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藍的制作》教案參考_第1頁
《景泰藍的制作》教案參考_第2頁
《景泰藍的制作》教案參考_第3頁
《景泰藍的制作》教案參考_第4頁
《景泰藍的制作》教案參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景泰藍的制作教案參考 教學目的 一、學習本文按照景泰藍制作的先后順序,有詳有略地介紹說明事物的方法。 二、了解景泰藍制作精巧,手工操作的特點,啟發(fā)學生熱愛勞動、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學設想 一、本文以景泰藍的制作程序為序,縱橫交錯,有詳有略,學生不易理解。要抓住這個重點,反復引導學生體會,繪制本文說明順序結構圖。 二、本文的語言準確、通俗、樸實,可讓學生分類整理,加強體會。 三、有條件的,可以出示景泰藍的圖片,幫助學生理解課文。 教學要點 一、了解本文常用的說明方法。 二、掌握本文的說明順序。 三、學習本文扣住“手工操作”這一特征進行說明。 教學方法 一、講讀之前,安排課內預習,重視學生

2、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 二、通過對初中已掌握的三種說明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和邏輯順序的復習,使學生進一步了解說明順序是因說明對象和說明目的不同而不同的。 三、練習設計重在“雙基”的落實,有助于把知識轉化為能力,又助于學生智力的發(fā)展。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學過程及內容。 第一課時 一、簡要地介紹作者和寫作背景 二、簡要復習初中說明文的文體知識 三、展示有關圖片,指導學生閱讀 要求學生掌握文章說明順序,初步理清文章思路,明確重點與難點,把重點與難點部分標明,邊讀邊思考下列問題: 1為什么叫景泰藍? 2全文可分為幾個部分?課文主體部分又分為幾個層次? 3景泰藍的制作分幾道工序? 4為什么用紅銅作胎呢?

3、 5為什么有些景泰藍掐絲要用繁筆? 6為什么詳寫掐絲和點藍兩道工序? 7在各道工序的說明中,作者運用了哪些種說明方法? 四、師生一起分析課文主體部分(216段)的第一層(2、3段) 銅胎原料是紅銅 銅胎的打制方法舉例 圓盤(打制方法簡單,略寫。) 花瓶(做法復雜,需要分段制作,再將它們拼接起來,所以詳寫。) 方形或長方形的東西,像果盒、煙卷盒之類(打制方法簡單,略寫。) 比較景泰藍的制胎和銅器作坊的工作。 五、作業(yè) 1文章怎樣自始至終扣住景泰藍制作過程中手工操作這一特點的。 2在詳寫掐絲和點藍兩道工序時,又怎樣扣住突出其中的重點。 第二課時 一、檢查作業(yè) 1答:文章自始至終扣住景泰藍制作過程中

4、手工操作這一特點,不論是在說明每道工序時,還是文章的開頭結尾,都不忘突出這一制作特點。制胎是“打”,掐絲是“粘”,點藍是“填”,燒藍是“燒”,打磨是“磨”,鍍金是“鍍”。開頭點明景泰藍是“手工藝品”,結尾一再強調“全部工作是手工”。文章突出“手工”,贊揚了手工藝工人的聰明才智,辛勤勞動和他們的特殊貢獻。 2答:景泰藍的工藝程序是,制胎掐絲點藍燒藍打磨鍍金。文章嚴格按照景泰藍的六大生產工序依次逐項介紹。所以這篇文章的說明順序完全是說明對象“景泰藍的制作過程”的客觀反映。就每個工序來說,也是按制作程序來說明的。例如說明“掐絲”這一工序時,依次寫“粘銅絲燒焊硫酸煮清水洗”;說明“點藍”這一工序時,依

5、次寫“研磨色料篩選色料填上色料三填三燒”。在六大工序中,詳寫掐絲和點藍,因為這兩道工序是決定景泰的獨特風格和質量的關鍵工序。在詳寫這兩道關鍵工序時,又能突出其中的重點。例如,寫“掐絲”時,突出了“粘銅絲”(怎樣粘銅絲,為什么粘銅絲時要用繁筆,粘銅絲是如何艱難);寫“點藍”時,突出“填上色料”(盛色料的工具,舀色料的家伙,色料填在什么地方,每個小格填多少,什么時候拿去燒,如何燒,燒了以后又如何填,一共填幾回,燒幾回)。 二、在同學對文章思路大體了解的基礎上,進一步引導他們做縱深分析,解決難點,理解重點及全部內容 (一)課堂討論 1在說明掐絲這道關鍵工序時,使用了哪些說明方法? 綜合運用了下定義、

6、舉例、比喻、比較說明法。第一句說明什么叫掐絲,是下定義。以粘一棵柳樹為例,說明如何掐絲,用的是舉例?!懊科~子兩筆,像一個左括號和一個大右括號”,是比喻。最后把掐絲與刺繡比較,說明掐絲的對象和材料,則是比較。由于多種說明方法互相補充和配合,使“掐絲”這道關鍵工序的說明比較完整、具體。 2第6段中說線條畫一般是繁筆的三條科學道理是什么? 線條畫一般是繁筆的科學道理有:“景泰藍要涂上色料,銅絲粘在上面,涂色料就有了界限?!薄熬疤┧{內里是銅胎,表面是涂上的色料,銅胎和色料,膨脹率不相同。要是色料的面積占得寬,燒過以后冷卻的時候就會裂”?!斑€有,一種器物的表面要經(jīng)過幾道打磨的手續(xù),打磨的時候著力重,容

7、易使色料剝落”。 “現(xiàn)在在表面粘上繁筆的銅絲圖畫,實際上把表面分成無數(shù)小塊,小塊面積小,無論熱脹冷縮都比較細微,又比較禁得起外力,因而就不至于破裂、剝落。” 三條道理列述之后,作者以文藝常識“內容決定形式”作比較,指出“是制作方法和物理決定了景泰藍掐絲的形式”。 3介紹六大工序時,使用了哪些起過渡作用的詞句? 介紹六大工序時,很注意各道工序的銜接,注意使用起過渡作用的詞句。在第1段末總提“現(xiàn)在把它的制作過程說一說”后,第2段由“拿紅銅作胎”開始介紹制胎,并在第3段開頭點出“制胎”這一術語。第4段開頭“第二步工作叫掐絲”,交代出工序名稱,4至9段詳細介紹之后,第10段開頭用“于是輪到涂色料的工作

8、了,他們管這個工作叫點藍”,承上啟下,轉入第三道工序。第14段開頭“現(xiàn)在該說燒的工作了”標志著第四道工序的開始。第15段“涂了三回燒了三回以后,就是打磨的工作了”。第16段“可是全部工作還沒完,還得鍍金”等句都起過渡的作用。第17段“全部工作是手工”一句以“全部”二字結束了整個制作過程的介紹,條理性十分明顯。 (二)總結 1歸結中心意思 文章詳細地說明了景泰藍的制作過程和方法,介紹了景泰藍制作中手工操作特點,贊揚了手工藝工人的精湛技藝、勞動和智慧,從而贊頌了我們民族的偉大創(chuàng)造才能。 2歸結本文寫作分析要點: 體裁為說明文。以景泰藍制作的過程為說明順序,詳寫掐絲和點藍兩道工序。在各道工序的說明中

9、,始終抓住景泰藍制作中手工操作這一特點。綜合運用了下定義、舉例子、打比方、做比較、列數(shù)字多種說明方法。語言準確、簡明,文風通俗平實。 三、作業(yè) 1完成課后“思考和練習題” 2布置作文練習 安排說明文的寫作練習,可單項說明,也可綜合說明,可簡單說明,也可作一般說明。 景泰藍的制作                         葉圣陶 一、教學目的:

10、   1.學習抓住生產過程的特點,按照生產程序,準確使用術語,有詳有略地說明比    較復雜的生產過程的寫法。   2.學習課文多種樣式綜合運用的說明方法,特別是詮釋說明和比較說明。   3.了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增強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par二、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 以景泰藍制作工序為順序,有詳有略逐一說明。   2.難點: 本文的多種說明方法。 三、教學時數(shù):     兩課時

11、 四、教學步驟:                    第 一 課 時 預習思考題:   1.抓住本文的說明順序,劃分段落和層次。   2.每道工序請用兩個字歸納。   3.找出本文所用的說明方法。 字詞正音:     砧zhn(錘或砸東西時墊在底下的器具)  

12、;芨j(白芨,多年生草木植物)       醮zhàn(在液體、粉末或糊狀的東西里沾一下就拿出來)  硒x(非金屬元素)    臼jiù(舂米的器具)  詞語補釋:     疏疏朗朗: 稀疏明朗的意思。     界成: 劃分界線而成。     勻凈: 精細深淺一致。 作者簡介:  

13、;   葉圣陶,原名葉紹鈞。1894年生,江蘇蘇州市人。我國現(xiàn)代著名的作家和教育家。解放前曾擔任過小學、中學和大學教師,當過編輯。二十年代初與茅盾、鄭振鐸發(fā)起組織“文學研究會”。解放后,曾任全國出版總署副署長、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長、教育部副部長,現(xiàn)任全國人大常委、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他的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倪煥之,童話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散文集小記十篇,短篇小說潘先生在難中、一篇宣言、多收了三五斗、夜。 關于“景泰藍”:     景泰藍,也叫“銅胎掐絲琺瑯”,是北京著名的物種工藝品之一。此種工藝制作在明景泰年間廣泛流行,當時以

14、藍釉為最出色,習慣稱為“景泰藍”。清代以后遠銷國外,品種有碗、瓶、盤、煙具、臺燈、糖罐、獎杯等。 課文分析:     說明文,必須抓住事物的外部特點和本質特征,找出事物本身的條理性和內在聯(lián)系。本文是抓住手工操作的景泰藍的制作方法,以制作工序為順序來說明的。par    六大工序: 制胎、掐絲、點藍、燒藍、打磨和鍍金既符合生產工序,也符合人們的認識規(guī)律。     全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 (1自然段)簡要說明寫作此文的緣起和目的。   

15、;  “多數(shù)”如去掉“多數(shù)”,就不能突出景泰藍的價值,體現(xiàn)不出它的重要性,不能引起人們的重視。 第二部分: (2-16自然段)具體說明景泰藍的制作方法。     重點部分,分為4層。  1、介紹銅胎的制作方法。(2-3自然段)     先介紹原料: 紅銅。制作原理紅銅富有延展性容易結合和成形。par    接著舉例說明,以花瓶(因制作最復雜,所以說得最詳細)、方形、長方形器件為例,具體說明如何用手工敲打使紅銅片成形與結合。 &

16、#160;   3自然段點明景泰藍的制胎工作實際上是人們所熟知的銅器作的工作,這就化特殊為一般,使人更易理解。  2、介紹如何掐絲。(4-9自然段)詳     4-5自然段,舉例子。以在銅胎上粘一棵柳樹為例,說明“掐絲”是怎么回事及工人技藝高超與熟練程度。     6自然段,說明“掐絲”的作用: 使涂色有了界限,在熱脹冷縮時不至于破裂、剝落。     7自然段,說明“掐絲”之難、工藝水平之高?!霸蹅兊氖止に嚻吠M大功夫”“往

17、往”一詞強調了手工操作與工藝水平的關系,充分肯定了這種手工藝的價值,贊揚了工人的勞動與智慧?!翱梢哉f”在這里強調二者之間的關系,去掉它語言顯得平淡。     8-9自然段,簡略介紹燒焊、酸洗的方法與作用。  3、介紹如何涂色。(10-13自然段)     10自然段,解釋為什么把涂色料的工作叫做“點藍”,實際是解釋“景泰藍”名稱的由來?!包c藍”現(xiàn)已失掉它的本來意義,如果去掉“當時”,就沒有了明確的時間界限,不能體現(xiàn)現(xiàn)在是沿用傳統(tǒng)叫法這一特點,人們對這一術語的含義就會模糊不清,甚至對其準確性產生懷疑。 &#

18、160;   11自然段,色料的原料;12自然段,研制的方法;13自然段,如何填色。     填色是重點,詳寫,使用口語,使人一看就明白?!安拧比サ粽Z氣沒有原來肯定。  4、分別介紹燒藍、打磨和鍍金三道工序。(14-16自然段)略 第三部分: (17自然段)強調景泰藍的手工操作的特點,突出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     “全部是手工”,“全部工作”四字不著痕跡地結束了整個制作過程的介紹,又簡要敘述了手工操作這一貫穿全過程的主要特點?!笆止げ僮鳌保棺x者對全過程留下了總

19、的印象。                     第 二 課 時 小結: 一、對景泰藍制作過程的介紹有詳有略:     對景泰藍制作過程中的六道工序有詳有略?!捌z”“點藍”兩道工序介紹很詳細,其它工序則比較簡略,這是因為: 1.這兩道工序最復雜,最精細,是決定景泰藍質量的關鍵工序;2.景泰藍制件的獨特風格、它的珍貴之

20、處,是由這兩道工序決定的;其它工序則不是景泰藍所特有的而且又比較簡單,所以略寫。     詳寫部分既說明了些什么,又解釋為什么這樣做,這就為詳寫提供了充分的內容,為了使讀者易于接受,還綜合運用了舉例子、打比方、作比較、列數(shù)字等說明方法,這樣對繁復的工藝過程作了深入淺出的講解。par    這種寫法啟示了我們: 順序說明不僅可以按照事物本身的條理(課文中制作的工藝程序),而且可以按照人們的認識過程(課文中對這一制作過程及原理的了解),同時,還可以把二者結合起來。這使我們懂得了,順序說明的內容構成并不局限于過

21、程的繁復記錄,完全可以有豐富充實的多方面材料。 二、多種說明方法的綜合運用:     課文運用了詮釋(說明、解釋)說明法、打比方、作比較、下定義、舉例子、列數(shù)字等說明方法。     詮釋是運用得最多的方法,因為要對一道工序的制作情況特別是有關原理作出介紹,詮釋是必不可少的。就拿景泰藍這個名稱來說,十自然段作如下詮釋“涂上的色料有好些種,不只是一種藍色料,為什么單叫點藍呢?  原來這種制作方法開頭的時候多用藍色料,當時叫點藍,就此叫開了(我們蘇州管銀器上涂色料叫發(fā)藍,大概是同樣的理由)。這種物品從

22、明朝景泰年間十五世紀中葉開始流行,因而總名叫景泰藍。”由設問引出,先落實“藍”字,再解釋“景泰”含義,中間還穿插了“發(fā)藍”這一旁證材料。     十四自然段對“燒藍”工序,十五段對“平整”的技術要求的詮釋,都是既準確又明白的。par    打比方(比喻)說明使抽象與生疏的問題具體化,十五自然段用畫家的顏料來比喻點藍工人的色料。     作比較說明,第三自然段把“制胎”工序與“銅器作”里打制銅器作比較,突出一個“胎”字;第七段拿“掐絲”和“刺繡、刻絲、象牙雕刻”等手工藝品比較,

23、異中求同地強調了這些“密集”勞動“全都在細密上顯能耐”的特點。     第四自然段主要的說明方法有: “下定義、舉例子、作比較、打比方”。在說明第二步工作“掐絲”時,綜合運用了上述多種說明方法,第一句話提出“掐絲”這個概念后,馬上就給它下定義說: “就是拿扁銅絲(橫斷面是長方形)粘到銅胎表面上?!苯又哉骋豢昧鴺錇槔?,具體說明是怎樣“不用在銅胎上打稿”而“自由自在地”在銅胎上粘出各種圖畫來的。在舉例說明時,又把柳樹的葉子比做括號,說每片葉子兩筆“像一個左括號和一個右括號”,非常形象、貼切。最后又把掐絲工人的這種工作與刺繡進行比較,說“

24、他們簡直是在刺繡”。這樣多種說明方法互相補充配合,使“掐絲”這道關鍵工序說明完整,具體而翔實了。 三、準確使用術語:     在介紹各道工序的時候,作者還運用“掐絲”“點藍”“燒藍”“打磨”等術語。這些術語的使用都是必要的和準確的。因為: 1.可以避免說外行話;2.術語是在長期實踐過程中提煉出來的,最能準確地概括某一道工序的特點和內容的語言,恰當使用術語,能夠使說明的語言更精煉;3.正因為術語能夠準確而精當?shù)馗爬堑拦ば虻奶攸c和內容,正確使用術語,能使文章眉目清楚,讀者也容易把握這道工序的內容和特點。    

25、60;本文每一道工序都用一個術語加以概括,除點藍之外,都能確切地說明這一道工序的內容和特點;即使是“點藍”雖已不能確切地反映現(xiàn)在涂色料的工作的全部內容,但經(jīng)作者解釋之后,人們還是能了解這一傳統(tǒng)叫法過去和現(xiàn)在的實際意義。 作業(yè):     思考和練習第一題、第四題、第五題。 景泰藍的制作         教學目的      1.了解本文按景泰藍的制作過程安排說明順序,并根據(jù)事物自身的特點以及讀者的認識

26、實際,安排詳略,區(qū)分主次的特點。      2.學習本文綜合運用下定義、舉例、列數(shù)字、比較、分類、比喻等來說明事物的方法。       3.學習本文語言準確、平易的特點。      教學設想      1.本文文字平易,通俗易懂。采用教師就說明順序、說明方法、說明的詳略及語言特點等幾個要點質疑,由學生思考、討論、作答,再由教師評析總結的方式進行。&

27、#160;     2.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簡介作者;熟悉課文,糾正學生可能讀錯的字音,解釋詞語;理清文章層次和說明順序;區(qū)分說明的詳略。      教學過程     

28、 一、作者簡介。      教師:葉圣陶的名字大家并不陌生,初中時學過他的文章,請同學說出篇名,并就你所知道的,對作者作簡要介紹。      要求答出:      1.篇名:童話古代英雄的石像、小說多收了三五斗。      2.簡介:現(xiàn)代著名作家、教育家。      教師補充: 

29、     葉圣陶,現(xiàn)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名紹鈞,江蘇蘇州人。其創(chuàng)作涉及童話、散文、小說等領域,而且發(fā)表了多篇指導語文教學的文章,對語文教學和教材的規(guī)范化有獨特的貢獻。他寫作態(tài)度嚴肅認真、風格樸素自然、語言洗練優(yōu)美,有“優(yōu)秀的語言藝術家”之稱。其代表作有:童話: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短篇小說:五月卅一日急雨中、夜、多收了三五斗等;長篇小說:倪煥之。      二、課文說明。      教師:景泰藍的制作寫于1955年3月22日

30、。作者對手工業(yè)制品很感興趣,曾經(jīng)想寫一組文章,把每種手工業(yè)品的制作過程記錄下來,結果只寫了兩篇,即本文和榮寶齋的彩色木刻畫。本文開頭提到的“北京市手工業(yè)公司實驗工廠”,當時位于崇文門外一條胡同的一所破舊的大四合院內。該廠設備非常簡陋,幾乎全部靠手工操作。      三、熟悉課文。      請二至三名學生順次朗讀,教師將學生讀錯的字寫在黑板上。每個學生朗讀后,教師均就學生朗讀情況作指導性小結,在充分肯定優(yōu)點的前提下指出不足。    &#

31、160; 朗讀完課文,讓學生說出黑板上的字的正確讀音,教師板書:      銅器作():作坊芨:(í)。      蘸:(à) 鉻:(è) 硒:()      拌和:(ò)鐵屑:(è),碎末      機械:(è)    

32、0; 四、分析課文。      教師:這節(jié)課主要解決幾個問題(板書)1.文章的內容及詳略安排2.文章的結構層次3.文章的說明順序。      以上幾點是讀過一篇說明文后,首先應理清的問題,這就是所謂對文章的“總體把握”。      先談第一個問題:文章的內容及詳略安排。      學生思考、交流、回答。    

33、;  教師明確:文章主要介紹了景泰藍精細而復雜的制作過程。而其中以對“掐絲”和“點藍”兩道工序的說明為最詳盡?!捌z”部分,課文不僅介紹了由粘絲、燒焊到清洗的各個步驟,而且介紹了掐絲的構圖特點和所費工時?!包c藍”部分,在說明了什么叫點藍及景泰藍名稱的由來后,又分別介紹了色料的原料、研磨方法及如何填色料。其中對填色料的介紹尤為詳盡,從盛色料的工具,舀色料的家伙的形狀,色料填在哪里和填多少,什么時候拿去燒,直到燒后又如何填、填幾回,填后需再燒等等,無一不介紹得詳詳細細、清清楚楚。至于其它部分,除“制胎”介紹略詳外,“燒藍”、“打磨”及“鍍金”各部分的介紹都比較簡略。 

34、     教師:下面我們來解決第二個問題 即文章的結構層次問題。      就文章大的層次劃分,學生可能有兩種意見,即:      1.第1自然段為第一部分:交代進行介紹說明的緣起;第2自然段至結尾為第二部分:說明景泰藍的制作。      2.第1自然段為第一部分:交代進行介紹說明的緣起;第2自然段至第16自然段為第二部分:介紹景泰藍的制作過程;最后一個自然

35、段為第三部分:小結、強調景泰藍為手工制作的特點。      教師評析、明確:      第一種結構層次劃分比較相宜。第一種劃分之所以不將文章最后一段劃為第三部分,是因為這一自然段作為小結不是針對整篇課文而言,而是就景泰藍的制作過程六道工序而言,所以仍屬于“景泰藍的制作”的范疇,因而不能單獨和第一部分構成平列關系,只能和制作過程合在一起與第一部分構成平列關系。      教師:最后,我們來解決第三個問題,即文章的說明順

36、序問題。      估計學生一般都能作出“按景泰藍的制作過程的先后順序,分六道工序進行說明”的回答。      教師評析、明確:      文章的第二部分是課文中介紹景泰藍的制作的部分,同學們的回答只包括了景泰藍的制作過程,而漏掉了結尾總括說明的一段。所以回答有缺陷。正確的回答應該是:本文先介紹景泰藍的制作過程,而后總括式地介紹景泰藍的制作過程幾乎全部是手工的特點;而制作過程則又是以工序的先后為序逐一介紹的。所以是先

37、分后總,而分的部分又是以制作過程的先后為序進行說明的。      四、布置作業(yè):      1.筆答題(寫在作業(yè)本上):請寫出這篇課文簡明的段落提綱。      2.思考題。      再仔細閱讀課文,找出本文所使用的說明方法。      六道工序中,課文為什么對“掐絲”、“點藍”兩道工序作詳細介紹

38、?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了解本文所采用的說明方法;弄清課文有詳有略地進行說明的原因;體會本文語言準確、平實、通俗、自然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檢查筆答作業(yè)。    

39、;  教師可選叫23位學生按上課所留作業(yè)回答,然后可出示小黑板或當即板書加以明確。板書內容:(說明后面括號內的序號表示自然段)      (一)交代對景泰藍的制作進行介紹的緣起(1)      (二)具體介紹景泰藍的制作(217)      1.景泰藍的制作過程(216)      制胎(23)   

40、0;  掐絲(49)      點藍(1013)      燒藍(14)      打磨(15)      鍍金(16)      2.小結:強調景泰藍的整個制作過程幾乎全部是手工操作的特點(17)      二、由上節(jié)

41、課所留的思考題導入新課。      教師:上節(jié)課留的第一個思考題是:再仔細閱讀課文。找出本文所采用的說明方法。       回答此題,要求學生先簡要說出每道工序所寫內容,抓住關鍵詞語說明操作步驟,然后找出說明方法。      要求回答:      1.制胎:先說明用紅銅作原材料及原因,再以“圓盤子”、“比較大的花瓶”及“方形或長方形的東西,像果盒、

42、煙盒之類”為例,介紹了“設計”、“盡打”、“圈”、“重疊”、“接合”等操作步驟,最后又以“銅器作”作比喻加以證明。      這一部分主要采用了舉例(典型舉例及一般泛舉結合)、比喻的說明方法。      2.掐絲:先給“掐絲”下定義,后以“粘一棵柳樹”為例說明粘絲的步驟“剪”、“夾”、“蘸”、“粘”。再以“刺繡”作喻并進行比較,說明工作的精細。接著介紹了景泰藍器物“博得多方面人士的愛好”、圖答的線條“一般是繁筆”及其道理以及以“一個二尺半高的花瓶”為例,說明其用工之多,并與“

43、刺繡、刻絲、象牙雕刻”作比較,突出其制作“細密”的特點,再與粘絲相銜接,介紹燒焊“噴水”、“拌和”、“篩”、“燒”和清洗“煮”、“洗”的步驟。      這一部分主要采用了下定義、詮釋、舉例、比喻、比較、列數(shù)字等說明方法。      3.點藍:先介紹什么是“點藍”以及“景泰藍”名稱的由來,再介紹點藍所用的色料,并分類說明色料“因所含的金屬礦質不同”而顏色各異。然后介紹點藍的步驟“搗碎研細”、“篩”、“吸”、“和著水”、“舀”、“填”、“燒”、再“填”、再“燒”。 &

44、#160;    這一部分主要采用了詮釋、比較(“跟涂在瓷器表面的釉料相類)、分類、比喻(“像畫家的畫桌上一樣”、“挖耳似的”)等說明方法。      4.燒藍:簡單地介紹了設施、燃料、過程及時間。用了比喻的說明方法(“像燒得正旺的煤”)。      5.打磨:簡單介紹了打磨的三道工序及所用材料。主要采用了詮釋的說明方法(“所謂平整”、“目的在使成品旁的木炭都不成。”      

45、;6.鍍金:只說明了鍍金的部位及方法“電鍍”。      教師小結:這篇課文在介紹景泰藍的制作時,綜合運用了下定義、詮釋、舉例、比喻、比較、列數(shù)字、分類等多種說明方法。      教師需著重說明:      1.像“比喻”等,在記敘文中的應用屬于修辭方法,其作用是使所描繪的事物形象清晰,給人以鮮明的印象;用在議論文中,多為論證方法,可以使道理淺顯易懂,給人以深刻的感受;用在說明文中,是說明方法(或叫“打比方”),可以

46、把事物或事理說明得更加清楚、具體,使人有明了、透徹的了解。      2.下定義和詮釋的區(qū)別:      下定義是嚴格確切地說明一種事物的本質特征或一個概念的含義(內涵)及適用范圍(外延)。      如,文學:以語言、文字為工具來形象化地反映客觀現(xiàn)實的藝術,包括戲劇、詩歌、小說、散文等。      詮釋是對事物所做的一般性的解釋、說明。 

47、0;    如,文學是藝術或文學是語言藝術等。      教師:下面談上節(jié)課留的第二個思考題:六道工序中,課文為什么對“掐絲”、“點藍”兩道工序說明詳細?      學生討論,教師明確:因為這兩道工序最關鍵最復雜,又是一般讀者所不知或知之甚少的內容,所以必須詳細說明,讀者才能明白;同時,這兩道工序又最有特色,它們是景泰藍制作的獨特工藝流程,所以要詳細介紹。      教師:最后

48、談本文的語言特點。      學生討論,教師明確:本文的語言具有準確、平實、通俗、自然的特點。      讀這篇課文有平白如話之感,不同于一般科研專著那樣大量使用專用術語。只是各道工序的名稱使用了“制胎”、“掐絲”、“燒焊”、“打磨”、“鍍金”等術語,這是非用不可的,而且這里用術語,既能使說明的語言更加準確、精煉,而且也能使讀者易于把握每道工序的內容和特點。至于第2段中的“延展性”,第6段的“膨脹率”,第17段的“機械力”等,讀者一般都能理解這些術語的含義。 

49、60;    課文語言的口語化更體現(xiàn)了準確、通俗、平實、自然的特點。      比如各部分之間的銜接,課文運用了“現(xiàn)在把說一說”,“第二步工作叫掐絲”,“于是輪到涂色料的工作”,“現(xiàn)在該說燒的工作了”等語句,準確而平實自然。      再如說明景泰藍制作的特點時,作者用了“算是借一點機械力”,“還得靠打磨工人的兩只手”,“那非純用手工打磨不可”等語言,撲實,通俗。      這

50、類例子,課文中比比皆是,學生容易舉出并體會其特點。      三、總結。      教師提問:請同學歸納一下這篇課文的寫作特點。      教師板書:      寫作特點:      1.按景泰藍的制作過程,以先后順序進行說明。      

51、2.綜合運用了下定義、詮釋、舉例、比喻、比較、列數(shù)字、分類等多種說明方法。      3.語言準確、通俗、平易、自然。      教師:最后再提個問題:學習了這篇課文大家除去知道了課文的內容和寫作方法之外,還應體會到什么?      學生思考、討論,教師明確:還應體會到制作景泰藍的工藝師們高超的智慧與技藝和工作的辛勞,以及在字里行間流露的作者欽佩、贊揚的思想感情。    

52、60; 四、布置作業(yè)。      1.思考和練習第一、第四、第五題按要求寫在書上。      2.第三題請同學在書上畫出有關文句、第四題區(qū)別同義詞、第五句說明語病,同學課下查工具書、思考,以備下節(jié)課提問。      3.思考和練習的其它問題課上業(yè)已明確,同學回憶一下即可,不必作答??颇?語文年級 高一文件 jiaoan9.doc標題 景泰藍的制作關鍵詞 說明文/教案內容【目的要求】 1.學習以準確、通俗、平

53、實的語言來說明事物。 2.復習說明文的說明順序、說明方法等相關的知識,及其在文中的作用?!菊n文解析】 1.注音釋義 著:zhuó著力 zháo著火 zhe看著 zho著數(shù) 椎:chuí鐵椎 zhu椎骨 粘:zhn粘滿 nián粘液 作:zu手工作坊 zuò工作 和:hé和平 hè曲高和寡 hú和了(打麻將或斗紙牌時某一家的牌合乎規(guī)定的要求,取得勝利。) huó和面(在粉狀物中加液體攪拌或揉弄使有黏性。)huò和藥(粉狀或粒狀物攙和在一起,或加水攪拌使成較稀的東西;或一劑藥煎的次數(shù)。) 剝落:一片

54、片地脫落。 粗略:粗粗地;大略;不精確。 驅遣:驅使 趕走 消除,排除(情緒)。 疏朗:稀疏而清晰 開朗。 2.內容主旨課文可分成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從“一天下午”到“現(xiàn)在把它的制作過程說一說”。第二部分從“景泰藍拿紅銅做胎”到“鍍了金,銅絲就不會生銹了”。第三部分從“全部工作是手工”到“那非純用手工打磨不可”。這三部分可概括為:交代進行介紹說明的緣起說明景泰藍的制作小結,強調景泰藍的手工制作特點,文章的層次分明,如果按景泰藍制作過程的先后順序,可分為六道工序進行說明。橫的順序:選料制胎掐絲點藍燒藍打磨鍍金??v的順序:每道工序如何操作,要經(jīng)過幾道手續(xù)。這篇文章用簡明、準確的語言將景泰藍制作的全過

55、程清楚、全面的介紹給讀者。對許多較為專業(yè)的工序,作者運用多種說明方法說明得簡單、易懂,是一篇很有趣的科技小品文。3.寫作手法全文介紹得清楚、明了,主要是作者在結構安排上詳略得當,主次分明。課文要說明的對象是景泰藍的制作過程,這其中有六道工序,每道工序又分成很多步驟,說明時只能抓重點,分主次,否則不可能在三千字以內說明清楚,說明完整。文章重點介紹的是“掐絲”和“點藍”兩道工序,以“掐絲”為例。作者抓住“這是一種非常精細的工作”的特點,以柳樹制作過程為例,說明這一工序的精、細,然后以“粘在銅胎上的圖畫全是線條畫,而且一般是繁筆”,開篇,深入說明這一工序精細的道理緣由。從涂色料的角度,從銅胎和色料的膨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