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地理五訣封面_第1頁
001地理五訣封面_第2頁
001地理五訣封面_第3頁
001地理五訣封面_第4頁
001地理五訣封面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風水經典著作地理五訣作者:趙九峰(清)校注:趙夢麟(清)整理: 吾 為 中國古代術數(shù)全書前 言地理五訣系清代趙玉材所著。趙玉材,字九峰,清代滏陽人氏,著名堪輿大師,民間廣為流傳的陽宅三要也系他所作。 地理五訣系我國古代勘輿學中具有權威性的扛鼎名作。其吸取先賢之精華,集各家之成法于一體。此書在紛亂繁復的典籍中,化繁為簡,總括出龍、穴、砂、水、向五大要素。作者認為,龍、穴、砂、水四科,雖然在堪輿學中十分重要,但這些都是建筑材料,能把這些建筑材料按圖紙建成宏偉的建筑,最終是由“向”來決定的。由于“向”在堪輿學中起著提綱挈領、總括全局的作用,因此,掌握“立向”的學問至關重要。此書之所以能在林林總總的堪

2、輿名著中,獨占鰲頭,鶴立雞群,是因為此書代表了相度陰陽二宅的最高境界,后世無從企及。該書立論正確,講解深入淺出,所以,此書一出,即在堪輿界引起地震般的震憾效應。并被后人作為堪輿界的典型教材,而廣為流傳。當前街市上,流通的地理五訣版本較多,而幾乎沒有一本內容是完整的;而且大多數(shù)是盜版,其將地理五訣妄加篡改,弄得面目全非,實在無法卒讀。有心學堪輿學問的人,讀了此種書,無疑把自己引入岐途。鑒于上述原因,此次編輯、整理、校訂過程中,以民國上海會文堂書局繪圖地理五訣足本為依據(jù),并參考其它古代權威版本(如: 上海進步書局印行的校正增圖地理五訣, 光緒戊申孟海左書局石印的繪圖地理五訣),秉乘風水界的權威學者

3、對該書的點校,并白話釋意,力爭以原汁原味奉獻于讀者。由于水平畢竟有限,所以錯誤在所難免,如有不當之處,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整理:吾為 公元二00六年八月仲秋日于合肥 初稿 公元二00九年仲夏于武漢 修改稿 原書樣張原 序自古言地理者有三:日家、形家、法家。三家之學,各極精微,如合一轍。其言吉兇禍福,靡不如響斯應。顧天星纏度,時人未易推求;而五星轉變,俗眼烏能遽識?所可知者,惟法而已。第近今之法,多無把握,如論龍有穿透盈宿,論穴有某龍某穴,論砂有推星卦例,論水有輔星納甲之類。立法種種,各持一家,是分門愈多,而道理愈晦。地理失傳,曷足怪哉!吾師玉材趙公獨得曾、楊心法于千百世下,理悉歸一,言有實徵,

4、盡洗近今支離之說,是誠地理宗工哲匠也。甲辰秋,長白應泰張君同受業(yè)于門下,親炙之余,始于前賢諸書得分真贗,又適吾師委位松維,未能卒業(yè)。乙巳冬,家君不祿,張君亦失恃,而吾師亦于太夫人艱。守制之暇,更相討論研究,遍揀諸書,而見庇類紛然,實為世病。吾師因慨然有救正之心,爰邀張子及余,盡所秘而筆之。越七月而卷成,言曰“五訣”,蓋是公特為前人著述艱深,滋世迷誤,故言期顯易,一見能解,然持是法以相地,如規(guī)矩在乎物,無所遍其方圓。是誠法家不傳之秘,而非同日家、形家之微奧難知,以故惝恍無憑也,是為序。四川成都府彭縣受業(yè)王庸弼夢亭氏謹識。時乾隆丙午年菊月上浣重陽日凡 例一、是書遵景純葬經、楊救貧青囊經、劉秉忠玉尺

5、經、卜則巍雪心賦、劉青田披肝露膽、譚仲簡一粒粟。或祖其而為之發(fā)明,或直述其語,然皆未一一注明出自某氏某書,以免剞劂之繁。二、是書于玉髓經、天玉經、青烏經、黑囊經、黃囊經、仙婆集、孝思集、琢玉斧、羅經頂門針、天機會元、人子須知、一貫堪輿、三才發(fā)秘、司馬水法、地理正宗、地理大成、四彈子、地學諸書皆有所采擇,均未注明引用姓氏,以省棗梨。三、是書只求通俗易曉,不敢舞文惑世,故語無倫次且多重復。四、地理諸書,多論鼎甲封拜大地以炫耀耳目。予是書論大地頗略,而于財丁之地獨加詳寫。蓋體楊公救貧之遺意,而欲人人盡獲其福,然觀其茍能從流溯源而訣訣留心?則看大地之法,予亦何嘗隱而未宣也。五、地理諸書,多圖載古來名地

6、,甚有一地,而諸書之圖載,其講論卻相矛盾者,論學者不能親至其地而一一辨明,且明知已發(fā)之地而為之斷驗,自然言之吻合。予是書只將看驗舊塋之法備細說明,使學者臨場自驗,當必觸景生情,不至按圖索驥。六、是書于要緊處用連圈,于法竅處用尖圈,以便閱者觸目留心?!景自捄嗎尅恳弧⒋藭前凑展凹兊脑峤?、楊救貧(即楊筠松)的青囊經、劉秉忠的平砂玉尺經、卜則巍的雪心賦、劉青田的披肝露膽、譚仲簡的一粒粟等諸書原意而引申敘說;或者呢,直接表達原書意旨。然而都沒有一一注明出自某人某書,以避免剽竊抄襲的繁瑣。二、此書中,有關玉髓經、天玉經、青烏經、黑囊經、黃囊經、仙婆集、孝思集、琢玉斧、羅經頂門針、天機會元、地理人子須知

7、、一貫堪輿、三才發(fā)秘、司馬水法、地理正宗、地理大成、地理四彈子、地學等地學知識的很多內容,書中皆有所采用,均未注明引用何人何書,目的是為了省事。三、本書只求通俗易懂,不敢舞文弄墨,以迷惑世人。因此,書中難免語無倫次,而且重復處較多。四、地理堪輿諸書,多談論鼎甲封拜大地,以達到炫人耳目的目的。我這本書談論大地的問題比較簡略,而關于財丁之地則講得比較詳盡。因體察楊救貧的原書意旨,而意欲讓每個人都獲得福澤,然而能夠作到從流溯源、尋根問底而訣訣留心者?則觀看大地的方法,我又何嘗隱瞞而未說出來呢?五、地理堪輿諸書,大多圖解古代的名地,甚至于有這樣的情況:有一本書圖載某一名地,而其它地理諸書也均相轉載,然

8、而解釋這一名地的論斷卻相互矛盾,學者又不能親自到其地一一辨明,并且明明知道是已發(fā)之地,而去斷驗為已發(fā)之地,自然言語與事實吻合這是人人都能做到的事。而我這本書只將觀看舊墳之方法詳細說明,學習此法的人,臨場去親自驗明,自能觸景生情而得悟,不至于生搬硬套,按圖索驥。六、此書中關于要緊處用連圈注明,于法竅處用尖圈注明,以便讀者看時留心??蛦柧艞l客問子曰:“先生不憚煩勞,而著地理五訣者,是謂地理有準也。常見回人不講地理而富貴有之,漢人則家家論矣,而其中亦多敗絕,何也?”予曰:“子以地理之道為虛誕乎?無論相陰陽,觀流泉,古之圣人業(yè)已言之,即此眼前之物,植于此地則易生,于彼地則絕無者,謂非關于地氣乎?況典籍

9、中,每曰:兩間間氣山岳鐘靈是前人已信之多矣,予又何疑焉?回人雖不講地,而遇美地自不能不發(fā);漢人中家家論地,然亦視其所延之地師何如耳?不得以人之盲目而委罪于地之無靈也。”客曰:“信如先生言,則地理有準矣,富貴可求矣。則凡欲求大富貴者,尋一大地以形葬先靈,富貴即可操券而得乎?”予曰:“足食得嗣,平安之地,可以人力求之。于封拜大地,多有奇形怪穴,鬼神呵護,以待有德,非人力可求也。”客曰:“信如先生言,是陰地不如心地矣!吾人止積德行仁,又何必問地之吉兇乎?”予曰:“子之言固是也,若夫既業(yè)地理之學而欲行道于時,當隨地大小為人造福。若亦曰:陰地不如心地,則人又焉用彼為哉?”客曰:“穿山透地、納甲挨星、巒頭

10、理氣之法,前人多津津言之。而先生獨不論及,豈前人之妄言而實無其理乎?”予曰:“理之有無,予實不知,但試而未驗者,予不敢筆之于書以誤后人。歷試而歷驗者,方敢公諸同志,予之書傳信而已?!笨驮唬骸靶渭抑f,豈亦不足重乎?”予曰:“富貴在龍穴,形家之說固未可輕也,然必龍真穴的,則富貴可期。稍有差錯,難免敗絕。況其法繁難,非有力者不能辨。予之書大小咸宜,便于人者也?!笨驮唬骸叭嗣垦郧嗄医浄菞罟畷?,觀其卷首語楊公養(yǎng)老看雌雄之句便知,而先生深信之,何也?”予曰:“如子言,則論語開首即子曰二字,是論語亦非孔子之書乎?及門所記楊公之書,其徒曾文遄所述,其論理頗詳悉,又皆屢試而屢驗,予焉得不深信?”客曰:“先生

11、之書中多載復驗舊塋之法,何也?”予曰:“地理之道,應驗遲久,凡略知一二者,每皆胡言妄議,昧己欺人。予不得已,故于覆驗舊塋之法反復言之,俾人人有所把握,庶不為大言欺人者所惑?!笨驮唬骸跋壬谒目仆饧仍鱿蛟E矣,而又有向向發(fā)微論,毋乃過多乎?”予曰:“向訣中只言水歸正庫(宜立向與不宜立向),而過宮不及之法則未論及。雖人知過宮不及俱主不發(fā);而過一宮與過數(shù)宮,其言吉兇之大小,豈能一轍。且有同一向、同一水口而言,吉兇天淵之別者,不得不條分而縷晰也。多言之誚予知不免,而亦不敢辭也?!笨驮唬骸跋壬菚龆煜滤鞜o貧乏絕嗣之人乎?”予曰:“不然也。夫古圣賢法言遺行滿天下,而不能使舉世盡為君子,況予一技之微乎!然

12、茍能信予書而一一如法扦葬,亦可以上安先靈而福應子孫也。”【白話簡釋】 有客人問予(即趙九峰)說:“先生不辭勞苦,而著地理五訣一書,是說堪輿地理學問是有準的。但常常發(fā)現(xiàn),回人不講地理堪輿而富貴的人有之,而漢人雖家家談論此學,其中卻有不少家道敗絕的情況,是為什么呢?”予說:“你以為地理堪輿之學為虛偽怪誕嗎?可以這樣說,無論相度陰陽,觀看流泉,古代的圣人早已談論過。此如眼前的植物,種植在此地則容易生長,種植于別的地方則容易死絕,這無非是因為地氣的緣故。何況古代典籍中,每曰兩間間氣(即查驗)山岳鐘靈的秀氣,前人已多談論,我們又何必多生疑心呢?至于回人,雖然不講地理堪輿,但遇到好地方自然不能不發(fā)跡;漢人

13、中,雖然家家講地理堪輿,然而也要看選的地方是好是壞,其所選的堪輿師水平是高是低才能決定。不能以人的盲目而委罪于地沒有靈氣。”客說:“按先生的言論,則地理堪輿是有準的,富貴也是可以求得的。那么,誰想求得大富貴,只須尋找一上等吉地埋葬先靈,富貴榮華便可穩(wěn)操勝券嗎?”予說:“衣食豐美、子孫繁多的平安之地,可以因人為的辦法得到。對于封拜大地多有奇形怪穴,鬼神呵護,以等待有德之人的吉地,不是憑人力可求得到的。”客說:“按先生的說法,是陰地不如人的心地了!既然如此,我們只要積德行仁就可以了,又何必去詢問地的吉兇呢?”予說:“你的說法雖然有些道理,若人既學地理堪輿,就應于隨地之大小為人造福。如果僅談陰地不如

14、心地,則人就不必學堪輿的學問了?!笨驼f:“穿山透地、納甲挨星、巒頭理氣之法,前人多津津樂道。而先生卻獨不談論,莫非是前人之虛妄之言而實際沒有此道理嗎?”予說:“有沒有道理,我確實不知道,但經過嘗試而得不到驗證的情況,我是不敢寫到書上以耽誤后人的。屢試屢驗的情況下,才敢公諸志同道合的人,我這樣作,只不過是為了傳遞信息而已?!笨驼f:“形家的學說,豈不是無足輕重了嗎?”予說:“富貴在龍穴,形家的學說固然不能輕視,然而必須龍真穴的,富貴才可期望達到。稍微有些差錯,難免落得敗絕的后果。況且其方法繁難,不是有水平的人是不能辨別的。我的這本書,大小咸宜,人人可讀,而且雅俗共賞,使人容易理解和接受?!笨驼f:“

15、常聽人說,青囊經不是楊筠松所著的書,觀看其卷首楊公養(yǎng)老看雌雄之句便可知道,而先生卻深信,這又是為什么呢?”予說:“如象你們所說,則論語開首即子曰二字,因此認為論語不是孔子的書了。及楊筠松門生所記楊公之書,其徒曾文遄所述楊公的理論,很有道理而且又詳盡,又都屢試屢驗,我又為什么不深信呢?”客說:“先生的書中,多載復驗舊塋的方法,為什么呢?”予說:“地理之道,應驗的遲久,凡對此略知一二的人,常常信口胡言,妄加議論,蒙昧自己又欺騙別人。我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才將覆驗舊塋的方法反復說之,希望人人有所把握,只有這樣,才不會被大言不慚的人所迷惑?!笨驼f:“先生于四科之外,既已經增加了向訣的內容,卻又有向向發(fā)微的內容,是不是增加的內容過多了?”予說:“向訣中只講水歸正庫(即宜立向與不宜立向的問題),而過宮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