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 機械制造工藝學課程設計設計說明書 題 目張緊輪支架機械加工工藝規(guī)程制訂及專用夾具設計 二級學院 機械工程學院 專 業(yè) 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 班 級 11機制本2班 學 號 學生姓名 指導教師 目 錄第一章 序言1第二章 零件分析21.1 任務目標21.2 設計要求21.3、零件結(jié)構(gòu)工藝性分析21.4、毛坯的選擇21.5、機械加工設備的選擇3第三章 工藝規(guī)程制定33.1加工工藝過程33.2擬定工藝路線33.3加工工藝過程.43.4確定各外表加工方案43.5確定定位基準 43.6確定定位基準53.7張緊輪支架的偏差,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確實定73.8.確定機械加工余量、毛坯尺寸和公差73.
2、9確定毛坯尺寸73.10確定毛坯尺寸公差73.11設計毛坯圖83.12 張緊輪支架的偏差計算8第四章 機械加工工序設計94.1確定加工余量和工序尺寸94.2確定切削用量和時間定額9第五章 專用夾具設計125.1機床夾具的使用125.2定位方案125.3加緊機構(gòu)5.4夾緊力分析.135.5對刀裝置135.6夾具體.135.7誤差分析.145.8使用說明14總結(jié)參考文獻附 錄附錄一:過程卡附錄二:工序卡 附錄三:夾具裝配圖 附錄四:參考任務書 第一章 序 言通過機床工藝及夾具設計,匯總所學專業(yè)知識如一體(如?公差于配合?、?機械零件設計?、?機械制造工藝?等)。讓我們對所學的專業(yè)課得以加強和穩(wěn)固、
3、復習及實用,在理論與實踐上有機結(jié)合;使我們對各科的作用更加深刻的熟悉與理解,并為以后的實際工作奠定堅實的根底!就我個人而言,我希望能通過這次課程設計對自己未來將從事的工作進行一次適應性訓練,從中鍛煉自己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自己以后生活打下一個良好的根底。由于能力所限,設計尚有許多缺乏之處,懇請各位老師給予指導。通過課程設計到達以下目的:1、 能熟練的運用機械制造工藝學的根本理論和夾具設計原理的知識,正確地解決一個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夾緊以及合理制訂工藝規(guī)程等問題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2、通過對零件某道工序的夾具設計,學會工藝裝備設計的一般方法。通過學生親手設計夾具或
4、量具的訓練,提高結(jié)構(gòu)設計的能力。3、課程設計過程也是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過程,并學會使用手冊、查詢相關(guān)資料等,增強我們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獨立工作能力。機械設計制造及其夾具設計是我們?nèi)跁灤┧鶎W的知識, 將理論與實踐相結(jié) 合,對專業(yè)知識的綜合運用訓練,為我們即將走向自己的工作崗位打下良好的根底。機械加工工藝是規(guī)定產(chǎn)品或零件機械加工工藝過程和操作方法, 是指導生產(chǎn) 的重要的技術(shù)性文件。它直接關(guān)系到產(chǎn)品的質(zhì)量、生產(chǎn)率及其加工產(chǎn)品的經(jīng)濟效 - 1 -益,生產(chǎn)規(guī)模的大小、工藝水平的上下以及解決各種工藝問題的方法和手段都要 通過機械加工工藝來表達,因此工藝規(guī)程的編制的好壞是生產(chǎn)該產(chǎn)品的質(zhì)量的重 要保證的重要依據(jù)
5、。在編制工藝時須保證其合理性、科學性、完善性。而機床夾具是為了保證產(chǎn)品的質(zhì)量的同時提高生產(chǎn)的效率、 改善工人的勞動 強度、降低生產(chǎn)本錢而在機床上用以裝夾工件的一種裝置,其作用是使工件相對 于機床或刀具有個正確的位置,并在加工過程中保持這個位置不變。而本次對于張緊輪支架加工工藝及夾具設計的主要任務是: 完成張緊輪支架零件加工工藝規(guī)程的制定- 2 -第二章 零 件 分 析1.1、任務目標零件材料: HT200技術(shù)要求: 1、未注鑄造圓角R5-R102、調(diào)質(zhì)HBS1187-220 零件數(shù)據(jù): 見零件圖設計應完成的內(nèi)容:1制定指定零件或零件組的機械加工工藝規(guī)程,編制機械加工工藝卡片,選擇所用機床、夾具
6、、刀具、量具、輔具;2對所制定的工藝進行必要的分析論證和計算;3確定毛坯制造方法及主要外表的總余量;4確定主要工序的工序尺寸、公差和技術(shù)要求;5對主要工序進行工序設計,編制機械加工工序卡片,畫出的工序簡圖,選擇切削用量;6設計某一工序的夾具,繪制夾具裝配圖和主要零件圖;7編寫設計說明書。 1.2、設計要求要求編制一個張緊輪支架零件的機械加工工藝過程,并編寫設計說明書。具體內(nèi)容如下:1、 分析零件加工性,選擇毛胚的制造方法,指定毛胚的技術(shù)要求。2、 擬定張緊輪支架的機械加工工藝過程,填寫工藝卡。3、 確定各工序所用的加工設備。4、 計算加工余量,時間定額,填寫工序卡。35、 提交設計說明書。 1
7、.3、零件結(jié)構(gòu)工藝性分析該張緊輪支架屬于支撐零件,結(jié)構(gòu)較簡單。其加工精度,粗糙度已給出其上下兩端面精度要求較高,其他外表直接采用鑄造就能滿足其外表粗糙度要求。1.4、毛坯的選擇毛坯種類的選擇決定與零件的實際作用,材料、形狀、生產(chǎn)性質(zhì)以及在生產(chǎn)中獲得可能性,毛坯的制造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a、型材 b、鍛造 c、鑄造 d、焊接 e、其他毛坯。根據(jù)零件的材料,推薦用型材或鑄件,但從經(jīng)濟方面著想,如用型材中的棒料,加工余量太大,這樣不僅浪費材料,而且還增加機床,刀具及能源等消耗,而鑄件具有較高的抗拉抗彎和抗扭強度,沖擊韌性常用于大載荷或沖擊載荷下的工作零件。該零件材料為HT200,考慮到零件在工作時要
8、有高的耐磨性,所以選擇鑄鐵鑄造。依據(jù)設計要求Q=5000臺/年,件/臺;n=1結(jié)合生產(chǎn)實際,備品率和廢品率分別取10%和1%代入公式得該工件的生產(chǎn)綱領(lǐng) N=50005555件/年該撐頭螺桿形狀不復雜,尺寸較小,不屬于精密零件或制造要求高的零件。因此由表2-62?機械制造技術(shù)根底課程設計?2采用HT200即可。 毛胚可直接通過鑄造得出。 1.5、機械加工設備的選擇1.5.1 機床的選擇加工該零件需使用銑床、鉆床,考慮到工件的大小,采用X53立式銑床、Z3025、 4Z33S-1鉆床。1.5.2 量具的選擇測量外圓時采用分度值0.01,測量范圍50-100mm的游標卡尺。測量長度時采用最小單位為1
9、mm的直尺。檢測螺紋時使用螺紋量規(guī)。 第三章 工藝規(guī)程制定3.1 加工方法的選擇該零件需要加工的局部主要為:1. 上下兩端面,精度要求較高為Ra6.3。按?簡明公差標準應用手冊?4關(guān)于經(jīng)濟加工精度局部取為IT6,查表知需粗銑、半精銑、精銑。2. 兩中間端面外表粗糙度要求為Ra12.5。公差取IT10,需粗銑,半精銑。3. 右端面的調(diào)緊孔已經(jīng)直接在毛胚中鑄造出來,外表粗糙度要求為Ra25。公差I(lǐng)T10,需鉆床擴孔即可。4. 兩固定孔無外表粗糙度要求,直接鉆孔。5. 右端面修整。 3.2 擬定工藝路線工序一:鑄造毛胚、調(diào)制處理到達HBS1187-220。工序二:去毛刺;工序三:上端面粗銑、半精銑、
10、精銑;5工序四:下端面粗銑、半精銑、精銑;工序五:中間橫斷面粗銑、半精銑;工序六:中間縱端面粗銑、半精銑;工序七:右端面調(diào)緊孔擴孔;工序八:固定孔鉆孔; 工序九:右端面修整;工序十:外表涂漆。 3.3 加工工藝過程由以上分析可知,該張緊輪支架零件的主要加工外表是平面、孔系和槽系。 一般來說,保證平面的加工精度要比保證孔系的加工精度容易。因此,對于張緊 輪支架來說,加工過程中的主要問題是保證孔的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處理好孔 和平面之間的相互關(guān)系以及槽的各尺寸精度。由上面的一些技術(shù)條件分析得知:張緊輪支架的尺寸精度,形狀精度以及位 置關(guān)系精度要求都不是很高,這樣對加工要求也就不是很高。 3.4確定
11、各外表加工方案一個好的結(jié)構(gòu)不但應該到達設計要求,而且要有好的機械加工工藝性,也就 是要有加工的可能性,要便于加工,要能保證加工的質(zhì)量,同時使加工的勞動量 最小。設計和工藝是密切相關(guān)的,又是相輔相成的。3.4.1 影響加工方法的因素 要考慮加工外表的精度和外表質(zhì)量要求,根據(jù)各加工外表的技術(shù)要求, 選擇加工方法及分幾次加工。6 根據(jù)生產(chǎn)類型選擇,在大批量生產(chǎn)中可專用的高效率的設備。 要考慮被加工材料的性質(zhì),例如:淬火鋼必須采用磨削或電加工;而有色金屬由于磨削時容易堵塞砂輪,一般都采用精細車削,高速精銑等。 要考慮工廠或車間的實際情況,同時也應考慮不斷改良現(xiàn)有加工方法和 設備,推廣新技術(shù),提高工藝水
12、平。 此外,還要考慮一些其它因素,如加工外表物理機械性能的特殊要求, 工件形狀和重量等。選擇加工方法一般先按這個零件主要外表的技術(shù)要求來選定最終加工方法。 再選擇前面各工序的加工方法,如加工某一軸的主要外圓面,要求公差為IT6, 外表粗糙度為Ra0.63m,并要求淬硬時,其最終工序選用精度,前面準備工序 可為粗車半精車淬火粗磨。3.4.2 加工方案的選擇 由參考文獻3表2.112可以確定,平面的加工方案為:粗銑精銑 79 ITIT : ,粗糙度為 a R 6.30.8,一般不淬硬的平面,精銑的粗糙度可以 較小。 由參考文獻3表2.111確定,13孔的外表粗糙度要求為6.3,那么選 擇孔的加方案
13、序為:鉆鉸。腰形孔銑加工加工方法 3.5 確定定位基準3.5.1 粗基準的選擇選擇粗基準時,考慮的重點是如何保證各加工外表有足夠的余量,使不加工外表與加工外表間的尺寸、位子符合圖紙要求。粗基準選擇應當滿足以下要求:7 粗基準的選擇應以加工外表為粗基準。目的是為了保證加工面與不加工 面的相互位置關(guān)系精度。如果工件上外表上有好幾個不需加工的外表,那么應選擇 其中與加工外表的相互位置精度要求較高的外表作為粗基準。以求壁厚均勻、外 形對稱、少裝夾等。 選擇加工余量要求均勻的重要外表作為粗基準。例如:機床床身導軌面 是其余量要求均勻的重要外表。因而在加工時選擇導軌面作為粗基準,加工床身 的底面, 再以底
14、面作為精基準加工導軌面。 這樣就能保證均勻地去掉較少的余量, 使表層保存而細致的組織,以增加耐磨性。 應選擇加工余量最小的外表作為粗基準。這樣可以保證該面有足夠的加 工余量。 應盡可能選擇平整、光潔、面積足夠大的外表作為粗基準,以保證定位 準確夾緊可靠。有澆口、冒口、飛邊、毛刺的外表不宜選作粗基準,必要時需經(jīng) 初加工。要從保證孔與孔、孔與平面、平面與平面之間的位置,能保證張緊輪支架在 整個加工過程中根本上都能用統(tǒng)一的基準定位。從張緊輪支架零件圖分析可知, 主要是選擇加工張緊輪支架底面的裝夾定位面為其加工粗基準。3.5.2 精基準選擇的原那么 基準重合原那么。即盡可能選擇設計基準作為定位基準。這
15、樣可以防止定 位基準與設計基準不重合而引起的基準不重合誤差。 基準統(tǒng)一原那么。應盡可能選用統(tǒng)一的定位基準。基準的統(tǒng)一有利于保證 各外表間的位置精度,防止基準轉(zhuǎn)換所帶來的誤差,并且各工序所采用的夾具比 較統(tǒng)一,從而可減少夾具設計和制造工作。例如:軸類零件常用頂針孔作為定位 基準。車削、磨削都以頂針孔定位,這樣不但在一次裝夾中能加工大多書外表, 而 8且保證了各外圓外表的同軸度及端面與軸心線的垂直度。 互為基準的原那么。選擇精基準時,有時兩個被加工面,可以互為基準反 復加工。例如:對淬火后的齒輪磨齒,是以齒面為基準磨對于中批量生產(chǎn)的零件,一般總是首先加工出統(tǒng)一的基準。張緊輪支架的加工的第一個工序也
16、就是加工統(tǒng)一的基準。具體安排是先以孔和面定位粗、精加工 張緊輪支架底面大頭孔上平面。后續(xù)工序安排應當遵循粗精分開和先面后孔的原那么。3.6.1 工序的合理組合確定加工方法以后,就按生產(chǎn)類型、零件的結(jié)構(gòu)特點、技術(shù)要求和機床設備 等具體生產(chǎn)條件確定工藝過程的工序數(shù)。確定工序數(shù)的根本原那么: 工序分散原那么9工序件。3.6.2 工序的集中與分散制訂工藝路線時,應考慮工序的數(shù)目,采用工序集中或工序分散是其兩個不 同的原那么。 所謂工序集中, 就是以較少的工序完成零件的加工, 反之為工序分散。 工序集中的特點工序數(shù)目少,工件裝夾次數(shù)少,縮短了工藝路線,相應減少了操作工人數(shù)和生產(chǎn)面積,也簡化了生產(chǎn)管理,在
17、一次裝夾中同時加工數(shù)個外表易于保證這些表 面間的相互位置精度。大量生產(chǎn)可采用高效率的專用機床,以提高 生產(chǎn)率。但采用復雜的專用設備和工藝裝備,使本錢增高,調(diào)整維修費事,生產(chǎn) 準備工作量大。 10 工序分散的特點工序內(nèi)容簡單,有利選擇最合理的切削用量。便于采用通用設備,簡單的機 床工藝裝備。生產(chǎn)準備工作量少,產(chǎn)品更換容易。對工人的技術(shù)水平要求不高。 但需要設備和工人數(shù)量多,生產(chǎn)面積大,工藝路線長,生產(chǎn)管理復雜。工序集中與工序分散各有特點,必須根據(jù)生產(chǎn)類型。加工要求和工廠的具體 情況進行綜合分析決定采用那一種原那么。一般情況下,單件小批生產(chǎn)中,為簡化生產(chǎn)管理,多將工序適當集中。但由 于不采用專用設
18、備,工序集中程序受到限制。結(jié)構(gòu)簡單的專用機床和工夾具組織 流水線生產(chǎn)。由于近代計算機控制機床及加工中心的出現(xiàn),使得工序集中的優(yōu)點更為突 出,即使在單件小批生產(chǎn)中仍可將工序集中而不致花費過多的生產(chǎn)準備工作量, 從而可取的良好的經(jīng)濟效果。3.6.3 加工階段的劃分零件的加工質(zhì)量要求較高時,常把整個加工過程劃分為幾個階段: 粗加工階段粗加工的目的是切去絕大局部多雨的金屬,為以后的精加工創(chuàng)造較好的條 件,并為半精加工,精加工提供定位基準,粗加工時能及早發(fā)現(xiàn)毛坯的缺陷,予 以報廢或修補,以免浪費工時。粗加工可采用功率大,剛性好,精度低的機床,選用大的切前用量,以提高 生產(chǎn)率、粗加工時,切削力大,切削熱量
19、多,所需夾緊力大,使得工件產(chǎn)生的內(nèi) 應力和變形大,所以加工精度低,粗糙度值大。一般粗加工的公差等級為IT11 IT12。粗糙度為Ra80100m。 半精加工階段11半精加工階段是完成一些次要面的加工并為主要外表的精加工做好準備, 保 證適宜的加工余量。半精加工的公差等級為 IT9IT10。外表粗糙度為 Ra101.25m。 精加工階段精加工階段切除剩余的少量加工余量,主要目的是保證零件的形狀位置幾精 度,尺寸精度及外表粗糙度,使各主要外表到達圖紙要求.另外精加工工序安排在 最后,可防止或減少工件精加工外表損傷。精加工應采用高精度的機床小的切前用量,工序變形小,有利于提高加工精 度精加工的加工精
20、度一般為IT6IT7,外表粗糙度為 Ra101.25m。此外,加工階段劃分后,還便于合理的安排熱處理工序。由于熱處理性質(zhì)的 不同,有的需安排于粗加工之前,有的需插入粗精加工之間。但須指出加工階段的劃分并不是絕對的。在實際生活中,對于剛性好,精度 要求不高或批量小的工件,以及運輸裝夾費事的重型零件往往不嚴格劃分階段, 在滿足加工質(zhì)量要求的前提下,通常只分為粗、精加工兩個階段,甚至不把粗精 加工分開。必須明確劃分階段是指整個加工過程而言的,不能以某一外表的加工 或某一工序的性質(zhì)區(qū)分。例如工序的定位精基準面,在粗加工階段就要加工的很 準確,而在精加工階段可以安排鉆小空之類的粗加工。 3.7張緊輪支架
21、的偏差,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確實定 張緊輪支架的鑄造采用的是制造, 其材料是HT200, 生產(chǎn)類型為小批量生產(chǎn)。3.7.1 毛坯的結(jié)構(gòu)工藝要求張緊輪支架為鑄造件,對毛坯的結(jié)構(gòu)工藝性有一定要求:12 由于鑄造件尺寸精度較高和外表粗糙度值低,因此零件上只有與其它機 件配合的外表才需要進行機械加工,其外表均應設計為非加工外表。 為了使金屬容易充滿模膛和減少工序,鑄造件外形應力求簡單、平直的 對稱,盡量防止鑄造件截面間差異過大,或具有薄壁、高筋、高臺等結(jié)構(gòu)。 鑄造件的結(jié)構(gòu)中應防止深孔或多孔結(jié)構(gòu)。 鑄造件的整體結(jié)構(gòu)應力求簡單。 工藝基準以設計基準相一致。 便于裝夾、加工和檢查。 結(jié)構(gòu)要素統(tǒng)一,盡
22、量使用普通設備和標準刀具進行加工。在確定毛坯時,要考慮經(jīng)濟性。雖然毛坯的形狀尺寸與零件接近,可以減少 加工余量,提高材料的利用率,降低加工本錢,但這樣可能導致毛坯制造困難, 需要采用昂貴的毛坯制造設備,增加毛坯的制造本錢。因此,毛坯的種類形狀及 尺寸確實定一定要考慮零件本錢的問題但要保證零件的使用性能。 在毛坯的種類 形狀及尺寸確定后,必要時可據(jù)此繪出毛坯圖。 3.8.確定機械加工余量、毛坯尺寸和公差1求最大輪廓尺寸根據(jù)零件圖計算輪廓的尺寸,最大直徑18mm,高34mm。2選擇鑄件公差等級查手冊鑄造方法按機器造型,鑄件材料按灰鑄鐵,得鑄件公差等級為812級,取為11級。3求鑄件尺寸公差公差帶相
23、對于根本尺寸對稱分布。4求機械加工余量等級查手冊鑄造方法按機器造型、鑄件材料為HT200,得機械加工余量等級E-G級選擇F級。 133.9確定毛坯尺寸上面查得的加工余量適用于機械加工外表粗糙度Ra1.6。Ra1.6的外表,余量要適當加大。分析本零件,加工外表Ra1.6,因此這些外表的毛坯尺寸只需將零件的尺寸加上所查的余量即可。由于有的外表只需粗加工,這時可取所查數(shù)據(jù)的小值生產(chǎn)類型為大批量,可采用兩箱砂型鑄造毛坯。由于所有孔無需鑄造出來,故不需要安放型心。此外,為消除剩余應力,鑄造后應安排人工進行時效處理3.10確定毛坯尺寸公差 毛坯尺寸公差根據(jù)鑄件質(zhì)量、材質(zhì)系數(shù)、形狀復雜系數(shù)查手冊得,本零件毛
24、坯尺寸允許偏差見下表:毛坯尺寸允許公差/mm 3.11設計毛坯圖 1確定拔模斜度根據(jù)機械制造工藝設計手冊查出拔模斜度為5度。2確定分型面 由于毛坯形狀前后對稱,且最大截面在中截面,為了起模及便于 發(fā)現(xiàn)上下模在鑄造過程中的錯移所以選前后對稱的中截面為分型面。3毛坯的熱處理方式為了去除內(nèi)應力,改善切削性能,在鑄件取出后要做時效 處理。 下列圖為該零件的毛坯圖:14 3.12 張緊輪支架的偏差計算毛坯余量參考相關(guān)標準,端面加工的都留3mm 的余量,小孔不鑄造 第四章 機械加工工序設計4.1確定加工余量和工序尺寸單位:mm1. 上兩端面,查表5-30 2: 15 2. 下兩端面,查表5-302: 3.
25、 中間橫端面,查表5-2925. 右端調(diào)緊孔18,查表5-512 16 6. 兩固定孔,查表5-332 4.2確定切削用量和時間定額 1. 工序三 1粗銑上端面所選刀具為高速鋼端銑刀。 f 背吃刀量pa pa=1mm f 進給量f 查表5-572,得f =0.3-0.5mm/min,查表4.2-93,按X53的參數(shù)?。?f =0.5mm/min。 切削速度v查表27-47,得v =80-90m/min,查表4.2-83,按X53的參數(shù)取:v =85m/min。 f 時間定額17不考慮輔助時間,布置工作場地以及休息、生理需要時間等,只考慮作業(yè)時間時,按表3-92,銑端面bT=5s。2半精銑上端面
26、所選刀具為高速鋼端銑刀。查表過程同上。得: pa=0.3mm f =0.5mm/r v =167m/min bT=19.5s3精銑上端面所選刀具為高速鋼端銑刀。其中余量較大不能一次切除,共切4次,按 每一次切0.2mm計算。查表過程同上。得: pa=0.2mm f =0.5mm/r v =167m/min bT=20s 2. 工序四1粗銑下端面所選刀具為高速鋼端銑刀。查表過程同上。得: pa=1mm f =0.5mm/r v =167m/min bT=5s2半精銑下端面 所選刀具為高速鋼端銑刀。查表過程同上。得: pa=0.3mm f =0.5mm/r v =167m/min bT=39s3精
27、銑下端面所選刀具為高速鋼端銑刀。其中余量較大不能一次切除,共切4次,按 每一次切0.2mm計算。查表過程同上。得: pa=0.2mm f =0.5mm/r v =167m/min bT=20s 3. 工序五1) 粗銑中間橫端面18所選刀具為高速鋼端銑刀。查表過程同上。得: pa=0.8mm f =0.5mm/r v =167m/min bT=5s2半精銑中間橫端面所選刀具為高速鋼端銑刀。查表過程同上。得: 9 pa=0.2mm f =0.5mm/r v =167m/min 4. 工序六1) 粗銑中間縱端面所選刀具為高速鋼端銑刀。查表過程同上。得: pa=0.8mm f =0.5mm/r v =
28、167m/min bT=5s 2半精銑中間縱端面 所選刀具為高速鋼端銑刀。查表過程同上。得: pa=0.2mm f =0.5mm/r v =167m/min bT=39s5. 工序七擴孔:采用18專用擴孔鉆進給量:j =1.21.8×削手冊?表 =1.21.8×0.65×0.75=0.5850.87mm/r 查?切2.10查機床說明書,取 j =0.57mm/r。 那么機床主軸轉(zhuǎn)速為:n=51.634r/min 按機床說明書取w =68r/min實際切削速度為 6.工序八鉆孔:采用3專用擴孔鉆:切削工時 T=10S 19進給量:j =1.21.8×削手冊
29、?表 =1.21.8×0.65×0.75=0.5850.87mm/r 查 ?切2.10查機床說明書 取 j=0.57mm/r。 機床主軸轉(zhuǎn)速為:n=51.634r/min 按機床說明書取w =68r/min 實際切削速度為切削工時 T=15S 7.工序九 右端面修整 第五章1、機床夾具的作用在機械加工中,為了迅速、準確地確定工件在機床上的位置,進而正確確實定工件與機床、刀具的相對位置關(guān)系,并在加工中始終保持這個正確的工藝裝備稱為機床夾具。1.1保證加工精度,穩(wěn)定加工質(zhì)量。工件經(jīng)過夾具上的裝夾,使得工件與機床、刀具之間獲得了穩(wěn)定且正確的相對位置和幾何關(guān)系,以此可以比擬容易地保
30、證工件的加工精度。1.2提高勞動生產(chǎn)效率。使用夾具后,工件的定位、加緊能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完成, 20 專用夾具設計縮短輔助時間,提高生產(chǎn)率。1.3改善工人的勞動條件。降低對工人的技術(shù)要求,用夾具裝夾工件,方便、省力、平安。1.4降低生產(chǎn)本錢。在批量生產(chǎn)中使用夾具時,由于勞動生產(chǎn)率的提高和允許使用技術(shù)等級較低的工人操作,故明顯降低生產(chǎn)本錢。1.5擴大機床的工藝范圍。根據(jù)機床的成形運動,附議不同類型的夾具,即可擴大原有機床的工藝范圍。 本夾具是工序用鉆頭給端面打兩個孔的專用夾具,在立式鉆床Z518上加工這兩個孔,所設計夾具裝配圖及工序簡圖如下列圖。2、 定位方案工件以一個端面和兩個定位銷進行定位,并
31、且運用螺栓夾緊,一個面限制一個自由度,兩個定位銷限制四個自由度,螺栓限制一個自由度,一共限制六個自由度。 3、 加緊機構(gòu)根據(jù)生產(chǎn)率的要求,運用手動夾緊就可以滿足要求。采用一面兩銷定位,實現(xiàn)夾緊,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21 4.夾緊力分析夾緊機構(gòu)的結(jié)構(gòu)圖如下列圖 5.對刀裝置采用鉆模上面對刀塊對刀。選用JB/T 8045.11999固定鉆套通過鉆模固定在夾 具體上,保證加工過程中孔的被加工的位置精度。6.夾具體夾具體是整個夾具基體,夾具體上要安裝組成以及夾具體種元件、機構(gòu)和裝置22等,夾具體的形狀和尺寸主要取決于夾具體上各個組成元件的分布情況、零件形狀和尺寸、加工特性等。該夾具是以下模版固定零件下
32、土臺,用兩個定位銷與小凸臺下模版d1=1+2+min=1max1-工件內(nèi)槽尺寸的公差Td=0.0252-夾具銷的公差Td=0.025d2=d1+2ld=D2+d2=2maxD=2arctan(1max+2max)/2L=0.468.使用說明安裝工件時,把鉆套去下,然后把零件放到夾具體上使零件固定到夾具體上,然后用螺母把鉆套按放到夾具體上,然后對刀,下刀,鉆孔,完成零件的加工要求。 23 總 結(jié)為期1周的機械制造工藝課程設計已經(jīng)接近尾聲?;厥走@段時間的設計過程,感慨萬千。在這次設計過程中,我加強了對課上所學機械加工工藝知識的認識,同時也將我以前學過的機械制造工藝與裝備、公差與配合、機械制圖、工程材料與熱處理工藝等知識很好的串聯(lián)了起來,穩(wěn)固了所學的知識。而加工工序的設計那么讓我體會到作為工藝人員的辛苦。由于教材上包含的表格實在太少,需要查的表格又分布在各種設計手冊之中,特別是因為查之前對手冊的內(nèi)容也不夠了解,查起來十分費事,讓人十分頭痛。而我的設計圖上沒有標明公差值,也加重了我的負擔。我需要另外查公差設計手冊來自己確定公差值。有了公差值才能夠進行接下來的工藝設計和工序設計。在查表的過程中也了解了各種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7 角的初步認識(46)-蘇教版
- Unit 5 Section B 3a - selfcheck 教學設計 2024-2025學年人教版八年級英語下冊
- 3-復式統(tǒng)計表-人教版三年級數(shù)學下冊單元測試卷(含答案)
- 2024年折射儀項目資金籌措計劃書代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安全員C證(專職安全員)考試題庫
- 2024年包裝檢測儀器項目投資申請報告代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甘肅衛(wèi)生職業(yè)學院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題庫匯編
- 2025年度教育行業(yè)資金監(jiān)管賬戶委托管理合同
- 2025年度城市綠地經(jīng)營權(quán)轉(zhuǎn)讓及生態(tài)維護合同
- 2025年度員工住宿安全與設施改造協(xié)議
- 新生兒肺透明膜病的影像與臨床探討
- 動力觸探檢測報告超重型圓錐動力觸探試驗
- 職業(yè)素養(yǎng)的內(nèi)容(含事例)課件
- 工藝美術(shù)專業(yè)-工藝品設計課程標準
- 環(huán)衛(wèi)市場化運營方案PPT
- 二年級下冊綜合實踐活動說課稿-我是清潔小衛(wèi)士 全國通用
- 教師師德考核表
- 人教版(2023)必修三 Unit 3 Diverse Cultures 單元整體教學設計(表格式)
- 單層工業(yè)廠房排架結(jié)構(gòu)設計正文
- 兩人合伙開旅行社合同范本
- 小學生漫畫獨立學習力(全3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