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熱力學與傳熱學——對流換熱_第1頁
工程熱力學與傳熱學——對流換熱_第2頁
工程熱力學與傳熱學——對流換熱_第3頁
工程熱力學與傳熱學——對流換熱_第4頁
工程熱力學與傳熱學——對流換熱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工程熱力學與傳熱學工程熱力學與傳熱學對流對流換熱換熱 1 對流換熱概述1-1 基本概念和計算公式1. 對流換熱(Convection heat transfer) 流體流過另一個物體表面時,對流和導熱聯(lián)合起作用 的熱量傳遞現(xiàn)象。 2. 牛頓冷卻公式(Newtons law of cooling)thtthqtthAfwfw)()( 若流體被加熱:fwttt 若流體被冷卻:wfttt式中: h 固體表面的平均表面換熱系數(shù)。W/m2.K (the convection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tw 固體表面的平均溫度。 tf 流體溫度。 外部繞流(外掠平板,圓管):

2、tf 為流體的主流溫度。 內(nèi)部流動(各種形狀槽道內(nèi)的流動): tf 為流體的平均溫度。 d管內(nèi)流動tf4. 局部表面?zhèn)鳠嵯禂?shù)與平均表面?zhèn)鳠嵯禂?shù) 局部對流換熱時,局部熱流密度:xfwxxtthq)( 整個換熱物體表面的總對流換熱量:dAtthdAqQxfwAxAx)( 平均表面?zhèn)鳠嵯禂?shù):AxfwdAhAAttQh1)(tw-tf=Const對流換熱的核心問題 1-2 對流換熱的影響因素 1. 流動的起因 強迫對流與自然對流 強迫對流換熱(Forced Flow ) 流體在風機,水泵或其他外部動力作用下產(chǎn)生的流動。 自然對流換熱(Natural Flow) 流體在不均勻的體積力作用下產(chǎn)生的流動。強

3、迫對流 對空氣h:自然對流 )/(2552KmWh)/(100102KmWh 2. 流動的狀態(tài) 層流流動與湍流流動 層流(Laminar flow) 流速緩慢 沿軸線或平行于壁面作規(guī)則分層運動 熱量傳遞:主要靠導熱(垂直于流動方向)Oils- the flow of high-viscosity fluid at low velocities is typically laminar.Example 湍流(Turbulent flow) 流體內(nèi)部存在強烈脈動和旋渦運動 各部分流體之間迅速混合 熱量傳遞:主要靠對流 湍流邊界層 層流底層:導熱 湍流核心區(qū):對流 導熱對流Air- the flow

4、 of low-viscosity fluid at high velocities is typically turbulent.Example 3. 流體有無相變 有相變的換熱 沸騰換熱與凝結(jié)換熱加熱水沸騰,由液態(tài)變?yōu)闅鈶B(tài)蒸氣在對流換熱中被冷卻而凝結(jié) 流體發(fā)生相變時的換熱規(guī)律及強度和單相流體不同 就對流傳熱方式而言 有相變的傳熱比無相變傳熱強烈。 強制對流比自然對流強烈。 4. 流體的熱物理性質(zhì)(Physical properties of fluid)對對流換熱的強弱有非常大的影響。 密度和比熱容常溫下:水)/(41863CmkJcp空氣)/(21.13CmkJcp 體積熱容 :單位體積

5、流體熱容量的大小pc 導熱系數(shù) 影響流體內(nèi)部的熱量傳遞過程和溫度分布 越大,導熱熱阻越小,對流換熱越強烈常溫下:水)/(551.0KmW空氣)/(0257. 0KmW冷卻能力強換熱能力強 粘度(Viscosity) 影響速度分布與流態(tài)( Laminar , turbulent flow ) 越大,分子間約束越強,相同流速不易發(fā)展成湍流狀態(tài) 高粘度流體(oils)多處于層流狀態(tài),h較小 對自然對流換熱有很大影響 影響重力場中因密度差而產(chǎn)生的浮升力大小 體積膨脹系數(shù)(The volume expansion coefficient )ppttvv)(1)(1Referencetemperature

6、定性溫度 幾種對流傳熱過程表面?zhèn)鳠嵯禂?shù)的數(shù)值大致范圍傳熱過程介質(zhì)種類表面?zhèn)鳠嵯禂?shù) h W/m2.K 自然對流自然對流空氣空氣1-10水水200-1000強制對流強制對流氣體氣體20-100高壓水蒸氣高壓水蒸氣500-35000水水1000-1500水的相變換熱水的相變換熱沸騰沸騰2500-35000蒸汽凝結(jié)蒸汽凝結(jié)5000-25000 就介質(zhì)而言,水的對流傳熱比空氣強烈。 就對流傳熱方式而言 有相變的傳熱比無相變傳熱強烈。 強制對流比自然對流強烈。說明 5. 換熱表面的幾何因素(The surface geometric conditions) 對對流換熱有顯著影響 影響流態(tài),速度分布,溫度分

7、布d管內(nèi)流動Characteristic length特征長度 換熱表面的幾何形狀,尺寸,相對位置,表面粗糙度等??偨Y(jié)影響對流換熱的因素:),(lcttufhpfw 對強迫對流換熱),(lcttufhpfw 對自然對流換熱),(tlcfhp 浮升力項包含的因子定性溫度用來確定物性參數(shù)數(shù)值的溫度。例如:流體的平均溫度; 流體與壁面溫度的算術(shù)平均值等。特征長度代表幾何因素對換熱的影響。例如:管內(nèi)換熱以內(nèi)徑為特征長度; 沿平板流動以流動方向的尺寸為特征長度等。1-3 對流傳熱的研究方法 1. 分析法: 指對描寫某一類對流傳熱問題的偏微分方程及定解 條件進行數(shù)學求解,從而獲得速度場和溫度場的分析解。

8、可得出精確解或近似解。適用簡單問題。2. 數(shù)值法: 對對流換熱過程的特征和主要參數(shù)變化趨勢作出預測。3. 實驗法: 相似原理和量綱分析理論。4. 比擬法: 利用流體動量傳遞和熱量傳遞的相似機理,建立 表面?zhèn)鳠嵯禂?shù)和阻力系數(shù)之間的相互關(guān)系。 對流傳熱問題完整的數(shù)學描述 對流傳熱微分方程組定解條件 +質(zhì)量守恒方程動量守恒方程能量守恒方程 2 對流換熱的數(shù)學描述假設(shè) 流體為不可壓縮,連續(xù)介質(zhì) 物性參數(shù)為常數(shù),不隨溫度變化 牛頓流體 無內(nèi)熱源,忽略粘性耗散產(chǎn)生的耗散熱 二維對流換熱yu 1. 連續(xù)性方程 根據(jù)微元體的質(zhì)量守恒導出。jviuV設(shè)速度分布: 二維流動:0yvxu 2-1 對流傳熱的微分方程

9、組 1823年,Navier(法) 1845年,Stokes(英) 根據(jù)微元體的動量守恒導出。VpgradFDVD2 2. 動量微分方程(Navier-Stokes equation)慣性力體積力壓力梯度粘性力 x方向:)()(2222yuxuxpFyuvxuuux y方向:)()(2222yvxvypFyvvxvuvy說明 只有重力場作用時 強迫對流換熱:忽略重力項; 自然對流換熱:浮升力起重要作用。 3. 能量微分方程 根據(jù)微元體的能量守恒導出。)()(2222ytxtytvxtutcp非穩(wěn)態(tài)項 對流項 若流體靜止00vu)(2222ytxtat或:)(2222ytxtaDDt導熱微分方程

10、 導熱項 對流換熱微分方程組 0yvxu)()(2222yuxuxpFyuvxuuux)()(2222yvxvypFyvvxvuvy)()(2222ytxtytvxtutcp 含有未知量:,tpvu 適用條件:自然對流,強迫對流換熱; 層流,湍流換熱。1. 幾何條件: 對流換熱表面的幾何形狀,尺寸,壁面與流體的相對 位置,壁面粗糙度。2. 物理條件: 流體的物理性質(zhì)(), 有無內(nèi)熱源。3. 時間條件: 對流換熱過程進行的時間上的特點。 穩(wěn)態(tài)換熱:無初始條件 非穩(wěn)態(tài)換熱:初始時刻的速度場和溫度場 2-2 對流傳熱的定解條件4. 邊界條件: 說明對流換熱邊界上的狀態(tài)(邊界上速度分布, 溫度分布及與

11、周圍環(huán)境之間的相互作用)。(1)第一類邊界條件: ),(zyxftw 恒壁溫邊界條件(Constant temp B.C)consttw(2)第二類邊界條件: wwntq)( 恒熱流邊界條件(Constant heat rate B.C)constqw對比導熱的 邊界條件 如何從解得的溫度場計算表面?zhèn)鳠嵯禂?shù)?1. 固體壁面處局部熱流密度:xyxytq,0又由牛頓冷卻公式:xwxxtthq)(2. 局部表面?zhèn)鳠嵯禂?shù):xyxwxyttth,0)(3. 平均表面?zhèn)鳠嵯禂?shù):0ywyttth流體的導熱系數(shù)2-3 換熱微分方程溫度場2-4 邊界層理論 1904年,德國科學家普朗特提出著名的邊界層概念。 1

12、. 流動邊界層(Velocity boundary layer) 流動邊界層:速度發(fā)生明顯變化的流體薄層。 舉例:流體平行外掠平板的對流換熱邊界層特點 l無滑移邊界條件 u y=0= 0邊界層厚度: u=0.99u 流場分區(qū): 邊界層區(qū): 速度梯度大,粘性力不能忽略; 粘性力與慣性力處同一數(shù)量級; 動量交換的主要區(qū)域,用動量微分方程描述。 主流區(qū): 速度梯度趨于零,粘性力忽略不計; 流體可近似為理想流體; 用理想流體的歐拉方程描述。 掠過平板時邊界層的形成和發(fā)展: 層流邊界層 過渡區(qū) 湍流邊界層 層流底層(Laminar sublayer) 緩沖層(buffer layer) 湍流核心區(qū) (T

13、urbulent region) 湍流邊界層的三層結(jié)構(gòu)模型:Transition point ( 轉(zhuǎn)戾點)外掠平板5105Rec2300Re c管內(nèi)流動 2. 熱邊界層(Thermal boundary layer) 1921年,波爾豪森提出。 熱邊界層厚度t :)(99. 0wwtttt 溫度場分區(qū): 熱邊界層區(qū): 存在溫度梯度,發(fā)生熱量傳遞的主要區(qū); 溫度場由能量微分方程描述。 主流區(qū): 溫度梯度不計,近似等溫流動。 3. 熱邊界層和流動邊界層的關(guān)系 流動中流體溫度分布受速度分布影響。 局部表面?zhèn)鳠嵯禂?shù)的變化趨勢。表面?zhèn)鳠嵯禂?shù)導熱對流導熱導熱熱阻增大擾動熱阻增大 普朗特準數(shù)Pr 定義:aP

14、r 物理意義: 流體的動量擴散能力與熱量擴散能力之比。 對層流邊界層,若熱邊界層和流動邊界層 從平板前緣點同時發(fā)展: 當 時,1Pr,at 當 時,1Pr,a 當 時,1Pr,att 對常見流體,Pr范圍 0.64000 之間。 液態(tài)金屬0.05 氣體0.6-0.8 油102-103邊界層特點 邊界層厚度:l, ; tl,; 流場劃分為邊界層區(qū)和主流區(qū); 邊界層有層流邊界層和湍流邊界層; 湍流邊界層的三層不同結(jié)構(gòu)模型 分為層流底層, 緩沖層和湍流核心區(qū)三層; 層流邊界層和層流底層,熱量傳遞主要靠導熱。 湍流邊界層的主要熱阻在層流底層。 2-5 邊界層內(nèi)對流換熱微分方程組的簡化 分析對象:常物性

15、,無內(nèi)熱源,不可壓縮牛頓流體, 二維對流換熱:0yvxu)()(2222yuxuxpFyuvxuuux)()(2222yvxvypFyvvxvuvy)()(2222ytxtytvxtutcp 對流換熱微分方程組 對穩(wěn)態(tài),忽略重力場,二維強迫對流換熱:0yvxu)(12222yuxuxpyuvxuu)(12222yvxvypyvvxvu)(2222ytxtaytvxtu 對流換熱微分方程組 如何簡化邊界層內(nèi)對流換熱微分方程組? 應用數(shù)量級分析 首先確定:) 1 (0),1 (0),1 (0),1 (0ltu 從而:)(0),1 (0),(0),(0yxt 且:)1(0),(0),1 (0),1

16、(0),1 (0ytvyvxtxu)(0),(0),(0),1 (022aypxp 連續(xù)性方程:0yvxu11 數(shù)量級分析 動量微分方程:)(12222yuxuxpyuvxuu11111)11(22)(12222yvxvypyvvxvu111)1(2可忽略 能量微分方程:)(2222ytxtaytvxtu111)11(22xpyp 邊界層內(nèi)對流換熱微分方程組:0yvxu221yudxdpyuvxuu22ytaytvxtu未知數(shù):,tCup221 邊界層外伯努利方程:dxduudxdp可求溫度分布 換熱方程:xyxwxyttth,0)(求出表面?zhèn)鳠嵯禂?shù)2. 對流換熱邊界層微分方程組是否適用于粘度

17、很大的油 和Pr數(shù)很小的液態(tài)金屬。1. 在流體溫度邊界層中,何處溫度梯度的絕對值最大?為什么?3 流體外掠等溫平板層流換熱分析解簡介 邊界層換熱微分方程組0yvxu221yudxdpyuvxuu22ytaytvxtu 邊界層換熱微分方程組適用求解問題: 適用于符合邊界層 性質(zhì)場合, 簡單情況; 不適于管內(nèi)流動。適用不適用 分析: 常物性,無內(nèi)熱源,不可壓縮 的牛頓流體,平行外掠平板的二維 穩(wěn)定對流換熱。 0yvxu22yuyuvxuu22ytaytvxtu 邊界層內(nèi)對流換熱微分方程組 u v t t cf hx h qx q 布拉修斯(H.Blasius)解 波爾豪森(E.Pohlhausen

18、)解 偏微分方程常微分方程 2. 摩擦系數(shù):(1)局部摩擦系數(shù):21,Re664. 0 xxfc(2)平均摩擦系數(shù):210,Re328.11dxclclxff 3-1 速度場求解結(jié)果 1. 流動邊界層厚度:21Re0 .5xx其中:xuxRe 3-2 溫度場求解結(jié)果 波爾豪森解 1. 熱邊界層厚度:對層流流動506 . 0Pr,105Re531Prt 2. 特征數(shù)關(guān)聯(lián)式:2121)()(332.0axuxhx(1)對等壁溫平板表面( For an isothermal surface) 努塞爾特數(shù)( Nusselt number )lhNu 3121PrRe664.0Nu 平均努塞爾特數(shù)(Av

19、erage Nusselt number) 適用條件: 層流流動,等壁溫,Pr0.6。3121PrRe332.0 xxNu 局部努塞爾特數(shù) 平均表面?zhèn)鳠嵯禂?shù)lxllxhdxdxhh200Tw=const(2)對等熱流平板表面(For a constant heat flux surface)3121PrRe453.0 xxNuqw=const 局部努塞爾特數(shù)3121PrRe680.0Nu 平均努塞爾特數(shù) 適用條件:層流換熱,常熱流邊界,Pr0.6。llwxwxlwwlqdxhqldxttltt03/12/10PrRe6795.0/1)(1 沿平板平均溫度例 題1. 20的空氣在常壓下以 10m

20、/s 的速度流過平板,板表面 溫度 tw=60,求距平板前緣 200mm 處的速度邊界層 厚度和溫度邊界層厚度,t. 以及表面換熱系數(shù)h, hx 和單位寬度的換熱量。簡單求解過程:解:定性溫度 Ctttwm 40)2060(212以此為定性溫度查40空氣的物性參數(shù): 711. 0Pr),./(0271. 0,/1097.1626 CmWsm 求雷諾數(shù): ,1018. 1Re5 xu屬層流 。故可求解: mmmmxt9 . 2Pr1,7 . 2Re0 . 53 局部Nu數(shù): 8 .101PrRe332. 03121 xxNu解得: )./(6 .272),./(8 .1322CmWhhCmWxN

21、uhlxx 單位寬度的換熱量: WtthAQw8 .220)( 對流換熱問題的主要任務之一: 就是確定各種情況下的表面?zhèn)鳠嵯禂?shù)及其影響因素。 求解的基本方法主要有分析解法,數(shù)值解法,實驗解法 及比擬理論。4 對流換熱的實驗研究方法 相似原理指導下的實驗研究方法: 是解決復雜對流換熱問題的可靠方法。運用相似原理 可以將影響對流換熱過程的各種物理量組合成無量綱的 特征數(shù),如Nu, Re, Pr 等,這樣不僅使問題的自變量數(shù)目 減少,大大簡化實驗研究工作,而且對擴大實驗結(jié)果的應 用范圍大有益處。 4-1 相似的概念 1. 幾何相似(空間相似) 幾何體的各對應邊成比例。abcabclCccbbaa 2

22、. 時間相似 過程進行的對應時間間隔成比例。C 3322111321 3 2 是兩現(xiàn)象相似的必要條件之一。 式中:Cl為幾何相似倍數(shù)。 是兩現(xiàn)象相似的必要條件之一。3. 物理量相似 物理量相似:兩現(xiàn)象在空間相似的前提下,各對應參量 在空間對應點和時間對應間隔上互成比例。 uCuuuuuuuu 332211 速度場:CCC , 物理常量場:Ctttttttt 332211 溫度場: 物理量場:速度場,溫度場,導熱系數(shù)場,密度場等。4-2 相似原理 從事模型實驗研究,需要解決三個問題: 實驗研究應當測量哪些參量? 如何對測量結(jié)果進行數(shù)據(jù)的整理和加工? 如何作到模型現(xiàn)象和原型相似? 相似三定理可回答

23、以上問題(相似原理的核心內(nèi)容): 相似第一定理:物理現(xiàn)象相似的性質(zhì)。 相似第二定理:相似準數(shù)間的關(guān)系。 相似第三定理:判斷相似的充要條件。 1. 相似第一定理(相似物理現(xiàn)象間的重要特征) 彼此相似的現(xiàn)象,它們的同名準數(shù)必定相等。 相似現(xiàn)象的性質(zhì):性質(zhì)1:相似現(xiàn)象必屬同類現(xiàn)象,可用文字和形式完全 相同的完整方程組描述。性質(zhì)2:相似現(xiàn)象必定發(fā)生在幾何相似的空間。性質(zhì)3:用來表征現(xiàn)象的對應物理量場相似。性質(zhì)4:各相似倍數(shù)間具有約束關(guān)系。舉例以對流換熱為例,說明相似的性質(zhì)及準數(shù)的導出:假設(shè):對流換熱現(xiàn)象A和B相似。 根據(jù)換熱微分方程:0yytth 現(xiàn)象A:xyytth,0 現(xiàn)象B:xyytth ,0

24、對應的物理量場應相似:lthCyyyyCttttttCChh , 相似倍數(shù)間的關(guān)系:1CCCLhxyytth,0 xyytth , 0或可表示為: lhlh xhxh 得到努塞爾特數(shù)相等:uNuN xxuNuN .,yCyyCytCttCttCtChChllttth 轉(zhuǎn)換:xylhytthCCC ,0代入整理: 結(jié)論:兩對流換熱現(xiàn)象相似,對應的努塞爾特數(shù)相等。相似分析法 相似分析法的步驟:1. 寫出描述現(xiàn)象的基本方程組和全部定解條件;2. 寫出全部相似倍數(shù)的關(guān)系;3. 將相似倍數(shù)代入基本方程組進行相似轉(zhuǎn)換, 從而得到相似準數(shù);4. 用同樣的方法從定解條件中得到相似準數(shù)。導出相似準數(shù)的兩種方法1

25、. 相似分析法(相似變換法)。2. 量綱分析法(量綱和諧原理)。 努塞爾特準數(shù):hlNu 定義: 物理意義:對流換熱的強弱。 換熱現(xiàn)象相似:uNuN BiNu ,l, h 的不同含義。 雷諾數(shù): 定義:ulRe 物理意義:流體流動的慣性力和粘性力的相對大小。 兩現(xiàn)象運動相似:eReR 動量微分方程準數(shù)小結(jié) 普朗特準數(shù):aPr 定義: 物理意義:流體動量擴散能力和熱量擴散能力的 相對大小。 貝克利準數(shù):aulPe 定義: 兩熱量傳遞現(xiàn)象相似:ePeP RePrulaPe又有:能量微分方程 格拉曉夫準數(shù):23ltgGr 定義: 物理意義:浮升力和粘性力的相對大?。?反映了自然對流換熱的強弱。研究對

26、流換熱問題常用準數(shù):GrNuPr,Re,測量相關(guān)準數(shù)中所包含的各物理量。動量微分方程 2. 相似第二定理(同類現(xiàn)象相似特征數(shù)及其關(guān)系) 所有相似的物理現(xiàn)象的解必定可用同一個特征數(shù)關(guān)聯(lián)式 來描述。 穩(wěn)態(tài)無相變的對流換熱問題:)Pr,(Re,GrfNu 湍流強迫對流換熱:Pr)(Re,fNu 空氣的強迫對流換熱:(Re)fNu 待定準數(shù) 已定準數(shù) 層流,過渡區(qū)的強迫對流換熱問題:)Pr,(Re,GrfNu 自然對流換熱問題:)Pr,(GrfNu )(ReGrf 3. 相似第三定理(兩現(xiàn)象相似的充要條件) 凡同類現(xiàn)象,若同名已定特征數(shù)相等,且單值性條件 相似,那么這兩個現(xiàn)象一定相似。 4-3 實驗數(shù)

27、據(jù)的測量與整理 1. 實驗研究的目的: 確定特征數(shù)關(guān)聯(lián)式的具體函數(shù)關(guān)系,即待定特征數(shù) 與已定特征數(shù)之間的關(guān)系。 對無相變單相流體的強迫對流換熱:mnCNuPrRe實驗確定:C,n,m。舉例管內(nèi)強迫對流換熱:.8 .0,4 .0,023.0nmC確定:4 . 08 . 0PrRe023. 0Nu特征數(shù)關(guān)聯(lián)式:2. 特征數(shù)關(guān)聯(lián)式的形式(冪函數(shù)):例 題2. 一換熱設(shè)備的工作條件是:壁溫 tw=120,加熱80的 空氣,空氣流速0.5m/s。采用一個全盤縮小成原設(shè)備1/5 的模型來研究它的換熱情況。在模型中亦對空氣加熱, 空氣溫度 t=10,壁面溫度 tw=30。試問模型中 流速 u 應多大才能保證

28、與原設(shè)備中的換熱現(xiàn)象相似。對流換熱問題 1. 管內(nèi)強迫對流換熱; 2. 外掠壁面強迫對流換熱; 3. 自然對流換熱 4. 沸騰換熱和凝結(jié)換熱 目前對流傳熱的工程技術(shù)設(shè)計大多依靠從實驗建立的 計算公式(實驗關(guān)聯(lián)式)。 三大特征量的選取 定性溫度,特征長度,特征流速。 5 單相流體強迫對流換熱特征數(shù)關(guān)聯(lián)式5-1 管內(nèi)強迫對流換熱1. 管內(nèi)強迫對流換熱的特點及影響因素 對一般光滑管:2300Re dum410Re2300 層流到湍流的過渡階段流態(tài)為層流410Re 流態(tài)為旺盛湍流(1)兩種流態(tài)當量直徑pAdce4(2)進口段與充分發(fā)展段 流動進口段 流動充分發(fā)展段 考察流體以一定速度流入圓管 對管內(nèi)等

29、溫流動,流動充分發(fā)展段的特點 1. 沿軸向流速不變 2. 圓管截面上的速度分布為拋物線分布 3. 沿流動方向壓力梯度不變 進口段的長度 層流入口段長度的確定:PrRe05.0dl 湍流入口段長度的確定:60dl 考察流體以一定溫度流入圓管 熱進口段 熱充分發(fā)展段 對管內(nèi)流動,熱充分發(fā)展段的特點: 表面?zhèn)鳠嵯禂?shù)沿流動方向保持不變。 適用條件:管內(nèi)層流,湍流; 等壁溫邊界,常熱流邊界。(3)兩種典型的熱邊界條件 均勻熱流:軸向與周向熱流密度均勻。 實現(xiàn):采用均勻纏繞的電熱絲加熱壁面。 均勻壁溫:軸向與周向壁溫均勻。 實現(xiàn):采用蒸汽凝結(jié)加熱或液體沸騰冷卻。(4)流體平均溫度以及流體與壁面的平均溫差

30、定性溫度的選取: 進,出口截面的平均溫度。 牛頓冷卻公式中的溫差: 均勻熱流: 均勻壁溫:fwmtttfwfwffmttttttt ln2. 管內(nèi)強迫對流換熱特征數(shù)關(guān)聯(lián)式 (1)層流換熱: 管內(nèi)充分發(fā)展的層流換熱: 特點: N為常數(shù),大小與Re無關(guān); 邊界條件分為常熱流和恒壁溫兩種。 特征數(shù)關(guān)聯(lián)式:表1 考慮進口段影響時等壁溫管內(nèi)層流換熱:14.031)()Pr(Re86.1wffffldNu適用條件(57)定性溫度:管道進,出口流體的平均溫度 tf。(2)湍流換熱 應用范圍擴大: 短管(l/d60):7 .0)(1ldcl 螺旋管或彎管:rcRd77. 113)(3 .101Rd氣體液體nf

31、ffNuPrRe023.08.0適用條件(58)實驗偏差大,適于一般工程計算。 一般光滑管,流體與管壁溫度相差不大: 如:氣體 ;水 ;油 。 Ctttfw50Ct30Ct10 一般光滑管,流體與管壁溫度相差較大:14.0318.0)(PrRe027.0wffffNu適用條件(59)實驗偏差大,精確度不高,適于一般工程計算。 光滑管內(nèi)充分發(fā)展的湍流換熱:tfffcldffNu)(1 )1(Pr)8/(7 .121Pr)1000)(Re8/(323221適用條件(60)(61)(62)計算精確度較高。 5-2 外掠壁面強迫對流換熱 1. 外掠平板層流換熱(1)等壁溫平板層流換熱:3121PrRe

32、332.0 xxNu3121PrRe664.0Nu適用條件(28)(31)(2)常熱流平板層流換熱:3121PrRe453.0 xxNu3121PrRe680.0Nu適用條件(32)(33) 2. 外掠平板湍流換熱(2)常熱流平板湍流換熱:3154PrRe0308.0 xxNu適用條件(66)(1)等壁溫平板湍流換熱:適用條件(65)(67)3154PrRe0296.0 xxNu3154Pr)871Re037.0(Nu定性溫度:邊界層的算術(shù)平均溫度)(21tttwm 3. 流體橫掠圓柱體(單管)的對流換熱:41)Pr(Pr/PrRewmnCNu 適用條件(69)表2 應用范圍擴大: 沖擊角 時:90302cos54. 01 4. 流體外掠管束的對流換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