。.育性:花粉對缺失敏感,故該植株的花粉常常高度不育。.雜交法:用該隱性性狀植株與顯性純合株回交,回交植株的自交后代6顯性:1隱性。2玉米植株是第9染色體的缺失雜合體,同時也是Cc雜合體,糊粉層有

2、色基因C在缺失染色體上,與C等位的無色基因c在正常染色體上。玉米的缺失染色體一般是不能通過花粉而遺傳的。在一次以該缺失雜合體植株為父本與正常的cc純合體為母本的雜交中,10%的雜交子粒是有色的。試解釋發(fā)生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答:這可能是Cc缺失雜合體在產(chǎn)生配子時,帶有C基因的缺失染色體與正常的帶有c基因的染色體發(fā)生了交換,其交換值為10%,從而產(chǎn)生帶有10%C基因正常染色體的花粉,它與帶有c基因的雌配子授粉后,其雜交子粒是有色的。3某個體的某一對同源染色體的區(qū)段順序有所不同,一個是1234567,另一個是1236547( 代表著絲粒)。試解釋以下三個問題:.這一對染色體在減數(shù)分裂時是怎樣聯(lián)會的?.

3、倘若在減數(shù)分裂時,5與6之間發(fā)生一次非姐妹染色單體的交換,圖解說明二分體和四分體的染色體結構,并指出產(chǎn)生的孢子的育性。.倘若在減數(shù)分裂時,著絲粒與3之間和5與6之間各發(fā)生一次交換,但兩次交換涉及的非姐妹染色膽體不同,試圖解說明二分體和四分體的染色體結構,并指出產(chǎn)生的孢子的育性。答:如下圖說示。*為敗育孢子。4某生物有3個不同的變種,各變種的某染色體的區(qū)段順序分別為:ABCDEFGHIJ、ABCHGFIDEJ、ABCHGFEDIJ。試論述這3個變種的進化關系。答:這3個變種的進化關系為:以變種ABCDEFGHIJ為基礎,通過DEFGH染色體片段的倒位形成ABCHGFEDIJ,然后以通過EDI染色

4、體片段的倒位形成ABCHGFIDEJ。5假設某植物的兩個種都有4對染色體:以甲種與乙種雜交得F1,問F1植株的各個染色體在減數(shù)分裂時是怎樣聯(lián)會的?繪圖表示聯(lián)會形象。甲種乙種ABCDEFGHIJADCBEFGMNO-ABCDEFGHIJADCBEFGMNOKLMNOPQRSTKLHIJPQRST-KLMNOPQRSTKLHIJPQRST答:F1植株的各個染色體在減數(shù)分裂時的聯(lián)會。6玉米第6染色體的一個易位點()距離黃胚乳基因()較近,與之間的重組率為20。以黃胚乳的易位純合體與正常的白胚乳純系(yy)雜交,試解答以下問題:.F1和白胚乳純系分別產(chǎn)生哪些有效配子?圖解分析。.測交子代(1)的基因型

5、和表現(xiàn)型(黃?;虬琢?,完全不育或半不育)的種類和比例如何?圖解說明。答:7曾使葉基邊緣有條紋(f)和葉中脈棕色(bm2)的玉米品系(ffbm2bm2),葉基邊緣和中脈色都正常的易位純合體(FFBm2Bm2TT)雜交,1植株的葉邊緣和脈色都正常,但半不育。檢查發(fā)現(xiàn)該1的孢母細胞在粗線期有十字形的四分體。使全隱性的純合親本與1測交,測交子代的分離見下表。已知-f和Bm2-Bm2本來連鎖在染色體的長臂上,問易位點()與這兩對基因的位置關系如何?葉基邊緣有無白條紋中脈色育性半不育T全育t36(無)F正常B99637(有)f棕色b14038(無)棕色671239(有)正常153答:. 葉基邊緣有無白條紋

6、的比例為1:1:1:1。易位使連鎖在同一條染色體上的F-f和Bm2-bm2基因改變?yōu)榉謱儆诓煌娜旧w,呈現(xiàn)自由組合規(guī)律。因此易位點T在這兩基因的中間。.易位點T與正?;蛑g的遺傳距離:F-T為7.16%、Bm2-T為45.52%。 其中:F t Bm2和f F bm2為雙交換,則:雙交換值=(61)/ 279)2.51%單交換值:F-T(121)/ 279)2.51%7.16%Bm2-T(5367)/ 279)2.51%45.52%葉基邊緣有無白條紋中脈色育性半不育(T)全育(t)36(F)Bm299637(f)bm214038(F)bm2671239(f)Bm21538某同源四倍體為Aa

7、aaBBbb雜合體,A-a所在染色體與B-b所在染色體是非同源的,而且A為a的完全顯性,B為b的完全顯性。試分析該雜合體的自交子代的表現(xiàn)型比例(設染色體隨機分離)。答: AaaaBBbbF2表現(xiàn)型比例:自交配子5AaB-5aaB-1Aabb1aabb5AaB-25AaB-AaB-25AaB- aaB- 5AaB- A-bb5AaB- aabb5aaB-25aaB-A-B-25aaB- aaB-5aaB- A-bb5aaB- aabb1Aabb5AabbA-B-5A-abb aaB-1Aabb A-bb1Aabb aabb1aabb5aabbA-B-5aabb aaB-1aabb A-bb1aa

8、bb aabb故表型總結為:105A-B- :35aaaaB- :3A-bbbb :1aaaabbbb9普通小麥的某一單位性狀的遺傳常常是由3對獨立分配的基因共同決定的,這是什么原因?用小麥屬的二倍體種、異源四倍體種和異源六倍體種進行電離輻射處理,哪個種的突變型出現(xiàn)頻率最高?哪個最低?為什么?答:這是因為普通小麥是異源六倍體,其編號相同的三組染色體(如1A1B1D)具有部分同源關系,因此某一單位性狀常常由分布在編號相同的三組染色體上的3對獨立基因共同決定。如對不同倍數(shù)的小麥屬進行電離輻射處理,二倍體種出現(xiàn)的突變頻率最高,異源六倍體種最低。因為異源六倍體有三組染色體組成,某組染色體某一片段上的基

9、因誘發(fā)突變,其編號相同的另二組對應的染色體片段上的基因具有互補作用,可以彌補其輻射帶來的損傷。10使普通小麥與圓錐小麥雜交,它們的F1植株的體細胞內(nèi)應有哪幾個染色體組和染色體?該F1植株的孢母細胞在減數(shù)分裂時,理論上應有多少個二價體和單價體?F2群體內(nèi),各個植株的染色體組和染色體數(shù)是否還能同F(xiàn)1一樣?為什么?是否還會出現(xiàn)與普通小麥的染色體組和染色體數(shù)相同的植株?答:F1植株體細胞內(nèi)應有AABBD 5個染色體組,共35條染色體,減數(shù)分裂時理論上應有14II7I。F2群體內(nèi)各植株染色體組和染色體數(shù)絕大多數(shù)不會同F(xiàn)1一樣,因為7個單價體分離時是隨機的,但也有可能會出現(xiàn)個別與普通小麥的染色體組和染色體

10、數(shù)相同的植株。因為產(chǎn)生雌雄配子時,有可能全部7 I都分配到一個配子中。11馬鈴薯的2n=48,是個四倍體。曾經(jīng)獲得馬鈴薯的單倍體,經(jīng)細胞學的檢查,該單倍體在減數(shù)分裂時形成12個二價體。據(jù)此,你對馬鈴薯染色體組的組合成分是怎樣認識的?為什么?答:馬鈴薯是同源四倍體,只有這樣,當其是單倍體時,減數(shù)分裂才會形成12個二價體。如是異源四倍體,減數(shù)分裂時會形成24個單價體。12三體的n+1胚囊的生活力一般遠比n+1花粉強。假設某三體植株自交時參與受精的有50%為n+1胚囊,而參與受精的花粉中只有10%是n+1,試分析該三體植株的自交子代群體里,四體所占的百分數(shù)、三體所占的百分數(shù)和正常2n個體所占的百分數(shù)

11、。答:該三體自交后代的群體為:90% n10% n+150% n45% 2n5% 2n+150% n+145% 2n+15% 2n+2該三體自交后代的群體里四體(2n+2)、三體(2n+1)、二體(2n)所占的百分數(shù)分別為5%、50%、45%。13以番茄正常葉型的第6染色體的三體(2n+I6)為母本,以馬鈴薯葉型(cc)的正常番茄(2n)為父本進行雜交,試問:(1)假設c基因在第6染色體上,使F1群體的三體植株與馬鈴薯葉型的正常番茄試交,試交子代的染色體數(shù)及其表現(xiàn)型(葉型)種類和比例如何?(2)倘若c基因不在第6染色體上,上述試交子代的表現(xiàn)型種類和比例各如何?答:.假若c基因在第6染色體上,則

12、(n-1)II+6IIICCC(n-1)II+6IIcc(n-1)II+6IIICCc(n-1)II+6IIcc1(n-1)II+6IIICCc+2(n-1)II+6IIICcc+2(n-1)II+6IICc+1(n-1)II+6IIcc其表現(xiàn)型比例為:正常葉:馬鈴薯葉=5:1染色體數(shù)比例為:三體:正常=1:1.假若c基因不在第6染色體上,則(n-1)IICC+6III(n-1)IIcc+6II(n-1)IICc+6III(n-1)IIcc+6II1(n-1)IICc+6III+1(n-1)IICc+6II+2(n-1)IICc+6III+2(n-1)IICc+6II+1(n-1)IIcc+6

13、III+1(n-1)IIcc+6II+2(n-1)IIcc+6III+2(n-1)IIcc+6II其后代表現(xiàn)型比例為:正常葉:馬鈴薯葉=1:1染色體數(shù)比例為:三體:正常 = 1:114.玉米的淀粉質胚乳基因(Su)對甜質胚乳基因(su)為顯性。某玉米植株是甜質純合體(susu),同時是第10染色體的三體(2n+I10)。使該三體植株與粉質純合的正常玉米(2n)雜交,再使F1群體內(nèi)的三體植株自交,在F2群體內(nèi)有1758粒是淀粉質的,586粒是甜質的,問Su-su這對基因是否在第10染色體上?(設染色體隨機分離)答:根據(jù)題意,F(xiàn)2群體淀粉質:甜質=1758:586=3:1,可推知這對基因不在第10

14、染色體上。解釋:(n-1)IIsusu + 10III (n-1)IISuSu + 10II (n-1)IISusu + 10III自交(n-1)ISu+10I(n-1)ISu+10II(n-1)Isu+10I(n-1)Isu+10II(n-1)ISu+10I淀粉質:甜質=3:1 (n-1)ISu+10II(n-1)Isu+10I(n-1)Isu+10II如在第10染色體上,則(n-1)II + 10IIIsususu (n-1)II + 10IISuSu(n-1)II 10IIISususu自交1(n-1)I+10ISu1(n-1)I+10IIsusu2(n-1)I+10Isu2(n-1)I

15、+10IISusu1(n-1)I+10ISu淀粉質:甜質=27:9=3:11(n-1)I+10IIsusu2(n-1)I+10Isu2(n-1)I+10IISusu上述是假定三體10IIISususu 的分離中n+1和n以同等的比例授精,但實際上三體n+1的配子參與受精的要少于n配子,n+1的花粉更少,因此不可能達到剛好是3:1的比例。因此不在第10染色體上。15.一般都認為煙草是兩個野生種Nicotiana sylvestris(2n=24=12II=2X=SS)和N.tomentosiformis(2n=24=12II=2X=TT)合并起來的異源四倍體(2n=48=24II=SSTT)。某

16、煙草單體(2n-1=47)與N. sylvestris雜交的F1群體內(nèi),一些植株有36個染色體,另一些植株有35個染色體。細胞學的檢查表明,35個染色體的F1植株在減數(shù)分裂時聯(lián)會成11個二價體和13個單價體,試問:該單體所缺的那個染色體屬于S染色體組,還是屬于T染色體組?如果所缺的那個染色體屬于你所解答的那個染色體組的另一個染色體組,上述的35個染色體的F1植株在減數(shù)分裂時應該聯(lián)會成幾個二價體和單價體?答:(1)該單體所缺的那個染色體屬于S染色體組,因為具有35個染色體的F1植株在減數(shù)分裂時形成了11二價體和13個單價體。(2)假若該單體所缺的那個染色體屬于T染色體組,則35個染色體的F1植株

17、在減數(shù)分裂時會形成12二價體和11個單價體。16.白肋型煙草的莖葉都是乳黃綠色,基因型是yb1yb1yb2yb2隱性純合體。某植株的基因型內(nèi)只要有yb1的顯性等位基因Yb1或yb2的顯性等位基因Yb2中之一個即為正常綠色。曾使白肋型煙草與9個不同染色體(從M到U)的單體雜交,得9個雜交組合的F1,再使白肋型煙草分別回交9個F1群體內(nèi)的單體植株,得到下表所列的回交子一代。試問Yb1-yb1或Yb2-yb2在哪條染色體上?為什么?F1單體的單體染色體回交子一代的表現(xiàn)種類和株數(shù)綠株白肋株M369N288O1917P339Q3212R2712S274T288U378答:Yb1-yb1或Yb2-yb2位

18、于O染色體上。下面以Yb2-yb2是否位于O染色體上作相關解釋:.如果Yb2在O染色單體上,(n-2)II + IIyb1yb1 +M-UIIyb2yb2 (n-2)II + IIYb1Yb1 +OIYb2(n-2)II + IIYb1yb1 + OIIYb2yb2;(n-2)II + IIYb1yb1 +OIyb2 (n-2)II + IIyb1yb1 +OIIyb2yb2 (n-2)II + IIYb1yb1 +OIyb21綠(n-2)II + IIYb1yb1 +OIIYb2yb21綠(n-2)II + IIyb1yb1 +OIIyb2yb21白(n-2)II + IIyb1yb1 +OIyb21白則正常株和白肋株的比例為1:1,而上表中只有O染色體單體后代表現(xiàn)為19:17接近于理論比例1:1,故推測Yb2基因位于O染色體上。同理如Yb1基因位于單體染色體上,也表現(xiàn)為相同的遺傳規(guī)律,因此Yb1基因也可位于O染色體上。.如果不在O染色單體上,則(n-2)II + IIyb1yb1 +IIyb2yb2 (n-3)II + IIYb1Yb1 +IIYb2Yb2 + OI(n-2)II+ IIYb1yb1 + II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