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東南飛(并序)教案_第1頁
孔雀東南飛(并序)教案_第2頁
孔雀東南飛(并序)教案_第3頁
孔雀東南飛(并序)教案_第4頁
孔雀東南飛(并序)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孔雀東南飛(并序)教案16.自主研學平臺一、作家作品孔雀東南飛是我國古代最優(yōu)秀的民間敘事詩。故事發(fā)生在漢末建安年間。全詩357句,1785字,沈歸愚稱其為“古今第一首長詩”,因此它也被稱為我國古代文學史上最早的一首長篇敘事詩(我國古代最長的敘事詩是英雄史詩格薩爾王)。孔雀東南飛原名古詩為焦仲卿妻作,最早見于南朝徐陵所編的玉臺新詠。后人把孔雀東南飛與北朝的木蘭辭及唐代韋莊的秦婦吟并稱為“樂府三絕”,其中前兩者又被稱為“樂府雙璧”。玉臺新詠南朝徐陵編選,十卷。書成于梁代,是繼詩經楚辭之后最早的一部古詩總集。所收詩歌上自漢魏,下迄梁代,共796篇。選詩范圍較狹窄,多敘男女閨情,但也不乏杰作,如具有反

2、封建禮教的積極主題和高度藝術成就的孔雀東南飛即最先見于此書。徐陵(507583)字孝穆,今山東郯城人,南朝陳文學家。少好學,八歲即能文,博涉經史,縱橫有口辯。其詩賦皆淫靡綺艷,與庾信同為宮體詩代表作家,時人稱為“庾信體”,曾編選玉臺新詠十卷,是我國現存較早的詩歌總集之一。原有集三十卷,已散佚,明人集有徐孝穆集。二、寫作背景婚姻問題是社會問題的集中體現,與當時的政治、文化、經濟等各方面都密切相關,我國古代的婚姻就是男女兩家結親,宗旨就是“生兒育女,繁衍后代”。有七種情況可以休妻,稱為“棄去”:不孝順父母、無子、淫、妒、有惡疾、多言、盜竊。女子三次被休,只能去舂米,非常低賤。所以本篇所涉及的問題很

3、深很廣,揭示了封建禮教對社會各階層的滲透,突出暴露家長制的罪惡。在本篇中,焦母、劉兄是封建禮教的體現者,是婚姻的悲劇直接制造者,背后是封建禮教。三、重點字詞1.字音公姥(m) 伶俜(pn) 聘禮(pìn) 拊掌(f)否泰(p) 赍錢(j) 躑躅(zhí zhú)2.字形腰襦 葳蕤 磐石 槌床 哽咽 蒲葦3.詞義縊:吊死。驅使:使喚。伶俜:孤單的樣子。遺施:贈與,施與。便言:很會說話。否泰:運氣的好壞。4.通假字箱簾六七十 “簾”通“奩”,梳妝匣子。蒲葦紉如絲 “紉”通“韌”。雖與府吏要 “要”通“邀”。終老不復取 “取”通“娶”。5.詞類活用(1)名詞作狀語孔雀東

4、南飛 “東南”,向東南。卿當日勝貴 “日”,一天天地。(2)名詞作動詞誓天不相負 “誓”,對發(fā)誓。(3)使動用法以此下心意 “下”,使下,委屈。6.古今異義可憐體無比“可憐”古:可愛。今:同情別人。千萬不復全“千萬”古:無論如何。今:再三叮囑。奄奄黃昏后“奄奄”古:暗沉沉的。今:氣息將盡。葉葉相交通“交通”古:交錯連接。今:往來通達。汝豈得自由“自由”古:自作主張。今:自由自在。處分適兄意“處分”古:處理、安排。今:一種處罰措施。便利此月內“便利”古:吉利。今:方便。本自無教訓“教訓”古:教養(yǎng)。今:失敗中取得的認識。7.偏義復詞便可白公姥,及時相遣歸:“公姥”偏指“姥”。我有親父兄,性行暴如雷

5、:“父兄”偏指“兄”。我有親父母,逼迫兼弟兄:“父母”偏指“母”。晝夜勤作息,伶俜縈辛苦:“作息”偏指“作”。其日牛馬嘶,新婦入青廬:“牛馬”偏指“馬”。教材優(yōu)化全析一、文脈梳理起興:烘托悲劇氣氛,提攝全篇,引出下文。開端:自請 遣歸蘭芝自訴,妻賢母惡。發(fā)展:仲卿求情,賢夫孝子被遣 決心自遣,自珍自愛拜別阿母,有禮識禮夫婦名誓,情深意重發(fā)展:蘭芝見母,得母同情逼嫁 蘭芝拒婚,忠于愛情阿兄逼嫁,見利忘義高潮:生人死別,兩情不渝仲卿別母,忠孝難全兩人殉情,生死相約結尾:化鳥雙飛,美好向往本詩以時間為順序,以劉蘭芝、焦仲卿的愛情和封建家長制的迫害構成的矛盾沖突為線索,也可以說按劉蘭芝和焦仲卿的別離、

6、抗婚、殉情的悲劇發(fā)展線索來敘述,揭露了封建禮教破壞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惡,歌頌了劉蘭芝、焦仲卿的忠貞愛情和反抗精神。二、內容詳解三、技巧鑒賞1.鋪陳排比起興手法的運用詩篇開頭,“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是“興”的手法,用以興起劉蘭芝、焦仲卿彼此顧戀之情,營造了全篇的氣氛?!笆芸椝?,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十七為君婦,心中??啾??!边@是縱的鋪陳,按時間順序,突出多才多藝、有教養(yǎng)的特點。詳寫蘭芝離家的打扮,“雞鳴外欲曙,新婦起嚴妝。著我繡夾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腰若流紈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蔥根,口如含朱丹。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庇勺阒令^、至腰、至耳、至指、至

7、口、至步,一連串夸張性的鋪陳,旨在描寫她的美,更表現她的從容鎮(zhèn)定。寫太守辦喜事豪華排場,顯示蘭芝不為富貴所動的節(jié)操,也形成太守家的喜和蘭芝、仲卿的悲之對照,強化了悲劇性。本詩的鋪陳排比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也為詩歌帶來了聲律和色彩之美。2.個性化的人物對話孔雀東南飛最大的藝術成就是通過有個性的人物對話塑造了鮮明的人物形象。在貫穿全篇的對話中,可以看到,劉蘭芝對焦仲卿、對焦母、對小姑、對自己的哥哥和母親講話時的態(tài)度與語氣各不相同,正是在這種不同中可以感受到她那勤勞、善良、備受壓迫而又富于反抗精神的外柔內剛的性格。同樣的,在焦仲卿各種不同場合的話語中,也可以感受到他那忠于愛情、明辨是非但又迫于母親威

8、逼的誠實而軟弱,但又有反抗的性格。詩中寫到蘭芝與仲卿死前,蘭芝假意同意再嫁,仲卿見蘭芝后回家與母親訣別,他倆這時的話語,非常切合各自的身份與處境。試想,蘭芝如果直說要死,這個弱女子勢必會遭到暴力的約束,被強迫成婚。3.在矛盾沖突中塑造人物形象??兹笘|南飛以劉蘭芝、焦仲卿的愛情和封建家長制的迫害構成的矛盾沖突為線索展開情節(jié),也可以說按劉蘭芝和焦仲卿的別離、抗婚、殉情的悲劇發(fā)展線索來敘述,這是一場迫害與反迫害的斗爭。仲卿求母一段,是第一次沖突,刻畫了焦母的專橫和仲卿的軟弱。蘭芝辭婆一段,是第二次沖突,反映了焦母的無情和蘭芝的斗爭。蘭芝拒婚,是第三次沖突,在蘭芝與其兄之間展開,突出了蘭芝富貴不能淫的

9、堅貞品格及其兄的卑鄙。仲卿別母一段,寫出了其母的頑固和仲卿的守約。這是第四次沖突,一次比一次激烈,直至雙雙殉情。特別是主角蘭芝,她的堅決抗爭影響與決定了仲卿的態(tài)度與斗爭。蘭芝與仲卿的感情糾葛是在上述矛盾沖突的基礎上展開的。第一段蘭芝的訴苦,表現了她對仲卿的信賴,也交代了矛盾沖突的背景。仲卿求母失敗,劉、焦之間的話別,反映了仲卿的不舍、蘭芝的溫情。第二次沖突蘭芝辭婆后,仲卿的訣別,充分抒寫了他們夫婦之間的真摯感情。第三次沖突蘭芝拒婚一段,仲卿的怨懟,蘭芝的表白,他們之間的訣別,淋漓盡致地刻畫了生死不渝的愛情。由此可見,上述兩條線索,有主有從,互為因果,交替發(fā)展,完整緊湊地完成了故事的敘述、人物命

10、運的交代,在激烈的矛盾沖突中完成了人物形象的塑造。四、疑難探究疑難問題:劉蘭芝聰明、美麗,勤勞、善良,按理說應當得到婆婆的喜愛,為什么劉母不但不喜歡這個兒媳,反而橫加指責,甚至決絕地逼迫焦仲卿休妻,應怎樣看待這個問題?探究思路:對這個問題,歷來眾說紛紜,說法不一,這也正如俗語“清官難斷家務事”。有人說是因為蘭芝沒有給焦家生下兒子,也有人說因為劉蘭芝與焦仲卿感情太好,使焦母產生失落感,也有人說這些原因兼而有之。參考答案:(1)劉蘭芝沒有給焦家生下兒子。在封建社會中,“不孝有三,無后為大”,從課文中“新婦初來時,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驅遣,小姑如我長”看,雖在時間上有些夸張之意,但有一點是肯定的,蘭芝

11、娶進焦家已有幾年時間,課文沒有蘭芝生兒子的敘述,而且從文中還可以看到,焦家只有這一個兒子,焦家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焦仲卿一個人身上,所以這個問題顯得尤為重要,從焦母決絕的態(tài)度也可以體會到,驅遣蘭芝沒有商量的余地,是因為觸到她認為最重要的問題上。(2)是因為劉蘭芝、焦仲卿感情太好。劉蘭芝、焦仲卿感情太好,以致雙雙殉情,顯示了他們之間至死不渝的愛情。他們這太深厚的感情使焦母感到失落,以致引起了焦母的不滿。從文中看,蘭芝沒有公公,也就是說焦母是寡婦,在那個社會中孤兒寡母生活是艱難的,可以想見,焦母是怎樣含辛茹苦地把焦仲卿拉扯大,是怎樣把全部的感情、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這唯一的兒子身上。兒子結了婚,與妻子

12、卿卿我我、柔情蜜意,不自覺中焦母感到失落,覺得是媳婦奪走了兒子,當然遷怒于蘭芝,把怨氣都灑在蘭芝身上,蘭芝雖外表柔弱,但內心剛強,雖對婆婆表面順從,內心是不屈服的,這一點從她的自請遣歸完全可以看出來,蘭芝的剛強更惹怒了焦母,因此焦母對蘭芝態(tài)度之決絕也就可想而知了。3.這些方面兼而有之。課后習題研討一、點撥提示:理解詩歌要從詩歌的整體來把握內容,不要支離破碎地去理解。關于敘事的線索:(1)以故事情節(jié)為線索,(2)以實物為線索,(3)以動作為線索,(4)以人物為線索,(5)以情感為線索。參考答案:設計此題主要是考查大家對詩歌內容整體理解的能力。全詩五個部分的標題起興(首兩句)第一部分(從“十三能織

13、素”到“及時相遣歸”):蘭芝被遣(開端)第二部分(從“府吏得聞之”到“二情同依依”):夫妻誓別(發(fā)展)第三部分(從“入門上家堂”到“郁郁登郡門”):蘭芝抗婚(發(fā)展)第四部分(從“阿母謂阿女”到“自掛東南枝”):雙雙殉情(高潮)第五部分(從“兩家求合葬”到“戒之慎勿忘”):告誡后人(尾聲)全詩是按仲卿、蘭芝的別離、抗婚、殉情的悲劇發(fā)展線索來敘述的。二、點撥提示:分析人物一個很有效的方法就是分析人物的個性化語言。理解詞語要放到詞語所在的語言環(huán)境中去理解,要聯系上下文,不要斷章取義。參考答案:設計此題主要是考查大家通過語言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劉蘭芝,她美麗,她勤勞,她有教養(yǎng),她善良,她忠于愛情。她與

14、焦仲卿被焦母拆散,分手時向焦仲卿表明自己的意愿:“蒲葦紉如絲,磐石無轉移”;在被哥哥逼迫而無退路時,毅然以死殉情。更突出的是,她具有強烈的反抗意識,她性格倔強,決不向惡勢力低頭。面對焦母的無理刁難,她沒有委曲求全,而是主動請歸,“妾不堪驅使,徒留無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時相遣歸”。在被逼迫得無退路時,毅然以死殉情。氓以敘述為主線,用的是倒敘手法,從戀愛寫到被棄回家。女主人公的感情發(fā)展往往中斷敘述順序。例如當她講到自己對氓的熱戀時,她就立即中止敘述,抒發(fā)她的悔恨之情。講到最氣憤的時候,就罵上幾句,發(fā)些感慨,然后再說下去。從女主人公自敘當中,我們可以看出她的性格:清純、多情、天真、容易輕信。結婚以后

15、,她發(fā)現丈夫對愛情不專,并且兇暴地虐待自己,從痛苦的生活中得出教訓,悔恨多于哀傷,決絕而不留戀,表現出她清醒、剛烈的性格特點。三、點撥提示:比較鑒賞有以下幾個角度:創(chuàng)作方法、體裁、題材、色彩感、審美感、技法、風格等。比較鑒賞可分析兩詩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參考答案:此題主要是考查大家對詩歌的對比鑒賞??兹笘|南飛敘述了一對恩愛夫妻遭到婆婆的妒忌和怨恨,婆婆竟然用高壓手段迫使兒子與媳婦離婚,因而造成悲劇。焦仲卿與妻子劉蘭芝本來感情極其融洽,但仲卿之母對兒媳就是不滿意,硬說“此婦無禮節(jié),舉動自專由”,并且告誡兒子說:“吾意久懷忿,汝豈得自由!東家有賢女阿母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在這種嚴威之下

16、,劉蘭芝被逼再嫁,乃投水而死。仲卿聞之,亦自縊于庭樹。南宋著名詩人陸游與妻子唐婉可謂青梅竹馬,感情極其深厚,但他的母親卻橫挑鼻子豎挑眼,怎么也看不慣這個媳婦,硬是棒打鴛鴦散,迫使陸游與唐婉離婚。后來陸游再娶,唐婉亦改嫁。有一次陸游踏春出游,在紹興禹跡寺的沈園與唐婉邂逅相遇,這對被拆散的鴛鴦好不容易才有這么一次重逢的機會,唐婉以酒肴殷勤予以款待。事后陸游非常傷感,便在沈園的墻上寫了一首釵頭鳳。陸游以“東風惡”來表明他與唐婉離婚是母親用高壓手段所造成的,其離愁別恨根本無法訴說,一連用了三個“錯”字來表明離婚是一個嚴重的錯誤。當他看到唐婉悲戚的眼淚濕透了她那潔白的絲絹手帕,人也變瘦時,更是惆悵不已,

17、感到無比痛心和內疚,當年的一切海誓山盟,全都付之東流,又一連用三個“莫”字來表示自己的無可奈何,不好再說什么。據說唐婉看了這首詞以后,也愁緒滿懷地和了一首,其中有“世情薄,人情惡”之句。不久唐婉便因悲傷抑郁而死。由此可見,唐婉對陸游的感情是多么深厚,而其母逼迫兒子與媳婦離婚是一個多么嚴重的錯誤,其后果是悲劇性的、災難性的,既害死了兒媳婦,也傷害了兒子,給陸游帶來了一輩子的精神痛苦。由此可見,幾千年來,封建禮教、家長制等傳統文化的冷漠與殘酷,使無數美麗的愛情成為“牽??椗?,化作“雙飛蝴蝶”,飛出“東南孔雀”,筑就“血淚沈園”!孔雀東南飛與釵頭鳳的悲劇絕唱,也從另一個側面揭示了女性對父權家庭,不僅是男性的依附與隸屬地位,更揭示了男性(為臣、為子者)在對抗父(或代行父職之母)權時的蒼白、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