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必修一知識點填空題匯總_第1頁
高中歷史必修一知識點填空題匯總_第2頁
高中歷史必修一知識點填空題匯總_第3頁
高中歷史必修一知識點填空題匯總_第4頁
高中歷史必修一知識點填空題匯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歷史必修一第一單元 中國古代的政治制度第1課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一、夏商的政治制度1、約公元前2070年,_建立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_,開始有了早期國家政治制度,即 制。二、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和宗法制)(一)西周的分封制1、公元前1046年,_伐紂滅商,建立周朝,史稱西周。2、目的:為了進行_(“封建親戚,以蕃屏周”),周朝實行_。3、主要內容:(1)武王把一定的 和 ,分別授予_、_和_,讓他們建立_,拱衛(wèi)王室。(2)諸侯必須服從周天子的命令,諸侯有為周天子_、_、_、和朝覲述職的義務。4、作用:加強了周天子對 的統(tǒng)治,擴大了疆域,鞏固了奴隸制國家政權。(二)西周的宗法制1、分封制與宗法制

2、的關系是 ,宗法制在政治上的體現(xiàn)就是 。2、宗法制由原始社會的_直接演變而來,用規(guī)定宗族內_系統(tǒng)的辦法,達到鞏固 和保證 的目的。3、宗法制最大特點和核心是 。4、作用:宗法制保證了 ,也有利于 。 5、 以后,宗法制日益削弱,分封制逐漸被 所取代,中國政治制度進入全新發(fā)展階段。 第二節(jié) 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一、秦的建立 戰(zhàn)國時期,經(jīng)過_ _,秦王嬴政先后滅掉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王朝_ _。二、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1、皇帝制度:秦始皇規(guī)定最高封建統(tǒng)治者為“_”,只有皇帝一人才能稱“_”;皇帝的命令稱“_”或“_”;皇帝手所用的玉印稱“_”

3、?;实劭倲埲珖?、 、 等一切大權,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員,都由皇帝任免。軍隊的調動以_為憑據(jù),由皇帝控制、發(fā)給。 秦始皇首創(chuàng)的皇帝制度包括:皇帝獨尊、皇位世襲、皇權至上,體現(xiàn)了中國 的本質特征。2、中央官制:在中央設_、_和_,這是中央三個最高官職。_幫助皇帝處理全國的政事;_負責執(zhí)掌群臣奏章,下達皇帝詔令,兼理國家監(jiān)察事務。_負責全國軍事事務。秦朝中央這三個主要的官職在地位、職責和權利方面互相牽制。_地位最高,但受御史大夫牽制;_地位次于丞相;_掌兵,但不常設。軍國大權完全操控在_一人之手?!叭敝聻椤癬”。 3、地方政治制度郡縣制(1)郡、縣的設置最早出現(xiàn)在_時期。商鞅變法時秦國廢除

4、分封制,建立縣制。秦統(tǒng)一以后,秦始皇在全國范圍廢除 ,實行_。(2)_ _是秦朝中央政府以下最高一級地方行政機構。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分天下為_郡,后增至_余郡,其最高行政長官稱_,他對上承受中央命令,對下督責所書于各縣。(3)_是郡的下級行政機構。其長官稱_或_。(4)秦朝這套從中央到地方的金字塔般的統(tǒng)治機構其官職職責分工明確,即_又_,統(tǒng)治機構的最高統(tǒng)治權控制在_一人手中,標志著_制度的確立。三、中央集權制的作用和影響(3)秦朝建立_的政治制度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封建制度的基本格局,為歷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斷得到加強和完善。第三節(jié) 從漢至元政治制度的演變一、中央政治制度的演變1、 

5、兩漢時期,中央政治制度基本上沿襲秦朝制度,史稱“_ _”。 漢朝在中央設_、_、_,習稱_。 西漢丞相位高權重,為加強皇權, 起用布衣為相,形成“_”決策機構。以_為首的_組成的機構演化為執(zhí)行機構,稱為“_”,從而形成中外朝制度。 東漢 進一步剝奪三公的權限,擴大 的權力,使它成為決策和發(fā)號施令的中樞機構,出現(xiàn)“雖置三公,事歸臺閣”的現(xiàn)象。2、魏晉南北朝時期,_、_、_先后握有實權,逐步形成_體制。3、隋朝以_、_、_為中央政府最高統(tǒng)治機構。4、唐朝三省分工明確,_掌管決策,負責草擬和頒發(fā)皇帝詔令;_掌審議,負責審核政令;_ _負責執(zhí)行政令。三省長官都是_,相權一分為三。 三省合作,相互牽制和

6、監(jiān)督,保證了_的獨尊,是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創(chuàng)舉。 隋唐時期,在 下設_、_、_、_、_、_六部,確立并完善了_的管理體制。5、宋初, 是最高行政機構, 是最高軍政機構,合稱“ ”。后增設 為副相,設 管理財政,削弱相權。6元朝綜合漢蒙政治制度,在中央,以 為最高行政機關,領六部,以 為最高軍事機關,設 ,統(tǒng)領宗教事務和管理西藏地區(qū)。二、地方政治制度的演變戰(zhàn)國和秦朝實行 ,漢初并行 。 和 分別是郡和王國的最高行政長官。北宋初年,宋太祖削減地方節(jié)度使權力,派 做地方官,形成 三級。元朝除 、 、 歸中央的中書省管,其余在地方實行 制度。行省之下,設 、 、 、 ,邊遠民族地區(qū)設 。 的創(chuàng)立,

7、是中國 的重大變革,是中國 。第四節(jié) 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一、中央政治制度的變化1、宰相制度的廢除:在地方上,1376年明太祖 廢除 。在中央,1380年廢除 和 ,殺丞相胡惟庸,以六部分理全國政務, 從此被廢除, 達到了新的高度。2、內閣的創(chuàng)立 設置殿閣大學士,作為侍從顧問。 時,選拔翰林院官員入值文淵閣,參與機密事務決策,史稱“ ”。內閣制度正式確立。 時,又授予內閣大學士票擬權。內閣的地位:明朝內閣始終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級的 機構或 機構,而是為皇帝提供顧問的 機構。內閣是 的產(chǎn)物,不可能對 起 作用。3、君主專制達到頂峰 建立后金。 改國號為清,并設“ ”,設 ,置 ,皇權受到很大限制。

8、親政后,設 ,中樞機構一分為三, 、 和 三足鼎立 時,設 ,標志著 。第一單元總結:中國封建社會的政治體制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一、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演變朝代發(fā)展特征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中央地方秦朝確立西漢鞏固隋唐完善隋:唐:北宋加強元朝新發(fā)展明清頂峰明:明:清:二、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演變始終圍繞兩個方面進行:一是 與 的矛盾;二是 與 的矛盾。第二單元 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第一節(jié) 古代希臘民主政治1古希臘的文明孕育于 地區(qū)2 ,希臘出現(xiàn)了兩百多個 制小國,史稱“城邦”或“城市國家”。 是城邦的突出特征,城邦一般包括市區(qū)和周邊的農(nóng)村地區(qū)。4、雅典民主政治的產(chǎn)生與發(fā)展(1)民主政治的奠基

9、 改革公元前6世紀, 改革,按 劃分社會等級,打擊 制度殘余,為雅典民主制度 。(2)民主政治的最終確立 改革公元前6世紀末, 改革,用 取代 打破了 ,確立起雅典民主政治。(3)民主政治的頂峰(“黃金時代”) 改革公元前5世紀 時期雅典民主政治發(fā)展到頂峰,被稱為“黃金時代”。 是城邦的最高權力機構。 處理公民大會閉會期間的日常事務,召集公民大會。 是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與監(jiān)察機關,從 性公民中選舉產(chǎn)生, 統(tǒng)帥軍隊,參與政治。十將軍在公民大會上通過 的方式選出,可連選連任, 執(zhí)掌軍政大權。5、輝煌中的陰影(2)雅典民主政治存在著明顯缺陷。能夠享受到民主的只是 , 、 、 及 都沒有真正的民主。(

10、3)希臘的 既是城邦繁榮的基礎也是它衰亡的根源。(4)公元前338年,馬其頓王國的 征服了希臘。第二節(jié) 羅馬法的起源與發(fā)展一、羅馬法的起源與發(fā)展1、含義:羅馬法指公元前 世紀末到公元 世紀古代羅馬制定和實施的全部羅馬法律,其呈現(xiàn)出較為明顯的 性。2、產(chǎn)生原因:平民與貴族的斗爭;平民爭取權利3、起源:早期羅馬國家只有 法,沒有成文法。法律與習慣之間沒有明顯界限,具有很大的 性和 性,為保護 提供了方便。4、形成:公元前5世紀中期, 標志著成文法誕生(適用范圍僅限于 )。 是 斗爭的結果,因此,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 ,保護了 。5、發(fā)展: 萬民法的創(chuàng)立(適用于羅馬統(tǒng)治范圍內 ),公民法與萬民法界限

11、消失。從公民法到萬民法是羅馬 的必然結果。6、體系最終形成:3世紀末至4世紀初,羅馬皇帝查士丁尼組織編撰法律匯編 它是羅馬法編纂的結晶,標志著羅馬法體系的 。二、羅馬法的內容1分類:A、 形式上分為 法和 法,B、整體結構上分為 法與 法等。2羅馬法的主要內容:廣義的羅馬法指通行于羅馬帝國統(tǒng)治地區(qū)的全部法律制度,狹義的羅馬法僅指羅馬公民法。萬民法是 統(tǒng)治范圍內的國際法,適用于 以及 ,它主要調整 關系,規(guī)定 和 神圣不可侵犯。羅馬法的核心之一是 。提倡 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3維系帝國,影響后世:羅馬法的制定和實施是為了 。羅馬法為 和 的權力提供了 ,穩(wěn)定了 ;它維護 制度,保護統(tǒng)治階級的政治

12、和經(jīng)濟利益;羅馬法內容豐富,體系完善,是影響廣泛而深遠的古代法律體系。它是歐洲歷史上 的一套比較 的法律體系。羅馬法是 的基礎。對近代 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第三單元 歐美資產(chǎn)階級代議制的確立與發(fā)展第1課 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建立特點:君主世襲,終生任職,君主的權力受議會和法律的制約。3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建立的背景(1) 階級和 的形成和壯大(2) 王朝宣揚“ ”,資產(chǎn)階級和新貴族日益不滿,要求分享政治權利。(3) 由于 與 間的矛盾日益尖銳,英國資產(chǎn)階級革命于 年爆發(fā); 年,荷蘭執(zhí)政威廉和其妻瑪麗被邀請承襲英國王位,這次不流血的宮廷政變被英國歷史學家稱為“ ”。英國由封建社會進入 社會。4英國君主立憲制

13、的建立的標志:1689年,英國議會頒布 ,它以明確的條文,限制 的權力, 的頒布,標志著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5 是英國政治制度的一個顯著特點。18世紀前期,內閣制開始形成。內閣名義上對 負責,實際上對 或 負責。 實際上成為國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決策者和領導者,首相由 院中的 擔任。7現(xiàn)代英國君主立憲制是 、 與 三者融為一體的混合物。主要特點雖然保留了 ,但由 掌權,英國資產(chǎn)階級代議制是 制,。以 制為核心,國王“ ”,游離于黨派紛爭之外(國王的作用:對外代表英國,是 的紐帶和 的象征,維系英聯(lián)邦)第2課 美國聯(lián)邦政府的建立2美國1787年憲法:A.制定時間: 年; B.地點: C.主要內容:

14、規(guī)定聯(lián)邦的 權、 權和 權,規(guī)定其他立法事項,特別提到州與聯(lián)邦政府的關系等問題。體現(xiàn)了“ ”的原則。根據(jù)這一原則,聯(lián)邦政府分為 、 、 三個相對獨立的部門。D.評價:(1)進步性: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較完整的 ,奠定美國政治制度的 基礎。美國建立起 制、 制和 制為一體的國家,鞏固了 的成果,促進了 的發(fā)展。3 聯(lián)邦政府的結構包括 、 和 。立法權歸 。行政權歸 。司法權歸 。4、國會由 和 組成。國會有權向國民 、調整國外貿易及州際貿易、 及在緊急時期調動民兵。參議員由 選出,參議長由 ;眾議院由 。只有 有宣戰(zhàn)權。5.總統(tǒng)由選民 選出,總統(tǒng)及其內閣不向 負責。總統(tǒng)既是 ,又是 ,還是軍隊的 ,

15、戰(zhàn)時可以行使獨裁大權。美國內閣只對 負責。美國政治制度故稱總統(tǒng)共和制,簡稱 制。6.美國的最高司法機關是 。大法官由總統(tǒng)任命,除非 ,終身任職。它行使最高審判權,擁有解釋一切法律及條約的權力。7 院有權對政府官員及總統(tǒng)提出彈劾,后交由 院審判。第3課 資產(chǎn)階級代議制在歐洲大陸的發(fā)展一、艱難的法蘭西共和之路(一)法蘭西共和歷程:第一共和國、第一帝國、第二共和國、第二帝國、第三共和國。1 年的法國資產(chǎn)階級革命,推翻了 王朝的封建統(tǒng)治,建立起法國歷史上第 個資產(chǎn)階級共和國。21870年, 戰(zhàn)爭中,法國慘敗,法蘭西第二帝國覆亡, 成立。(二)確立標志: 年,頒布 憲法,法國確立 制度。憲法主要內容:規(guī)

16、定行政權歸于 、立法權歸于由參議院和眾議院組的 。意義:為 提供了分享政權的機會,促進了法國 的發(fā)展二、德意志帝國的君主立憲制(一)德意志帝國統(tǒng)一1、背景和條件:德意志帝國統(tǒng)一前,德意志處于 的政治狀態(tài),阻礙資本主義經(jīng)濟的發(fā)展。德意志的統(tǒng)一是以 為中心,由俾斯麥實行“ ”政策,通過 戰(zhàn)爭實現(xiàn)的。結果: 年初,德意志帝國建立。2、德意志帝國憲法頒布時間:1871春主要內容:(1)規(guī)定德國為 制的 國家,授予 巨大的權力。帝國宰相由 任命,不由 選舉,是內閣首腦,擁有絕對權力。(2)規(guī)定帝國設立的兩院制 為立法機構。德國的議會由 議會(上議院)和 議會(下議院)組成。 議會是帝國最高權力機構,權利

17、巨大,議長由 擔任; 議會是立法機構,行使立法權,但任何法案必須經(jīng)過 議會和 批準才能生效,帝國議會也不擁有任何行政監(jiān)督權。特點:德意志帝國的政治制度是一種 的和 的代議制。意義:保留了 制、 傳統(tǒng),阻礙了資產(chǎn)階級 的徹底完成。第三單元總結一、   什么是資產(chǎn)階級代議制度?代議制又稱議會制,是指有選舉產(chǎn)生的代表民意的機關來行使國家主權的制度。代議制的本質是:資產(chǎn)階級通過議會的設置把國家的主要權力立法權掌握在自己手里,以限制君主或總統(tǒng)等對行政權的濫用,并通過立法保護資產(chǎn)階級的利益。由于各國資本主義制度確立的歷史背景不同,議會行使的權力也各異。體現(xiàn)在各國政權組織形式上,英國是

18、制,美國是 制(共和制是根基,總統(tǒng)制、聯(lián)邦制復制于共和制),法國是 制,德國是 制的 制。二、各個國家元首的對比(產(chǎn)生程序、任期、權力)國家稱謂產(chǎn)生程序任期權力英國世襲終身制“統(tǒng)而不治”、“臨朝不理政”沒有實權美國總統(tǒng)選民間接選出4年(最多兩任)行政權,有權提名并經(jīng) 同意后任命政府高級官員法國總統(tǒng)由參議院和眾議院聯(lián)席會議選出7年(可連選連任)行政權,有權任命部長和一切軍政要員,締結并批準條約,有特赦權,而且在參議院的贊同下有權解散眾議院。德國世襲巨大,擁有宣戰(zhàn)、媾和、締約、召集和解散聯(lián)邦議會和帝國議會的權力,有權統(tǒng)率全國的武裝力量,任命帝國宰相。帝國宰相只對 負責,不對議會負責第四單元 列強侵

19、略與中國人民的反抗斗爭第1課 從鴉片戰(zhàn)爭到八國聯(lián)軍侵華一、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時間: 年 年)(一)背景1、清朝在 后期開始衰落,鴉片戰(zhàn)爭前社會問題嚴重。2、英國完成 ,成為頭號強國,為了 ,加緊對外侵略擴張。(戰(zhàn)爭的根本原因)3、清朝實行 政策,只許 一口通商。4、為了 ,英國對華走私鴉片。面對鴉片危害, 皇帝派 到廣東禁煙。5、英國發(fā)動鴉片戰(zhàn)爭的直接原因(借口): (二)經(jīng)過鴉片戰(zhàn)爭期間英國侵占了 島, 顯示了中國人民的反侵略精神,定海戰(zhàn)役中, 犧牲。(三)結果1、1842年,中英兩國簽訂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 。其中規(guī)定:割 給英國;賠款 銀元;開放 5處為通商口岸;中國須同英國商定

20、。 和 作為南京條約的附件,英國從中取得“ ”、“ ”和在通商口岸租賃土地房屋居留等特權。2、美國和法國分別強迫清政府簽定 和 (四)影響1、是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 2、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由 與 的矛盾,開始轉為 與 的矛盾, 與 的矛盾,而 與 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3、中國進入 革命時期,肩負起反 反 雙重任務。二、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時間: 年 年)(一) 原因1、根本原因:英國和法國要求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2、直接原因:英國和法國“ ”訛詐未能如愿(二)結果1、1858年清政府與英、法、美、俄四國分別簽訂了 ,規(guī)定:允許 進駐北京;增開 處通商口岸;外國人可以到中國內地 、 、 ;賠償

21、英法兩國軍費各 兩白銀,賠償英商損失 兩白銀。侵略勢力擴展到大江南北和內地。 2、1860年,清政府與英法兩國分別簽定 ,規(guī)定:承認 有效;增開 為商埠;割 給英國;對英法的賠償各增至 兩白銀。3、俄國趁火打劫,至19世紀80年代,俄國共侵占我國 平方千米。(三)影響 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清政府 被列強控制,中外反動勢力 。三、甲午中日戰(zhàn)爭(時間: 年 年)(一)背景1、根本原因:19世紀末,經(jīng)過明治維新的日本走上 道路,制定了以侵略中國為中心的“ ”。2、直接原因:1894年,利用朝鮮的 起義,蓄意挑起戰(zhàn)爭(二)經(jīng)過1、甲午中日戰(zhàn)爭爆發(fā)的標志是 年 。李鴻章一味 致使 戰(zhàn)役、 大戰(zhàn)、

22、 戰(zhàn)役和 戰(zhàn)役中均告失敗。平壤戰(zhàn)役中回族將領 壯烈犧牲;黃海大戰(zhàn) 犧牲, 戰(zhàn)役后,日本取得黃海海域的制海權。日本在 對當?shù)氐暮推骄用駥嵭幸靶U的大屠殺。2、1895年的威海衛(wèi)戰(zhàn)役中 全軍覆沒。清政府被迫與日本簽定 ,條約規(guī)定:割 、 及其附屬島嶼、 給日本;賠償日本軍費白銀 兩;開放 、 、 、 為商埠;允許日本在中國通商口岸 ,產(chǎn)品運銷中國內地免收內地稅。(三)影響馬關條約反映了帝國主義 、 的侵略要求,外國資本主義對中國的侵略進入一個新階段,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四、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時間: 年 年)(一)背景 戰(zhàn)爭后, 加深,中國民間組成義和團。義和團運動提出的口號是“ ”,性質:

23、。(注意:不反封建)(二)經(jīng)過1900年6月初, 八國(諧音:“每日一只鵝是英法的驕傲”)組成侵略聯(lián)軍。 1901年簽訂的 條約規(guī)定清政府賠償白銀 億兩;禁止中國人民參加 活動和組織;劃定 為“使館界”;改總理衙門為 ,位居六部之首。拆除北京至大沽炮臺,北京到山海關沿線可以駐兵。清政府徹底成為帝國主義統(tǒng)治中國的工具。(三)影響1、辛丑條約的簽定,標志著中國 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境地。2、義和團運動雖然失敗了,但它粉碎了 的企圖;打擊了 ,加速了它的滅亡??偨Y:1、 戰(zhàn)爭,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2、 戰(zhàn)爭,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3、 戰(zhàn)爭,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24、4、 戰(zhàn)爭,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第2課 抗日戰(zhàn)爭1、1931年, 事變,中國的 淪為日本的殖民地。2、 年的 事變,又稱“七七事變”標志著 的爆發(fā)。在抗戰(zhàn)期間,國共實現(xiàn)第 次合作建立 戰(zhàn)線。3、1937年秋,中國共產(chǎn)黨制定了 路線,開展游擊戰(zhàn)爭,建立抗日根據(jù)地,堅持長久的敵后戰(zhàn)場的抗戰(zhàn)。4中國軍隊同日本侵略者在上海及其周圍地區(qū)的激戰(zhàn),史稱 會戰(zhàn)。營長 犧牲,副團長 堅守倉庫,上海失守。5國民黨正面戰(zhàn)場的會戰(zhàn): 會戰(zhàn)、 會戰(zhàn)、 會戰(zhàn)、 會戰(zhàn),均失敗。勝利的戰(zhàn)役有: 大捷、 戰(zhàn)役,但總體失敗。6、日軍的滔天罪行:1937年, 大屠殺,被殺的總計 人以上。1941年,日軍在河北制造 慘案

25、,日在中國東北成立專門研究細菌戰(zhàn)的“ ”。71940年, 指揮八路軍在 主動出擊日軍,取得 的重大勝利。這是抗日戰(zhàn)爭中,中國軍隊 出擊日軍的一次大規(guī)模戰(zhàn)役。8中國的抗日戰(zhàn)爭是 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為確保 公路,中國政府派遠征軍到 ,同日軍作戰(zhàn)。取得勝利9 年 月,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中國人民最終取得了 年抗戰(zhàn)的偉大勝利。10、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意義: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是中國人民一百多年來 取得反對 侵略的 勝利。它大大增強了全國人民的 和 。它對世界 的勝利做出了重大貢獻。中國的 得到提高。第三單元 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第1課 太平天國運動 二、經(jīng)過1、初期: 年的廣西 ,標志著太平天國運動的爆發(fā)。

26、標志著太平天國政權的初步建立;1853年,占領南京,改為 ,定為國都,同清朝對峙, 建立與清政府對峙的農(nóng)民政權。三、治國方案(一)前期: 。1、內容:是以戶為單位,按人口和年齡平分土地,原則“ ”和“無處不均勻”;每戶留足口糧,其余歸,原則“ ”。2、目標:建立“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的理想社會。3、意義:天朝田畝制度是太平天國的 綱領,突出反映了農(nóng)民要求廢除 的強烈愿望,是幾千年來農(nóng)民 的思想結晶。4、未能真正實施的原因:客觀:沒有安定的環(huán)境;主觀:它體現(xiàn)了 思想,幻想在 基礎上實行均貧富。它無法 ,只是 ,根本無法實現(xiàn)。(二)后期:1859年洪仁王

27、干提出了 ,具有鮮明的 色彩,是先進的中國人 提出的在中國發(fā)展 的方案,不過不是農(nóng)民革命實踐的產(chǎn)物。四、失敗11856年, 標志著太平天國由盛轉衰, 出走。21858年 、 合力打垮了清軍的江北大營,還取得了三河鎮(zhèn)大捷。3 年 ,標志著太平天國運動的失敗。4太平天國失敗的原因:主觀方面一是 ;客觀方面是 。第2課 辛亥革命一、背景(四)組織基礎:1894年,孫中山在檀香山成立中國第一個革命團體 。1905年,興中會、華興會、光復會骨干在日本東京成立 。 是中國第一個全國性的資產(chǎn)階級革命政黨,后來孫中山在民報·發(fā)刊詞中,把它闡發(fā)為“ ”( 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創(chuàng)立民國)、“

28、”(平均地權)三大主義,簡稱“三民主義”。其中 為核心思想。(五)軍事基礎:發(fā)動一系列武裝起義,爭取湖北新軍。 成為革命的搖籃。二、過程1、 年10月10日,革命黨人 、 在武昌率先發(fā)動起義,湖北新軍中革命黨人紛紛響應,史稱 “辛亥革命”。21912年元旦, 在南京宣誓就職,宣告 成立。定都 ,以 為國旗,改用公歷,以中華民國紀元。3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頒布 ,約法確立了 的政治體制,還規(guī)定實行 制, 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 民主憲法,具有反對 的進步意義。41912年2月,在 威逼下, 頒布退位詔書,清王朝結束。5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被袁世凱篡奪的標志是 年3月, 在 就任中華民國 大總統(tǒng)。三、評

29、價(一)意義:1、性質:辛亥革命是中國近代歷史上一次偉大的 。2、它推翻了 ,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 (這是辛亥革命最大的歷史功績),建立了 ,使人民獲得了 。3、辛亥革命推翻了“ ”,沉重打擊了 。4、辛亥革命有利于 發(fā)展。5、辛亥革命促進了 的發(fā)展。(二)局限性: 由于資產(chǎn)階級的 ,辛亥革命沒有 ,也沒有 。(三)教訓:資產(chǎn)階級革命道路在中國行不通。第3課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崛起一、五四運動(一)背景(二)五四運動發(fā)生的導火線是 年, 上中國外交的失敗。(三)過程:從1919年6月起,五四運動的中心由 轉移到 。運動主力軍由 轉移到 。手段有罷 、罷 、罷 。五四運動取得初步勝利的標志是軍閥政

30、府釋放 ,免除 的職務,拒絕 。(四)意義1五四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 地不妥協(xié)地反 和 運動。2五四運動中 是先鋒, 是主力。3、五四運動促進了 。五四運動標志著 。二、中國共產(chǎn)黨的成立11920年,中國第一個共產(chǎn)主義小組在 成立, 任書記。不久在北京也成立共產(chǎn)主義小組, 任書記。2 年中共一大在 召開,標志著 的誕生。黨今后的中心工作是 , 。還決定成立黨的中央機構中央局,選舉 為總書記。三、國共合作和北伐戰(zhàn)爭21924年,孫中山在廣州主持召開 ,大會把三民主義發(fā)展為 ,國共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礎就是 ,它同中國共產(chǎn)黨的民主革命綱領基本一致,確立了 、 、 的三大政策,大會還同意 加入國民黨

31、。 的召開,標志著國共合作的形成。31925年的 運動掀起反帝愛國運動的新高潮。4為了 , ,1926年7月,國民政府出師北伐,北伐的主要對象 、 和 。61927年 在上海發(fā)動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成立了南京國民政府,與武漢國民政府對抗。7 年 在武漢發(fā)動了七一五反革命政變,標志著 的全面破裂,標志著 。8國民大革命失敗主觀原因是以 為代表的中共犯了 錯誤。四、武裝起義和土地革命1 年8月1日,周恩來、賀龍領導共產(chǎn)黨發(fā)動 ,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tǒng)治的第一槍,標志著中共 和 的開始。21927年,毛澤東領導湘贛邊 建立第一個農(nóng)村革命根據(jù)地 革命根據(jù)地。3毛澤東的 、 和 稱為“工農(nóng)武裝割據(jù)”的

32、思想。41931年冬,第一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在江西 召開,大會宣布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成立, 當選臨時中央政府主席,定都 。5、 年10月,紅軍被迫進行長征。長征直接原因是 失敗。根本原因是由于 錯誤。 1935年,在長征途中,中共召開了 會議。會議結束了 在中央的統(tǒng)治,在事實上確立了以 為核心的新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 會議是黨的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在 會師,宣告長征勝利結束。第4課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21937年8月,中共在陜北 開會,制定了 路線, 是八路軍建立的第一個敵后抗日根據(jù)地。41945年,中共 在延安召開,大會確立 為黨的指導思想。

33、6 年,國民黨大舉進攻 ,標志著全面內戰(zhàn)的開始。7內戰(zhàn)初期,人民解放軍先后粉碎了國民黨軍隊對 和 的重點進攻。81947年,中共制定了 ,各解放區(qū)掀起了土地改革運動,為解放戰(zhàn)爭奠定了群眾基礎和物質基礎。91947年6月, 和 率軍主力千里躍進 ,揭開了戰(zhàn)略反攻的序幕10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中共中央領導解放軍先后發(fā)動 、 、 三大戰(zhàn)役,基本上消滅了國民黨軍隊的主力。111949年,中共在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召開 ,毛澤東指出黨的工作重心由 轉移到 ,并提出促進革命取得全國勝利的方針。12 年4月人民解放軍橫渡長江,解放 ,標志著國民黨統(tǒng)治覆滅,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了 勝利。13、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歷史意義:標志著 , 即將誕生。它改變了 ,壯大了 ,鼓舞了 。同時也是 的勝利,是 與 相結合的 的勝利。第六單元 現(xiàn)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tǒng)一一、現(xiàn)代中國政治建設的曲折發(fā)展三個發(fā)展階段:(一)建國初期政治建設的起點11949年9月, 會議在北平召開, 當選主席。大會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共同綱領具有 的性質。會議決定改 為新中國的首都,以 為國旗,以 為國歌,采用 紀年。2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啟了中華民族發(fā)展的新紀元。中國人民經(jīn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