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錨結安裝及檢修_第1頁
中心錨結安裝及檢修_第2頁
中心錨結安裝及檢修_第3頁
中心錨結安裝及檢修_第4頁
中心錨結安裝及檢修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心錨結安裝及檢修中心錨結安裝及檢修(一)準備工作 人員:人。 工具:接觸網作業(yè)車、車梯、平板車、楔形緊線器、手錘、導線正面器、測桿、放線滑輪、吊繩、卷尺、測桿、線墜、溫度計、斷線鉗、安全帶、安全防護工具等。 材料:4.0鍍鋅鐵線、棕繩、1.8綁扎鐵線等。 資料:接觸網平面布置圖、安裝圖、安裝曲線、當量跨距表等。中心錨結安裝及檢修(二)作業(yè)方法、步驟在兩端裝有補償器的錨段里,必須加設中心錨結。在錨段中部,接觸線對于承力索、承力索與錨柱(或固定繩)進行錨固的方式稱為中心錨結。中心錨結一般有半補償中心錨結,全補償中心錨結,隧道內中心錨結幾種。全補償鏈形懸掛中心錨結分為區(qū)間中心錨結和站場中心錨結。區(qū)

2、間中心錨結分為承力索中心錨結和接觸線中心錨結。全補償鏈形懸掛中心錨結安裝方法、步驟如下: 全補償鏈形懸掛區(qū)間中心錨結安裝區(qū)間全補償鏈形懸掛三跨式中心錨結 (a)立面圖;(b)平面圖。 1接觸線;2承力索;3中心錨結線夾;4接觸線中心錨結繩; 5懸式絕緣子串;6承力索中心錨結繩;7鋼線卡子;8拉線。全補償鏈形懸掛中心錨結安裝方法、步驟如下:區(qū)間全補償鏈形懸掛二跨式中心錨結立面圖 1接觸線;2承力索;3中心錨結線夾;4接觸線中心錨結繩; 5懸式絕緣子串;6承力索中心錨結繩;7鋼線卡子; 區(qū)間承力索三跨式中心錨結安裝 承力索中心錨結繩規(guī)格:全補償鏈形懸掛區(qū)間承力索中心錨結繩為GJ70的鍍鋅鋼絞線,其

3、長度根據所在實際跨距長度而定。 預制:按實際測量的長度下料,并作好錨結繩端的回頭。 在中心錨結轉換柱懸掛點各掛一個開口滑輪。 將錨結繩組裝好的一端與中心錨結的錨柱連接好(即起錨)。 由作業(yè)車或車梯作業(yè)人員將錨結繩放入中心錨結轉換柱的滑輪內。 用滑輪組和手扳葫蘆在中心錨結的錨柱桿處緊線(既終錨),其松緊程度應保證跨中承力索中心錨結繩的最低點等于或略高于該處承力索的最低點,中心錨結繩的錨固方法與承力索硬性下錨相同。 在中心錨結轉換柱懸掛點兩側各用2個GQ-4的鋼線卡子,在跨中用3個GQ-4的鋼線卡子將承力索中心錨結繩與承力索固定,鋼線卡子間距均為100,見圖區(qū)間承力索三跨式中心錨結安裝區(qū)間承力索三

4、跨式中心錨結安裝區(qū)間承力索中心錨結安裝1接觸線中心錨結繩;2中心錨結線夾;3鋼線卡子;4承力索中心錨結繩;5承錨角鋼;6杵環(huán)桿;7懸式絕緣子;8杵座楔形線夾;9金屬柱下錨固定角鋼 區(qū)間接觸線三跨式中心錨結安裝 接觸線中心錨結繩規(guī)格全補償鏈形懸掛區(qū)間接觸線中心錨結繩為GJ50的鍍鋅鋼絞線,其長度可參考表 預制:按表確定的中心錨結繩長度下料。 全補償鏈形懸掛區(qū)間接觸線中心錨結繩長度表 區(qū)間接觸線三跨式中心錨結安裝 安裝首先用中心錨結線夾將錨結繩的中部固定在接觸線上,再將此處接觸線用鐵線臨時吊起,以便于在錨結繩兩端各用2個GQ-4鋼線卡子將錨結繩固定在承力索的一定位置。一切安裝妥當后,撤除臨時綁扎的

5、鐵線,測量中心錨結線夾處接觸線的高度是否符合要求,若不符合,可反復調節(jié)錨結繩兩端的鋼線卡子位置來達到要求。全補償鏈形懸掛站場中心錨結安裝 站場全補償鏈形懸掛中心錨結安裝形式有兩種,一種是與區(qū)間全補償鏈形懸掛中心錨結形式相同,即將承力索中心錨結繩錨固到支柱上;另一種是將中心錨結繩在懸掛點處與承力索固定,依靠上部固定繩對承力索起到錨結作用,該種形式稱為防竄中心錨結,如圖 站場防竄動中心錨結示意圖 1承力索;2鋼線卡子;3承力索中心錨結繩;4接觸線中心錨結繩;5中心錨結線夾。承力索中心錨結繩用GJ一70鋼絞線(長約1m)在懸掛點處通過鋼線卡子與承力索固定,在兩側的跨距中心位置安裝接觸線中心錨結線夾,

6、并將錨結繩(每根長約11m)向承力索中心錨結方向通過鋼線卡子與承力索固定。 中心錨結調整作業(yè)方法、步驟 中心錨結線夾處接觸線高度低于要求 用4.0鐵線(或絕緣繩)將跨中接觸線吊起,使兩邊錨結繩充分松弛,然后拆除錨結繩綁扎線。 松動跨中側鋼線卡子,用扳手撬開兩鋼線卡子間錨結繩,使之成大垂彎,緊固內側鋼線卡子。 松開外側綱線卡子,使錨結繩向外竄動一定距離,然后緊固外側鋼線卡子。 反復進行、項步驟直至符合要求,最后拆除跨中鐵線(或絕緣繩),并綁扎露頭。 中心錨結線夾處接觸線高度高于要求時 用4.0鐵線(或絕緣繩)將跨中接觸線吊起,使兩邊錨結繩充分松弛,然后拆除錨結繩綁扎線。 松動外側綱線卡子,撬開兩

7、鋼線卡子間錨結繩使之成一大垂彎,緊固外側鋼線卡子。 松動內側鋼線卡子,使錨結繩向內竄動一定距離,然后緊固內側鋼線卡子。 反復、項步驟直至達到要求。 拆除跨中鐵線(或絕緣繩)并綁扎露頭。質量標準 半補償鏈形懸掛的中心錨結應裝在設計指定跨距的中間位置上。中心錨結線夾兩端錨結繩的張力與長度應力求相等,線夾處接觸線的高度應比相鄰吊弦點高出20100mm;中心錨結繩的兩端應分別用兩個相互倒置的鋼線卡子固定,卡子間的距離為100mm,繩頭距卡子為100150mm,繩頭應用鐵綁線纏繞綁固。 全補償鏈形懸掛接觸線中心錨結的安裝要求及標準與半補償相同。全補償承力索的中心錨結繩應在該跨距中部及相鄰兩懸掛點處與承力

8、索用鋼線卡子固定,跨距中部為三個,懸掛點兩側各為兩個,相互倒置,間距為100 mm,中心錨結繩的弛度略小于或等于該跨距的承力索弛度,錨結繩的兩端應分別固定在設計指定的支柱上。 中心錨結繩不得侵入彈性吊弦范圍內,當中心錨結旁的吊弦與彈性吊弦旁的吊弦間距離小于2m時,應合并成一根,安裝在中間位置。中心錨結范圍內及隧道中心錨結所在跨距不得裝設環(huán)節(jié)吊弦。 接觸線中心錨結所在的跨距內不得有接觸線接頭和補強。接觸線中心錨結范圍內不得安裝吊弦和電連接器。安全注意事項 同一支柱上、下部不應同時有兩人作業(yè),如由于操作需要兩人在同一支柱上、下同時工作時,應有安全措施。 當列車通過時,在支柱上作業(yè)的人員應停止工作,

9、并躲到安全地點。 使用梯子作業(yè)時,梯子高度必須比承力索高出1m以上,不得將短梯接長代用。曲線區(qū)段,梯子應立在曲線外側,上梯作業(yè)人員應用梯繩將梯子和承力索系牢,通過梯撐用腿攀牢,方可進行作業(yè),作業(yè)時梯子順線路必須直立,不得二人同時在一個梯子上作業(yè)。梯上有作業(yè)人員時,不得順線路移動梯子。 上梯時,梯子必須有人扶牢,梯繩綁牢,拉繩人員應將梯繩拉緊,確認牢固后,扶梯人員方可離開。拉梯繩人員不得擅自離開,不得將梯繩綁在身上或綁在鋼軌、支柱、橋欄桿等建筑物上。作業(yè)人員未下梯前,嚴禁拉繩人員松繩。 在線路上使用車梯作業(yè)時,每輛車梯出車時不得少于4人。車梯上的作業(yè)人員不得超過2人。 車梯未放穩(wěn)前不得登梯作業(yè)。

10、車梯行進時不得上、下車梯。車梯作業(yè)臺上不得放置零散工具、材料。 推扶車梯人員應聽從車梯上作業(yè)人員的指揮,推行速度不得大子5kmh,也不得發(fā)生沖擊等現象。 在車梯上不得進行有傾倒危險的作業(yè)。車梯走到小半徑曲線區(qū)段時,應在曲線外側設置拉繩人員,以防車梯傾倒。在曲線區(qū)段作業(yè)時,車梯上作業(yè)人員站在導線的曲線外側作業(yè)。 車梯在線路附近長時間停放時,應將車梯放倒。 高空作業(yè)系好安全帶,戴好安全帽。 防護人員要穿好防護服、佩帶相應標志,在規(guī)定位置(站內50m,區(qū)間800m)進行行車防護。 高空作業(yè)防止高空掉物傷人。 作業(yè)車移動,作業(yè)平臺升、降及轉動時,嚴禁人員上、下平臺。 嚴格執(zhí)行呼喚應答制度。 嚴禁帶手套打手錘。 停電作業(yè)必須嚴格按程序要求進行,不得簡化。特別要把好申請作業(yè)命令、驗電接地、開工、行車防護、消除作業(yè)命令等關鍵環(huán)節(jié)。 V型“天窗”作業(yè)時,作業(yè)人員及所持材料、工具與鄰線帶電部分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注意鄰線來車。防止感應電傷人。 帶電作業(yè)嚴格按程序要求進行,不得簡化。把好申請作業(yè)要令、做臺行車防護、開工、等電位、消令等關鍵環(huán)節(ji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