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網絡傷害教案_第1頁
預防網絡傷害教案_第2頁
預防網絡傷害教案_第3頁
預防網絡傷害教案_第4頁
預防網絡傷害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預防網絡傷害教學設計一、設計理念:隨著互聯網的發(fā)展和普及,越來越多的中學生成為新的網民。無論在城市學校還是農村學校,互聯網對學生的吸引都是強烈的。其中部分學生不能正確處理網下生活和網絡生活的區(qū)別,把過多的時間花費在網絡上。他們要網吧,不要學校;要鼠標,不要書包;要游戲,不要成績許多家長、老師“談網色變”,不得不面對與網絡“搶”孩子的尷尬局面。而且目前互聯網上的信息良莠不齊,缺乏自制力的中學生由于心理生理的不成熟導致各種違紀違法現象頻繁發(fā)生,造成很多家庭和社會問題。為此,我們有必要認真思考:面對這個“豐富多彩”、“五光十色”的虛擬世界,如何教育學生正確地利用網絡資源,使其為學習、生活增添色彩。本

2、節(jié)課我們旨在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網絡的利弊,了解不健康上網對學生的危害。學會預防網絡成癮的方法,增強安全防范意識。真正有效的做到趨利避害,引導學生健康上網、安全上網。二、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讓學生了解網絡的利與弊,了解不健康上網方式對學生的危害。從思想上徹底認識到遠離網絡游戲的必要性。 情感目標:引導學生認識網絡的雙面性。發(fā)揚網絡積極的一面,減少其消極影響。 能力目標:使學生認識到,作為一名合格中學生,處在當今的網絡時代,更應該利用網絡資源,搞好學習,提高自身素質。真正做到科學合理上網,安全上網。三、重難點:重點:使學生正確理解網絡世界的雙面性,迷戀網路游戲的危害。難點:指導學生認識迷戀網絡的危

3、害,學會科學合理上網。 四、活動準備: 1、制作課件 2、編制小品內容 五、教學過程:(一)、感受網絡給生活帶來的變化。(上課之前主持人首先播放Flash軟件享受網絡,享受生活,讓學生初步感受網絡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主持人導入:網絡的普及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便利,針對這一事實,今天我們現場做一個調查:上過網的同學請舉手;玩過網絡游戲的請舉手;有網友的請舉手。(現場調查結果:百分之九十多的同學都有此三點經歷。)調查結束后主持人:看來同學們都是一只只小網蟲啊,說起網絡,大家可能和我有同樣的感受:它正在逐步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為我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帶來許許多多的便捷,讓

4、我們得到更多的享受。那么你認為網絡有怎樣的神奇作用呢?學生各抒己見:方便、快速查詢;迅速快捷購物;可以及時了解你想知道的一切情況.提示學生也可舉實例來說明,注意結合學生的親身體會,運用學生已有生活經驗來談談網絡的神奇作用。)通過觀看課件,結合調查學生實際,感受網絡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二)、認識網絡危害活動一、初步認識網癮的危害: 主持人:對,網絡世界是精彩的,但是網絡在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快樂的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無奈,下面大家請看大屏幕上的內容。 課件展示內容:學生日記摘抄迷戀網絡 “我的身影時常出現在網絡的虛幻世界里,我依戀上網絡,有時能在網上游蕩十幾

5、個小時而屁股一動都不動,甚至通宵達旦。有時夜晚起床解手,都會情不自禁地打開電腦到網上“溜達溜達”。白天學習無精打采,然而一摸鍵盤立刻神采奕奕。就像是人在吸毒一樣,上癮后沒完沒了,看來上網和吸毒可以畫等號。我感覺我已經深深的中毒了,我成了網絡中無數網蟲的一員了,說到網蟲我對它的理解是:一個人在網上吸食了“網絡毒品”,以后逐漸上癮,再以后死在了網絡上。網絡這把雙刃劍把我“殺”死了,只是它“殺人”不見血。 主持人提問:看了上面的的材料你有什么感想呢? 學生自由發(fā)言:原來網絡在豐富我們生活的同時,也帶來了不少潛在的危害呀。過于癡迷的會上癮、會嚴重危害我們的身心健康的. 我們應該正確對待。根據學生的發(fā)言

6、,主持人引導總結出“網癮”:互聯網(Internet)這種高科技時代的新興媒體對方便人們學習、研究、工作和娛樂的同時,也會產生一定的副作用,應該正確對待。過于癡迷網絡就會患上“互聯網成癮綜合癥”簡稱“網癮”,并初步認識網癮的危害。設計意圖: 1、通過觀看日記引起學生的共鳴,引發(fā)他們思考網絡行為利與弊的后果,激發(fā)學習興趣。 2、學生觀看材料后,引導學生思考自己的網絡行為,是否合理。激發(fā)學生初步思考怎樣才是科學的上網?活動二:引導學生深入認識網絡世界利與弊,切實體會迷戀網絡的危害主持人:通過上面的材料我們知道,沉迷于網絡對我們會有很大的危害的,那么具體會有什么危害呢? 由學生討論自由發(fā)表意見:分散

7、我們的精力,導致我們上課時精神恍惚;影響我們的學習;磨滅我們的理想;導致情緒不穩(wěn)定和說謊話,容易誘發(fā)心理疾?。ń處熯m當的指導) 學生討論后主持人:通過小品我們已經看到了迷戀網絡會給我們帶來這么多的危害,所以我們不要沉溺于其中,輕則會影響我們的學習,重則就如吸食電子海洛因一樣,會使人越來越難控制好自己,越陷越深,最終難以自拔。 下面同學們請看大屏幕內容,這些都是因為過于迷戀網絡而造成的悲?。赫n件展示案例1: 歲的少年胡某在網吧里玩一種用刀捅人的暴力游戲時,由于技術欠佳,受到另一人的冷嘲熱諷。在網絡上“殺”紅了眼的胡某當即火冒三丈,抽出大半尺長的防身刀具,捅向受害人的胸口,導致受害人當場死亡。 案

8、例2:5月25日傍晚,四川一名流浪少年趙剛被被人砸爛,尸體上還有幾處刀傷,其死狀慘不忍睹。殺害少年的兇手竟是3名嗜好上網玩“殺人游戲”的中專生,他們殺人的目的只是為了驗證自己“膽量有多大”。 案例3:22日晚上10點多,新泰警方抓獲3名搶劫嫌疑人,23日凌晨又抓住另一7人搶劫團伙中的6人。讓民警惋惜的是,兩個搶劫團伙10名成員竟然全是“90后”,先后作案30多起,最小的才16歲。  該團伙10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均是不到20歲的年輕人。他們搶劫來的錢財大部分用來吃喝玩樂、上網.案例4:去年4月26日,德國愛爾富特市一名中學生開槍打死了13名老師、2名同學和1名警察后自殺,引起社

9、會震驚。:主持人提問:看過材料后你們現在又有什么感受?由同學們相互討論:很多學生會有這樣的感觸,“網癮”猛如虎呀;網絡的危害真是可怕啊,幸虧我還沒有到哪一步;我可得小心點了,我有必要思考我自己的上網態(tài)度了.主持人:看著這一幕幕的悲劇,我相信大家都感觸到了“網癮”是猛如虎的,我想大家在心里會對網絡有一個全新的認識,在今后學習生活中會正確合理利用網絡的?;顒尤骸拔?訴 我 心”及時的進行自省自律。 主持人:通過學習我們已經認識了迷戀網絡的危害。在平時學習生活中你有沒有出現過小品里的情況呢?平時在利用網絡時自己有哪些不對行為?你有沒有達到癡迷程度呢?現在我要進行一次調查:同學們不需寫名字,但要真實

10、填寫。(向同學們發(fā)放“網絡小調查”表)下面請同學們實話實說。網絡小調查: 1、你是否經常上網(),你上網的時候是否經常玩游戲和聊天() 2、你是不是在課下搜集了很多關于游戲的海報和手冊等()3、你是否特別喜歡談論關于網絡的問題()4、你是否因為上網與父母發(fā)生爭吵();你上網的時候是不是很煩家人的打擾?()5、是否全神貫注于網絡活動,下線后仍繼續(xù)想上網的情景?()6、是否覺得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在網絡上才能得到滿足?()7、是否向家人或師長撒謊以隱瞞自己涉入網絡的程度?()8、是否不能成功的減少和控制、停止網絡的使用?()這8個問題中,如果前4個問題都回答了“是”,后4個問題中有任何2個以上回答“是

11、”,那么基本可以判定你也有“網絡成癮”的傾向了。填完馬上收齊,統(tǒng)計。根據統(tǒng)計結果,主持人:看來不僅僅是故事中的人對網絡有所癡迷,我們班級的部分同學也或多或少的存在這方面問題。那么誰能告訴我應該怎樣看待我們的行為呢?(學生自由發(fā)言)主持人:明理易,踐行難。明明都知道要健康上網,可為什么我們當中還是有一些人會上網成癮,不能自拔呢?這些人都有哪些共同的特點? 學生回答主要會集中在:這些人對缺少網絡知識,對網絡認識不健全;上網方式不健康.(教師一旁適當指導)通過學生討論總結出什么是不健康上網方式:1)某些網絡游戲,似網絡毒品,一玩就上癮,且難以自拔。2)現實感缺乏,網聊十幾個小時而不下線,導致人際交往

12、障礙。(三)、教師與同學共同制訂安全上網規(guī)則主持人:“看來網絡確實是有利也有害,不健康、不安全的上網方式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危害。那么我們如何趨利弊害,健康上網呢?”由師生共同討論制定:上網安全規(guī)則八條:第一條:切勿到網吧娛樂,遠離不良網絡游戲;選用安全網址,少兒不宜的網絡不要進去,即使不小心進去,也要迅速離開。特別提示:網絡是一柄雙刃劍,稍不留意它就會刺向你。第二條:切不可將網絡游戲當作一種精神寄托而沉溺其中;上網并不能幫你解憂,你下線后問題依然會存在的,尤其是在現實生活中受挫的青少年,不能只依靠網絡來緩解壓力和焦慮,應該在成年人或朋友的幫助下,勇敢地面對現實生活。 第三條:控制上網時間。上網

13、之前規(guī)定好時間,一般以30分鐘為宜,不超過一小時。并要時刻提醒自己,在不影響自己正常生活、學習的情況下安全使用網絡。第四條:明確上網目的、任務。每次上網的時候,你都要想清楚自己為什么要上網,自己上網是要解決什么問題的,這樣可以有效的節(jié)制上網時間。第五條:加強自我保護意識。在網上,不要給出能確定自己真實身份的信息,包括:家庭地址、學校名稱、家庭電話號碼、密碼、父母身份、家庭經濟狀況等信息。如需要給出,一定要征詢父母意見。第六條:由于網絡的虛擬性,在網上讀到任何信息都可能是不真實的。要學會識別信息的真假。第七條:經常與父母溝通,讓父母了解自己在網上的聊天內容或所作所為,如果父母實在對計算機或互連網不感興趣,也要讓自己的可靠的朋友了解,并能經常交流使用互連網的經驗。 第八條:如果遇到帶有臟話、攻擊性、淫穢、威脅、暴力等使你感到不舒服的信件或信息,請不要理睬或反駁,但要馬上告訴父母或通知服務商. 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 要善于網上學習,不瀏覽不良信息; 要誠實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詐他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