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6中考語文全程專題突破復習導練文言文比較閱讀_第1頁
浙江省2016中考語文全程專題突破復習導練文言文比較閱讀_第2頁
浙江省2016中考語文全程專題突破復習導練文言文比較閱讀_第3頁
浙江省2016中考語文全程專題突破復習導練文言文比較閱讀_第4頁
浙江省2016中考語文全程專題突破復習導練文言文比較閱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文言文比較閱讀(一) (2014·浙江溫州)李白傳(節(jié)選)元辛文房白浮游四方,欲登華山,乘醉跨驢,經(jīng)縣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無禮?”白供狀不書姓名,曰:“曾令龍巾拭吐御手調羹貴妃捧硯力士脫靴。天子門前,尚容走馬,華陰縣里,不得騎驢?”宰驚愧,拜謝曰:“不知翰林至此?!卑组L笑而去。祿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節(jié)度東南,白時臥廬山,辟為僚佐。璘起兵反,白逃還彭澤。璘敗,累系潯陽獄。初,白游并州,見郭子儀,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儀請官以贖,詔長流夜郎。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唐李白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黃鶴樓上聽吹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注釋】宰:指縣令。辟:召,

2、征召。本詩是李白流放夜郎經(jīng)過武昌時游黃鶴樓所作。落梅花:古代有笛曲梅花落,詩人這里有意用作“落梅花”。1從古代漢語詞典提供的部分義項中,為下列句中加點詞選擇意思正確的一項。(1)怒引至庭下曰()A引導,誘導B拉,拽C引用(2)拜謝曰()A認錯,道歉 B辭別,離開 C感謝,酬謝(3)白時臥廬山()A睡覺 B倒伏 C隱居(4)累系潯陽獄()A連接,維系 B拘囚 C留意,掛念2用“/”給文中畫線句斷句。(限斷三處)曾 令 龍 巾 拭 吐 御 手 調 羹 貴 妃 捧 硯 力 士 脫 靴。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初,白游并州,見郭子儀,奇之,曾救其死罪。_4下列句中的“望”字,與詩中“西望長安不見家”

3、的“望”字情感相近的一項是()A西北望,射天狼。(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B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登飛來峰)C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辛棄疾南鄉(xiāng)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D望長城內(nèi)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毛澤東沁園春·雪)5詩歌末句,詩人借想象之景,表現(xiàn)凄涼、感傷的心境。結合所選詩文,分析產(chǎn)生這種心境的原因。_(二)(2015·湖北孝感)【甲】舜發(fā)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

4、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選自孟子·告子下)【乙】世言晉王之將終也,以三矢賜莊宗而告之曰:“吾有三遺恨,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莊宗受而藏之于廟。其后用兵,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告廟,請其矢,盛以錦囊,負而前驅,及凱旋而納之。方其還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氣之盛,可謂壯矣!及仇讎已滅,天下已定,則專寵伶官,沉溺聲色,朝政皆廢。終至一夫夜呼,亂者四應,倉皇東出,不知所歸,何其衰也!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選自新五代史·伶官傳序,有刪改)【注

5、釋】晉王:即李克用,因幫助唐朝鎮(zhèn)壓黃巢起義有功封為晉王。后面“莊宗”為其子,稱帝后沉溺聲色,終被伶官叛亂所殺。從事:一般屬官。少牢:古代祭祀用牲畜,用羊、豬各一頭叫少牢。仇讎(chóu):仇敵。 6下列句中加點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A必先苦其心志 爾其無忘乃父之志B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沉溺聲色C及凱旋而納之 莊宗受而藏之于廟D世言晉王之將終也 終至一夫夜呼7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_(2)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_8下列對甲、乙兩文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A甲文中的“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與乙文中的“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的表意有異曲同工之妙,都

6、表明了憂患意識對國家或個人的重要性。B乙文中莊宗起初牢記父親的遺志,在打仗前,會從宗廟里恭敬地取出父親賜給的箭,用它去射死三個敵人。C甲文中列舉的舜等六位賢士都在經(jīng)受了艱苦磨煉之后,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業(yè)。D乙文中“可謂壯矣”“何其衰也”分別贊莊宗成功時意氣之盛和嘆其失敗時形勢之衰。興與亡、盛與衰的前后對照極為強烈,發(fā)人深省。9聯(lián)系學習或生活實際,簡要談談甲、乙兩文對你走向成才之路有什么啟發(fā)。_(三)(2015·湖北黃岡)【甲】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

7、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乙】齊田氏祖于庭,食客千人,中坐有獻魚雁者。田氏視之,乃嘆曰:“天之于民厚矣!殖五谷,生魚鳥,以為之用。”眾客和之如響。鮑氏之子年十二,預于次,進曰:“不如君言。天地萬物,與我并生類也。類無貴賤徒以大小智力而相制迭相食,非相為而生之。人取可食者而食之,豈天本為人生之?且蚊蚋膚,虎狼食肉,非天本為蚊蚋生人、虎狼生肉者哉?”(選自諸子集成·列子·說符)【注釋】田氏:齊國姓田的(貴族)。祖:祭祀(天地鬼神)之意。響:

8、回響,回聲。類:種類;物類。迭:交替地,輪流地。非相為而生:不是為了對方的生存而生存的。本:本來,原本。蚊蚋(ruì):吸血昆蟲。(zn):叮咬。10解釋加點的實詞。(1)增其舊制_(2)或異二者之為_(3)眾客和之如響_(4)中坐有獻魚雁者_11選出下列語句中“于”字用法不同的一項()A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B天之于民厚矣C齊田氏祖于庭D預于次12用“/”給下面句子斷句,斷兩處。類 無 貴 賤 徒 以 大 小 智 力 而 相 制 迭 相 食,非 相 為 而 生 之。13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_(2)人取可食者而食之,豈天本為人生之?_

9、14甲文抒寫了范仲淹_的報國情懷(用原文中語句填寫)。乙文中鮑氏之子的可貴品質是_。(四)【甲】曹劌論戰(zhàn)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其鄉(xiāng)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蹦巳胍?。問:“何以戰(zhàn)?”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睂υ唬骸靶』菸磸?,民弗從也?!惫唬骸盃奚癫?,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惫唬骸靶〈笾z,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梢砸粦?zhàn)。戰(zhàn)則請從?!惫c之乘,戰(zhàn)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饼R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毕乱暺滢H,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10、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選自左傳)【乙】曹瑋用兵曹瑋知鎮(zhèn)戎軍日,嘗出戰(zhàn)小捷,虜兵引去?,|偵虜兵去已遠,乃驅所掠牛羊輜重,緩驅而還,頗失部伍。其下憂之,言于瑋曰:“牛羊無用,徒縻軍。不若棄之,整眾而歸?!爆|不答,使人候。虜兵去數(shù)十里聞瑋利牛羊而師不整遽還襲之?,|愈緩,行得地利處,乃止以待之。虜軍將至,迎使人謂之曰:“蕃軍遠來必甚疲,我不欲乘人之怠,請休憩士馬,少選決戰(zhàn)?!碧敺娇嗥I?,皆欣然,嚴軍歇良久?,|又使人諭之:“歇定可相馳矣?!庇谑歉鞴能姸M,一戰(zhàn)大破虜師,遂棄牛羊而還。徐

11、謂其下曰: “吾知虜已疲,故為貪利以誘之。比其復來,幾行百里矣,若乘銳便戰(zhàn),猶有勝負。遠行之人,若小憩,則足痹不能立,人氣亦闌。吾以此取之。”(選自沈括夢溪筆談)【注釋】知:主管。鎮(zhèn)戎軍:地名,今寧夏固原,宋時邊地重鎮(zhèn)。日:的時候。 虜兵:敵軍。 輜重:軍用器械、糧草、營帳等的統(tǒng)稱。 部伍:兵士的隊伍行列。縻(mí):束縛。少選:一會兒。幾:接近。痹:麻痹。闌:殘,盡。15給下面的句子加上標點符號。(限加兩處)虜 兵 去 數(shù) 十 里 聞 瑋 利 牛 羊 而 師 不 整 遽 還 襲 之。16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A公將鼓之不若棄之B可以一戰(zhàn)故為貪利以誘之C乃入見乃止以

12、待之 D戰(zhàn)于長勺言于瑋曰 17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1)小惠未徧_(2)神弗福也_(3)瑋偵虜兵去已遠_(4)瑋又使人諭之_18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_19這兩篇短文中,曹劌和曹瑋都取得了戰(zhàn)斗的勝利。從文中他們的相關論述看,甲文中戰(zhàn)斗取得勝利,政治方面和軍事方面的原因分別是什么?乙文中戰(zhàn)斗取得勝利的原因最關鍵的又是什么?_(五)【甲】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疽摇亢酥塾?節(jié)選)船頭坐三

13、人,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佛印居右,魯直居左。蘇、黃共閱一手卷。東坡右手執(zhí)卷端,左手撫魯直背。魯直左手執(zhí)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語。東坡現(xiàn)右足,魯直現(xiàn)左足,各微側,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佛印絕類彌勒,袒胸露乳,矯首昂視,神情與蘇、黃不屬。臥右膝,詘右臂支船,而豎其左膝,左臂掛念珠倚之珠可歷歷數(shù)也?!颈坑浐颂夷钪榈媚钪橐话侔嗣叮陨教液藶橹?,圓如小櫻桃。一枚之中,刻羅漢三四尊,或五六尊,立者、坐者、課經(jīng)者、荷杖者、入定于龕中者、蔭樹趺坐而說法者、環(huán)坐指畫議論者、袒跣曲拳、和南而前驅而后侍者,合計之,為數(shù)五百。蒲團、竹笠、茶奩、荷策、瓶缽、經(jīng)卷畢具。又有云龍風虎,獅象鳥獸,狻猊猿猱錯雜期間

14、。初視之,不甚了了。明窗凈幾,息心諦觀所刻羅漢僅如一粟梵相奇古,或衣文質綺繡,或衣袈裟水田褐,而神情風致,各蕭散于松柏巖石,可謂藝之至矣!(節(jié)選自虞初新志)20下列句中的加點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A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文靜美好的樣子)B求之不得,寤寐思服(睡覺的時候)C其兩膝相比者(靠近)D珠可歷歷數(shù)也(分明可數(shù)的樣子)21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項的一項是()A求之不得,寤寐思服B左臂掛念珠倚之C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D先帝稱之曰能22下列對關雎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開篇寫河洲灘頭雎鳩和鳴,既是自然環(huán)境的詩意描寫,也是比興手法的巧妙運用。B“流之”“采之”“芼之”寫出了

15、女子左右采摘荇菜時勤勞靈巧的姿態(tài)。C“寤寐思服”“輾轉反側”寫出了男子追求女子沒有達到目的時苦悶、焦灼的心情。D“琴瑟友之”“鐘鼓樂之”表現(xiàn)了窈窕淑女超凡的才藝、脫俗的追求和優(yōu)雅的品格。23下面對核舟記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選段采用了“先總說,后分說”的結構方式。B選段運用摹狀貌、作比較的方法表現(xiàn)三個人不同的衣著、姿態(tài)、動作和表情。C文中連用“執(zhí)、撫、指、語、矯、視”等動詞,使人物活靈活現(xiàn)。D核舟記逼真生動地表現(xiàn)了“大蘇泛赤壁”的主題。24下面對記核桃念珠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段先總說念珠數(shù)量、材質和形狀,再分別從人物、器具、紋飾等多方面進行說明。B文段運用了列數(shù)字、打比方、摹狀

16、貌的說明方法。C整個念珠有一百八枚珠子,每枚刻有三到六尊不等的羅漢,總數(shù)達五百之多。D初看念珠,作者并不特別喜歡,待細看以后才發(fā)出了由衷的贊嘆。25用“/”給記核桃念珠中畫線的句子斷句。(限三處)息 心 諦 觀 所 刻 羅 漢 僅 如 一 栗 梵 相 奇 古。26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的句子的意思。佛印絕類彌勒,袒胸露乳,矯首昂視,神情與蘇、黃不屬。_(六)【甲】孔子學鼓琴師襄子,十日不進。師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習其曲矣,未得其數(shù)也。”有間,曰:“已習其數(shù),可以益矣?!笨鬃釉唬骸扒鹞吹闷渲疽?。”有間,曰:“已習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為人也?!庇虚g,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

17、怡然高望而遠志焉。曰:“丘得其為人,黯然而黑,幾然而長,眼如望羊,如王四國,非文王其誰能為此也?”師襄子辟席再拜,曰:“師蓋云文王操也?!薄疽摇靠鬃舆w于蔡三歲,吳伐陳。楚救陳,軍于城父。聞孔子在陳蔡之間,楚使人聘孔子??鬃訉⑼荻Y,陳蔡大夫謀曰:“孔子賢者,所刺譏皆中諸侯之疾。今者久留陳蔡之間,諸大夫所設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國也,來聘孔子??鬃佑糜诔?,則陳蔡用事大夫危矣。”于是乃相與發(fā)徒役圍孔子于野。不得行,絕糧。從者病,莫能興??鬃又v誦弦歌不衰。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孔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注釋】數(shù):技藝。志:志向。濫:越軌。27用“/”給下列句子劃分朗讀節(jié)奏。(1

18、)孔 子 遷 于 蔡 三 歲。(2)楚 使 人 聘 孔 子。28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1)可以益矣_(2)有間_(3)師襄子辟席再拜_29根據(jù)文段內(nèi)容,將括號內(nèi)所缺的內(nèi)容補充完整。()不得行,()絕糧。30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文中畫線句子的意思。_31請各用一句話概括甲、乙兩文的主要內(nèi)容。_(七)【甲】釣魚不得唐李舜弦 盡日池邊釣錦鱗,芰荷香里暗消魂。依稀縱有尋香餌,知是金鉤不肯吞。(選自全唐詩)【注釋】芰(jì)荷:菱葉和荷葉?!疽摇亢~清林紓林子啜茗于湖濱(A)肆,叢柳蔽窗,湖水皆黯碧如染,小魚百數(shù)來會(B)下。戲嚼豆脯唾之,群魚爭喋;然隨喋隨逝,繼而存者,三四魚焉。再唾之,墜綴葑

19、草之上,不食矣。始謂魚之逝者皆飽也。尋丈之外水紋攢動爭喋他物如故。余方悟:釣者將下鉤,必先投食(C)引之。魚圖食(D)并吞鉤。久乃知,凡下食者皆將有鉤矣。然則名利之藪,獨無鉤乎?不及其盛下食之時而去之,其能脫鉤而逝者幾何也?(選自木刻本畏廬文集)【注釋】林子:林紓(sh)自稱,中國近代文學家、翻譯家。肆:指茶館。會:匯聚。豆脯:豆豉之類佐餐小食品。喋:成群的魚兒吃東西。葑(fn)草:水生植物。尋:長度單位,八尺。藪(su):原指水少而草木茂盛的湖澤。后比喻人或東西聚集的地方。盛:多,頻頻。32請認真閱讀乙文,憑你的語感,將文言詞“之”“以”“其”“而”正確填入文中的A、B、C、D處。A:_B:

20、_C:_D:_33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乙文中畫波浪線的語句的意思。不及其盛下食之時而去之,其能脫鉤而逝者幾何也?_34甲詩作者“釣魚不得”,乙文也說對于丟下的食物,魚兒漸漸“不食矣”。如果要用甲詩中的兩句詩來概括其原因,你認為是哪兩句?_35甲詩中的“香餌”在乙文的作者看來,喻指什么?請用乙文第三自然段中的一個雙音節(jié)詞來回答。_36乙文由觀魚喋食而引發(fā)人生感悟,請用自己的話概括其蘊含的深刻哲理。_37魚兒,是可愛的小動物,小石潭記中也有精彩的描寫。請將下面的語句補充完整:_,_,往來翕忽。 1(1)B (2)A (3)C (4)B2曾令龍巾拭吐/御手調羹/貴妃捧硯/力士脫靴。3當初,李白游歷并州,見

21、到郭子儀,覺得他奇特不凡,曾經(jīng)把他從死罪中救出來。4CC項和例句的“望”都表現(xiàn)出一種惆悵之感。5才高氣傲的詩人受永王李璘謀反連累而獲罪,后經(jīng)郭子儀營救改為流放夜郎,他聽到笛聲,聯(lián)想到自己命運坎坷,壯志難酬,因此產(chǎn)生這種心境??陕?lián)系“璘敗,累系潯陽獄”一句分析。6CC項的兩個“之”都是代詞;A項的“其”,前者是代詞,后者是語氣詞;B項的“色”,前者是“臉色”的意思,后者是“女色”的意思;D項的“終”,前者是“死”的意思,后者是“終于”的意思。7(1)內(nèi)心憂困,思慮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為。(2)憂愁勞苦可以使國家興盛,(貪圖)安逸享樂可能使人喪失性命。8B文中并沒有提到“用它去射死三個敵人”。9略。圍繞“憂患意識”“勝不驕敗不餒”“磨煉意志”等任意一點來談即可。10(1)規(guī)模。 (2)不同,不同于。 (3)應和,同意。 (4)同“座”,座位。11BB項的“于”是“對于”的意思,其他三項的“于”是“在”的意思。 12類無貴賤/徒以大小智力而相制/迭相食,非相為而生之。13(1)在朝廷做官就為百姓擔憂,不在朝廷做官則替君主擔憂。 (2)人類把能夠食用的物類拿來食用,難道是上天本來為了人類才生出這種物類嗎?14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敢于向權威提出不同意見。15虜兵去數(shù)十里,聞瑋利牛羊而師不整,遽還襲之。 16CC項的兩個“乃”都是“于是、就”的意思;A項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