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人教版語文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第6-10課同步學案_第1頁
2018-2019年人教版語文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第6-10課同步學案_第2頁
2018-2019年人教版語文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第6-10課同步學案_第3頁
2018-2019年人教版語文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第6-10課同步學案_第4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第二單元置身詩境緣景明情第 6 課春江花月夜一、整體把握關(guān)于這首詩的層次劃分, 近人歧見紛紜。 同學們認為, 此詩應(yīng)分為幾個部分?每部分的內(nèi)容分別是什么?答案 第一種:此詩應(yīng)分為三個部分。開頭八句為第一部分,依題目摹寫春、江、花、月、夜的幽美景色,側(cè)重描繪皓月當空,光照整個江天,天地一派空明的美妙境界。接下八句為第二部分, 由月之“照”人,從描寫景色轉(zhuǎn)向觀照人生,思索茫茫人生與漫漫宇宙之間的相互關(guān)系。 余下二十句為第三部分,由觀照人生進而抒寫人間思婦游子的離愁別恨,謳歌對愛情的向往和對幸福的憧憬。概而言之, 這一部分又分為兩層:從“白云一片去悠悠”到“魚龍潛躍水成文”一層,寫思婦懷人; 從“昨

2、夜閑潭夢落花”到最后為一層,寫游子想家。第二種:從整體上看,全詩可分為前后兩大部分。從開頭到“但見長江送流水”,主要是由春、江、花、月、夜美景的描繪,引發(fā)出對宇宙、人生的哲理思考。從“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蒲上不勝愁”至最后,詩人馳騁想像, 將人們引入一個情思更為濃郁的詩境,感受游子、思婦的兩地想念、相思之情。二、細部探微1 詩中 “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一句在全詩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案承上啟下, 緊承上句“望相似”而來,由上半篇的自然景色轉(zhuǎn)到了人生圖像,引出下半篇男女相思的離愁別恨。2 翻譯下列詩句。(1)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譯文:_(2)汀上白沙看不見。譯文:_(3)

3、月照花林皆似霰。譯文:_答案 (1)月光照進思婦的門簾,照在她的搗衣砧上,卷不走,拂不掉。 (2)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和在一起,看不分明。 (3) 月光照在鮮花、樹林上,就像雪珠一樣潔白晶瑩。一、中心主旨這篇作品既不像南朝山水詩那樣著力模山范水, 也不像玄言詩那樣枯燥說理, 更不是一首單單抒發(fā)兒女離情別緒的愛情詩, 而是將多種詩情合為一體。 作者憑借對春江花月夜的描繪,盡情贊頌大自然的奇麗景色,謳歌人間純潔的愛情,把對游子、思婦的同情擴展開來,與對人生哲理的思考、宇宙精神的探究結(jié)合在一起,匯成一種情、 景、理水乳交融的優(yōu)美深邃的意境。二、寫作特色1景、情、理完美結(jié)合。全詩將寫景、抒情、議論完美地

4、融合在一起,寫出了春、江、花、月、夜五種美景,以月為主要描寫對象, 在抒情和議論時也緊緊地圍繞著月光來展開。 從人之初與自然之初的關(guān)系加以探討,堪稱是宏大的議論,但不空洞生硬,而是由江月生發(fā)。同時,抒發(fā)的是人間最常見的離人思婦的相思之情, 亦是人間最普遍、 最永恒的感情, 且能把這種感情完全置于月夜之下來發(fā)揮。2本詩具有韻律美。本詩韻律饒有特色,全詩共三十六句,四句一換韻,共換九韻。以平聲起首,全詩隨著韻腳的轉(zhuǎn)換變化,平仄的交錯運用,一唱三嘆,前呼后應(yīng),既回環(huán)反復,又層出不窮,音樂節(jié)奏感強烈而優(yōu)美。三、文白對照春江潮 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月亮出來了!在潮水中央,在江潮涌向海潮的地方。滟滟

5、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隨著千萬里春潮蕩漾,千萬里春江漲滿月光。江流宛轉(zhuǎn)繞芳甸,月照花林江水彎過芳香的平野,月光照在鮮花、樹林上,就像雪珠一皆 似霰;樣潔白晶瑩;空里流霜不覺飛,汀 上白沙看空中流灑著月色如霜,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和在一起,看不 見。不分明。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水碧澄澄,長天也碧澄澄,只剩下皎皎的圓月一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江畔什么人最初見到江上月?江月又從哪年起默默照著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人生一代代沒有窮盡,江月一年年始終如一。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不知江月等待什么人,只見長江送走東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6、一片白云飛去不回頭,留給青楓浦一片離愁。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誰家的游子今夜漂泊江船上?相思的人兒在哪座明月樓頭?可憐樓上月徘徊,應(yīng)照離人妝鏡臺。惹人的月影在樓上徘徊,該照見她那梳妝的鏡臺。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月光照進思婦的門簾,照在她的搗衣砧上,卷不走,拂不掉。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嗫嗵魍瑓s聽不著你的聲息,愿化為月光,流照千里外的你。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千里月明,大雁不傳你的音訊,魚躍江心,空皺出滿江的波紋。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昨夜夢中,花落進悠悠江水,春要歸去了,你卻還不回家。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ㄒ呀?jīng)落去,月亮也快落

7、了,江水流春,就像是流水送落花。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西斜的月亮沉入茫茫的海霧,碣石、瀟湘,望不盡山山水水限路。的路。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lián)u到底有幾個人能踏著月色歸來?落月?lián)u蕩著 愁人的情滿江樹。情思滿江的樹。一、基礎(chǔ)知識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全都正確的一組是A 霰 (xi àn)發(fā)酵 (xi參與 (y ù)同仇敵愾 (k ài)ào)()B滟滟 (y àn)內(nèi)訌 ( n)恪守 (k è)垂涎三尺 (xi án)C碣石 (ji )é 諂媚 (ch n)懦弱 (nu ò)莘莘學子 (sh n)D扁舟 (p

8、i n)創(chuàng)傷 (chu 聯(lián)袂 (mèi) 戛然而止àn)(á)答案C解析A “酵”讀jiào; B.“ 訌 ” 讀hòn; D.“ 創(chuàng) ” 讀chun, “ 戛 ”讀jiá。2下列詩句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A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升。B江流婉轉(zhuǎn)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C可憐樓上月徘徊,應(yīng)照離人裝鏡臺。D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答案D解析A 升 生; B.婉 宛; C.裝 妝。3下列加點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 愿逐月華流照君逐:逐漸B月照花林皆似霰霰:雪珠C青楓蒲上不勝愁勝:承受D應(yīng)照離人妝鏡臺離人:離家在外的人答

9、案A解析逐:追隨。4 下列語句有誤的一項是 ()A因一雙臭襪子發(fā)生口角,武漢工程大學一男生龔某用水果刀于5 月 8 日將同宿舍室友刺死,再次上演了“馬加爵”的悲劇。B2008 年 5 月 12 日 14 時 28 分,四川汶山縣發(fā)生8.0 級強烈地震。溫家寶總理親認總指揮,乘專機赴災(zāi)區(qū)指揮部署防震救災(zāi)工作。C象征著“和平、友誼和進步”的奧運火炬,于2008 年5月8日17 時登上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峰頂。D胡錦濤于 2008 年 5 月 8 日訪日期間,和日本首相福田康夫簽署聯(lián)合聲明:確認中日不構(gòu)成威脅,中日領(lǐng)導人原則上隔年互訪。答案B解析“ 指揮 ”和 “ 部署 ” 語意重復。二、文本閱讀

10、閱讀課內(nèi)文段,完成56 題。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江流宛轉(zhuǎn)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5這段詩歌共描述了哪幾種景物?答案春、江、花、月、夜五種景物。6“江畔何人初見月? 江月年年望相似”一段體現(xiàn)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答案 體現(xiàn)了詩人對宇宙生成、 人類本源的思索, 對人類在宇宙間生存狀態(tài)的思考: 宇宙永恒,明月常在,而生命又何其短暫;而整個人類又是代代相傳,無窮無盡,與明月共存于天地之間!感情哀而不傷,充盈著熱烈、達觀之氣。三、課堂

11、延伸閱讀下面一首古詩,回答78 題。月夜杜甫今夜 鄜州 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香霧云鬟 濕,清輝 玉臂寒。何時倚虛幌 ,雙照 淚痕干!注鄜 州:現(xiàn)陜西省富縣。 云鬟:婦女的鬟發(fā)。 清輝:指月光。虛幌:薄而透明的帷帳。雙照:月光照著詩人和妻子。7賞析詩中“月亮”這一意象的作用。答案在中國民俗和古典詩歌中,月亮是團圓的象征。 唐代詩人張九齡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佳句, 宋代大詩人蘇軾的“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更是膾炙人口。杜詩月夜 描繪的是一幅月圓人不圓的畫面,作者借“月亮”意象至少有三個作用:勾起詩人對妻兒的思念之情; 頸聯(lián)對月下妻子的描寫, 渲染了妻子思念丈夫的凄楚

12、的氛圍,增強了感染力; 表達出明月千里寄相思的主題,給讀者創(chuàng)出了很大的想像空間,收到了言有盡而意無窮的藝術(shù)效果。8這首詩主要運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請簡析。(756 年) 六月杜甫為安史答案 這首詩主要運用了主客移位的表現(xiàn)手法。唐天寶十五年叛軍所捉, 送到淪陷后的長安, 當時其妻小寄居在鄜州羌村,作者望月思家, 寫下這首名篇。首聯(lián)想像妻子思念自己的情形; 二聯(lián)用小兒女“未解”“憶”,反襯妻子“獨看”的“憶”;三聯(lián)設(shè)想妻子獨自看月而孤獨地久立的形象, 進一步映襯妻子思念自己的深情, 從對面透過一層的寫法, 表達自己的思家之情; 因兩地看月各有淚痕, 這就激起了結(jié)束這種相思之苦的強烈愿望, 于是結(jié)句反

13、問:“什么時候, 我和你能倚著幃幕看月, 那時你我都不用因分居兩地看月相思而淚流不止了。 ”這就是巧用主客移位的寫法, 使全詩之情纏綿悱惻而不衰颯頹唐。四、語言運用9將下面的長句改寫成3 個語意連貫的短句。(可刪改個別字詞)唐代詩人張若虛筆下那姣好和媚人的被中國人寄托了無盡的美好想像和幸福向往的在人們心目中是圣潔、美好、 吉祥的象征的明月常常在皓月當空、清輝瀉地的夜晚激起異鄉(xiāng)游子熾烈的鄉(xiāng)思。答案(1)唐代詩人張若虛筆下的明月是多么姣好和媚人!(2)她常常在皓月當空、清輝瀉地的夜晚,激起異鄉(xiāng)游子熾烈的鄉(xiāng)思。 (3)人們把她看做圣潔、美好、吉祥的象征,對她寄托了無盡的美好想像和幸福向往之情。10把

14、下面一句話加以擴展,強調(diào)一首好詩,給你帶來的好處。一首好詩,往往總是最大限度地刺激和調(diào)動你的想像。答案 一首好詩, 往往總是能夠最大限度地刺激和調(diào)動你的想像。 給你一朵浪花, 叫你去想像大海的浩渺; 給你一鉤彎月, 叫你去想像夜空的深邃; 給你一顆露珠,叫你去想像黎明的清新。第 7 課夜歸鹿門歌一、整體把握從夜歸鹿門歌的題目就可看出,這首詩有紀實之意,誦讀全詩之后,概述這首詩描寫了一件什么事?用原文的詩回答,并加以解釋。答案“余亦乘舟歸鹿門”,我也乘著船,要回到鹿門去。二、細部探微1 寧靜、清幽之地,作者卻說道 “ 惟有幽人自來去 ” 。這句中的 “ 幽人 ” 是指誰?體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心境?請

15、結(jié)合全詩作簡要分析。答案 這里的“幽人”既是龐德公, 又是詩人自況。這一句是說, 詩人隱居在這里,與世隔絕,周圍只有山林, 一個人孤獨的來來去去。 像當年龐德公也在這里隱居,詩人步他后塵,在這里一個人生活。在這個天地里,人與自然融合在一起,心中是多么的寧靜、超脫和悠然自得。2 作者漸行漸遠,江上的喧鬧已然遠離,作者由江上到達了山間,那山間的景象又是怎樣的?作者是如何將這山間之景和江邊之景組成一個和諧統(tǒng)一的詩境的?答案山中之景: “鹿門月照開煙樹”,朦朧的樹影被月光映照得格外美妙,使人陶醉了,不知不覺間到達了“龐公棲隱處”。此處是“巖扉松徑長寂寥”,景色是何等的寧靜、清幽。江邊之景側(cè)重寫世俗,人

16、們喧鬧著爭渡回家,但詩人保持著超脫、瀟灑的心態(tài);山寺之景側(cè)重寫詩人隱居,與世隔絕,孤獨寂寞。從第一個場景到第二個場景,是詩人從塵世生活歸到一人隱居,這中間突出了詩人的隱士形象,表現(xiàn)出他恬然灑脫的隱逸志趣。因此,這兩個場景構(gòu)成的詩境是和諧統(tǒng)一的。一、中心主旨孟浩然四十多歲赴長安謀求政治出路,沒有得到理想的結(jié)果?;氐郊亦l(xiāng)決心以龐德公為榜樣, 隱跡山林, 以表現(xiàn)自己的隱士情感。本詩借回鹿門的所見所感抒發(fā)自己隱居的幽雅興致,也透露出了孤寂無奈的心情。二、寫作特色本文運用的最突出的藝術(shù)手法是對比。開頭兩句,以山里鐘聲和天色將晚表現(xiàn)靜的一面,用渡口爭渡表現(xiàn)嘈雜的一面,兩相對照,更顯隱者的超俗清靜。三、四兩

17、句則用村人的忙碌和詩人的閑適作對比,突出了他的隱士風范。三、文白對照山寺鐘鳴晝已昏,漁梁渡頭爭渡山寺里的鐘聲響起,天色已經(jīng)黃昏,漁梁渡口人們爭著過喧。河喧鬧不已。人隨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歸鹿門。行人沿著沙岸向江村走去,我乘著小舟返回鹿門。鹿門月照開煙樹,忽到龐公鹿門山的月亮照清楚了朦朧的樹影,不覺中忽然來到龐公棲隱處。隱居的地方。巖扉松徑長寂寥,惟有幽人自巖穴的山門及松間的小路靜悄悄的,只有我這個隱者獨自來去。來來去去。一、基礎(chǔ)知識1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有三個相同的一組是()A 緝私編輯修葺開門揖盜B揣摩端倪湍急惴惴不安C綺麗犄角倚仗掎角之勢D啜泣拾掇輟學氣息惙然答案D解析A “ 緝”

18、 讀 j ,“輯 ” 讀 j í,“ 葺 ” 讀 qì,“揖 ” 讀 y;B. “ 揣 ” 讀 chui,“ 端 ”讀 dun,“ 湍” 讀 tu n,“ 惴 ” 讀 zhuì;C.“ 綺” 讀 q,“ 犄” 讀 j ,“ 倚 ” 讀 y,“ 掎 ” 讀 j ; D.“ 啜 ”讀 chuò,“ 掇 ” 讀 duo, “ 輟” 讀 chuò, “惙” 讀 chuò。2 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A 喧鬧糜爛驅(qū)利避害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漏B脈搏宣泄一言九鼎無事不登三寶殿C蟬聯(lián)輻射倉皇失措差之毫厘,繆以千里D急燥熾烈鉤心斗角長江后浪

19、推前浪答案B解析A 驅(qū) 趨; C.繆 謬; D.燥 躁。3 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恰當?shù)囊痪涫?)A 看得出, 他對我們的工作還算滿意,心情很好, 否則就不會對我們這樣娓娓而談了。B由于知識程度和知識視野的深廣,他們對新課程的理解、掌握就顯得高屋建瓴、游刃有余。C孩子一入學就嶄露頭角,較早地占有了領(lǐng)先地位,參加競賽機會多,脫穎而出就相對容易。D他把相聲演員的話轉(zhuǎn)述得栩栩如生、歷歷在目,引得人們哄堂大笑。答案D解析“ 歷歷在目 ” 指清清楚楚地呈現(xiàn)在眼前。多用于畫面、情境,用于“話 ” 不妥。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A 縱觀科學史,科學的發(fā)展與全人類的文化是分不開的,在西方是如此

20、,在中國也是如此。B我們車間的檢驗工作,由于工作突出,一連三個月被評為全廠的優(yōu)勝單位。C這家老字號食品廠規(guī)模不大,但從選料到加工制作都非常講究,生產(chǎn)的食品一直都是新老顧客備受信賴的。D王林呆在實驗室里半個月,好像與世隔絕了,所以他回到家,強迫著自己看了十天的報紙。答案A解析 B 去掉 “ 的檢驗工作 ”; C.“ 生產(chǎn)的食品一直都是新老顧客備受信賴的 ”,錯誤使用了被動句, 是產(chǎn)品備受信賴, 而不能說是顧客備受信賴; D.“ 看了十天的報紙 ” 有歧義,是指 “近十天來的報紙,還是看的時間是十天” ,不明確。二、文本閱讀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完成第5 題。夜歸鹿門歌孟浩然山寺鐘鳴晝已昏,漁梁渡頭爭

21、渡喧。人隨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歸鹿門。鹿門月照開煙樹,忽到龐公棲隱處。巖扉松徑長寂寥,惟有幽人自來去。5 詩的前兩句描繪了一幅怎樣的圖景?作者運用了什么表達技巧?請結(jié)合詩句作簡要分析。答案 詩的前兩句作者描繪了一幅江邊之景。 運用了對比的手法, 聽著山寺傳來黃昏報時的鐘聲, 望著渡頭人們搶渡回家的喧鬧。 這悠然的鐘聲和嘈雜的人聲, 顯出山寺的僻靜和世俗的喧鬧,兩相對照,喚起聯(lián)想。詩人在船上閑望沉思的神情、瀟灑超脫的襟懷,隱然可見。三、課堂延伸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第6 題。孤雁崔涂幾行歸塞盡,念爾獨何之?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遲。渚云低暗度,關(guān)月冷相隨。未必逢 矢曾繳,孤飛自可疑。6 (1)

22、 談?wù)勀銓@首詩思想內(nèi)容的理解。(2)簡要分析這首詩的藝術(shù)手法。答案(1)作者以孤雁自喻,借孤雁寄托自己漂泊流離、孤凄憂慮的羈旅之情。(2)一是托物喻人;二是運用了心理描寫;三是以景物渲染了凄冷的氛圍。四、語言運用7把下列三組詞語擴充為三句話,然后組成一個排比句式的語段,每組第二個詞語要求擴充為一個反問句。石影身影灑脫溫柔青竹風骨鐵骨錚錚白菊品格恬淡高潔 _ _ _答案那凜凜的石影,不正是他清癯的身影嗎?他是那樣灑脫溫柔。那淡淡的青竹,不正是他風骨的寫照嗎?他是那樣鐵骨錚錚。那傲霜的白菊,不正是他品格的縮影嗎?他是那樣恬淡高潔。8下面是某學生向老師祝壽時發(fā)言的一個片段,其中有四處不得體,請找出

23、來并加以修改。這次我們專程從全國各地光臨母校,給我們至今健在的恩師俞老師做壽。俞老師視名利淡如水, 看事業(yè)重如山, 八十高齡還在做學問。俞老師又把最近出版的大作贈送給我們幾個高足,我們都感到十分欣慰(1)將 _ 改為 _;(3)將 _ 改為 _;(2)將 _改為 _;(4)將 _改為 _。答案(1)“光臨”“回到”(2) “至今健在”“精神矍鑠”(3)“高足”“學生”(4) “欣慰”“高興”第 8 課夢游天姥吟留別一、整體把握全詩的 “ 詩眼 ”是哪兩句?答案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二、細部探微1詩人游的是天姥山,卻首先談瀛洲, 有何用意?作者是怎樣來表現(xiàn)天姥山的高峻的?答案 首先

24、就用“煙濤微?!钡腻薜碾y求、 難得來襯天姥山的可睹、 可尋,這便是陪襯、鋪墊的手法, 這使詩一開始就帶有神奇的色彩。 作者將它與五岳、 赤城、天臺進行比照,把其高聳的樣子寫得淋離盡致。 它縱可連天, 橫可遮天, 五岳赤城不在話下,萬丈天臺拜倒其腳下。事實上天姥山只不過是浙東一處靈秀之地,與天臺并峙,較五岳卻是小巫見大巫,這便是用陪襯、 夸張的手法營造一個神奇的氛圍, 神奇的色彩, 將我們一步步引向那夢幻境界。2 最后兩句,是全詩的詩眼,點醒了主題。對此有兩種觀點:一則認為,表現(xiàn)了消極避世,向往自由的思想; 一則認為, 表現(xiàn)了其蔑視權(quán)貴,譏諷現(xiàn)實的思想, 同學們怎么看呢?答案 其消極避世卻又不

25、像桃花源式的完全置身于世外, 其譏諷現(xiàn)實, 卻又不像屈原那般憤世嫉俗??偟膩碚f,李白身上集“儒、道、俠”三者于一體,有儒家的積極用事,有道家的消極避世, 又有俠客的仗劍豪情, 但他的追求個性自由、 蔑視權(quán)貴的精神是顯而易見的。由此我們便能明確其入夢的真正緣由和提及謝公的用意,把握仙境出現(xiàn)前后色彩的對比意圖,便迎刃而解了。思維的火焰總是難以熄滅,讓我們在一番離奇的遐思和古樸的旋律中,與古人相知,與古人相別。3 說說第一段中寫景的角度。答案正面描寫:“煙濤 睹”。側(cè)面(對比 )描寫:“天姥連天 東南傾”。一、中心主旨全詩通過對夢中天姥山的描述, 表現(xiàn)了自己徜徉山水的樂趣。 詩歌后兩句更是點亮了全詩

26、的主題,表現(xiàn)了對權(quán)貴的蔑視,對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二、寫作特色1采用了浪漫主義手法,展開充分的想像,描繪了天姥山的盛景。它的主體部分(“云青青兮欲雨 仙之人兮列如麻”)是關(guān)于神仙世界的描寫。但詩人的游仙之念決不同于那種完全置身世外的幻想, 他之所以向往神仙的世界, 是因為他鄙棄黑暗的現(xiàn)實世界。 這一點, 詩人在結(jié)尾中有明白的表示:“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這才是全詩的主旨。從這里可以看出詩人追求個性自由和蔑視權(quán)貴的精神。李白的浪漫主義創(chuàng)作方法在這首詩里表現(xiàn)得很明顯。 一是豐富的想像。 詩人的想像有來源于民間傳說的, 例如關(guān)于仙境的種種細節(jié)描寫, 也有出于詩人個性和愛好的, 例如明

27、月“送我至剡溪”,這跟“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下獨酌 )一樣,是詩人把月看成最親密的朋友。 二是大膽的夸張。 這種夸張不是簡單的放大事物的原貌, 而是融合著詩人的美好情感,如詩的開頭寫天姥山橫空出世的雄姿, 其中就蘊含著詩人對天姥山的景仰和向往之情。杜甫說李白“飄然思不群”,于此可見一斑。2高度的夸張和豐富的想像。作者描寫現(xiàn)實中的天姥山已經(jīng)體現(xiàn)了高度的夸張,描寫夢游天姥山的幻境更體現(xiàn)了豐富奇特的想像。 詩人的想像力像天馬行空一樣無拘無束,隨著想像羽翼的飛翔,在筆端展現(xiàn)了變幻萬千的景象,創(chuàng)造出了和丑惡現(xiàn)實對立的神奇壯麗的境界,炫人眼目,動人心弦。三、文白對照??驼勫蓿瑹煗⒚P藕胶5娜?/p>

28、談起東海仙山瀛洲,說它在煙濤浩渺中,實難求;越人語天姥,云霞明滅或可睹。難尋求;越人說起那里的天姥山,云霞或明或暗,間或可見。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天姥山高聳入云,橫臥天際,山勢高過五岳遮蓋赤城,其勢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無比。天臺山,傳說高達四萬八千丈,面對天姥山,好像要東南傾。拜倒在它的東南面。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我想依據(jù)越人的傳說夢游吳越,于是一夜飛越,伴明月鏡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來到鏡湖邊。明月清輝,把我身影映在湖里,不久又把我的至剡溪。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身影送到剡溪。當年謝靈運的住處,至今猶在,清波蕩漾,猿啼。腳著謝公屐,身登猿猴長啼,景致凄凄。我腳穿著謝靈

29、運的登山木屐,攀登高青云梯 。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聳入云的山路。在云間的山腰,看見東海日出,半空中傳來雞。千巖萬轉(zhuǎn)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天雞鳴啼。山巖迂回,道路萬轉(zhuǎn),迷戀著鮮花,依倚著山石,已暝。熊咆龍吟殷巖泉,栗深林不覺天色已晚。熊在怒吼,龍在長吟,巖泉在震響,深林為之兮驚層巔。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戰(zhàn)栗,峰巒為之震驚。烏云沉沉低垂,似乎快要落雨,水波蕩漾,兮生煙。列缺霹靂,丘巒崩摧。洞天石扉,訇然湖面騰起云煙。閃電霹靂,使山巒崩塌。仙府石門,在隆隆中開。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聲中打開。天空青湛湛,望不到邊,日月交相輝映,照耀著金銀臺。霓為衣兮風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銀臺。云神們以彩虹為衣

30、,以風作馬,他們踩踏祥云,紛紛飄下。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老虎奏起琴瑟,鸞鳥拉著車駕,仙人翩翩起舞,列隊縱橫如麻。忽魂悸以魄 動,恍驚起而長嗟。惟覺時之枕席,忽然心頭一顫,猛然醒來,長嘆一聲。此時看見的,惟有身邊枕席,失向來之煙霞。方才美麗的仙境,已經(jīng)無影無蹤。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世間的行樂之事,實在如同夢幻,萬事從古都像東去流水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一般。我與諸君作別,不知何時回還?暫且放養(yǎng)白鹿,在那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安能摧眉折腰青崖之間。要走就騎上它去訪問名川大山。我豈能低頭彎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去侍奉權(quán)貴,使我不能逐笑開顏?一、基礎(chǔ)知識1下列詞語中加點

31、的字,讀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A 天姥 (m)殷巖泉 (y n)漂白 (pi o)刨床 (p áo)B剡溪 (sh àn)木屐 (j )威嚇 (xi )à 呼號 (h áo)C澹澹 (d àn)淥水 (l ù)起哄 (h n)泡貨 (p o)D恍然 (hu n)訇然 (h n)伎倆 (li n)拘泥 (n )ì答案D解析A “漂 ” 讀 pi o,“ 刨 ” 讀 bào; B.“ 嚇 ”讀 hè; C.“ 哄 ” 讀 hòn。2 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 煙濤微茫信難求信:實在

32、淥水蕩漾清猿啼淥:清澈B失向來之煙霞向來:原來須行即騎訪名山須:等待C洞天石扉,訇然中開訇然:形容聲音很大我欲因之夢吳越因:于是D恍驚起而長嗟恍:恍然,猛然迷花倚石忽已暝暝:天黑,夜晚答案C解析因:依據(jù)。3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A 如果國內(nèi)金融機構(gòu)不在服務(wù)質(zhì)量、風險控制水平及銀行的企業(yè)文化等方面下工夫,要應(yīng)對外國金融機構(gòu)涌入的挑戰(zhàn)是不容易的。B今明兩年要擴大醫(yī)療試點范圍,完善相關(guān)政策,到 2008 年在全國農(nóng)村基本建立新型農(nóng)村合作醫(yī)療。C面對強大的競爭對手, 中國汽車工業(yè)通過強強聯(lián)合的方式來實現(xiàn)文化產(chǎn)業(yè)的集團化,無疑是一個重要的舉措。D由于中國農(nóng)業(yè)的“弱質(zhì)性”產(chǎn)業(yè)地位,加之在市場供需

33、方面,農(nóng)民處于市場信息不暢的弱勢地位,作為工業(yè)原料和城市居民必需品的農(nóng)產(chǎn)品依然低廉。答案C解析A 關(guān)聯(lián)詞位置不當,“ 如果 ” 應(yīng)放在 “ 國內(nèi)金融機構(gòu) ” 后; B. 成分殘缺,應(yīng)在“合作醫(yī)療 ” 后加 “制度 ” ;D. 主謂搭配不當,應(yīng)在“農(nóng)產(chǎn)品 ”后加 “ 價格 ” 。二、文本閱讀閱讀下列詩段,回答45 題。世間行樂亦如此, 古來萬事東流水。 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 須行即騎訪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4 “且放白鹿青崖間 開心顏?”一層體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人生追求?答案體現(xiàn)了作者蔑視權(quán)貴,追求自由生活的理想。5“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兩句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

34、的情緒?答案消極的思想情緒。三、課堂延伸閱讀下文,回答68 題。西上蓮花山, 迢迢見明星。 素手把芙蓉, 虛步躡太清 (太空 )。霓裳曳廣帶, 飄拂升天行。邀我至云臺,高揖衛(wèi)叔卿(仙人名 )?;谢信c之去,駕鴻凌紫冥。俯視洛陽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盡冠纓。 (李白古風 ·十九 )注 豺狼,指安祿山及其部下。6這首詩的前十句描寫了怎樣的太虛幻境。(不超過 10 字)答案超塵脫俗,神奇縹緲。7與夢游天姥吟留別相比,兩首詩的主旨的最大不同是什么?答案 夢表現(xiàn)了詩人不事權(quán)貴的傲岸性格; 古表現(xiàn)了詩人出世和入世的思想矛盾和憂國憂民的思想。8在藝術(shù)上,這首詩采用了_神奇想像,將仙境與塵世

35、,出世與入世,飄逸與沉重,一并交織在瑰麗奇幻的藝術(shù)境界中。答案浪漫主義四、語言運用9夢游天姥吟留別是一首游仙詩, 通過合理想像, 用現(xiàn)代散文的語言再現(xiàn)夢中仙境。答案閃電劃過天際,驚雷震響長空。山巒崩塌,大地動搖。 仙境的石門轟然一聲從中間打開。放眼望去,青色的高空廣闊無邊,望不到邊際,在日月的光輝照耀下,金銀的亭臺樓閣發(fā)出奪目的光彩。云中的神仙們披著彩霞作為美麗的衣裳,架著長風當作自己的寶馬,紛紛趕來,參加盛大的宴會。你看,那彈琴的是溫柔的老虎,那架車的是嫵媚的鸞鳥。仙人們濟濟一堂,歡歌笑語,其樂融融!10請簡要說明下面漫畫的畫面內(nèi)容,并揭示其中的寓意。(70 字左右 )答案 畫面上的主體部分

36、是兩具山羊骷髏, 正頂撞在小河上的獨木橋中間。 雖然它們都已喪失了生命,成了骷髏,可雙方誰也不肯退讓。寓意:因互不相讓而兩敗俱傷。第 9課登岳陽樓一、整體把握這首詩寫了哪些景物?這些景物有何特點?答案景物有洞庭水、岳陽樓、吳楚大地、天地日月星辰、孤舟、關(guān)山、涕泗欄桿。這些景物壯闊而悲涼。二、細部探微1 結(jié)全詩句,賞析“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月浮” 一聯(lián)中 “ 坼 ”“ 浮 ” 的表達效果。答案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月浮”既是實寫,又寓想像。從樓上望去,洞庭湖把祖國東南之地分為兩半, 水天相連, 似乎天地都在湖水中日夜浮動。一“坼”一“浮”,把洞庭湖的氣象描繪得壯闊而又生動形象。2 頸聯(lián) “ 親朋

37、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 ,詩的意境由寬闊突然轉(zhuǎn)入狹窄,聯(lián)系尾聯(lián),試分析作者在詩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答案 在詩的尾聯(lián),詩人又從狹處跳到闊處,從個人推及國家。“戎馬關(guān)山北”五字,體現(xiàn)出詩人胸中裝有黎民社稷,襟懷無比寬廣。一、中心主旨這首詩是詩人登岳陽樓而望故鄉(xiāng),觸景感懷而作。這首詩表達的是憂國傷時之感和身世凄涼之嘆。 首聯(lián)寫早聞洞庭盛名, 然而到暮年才實現(xiàn)目睹名湖的愿望。 表面看有初登岳陽樓之喜悅, 其實意在抒發(fā)早年抱負至今未能實現(xiàn)之情。頷聯(lián)寫洞庭的浩翰無邊。 頸聯(lián)寫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懷才不遇的心情。尾聯(lián)寫眼望國家動蕩不安,自己報國無門的哀傷。二、寫作特色1意境雄渾闊大,胸懷寬廣深沉。在詩人

38、的筆下,洞庭幾乎包容了整個天地萬物,并且主宰著它們的沉浮, 日月星辰都隨著湖水的波動而飄蕩起落, 一派壯闊的圖景展現(xiàn)在讀者眼前。這兩句描繪洞庭氣象的詩,成了千古絕唱,為歷代詩人和詩論家嘆服。2表現(xiàn)手法鮮明獨到。這首詩充滿了強烈的現(xiàn)實生活氣息,敘事寫景反映出當時的社會情況和歷史氣息。反襯手法的運用更鮮明地突出主旨。3風格“沉郁頓挫”。這種風格在這首詩中得到了充分體現(xiàn),是詩人的生活經(jīng)歷、思想個性以及時代特色的有機統(tǒng)一。三、文白對照昔 聞 洞庭水 ,今 上 岳陽樓。早就聽說洞庭湖的盛名,今天終于登上了岳陽樓。吳楚東南坼 ,乾坤日雄闊壯觀的大湖,將吳楚分割在東南兩域,日月星辰和大月浮。地晝夜都浮于其上

39、。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親朋好友們音信全無,我年老多病,乘孤舟四處漂泊。戎馬關(guān)山北,憑軒涕泗流。北方邊關(guān)戰(zhàn)事又起,我倚欄桿遠望淚流滿面。一、基礎(chǔ)知識1 下列加點字的讀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A 蹩腳 (bi )é 乾坤 (qi n)á斡旋 (wò)大大落落 (l )B戎馬 (r ón)擢升 (zhu ó)女紅 ( n)歃血為盟 (sh à)C涕泗 (s )ì 詮釋 (qu án)襁褓 (b o) 與時俱進 (y ù)D剽悍 (bi o)鞭撻 (t )à唱喏 (r )自給自足 (j )答案B解析

40、A “落 ” 讀 lu ;C. “與 ” 讀 y; D. “剽 ” 讀 pi o。2 下列解釋不正確的一組是 ()A 吳楚東南坼坼:分裂,引申為劃分B親朋無一字字:文字,指書信C老病有孤舟老?。和系脮r間長的疾病D戎馬關(guān)山北關(guān)山:關(guān)口山岳,指北方邊關(guān)答案C解析老?。耗昀锨疑?。3下列詩句無錯別字的一項是()A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B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C親朋無一自,老病有孤舟。D戎馬關(guān)山北,憑軒涕四流。答案A解析B夜月; C.自字; D.四 泗。4下列對登岳陽樓的分析,錯誤的一項是()A 登岳陽樓是杜甫中年時期的作品。B登岳陽樓意境宏大,煉字煉句準確。C登岳陽樓中,“昔、今”二字有深刻的

41、含意。D登岳陽樓首聯(lián)形象逼真地描畫了洞庭湖水勢浩瀚無邊無際的巨大形象。答案A解析登為其晚年作品。二、文本閱讀閱讀下列詩,完成第5 題。登岳陽樓杜甫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月浮。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guān)山北,憑軒涕泗流。5 結(jié)合詩作,談?wù)勗娮魇侨绾螌ⅰ扒椤迸c“景”巧妙地結(jié)合在一起的。答案首聯(lián)兩句,即揭示登樓的題旨,寫自己夙愿終償?shù)男老仓椤nh聯(lián)兩句,極度夸張地寫出登樓所見。 坼吳楚而浮乾坤, 這是形容樓前浩渺無垠的洞庭湖的水勢。吳楚之地好像被這個大湖分為兩半,洞庭湖太廣大了, 天地日月都像是在其中漂浮著,不論白天還是夜晚。這四句,寫出登臨所見之景。后面四句,則寫登臨所生之

42、情。然而并非上四句只寫景,與情不相關(guān),下四句只寫情,與景不搭界。前后兩部分的關(guān)系是情因景生,景以情襯,渾然一體, 組成有機的抒情感懷意境。頸聯(lián)兩句, 因湖山之景而觸動身世之悲寫滿腹的孤身漂泊之感與萬里鄉(xiāng)關(guān)之思。當時杜甫從蜀中東下, 在岳陽樓上必然想起吳楚的親友,故“吳楚”跟“親朋”連接起來了。他出峽之后, 長期在水上漂泊流浪,所以看到“乾坤日月浮”的泱泱大水, 就跟自己“老病孤舟”的凄慘晚景聯(lián)系起來了。此處的哀情和上四句的闊景就是如此有機結(jié)合的。中間這兩聯(lián),上聯(lián)側(cè)重景,下聯(lián)側(cè)重情,而又連為一體,以景物的闊大和孤身漂泊的痛苦互相映襯,藝術(shù)效果極為佳妙。 末聯(lián)仍是登樓時所感, 然已由身家及于時事國

43、運,表現(xiàn)了詩人愈在個人不幸之時愈不忘政局國情的高尚品格。全詩抒寫的感情是孤苦沉郁的,但描繪的景物卻是壯闊無比的。從壯闊無比的景物中可以窺見杜甫胸襟之寬,決不因身世的漂泊就意志消沉。三、課堂延伸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67題。與夏十二登岳陽樓李白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云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涼風起,吹人舞袖回。注此詩寫于李白流放途中遇赦之后的秋季,夏十二,李白的朋友,排行十二。6古人評詩時常用“詩眼”的說法,所謂“詩眼”往往是指一句詩中最精練傳神的一個字。你認為這首詩頷聯(lián)兩句中的“詩眼”分別是哪一個字?為什么?請結(jié)合全詩簡要賞析。答案“引”和“銜”是頷聯(lián)的詩眼?!?/p>

44、引”字運用擬人手法,寫雁兒懂得人情,使無情感的雁鳴富有思想感情;“銜”字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群山連綿,環(huán)抱簇擁的形象特點,使靜態(tài)的形象動態(tài)化,給人以奇妙的情趣和悠遠的遐思。7對第三聯(lián)“云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所運用的藝術(shù)表現(xiàn)手法作簡要分析。答案第三聯(lián)運用夸張手法寫出了岳陽樓高聳入云的情狀,同時這兩句詩想像神奇,在云間連榻,在天上“行杯”,寫出了詩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四、語言運用8把下面的句子排列成一段語意連貫的話,并將序號寫在后面的橫線上。杜甫的憂生,主要表現(xiàn)在生不逢時的憂患他的詩人所具有的認真的個性也使他難于在這個時代有所作為杜甫所處的時代是一個危機四伏的時代這就使他在詩中時時流露出這種悲哀來

45、這個時代未能給他提供一個施展才干實現(xiàn)理想的環(huán)境和機會比如杜甫鐵堂峽 :“生涯抵弧矢,盜賊殊未滅。飄蓬逾三年,回首肝肺熱?!弊钅苷f明此種憂患心態(tài)答案9下面這段文字的若干句子中,句子內(nèi)容有語序不當?shù)?,請找出來進行調(diào)整,使語意連貫、合理。“安史之亂”是唐代文學發(fā)展的一個轉(zhuǎn)折點,也是唐帝國由盛轉(zhuǎn)衰的界標。當時,詩人杜甫就以積極入世的精神, 勇敢而忠實地反映現(xiàn)實生活, 即使在大局極端危急的情況下,也從來沒有失去信心。 在我國的詩壇上, 杜甫的教育作用、 美感作用和認識作用都是別人難以企及的。這就是后人將其人尊為“詩圣”,將其作品尊為“詩史”的理由。()句應(yīng)調(diào)整為_()句應(yīng)調(diào)整為_答案“安史之亂”是唐帝國由盛轉(zhuǎn)衰的界標,也是唐代文學發(fā)展的一個轉(zhuǎn)折點。在我國的詩壇上,杜甫的認識作用、教育作用和美感作用都是別人難以企及的。第 10課菩薩蠻 (其二)一、整體把握按常情, 作客異鄉(xiāng)的游子總以不得還故鄉(xiāng)而愁緒滿懷,但這首詞卻偏偏反過來說:“ 還鄉(xiāng)須斷腸 ”,這是為什么?這和詩人所要表達的主旨有什么關(guān)系?答案作客他鄉(xiāng)總有思鄉(xiāng)之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