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S版2022年四年級下冊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真題_第1頁
語文S版2022年四年級下冊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真題_第2頁
語文S版2022年四年級下冊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真題_第3頁
語文S版2022年四年級下冊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真題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jié)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語文S版2022年四年級下冊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真題班級:_ 姓名:_ 時間:_1. 課內(nèi)閱讀。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wèi),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1理解詞語意思。 曰_           溺_堙_           故_2本文選自_,炎帝是_,精衛(wèi)是_。3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課文內(nèi)容。_2. 課外閱讀。文彥博樹洞取球文彥博少

2、時,與群兒擊球。球忽躍入樹穴,群兒謀取之,穴深,不能得。彥博以盆取水,灌入穴中,球遂浮出。1給加點的字詞選擇正確的解釋。(1)文彥博少時,與群兒擊球。(_)A一群兒子B一群孩子C一個叫群兒的孩子(2)彥博以盆取水。(_)A所以B于是C用2“群兒謀取之”中的“之”指的是_。3球掉進樹洞之后,群兒和文彥博分別是怎樣做的?(用原文回答)(1)群兒:_(2)文彥博:_4你認為文彥博是一個怎樣的孩子?_5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個故事。_3. 閱讀文言文,完成練習。鐵杵成針磨針溪,在象耳山下。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棄去。過是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碧赘衅湟?,還卒業(yè)。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

3、字詞。(1)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棄去。棄:_(2)過是溪,逢老媼方磨鐵杵。方:_(3)太白感其意,還卒業(yè)。還:_ 卒業(yè):_2讀下列句子,朗讀停頓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160; )A.逢老/媼方/磨鐵杵 B.逢/老媼/方磨鐵/杵C.逢/老媼/方磨鐵杵 D.逢/老媼方/磨鐵杵3讀句子,想人物對話。問之,曰:“欲作針?!崩畎缀闷娴貑枺骸癬”老婆婆說:“_”4老媼的意志可以用成語_來形容。4. 重點段落品析。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wèi),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1解詞。曰 (_) 溺(_)堙 (_) 

4、;故(_)2閱讀后回答。本文選自_,炎帝是_,精衛(wèi)是_。3請你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課文內(nèi)容。_4精衛(wèi)用_去填平東海,表現(xiàn)了精衛(wèi)_的精神。5. 文言文閱讀??锖馇趯W而無燭,鄰居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邑人大姓文不識,家富多書,衡乃與其傭作而不求償。主人怪問衡,衡曰:“愿得主人書遍讀之?!敝魅烁袊@,資給以書,遂成大學。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字。鄰居有燭而不逮。逮:_遂成大學。遂:_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1)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_(2)衡乃與其傭作而不求償。_3出自這個故事的成語是_,從字面上看,成語的意思是_,現(xiàn)在人們一般用這個成語形容_。4讀了短文,你覺得匡衡的

5、哪些美德值得我們學習?_6. 閱讀平臺:閱讀短文并回答問題。有一位國王 , 性情暴烈 , 冷酷無情 , 對他的子民從來都不會施以溫情和關(guān)愛 . 說來也奇怪 , 他的國家所在的地方都覆蓋著厚厚的白雪 , 寒風凜冽 , 冰天凍地 , 從來就沒有出現(xiàn)過姹紫嫣紅的春色和美麗清新的綠意 . 他十分渴望春天光臨他的國家 , 于是他花了很多錢財祭祀拜神 , 請求春天的到來 , 但都沒能如愿 .有一天 , 一位穿著破爛 , 疲憊不堪的少女來到皇宮門前 . 她找到國王 , 懇求他給她一些食物和一個睡覺的地方 , 她實在太餓太累了 . 但冷漠的國王 , 從來都不愿意幫助別人 , 他請求春天的到來也不是為了他的臣民

6、 , 而是為了他自己能更好地到處游山玩水 . 他面無表情地叫衛(wèi)兵把少女從門前趕走 .可憐的少女冒著肆虐的嚴寒走進了一片森林 , 森林中除了積雪之外 , 就是凜冽的寒風 . 就在少女絕望之時 , 她看見一座小屋 , 她用盡了最后一點力氣敲開了小屋的門 . 門開了 , 一位厚道的守林老人急忙把她扶了進去 , 讓她躺在暖和的火爐邊 , 給她蓋上厚厚的毛皮毯子 , 然后用僅剩下的面粉為少女做了面包還有熱湯 . 然而當老人把面包和熱湯端到少女面前 , 卻發(fā)現(xiàn)她已經(jīng)死去了 . 老人一陣難過 , 為一個年輕美麗的生命 . 他在森林中挖開積雪 , 把少女埋進去 , 并把沒吃的面包 . 熱湯和蓋過的毯子也一起放

7、進去 . 老人想 , 但愿那位姑娘在地底下能得到溫暖和食物 . 第二天早晨 , 奇跡出現(xiàn)了 , 盡管其它地方還是寒冷和冰雪 , 但在少女的墳墓上及周圍 , 卻開放出了各色各樣美麗的鮮花 , 長出了綠意盎然的小草 , 飄揚著溫暖 , 彌漫著清新 .原來 , 那少女便是春天 .春天就這樣無聲無息地握在我們每一個人的手里 , 靜靜地等待我們?nèi)グ阉N植 , 施肥 . 耕耘和護理 , 只要我們善待生活 , 珍惜生命 , 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 , 那么春天就會永遠屬于我們 , 幸福也期待著我們?nèi)ナ斋@ . 無論你付出得多么早 , 或者多么晚 .也許這樣靜靜等待著我們的 , 不僅僅是春天?。?)讀了這個童話

8、你對文中的人物有什么看法 , 用自己的話給他們各寫一句話。國王:_民夫:_   姑娘:_(2)給予是快樂的 , 給予別人自己才能有收獲 , 生活中你有過這樣的體會嗎?想一想 , 并合小伙伴們一起交流_ 7. 閱讀理解。鐵杵成針磨針溪,在象耳山下。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棄去。過是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碧赘衅湟?,還卒業(yè)。1解釋下面的詞。棄:_   是:_  方:_2文中加點的“之”指代_。3翻譯下面的句子。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

9、,未成,棄去。_4由文中的這個故事衍生出來的一句俗語是:_5說說這篇短文給你的啟示。_8. 課外閱讀。獐(zhn)與鹿王雱(pn)數(shù)歲時,客有以一獐一鹿同籠,以問雱:“何者是獐,何者是鹿?”雱實未識,良久對曰:“獐邊者是鹿,鹿邊者是獐?!笨痛笃嬷?。1“王雱數(shù)歲時”中的“數(shù)”的讀音是_,“數(shù)歲”的意思是_。2“何者是獐”中的“何者”的意思是()。A.為什么 B.哪一個 C.哪個人3王雱_(A.認識B不認識)獐和鹿,這從文中“_”可以知道。4請寫出畫“_”的句子的意思。_5“客大奇之”,你認為客“奇”的是什么?_9. 閱讀文言文,完成練習。母雞孵卵,數(shù)周成雛。隨母出行,未嘗遠離

10、。母雞每得食,必先喚其雛。若遇貓、犬,盡力護之。與父母之愛子無異。1給加點字選擇正確的解釋。必先喚其雛(_)   A它的,指母雞的   B別的,其他的盡力護之(_)   A它,指母雞   B它,指小雞2畫“_”的句子意思是:_3文中用四個字寫出了小雞遇到危險時母雞的做法,請用“”畫出來。10. 課內(nèi)閱讀。王戎七歲,嘗與諸(ch zh)小兒游??吹肋吚顦涠嘧诱郏▃hé zh)枝,諸兒競(jìng jng)走取之,唯(wèi wéi)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比≈?,信然。1

11、閱讀文言文,用“”畫出文中加點字的正確讀音。2下列加點字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諸兒競走取之(跑) B.唯戎不動(只有)C.人問之(它,指“道邊的李子”) D.取之,信然(的確如此)3試著寫出“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這句話的意思。_4你一定能說出王戎不取道旁之李的原因吧!_11. 對比閱讀,完成練習。囊螢夜讀胤恭勤不倦,博學多通。家貧不常得油,夏月則練嚢盛數(shù)十螢火以照書,以夜繼日焉。孫敬懸梁孫敬,字文寶,好學,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寢,以繩系頭,懸屋梁。后為當世大儒。(注釋)夕:晚上。及至:到了。屋梁:房梁。儒:有學問的讀書人。1用組詞法解釋下列加點字。好

12、學(_)   晨夕不休(_)   懸屋梁(_)2仔細閱讀兩篇文章,填寫下面思維導圖。3請從兩篇文章中各找出一個表示“珍惜時間”的詞語,用“_”畫出來。4有同學說:“現(xiàn)在科技發(fā)達了,生活好了,囊螢夜讀、孫敬懸梁這類的故事不會發(fā)生了,再講這類故事不合時宜?!闭堈務勀愕目捶?。_12. 閱讀短文,回答問題。濫竽充數(shù)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處士請為王吹竽,宣王說之,廩食以數(shù)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注釋)節(jié)選自韓非子·內(nèi)儲說上。濫竽:不會吹竽。充數(shù):湊數(shù)。使:讓。處士:古代稱有學問、有品德而沒有做官的人為處士,相當于“先生”。為:

13、給,替。說:通“悅”,對感到高興。廩( ln)食:拿糧食供養(yǎng)他。廩:糧食。食:供養(yǎng)。立:繼承王位。好:喜歡。1“南郭處士請為王吹竽”中“請”的意思是(  )A.邀請 B.請求 C.請示 D.請教2根據(jù)句子的意思,下列停頓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160; )A.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B.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C.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D.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3“處士逃”最主要的原因是(  )A.湣王討厭南郭處士 B.南郭處士犯法逃亡C.湣王不喜歡聽吹竽 D.南郭處士不會吹竽4“南郭處士請為王吹竽,宣王說之,廩食以數(shù)百人?!边@句話是什么意思?請用自己的話寫下來。_13. 閱讀小古文,回答問題。啖蔗顧長康啖甘蔗,先食尾。人問所以,云:“漸至佳境?!?解釋下列字詞。(1)啖(_)   (2)尾(_)(3)云(_)   (4)漸至佳境(_)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1)顧長康啖甘蔗,先食尾。_(2)人問所以。_14. 閱讀文言文,完成練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