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L音頻功率放大器_第1頁
OCL音頻功率放大器_第2頁
OCL音頻功率放大器_第3頁
OCL音頻功率放大器_第4頁
OCL音頻功率放大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模擬電子技術基礎課程設計報告設計題目:OCL音頻功率放大器院 系:專 業(yè):班 級:姓 名:同組人員:學 號:110706118二0一三年 六月 三十日 目錄首頁1目錄2一、設計目的3二、技術指標3三、元器件清單3四、電路框圖4五、單元電路的設計4<1>總體方案設計4<2>單元電路的選擇與設計5<3>總電路圖及工作原理6<4>問題及解決8六、心得體會8七、參考文獻9一、設計目的1、學習音頻功率放大器的設計方法2、了解集成功率放大器內部電路工作原理3、根據設計要求,完成對音頻功率放大器的設計,進一步加強對模擬電子技術的了解4、采用集成運放與晶體管原件

2、設計OCL功率放大器5、培養(yǎng)實踐技能,提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二、技術指標1、最大不失真輸出功率: POM>= 10W2、負載阻抗(揚聲器):RL = 83、頻率響應:fL =100Hz ,fH = 15KHz4、輸入電壓:<= 100 mV5、失真度:<= 5%三、元器件清單OCL音頻功率放大器元件明細表元件大小數量(單位:個)運算放大器CF7411二極管2CP102三極管3DG613DD0113CG2113DD11電阻1230124041K27K247K210K18K1電容0.1F110F2四、電路框圖五、單元電路的設計<1>總體方案設計1、設計思路功率放

3、大器的作用是給負載Rl提供一定的輸出功率,當RI一定時,希望輸出功率盡可能大,輸出信號的非線性失真盡可能小,且效率盡可能高。由于OCL電路采用直接耦合方式,為了保證工作穩(wěn)定,必須采用有效措施抑制零點漂移,為了獲得足夠大的輸出功率驅動負載工作,故需要有足夠高的電壓放大倍數。因此,性能良好的OCL功率放大器應由輸入級,推動級和輸出機等部分組成。2、OCL功放各級的作用和電路結構特征輸入級:主要作用是抑制零點漂移,保證電路工作穩(wěn)定,同時 對前級(音調控制級)送來的信號作用低失真,低噪聲放大。為此,采用帶恒流源的,由復合管組成的差動放大電路,且設置的靜態(tài)偏置電流較小。推動級作用是獲得足夠高的電壓放大倍

4、數,以及為輸出級提供足夠大的驅動電流,為此,可采帶集電極有源負載的共射放大電路,其靜態(tài)偏置電流比輸入級要大。輸出級的作用是給負載提供足夠大的輸出信號功率,可采用有復合管構成的甲乙類互補對稱功放或準互補功放電路。此外,還應考慮為穩(wěn)定靜態(tài)工作點須設置交流負反饋電路,為穩(wěn)定電壓放大倍數和改善電路性能須設置交流負反饋電路,以及過流保護電路等。電路設計時各級應設置合適的靜態(tài)工作點,在組裝完畢后須進行靜態(tài)和動態(tài)測試,在波形不失真的情況下,使輸出功率最大。動態(tài)測試時,要注意消振和接好保險絲,以防損壞元器件。<2>單元電路的選擇與設計1、設計方案利用三極管的電流控制作用或場效應管的電壓控制作用將電

5、源的功率轉換為按照輸入信號變化的電流。因為聲音是不同振幅和不同頻率的波,即交流信號電流,三極管的集電極電流永遠是基極電流的倍,是三極管的交流放大倍數,應用這一點,若將小信號注入基極,則集電極流過的電流會等于基極電流的倍,然后將這個信號用隔直電容隔離出來,就得到了電流(或電壓)是原先的倍的大信號,這現(xiàn)象成為三極管的放大作用。經過不斷的電流及電壓放大,就完成了功率放大。2、確定工作電壓為了達到輸出功率10W的設計要求,同時使電路安全可靠地工作,電路的最大輸出功率P應比設計指標大些,一般取P(1.52)P。即本設計中電路的最大輸出功率應按68W來考慮。 由于是 P=U因此,最大輸出電壓為 U=考慮到

6、輸出功率管V2,V4的飽和壓降和發(fā)射極電阻R10,R11的壓降,電源電壓常取 V=(1.21.5)U3、功率輸出級的設計 輸出功率管的選擇輸出功率管V4,V6為同類型的NPN型大功率管,其承受的最大反向電壓U2V,每個管的最大集電極電流為IV/R14+R,每個管的最大集電極功耗為P0.2P。復合管的選擇 V1,V3分別與V2,V4組成復合管,它們承受的最大電壓均為2 V,考慮到R7,R8的分流作用和晶體管的損耗,在估算V1,V3的集電極最大電流和最大管耗時,可近似為 I= I(1.11.5) P=P(1.11.5)電阻R6-R11的估算 R7,R8用來減小復合管的穿透電流,其值太小會影響復合管

7、的穩(wěn)定性,太 大又會影響輸出功率,一般取R7=R8=(5-10)Ri2。Ri2為V2管輸入端的等效輸入電阻,其大小為Ri2=r+(1+)R10(大功率管的 r約為10歐)輸出管V2,V4的發(fā)射極電阻R10,R11用于獲得電流負反饋作用,使電路工作更加穩(wěn)定,一般取R10=R11=(0.050.1)R。 由于V1,V3管的類型不同,接法也不一樣,因此兩管的輸入阻抗不一樣,會使加到V1,V3的基極輸入端的信號不對稱。為此,加R6,R9作為平衡電阻,使兩管的輸入電阻相等。 確定偏置電路為了克服交越失真,二極管V8,V9和R7,R8共同組成輸出級的偏置電路,以使輸出級工作于甲乙類狀態(tài)。其中V8,V9選擇

8、與復合管V4,V5相同材料的硅二極管,可獲得較好的的溫度補償作用。<3>總電路圖及其工作原理工作原理:1用差分放大輸入級抑制零漂,如前所述,為了使R在靜態(tài)時沒有直流電流通過,即A點的靜態(tài)直流電位為零,所以采用正,負對稱的兩個小電源(+V,-V)。但是溫度的變化又會引起零漂,所以應采用差分放大器作為輸入級,用它來抑制A點電位因受溫度等因素影響而產生的零漂。2其他元器件的作用。V3管為激勵級,它把V1管輸出信號再進行一次放大后去推動功率輸出級的功放管工作,故該級又稱為推動級。C5是高頻負反饋電容,防止V3高頻自激。3R7,V8,V9為功放管提供靜態(tài)偏置,防止交越失真,把V4,V5基極直

9、流電信分開,并利用V8,V9補償功放管的溫度特性,以穩(wěn)定功放管的基極偏流。4R5,C3,R6組成電壓串聯(lián)負反饋電路。C3對低頻信號短路,分壓比R6/(R5+R6)為反饋系數,R6越大,反饋量越大,反饋越強。分壓比適當則既可減小信號非線性失真,又不致造成放大器增益下降太多。5R16,C6稱中和電路,防止由于感性負載而引起高頻自激。6R4,C2是差動放大器的電源濾波電路。7C4稱自舉電容,用來提高功率輸出級的增益。由圖可知,當輸入信號U1為正半周時,經V1,V2和V3次放大并反相,u也為正半周,則V4,V6復合管導通,信號放大后經R14,R,地,+V返回V4,V6形成回路,在負載R上有放大了的正半

10、周電流i1通過,其方向如圖中的實線所示。同理可知負半周上的i2通過,如圖中虛線所示。這樣輪流推挽工作,在R上就獲得功率放大后的完整信號。<4>問題及解決在這次實驗中,由于不知道電路的真確性,我學習了proteus仿真軟件,并在軟件中連接了電路圖并仿真成功,但實際焊好電路板在實驗室調試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的到的結果跟仿真是有區(qū)別的,這樣我明白了要設計一個電路總要先用仿真成功之后才實際接線的。但是最后的成品卻不一定與仿真時完全一樣,因為在實際接線中有著各種各樣的條件制約。所以,在設計時應考慮兩者的差異,從中找出最適合的設計方法。 最終經過調試滑動電阻,最終還是得到了想要的結果。六、心得體會課設

11、的過程是艱辛的,但是收獲是巨大的。首先,我們再一次的加深鞏固了對已有的知識的理解及認識;其次,我們第一次將課本知識運用到了實際設計,使得所學知識在更深的層次上得到了加深。再次,因為這次課程設計的確在某些方面存有一定難度,這對我們來講都是一種鍛煉,培養(yǎng)了我們自學、查閱搜集資料和焊接的能力,特別是我的焊接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雖說我之前學過焊接電路板,但都是跟著老師的指導跟規(guī)定的路線焊接的,但這一次是需要自己對元器件進行整體布局,以免在元器件焊接上去后才發(fā)現(xiàn)分布不合理,而元器件用焊錫焊接時的分布最好與原理圖先對應,這樣可以減少導線的交叉并且可以直接用焊錫代替導線進行連接,這樣做可以防止導線斷掉的情況,也可以使作品更美觀,通過這一次的焊接電路板,我的焊接能力已經有了明顯的提高;再有,計算操作過程中,我們曾經面臨過失敗、品味過茫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