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考語文期末專題復習文化常識訓練含答案_第1頁
人教版中考語文期末專題復習文化常識訓練含答案_第2頁
人教版中考語文期末專題復習文化常識訓練含答案_第3頁
人教版中考語文期末專題復習文化常識訓練含答案_第4頁
人教版中考語文期末專題復習文化常識訓練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人教版中考語文期末專題復習文化常識訓練含答案一、中考語文專項練習:文化常識1.1.古代行為禮儀中,不全屬于表示敬意的一組是()A.A.避諱 避席B.B.頓首 下拜C.C.拱手 作揖D.D.拂塵尾 軾車【答案】D D【解析】【分析】D D 塵尾,是一種于手柄前端附上獸毛(如馬尾、塵尾)或絲狀麻布的工具或器物,一般用作掃除塵跡或驅(qū)趕蚊蠅之用。不是表示敬意的。故答案為:D D【點評】本題考查的是文化常識的辨析能力??忌⒁馄綍r對課內(nèi)文章和注釋內(nèi)容的識 記和積累。2.2. 下列關于文學文化常識表述有誤的一項是()A.A. 更”古代夜間計時單位,一夜分為五更,每更約兩小時。半夜三更”指晚上三點至五點。

2、B.B. 社”是土地神, 稷”是谷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為國家的代稱。C.C. 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是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代表作有駱駝祥子茶館等。D.D. 傳記是記敘人物生平事跡的作品,一般由別人記敘,叫小傳;也有自述生平的,叫自 傳。【答案】A A【解析】【分析】A A.有誤, 半夜三更”指晚上十一點至凌晨一點;故選 A A。故答案為:A A【點評】本題考查學生文學常識的把握,文學常識正誤的判斷點是:作者名、稱謂、生活 時代、作品名、體裁、書中人物、主要情節(jié)、作品主題及風格、流派等?;仡櫵x文章的 相關情節(jié),根據(jù)問題作答即可。3.3.下列文學常識和文化常識表述有

3、誤的一項是()A.A. 變中見真諦。魯迅的故鄉(xiāng)通過閏土的變化揭示了當時社會的黑暗,法國作家莫泊桑 的我的叔叔于勒通過菲利普夫婦對于于勒的態(tài)度變化反映當時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之 間的社會現(xiàn)實。B.B. 成語溫故知新”撲朔迷離”水落石出”分別出自論語、北朝民歌木蘭詩、范仲淹 的岳陽樓記。C.C. 古人作品命名形式多樣,有的以地域命名,如柳河東集;有的以官職命名,如杜 工部集;還有的以字號命名,如東坡樂府。D.D. 諸子百家”是對春秋、戰(zhàn)國、秦漢時期各種學術派別的總稱。如儒家的孔子、孟子,道 家的老子、莊子,法家的韓非子,兵家的孫武等?!敬鸢浮緽 B【解析】【分析】ACDACD 表述正確。B B 水落

4、石出”不是范仲淹的岳陽樓記,而是出自歐 陽修的岳陽樓記 。故答案為:B B【點評】此題考查對文學和文化常識掌握的能力??疾闀r一般會涉及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 的基本知識以及稱謂、歷法、職官、地理、禮俗、文化典籍等。解答這類題目,要求學生 熟記學過的名家名篇的介紹和有關的文化常識。4.4.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A. 蒞臨:來到,來臨(多指貴賓)。多用于書面。B.B. 古人禮貌地稱呼別人的女兒一般用令愛”令媛”稱呼別人的兒子則用 令郎”C.C. 驛路:又叫 驛道”古時傳遞政府文書等用的道路,沿途設有換馬或休息的驛站。D.D. 紅樓夢中的瀟湘館是小說中榮國府里大觀園院落之一,薛寶釵的住所?!敬?/p>

5、案】D D【解析】【分析】 蒞臨”令愛”令媛”令郎”都是古語詞,到今天仍在使用。驛路”驛道”也是古語詞,是在古代社會的專有名詞。紅樓夢、薛寶釵、瀟湘館則是重點掌握的文 學常識。故答案為:D D【點評】 古代文化常識是指古代稱謂習慣、歷法、節(jié)氣、職官定位、地理、禮儀、古代音 律、科舉制度、宗法等文化內(nèi)容的統(tǒng)稱,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在日常學習和閱讀中, 我們要注意積累和記憶。5.5. 表述有誤的一項是()A.A. 冰心、泰戈爾、普希金都是著名詩人,其代表作分別有繁星吉檀迦利自由 頌。B.B. 范進中舉變色龍都運用了諷刺筆法,揭露虛偽,鞭撻丑惡。C.C. 深思高舉潔白清忠,汨羅江上萬古悲風”四面湖

6、山歸眼底,萬家憂樂到心頭”猶留正氣參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分別紀念的是屈原、范仲淹、文天祥。D.D. 古詩文中,傴僂、垂髫代指老人,提攜、黃發(fā)代指小孩,烽火、烽煙、干戈代指戰(zhàn)爭?!敬鸢浮緿 D【解析】【分析】D D 項有誤,傴僂、黃發(fā)代指老人,提攜、垂髫代指小孩。故答案為:D D【點評】本題考查對語文知識文化常識的掌握和辨析。答題時應注意,把各個選項對照相 應相關的語文知識或文學文化常識,找到關鍵語句,仔細推敲斟酌句子的意思和關鍵詞含 義,然后提取最關鍵的核心的扣題的語句,比照辨析正誤。6.6.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A.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他的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

7、后天下之樂而樂”激勵了一代又代人。B.B. 智取生辰綱的關鍵在于下蒙汗藥的時間和方式,吳用等好漢引誘對方上鉤全然不露疾 跡,楊志雖極精細,仍然中了計。C.C. 詞,又稱長短句,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是一首豪放詞,紅城子”是詞牌名, 密9 9下列文化常識表述錯誤的一項是()州出獵 ”是題目。D.D. 二十四節(jié)氣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表明了一年中氣候變化和農(nóng)事季節(jié)?!扒迕鳌倍恕拔?”都屬于二十四節(jié)氣?!敬鸢浮?D D【解析】 【分析】 D D 項有誤,端午節(jié)不屬于二十四節(jié)氣。故答案為: D D【點評】本題考查對文學常識和文化常識的掌握和辨析。答題時應注意,把各個選項對照 相應相關的語文知識

8、或文學文化常識,找到關鍵語句,仔細推敲斟酌句子的意思和關鍵詞 含義,然后提取最關鍵的核心的扣題的語句,比照辨析正誤。7 7 下列有關作家作品和文化常識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A. 戰(zhàn)國策是西漢左丘明根據(jù)戰(zhàn)國時期的史料整理編輯而成的史書。B.B. “表 ”是古代臣子向帝王陳情言事的一種文體,如諸葛亮的出師表。C.C. 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是駁論文,選自魯迅的且介亭雜文。D.D. 我的叔叔于勒最后一課的作者分別是法國作家莫泊桑都德?!敬鸢浮?A A【解析】【分析】A.A.戰(zhàn)國策是西漢末年劉向根據(jù)戰(zhàn)國史書整理編輯而成的。故答案為: A A【點評】本題考查的是考生對作家作品及文化常識的掌握情況。

9、考生在平時注意對課內(nèi)注 釋多留心,多記憶,對選項進行逐項的審讀辨析。8 8下列關于文學、文化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A. 中國古代科舉考試以名列第一者為元,在鄉(xiāng)、會、殿三試中連續(xù)獲得第一名,被稱為“連中三元 ”。B.B. “社稷 ”原指君主祈求國泰民安所祭祀的土谷之神,后指國家;“風騷 ”作名詞時泛指文學, “風”指詩經(jīng)中的 “國風 ”,“騷”指屈原的離騷。C.C. “豁然開朗 ”觥“籌交錯”心“曠神怡 ”霧“凇沆碭”分別出自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歐陽修的 醉翁亭記、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張岱的湖心亭看雪。D.D. 古代文人常用字、號、籍貫、官職等命名著作,如陶庵夢憶柳河東集杜工部 集分別用

10、了字、籍貫、官職來命名?!敬鸢浮?D D【解析】【分析】ABCABC 表述正確。D D:張岱,字宗子,又字石公,號陶庵。故答案為: D D【點評】本題考查文學和文化常識的積累能力。文學常識包括各種常見文體、作家作品、 史書體例等。文化常識包括傳統(tǒng)文化中人物稱謂、作品命名、古代官職、文化典籍等相關 知識。這些常識知識量大,頭緒繁多,學生要按照一定的線索多看多記。解題時需細心對 比,防止張冠李戴,時代混淆等。A.A. 明、清科舉考試中,鄉(xiāng)試、會試、殿試考中者分別稱作“舉人 ”貢“士”進“士”。殿試是皇帝主持的考試,前三名分別稱作 “狀元”“探花”榜“眼 ”。B.B. 古時住宅旁常栽桑樹、梓樹,后人

11、就用“桑梓 ”指代家鄉(xiāng)。范進中舉中張鄉(xiāng)紳稱與范進“同在桑梓 ”,就是說他與范進是同鄉(xiāng)。C.C. 范進中舉選自我國清代長篇諷刺小說儒林外史,作者是小說家吳敬梓。D.D. 儒林外史是一部章回體小說,“章回體小說 ”的特點是將全書分為若干章節(jié),每一章節(jié)稱為 “回”或“節(jié) ”?!敬鸢浮?A A【解析】【分析】A A 項,殿試前三名分別稱為 狀元”榜眼”探花”。故答案為: A A【點評】本題考查的是文學常識的辨析能力,考查的內(nèi)容大都來自課內(nèi)篇目有關的內(nèi)容。 解答此題關鍵以課本的注釋為主,注意平時的積累。1010 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A. 元代馬致遠的天凈沙 秋思和唐代詩人劉禹錫的秋詞都是表達思

12、鄉(xiāng)之情的名作。B.B. “社”是土地神, “稷”是谷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為國家的代稱。這樣的代稱還有 很多,比如:桑梓代指家鄉(xiāng),廟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冊。C.C.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是杜甫高度評價李白的詩句,李白和杜甫是我國古代詩歌史 上的兩座高峰,被后人稱作 “李杜 ”。D.D. 劉姥姥進賈府節(jié)選自紅樓夢第六回,作者曹雪芹,名沾,字夢阮,號雪芹,又 號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學家。【答案】 A A【解析】 【分析】 A A 項有誤, 劉禹錫的秋詞,一反過去文人悲秋的傳統(tǒng),贊頌了秋天 的美好,并借黃鶴直沖云霄的描寫,表現(xiàn)了作者奮發(fā)進取的豪情和豁達樂觀的情懷。并沒 有表達思鄉(xiāng)之情

13、。故答案為: A A 【點評】本題考查對文學常識和文化常識的掌握和辨析。答題時應注意,把各個選項對照 相應相關的語文知識或文學文化常識,找到關鍵語句,仔細推敲斟酌句子的意思和關鍵詞 含義,然后提取最關鍵的核心的扣題的語句,比照辨析正誤。1111國學,以其獨特的魅力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關注和喜愛。(選做三個)(1 1)現(xiàn)在我們常用 “陽春白雪 ”和“下里巴人 ”指代高雅和通俗的文學,請問這兩個成語最初 指的是什么?(2 2)二十四節(jié)氣中 “春分”過后是什么?(3 3)古人常用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來勸諭人們要尊敬父母。這句話出自哪 里?(4 4)晚清四大譴責小說指劉鶚的老殘游記,曾樸

14、的孽?;?,吳沃堯的二十年目 睹之怪現(xiàn)狀,還有一部是誰寫的?作品名字是什么?【答案】(1 1)樂曲(2 2)清明(3 3)弟子規(guī)(4 4 )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解析】【分析】(1 1)本題考查學生對詞義的理解能力。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要結合課下注釋或詞典對詞語的意思總結背誦,做題時結合具體語境分析判斷?,F(xiàn)在我們常用 陽春白雪”和 下里巴人”指代高雅和通俗的文藝作品,這兩個成語最初指的是樂曲。(2 2)清明(3 3)出自弟子規(guī)(4 4)晚清四大譴責小說分別為李寶嘉(李伯元)的官場現(xiàn)形記、吳沃堯(吳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劉鶚的老殘游記以及曾樸的孽?;?。故答案為:(1 1)樂曲(2 2)清明(3

15、3)弟子規(guī)(4 4 )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點評】此題考查學生對文學文體常識的識記能力。解答此題,關鍵在于平時的識記與積累。這類題的判斷點是:作者的名(字、號)、稱謂、生活時代;作品的名稱、體裁、人物、內(nèi)容(情節(jié))、主題、風格、流派等。對于課本中有關名著的內(nèi)容更要引起重視。12.12.從傳統(tǒng)文化的角度來看,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A. 王安石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兩句詩寫的是春節(jié)。B.B. 處”有止息之意, 處暑”代表炎熱的暑期即將過去,它的前一個節(jié)氣是白露。C.C. 十二生肖又稱屬相,是與十二地支及人的出生年份相對應的十二種動物,如申對猴,酉對雞。D.D. 王明捧著一幅字畫送

16、到李老師跟前說:區(qū)區(qū)草字,不成敬意,請您笑納?!薄敬鸢浮緽 B【解析】【分析】B B 項考查的是二十四節(jié)氣的內(nèi)容,處暑”的前一個節(jié)氣是 立秋”后一個節(jié)氣是 白露”。故 B B 項說法不正確。故答案為:B B【點評】本題考查文化常識的把握,注意傳統(tǒng)節(jié)日、十二生肖、二十四節(jié)氣及謙辭、敬辭的把握。13.13.下列有關文學、文化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A. 江入大荒流”長河落日圓”中的江、河指的是長江和黃河。B.B. 范進進學回來,中了舉人,接下去要參加的是會試。C.C. 戰(zhàn)國策史記左傳分別是中國傳統(tǒng)史書體裁中的國別體、紀傳體、編年體史書。D.D. 莫泊桑是法國作家,與美國歐亨利、俄國契訶夫并

17、稱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之王?!敬鸢浮緽 B【解析】 【分析】本題考查學生文學常識的把握,文學常識正誤的判斷點是:作者名、稱 謂、生活時代、作品名、體裁、書中人物、主要情節(jié)、作品主題及風格、流派等?;仡櫵?讀文章的相關情節(jié),根據(jù)問題作答即可。B B.有誤,范進參加鄉(xiāng)試中了舉人。故答案為: B B 【點評】做好本題需要平時學習中要做有心人,對一些經(jīng)典名篇的文學常識要整理成冊, 熟記于心。1414下列文學常識、文化常識表述有錯誤的一項是()A.A. 表,是古代向帝王上書陳情言事的一種文體,如出師表;銘,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 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如陋室銘。B.B. 文山先生文集宋學士文集柳河東集

18、范文正公集分別是文天祥、宋濂、 柳宗元和范仲淹的文集,其命名方式各不相同。C.C. 科舉制度時代,每三年舉行一次全省的考試,叫“鄉(xiāng)試”,由秀才去應試;鄉(xiāng)試中舉,第一名稱 “會元 ”,第二名至第十名稱 “亞元”。D.D. 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作陰,如江陰市因地處長江以南而得名;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 面叫作陽,如東陽市因地處東陽江以北而得名?!敬鸢浮?C C【解析】【分析】正式科舉分 “鄉(xiāng)試”、“會試”、“殿試”三級。鄉(xiāng)試三年在省城舉行一次,稱 “大比”。取中者稱 “舉人”,其第一名稱為 “解元”,第二名稱為 “亞元 ”。會試則在鄉(xiāng)試后的第 二年春天禮部舉行,取中者稱 “貢士”,第一名稱 “會元

19、”,殿試則由皇帝親自主持,只有貢 士才有資格參加,分 “三甲”錄取,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第一名稱 “狀元 ”,第二名稱 “榜 眼”第三名稱 探花”會稱 三狀甲” C C 項,會元”改為 解元”故選 CoCo故答案為: C C【點評】題考查考生對文學、文化常識的積累和辨析的能力,要求考生注意平時的積累,注意對選項進行逐項的審讀,認真的判斷。15.15.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中,富有濃郁民俗特色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源遠流長,五色斑斕。(1) 請根據(jù)詩意填寫上相應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使詩句完整。A A.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后 _ oB B年年_風兼雨,似為屈原陳昔冤C.C._ 愛三五風光,月色嬋娟,燈火輝煌D.D._ 憶

20、對丹桂叢?;ㄔ诒?。月在杯中。(2) 請寫出一句描寫重陽節(jié)的詩句,并指出詩句中涉及的節(jié)日風俗?!敬鸢浮?(1 1)清明;端午;元宵;中秋( 2 2)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風俗:登高插茱萸。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風俗:登高。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風俗:賞菊喝菊花酒?!窘馕觥?【分析】( 1 1)本題考查學生根據(jù)詩句填寫傳統(tǒng)節(jié)日的能力。 A A 句出自宋代晏殊的破陣子燕子來時新社,詩句應為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后清明”;B B 句出自宋代趙蕃的端午三首,詩句應為 年年端午風兼雨,似為屈原陳昔冤 ”;C C 句出自元代的折桂 令元宵,詩句應為 愛元宵三五風光,月色嬋娟,燈

21、火輝煌 ”;D D 句出自宋代辛棄疾的一剪梅 中秋元月,詩句應為憶對中秋丹桂叢。花在杯中。月在杯中”。據(jù)此填寫即可。(2 2 )本題考查傳統(tǒng)的記憶型默寫題。要求學生直接默寫出指定的文句,這類題目要求考生 日常加強背誦識記,尤其是不僅能背誦,還要能默寫。有關重陽節(jié)的詩句如:遙知兄弟登 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涉及的風俗是登高插茱萸。故答案為:(1 1)清明;端午;元宵;中秋。(2 2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風俗:登高插茱萸。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 獨登臺。風俗:登高。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風俗:賞菊喝菊花酒。【點評】(1 1)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形式多樣,內(nèi)容豐富,是中華民族悠久的歷

22、史文化的一個組 成部分。傳統(tǒng)節(jié)日的形成過程,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淀凝聚的過程。中國 古代的這些節(jié)日,大多數(shù)與原始信仰、天象物候、歷法、數(shù)學以及后來劃分出的節(jié)氣有 關。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有除夕(臘月最后一天)、春節(jié)(正月初一)、元宵節(jié)(正月十 五)、清明節(jié)(陽歷:4 4 月 5 5 日前后)、端午節(jié)(農(nóng)歷:五月初五)、中秋節(jié)(農(nóng)歷:八 月十五)、重陽節(jié)(農(nóng)歷:九月九)。(2 2)從遠古先民時期發(fā)展而來的中華傳統(tǒng)節(jié)日清晰地記錄著中華民族豐富而多彩的社會 生活文化內(nèi)容,乃中華民族特有的特色節(jié)日。表現(xiàn)節(jié)日的詩句有很多,春節(jié):1 1、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宋)王安石元日;2 2、昨

23、夜斗回北,今朝歲起東。-(唐)孟浩然田家元日。重陽節(jié):1 1、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一-(唐)杜甫登高;2 2、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一一(唐)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秋節(jié):1 1、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一一(唐)李白靜夜思;2 2、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一一(宋)蘇軾水調(diào)歌頭。16.16.班級開展 讀名著,品經(jīng)典”的主題班會,你也參與其中。(1 1) 【觀點論述】改編經(jīng)典的現(xiàn)象十分普遍:西游記被大話”,三國演義被 水煮”,內(nèi)涵豐富的 文學大餐”變成速食快餐”。然而,閱讀這種改編的名著在不少青少年中 成了一種時尚,他們說:那種很正經(jīng)的文學名著,文字太多,我們沒時間也沒

24、興趣讀。而這種書有圖畫,又搞笑,要有意思得多?!睂Υ?,你怎么看?說說理由。要求:觀點明確,言之成理,并有明確的結論。(2 2) 【故事鏈接】下圖與初中教材某一課的內(nèi)容有關,簡要復述這個故事,120120 字以內(nèi)。(3 3 )【擬寫對聯(lián)】我國經(jīng)典故事中,有不少我們耳熟能詳?shù)娜宋?。請根?jù)上聯(lián),擬寫出下 聯(lián)。上聯(lián):悟空威震三界顯神武下聯(lián): _【答案】 ( 1 1)我認為,經(jīng)典還是原汁原味的好。經(jīng)典之所以是經(jīng)典,是因為它是傳統(tǒng)文 化的精華。它的風韻往往盡在骨肉之中,沒有肉的骨架,只是一具骷髏。為了迎合某些人 的胃口進行的快餐式改編,使得原書的風韻已經(jīng)蕩然無存,呈現(xiàn)出來的只是改編者干癟的 文字。所以,讀

25、經(jīng)典還是應返回原著。(2 2)有一位叫愚公的老人,年近九十歲了??嘤诖笊降淖枞谑撬偌胰松塘繉⑸?移走。河曲智叟嘲笑并阻止愚公,說只靠愚公的力量不可能將山移走。愚公有理有據(jù)地反 駁了他,并堅定不移地移山,最終感動了天帝,天帝就命大力神夸娥氏的兩個兒子移走了 兩座大山。(3 3)關羽名揚四海立威風【解析】 【分析】( 1 1)本題考查針對材料發(fā)表見解。學生能否抓住文字中的關鍵點,并能 用準確的語言表達出來。所以,這類題的重點是訓練學生理解語言文字把握關鍵點的能 力,難點是組織準確有序的語言再表達。本題屬于開放性試題,文學名著改編成影視作品 符合了人們淺層次視覺化的審美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也

26、擴大了文學名著的影響,加快了文 學名著的普及,但名著改編中也存在著很多問題,其中惡搞名著、任意篡改名著的現(xiàn)象屢 見不鮮,使得原書的風韻已經(jīng)蕩然無存,呈現(xiàn)出來的只是改編者干癟的文字。所以,讀經(jīng) 典還是應返回原著。(2 2)本題考查圖文轉換。首先根據(jù)對愚公移山的閱讀積累,概括故事梗概。愚公移 山:愚公門前有太行和王屋兩座大山,愚公要移走大山遭到智叟的嘲笑,愚公說 “子又生 孫,孫又生子,子子孫孫無窮盡也! ”總有一天會把山搬走的。最終感動了天神,搬走了大 山。(3 3)本題考查擬寫補寫對聯(lián)。要考查對偶的修辭方法及應用。首先,明確對偶是指字數(shù) 相等、結構相同、意思相近、相對或相反的兩個句子,相同位置

27、的詞語的詞性和詞語結構 必須相同,下句在意思上要與上句有一定的聯(lián)系。上聯(lián):悟空威震三界顯神武,根據(jù)三國 戰(zhàn)將關羽過五關斬六將、千里走單騎的故事對出下聯(lián):關羽名揚四海立威風。故答案為:( 1 1)我認為,經(jīng)典還是原汁原味的好。經(jīng)典之所以是經(jīng)典,是因為它是傳統(tǒng) 文化的精華。它的風韻往往盡在骨肉之中,沒有肉的骨架,只是一具骷髏。為了迎合某些 人的胃口進行的快餐式改編,使得原書的風韻已經(jīng)蕩然無存,呈現(xiàn)出來的只是改編者干癟 的文字。所以,讀經(jīng)典還是應返回原著。(2 2)有一位叫愚公的老人,年近九十歲了??嘤诖笊降淖枞?,于是他召集全家人商量將 山移走。河曲智叟嘲笑并阻止愚公,說只靠愚公的力量不可能將山移走

28、。愚公有理有據(jù)地 反駁了他,并堅定不移地移山,最終感動了天帝,天帝就命大力神夸娥氏的兩個兒子移走 了兩座大山。( 3 3)關羽名揚四海立威風【點評】( 1 1)本題考查針對材料發(fā)表見解。答題時應注意,考查學生的情感體驗或理性 思考,需結合材料提取主要內(nèi)容信息,結合實際情況,說出自己的辦法和建議,內(nèi)容觀點 明確,言之有據(jù),言之成理,要點須全面,陳述有條理。(2 2)本題考查圖文轉換。答題時應注意,考查了人物形象和故事情節(jié)的積累考生一方 面需熟悉文學名著的主要故事情節(jié),另一方面需要對人物心理和性格有充分的了解,能夠 概括作者的寫作目的和名著的主要內(nèi)容。(3 3 )本題考查擬寫補寫對聯(lián)。答題時應注意

29、,語言對仗的含義是什么呢?通常我們提到 要求字數(shù)相等、詞性相對、平仄相拗、句法相同這四項,四項中最關鍵的是字數(shù)相等和平 仄相拗,這里的字數(shù)相等,不同于英語的 單詞數(shù)”相等,其實質(zhì)上是 音節(jié)”相等。1717閱讀下面語段,完成任務。1生命之所以美麗,是因為生命的底yOnyOn 中,始終流動著人類對世界最純粹的良知與渴望。美在深情”,濃 m mb 也罷,淡妝也罷,總歸逃不過一個真字。真zhizhi 的感情彌足珍貴,它不僅能令生命飽滿,更可觸及靈魂,從而成為歷代文人墨客追求與贊頌的永恒主題。2閱讀優(yōu)秀古詩文,穿越字里行間,我們可以感受作者的苦樂悲歡,領略生命之美麗。作品中有 窈窕淑女,_(詩經(jīng) 關雎)

30、的美好愛情,有 鐘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呂氏春秋 伯牙絕弦)的不朽友情,有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木蘭詩)的拳拳親情;我們可以感受“_蕭蕭班馬鳴 ”(李白送友人)的瀟灑,感受 微斯人,吾誰與歸? ”(范仲淹岳陽樓記)的惺惺相惜,感受溪云初起日沉閣,_ _ (許渾咸陽城東樓)的蒼涼,感受“_ ”(陸游游山西村)的豁然,感受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 _ _ (蘇軾定風波)的超脫,感受 “_ ,_”(宋派送東陽馬生序)的苦中有樂之論?!敬鸢浮浚? 1 )根據(jù)拼音,寫出第 段中相應的漢字。y y unm mozhzh i底_ 濃_ 真_(2 2)根據(jù)提示,默寫第段中的古詩文名句。1窈窕淑女,_

31、。(詩經(jīng)關雎)2_ ,蕭蕭班馬鳴。(李白送友人)3溪云初起日沉閣, _ 。(許渾咸陽城東樓)4_ , _ 。(陸游游山西村)5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 _。(蘇軾定風波)6_ , _ 。(宋派送東陽馬生序)(3 3)解釋第段中劃線字的意思。1絕:_2市:_3微:_(4 4) 中國文化里,朋友關系有不少特定稱謂,下列最契合鐘子期與伯牙的一項是()A.A. 刎頸之交B.B. 忘年之交C.C. 知音之交D.D. 竹馬之交【答案】(1 1)蘊;抹;摯(2 2)君子好逑;揮手自茲去;山雨欲來風滿樓;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蓑 煙雨任平生;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3 3)斷;買;沒有,

32、無(4 4)C C【解析】 【分析】 注意多音字、形近音同字、形近音異字,形似字的區(qū)別,要讀準字音,仔細辨析字形的細微差別,在組詞造句中找出差別。注意“蘊、摯”的偏旁部首,要正確書寫。答題時不能寫錯別字。常見的方法有理解積累,歸類積累,聯(lián)想積累,回環(huán)積累,抄讀積累。默寫的總體要求是書寫準確,理解到位。注意逑、茲、疑、明、村、蓑、任、奉”等字的字形,正確書寫。聯(lián)系原句來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單個字詞的含義。另外,還要注意詞語的特殊用法,絕:斷;市:買。微:沒有,無。俞伯牙與鐘子期是一對千古傳誦的至交典范,被稱為知音之交。伯牙善于演奏,鐘子期善于欣賞。這就是 知音”一詞的由來。后鐘子期因病亡故,伯牙

33、悲痛萬分,認為世上再無 知音,天下再不會有人像鐘子期一樣能體會他演奏的意境。所以就破琴絕弦”把自己最心愛的琴摔碎,終生不再彈琴了。故答案為:蘊;抹;摯。君子好逑:揮手自茲去:山雨欲來風滿樓;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 花明又一村;一蓑煙雨任平生;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斷;買;沒有,無。C C【點評】本題考查學生辨析字形的能力。答題時應注意,要做到正確地讀寫詞語,首先 應注意從漢字的音、形、義三方面入手,讀準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義。本題考查詩文名句的背誦和默寫。答題時應注意,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寫錯別字。古詩文默寫題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直接型默寫題、理解型默寫題、遷移型默寫

34、題、運用型默寫題、簡單賞析型默寫題。本題考查解釋文言文中實詞的意義。答題時應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和古 今異義詞等;平時要多積累文言詞匯,要能結合具體語境,弄清句子的意思來辨析推斷, 揣摩其意思。本題考查對古代稱謂的掌握。答題時應注意,古代文學文化方面的特定稱謂,要結合平 時的積累,人物的經(jīng)歷,故事來辨析選擇。18.18.班級興趣小組準備拍攝一部反映明朝文人生活的微電影秀才傳,并編寫了各位演 員的臺詞,請閱讀后完成任務。人物|丁秀才:浙江錢塘人,參加了嘉靖二十年的會試,中舉人。介紹口 5 5a黃秀才:浙江錢塘人,參加了嘉靖二十年的會試,中舉人。李老爺:在這次會試中向主考呂推存了丁、黃

35、一人的卷子。你我同在桑梓,今后當相互幫襯。(1 1)請解釋 你我同在桑梓,今后當相互幫襯”中桑梓”一詞的意思: _(2 2)根據(jù)人物關系,你認為對話中稱呼不當?shù)囊豁検牵ǎ〢.A.同年B B 仁兄C C 房師D.D.晚生【答案】(2 2)B B【解析】【分析】(1 1)根據(jù)平時積累可知,桑梓,古代,人們喜歡在住宅周圍栽植桑樹和梓樹,后來人們就用物代處所,因為桑樹都是父母種的,所以桑梓借指故鄉(xiāng)。(2 2)ACDACD 稱呼恰當。B B 稱呼不當, 仁兄”:舊時對同輩友人的敬詞。根據(jù)上圖人物介紹 可知,李老爺和兩個秀才不是同輩,更不是友人。故答案為:家鄉(xiāng)。B B?!军c評】 本題考查理解詞義的能力。學

36、生在平時的學習中,一定要多積累、運用詞語, 提高自己理解詞語的能力。做題時,一定要結合語言環(huán)境理解詞義。詞語有本義、比喻義 和引申義,答題時要在理解本義的基礎上結合語境理解詞語的比喻義和引申義。本題考查文化常識。文化常識知識量大,包括傳統(tǒng)文化中人物稱謂、歷法、節(jié)氣、職 官、地理、科舉、宗法、禮俗、古代音律、名人事跡、文化典籍等相關知識,平時學習時 必須博聞強記,解題時需細心對比,防止出錯。丁同年,有緣與兄會試中舉,以后定多多討教。多謝兩位仁兄今日登門,日后必向上頭舉薦!(1 1)家鄉(xiāng)19.19.學校文學社開展 文學與文化”專題活動邀請市文化館張老師做專題講座。(1 1 )下面是邀請函草稿的正文

37、部分。畫線詞語表達都不得體的一項是()張老師您好。我校文學社擬邀請您于6 6 月 2020 日 9 9 點在學校報告廳為我們做 文學與文化”的專題報告。您學富五車,久聞大名,如果能來我校對我們不吝賜教,將是我們 的莫大榮幸。本應 光臨寒舍向您表達我們的愿望,無奈學習時間太緊,不能成行, 敬希見諒。屆時我們一定洗耳恭聽,不恥下問。A.A. B.B. C.C. D.D. (2 2) 在互動環(huán)節(jié),張老師出了一個趣味題:在不考慮平仄的情況下,以白浪河”為上聯(lián),最適合用作下聯(lián)的一項是()A.A. 仰天山B.B. 藍寶石C C 楊家埠D.D.青云山(3 3)張老師還提問了很多文學文化常識,同學們作了回答。下列說法錯誤的一項是()A.A. 現(xiàn)代漢語的很多成語出自古代典籍,如三十而立”出自孟子 一鼓作氣”出自左傳。B.B. 上乃使使持節(jié)詔將軍”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 ”中的 節(jié)”是符節(jié),符節(jié)是皇帝派遣使者或 調(diào)動軍隊的憑證。C.C. 世先生同在桑梓”中的 桑梓意為家鄉(xiāng)。古時住宅旁常栽種桑樹、梓樹,后用桑梓代指家 鄉(xiāng)。D.D. 表”作為古代的一種文體,用于臣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