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各地區(qū)2009屆高三語文期末及最新模擬_第1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2/4917bb5f-dcfc-4978-aeb3-2418dea5dd63/4917bb5f-dcfc-4978-aeb3-2418dea5dd631.gif)
![廣東省各地區(qū)2009屆高三語文期末及最新模擬_第2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2/4917bb5f-dcfc-4978-aeb3-2418dea5dd63/4917bb5f-dcfc-4978-aeb3-2418dea5dd632.gif)
![廣東省各地區(qū)2009屆高三語文期末及最新模擬_第3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2/4917bb5f-dcfc-4978-aeb3-2418dea5dd63/4917bb5f-dcfc-4978-aeb3-2418dea5dd633.gif)
![廣東省各地區(qū)2009屆高三語文期末及最新模擬_第4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2/4917bb5f-dcfc-4978-aeb3-2418dea5dd63/4917bb5f-dcfc-4978-aeb3-2418dea5dd634.gif)
![廣東省各地區(qū)2009屆高三語文期末及最新模擬_第5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2/4917bb5f-dcfc-4978-aeb3-2418dea5dd63/4917bb5f-dcfc-4978-aeb3-2418dea5dd63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廣東省各地區(qū)2009屆高三語文期末及最新模擬試卷匯編文言文閱讀專題 汕頭市聿懷中學高三期末考試語文試卷二、古詩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題(共21分)范文正公文集序 蘇軾慶歷三年,軾始總角入鄉(xiāng)校,士有自京師來者,以魯人石守道所作慶歷圣德詩示鄉(xiāng)先生。軾從旁窺觀,則能誦習其辭,問先生以所頌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軾曰:“此天人也耶,則不敢知;若亦人耳,何為其不可!”先生奇軾言,盡以告之,且曰:“韓、范、富、歐陽,此四人者,人杰也。”時雖未盡了,則已私識之矣。嘉祐二年,始舉進士至京師,則范公歿。既葬而墓碑出,讀之至流涕,曰:“吾得其為人。”蓋十有五年而不一見其面,豈非命也
2、歟?是歲登第,始見知于歐陽公,因公以識韓、富。皆以國士待軾,曰:“恨子不識范文正公。” 嗚呼!公之功德,蓋不待文而顯,其文亦不待序而傳。然不敢辭者,自以八歲知敬愛公,今四十七年矣。彼三杰者,皆得從之游,而公獨不識,以為平生之恨。若獲掛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門下士之末,豈非疇昔之愿也哉!古之君子,如伊尹、太公、管仲、樂毅之流,其王霸之略,皆素定于畎畝中,非仕而后學者也?;搓幒钜姼叩塾跐h中,論劉、項短長,畫取三秦,如指諸掌,及佐帝定天下,漢中之言,無一不酬者。諸葛孔明臥草廬中,與先主論曹操、孫權,規(guī)取劉璋,因蜀之資,以爭天下,終身不易其言。此豈口傳耳受嘗試為之而僥幸其或成者哉。公在天圣中,居太夫人憂
3、,則已有憂天下致太平之意,故為萬言書以遺宰相。天下傳誦。至用為將,擢為執(zhí)政,考其平生所為,無出此書者。其于仁義禮樂,忠信孝弟,蓋如饑渴之于飲食,欲須臾忘而不可得。如火之熱,如水之濕,蓋其天性有不得不然者。雖弄翰戲語,率然而作,必歸于此。故天下信其誠,爭師尊之?!咀ⅰ宽n、范、富、歐陽:韓琦、范仲淹、富弼、歐陽修,皆北宋名臣。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 恨子不識范文正公 恨:遺憾B彼三杰者,皆得從之游 游:交往C漢中之言,無一不酬者 酬:報答D其于仁義禮樂,忠信孝弟 弟:尊敬兄長6、下列各組加點虛詞,用法和意義相同的一組是:A.士有自京師來者 然不敢辭者,自以八歲知敬愛公
4、B.盡以告之 因蜀之資,以爭天下C.彼三杰者,皆得從之游,而公獨不識 欲須臾忘而不可得D.如伊尹、太公、管仲、樂毅之流 如火之熱,如水之濕7.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現(xiàn)蘇軾對范仲淹敬仰的一組是:此天人也耶,則不敢知;若亦人耳,何為其不可!既葬而墓碑出,讀之至流涕,曰:“吾得其為人。”若獲掛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門下士之末,豈非疇昔之愿也哉!而公獨不識,以為平生之恨。雖弄翰戲語,率然而作,必歸于此。故天下信其誠,爭師尊之。A. B. C. D. 8.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A.蘇軾小時候所聽說的慶歷圣德詩,頌揚了包括范仲淹在內地十一個人,所以蘇軾對范仲淹仰慕已久,但一直沒能見
5、到他。B.蘇軾認為,自己已認識了韓琦、富弼、歐陽修三人,遺憾還沒認識范仲淹,答應為其作序,是為了實現(xiàn)結識范仲淹的愿望。C.蘇軾舉伊尹、太公、淮陰侯、諸葛孔明等人為例,是為了說明范仲淹就像他們一樣,早就有輔佐人君稱王稱霸的抱負,并且一以貫之,終身不易。D.這篇序言如敘家常,通過童年的記憶、考中進士后的結交逸事等的敘寫,著力歌頌了范仲淹的功德,表達了自己對范仲淹的傾慕之情。9.(1)把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是歲登第,始見知于歐陽公,因公以識韓、富。公之功德,蓋不待文而顯,其文亦不待序而傳。(2)斷句范仲淹二歲而孤家貧無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為己任發(fā)奮苦讀或夜昏怠輒以水沃面食不給啖粥而讀既仕
6、每慷慨論天下事奮不顧身。5、答案C(酬:實現(xiàn)。)6、答案. C(A、定語后置的標志;引出原因。B、連詞,表修飾;連詞,表目的。C、都表轉折。D、指示代詞,這些;結構助詞,的)7、答案D(不能表現(xiàn)蘇軾對范仲淹景仰,句間接表現(xiàn)蘇軾對范仲淹景仰。)8、答案B(“自己答應為其作序,是為了實現(xiàn)結識范仲淹的愿望”的說法有違文意。)9、答案(1)這一年(我)考中進十,才被歐陽公所賞識(了解),通過歐陽公認識了韓琦、富弼。(被動句式“見于”、“知”、“因”各1分。) (2) 范文正公的功德,不需要靠文章顯揚,他的文章也不需要靠序而留傳。(“待”“顯”“傳”各1分)(2)斷句范仲淹二歲而孤/家貧無依/少有大志/
7、每以天下為己任/發(fā)奮苦讀/或夜昏怠/輒以水沃面/食不給/啖粥而讀/既仕/每慷慨論天下事/奮不顧身?!咀g文】慶歷三年,我剛剛童年,進入鄉(xiāng)校,有一位從京師來的讀書人,拿魯地人石守道寫的慶歷圣德詩給鄉(xiāng)校的老師看。我從旁邊偷看,就能夠誦讀通曉文中的語句,我拿文中稱頌的十一個人是什么樣的人這個問題問先生,先生說:“小孩子知道這些有什么用?”我說:“(如果)他們是天子,(我)就不敢知道;如果(他們)也是普通的人,我為什么就不可以知道他們!”先生認為我說的話奇特,把這十一個人的情況全部告訴了我們,并且說:“韓琦、范仲淹、富弼、歐陽修,這四個人,是人中豪杰?!碑敃r雖然沒有完全明白(這句話),卻已經私下記住他們
8、了。嘉祐二年,我才來參加進士考試到京師,范公卻(已經)去世了。安葬之后,墓碑立好,我讀碑文以至于流淚,說:“我知道了他的為人?!笔迥隂]有見到范公一面,難道不是命運(的安排)嗎! 這一年(我)考中選士,才被歐陽公所賞識,通過歐陽公認識了韓琦、富弼。他們都用對待國家精英的禮節(jié)對待我,說:“遺憾你沒有結識范文正公?!?唉!范文正公的功德,不需要文靠文章顯揚,他的文章也不需要靠序而留傳。然而(我)不敢推辭的原因,(是)自從在八歲知道敬重愛戴范公,到現(xiàn)在已經四十七年了。那三位豪杰,都能夠跟從他們交游,而范文正公唯獨沒有結識,我認為是平生的遺憾,如果能夠在他的文章中掛名,來私自在他的門客的末流托名,難道
9、不也是往昔的愿望嗎? 古代的君子,像伊尹、太公、管仲、樂毅這些人,他們輔佐人君稱王稱霸的謀略,郡本來在鄉(xiāng)野之中就確立了,不是做官后學習的?;搓幒钤跐h中見漢高帝,評論劉邦、項羽的長短,謀劃取得三秦,像在手掌上比劃,等到輔佐漢高帝平定天下,漢中的言論,沒有一樣不得到實現(xiàn)的。諸葛孔明隱居茅廬之中,與先主(劉備)評論曹操、孫權,謀劃攻取劉璋,依靠蜀地的資本,爭奪天下,終身不改變他的見解。這難道是道聽途說嘗試著做而僥幸成功的?范文正公在天圣年問,為母親守孝,就已經有了心憂天下實現(xiàn)太平的心愿,所以寫萬言書來送給宰相,天下人都傳誦它。到了他被任用為將領,被提拔為執(zhí)政,考查他一生所做的事情,沒有超出這本書的。
10、他對于仁義禮樂,忠信孝悌,像饑渴的人對于飲食,想要片刻忘記都不可能。像火的熱,像水的濕,是他的天性有不得不這樣的地方。即使是執(zhí)筆戲言,順著本性寫作,一定歸結到這種天性。所以天下人相信他的真誠,爭相師從他、尊崇他。廣東省臺山一中2008-2009學年度高三級第二次模擬考試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題。(21分)蔣濟字子通,楚國平阿人也。建安十三年,孫權率眾圍合肥。時大軍征荊州,遇疾疫,唯遣將軍張喜單將千騎,過領汝南兵以解圍。濟乃密白刺史,偽得喜書,云步騎四萬已到雩婁。權信之,遽燒圍走,城用得全。拜濟丹陽太守。民有誣告濟為謀叛主率者,太祖聞之,曰:“蔣濟寧有此事!有此事,吾為不知人也。此必愚民樂
11、亂,妄引之耳?!北贋樨┫嘀鞑疚鞑軐?。關羽圍樊、襄陽。太祖以漢帝在許,近賊,欲徙都。濟說太祖曰:“劉備、孫權,外親內疏,關羽得志,權必不愿也??汕踩藙駲嘬b其后,許割江南以封權,則樊圍自解?!碧嫒缙溲?。權聞之,即引兵西襲公安、江陵。羽遂見禽。文帝踐阼,出為東中郎將。帝問曰:“卿所聞見天下風教何如?”濟對曰:“未有他善,但見亡國之語耳?!钡鄯奕蛔魃鴨柶涔剩瑵咭源?,于是帝意解。明帝即位,遷為中護軍。時中書監(jiān)、令號為專任,濟上疏曰:“大臣太重者,國危;左右太親者,身蔽;古之至戒也?!痹t曰:“夫骨鯁之臣,人主之所仗也。濟才兼文武,服勤盡節(jié),每軍國大事,現(xiàn)有奏議,忠誠奮發(fā),吾甚壯之?!本俺踔校馇谡饕?/p>
12、,內務宮室,怨曠者多,而年谷饑儉。濟上疏曰:“陛下方當恢弘前緒,光大遺業(yè),誠未得高枕而治也。凡使民必須農隙,不奪其時。夫欲大興功之君,先料其民力而燠休之?!痹t曰:“微護軍,吾弗聞斯言也?!饼R王即位,遷太尉。是時,曹爽專政,丁謐、鄧颺等輕改法度。以隨太傅司馬宣王屯洛水浮橋,誅曹爽等,進封都鄉(xiāng)侯,邑七百戶。濟上疏曰太傅奮獨斷之策陛下明其忠節(jié)罪人伏誅社稷之福也夫封寵慶賞必加有功今論謀則臣不先知語戰(zhàn)則非臣所率固辭不許。是歲薨,謚曰景侯。(選自三國志)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權聞之,即引兵西襲公安、江陵 引:率領B陛下方當恢弘前
13、緒,光大遺業(yè) 緒:殘余的,遺留的(事業(yè)) C凡使民必須農隙,不奪其時 奪:改變D微護軍,吾弗聞斯言也。 微:如果沒有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A蔣濟字子通,楚國平阿人也 夫骨鯁之臣,人主之所仗也B過領汝南兵以解圍 太祖以漢帝在許,近賊,欲徙都 C羽遂見禽 卿所聞見天下風教何如D怨曠者多,而年谷饑儉 誠未得高枕而治也7以下六個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現(xiàn)蔣濟“骨鯁之臣”的一組是(3分)許割江南以封權,則樊圍自解 未有他善,但見亡國之語耳凡使民必須農隙,不奪其時 大臣太重者
14、國危,左右太親者身蔽,古之至戒也誠未得高枕而治也 以隨太傅司馬宣王屯洛水浮橋,誅曹爽等A B C D8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孫權帶兵圍攻合肥,而此時曹操正帶兵攻打荊州,加之軍中發(fā)生瘟疫,能派的救兵很少;蔣濟用計讓孫權主動撤兵,合肥得以保全。B蔣濟為人剛直,敢于直言。文帝問天下“風教”,他大膽進言,以“但見亡國之語耳”回答;明帝時,他以“誠未得高枕而治也”告誡皇上要愛惜百姓。C憑著跟隨太傅司馬宣王誅殺曹爽等人的功勞,皇帝加封蔣濟為都鄉(xiāng)侯,邑七百戶,他堅決推辭,皇帝沒有答應。D蔣濟文武兼?zhèn)?,忠誠奮發(fā),在數位人主手下任職,都能直
15、言進諫,雖多次觸怒人主,但始終都為人主所器重。9斷句和翻譯。(9分)(1)給閱讀文段中劃波浪線的句子斷句(用“/”劃分開即可)。(3分)濟上疏曰太傅奮獨斷之策陛下明其忠節(jié)罪人伏誅社稷之福也夫封寵慶賞必加有功今論謀則臣不先知語戰(zhàn)則非臣所率固辭不許(2)把閱讀文段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濟乃密白刺史,偽得喜書,云步騎四萬已到雩婁。大臣太重者,國危;左右太親者,身蔽;古之至戒也。5C(奪:耽誤,與寡人之于國也“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中的“奪”同義。)6A(也,表判斷語氣。B項:來,表目的/因為。C項:被/看見。D項:而且,表遞進/表修飾。)7B(“骨鯁”是剛直的意思。
16、說明他有遠見;說明他的功勞。)8D(“雖多次觸怒人主”錯)9(1)濟上疏曰/太傅奮獨斷之策/陛下明其忠節(jié)/罪人伏誅/社稷之福也/夫封寵慶賞/必加有功/今論謀則臣不先知/語戰(zhàn)則非臣所率/固辭/不許(每漏斷或錯斷3處扣1分,扣完為止)(2)蔣濟于是秘密稟報刺史,假稱得到了張喜的書信,說步兵騎兵四萬人已到雩婁。(“白”1分,“步騎”1分,句意1分)大臣權力太大,國家就有危險,左右的人太受寵幸,皇上就會受蒙蔽,這是自古以來最大的警誡啊。(“蔽”1分,“至戒”1分,句意1分)參考譯文:蔣濟,字子通,楚國平阿人。建安十三年,孫權率兵圍攻合肥。這時,太祖的大軍正在攻打荊州,軍中發(fā)生了瘟疫,只有派遣將軍張喜一
17、個人帶領一千騎兵,加領汝南的士兵來解合肥之圍。蔣濟于是秘密稟報刺史,假稱得到了張喜的書信,說前來救援的步兵騎兵共有四萬人,現(xiàn)在已到雩婁。孫權相信了,立即燒毀圍城的營陣就撤離了,合肥城因此得以保全。后來任命蔣濟為丹陽太守。有一個人誣告蔣濟是謀叛主要策劃人,太祖聽說后,說:“蔣濟難道會做這種事!如果做了這種事,那我是不了解人了。這一定是愚蠢的老百姓故意擾亂,道聽途說罷了。”征召蔣濟擔任丞相主簿西曹屬。關羽帶兵圍攻樊城和襄陽。太祖認為漢獻帝在許都,離關羽的軍隊比較近,想要遷都。蔣濟勸阻太祖說:“劉備、孫權,表面關系親近,實際上卻各有打算,關羽軍事上得勢,這是孫權一定不希望看到的。可派遣人去游說孫權,
18、勸他在后面偷襲關羽,許諾割讓江南來賜封孫權,這樣樊城的圍困就自動解除了?!碧姘凑账脑捜プ?。孫權聽了后,立即帶兵向西偷襲公安、江陵。關羽于是被孫權擒獲。文帝即位,蔣濟從京城出來,擔任東中郎將。文帝問他說:“你所看到的天下風俗教化好不好?”蔣濟回答說:“沒有聽到其他的好話,只聽到要亡國的話罷了。”文帝顯出憤怒的神情,并問他其中的原因,蔣濟都一一地回答,于是文帝的怒氣消解了。明帝即位,蔣濟升為中護軍。當時中書監(jiān)、令專有大權,蔣濟上疏說:“大臣權力太大,國家就有危險,左右的人太受寵幸,皇上就會受蒙蔽,這是自古以來最大的警誡啊。”明帝下召表揚說:“剛直的大臣,是國君所仰仗的。蔣濟文武兼?zhèn)?,任職勤勞?/p>
19、極盡節(jié)操,每有軍國大事,當場有提出建議的奏議,對朝廷忠誠,做事奮發(fā)努力,我非常欣賞他的勇敢?!本俺跄觊g,對外征戰(zhàn)頻繁,國內大建宮室,長期分離的人很多,并且連年饑荒,谷物匱乏。蔣濟上疏說:“陛下正當發(fā)揚前人的事業(yè),光大先帝遺留下來的功業(yè),實在還未到高枕無憂地治理的時候?!狈彩且凼估习傩諘r,一定要在農閑時候,不能耽擱他們耕作的時間。那些想建立偉大功業(yè)的國君,先要估計老百姓的能力并安撫他們的疾苦。”明帝下詔表揚說:“如果沒有護軍,我聽不到這樣的話。”齊王即位,蔣濟升遷為太尉。這時,曹爽專政,丁謐、鄧颺、等隨意改變法律法規(guī)。憑著跟隨太傅司馬宣王屯兵洛水浮橋,誅殺曹爽等人的功勞,加封為都鄉(xiāng)侯,邑七百戶
20、。蔣濟上疏說:“太傅獨自決斷,想出高明的計謀,陛下彰顯他忠心和節(jié)操,罪人伏法,這是國家的福氣。分封、寵愛、慶賀、賞賜,一定要給予有功之人。現(xiàn)在,說到謀劃我事先并不知道,說到打仗并不是我親自統(tǒng)率的?!眻詻Q地推辭,齊王不答應。這一年蔣濟死了,皇上給他的謚號是“景侯”。廣東省惠來一中2009屆高三12月月考語文試卷二、古詩文閱讀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59題(22分)王粲,字仲宣,山陽高平人也。曾祖父龔,祖父暢,皆為漢三公;父謙為大將軍何進長史。進以謙名公之胄,欲與為婚。見其二女,使擇焉。謙弗許。以疾免,卒于家。 獻帝西遷,粲徙長安,左中郎將蔡邕見而奇之。時邕才學顯著,貴重朝
21、廷,常車騎填巷,賓客盈坐。聞粲在門,倒屣迎之。粲至,年既幼弱,容狀短小,一坐盡驚。邕曰:“此王公孫也,有異才,吾不如也。吾家書籍文章盡當與之?!蹦晔?,司徒辟,詔除黃門侍郎,以西京擾亂,皆不就。乃之荊州依劉表。表以粲貌寢而體弱通侻,不甚重也。表卒。粲勸表子琮令歸太祖。太祖辟為丞相掾,賜爵關內侯。太祖置酒漢濱,粲奉觴賀曰:“方今袁紹起河北,仗大眾,志兼天下,然好賢而不能用,故奇士去之。劉表雍容荊楚,坐觀時變,自以為西伯可規(guī)。士之避亂荊州者,皆海內之俊杰也。表不知所任,故國危而無輔。明公定冀州之日,下車即繕其甲卒,收其豪杰而用之,以橫行天下。及平江漢引其賢俊而置之列位使海內回心望風而愿治文武并用英
22、雄畢力此三王之舉也?!焙筮w軍謀祭酒。魏國既建,拜侍中。博物多識,問無不對。時舊儀廢弛,興造制度,粲恒典之。 初,粲與人共行,讀道邊碑。人問曰:“卿能暗誦乎?”曰:“能?!币蚴贡扯b之,不失一字。觀人圍棋,局壞,粲為覆之。棋者不信,以帊蓋局,使更以他局為之。用相比校,不誤一道。其強記默識如此。性善算,作算術,略盡其理。善屬文,舉筆便成,無所改定,時人常以為宿構;然正復精意覃思,亦不能加也。著詩、賦、論、議垂六十篇。 建安二十一年,從征吳。二十二年春,道病卒,時年四十一。粲二子,為魏諷所引,誅。后絕。 (節(jié)選自三國志·魏書·王粲傳
23、)注:西伯:周文王原來的封號。魏諷:魏相國鐘繇的屬官,曾圖謀反,被人告發(fā),牽連被殺的有幾千人。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表以粲貌寢而體弱通侻,不甚重也 (容貌)丑陋B、自以為西伯可規(guī) 效法C、下車即繕其甲卒 修補,整治D、著詩、賦、論、議垂六十篇 流傳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3分)( )A、以疾免,卒于家 以西京擾亂,皆不就B、乃之荊州依劉表 士之避亂荊州者,皆海內之俊杰也C、然好賢而不能用 故國危而無輔D、收其豪杰而用之 其強記默識如此7、下列選項中不屬于表現(xiàn)王粲“有異才”的一項是(3分)( )A、左中郎將蔡邕見而奇之 聞粲在
24、門,倒屣迎之B、此王公孫也,有異才 年十七,司徒辟,詔除黃門侍郎C、博物多識,問無不對 表卒,粲勸表子琮,令歸太祖D、因使背而誦之,不失一字 用相比校,不誤一道8、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王粲是王公之胄,被才學顯著而且不以貌取人的蔡邕所賞識。蔡邕認為他家的書籍文章都應當送給王粲。B、王粲借向太祖敬酒的機會,向太祖分析了當前的形勢:袁紹喜愛賢才卻不懂得任用;劉表擁有賢才卻不能任用。只有太祖能招引賢才并任用賢才。C、王粲對讀過的道邊碑文能背誦下來,而且不差一字。他觀賞別人下圍棋,棋局壞了,他能把壞了的棋局恢復原樣。從中可見他的“強記”和“默識”(暗中認識)能力
25、。D、王粲天性擅長算術。但他在作算術的時候,只能大略的弄清算術的道理。9、斷句和翻譯。(10分)用“/”給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橫線的部分斷句。(3分)及平江漢引其賢俊而置之列位使海內回心望風而愿治文武并用英雄畢力此三王之舉也翻譯下面的句子。(7分) 進以謙名公之胄,欲與為婚,見其二女,使擇焉。(3分) 善屬文,舉筆便成,無所改定,時人常以為宿構,然正復精意覃思,亦不能加也。(4分) 5、D(將近)6、C(卻,轉折連詞)(A因為,介詞;因為,連詞 B到,動詞;無義,定語后置的標志,結構助詞 D那里的,冀州的,指示代詞;他,王粲,人稱代詞)7、C(表現(xiàn)王粲“多識”和有政治見識,表現(xiàn)的是“識”)8、A
26、(B袁紹“不能用”,劉表“不懂用” C“默識”是暗中記憶能力,“識”通“志”,記,記憶力 D沒有轉折關系,這里是肯定王粲“大致通曉道理”)9、斷句和翻譯。(10分)用“/”給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橫線的部分斷句。(3分)及平江漢/引其賢俊而置之列位/使海內回心/望風而愿治/文武并用/英雄畢力/此三王之舉也(2處1分)翻譯下面的句子。(7分)進以謙名公之胄,欲與為婚,見其二子,使擇焉。(3分)何進因為王謙是名公的后代,想要(讓自己的女兒)與王謙結成婚姻關系,叫兩個女兒出來拜見王謙,讓他從二人中選擇一個。(給分點:符合大意1分,關鍵字2分:胄,婚,見,焉)善屬文,舉筆便成,無所改定,時人常以為宿構,然
27、正復精意覃思,亦不能加也。(4分)(王粲)擅長寫文章,提筆就能寫成,沒有需要改動的地方,當時的人常常認為他是事先寫好的,然而即使(讓他)正式再去精心深思,也不能超過提筆寫成的文章。(給分點:符合大意1分,關鍵字3分:屬文,所,宿構,復,覃,加)附王粲傳參考譯文: 王粲,字仲宣,是山陽高平人。曾祖父王龔,祖父王暢,都位列漢代的三公。父親王謙是大將軍何進的長史。何進因為王謙是名公的后代,想要(讓自己的女兒)與王謙結成婚姻關系,叫兩個女兒出來拜見王謙,讓他從二人中選擇一個。王謙沒有答應。因病免了官職,最后在家中死去。 漢獻帝向西遷都,王粲也遷居到長安,
28、左中郎將蔡邕看到了他感到很吃驚。當時蔡邕的才學都很出色,在朝中位尊權重,受到重視,常常車馬充塞了住宅前的巷子,賓客滿坐。蔡邕聽說王粲在門外來訪,倒穿著鞋就跑去迎接他。王粲到了之后,看到他年紀輕,體貌短小,所有座客都很吃驚。蔡邕說:“這是王暢的孫子,有奇異的才能,我比不上。我家的文章書籍應當全部送給他?!笔邭q時,司徒召用,皇帝命令授予黃門侍郎的官職,因為西京擾亂,都沒有去接受官職。于是到荊州投靠劉表。劉表因為王粲身材短小、相貌不揚并且隨隨便便、不拘小節(jié),不太重視他。劉表死了后,王粲勸劉表的兒子劉琮,讓他歸附了曹操。曹操召用王粲為丞相掾,并且賞給關內侯的爵位。曹操在漢水之濱設酒宴,王粲雙手捧杯敬
29、賀說:“當今袁紹在黃河以北起兵,仗著人多,立志吞并全國,然而他愛賢才卻不能使用賢才,所以有特殊才能的人都離開了他。劉表在荊州一帶從容不迫,安閑自在,暫時不動,觀察等待時機,自認為自己可以效法周文王(慢慢壓倒商朝)。在荊州躲避戰(zhàn)亂的人,都是天下才能出眾的人,劉表不知重用他們,所以國家危急卻沒有輔佐的人。您打下冀州的時候,剛到那里就整頓武器裝備,招攬豪杰而重用他們,而縱橫馳騁天下;等到平定了長江、漢水,招納有才能的人而安置他們的職位,讓天下人歸心,遠遠看到(您的善政)而希望天下太平,文臣武將都被任用,英雄竭盡全力,這是夏、商、周三代開國之君的措施啊?!焙髞硗豸颖徽{動官職任軍謀祭酒。魏國建立以后,曹
30、操授予他侍中的官職。他廣泛認識事物,知識豐富,有問必能對答。當時昔日的法度荒廢、松弛,需要創(chuàng)立新的規(guī)章制度,王粲經常主持這件事。 當初,王粲和別人一起走路,讀路邊的碑文,那人問:“你能背誦嗎?”王粲說:“能?!蹦侨司妥屗痴b碑文,一個字也不錯。曾經觀看人下圍棋,擺在棋盤上的棋子被攪亂了,王粲替他們照原樣恢復,把棋子再擺上。下棋的不相信,用頭巾把棋局蓋上,讓他再用其他的棋盤把棋子照原樣擺上。擺好后用來互相核對比較,棋子的位置一個也不錯。他的很強的記憶力就像這樣好。他還擅長計算,作算術,能大致通曉道理。他擅長寫文章,提筆就能寫成,沒有需要改動的地方,當時的人常常認為他是事先
31、寫好的;然而即使正式再去精心深思,也不能超過提筆寫成的文章。他寫下的詩、賦、論、議將近六十篇。 建安二十一年,王粲隨曹操軍隊伐征東吳。二十二年春天,在行軍路上病死,當時四十一歲。王粲有兩個兒子,受魏諷的牽連,都被殺了。后代斷絕。廣東省汕頭一中2009屆高三語文模擬試卷二、本大題7小題,共35分。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59題。許孟容,字公范,京兆長安人。擢進士異等,又第明經,調校書郎。辟武寧張建封府。李納以兵拒境,建封遣使諭止,前后三輩往,皆不聽。乃使孟容見納,敷引逆順,納即悔謝,為罷兵。累遷給事中。京兆上言“好畸風雹害稼”,帝遣宦人覆視,不實,奪尹以下俸。孟容曰:“府
32、縣上事不實,罪應罰。然陛下遣宦者覆視,紊綱紀。宜更擇御史一人參驗,乃可。”不聽。浙東觀察使裴肅委判官齊總暴斂以厚獻,厭天子所欲。會肅卒,帝擢總自大理評事兼監(jiān)察御史為衢州刺史。衢,大州也。孟容還制曰:“方用兵處,有不待次而擢者。今衢不他虞,總無功越進超授,群議謂何?且總本判官,今詔書乃言權知留后,攝都團練副使,初無制授,尤不見其可。假令總有可錄,宜暴課最,解中外之惑。”會補闕王武陵等亦執(zhí)爭,于是詔中停。貞元十九年夏,大旱,上疏言:“陛下齋居損膳,具牲玉,而天意未答。竊惟天人交感之際,系教令順民與否。今戶部錢非度支歲計,本備緩急,若取一百萬緡代京兆一歲賦,則京圻無流亡,振災為福。又應省察流移征防當
33、還未還,役作禁錮當釋未釋;負逋饋送,當免免之;沈滯郁抑,當伸伸之,以順人奉天。若是而神弗祐、歲弗稔,未之聞也?!痹统?,再遷尚書右丞、京兆尹。神策軍自興元后,日驕恣,府縣不能制。軍吏李昱貸富人錢八百萬,三歲不肯歸。孟容遣吏捕詰,與之期使償,曰:“不如期,且死!”一軍盡驚,訴于朝。憲宗詔以昱付軍治之,再造使,皆不聽。奏曰:“不奉詔,臣當誅。然臣職司輦轂,當為陛下抑豪強。錢未盡輸,昱不可得?!钡奂纹涫卣?,許之。累遷吏部侍郎。盜殺武元衡,孟客白宰相曰:“漢有一汲黯,奸臣寢謀。今朝廷無有過失,而狂賊敢爾,尚謂國有人乎?愿白天子,起裴中丞輔政,使主兵柄,索賊黨罪人得矣。”后數日,果相度。卒,年七十六,贈
34、太子少保,謚日完。(節(jié)選自新唐書列傳第八十七)注】好疇:地名。輦轂:稱代天子。5、對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厭天子所欲 厭:討厭B今衢不他虞 虞:擔憂C攝都團練副使 攝:代理D錢未盡輸,昱不可得 輸:繳納6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A李納以兵拒境,建封遣使諭止 欲以客往赴秦軍B乃使孟容見納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C曰:“不如期,且死!”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D當為陛下抑豪強 為肥甘不足于口與7、下列句子的句式與例句相同的是例句: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A、貞元十九年夏,大旱,上疏言。B、今衢不他虞,C、乃使孟容見納。D、若是而神弗祐、歲弗稔,未之聞也。8下列對原
35、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A張建封三次派使者勸說李納停止抵抗不成功后,讓擔任幕僚的許孟容前往,許孟容旁征博引,指出抵抗與否的禍福關系,終于使李納悔悟并撤兵。B在任用官吏方面,許孟容強調要遵照規(guī)章制度辦事。認為如果齊總值得錄用,就應該公開顯示他考核最優(yōu)秀,來解除朝廷內外的疑惑。C許孟容認為戶部的銀兩本來就是準備著平常和危急時候使用的,如果支取其中的一百萬緡錢來代替京兆地區(qū)一年的賦稅,那么京城地區(qū)就沒有流亡的人了。D許孟容認為漢代有了一個汲黯,奸臣就止息了陰謀,現(xiàn)在朝廷沒有過失,狂賊竟敢這樣胡作非為。希望稟告天子,起用裴中丞輔政,掌控兵權,就能夠捉到賊人。9斷句和翻譯 (10分)用“”
36、給文言文閱讀材料的最后一個自然段中劃線的句子斷句。(4分)漢有一汲黯奸臣寢謀今朝廷無有過失而狂賊敢爾尚謂國有人乎愿白天子起裴中丞輔政使主兵柄索賊黨罪人得矣(2)翻譯下面的句子(6分)(1) 然陛下遣宦者覆視,紊綱紀。宜更擇御史一人參驗,乃可。(3分)譯文: (2)憲宗詔以昱付軍治之,再造使,皆不聽。(3分)譯文: 5、(3分) A (厭:滿足)6、(3分)A(以:介詞,帶領。B項,乃:連詞,于是,就;副詞,竟然。C項,且:副詞,將要、就要;連詞,尚且。D項,為:介詞,替;連詞,因為)7、D(賓語前置)8、(3分)C(“緩急”是偏義復詞,意義偏在“急”上)9、(1) 漢有一汲黯/奸臣寢謀/今朝廷
37、無有過失/而狂賊敢爾/尚謂國有人乎/愿白天子/起裴中丞輔政/使主兵柄/索賊黨罪人得矣(對兩處得1分)(2)然而皇上派太監(jiān)去審察(“覆視”:審察、復核,1分),擾亂(“紊”:擾亂、搞亂,1分)了法治。應該另外(“更”:另外,1分)選擇一名御史去驗證,才可以。憲宗下詔把李昱交付給軍隊處治(“治”:處治、處理,1分),憲宗先后兩次(“再”:兩次,1分)派遣使者去(督促),(孟容)都沒有聽命(省略句,1分)。附文言文參考譯文:許孟容,字公范,京兆長安人。被選拔為進士優(yōu)等,又考中了明經科,調任校書郎。被武寧張建封府征召。李納帶領軍隊在邊境上抵抗,建封派使者勸說他停止抵抗,前后三批人前往,李納都不聽。于是
38、就派孟容去會見李納,孟容旁征博引向李納曉以逆順的禍福關系,李納就悔悟謝罪,為此退兵而去。累次升遷擔任給事中。京兆尹上奏“好畸地區(qū)風雹傷害了莊稼”,帝派太監(jiān)去審察,不符合實情,削奪了京兆尹以下官員的俸祿。孟容曰:“府縣上奏的事不符合實情,罪應罰。然而皇上派太監(jiān)去審察,擾亂了法治。應該另外選擇一名御史去驗證,才可以?!被噬喜宦?。浙東觀察使裴肅派判官齊總橫征暴斂以向朝廷進獻豐厚的禮物,滿足天子的欲望。恰逢裴肅去世,皇帝提拔齊總以大理評事兼監(jiān)察御史的身份去擔任衢州刺史。衢州,是大州。孟容圍繞規(guī)章制度說:“正在用兵的時侯,有不待次序就提拔的情況?,F(xiàn)在衢州沒有其他憂患,齊總沒有功勞就越級破格提拔,大家議論
39、會怎么說?況且齊總本來是判官,現(xiàn)在詔書卻說權且主持留后,代理都團練副使,本來沒有這樣的制度授官,更加不見可行之理。假使齊總值得錄用,應該公開顯示他考核最優(yōu)秀,以解除朝廷內外的疑惑?!鼻》暄a闕王武陵等也據理力爭,于是皇上下詔停下這件事。貞元十九年夏,大旱,孟容呈上奏折說:“陛下齋戒吃素減少膳食,準備祭祀的牲畜費用,但是天意還不答應。我私下想在天人交互感應之際,關系到教令順應民意與否?,F(xiàn)在戶部銀兩不是根據支出和每年的費用來使用的,本來就是防備緊急情況的,如果支取其中的一百萬緡錢來替代京兆地區(qū)一年的賦稅,那么京城地區(qū)就沒有流亡的人了,可以做賑災造福的事。另外應該省察流放、遷徙、征調、防護應當回來還沒
40、有回來(的情況),服徭役、勒令不準做官,應當釋放還沒有釋放(的人):負債、拖欠、贈送,應當免除的免除;有怨氣抑郁難平的,應當替他們伸張;來順應民意敬奉上天。像這樣做了,神靈卻不保佑、年成不豐收的,從未聽說過這種情況。”元和初,再次升任為尚書右丞、京兆尹。神策軍從興元后,日益驕橫放縱,府縣不能控制他們。軍吏李昱向富人借了八百萬銀兩,三年了還不肯歸還。孟容派官吏捕來盤問,跟他約定期限讓他歸還,說:“不按期歸還,將要處死!”全軍皆驚,向朝廷申訴。憲宗下詔把李昱交付給軍隊處治,憲宗先后兩次派遣使者去(督促),孟容都沒有聽命。上奏說:“不聽從皇命,我應當處死。然而我是在皇上身邊任職的,應當替皇上抑制豪強
41、。錢還沒有全部繳納,李昱不可能得到。”皇帝贊許他堅守正義,答應了他。多次升遷,擔任吏部侍郎。盜賊殺了武元衡,孟容稟告宰相:“漢代有一個汲黯,奸臣就止息了陰謀。現(xiàn)在朝廷沒有過失,但是狂賊竟敢這樣(胡作非為),還說國家有人嗎?希望稟明天子,起用裴中丞輔政,讓他掌控兵權,尋找賊黨,賊人就能夠捉到了?!睅滋旌螅蝗蚊岫葹樵紫?。許孟容去世時。七十六歲,朝廷追贈太子少保,謚號為“憲”。2008學年廣東深圳實驗學校高中部09屆高三診斷考試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5-9題。(21分)壅塞 亡國之主不可以直言。不可以直言,則過無道聞,而善無自至矣。無自至則壅。秦繆公時,戎強大。秦繆公遺之女樂二八與良宰焉。戎
42、主大喜,以其故數飲食,日夜不休。左右有言秦寇之至者,因捍弓而射之。秦寇果至,戎主醉而臥於樽下,卒生縛而擒之。未擒則不可知,已擒則又不知。雖善說者,猶若此何哉?齊攻宋,宋王使人候齊寇之所至。使者還,曰:“齊寇近矣,國人恐矣?!?左右皆謂宋王曰:“此所謂肉自生蟲者也。以宋之強,齊兵之弱,惡能如此?” 宋王因怒而詘殺之。又使人往視齊寇,使者報如前,宋王又怒詘殺之。如此者三,其後又使人往視。齊寇近矣,國人恐矣。使者遇其兄,曰:“國危甚矣,若將安適?”其弟曰:“為王視齊寇。不意其近而國人恐如此也。今又私患,鄉(xiāng)之先視齊寇者,皆以寇之近也報而死;今也報其情,死,不報其情,又恐死。將若何?” 其兄曰:“如報其
43、情,有且先夫死者死,先夫亡者亡?!膘妒菆箪锻踉唬骸笆獠恢R寇之所在,國人甚安?!蓖醮笙?。左右皆曰:“鄉(xiāng)之死者宜矣?!蓖醵噘n之金??苤?,王自投車上,馳而走,此人得以富於他國。夫登山而視牛若羊,視羊若豚,牛之性不若羊,羊之性不若豚,所自視之勢過也。而因怒於牛羊之小也,此狂夫之大者??穸孕匈p罰,此戴氏之所以絕也。齊王欲以淳于髡傅太子,髡辭曰:“臣不肖,不足以當此大任也,王不若擇國之長者而使之?!饼R王曰: “子無辭也。寡人豈責子之令太子必如寡人也哉?寡人固生而有之也。子為寡人令太子如堯乎?其如舜也?”凡說之行也,道不智聽智,從自非受是也。今自以賢過於堯舜,彼且胡可以開說哉?說必不入,不聞存君。齊宣王
44、好射,說人之謂己能用強弓也。其嘗所用不過三石,以示左右,左右皆試引之,中關而止。皆曰:“此不下九石,非王其孰能用是?”宣王之情,所用不過三石,而終身自以為用九石,豈不悲哉!非直士其孰能不阿主?世之直士其寡不勝眾數也故亂國之主患存乎用三石為九石也。(選自呂氏春秋)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無自至則壅 堵塞B秦繆公遺之女樂二八與良宰焉 牲畜C不意其近而國人恐如此也 料想D所自視之勢過也。 錯誤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組是 A 亡國之主不可以直言鄉(xiāng)之死者宜矣B 戎主大喜,以其故數飲食 不足以當此大任也C 有且先夫死者死 彼且胡可以開說哉D 為王視齊寇 子為
45、寡人令太子如堯乎?7下列選項中不屬于具體表現(xiàn)亡國之主不聽勸阻和及其后果的一組是(3分) ( )A左右有言秦寇之至者,因捍弓而射之戎主醉而臥於樽下,卒生縛而擒之B宋王又怒詘殺之 王自投車上,馳而走C子無辭也 說必不入,不聞存君D齊宣王好射,說人之謂己能用強弓也 終身自以為用九石,豈不悲哉!8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秦繆公用計讓戎主喪失警惕而找準時機偷襲少數民族戎。戎主不聽身邊人的勸告,中了圈套而被生擒。B宋王不分忠奸,聽信佞臣的話,竟然次次處死報告實情的偵查人員。逼得一人報告假軍情而獲得獎賞。C齊王自高自大,認為自己的才華超過堯舜。D齊宣王喜愛射箭,但箭術
46、無長進,原因是佞臣奉承他,講假話,使其不知自己拉弓所用的真正力氣大小。9斷句和翻譯。(9分)(1)用“”給文言文閱讀材料的最后一個自然段的相關句子斷句。(3分)世之直士其寡不勝眾數也故亂國之主患存乎用三石為九石也。(2)翻譯下面的句子。(6分)不可以直言,則過無道聞,而善無自至矣。(2分)凡說之行也,道不智聽智,從自非受是也。(4分)5 .B 考查常見的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一般要結合語法知識和語境具體分析. B項中“宰”有很多義項,如縣令,主宰,宰殺,宰相,官吏通稱等,這里用本義,指奴隸。6 .B 考查虛詞,例句全部來自文內。 B項中的兩個“以”,都是連詞,但前一個表原因,譯為”因為”,后一
47、個表目的,譯為”來”。7 .D 新題型,把既表現(xiàn)“不聽勸阻”又表現(xiàn)“及其后果”句子組合一起進行篩選,難度更大,較以前題型而言. D項第一句表現(xiàn)的是齊宣王的虛榮,喜歡別人的夸贊。8 .D 該題考查對內容要點的分析概括。設題遵循原文所列舉君王的順序。D項錯誤,犯了無中生有,杜撰事實的毛病。原文并沒有談及齊宣王的箭術有無無長進。9(1)答案:世之直士其寡不勝眾數也故亂國之主患存乎用三石為九石也?!窘忸}探究】斷句是新課程考試大綱要求重點檢測的。解答時要聯(lián)系語境,整體把握其大意,然后根據句式特點(特別是對稱句和判斷句)和常用的虛詞來斷句。此題抓住兩個主語“世之直士”和“亂國之主”,兩個表判斷的虛詞“也”
48、,還有表示因果關系的連詞“故”是解題的關鍵。9(2)答案(君王)不能夠接受臣子的直諫就沒有辦法聽到真實的情況,而賢人就不會來歸順(他).凡是以這種行事方式為快樂的君王,所走就會是不認為聽從智者的見解是明智的道路,從此就不會接受正確的意見.【解題探究】翻譯時一定要堅持直譯為主的原則,要掌握句式的特點,準確翻譯關鍵實詞與虛詞。中“過”,做過錯講;“道”,做辦法或者途徑講;“善”,形用名,做賢人講。前面一個分句缺主語“君王”或“他”,要補充。中“說”,讀yuè,意動用法,可譯為”把當作快樂”;“道”,用作動詞,取道。兩個“智”,其一意動用法,可譯為“把看作聰明的事情”,其二形用名,可譯為“
49、智者”; “是”,形用名, 可譯為“正確的意見”.【參考譯文】亡國的君王不可以向他直諫。如此就沒有辦法聽到真實的情況,從而賢人就不會來歸順。如此,他的思想就會受到蒙蔽.秦繆公在位的時候,少數民族戎很強大. 秦繆公送給戎主一些年芳十六的女樂師和好的奴隸. 戎主因此非常高興,日夜不停多次飲酒品嘗美味. 身邊告訴他秦國的賊兵已經來到國境的臣子,竟然被他拉開弓箭射殺. 秦國的賊兵果真到了, 戎主還醉臥在酒杯下.最終活活地被捉住綁縛起來.沒有被捉住前不聽忠告,捉住后也不明其原因.即使有善于說服君王的臣子,面對象這樣的主子又能如何呢?齊國攻打宋國,宋王派人去偵察齊軍到了什么地方。派去的人回來說:“齊寇已經
50、臨近了,國人都已經恐慌了。”左右近臣都對宋王說:“這就是所謂肉自己招致蟲害?。{著宋國的強大、齊兵的虛弱,怎么可能這樣?”于是宋王大怒,屈殺了先前派去偵察的人。接著又派人去察看,派去的人的回報仍與前一個人的一樣,宋王又一次大怒,仍屈殺了他。這樣的事接連發(fā)生了多次。后來又派人去察看,這時齊軍確實已經臨近了,國人確實已經恐慌了。所派的這人在路上遇到了他的哥哥。他哥哥對他說:“國家已經十分危險了,你還要到哪里去?”弟弟說:“去替君主察看齊寇。想不到齊寇已經離得這么近,國人已經這么恐慌?,F(xiàn)在私自擔心的是,先前察看齊軍動靜的人都是因為回報齊軍迫近而被屈殺的。如今我回報真情是死,不回報真情也是一死。這該如
51、何是好呢?”他哥哥說:“如果回報真情,你會比國破后被殺的人先死,比逃跑的人先逃跑?!庇谑潜慌扇サ娜嘶貓笏瓮跽f:“根本沒看到齊軍在哪里,國人也非常安定。”宋王十分高興。左右近臣都說:“可見先前被殺的人是該殺的了!”宋王就賜給這個人很多金錢。齊兵一到,宋王自己跳上車,急急忙忙逃命去了,這個人得以遷居他國,生活非常富裕。登上高山往下看,就會覺得牛像羊一樣,羊像小豬一樣。牛其實不像羊那樣小,羊其實也不像小豬那樣小,之所以覺得它們如此,是因為觀察它們時所站的地勢不對。如果因對牛羊這樣小而發(fā)怒,這種人可算是頭等的狂夫了。在狂顛中施行賞罰,這正是宋國滅亡的原因。齊王想讓淳于髡做太子的老師,但他推辭說: “我
52、沒有才能,不能擔此大任.您不如選擇國內德高望重之人讓他做太子的老師.”齊王說:”你不要推辭了.我難道會要求您讓太子象我一樣才學突出嗎?我本是一生就具備的.你替我讓太子象堯一樣,好嗎?或者讓他如舜一樣,好嗎?凡是以這種行事方式為快樂的君王,所走就會是不認為聽從智者的見解是明智的道路,從此就不會接受正確的意見.自認為才華高于堯和舜,那將怎么可以開始被說服的呢?別人的進諫一定不接受,象這樣的君王還沒有聽說可以長久保存王位的。齊宣王愛好射箭,喜歡別人夸耀他能夠拉開強弓,其實他使的弓只用三百多斤的力氣就能夠拉開了,他常表演給近臣們看,那班大臣為了討好宣王,個個裝模作樣地接過來試一試,大家在故意把弓拉開一半,便故作驚訝地說:“哎呀,要拉開這弓的氣力不少于一千多斤啊,不是大王又有誰能用這么強的弓呢!” 齊宣王聽了非常高興。然而,齊宣王使用的力氣不過三百多斤,可是他卻一輩子以為是用一千多斤,難道不可悲嗎? 世上那些忠貞的臣子,人少的抵擋不住人多的,很自然的。所以讓國家滅亡的主子, 禍患在于(不聽真言),把三百斤當作一千多斤。廣東東莞市2008-2009學年度第一學期教學質量檢測二、本大題7小題,共35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題。韓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仲卿,無名位。愈生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營銷策劃合同
- 能源行業(yè)新能源技術研發(fā)與應用推廣方案
- 企業(yè)管理咨詢協(xié)議書
- 網絡視頻會議系統(tǒng)安全防護與性能優(yōu)化策略
- 軟件實施工程師聘用合同
- 工廠買賣合同書
- 農業(yè)生產技術培訓與教育方案
- 游戲角色設計作業(yè)指導書
- 房屋土地買賣合同書
- 計算機與辦公設備行業(yè)作業(yè)指導書
- 設計單位-質量管理體系
- 2024版《供電營業(yè)規(guī)則》學習考試題庫500題(含答案)
- 全國職業(yè)院校技能大賽培訓課件
- 福建省醫(yī)院大全
- GB/T 16659-2024煤中汞的測定方法
- 閃蒸罐計算完整版本
- (高清版)DZT 0073-2016 電阻率剖面法技術規(guī)程
- 完整2024年開工第一課課件
- 貨運車輛駕駛員安全培訓內容資料完整
- 高一學期述職報告
- 風神汽車4S店安全生產培訓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