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吊拆除方案課件_第1頁
塔吊拆除方案課件_第2頁
塔吊拆除方案課件_第3頁
塔吊拆除方案課件_第4頁
塔吊拆除方案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大連水泥廠改造工程塔吊拆除施工方案編制人: 審核人: 審批人: 編制單位: 2017年8月 13日一、編制依據1、TC7525型塔吊使用說明書;2、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guī)程JGJ3320123、建筑塔式起重機安全規(guī)程GB5144-20124、起重機械安全規(guī)程GB6067-20105、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20116、建設部加強塔式起重機安全使用管理的若干規(guī)定7、本工程施工圖紙及施工組織設計二、工程概況1、工程技術概況結構類型:改造2、塔機概況2.1塔機技術參數本工程,選用了一臺TC7525塔吊。塔機參數詳見下表品牌規(guī)格型號TC7525額定起重量最大幅度起重量:16T/3.7517.2

2、m最小幅度起重量:3.9T/60m起升高度獨立式高度:51.3m最大附墻式高度:240.3m工作幅度最小工作幅度:3.75m最大工作幅度:60m標準節(jié)尺寸2m×2m×3m中心距附著物尺寸4.7mTC7525塔吊起重性能參數2.2 塔機定位編號使用建筑物型號定位圖1#TC7525天然基礎塔基尺寸7.0×7.0×2.0m附注:以上尺寸均為擬定尺寸,若使用單位在施工過程中需要搭設外架或鋼結構雨棚需要提前插入,導致塔吊基礎需要外移,請及時提前與塔吊安拆單位進行溝通,并及時確定準確位置,以便安拆單位對附墻件進行調整,并驗算塔吊使用安全性。2.3 塔機計劃拆除高度本

3、工程各棟塔吊計劃安裝高度如下樓棟號塔吊編號1#安裝臂長60m初始安裝高度39m最終安裝高度130m三、施工組織1、人員組織工種數量進場時間備注特種作業(yè)人員8人2017.8月人證合一力工8人2017.8月18-50歲測量員2人2017.8月汽車吊司機1人2017.8月2、機械設備塔吊型號安拆所需機械臺班TC7525160t汽車吊安裝:2拆除:2四、塔機拆除1、特別提醒:拆塔是一項技術性很強的的工作,尤其是塔身標準節(jié)、平衡重、平衡臂、起重臂的拆卸。如稍有疏忽,就會導致機毀人亡。因此,用戶在拆卸這些部件時,需嚴格按照本說明書的規(guī)定操作。上塔工作人員,必須是經過培訓并拿到證書的人員。請?zhí)貏e注意:換步頂

4、桿因銹蝕等原因,很可能不能自動靠重力回位,故引進標準節(jié)或拆卸標準節(jié)時,應派專人操作換步頂桿。將塔機旋轉到拆卸區(qū)域,該區(qū)應無影響拆卸作業(yè)障礙物。 如圖1.4-1所示的順序,進行塔機拆卸。其步驟與立塔組裝的步驟相反。必須嚴格執(zhí)行本說明書的規(guī)定,嚴禁違反操作程序。拆塔具體程序如下: 1) 降塔身標準節(jié)(如有附著裝置,相應地拆卸); 2) 拆下平衡臂配重(留一塊4. 0t的配重);3) 拆卸起重臂; 4) 拆卸平衡臂; 5) 拆卸司機室;(亦可待至與回轉總成一起拆卸) 6) 拆卸塔頂; 7) 拆卸回轉塔身; 8) 拆卸回轉支座總成; 9) 拆卸爬升架; 10) 拆卸塔身加強節(jié)及基礎節(jié)。對于底架固定式塔

5、機,還需 11) 拆卸壓重; 12) 拆卸撐桿; 13)拆卸基節(jié); 2.4.2.1 拆卸塔身(圖1.4-2)2.4.2.1.1 將起重臂回轉到標準節(jié)L68B1的引進方向(即爬升架中有開口的一側),使回轉制動器處于制動狀態(tài),載重小車停在配平位置(即與安裝塔機中頂升加節(jié)時載重小車的配平位置一致,參見圖1.3-35)。 2.4.2.1.2 拆掉最上面標準節(jié)的上、下連接銷軸,并將提升裝置吊鉤掛在該標準節(jié)上。 2.4.2.1.3 伸長頂升油缸,將頂升橫梁頂在從上往下數第四個踏步的圓弧槽內,將上部結構頂起;當最上一節(jié)標準節(jié)離開第二節(jié)標準節(jié)頂面25cm左右,即停止頂升。2.4.2.1.4 將最上一節(jié)標準節(jié)L

6、68B1沿著引進橫梁推出。 2.4.2.1.5 扳開活動爬爪,回縮油缸,讓活動爬爪躲過距它最近的一對踏步后,復位放平,繼續(xù)下降至活動爬爪支撐在下一對踏步上,支撐住上部結構后,再回縮油缸。 2.4.2.1.6 將頂升橫梁頂在下一對踏步上,稍微頂升至爬爪翻轉時能躲過原來支撐的踏步后停止,撥開爬爪,繼續(xù)回縮油缸,至下一標準節(jié)與下支座相接觸時為止。 2.4.2.1.7 下支座與標準節(jié)L68B1之間用銷軸連接好后,用小車吊鉤將標準節(jié)吊至地面。 注意:將拆掉的標準節(jié)推到引進橫梁的外端后,在爬升架的下落過程中,當爬升架上的活動爬爪通過塔身標準節(jié)主弦桿踏步和標準節(jié)連接銷軸時,須用人工翻轉活動爬爪,同時派專人看

7、管頂升橫梁和導向輪,觀察爬升架下降時有無被障礙物卡住的現象,以便爬升架能順利地下降。 重復上述動作,將塔身標準節(jié)依次拆下。 塔身拆卸至安裝高度后,要繼續(xù)拆塔,必須先拆卸平衡臂上的平衡重。2.4.2.2 拆卸平衡臂配重將小車固定在起重臂根部,借助輔助吊車拆卸配重。按裝配重的相反順序,將各塊配重依次卸下,僅留下一塊4.0t的配重塊。2.4.2.3 起重臂的拆卸將起升鋼絲繩卸下,同時應對鋼絲繩全長認真進行檢查。 1) 根據圖1.3-27所述的吊裝點布置吊繩; 2) 輕輕提起起重臂,將起升鋼絲繩固定在塔頂銷軸上,慢慢起動起升機構,使拉桿頭靠近塔頂;拆去拉桿架與塔頂的連接銷,放下拉桿至起重臂上固定;拆去

8、鋼絲繩,拆掉起重臂與回轉塔身連接銷; 3) 放下起重臂,并擱在墊有枕木的支座上。2.4.2.4 平衡臂的拆卸將配重塊全部吊下,然后通過平衡臂上的四個安裝吊耳吊起平衡臂,使平衡臂拉桿處于放松狀態(tài),拆下拉桿連接銷軸。然后拆掉平衡臂與回轉塔身的連接,將平衡臂放至地面。2.4.2.5 拆卸司機室2.4.2.6 拆卸塔頂拆卸前,檢查與相鄰的組件之間是否還有電纜連接。 2.4.2.7 拆卸回轉塔身2.4.2.8 拆卸回轉總成將爬升架的換步頂桿支承在塔身上,然后拆掉下支座與爬升架和塔身的連接,再用吊索將回轉總成吊起卸下。2.4.2.9 拆走爬升架吊起爬升架,緩緩地沿標準節(jié)主弦桿吊出,放至地面。2.4.2.1

9、0 拆走兩節(jié)標準節(jié)及基節(jié)吊住頂部標準節(jié),將吊住的標準節(jié)與下面一節(jié)標準節(jié)之間的銷軸抽出,吊起標準節(jié),放至地面。重復這些操作,直到剩下固定支腿或固定底架。對于底架固定式塔機,還需 11) 拆卸壓重。12) 拆卸撐桿。13)拆卸基節(jié)。1.4.3 塔機拆散后的注意事項1) 塔機拆散后,由工程技術人員和專業(yè)維修人員進行檢查、維修保養(yǎng)。2) 對主要受力的結構件應檢查金屬疲勞,焊縫裂紋,結構變形等情況,檢查塔機各零部件是否有損壞或碰傷等。3) 檢查完畢后,對缺陷、隱患進行修復后,再進行除銹、刷漆處理。2、專項安全要求2.1高處作業(yè)(1) 所有參加高處作業(yè)人員必須持有經建設部有關部門培訓、考核合格,取得建設部

10、職業(yè)技能崗位證書(塔機拆裝)證并持證上崗。(2) 作業(yè)前,必須對所使用的吊索具、工具進行檢查及試驗,發(fā)現異常必須及時解決。 (3) 高處作業(yè)人員必須穿防滑鞋,系安全帶。(4) 高處作業(yè)所有工具及銷軸、螺絲等小件零件必須用工具袋攜帶上下塔吊。嚴禁用投擲的方法傳遞工具、零件,防止發(fā)生物體打擊事故。(5) 塔頂三件(平衡臂、起重臂、平衡重)必須按照順序連續(xù)作業(yè),禁止長時間停頓。(6) 吊裝塔件時,必須鎖好鋼絲繩并經過試吊確認無誤時方可發(fā)出起升信號。(7) 拆裝過程中,必須做到“活完腳下清”,所有工具、零部件(銷軸、螺絲等)必須放在指定位置。(8) 作業(yè)過程中,要做到“互相提醒、互相照應、互相監(jiān)督”。

11、(9) 嚴禁在高處追逐打鬧,防止高處墜落。(10) 作業(yè)過程中,必須嚴格執(zhí)行拆裝工藝規(guī)定的拆裝順序,嚴禁逆序拆裝。2.2地面作業(yè) (1) 在安裝工作前,應劃定作業(yè)區(qū)。在拆裝過程中,塔吊周圍12m;為拆裝作業(yè)區(qū),凡與拆裝作業(yè)無關人員禁止入內。(2) 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好安全帽,并系好下額帶。(3) 塔吊部件未安裝前,應碼放整齊、穩(wěn)定,防止傾倒、滑落。(4) 除信號指揮外,任何人不得發(fā)出指揮信號(緊急情況除外)。(5) 摘掛鉤時注意互相照應,防止出現擠傷、壓、砸傷等。2.3 信號指揮 (1) 必須專人指揮,信號指揮人員應持有職業(yè)技能崗位證書(塔機拆裝)證并持證上崗。拆立塔作業(yè)時為雙人指揮,原則上

12、以高處作業(yè)信號指揮為主。(2) 上下信號指揮應密切聯系、配合默契,拆立塔之前明確信號交接部位(高度),盡量避免兩人同時發(fā)出指揮信號的現象。(3) 信號指揮在發(fā)出指揮信號之前,應再次檢查吊點位置、部件重量是否與起重設備性能相符、是否有未經固定的另散件、被吊物上、下方是否有人等,確認無誤方可發(fā)出指揮信號。3、文明施工要求(1) 現場施工人員,必須統一著裝,佩帶上崗證。(2) 施工廢料必須及時清理,做到“工完、料凈、場地清”。(3) 設備現場擺放必須整齊且下墊道木或方木。(4) 施工現場應用標準化安全圍欄圍起來,做到整齊美觀。(5) 施工現場標準化設施(焊機箱、)應擺放整齊,統一布置。(6) 塔機組

13、合及吊裝采用氣瓶供氣,現場的氧、乙炔瓶應放在專門的氧氣乙炔架子內,并且統一布置。(7) 現場電源線、氣體帶子和電焊機的一、二次線走向要規(guī)范整齊。(8) 施工人員要保護好設備清潔和表面完好,表面有污物的,應在地面擦拭干凈再吊裝就位。七、塔機安裝質量要求1、質量目標(1) 達到質量認證要求。(2) 安裝、附著頂升設備完好率100%。(3) 相關安裝記錄齊全,真實可靠,準確率100%。(4) 確保人員和設備無損傷,順利完成安裝及頂升、附著作業(yè)。2、質量保證措施及質量通病預防項次質量通病預防措施1安裝及頂升附著前未對設備進行全面檢查在對整機進行安裝及頂升附著作業(yè)前,拆裝人員,尤其是拆裝隊的負責人應對塔

14、機進行全面的檢查,確保鋼結構無裂紋及不可恢復的塑性變形,焊縫無開裂現象,各安全裝置齊全、有效,如發(fā)現問題應及時的采取措施,以免在塔機安裝及頂升附著作業(yè)過程中發(fā)生事故。2施工工藝粗糙要求在施工準備階段,技術人員在熟悉圖紙、規(guī)范、標準的基礎上,根據具體的施工條件,制定周密可行的施工技術措施。施工前作好技術交底工作,使每個施工人員都清楚安裝過程中需控制的質量標準。施工人員在熟悉各種構件的特點后,參考以往的施工經驗,確定一套科學的施工方法,并在施工中不斷總結經驗,使施工方法日趨完善和合理。3吊索具未進行檢查和使用不當塔吊的安裝及頂升附著作業(yè)的吊裝工具主要是鋼絲繩和卡扣,在進行吊裝作業(yè)前,應對各吊裝的吊

15、索具進行全面的檢查,確保鋼絲繩無斷絲、斷股現象,對已達到報廢標準的應停止使用,卡具無嚴重變形和磨損。在進行部件吊裝時,拆裝隊負責人首先要對待拆除部件的重量要非常清楚,尤其是重量較大的部件,嚴格按照施工的方案選用吊索具,保證6倍以上的安全系數。3、質量保證措施為了保證塔機安裝質量,樹立良好的質量信譽,全面貫徹落實公司制定的質量管理作業(yè)文件,實現對施工過程的有效控制,特制定以下控制措施:(1) 作業(yè)前由技術員及工長組織作業(yè)人員認真學習圖紙、資料,了解作業(yè)技術要求,掌握作業(yè)方法和作業(yè)要領。同時宣傳質量,提高意識,加強作業(yè)人員的工作責任心。(2) 對重要工序的作業(yè)方法、作業(yè)要領,應進行作業(yè)前的施工技術

16、培訓。(3) 認真做好作業(yè)前的技術交底工作,使每個作業(yè)人員充分的理解施工工藝和技術要求,達到作業(yè)人員對工作心中有數,交底后必須雙方簽字。(4) 班長和安全員認真作好作業(yè)過程的質量監(jiān)督控制,確保每一道工序的施工質量以及工序間合理銜接,不留缺陷,不留尾工,認真做好作業(yè)后的自檢工作。(5) 對作業(yè)中容易發(fā)生的質量問題,作業(yè)前做出預測,并采取有效的、可操作的預防措施,消除施工質量缺陷。(6) 作業(yè)中發(fā)現設備缺陷或施工質量問題,及時向技術員提出并采取措施后進行處理。重大質量問題必須停工,待提出處理意見或制定整改措施后方可進行整改。(7) 積極配合項目部工程管理部門和監(jiān)理的質檢工作,對查出的質量問題積極并

17、及時的進行處理。4、作業(yè)過程中控制點的設置序號作業(yè)控制點檢驗單位見證方式班組專業(yè)公司項目質檢部門監(jiān)理1施工中防止部件磕碰和交叉作業(yè)現象R2作業(yè)工機具、卡索具完好無損,無人員、設備損傷S3各組件、零部件安全順利安裝、拆除,無損壞或變形W4做好各組件、零部件安裝、拆除后清點、整理和存放工作。W5作業(yè)方法應該按照說明書和本方案要求嚴格執(zhí)行R見證方式:R 記錄確認點;W 見證點;H 停工待檢點;S 連續(xù)監(jiān)視監(jiān)護八、重大危險源和安全技術措施序號活動內容危險因素可能導制的事故控制措施實施負責人危險源具體描述1吊裝作業(yè)照明燈施工現場照明燈配置不足,導致現場無充足照明。作業(yè)人員發(fā)生墜落在每個作業(yè)點安裝充足的照

18、明燈具并正常投入使用。2焊接作業(yè)焊渣施工使用電焊,焊渣散落。燒傷他人采取有效隔離防護措施,高處焊接、切割等動火作業(yè)下方必須使用防火毯。3平臺作業(yè)臨時施工平臺臨時施工平臺搭設、使用不合理發(fā)生高空墜落專業(yè)人員搭設,驗收合格并掛牌后方可施工,并不得超載使用。4吊裝作業(yè)安全標志被挪動現場設置的各種安全設施被挪動他用人生意外傷害現場設置的各種安全設施嚴禁挪動或移作他用。5高處作業(yè)高空墜物高空墜物墜物傷人高處作業(yè)人員應配帶工具袋,較大的工具應系保險繩;傳遞物品時嚴禁拋擲。平臺、步道等高處作業(yè)的平臺、走道、斜道搭設不規(guī)范高處墜落高處作業(yè)的平臺、走道、斜道等應裝設由上下兩道欄桿(上道欄桿高1.05m1.2m,

19、下道欄桿高0.5m0.6m)和欄桿柱組成的防護欄桿和18cm高的擋腳板,或設防護立網。孔洞等高處作業(yè)區(qū)周圍的孔洞、溝道等未設蓋板、安全網或圍欄。高處墜落高處作業(yè)區(qū)周圍的孔洞、溝道等應設蓋板、圍欄;屋架或作業(yè)面下方懸空處鋪設安全網。6吊裝作業(yè)天氣大風、惡劣氣候時露天高處作業(yè)機械傷害遇有五級及以上大風或惡劣氣候時,應停止露天高處作業(yè)。7吊裝作業(yè)吊裝物在吊裝物下接料或逗留,墜物傷人墜物傷人起重工作區(qū)域內無關人員不得逗留或通過;起吊過程中嚴禁任何人員在起重機伸臂及吊物的下方逗留或通過。設警戒區(qū)域,設專門監(jiān)護人,拒絕任何人通過。8吊裝作業(yè)交叉作業(yè)垂直交叉作業(yè)機械傷害施工中應盡量減少立體交叉作業(yè)。必需交叉

20、時,施工面盡量錯開,以減少干擾;無法錯開的垂直交叉作業(yè),層間必須搭設嚴密、牢固的防護隔離設施。9打磨作業(yè)飛濺飛濺傷人飛濺傷人從事有飛濺物的作業(yè)時,施工人員戴護目鏡。10作業(yè)人員狀態(tài)作業(yè)人員作業(yè)人員施工態(tài)度不端正高處墜落、傷害他人施工人員嚴禁嬉戲、打斗,嚴禁酒后進入施工現場。11施工用電作業(yè)電動工具電動作業(yè)工具漏電觸電傷害使用前進行檢查,確認電動工具完好并裝有漏電保護器電源接頭、電線等私拉亂接電源,電源線使用不當等觸電傷害嚴禁私拉亂接電源,電源拆接、維護由專業(yè)電工負責。配電箱必須裝設漏電保護器,做到一機一閘一保;用電設備的電源引線長度不得大于5m;距離大于5m時應設便攜式電源箱或卷線軸;便攜式電

21、源箱或卷線軸至固定式開關柜或配電箱之間的引線長度不得大于40m,且應用橡膠軟電纜;電工對電源的接線、布線要執(zhí)行三相五線制;工作零線與保護零線不能混用。12吊裝作業(yè)鋼絲繩鋼絲繩達不到吊裝要求吊裝物墜落傷人鋼絲繩必須有6倍以上保險系數并在與吊物尖銳棱角接觸處墊半圓管、木方或膠皮。吊掛物吊掛不牢固鋼絲繩與管道接觸處墊防滑物,吊掛生根牢固并進行二次保護。吊裝物輔助起重設備負荷率超過允許范圍輔助起重設備吊裝一物件時:1 綁扎時應根據物件的重心位置進行綁扎;2 在起吊過程中應垂直起落,且負荷率不得超過90%。13作業(yè)人員作業(yè)作業(yè)人員典型違章行為作業(yè)人員受到傷害施工現場嚴禁出現下列違章行為:1、使用無齒鋸時

22、鋸片未緊固。2、在轉動的無齒鋸片上直接研磨物件。3、使用大錘、手錘等工具時帶手套。4、操作電動設備(機具)、電焊機等工作完畢后,未把控制器撥至零位、未切斷電源就離開現場。5、用安全帶當傳遞或綁扎繩使用。6、倒鏈(手動葫蘆)的掛鉤或吊鉤直鉤掛在物體或結構上使用。14吊裝作業(yè)吊索吊掛繩夾角過大吊裝物滑落傷人吊掛繩之間夾角不宜大于100°,避免繩索受力過大。吊裝機械及員裝物起吊前未檢查機械及吊裝物員裝物墜落傷害起吊前應檢查起重機械及其安全裝置;吊件吊離地面約20cm時應暫停起吊并進行全面檢查,確認正常后方可正式起吊。指揮人員和操作人員指揮人員和操作人員擅離崗位機械傷害吊起的重物必須在空中作

23、短時間停留時,指揮人員和操作人員均不得離開工作崗位。指揮人員指揮人員的職責不清高空墜物1、 指揮人員使用對講機指揮作業(yè)時,必須設定專用頻道。2、 指揮人員發(fā)出的指揮信號必須清晰、準確。3、 指揮人員應站在使操作人員能看清指揮信號的安全位置上;當跟隨負載進行指揮時,應隨時指揮負載避開人及防障礙物。4、 指揮人員不能同時看清操作人員和負載時,必須設中間指揮人員逐級傳遞信號,當發(fā)現錯傳信號時,應立即發(fā)出停止信號。5、 負載降落前,指揮人員必須確認降落區(qū)域安全方可發(fā)出降落信號。6、 當多人綁掛同一負載時,應作好呼喚應答,確認綁掛無誤后,方可由指揮人員負責指揮起吊。7、 用兩臺起重機吊運同一負載時,指揮

24、人員應雙手分別指揮各臺起重機以確保協調。8、在開始起吊時,應先用微動信號指揮,待負載離開地面10cm20cm并穩(wěn)定后,再用正常速度指揮。在負載最后降落就位時,也應使用微動信號指揮。15利用作業(yè)工具作業(yè)工機具工機具不合格或損壞機械傷害使用前進行檢查、維修作業(yè)人員操作非本專業(yè)工機具嚴禁操作非本專業(yè)的工機具。施工觸電觸電傷害施工場所要干燥、電焊二次線使用膠皮軟線。電源線架空,或埋入地下手拉葫蘆手拉葫蘆使用不當高空墜物使用前檢查,修理合格;使用中必須受力均勻,不超載使用;手鏈必須備牢,防止滑脫。鋼絲繩鋼絲繩編結不符合要求鋼絲繩拉斷,吊裝物墜落鋼絲繩用編結法連接時,編結長度應大于鋼絲繩直徑的15倍,且不

25、得小于300mm。卡環(huán)卡環(huán)使用不合理吊裝物墜落卡環(huán)不得橫向受力;卡環(huán)的銷子不得扣在活動性較大的索具內;不得使卡環(huán)處于吊件的轉角處,必要時應加襯墊并使用加大規(guī)格的卡環(huán)。九、應急預案1、應急準備1.1、機施公司應急領導小組的組成組 長: 現場項目經理副組長: 現場生產經理成 員:現場作業(yè)班組長及部分作業(yè)人員職 責:研究、審批搶險方案;組織、協調各方搶險救援的人員、物資、交通工具等;保持與上級領導機關的通訊聯系,及時發(fā)布現場信息。1.2、應急資源應急資源的準備是應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項目部應根據潛在事故的性質和后果分析,配備應急救援中所需的消防手段、救援機械和設備、交通工具、醫(yī)療設備和藥品、生活保

26、障物資。應急物資主要有:1)氧氣瓶、乙炔瓶、氣割設備一套2)急救藥箱1個;3)手電 3個(塔吊、電工、經理各1個);4)對講機6部。1.3、應急通訊項目部須將110、120、項目部應急領導小組成員的手機號碼、企業(yè)應急領導組織成員手機號碼、當地安全監(jiān)督部門電話號碼,明示于工地顯要位置。工地搶險指揮及安全員應熟知這些號碼。1.4、應急范圍因塔吊安裝過沖中的高空墜落、物體打擊、機械傷害、觸電而造成重大安全事故;2、傷亡事故的預防2.1 傷亡事故的預防原則為實現安全生產,預防死亡事故的發(fā)生必須要有全面的綜合性措施,實現系統安全,預防事故和控制受害程度的具體原則大致為:降低、控制和消除潛在危險的原則;提

27、高安全系數;閉鎖原則(自動防止故障的互鎖原則);屏障、距離原則;警告和禁止信息原則;個人防護原則;避難、生存和救護原則。2.2 傷亡事故預防措施傷亡事故預防,就是要消除人和物的不安全因素,實現作業(yè)行為和作業(yè)條件安全化。消除人的不安全行為,實現作業(yè)行為安全化開展安全思想教育和安全規(guī)章制度教育;嚴格安全操作規(guī)程和程序進行各項作業(yè);注意勞逸結合,使作業(yè)人員保持充沛的精力,從而避免產生不安全行為。消除物的不安全狀態(tài),實現作業(yè)條件安全化采用安全防護裝置,隔離危險部位;采用安全的個人防護用具;開展安全檢查,及時發(fā)現和整改不安全隱患;建立、完善和嚴格執(zhí)行安全生產規(guī)章制度,開展經常性的安全教育、崗位培訓和安全

28、知識競賽活動,通過安全檢查制度和落實防范措施等安全管理工作,是消除事故隱患。3、施工現場急救3.1急救步驟急救是對傷病員提供緊急的監(jiān)護和救治,給傷病員以最大的生存機會,急救一定要遵循下述四個步驟:調查事故現場,調查時要確保無任何危險,迅速使傷病員脫離危險場所,尤其在工地大型事故現場更是如此;初步檢查傷病員,判斷神志、氣道、呼吸循環(huán)是否有問題,必要時立即進行現場急救和監(jiān)護,使傷病員保持呼吸道暢通,視情況采取有效的止血、止痛、防止休克、包扎傷口等措施,固定、保存好割斷的器官或組織,預防感染;呼救。由專人去呼叫救護車,現場施救一直堅持到救護人員或其他施救者到達現場接替為止。此時還應反映傷病員的病情和

29、簡單救治過程;如果沒有發(fā)現危及傷病員的體征,可作第二次檢查,以免遺漏其他損傷、骨折和病變。這樣有利于現場施行必要的急救和穩(wěn)定病情,降低并發(fā)癥狀和傷殘率。3.2 施工現場具體急救方法(1)一般傷員的現場救治在出事現場,立即采取急救措施,使傷員盡快與致傷因素脫離接觸,以避免繼續(xù)傷害深層組織。用清潔包布裹蓋傷面做簡單包扎,避免創(chuàng)面污染。自己不要隨便把水痘弄破,更不要在創(chuàng)面上涂任何有刺激性的液體或不清潔的粉和油劑。因為這樣既不能減輕疼痛,相反增加感染機會,并為進一步創(chuàng)面處理增加了困難。傷員口渴時可給適量飲水或含鹽飲料。經現場處理后的傷員要迅速轉送到醫(yī)院救治,轉送過程中要注意觀察呼吸、脈搏、血壓等的變化

30、。(2)嚴重創(chuàng)傷出血傷員的現場救治1)止血a)包扎、固定創(chuàng)傷處用消毒的敷料或清潔的棉紡制品覆蓋,再用繃帶或布條包扎,即可以保護創(chuàng)口預防感染,又可減少出血幫助止血。在肢體骨折時,又可借助繃帶包扎夾板來固定受傷部位上下二個關節(jié),減少損傷,減少疼痛,預防休克。b)搬運經現場止血、包扎、固定后的傷員,應盡快正確的搬運轉送醫(yī)院搶救。不正確的搬運,可導致繼發(fā)性的創(chuàng)傷,加重病痛,甚至威脅生命。搬運傷員時應注意:在肢體受傷后局部出現疼痛、腫脹、功能障礙或畸形變化,就表示有骨折存在。宜在止血固定后再搬運,防止骨折斷端因搬運振動而移位,加重疼痛,導致損傷附近的血管神經,使創(chuàng)傷加重。在搬運嚴重創(chuàng)傷伴有大出血或已有休

31、克的傷員時,要平臥運輸傷員,頭部可放置冰袋或帶冰帽,路途中要盡量避免震蕩。在搬運高處墜落傷員時,因疑有脊椎受傷可能,一定要使傷員平臥在硬板上搬運,切忌只抬傷員的兩肩與兩腿或單肩背運傷員。因為這樣會使傷員的軀干過分屈曲或過分伸展,而使已受傷的脊椎移動,甚至斷裂造成截癱,招致死亡。2)創(chuàng)傷救護的注意事項a)護送傷員的人員,應向醫(yī)生詳細介紹受傷的經過。如受傷時間、地點,受傷時所受暴力大小,現場場地情況。凡屬高處墜落致傷時還要介紹墜落高度,傷員最先著落部位或間接擊傷部位,墜落過程中是否有其他阻擋或轉折。b)高處墜落的傷員,在已診有顱骨骨折時,即使傷者當時神志清楚,但若伴有頭痛、頭暈、惡心、嘔吐等癥狀,

32、仍應勸留醫(yī)院嚴密觀察。c)在肢體受到嚴重擠壓后,局部軟組織因缺血而呈蒼白,皮膚溫度降低,感覺麻木,肌肉無力。一般在解除肢體壓迫后,應馬上用彈性繃帶繞受傷肢體,以免發(fā)生組織腫脹,還要給以固定少動,以減少延毒性分解產物的釋放和吸收。在這種情況下的傷肢就不應該抬高,不應該進行局部按摩,不應該施行熱敷,不應該繼續(xù)活動。d)胸部受傷的傷員,實際損傷程度常較胸壁表面所顯示的損傷面更為嚴重,有時甚至完全表里分離。如傷員胸壁皮膚完好無傷痕,但已有肋骨骨折存在,甚至還伴有外傷性氣胸和血胸,要高度提高警惕,以免誤診,影響救治。在下胸部受傷時,要想到腹腔內臟受擊傷引起內出血的可能。d)引起創(chuàng)傷性休克的主要原因是創(chuàng)傷

33、后的劇烈疼痛、失血引起的休克以及軟組織壞死后的分解產物被吸收而中毒。處于休克狀態(tài)的傷員要讓其安靜、保暖、平臥、少動,并將下肢抬高約200左右,及時止血、包扎、固定傷肢減少創(chuàng)傷疼痛,盡快送到醫(yī)院進行搶救治療。(3)觸電急救觸電的急救細則A、對于低壓觸電事故,可采用下列方法:如果觸電地點附近有電源開關或插頭,可立即拉開電源開關或拔下電源插頭,以斷開電源??捎糜薪^緣手柄的電工鉗、干燥木把的鐵鍬等切斷電源線。也可用干燥木板等絕緣物插入觸電者身下,以隔斷電源。當電線搭在觸電者身上或被壓在身下時,可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繩索,木板,木棒等絕緣物為工具,拉開提高或挑開電線,使觸電者脫離電源。切不可直接去拉觸電者。B、對于高壓觸電事故,可采用下列方法;立即通知有關部門停電。帶上絕緣手套,穿上絕緣靴,用相應電壓等級的絕緣工具按順序拉開開關。用高壓絕緣桿挑開觸電者身上的電線。脫離電源后,要及時迅速對癥搶救:如果觸電者傷勢不重,神志清醒或曾一度昏迷,但已清醒過來,應使觸電者安靜休息,不要走動,嚴密觀察并請醫(yī)生前來診治或送醫(yī)院。如果觸電者傷勢較重,已失去知覺,但心跳和呼吸還存在,應將觸電者抬至空氣暢通處,解開衣服,讓觸電者平直仰臥,并用軟衣服墊在身下,使其頭部后仰比肩膀低,并保持呼吸道暢通,以免妨礙呼吸,如天氣寒冷要注意保溫,并速請醫(yī)生診治或送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