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七年級上人美版美術欣賞格爾尼卡教案_第1頁
美術七年級上人美版美術欣賞格爾尼卡教案_第2頁
美術七年級上人美版美術欣賞格爾尼卡教案_第3頁
美術七年級上人美版美術欣賞格爾尼卡教案_第4頁
美術七年級上人美版美術欣賞格爾尼卡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美術欣賞格爾尼卡聲討暴行的檄文格爾尼卡一、教學目標(一)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的精神,培養(yǎng)正確的審美情趣和追求正義與公正的價值觀。(二)讓學生在積極參與討論、探究、體驗的過程中,了解美術鑒賞的方法和程序,理解作品的意蘊。二、教學重點和難點(一)了解作品中藝術語言與主題表達的關系。(二)理解象征性和立體派的藝術手法。三、課前準備(一)學生課前準備:查閱相關資料;準備鉛筆、課本。(二)教學器材:多媒體教室。(三)教學課件:“格爾尼卡”、“9、11事件”。四、教學設計教學內容 第一課時:以欣賞為主。 導入:屏幕上出現“格爾尼卡“的作品。學習新內容:1、 感受作品的整體氛圍(獲得初步的整體印象)

2、。2、 了解作者的藝術思想、藝術品味和藝術風格。立體主義這種創(chuàng)造視覺形象的革命性手法是法國畫家畢加索和勃拉克在20世紀的頭十年所創(chuàng)立的。雖然,立體主義呈現出抽象的幾何狀態(tài),但事實上它卻是在描繪真實的形體。這些畫布上的平面物體,同時呈現了各個視角下物體的各個平面,是一種通過二維空間詮釋物體的新穎方式。這種創(chuàng)新重新確立了形體與空間的相互作用,改變了西方藝術的進程。畢加索說:“我是依我所想來畫對象,而不是依我所見來畫的?!笨梢?,立體主義并不拘泥于客觀的視覺感受,而更關注對形象的主觀創(chuàng)造。象征是用一種形象和事物代表另一種事物和意義的方法。通常是用一種具體的形象代表抽象的意義。例如,龍就是一種象征,它代

3、表著什么呢?格爾尼卡中的馬、牛都是具有象征意義的。3、 簡單描述:畫面上表現了木然屹立的公牛、瀕死嘶鳴的馬、奔跑的腳、舉油燈的人、斷臂倒地的士兵、抱著嬰兒嚎啕大哭的母親、仰天狂叫的求救者等。4、分析作品:全畫只用黑白灰,更加突出了口恐怖的氣氛。構圖飽滿,以不安、強烈、破碎的形象、沖撞的動勢、驚恐的氣氛和災難的象征混合于一體,打動著每一個觀眾的心。這一切使格爾尼卡成為上世紀少數幾件真正具有大眾意義的作品之一。5、詮釋作品:作品表現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時期法西斯空軍野蠻轟炸西班牙北部巴斯克重鎮(zhèn)格爾尼卡的事件。此畫不是用寫實的手法進行報道,而是采取象征的手法有力地揭露了侵略戰(zhàn)爭的罪惡和法西斯暴行。如:公

4、牛頭象征殘暴和黑暗;馬的嘶鳴象征痛苦的人民;像眼睛的燈象征光明、希望;手舉油燈的女人象征光明、和平等等。作品以二維空間來詮釋物體,從不同角度觀察物象,并把看到的物象分解成幾何形體,然后主觀地重新組合,構成畫面,以追求物象形態(tài)的動感、變化。6、評價作品:畫家采用半抽象(意象)的立體主義手法,以寓意和象征的形象把法西斯令人發(fā)指的暴行揭露出來。這些超時空的形象組合蘊含了畫家憤懣的抗議。這種打破空間界限的繪畫形式,使畫面失去錯覺性深度的效果,以一種史詩般的悲壯觸動著觀眾的視覺和心靈。因此,這幅畫成了20世紀美術史上最為重要的作品之一。練習活動:1、 學習評價:(1)我明白畢加索從多個角度來觀察物象,并

5、在平面作品上營造錯覺性深度的空間。(2)我明白立體主義從不同角度觀察物象的含義。 (3)我明白立體主義繪畫并非把描繪對象畫得如我們的眼睛所見般的真實。(4)我能仿效畢加索從不同角度觀察及描繪物象。(5)我對自己在學習活動中表現的評價。2、 課后隨想:(1)對立體主義的繪畫理論和方法我感到能理解或很難理解,因為:(2)我喜歡或者不喜歡用立體主義的繪畫方式作畫,因為: 課后準備:搜集有關“9、11”事件的資料,根據自己的創(chuàng)作意圖,準備所需要的工具和材料。第二課時:創(chuàng)作練習一、 出示課件:請同學們看一段“9、11”恐怖分子襲擊美國紐約的錄象?!?、11”事件雖然與格爾尼卡事件不同,但性質是一樣的。讓

6、我們學習畢加索,以“9、11”為題材創(chuàng)作一幅畫。二、 練習活動:創(chuàng)作一幅以“9、11”事件為題材的繪畫,并用簡短的文字寫出創(chuàng)作心得。形式不限,單色、著色、漫畫、抽象、寫實、電腦創(chuàng)作、拼貼資料均可。學生活動通過查閱資料回答問題如:格爾尼卡、畢加索用簡單的形容詞,回答對作品的初步印象。如:沉重、灰暗、凌亂、恐懼等。簡單回答如:背景、內容、方法、色彩、作者等等作者介紹見課本第3頁請一同學閱讀。 學生略答。仔細觀察作品,學習觀察和描述自己的所見。在描述的基礎上分析作品,由感官優(yōu)先,進入到思維的主導狀態(tài)。透過表面,更深地理解作品的意蘊。對作品的意義進行詮釋,并理解作品在藝術形式上的特色。綜覽所有要素后,

7、對作品進行歸納性的評價。學會思考和表達。將自己對作品的感受和認識以書面的方式表達出來。課后思考搜集資料以“9、11”事件為題材將自己對美術作品的感受和認識以自己創(chuàng)作的方式結合起來,旨在加深對格爾尼卡的理解。教師活動引出問題這幅作品名稱是什么?作者是誰?說一說你對這幅作品的整體初步印象?歸納:欣賞美術作品感受固然重要,但是還要注意理性的思考與分析。欣賞作品,你想從哪些方面深入了解呢?你對畢加索有多少了解?你知道他的藝術思想和藝術風格嗎?呈現圖片資料:蒙娜麗莎哭泣的女人以感官感受畫面,對作品進行描述。作者為什么用黑白灰而不用其他更豐富、鮮明的色彩呢?這些人和物畫的完整嗎?作者采用了什么藝術形式表現

8、的?這件作品是在什么背景下創(chuàng)作的呢?出示課件:詳細介紹作品內容以及作品所表現的形式。你能根據以上的描述、分析和詮釋的結果,評價這件作品嗎?布置下一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布置作業(yè)提高技法上的指導。五、教學點評教育部藝術教育委員會委員、北京市美術特級教師侯令讓美術學習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鏈接,在現代教育中是非常值得提倡的。傳統(tǒng)的美術欣賞課最容易上成以教師為主角的講授課,教師從時代背景、畫家生平、作品的形式等角度全面分析作品。學生在下面拼命地記筆記,他們只有聽的資格。在許多的教師眼里,作品的意義、表現手法在美術史中有了一些定論,學生沒有必要再進行參與。新的課程標準帶來了新的教育觀念,既然是提倡自主、合作、探

9、究性學習,在欣賞課上,就一定要有與之相適應的學習方式。當前,教師的一個重要責任就是在貫徹實施新課程標準的過程中,努力進行教學實踐,把教育新理念落到欣賞教學的實處。 李老師在格爾尼卡的欣賞課上,以“美術學習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鏈接”為基本思想,對欣賞課進行了有益的探索。第一節(jié)課,她在教學過程中,不但強調學生的感受,而且還強調了理性分析。第二節(jié)課,她適時地抓住了“911”這個主題,讓學生進行創(chuàng)作,寫創(chuàng)作心得。我認為她的這兩節(jié)課有以下幾個突出的部分值得肯定: (一)第一節(jié)課,李老師用的欣賞程序為:感受、認識作者、描述作品、分析詮釋、評價,在這一程序中,以學生的活動為主。教師引導他們積極地參與、討論,但

10、又有教師的講解,這是一種非常適合中學生的欣賞程序。 我們必須認識到學生的潛質,不能低估他們對美術作品的分析的能力。學生對美術作品的反應決不是單向的、被動的。他們對生活、對藝術都有自己獨特的感受,這些感受是有待開發(fā)的教學資源,是課堂教學中的寶貴財富。課本里,一張再好的美術作品,如果失去了學生,失去了學生的感受,還有什么價值?充其量只是一張印刷品而已!只有學生,才能賦予這張印刷品以生命力。所以,我們必須通過雙向的學習活動,讓學生發(fā)揮能動作用。 (二) 此次課程改革雖然倡導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但接受性學習仍然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正像肖川教授所指出的:“對一些學習內容來說,不僅個體學習的組織形式

11、是必不可少的,接受學習也是必要的。”李老師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通過自己的講解,把“立體主義”、“象征”等美術知識傳授給學生,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不認為,一提倡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方式,就完全否定接受性學習方式。在適當的場合下,接受性的學習方式仍然可以發(fā)揮積極作用。李老師在備課時,精心地為學生準備了有關畢加索、立體主義等資料。如果沒有這些資料,其教學效果將大打折扣。 (三)李老師的創(chuàng)作課,是建立在學生對畢加索的立體主義風格以及寓意、象征的表現手法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理解的基礎上的。有了欣賞課作基礎,學生的創(chuàng)作就能從自發(fā)的狀態(tài)進入到自為的狀態(tài)。他們就會發(fā)生觀念上的變化,嘗試運用新的視覺語言去創(chuàng)作,這

12、一點從學生的作業(yè)就可以體現出來。圖1把飛機畫成了一把劍,把大樓畫成了一個人,小作者用的是擬人、象征的藝術手法。圖3是以吉祥物流淚象征著911人類悲劇的發(fā)生,以及人類對和平的期望。這些創(chuàng)作手法在格爾尼卡中都不難找到。如果不是教師刻意地讓學生理解畢加索的藝術手法,學生很難自發(fā)地使用這些藝術手法進行創(chuàng)作,看來欣賞的效益顯現了出來。 我一直認為,要想和學生要東西,必須先要給學生東西。也就是說,要想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作質量,必須先要“武裝”他們。學生沒有新的藝術觀念,沒有新的視覺語言,他們的創(chuàng)作也就了無新意。長此以往,他們就會漸漸失去創(chuàng)作的興趣。甚至會出現“無病呻吟”的蒼白畫面。 (四)格爾尼卡只是一節(jié)欣賞課,李老師把它上成了和創(chuàng)作聯結的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她認為,911是學生的重要的生活經驗之一,他們在一年前經歷的這個事件,至今記憶猶新。雖然那時他們的年齡還不大,但是從報刊、電視上他們不止一次地目睹了這歷史性的慘劇。他們還從人們的街談巷議,從整個社會的反響中,感受到它對人類社會的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