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X]抗浮錨桿工程監(jiān)理細則809_第1頁
[LX]抗浮錨桿工程監(jiān)理細則809_第2頁
[LX]抗浮錨桿工程監(jiān)理細則809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成都天府匯中心項目抗浮錨桿工程實施監(jiān)理細則編 制 人:審 批 人:編制日期:廣州宏達工程顧問有限公司成都天府匯中心項目監(jiān)理部目錄-、工程概況 3二、監(jiān)理依據3三、監(jiān)理工作范圍及工作目標 3四、監(jiān)理工作內容3五、安全文明施工監(jiān)理9六、錨桿實驗監(jiān)理控制要點10一、工程概況成都天府匯中心項目位于成都市武侯區(qū)人民南路三段與小天竺街交匯處,項目用地沿人民南路長約 175 米,沿小天竺街長約 134 米,大致呈長方形 ,基地凈用地面積約 45755 平方 米。東臨人民南路,南臨小天竺街,用地平坦。 . 本工程抗拔錨桿位于除塔樓以外的所有區(qū)域。錨桿共 6167 根,分為兩種 MG1/MG2 , 單根錨桿抗拔

2、承載力特征值為 500kN/600KN ,錨桿成孔直徑 180mm 。注漿漿體采用強度 42.5MPa 的普通硅酸鹽水泥。擬采用二次高壓注漿工藝施工。 .二、監(jiān)理依據 抗浮錨桿專項施工組織技術指導文件(審核通過、簽字蓋章完善) 成都匯日國際工程巖土工程勘察報告 成都匯日國際廣場工程抗浮錨桿工程設計圖紙 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 GB50007-2011) 巖土錨桿(索)技術規(guī)程( CECS22:2005) 土層錨桿設計與施工規(guī)范( CECS22: 90) 高層建筑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程( JGJ72-2004) 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guī)范( GB50330-2013) 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同意標準( GB5

3、0300-2013)三、監(jiān)理工作范圍及目標工作范圍: 本工程抗浮錨桿專項施工所有內容,以及安全文明施工。投資目標: 以抗浮錨桿工程施工承包合同為基本控制目標,嚴格控制設計變更、嚴格控制現 場簽證和預算外費用支出,按照議定的經濟技術簽證程序及政府有關造價文件的要求辦理各 種簽證。盡量利用先進的技術和工藝來節(jié)省成本,把成本控制在合同價格范圍之內。 . 質量目標: 該工程驗收評定等級達到優(yōu)良。四、監(jiān)理工作內容1、準備階段 現場施工環(huán)境條件檢查: 檢查施工前應逐項檢查現場臨時施工用電、用水是否到位,現場臨 時施工道路是否暢通,場地臨時排水系統(tǒng)是否完善,施工單位生產、生活臨時設施是否完 備。主要檢查方法

4、是審查施工單位施工組織設計的有關安排以及現場的實際解決情況。此項 檢查將為工程質量提供條件和環(huán)境的保證。 .施工單位的資質審查: 審查施工單位資質是否符合要求,施工單位項目經理部主要管理人員 的資質是否符合要求,勞動力工種、數量是否按照施工組織設計中勞動力計劃的要求進場,。主要方法是督促施工單位提交有關的單位資質、有關的管理人員、制作工人的資質以及上崗證等資料并審查。此項檢查將為工程質量提供人員上的保證。.技術條件檢查: 檢查施工圖紙設計是否滿足施工要求,圖紙是否經過交底和會審。施工單位 編制的施工組織設計和專項施工組織技術指導文件是否滿足指導施工的要求并經監(jiān)理單位和 業(yè)主審核同意實施。檢查施

5、工單位是否向作業(yè)班組進行了詳細的書面質量技術交底。主要方 法是組織設計圖紙交底和會審,督促施工單位提交施工組織設計(技術指導文件)和施工質 量技術交底資料并審查。.機械設備條件檢查:檢查施工單位施工組織設計中計劃的機械設備是否按型號、數量進場,進場機械設備性能是否完好并滿足施工要求。主要方法是對照批準的施工組織設計中機械設 備一覽表和實際進場的機械設備型號數量檢查。.工程材料準備檢查:檢查工程所需原材料是否按材料計劃要求的進場進度檢查,已經進場的原材料是否出廠合格證明資料和材質報告、是否按要求送檢、送檢結果是否合格并滿足工程 施工需要。主要方法是對進場材料的進行外觀檢查、審查準用證、出廠合格證

6、、出廠試驗報 告等證明資料,同時旁站監(jiān)督施工單位對進場材料進行抽樣送檢,對送檢結果進行跟蹤檢 查。確保不合格的原材料不得使用。開工條件檢查: 業(yè)主的有關工程報建手續(xù)是否完備,有無工程開工許可證。有無委托工程的 質量監(jiān)督和安全監(jiān)督,基坑支護工程有無通過驗收并同意使用,施工場地是否經過移交,現 場有無作業(yè)面,能否滿足安全文明施工的要求等。主要方法是督促業(yè)主提供工程報建的有關 資料和現場條件檢查,并向業(yè)主提交開工條件準備情況檢查報告。.工程定位放線檢查:檢查施工現場坐標控制點、水準控制點是否經過移交,控制點的數量和精度能否滿足定位放線精度要求。主要方法是檢查場地移交記錄或親自組織有關單位辦理場 地移

7、交,并督促施工單位對原來的軸線控制點和水準控制點進行復核、檢查復核結果。復查 施工單位的定位放線結果是否正確。.2、施工階段對工程的質量進行控制。明確各質量控制點的位置及對質量控制點檢查的方法。對質量 通病提出預控措施,提醒施工單位如何進行預控。.3、監(jiān)理工作進程安排圖1.要求承建商填寫施工組 織設計報審表并按程序審4、工程質量監(jiān)理工作要點圖紙會審及技 術交底1施工機械準備及檢查品檢查3.人員配備情況2.物檢查開工條件場條件(如排漿溝設置)定位軸線復查工準備項目建設周期的監(jiān)理控制驗收并進行場:也移交錨筋制作、泥漿的配制、成孔與清孔水泥施工工藝進程安排:基坑開挖至基底標高t澆筑混凝土墊層t錨桿孔

8、位測量定位t成孔砂漿的配制、注漿等的監(jiān)理及檢驗t清孔提鉆t置入及注漿管t拔管t壓力注漿t基礎施工。在監(jiān)理過程中,對每道工序質量提出監(jiān)理要求,過程中進行預控,加強監(jiān)理管控。嚴格 每道工序的報驗程序,把控好每道工序施工質量,上道工序不合格,嚴禁進入下道工序施 工。(1) 錨桿孔位測量定位事先按設計施工圖紙平整場地,用全站儀,測放出預應力抗浮錨桿的孔位,并用打鋼筋 標記并編號。(2) 成孔錨桿孔位定出來,即可移鉆機就位,然后用木枋將鉆機墊平穩(wěn),保證施鉆過程中鉆機不 會有較大的晃動而影響成孔施工,最后按照設計的錨桿傾角,用羅盤儀或吊線法調整好鉆桿 的角度,再適當調整鉆機的位置,使鉆頭對準所要施工的錨桿

9、孔位,錨桿傾角允許偏差為土1 °孔口放置0.5米深套管。-成孔錨桿成孔采用 MGXY-1型干成孔錨桿工程鉆機,鉆孔直徑為180mm,鉆孔位置縱橫向偏差均不得大于 ±)0mm。鉆孔深度超過設計長度不得小于200mm ,且不得大于 500mm。鉆孔軸線的偏斜率不應大于錨桿長度的2%。鉆進過程中出現塌孔,可采用泥漿循環(huán)護壁成孔每根錨桿的鉆孔必須詳細做好鉆孔施工記錄。(3) 清孔當成孔達到設計深度后,注漿前用高壓水清孔,排出孔內沉渣,直至孔口返出較為干凈的無大量沉渣的水為止。但需注意清孔進度不宜過長,以防塌孔影響拔管及注漿質量。.本工程錨桿鉆孔深度較深,鉆孔直徑180mm,所以項目

10、建設周期中應嚴格保證孔底沉渣符合規(guī)范要求,本場地地下水比較豐富,孔底沉渣及泥漿應嚴格清孔清除干凈。.(4)桿體制作與儲存鋼筋的連接方式采用I級機械連接搭接,機械連接接頭的類型、質量、連接要求均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要求,錨桿鋼筋的連接接頭應設置在錨桿體受力較小的中下部,具體位置 詳巖土錨桿大樣圖。錨桿體制作時,桿體的下料長度應考慮錨桿的設計長度、錨固的尺寸。.錨桿的鋼筋長度是根據孔深度加上砼底板錨筋的長度,切好鋼筋后,現場進行加工,將 錨桿連接后,按設計圖紙加工鋼筋的尺寸及形狀,然后固定在定位器上,為保證錨桿垂直 度,支架間距1500 個,采用 6.5鋼筋制作,支架大樣詳附圖,最下部一個定位器要

11、求設 置于鋼筋底往上 1500mm 處,定位器每隔 1500mm 布設,定位鋼筋分別距離孔口和孔底的距 離不宜大于200mm。要求錨桿制作平順,定位支架及保護層點焊應飽滿。錨桿體隔離段需進行防腐蝕處理,采用環(huán)氧樹脂防銹漆,涂刷不少于兩遍,涂層均勻,厚度不小于 1mm。制作完成的桿體存放環(huán)境相對濕度超過85%時,桿體外露部分應進行防潮處理。(5)錨桿安放錨桿制作好后,將注漿管(事先檢查有無破裂或堵塞)插入在錨桿體中,綁扎松緊合適,以注漿后較易拔出為宜,注漿管下端要比錨桿下端短2030cm,注漿管應與錨桿一同下入孔中,錨桿應距孔底 0.2 米。下錨時應避免錨桿扭曲、彎折及各部件的松脫。下錨過程中

12、若遇桿體無法下至孔底或注漿管明顯回升過長時,應將桿體拔出并用鉆機重新掃孔或安裝好 注漿管后再下錨。 .(6)壓力注漿下入錨桿清孔后即可用注漿泵進行注漿,注漿采用孔底返漿法二次注漿工藝施工。第一 次注漿壓力不小于 1 兆帕,從孔底開始,注至孔口反漿,一次注漿管必須拔除。二次注漿應 在一次注漿壓力形成的水泥結石體強度達到 5MPa 后,用高壓注漿泵進行,壓力不小于 2 兆 帕。由于漿體凝結收縮,應在孔口處隨時補漿。注漿漿體水泥采用強度等級42.5mpa 普通硅酸鹽水泥,水灰比為 0.450.5,充盈系數不小于 1 . 1 5 ,必要時可加入適量的早強劑,加快施 工速度。現場應嚴格按設計的配合比配制

13、漿液,漿液應攪拌均勻,經過篩選后方可泵送,灌 注要連續(xù),不得中斷,并應在初凝前用完。注漿過程中,當見到漿液從孔口外溢時,即可將 注漿管逐步向外拔出,直至拔出孔口,要求保證孔內水泥漿飽滿。注漿完后應將錨桿頭臨時支撐,以保證錨桿在孔口中央位置。.注漿管宜放置于桿體中心,隨桿體一同放于孔中,注漿管端部距桿體端部宜為 50100mm,二次注漿管的出漿孔及端頭應密封,保證一次注漿時漿液不進入二次注漿管。注漿過程中,若發(fā)現注漿量大減少或注漿管爆裂時,應將桿體及注漿管拔出,待更換注漿管后,再下放錨桿體。若中途耽擱進度過長超過漿液初凝進度,應重新清孔、下錨、注漿。注漿過程應做好詳細、完整的施工記錄。.因漿液凝

14、固時收縮使?jié){體回落后,必須及時進行補漿。注漿后,在漿體強度未達到設計要求前,錨桿體不得承受外力或由外力引起的錨體移 動。(7) 地下抗浮錨桿處的防水處理抗浮錨桿主筋采用直徑 1/36+2/32或3/36螺紋鋼,底板錨固段長為36*D*1.1mm。施工前對各根錨桿進行清理檢查,沿錨桿周圍剔鑿。.由于錨桿頂部還需超出墊層50mm,故在灌漿時,擬采用 PVC管固定在錨桿井口,從而使得注漿完畢自行形成 50mm的墩子。.錨桿頂部及周邊涂刷一道水泥基滲透結晶,錨桿頂和墊層高差部位施工一圈膨脹止水條 進行封閉,保證抗浮錨桿與基礎底板連接部位的防水效果。錨杯打底板接頭處防朮構造1:6稈熱 錨性(8)抗浮錨桿

15、與塔吊基礎的處理根據塔吊基礎平面布置,塔吊基礎位置與設計抗浮錨桿位置重合,塔吊基礎頂高于底板 頂200mm (塔吊基礎處抗浮錨桿的處理詳見塔吊基礎施工組織技術指導文件),基礎位置抗 浮錨桿施工完成后再進行塔吊基礎施工,錨桿上部鋼筋錨入塔吊基礎內,錨入深度同錨入底 板深度(為36*d*1.1 ),基礎錨入大樣如下圖所示。"恬創(chuàng)“眄慮用基彌篦解關甌解/沆溯甌止水賊ny/flf(9)減少震動措施由于本工程先進行底板墊層施工,墊層厚度為100mm,素混凝土 C15,對于土層保護及抗震動起到很關鍵的作用。.控制好每次鉆孔數量,每個區(qū)劃分若干小塊,當一小塊區(qū)域鉆孔完成后進行注漿施工, 鉆孔到另外

16、一側施工,保證總體鉆孔原則為由兩側向中部收攏施工。嚴格控制鉆孔機器功率,不得因機器功率過大而造成震動過大。(10)抗浮錨桿試驗檢驗抗浮錨桿試驗最終檢驗點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由甲方、監(jiān)理、設計、地勘、檢測單位、 總包相關單位多方共同確定。.五、安全文明施工監(jiān)理1、配合環(huán)保工作,改善城市環(huán)境,維護市容環(huán)境衛(wèi)生,工地現場必須加強文明施工管理。2、項目所在區(qū)域地理位置人流密集,周邊緊鄰居民區(qū),機械施工時嚴格注意施工對居民的影響,要求施工單位嚴格控制施工噪音與施工光污染,防止出現惡性擾民事故。.3、加強施工單位的文明施工思想、要求施工單位組織施工人員學習文明施工條例及有關常識,要求其進行上崗教育,講職業(yè)道

17、德、揚行業(yè)新風。.六、錨桿實驗監(jiān)理控制要點 實驗開始前,監(jiān)理人員應對現場條件進行檢查,檢查現場條件是否滿足實驗條件。實驗開始 后,監(jiān)理人員對實驗過程進行見證,并做好相關記錄,同時對實驗記錄的數據進行核查,確 保實驗數據的真實性。實驗完成后,整理相關的數據、圖像等資料,作為監(jiān)理資料留存。 .1、試驗依據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 GB50007-2011 。巖土錨桿(索)技術規(guī)程 CECS22:2005。 該工程抗浮錨桿設計技術指導文件。2、試驗追求2.1 采用錨桿抗拔基本試驗檢測地下室抗浮錨桿極限抗拔力。2.2 采用錨桿抗拔驗收試驗檢測地下室抗浮錨桿抗拔力是否滿足設計要求。2.3 采用蠕變試驗檢測地

18、下室抗浮錨桿蠕變率。3、試驗進度安排 考慮工期進度影響,在進行基本及蠕變試驗時,試驗錨桿可加入2%早強劑,以縮短混凝土齡期。4、檢測抽檢比例、抽檢數量及選點依據4.1 錨桿基本試驗: 根據設計要求,基本試驗每種類型錨桿根數各 3 根。 選點依據:選取場地最不利地層進行錨桿抗拔力基本試驗,當施工場地地質條件變化較 大時,在較差地段布置檢測點。在對施工質量有懷疑的部位布置檢測點。建筑物抗浮力大如 上部無裙房的部位布置檢測點。 .4.2 錨桿蠕變試驗:根據設計要求,蠕變試驗錨桿根數為 3 根。 選點依據:試驗位置根據現場情況會同各單位共同確定。當施工場地地質條件變化較 大時,在較差地段布置檢測點。在

19、對施工質量有懷疑的部位布置檢測點。建筑物抗浮力大如 上部無裙房的部位布置檢測點。 .4.3 錨桿驗收試驗: 錨桿驗收試驗的數量取每種類型錨桿總數的5%,且均不得少于 5 根,地層分布不均勻地段應抽取一定數量的錨桿進行檢測。 .選點依據:驗收試驗一般情況下在整個施工場地內均勻布置檢測點。4.4根據設計要求、抗浮錨桿工程設計技術指導文件和該場地巖土工程勘察報告,擬定抗浮錨桿試驗點布置詳見附圖(錨桿試驗點選?。炇赵囼灠词┕^(qū)域錨桿總數5%且均不小于5根進行抽取。.5、試驗要求7.1、錨桿抗拔基本試驗(kN)(mtnCm)申財砒離(mJUG1I500180隆32+1雯36>11>10U

20、G2600180936>12>11試驗設備及加載裝置采用液壓千斤頂、手動油泵進行加載,試驗數據從壓力表及百分表中讀取。液壓千斤頂 及百分表均經計量檢定,且均在有效期內。.試驗方法及加載分級原則采用循環(huán)加、卸載法,并應符合以下要求: 、每級加荷觀測進度內,測讀錨頭位移不應小于3次。 、每級加荷觀測進度內,當錨頭位移增量不大于0.1mm時,可施加下一級荷載。不滿足時應在錨頭位移增量 2h內小于2mm時再施加下一級荷載。 、加、卸載等級、測讀進度按表1進行。試驗完成后,應根據試驗數據繪制荷載位移(Q-s)曲線、荷載彈性位移( Q-s e)曲線和荷載一塑性位移(Q-se )曲線。.錨桿基本

21、試驗循環(huán)加卸載等級與位移觀測間隔進度表3加荷標準循環(huán)數預估破壞荷載的百分數(%)每級加載量累計加載量每級卸載量第一循環(huán)103010第二循環(huán)1030403010第三循環(huán)10305050503010第四循環(huán)103050706070503010第五循環(huán)103050807080503010第六循環(huán)103050908090503010觀測進度(min)5555105555破壞標準錨桿試驗中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時可視為破壞,應終止加載: 、后一級荷載產生的錨頭位移增量達到或超過前一級荷載產生位移量的2倍且錨頭位移未穩(wěn)定時。. 、錨頭總位移量超過設計允許值。 、試驗中后一級荷載產生的錨頭位移增量,超過上一級荷載

22、位移增量的2倍。極限承載力及承載力特征值判定標準按巖土錨桿(索)技術規(guī)程(CECS 22:2005)要求判定: 、單根錨桿的極限承載力取破壞荷載的前一級荷載值。在最大試驗荷載作用下未達到破壞標準時,單根錨桿的極限承載力取最大試驗荷載值。. 、參與統(tǒng)計的試驗錨桿,當滿足其極差值不大于平均值的30 %時,取最小值作為錨桿的極限承載力。若極差值超過30%,應增加試驗數量,并分析極差過大的原因,且按95%保證概率計算錨桿的極限承載力。5.2、錨桿抗拔驗收試驗試驗設備及加載裝置采用液壓千斤頂、手動油泵進行加載,試驗數據從壓力表及百分表中讀取。液壓千斤頂 及百分表均經計量檢定,且均在有效期內。.加載分級原則驗收試驗采用分級加載,荷載分級為10級。試驗的最大加載不小于設計荷載的 2倍。試驗檢測過程每級荷載施加完畢后,應立即測讀位移量。以后每間隔5min測讀一次。連續(xù) 4次測讀出的錨桿拔升值均小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