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佛山一中2013高三第二次段考試題--歷史_第1頁
廣東佛山一中2013高三第二次段考試題--歷史_第2頁
廣東佛山一中2013高三第二次段考試題--歷史_第3頁
廣東佛山一中2013高三第二次段考試題--歷史_第4頁
廣東佛山一中2013高三第二次段考試題--歷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佛山一中2013屆高三第二次段考歷史試題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48分)1家中的老人時常教育后代說:“為人處世不可有貪心,衣能遮體,食能果腹,足矣”,“遇事要冷靜,做到以靜制動”。顯然,老人繼承了傳統(tǒng)文化中的A道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2老子中說:“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毙⒔?jīng)中說:“天地之性,人為貴?!弊髠髦杏涊d:“夫民,神之主也。民之所欲,天必從之”。易·賁卦·象辭中記載:“觀乎天文,以察時變;關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币陨腺Y料的共同點是A體現(xiàn)了中國古代的人文精神 B體現(xiàn)了中國古代講求人與自然的和諧C說明中國古代沒有宗

2、教和神學 D說明了中國古代要求統(tǒng)治者重視民意3.孔子的教學內容,可稱之為“六藝”。其中“禮”謂天地陰陽之秩序,“樂”謂取得和諧。后人學者曾評論:在孔子的哲學中,道德與音樂居于同等地位。這表明孔子的教學特點是A強調道德教化的功能B注重維護等級制度C主張嚴格遵守禮法D教學與音樂相結合4春秋戰(zhàn)國時期,主張“明禮儀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的思想家是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 韓非子 5. “文王(商朝末年周國統(tǒng)治者)行仁義而王天下,偃王(西周時的諸侯)行仁義而喪其國,是仁義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異則事異?!边@段話反映了A孟子的“仁政”學說 B墨子的“兼愛”思

3、想C韓非的變法革新主張 D莊子的“齊物”觀點6.“夫愛人者,人必從而愛之;利人者,人必從而利之;惡人者,人必從而惡之;害人者,人必從而害之?!碧岢鲞@一思想主張的學派是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7.漢書·藝文志序載:“王道既微,諸侯力政,時君世主,好惡習殊方,是以九家之術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馳說,取合諸侯?!痹谶@里,班固說的是A春秋戰(zhàn)國諸子百家、百家爭鳴局面的出現(xiàn)B秦末漢初時期儒、道諸說沉渣泛起C東漢末年以后儒、釋、道三家合流的出現(xiàn)D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思想混亂局面8禮崩樂壞的社會大裂變,將原本屬于貴族最底層的士階層從沉重的宗法制羈絆中解放出來,在社會身份上取得了獨立的

4、地位。而汲汲于爭霸事業(yè)的諸侯對人才的渴求,更大地助長了士階層的聲勢。士的崛起,意味著一個以“勞心”為務、從事精神性創(chuàng)造的專業(yè)文化階層形成。上述材料認為,百家爭鳴出現(xiàn)文化覺醒的基本條件是A獨立的知識分子階層形成B貴族中的士階層地位上升C諸侯爭霸對人才的需求D社會大裂變對文化的破壞9. 西漢武帝時期,某人父親與他人斗毆,其子幫忙用木棍去打他人,不料卻誤傷其父。按照當時法律,毆傷父親是應處梟首的死罪。廷尉張湯請教董仲舒應如何處理。董仲舒認為:父子是最親近的,聽說父親與人斗毆,兒子自然緊張,要拿木棍去救護父親,至于誤中父親并非本意,應該無罪釋放。該段材料反映了西漢 A已經(jīng)廢除了嚴刑峻法 B儒家倫理思想

5、影響到法律 C開始推行判例審判制 D儒學思想成為封建社會的統(tǒng)治思想  10.我國古代許多思想家都認識到了人民群眾的力量和作用,并由此產(chǎn)生了早期的民本思想。下列思想主張體現(xiàn)了民本思想的是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ABCD11宋明理學家倡導的 “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養(yǎng)論、“格物”或“格心”的認識論、成賢成圣的境界論、由齊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論,均以A研究天人關系為核心內

6、容 B倫理道德為核心內容C認識自然發(fā)展規(guī)律為導向 D關心社會進步為前提12.顧炎武在日知錄中說“不習六藝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綜當代之務,舉夫子論學、論政之大端一切不問,而曰一貫,曰無言,以明心見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實學。股肱惰而萬事荒,爪牙亡而四國亂,神州蕩覆,宗社丘墟?!彼険舻氖茿先秦儒學 B漢代經(jīng)學 C隋唐佛學 D宋明理學13.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在儒學創(chuàng)新的契機一書中指出:東亞文化的發(fā)展“雖然深受西歐和美國的影響,但卻不只是西方發(fā)展模式的翻版,(東亞各國)都和傳統(tǒng)有血肉喜愛那根鏈的關系(在東亞發(fā)展過程中)儒家可發(fā)揮積極的作用”。材料表明A儒家學說始終對東亞文明起決定作用 B儒家學說

7、難以與經(jīng)濟全球化的趨勢融合C西方發(fā)展模式必須以儒家思想為基礎 D東亞的發(fā)展既吸取了西方文明,又繼承了儒家文明14.“他們向來主張,研究人類的唯一適當對象就是人本身。因此,在整個中國歷史上,儒家反對對自然進行科學的探索,并反對對技術作科學的解釋與推廣?!边@主要表明的是A儒家主張研究人類唯有研究人本身 B儒家認為人與社會、自然不可分離C中國古代不重視人自身和科學研究 D中國古代不重視科技的研究與推廣15. 2009年7月30日至10月7日,北京中華世紀藝術館舉辦了“秦漢-羅馬文明展”,右圖是展品“東漢書信紙”。它原襯于銅鏡之下,故呈圓形。紙以麻為主要原料,并通過施膠等加工技術,改善了紙面的白度和平

8、滑度,使得紙張厚薄均勻。以上介紹和以下圖片說明東漢時A造紙技術有了一定進步B中國的造紙術已經(jīng)由羅馬人通過絲綢之路傳到歐洲C普通百姓享有更多的受教育機會D紙已經(jīng)取代簡牘成為最主要的書寫工具16某書云:中國的“印刷術用于傳播古老的觀念,而不是新思想;火藥加固了皇帝的統(tǒng)治,而不是正在出現(xiàn)的諸民族君主的地位;指南針除鄭和用于著名的遠航外,并不像西方人那樣用于世界范圍的探險、貿易和帝國的建立”。作者旨在說明中國的三大發(fā)明A對西方科技產(chǎn)生了爆炸性影響 B未能推進中國社會根本性的變革C指南針被鄭和用于著名的遠航D改變了整個世界事物面貌和狀態(tài)17左傳記載:“(魯)僖公五年,春,王正月辛亥朔,日南至。公既視朔,

9、遂登觀臺以望而書,禮也。凡分至啟閉,必書云物(霧),為備故也。”材料所述史實 A標志著中國古代歷法體系的成熟 B表明中國古代統(tǒng)治者把天文與國家社稷聯(lián)系起來 C確立了中國古代“天人感應”思想 D實踐了中國古代“制天命而用之”思想18. 唐代有一位書法家的作品干變萬化,神采飄逸,極有情趣,被人稱之為“變動如鬼神,不可端睨”“揮毫落紙如云煙”。下列作品最能體現(xiàn)其書法特點的是A喪亂帖 B肚痛帖 C漢汲黯傳 D玄秘塔碑19王國維在宋元戲曲考中說:“蓋自唐宋以來,士之竟于科目者,已非一朝一夕之事。一旦廢之,彼其才力無所用,而一于詞曲發(fā)之。適雜劇之新體出,遂多從事于此充其才力,而使元劇之作,遂為千古獨絕之文

10、字?!边@一材料實質上揭示了A. 元雜劇興盛的直接原因              B. 文化發(fā)展與時代變遷的關系C. 科舉考試在元代式微              D. 元雜劇空前絕后的歷史地位20司馬遷在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中所說:“國風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誹而不亂?!毕铝袑@段評述理解正確的是A風用樸實的筆法刻畫勞動人民的真實情感

11、B風以現(xiàn)實主義筆法描述社會的黑暗C雅主要內容是描述男女之間的愛情故事D雅主要內容是記敘人民反抗貴族的斗爭21宋人洪邁在容齋隨筆中曾感嘆說:“唐人詩歌,其于先世及當時事,直辭詠寄,略無避隱?!奔词鼓切胺峭忾g所應知”的宮闈秘聞,詩人“反復極言”,“上之人亦不以為罪”,“今之詩人”則絕不敢如此。這段論述說明了 A唐朝詩人熱衷于描寫宮廷秘史 B唐朝詩歌空前繁榮 C開明的文化政策有利于文化的發(fā)展 D詩人受人尊重的原因22某文學青年喜歡自詡尊重史實,酷愛續(xù)寫武俠名著。下列續(xù)寫情節(jié)符合歷史常識的是續(xù)寫尋秦記:(戰(zhàn)國)趙盤懷疑本草綱目中隱藏著武功秘籍續(xù)寫神雕俠侶:(南宋)楊過和小龍女行俠仗義,救了理學大師朱

12、熹續(xù)寫大唐雙龍傳:(隋唐)寇仲率領的軍隊手持突火槍續(xù)寫七劍下天山:(清初)韓志邦很欣賞顧炎武的“經(jīng)世致用”A.  B.  C.   D.23. 小明同學上網(wǎng)搜索中國古代科技的成就,下列搜索的信息正確的是 春秋時期的甘石星經(jīng)是我國最早的一部天文學專著黃帝內經(jīng)奠定了中醫(yī)臨床學的基礎本草綱目創(chuàng)立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分類法元代郭守敬制成的簡儀比歐洲同類儀器要早500年南北朝的齊民要術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最完整的農書東漢時期的九章算術的出現(xiàn)標志著我國以解決實際問題為主要內容,以算籌為計算工具、運用十近制記數(shù)系統(tǒng)計算的古代數(shù)學體系的形成A. B. C. D.24.傳統(tǒng)文化強調人要奮

13、發(fā)有為,勇于擔當。下列名句中體現(xiàn)出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的有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位卑未敢忘憂國  天下興亡,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A. B. C. D. 二、非選擇題(兩大題,25題27分,26題25分,共52分)25.(27分)思想文化活動是人類在適應、利用、改造客觀世界的實踐過程中創(chuàng)造的精神成果,它反映人類社會思想文化、科學技術領域的發(fā)展進程及其重要內容。毛澤東指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jīng)濟在觀念形態(tài)上的反映,又給予偉大影響和作用于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jīng)濟”。閱讀下列材料

14、 【材料一】孔子是私學教育的鼻祖,但在史記孔子世家的記載中,有許多同時代的隱士對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孔子極盡嘲笑之能事,或諷刺他“四體不勤,五谷不分”;或嘲笑他“自腰以下不及禹者三寸,壘壘若喪家之犬”等?!静牧隙刻K軾認為:“書必有神、氣、骨、肉、血,五者闕一,不成為書也”。強調書法的精神氣度。他還認為“我書意造本無法”。黃庭堅也主張書法“入神”,對學習古人要“離跡師神”?!静牧先克位兆谮w佶以畫花鳥擅長,不僅建立了皇家畫院,而且有考試制度。如有一次出考題為“野水無人渡,孤舟盡日橫”,獲得第一名的畫的是船夫躺在船尾,獨自吹著笛子。畫家要表達題中的“無”,是“非無舟人,只無行人”?!静牧纤摹?/p>

15、至論天下之理,則要妙精微,各有攸當;亙古亙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為能盡之;而其所行所言,無不可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南宋)朱熹行宮便殿奏札  前三代,吾無論矣;后三代,漢、唐、宋是也。中間千百余年而獨無是非者,豈其人無是非哉?成以孔子之是非為是非,固未嘗有是非耳。(明)李贄藏書卷【材料五】李贄雖在麻城(李贄棄官后孑身寄居麻城的龍?zhí)逗シ鹪?,位于湖北省的東北部)但有無數(shù)來自各地的追隨者,幾使麻城一境如狂,他的“異端”思想由此廣泛傳播。與此同時,麻城乃至京城的保守勢力對李贄的迫害也逐漸升級,最終經(jīng)神宗御批,以“敢倡亂德,或世誣民”的罪名逮捕下獄,并焚毀其著作。不愿屈服的李贄在獄中賦詩

16、:“志士不忘在溝壑,勇士不忘喪其元;我今不死更何待,愿早一命歸黃泉?!彪S后自殺身亡。 袁行霈中華文明史請回答相關問題:(1)春秋戰(zhàn)國到秦漢是我國古代的轉型時期,請用史實說明這一轉型的表現(xiàn)。(6分)(2)依據(jù)材料一和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孔子創(chuàng)辦私學的最大的作用,分析當時“矮化”孔子的原因。(5分) (3)材料二、三反映了北宋書法、繪畫的什么共同特征?結合所學知識,簡要分析北宋書法、繪畫呈現(xiàn)上述特征的主要原因。(8分)(4)據(jù)材料四,分析李贄與朱熹的觀點有何不同?有學者認為,李贄的著作盡管在當時影響很大,但并沒能在歷史上開拓出一條新路。結合明清之際中國社會的實際狀況,從政治、經(jīng)濟和思想三方面予以說明

17、。(8分)26(25分)儒家學說和中國思想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儒家經(jīng)典不僅是封建統(tǒng)治者的思想統(tǒng)治工具,同時也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主體,對中國社會影響深遠。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各題?!静牧弦弧繛閷W者,必有初。小學終,至四書。話語者,二十篇。群弟子,記善言。孟干者,七篇止。講道德,說仁義。作中庸,于思筆。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學,乃曾子,自修齊,至平治。孝經(jīng)通,四書熟。如六經(jīng),始可讀。詩書易,禮春秋。號六經(jīng),自講求, -三宇經(jīng)【材料二】中華傳統(tǒng)文化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表現(xiàn)為“以民本思潮和專制主義為兩翼的百家爭鳴的私學文化”;秦漢以后“定型為以儒學為正宗,兼納百家、融匯釋道的帝國文化”;而“在商品經(jīng)濟有較充分發(fā)

18、育的基礎上得以繁衍的市民文化,在清中葉以前的整個中國社會都相當幼弱?!?馮天瑜等著中華文化史【材料三】 理學之名,自宋人始有之。今之所謂理學,不取之“五經(jīng)”而但資(宋明)之語錄,又曰:“論語,圣人之語錄也?!鄙崾ト酥Z錄,而從事于后儒,此之謂不知本矣。顧炎武亭林文集與施愚山書【材料四】 儒家文化的核心是按照天然的長幼以及男女將每個人編入一個等級組織中然后,根據(jù)出生位置給他課以一輩子不變的責任與義務;不管是成年之前,還是之后,甚至兒女、弟弟:郭六七十歲了,每個人在這個層次秩序中的地位不變,永遠是在長者說話時幼者只有聽話的分,只能低一等或幾等,永遠沒有自我。從兒女出生開始,通過三字經(jīng)等經(jīng)

19、典將他們嵌入“孔家店”,扣上“三綱”包袱,讓他們任何時候都會因不服長者的意愿而內疚得無地自容?!静牧衔濉?#160; 一個典型中國人的一輩子實際上是不幸的:小時候你必須無條件地聽父母親的話;年輕時最能花錢但卻沒錢花;等到真正有錢的中年時候又不可能幸福,因為首先要四世同堂,沒有個人的空間,也要負擔父母的生活;老了以后也是很不幸的,如果只有一個孩子,那個孩子可能看著父母親時會想:“他怎么還這么健康,我還要養(yǎng)他”。如果有兩個孩子,他們看著年老的父母就會互相推諉。那么,作父母親的就在想:“我怎么還不死?我怎么要靠他們的施舍來給我生存的保證?”后代看到老年人感覺是負擔,老年人看著后代又感覺要看很多面子,

20、也處于一個更不幸福的狀態(tài)。材料四、五、均摘編自陳志武:金融的邏輯【材料六】如何正確對待包括儒家思想在內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 對待中國古代傳統(tǒng)文化的態(tài)度問題,近代以來一直存在著兩種對立的思想傾向:一是國粹派,認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一切都好,甚至對二十四孝也不加批判地完全肯定:一是西化派,把中國落后的一切根源歸之于文化傳統(tǒng),主張完全拋棄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而全盤西化。請回答下列問題:(1)材料一涉及了儒家的哪些主要思想?(2分)承載這些思想的儒家經(jīng)典在歷史上發(fā)揮了怎樣的積極作用(4分)(2)列舉秦漢至兩宋時期的“帝國文化”形成過程中儒學家的努力。(6分)(3)依據(jù)材料三,指出顧炎武對儒學進行了怎樣的取舍?顧炎武等明清之際的思想家,對儒學進行取舍給社會帶來怎樣積極的影響?(6分)(4)依據(jù)材料四、五,結合所學分析儒家文化的影響。(6分)(5)根據(jù)上述材料,對于儒學這一傳統(tǒng)文化我們應有怎樣的正確態(tài)度?(1分)2012學年度上學期第2次月考高三級歷史科試題答卷座位號:25(1)(2)(3)(4)26(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