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藥的分類與記載_第1頁
生藥的分類與記載_第2頁
生藥的分類與記載_第3頁
生藥的分類與記載_第4頁
生藥的分類與記載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生藥的分類與記載一 生藥的分類 我國生藥品種繁多,據(jù)中華本草記載,總數(shù)約有 8 980 種,其中常用生藥約 500 余種。為了便于學習、研究和應用,必須將它們按一定的規(guī)律分門別類,加以敘述。不同的書籍,根據(jù)不同的目的,采用不同的分類方法。常見的分類方法有: 按藥用部位分類法、按化學成分分類法 、按自然系統(tǒng)分類法 、按藥理作用或中醫(yī)功效分類法 、其它分類法 一、 按天然屬性及藥用部位分類法 首先將生藥分為植物藥、動物藥和礦物藥,植物藥再依不同的藥用部位分為根類、根莖類、皮類、莖木類、葉類、花類、果實類、種子類和全草類等。這種分類法便于學習和研究生藥的外形和內(nèi)部構造、掌握各類生藥的外形和顯微特征

2、及其鑒定方法;便于比較同類不同生藥間在外形和顯微特征上的異同;有利于學習和提高傳統(tǒng)的藥材性狀鑒別經(jīng)驗。 1、植物類生藥1.1根類:牛膝、白頭翁、甘草、人參、黨參、當歸1.2根莖類:大黃、黃連、綿馬貫眾、半夏、貝母1.3莖木類:關(川)木通、沉香、雞血藤、忍冬藤、青風藤、絡石藤1.4皮類:厚樸、肉桂、川(關)黃柏、牡丹皮1.5葉類:銀杏葉、大青葉、枇杷葉、番瀉葉1.6花類:辛夷、槐花、金銀花、菊花、洋金花、蒲黃、夏枯草、枸杞子1.7果實類:馬兜鈴、五味子、木瓜、小茴香、蛇床子、連翹1.8種子類:薏苡仁、巴豆、決明子、菟絲子、檳榔2、動物類生藥2.1全動物類:水蛭、地龍、全蝎、蜈蚣、海馬、海龍、金

3、錢白花蛇2.2角骨類:鹿茸、羚羊角、水牛角、穿山甲、虎骨2.3貝殼類:牡蠣、石決明、瓦楞子、海螵蛸2.4臟器類:熊膽、雞內(nèi)金、紫河車、鹿鞭、海狗腎2.5生理、病理產(chǎn)物:蟾酥、麝香、蟬蛻、蜂蜜、珍珠、牛黃2.6加工品:阿膠、鹿角膠、雪余炭、人工牛黃3、礦物類生藥3.1汞化合物類:朱砂3.2鐵化合物類:赭石3.3砷化合物類:信石(砒石)、雄黃3.4鎂化合物類:滑石3.5鈣化合物類:石膏3.6鋅化合物類:爐甘石3.7鈉化合物類:芒硝3.8硫化合物類:硫磺3.9其它:琥珀二、 按化學成分分類法 根據(jù)生藥中所含的有效成分或主成分的類別來分類。如含苷類生藥,含生物堿類生藥,含揮發(fā)油生藥等。這種分類方法便于

4、學習和研究生藥的有效成分和理化分析;有利于研究有效成分與療效的關系,以及含同類成分的生藥與科屬之間的關系。 1、含糖類成分的生藥黃芪、黨參、黃精、白及、枸杞子、海藻、茯苓、豬苓、昆布2、含苷類成分的生藥2.1 含氰苷、硫苷、酚苷和醇苷類的生藥白芍、天麻、板藍根、大青葉、牡丹皮、枇杷葉、苦杏仁2.2 含蒽苷類及醌類生藥大黃、虎仗、紫草、丹參、何首烏、番瀉葉、決明子、蘆薈2.3 含黃酮類及其苷類的生藥葛根、黃芩、槲寄生、桑白皮、銀杏葉、側柏葉、槐米、紅花、蒲黃、雪蓮、石韋、淫羊藿、羅布麻葉2.4 含皂苷類的生藥甘草、人參、三七、柴胡、麥冬、牛膝、川牛膝、遠志、桔梗、山藥、土茯苓、知母、酸棗仁、菟絲

5、子2.5含強心苷類的生藥香加皮、洋地黃葉、毛花洋地黃葉、黃花夾竹桃2.6含香豆素及其苷類的生藥白芷、防風、南沙參、北沙參、菊花、蛇床子、秦皮、穿心蓮、青蒿、茵陳2.7含環(huán)烯醚萜苷類的生藥 龍膽、地黃、玄參、秦皮、梔子3、含木脂素類成分的生藥厚樸、杜仲、五味子、連翹4、含揮發(fā)油類成分的生藥當歸、川芎、蒼術、石菖蒲、姜、莪術、郁金、姜黃、木香、白術、香附、沉香、肉桂、丁香、辛夷、陳皮、小茴香、砂仁、枳殼、豆蔻、薄荷、細辛、紫蘇、廣霍香、霍香、荊芥、海金沙5、含生物堿類成分的生藥5.1有機胺類(Amines)麻黃、益母草5.2吡啶類(Pyridine)北豆根、山豆根、苦參、龍膽、秦艽、檳榔5.3喹啉

6、類(Quinoline)白蘚皮、伸筋草5.4異喹啉類(Isoquinoline)黃連、防已、延胡索、黃柏5.5吲哚類(Indole)蘿芙木、鉤藤、吳茱萸、馬錢子、長春花、麥角5.6莨菪烷類(Tropane)洋金花、顛茄草5.7甾體類(Steroid)川貝、浙貝5.8萜類(Terpenoids)川烏、附子5.9其他類 百部6、含鞣質(zhì)及多元酚類成分的生藥綿馬貫眾、訶子、山茱萸、五倍子、兒茶7、含甾體成分的生藥五加皮、蟾酥、熊膽、麝香、牛黃8、含氨基酸、多肽、蛋白質(zhì)和酶類成分的生藥半夏、天花粉、瓜蔞、冬蟲夏草、靈芝、雷丸、全蝎、僵蠶、鹿茸、羚羊角、水蛭、龜甲、阿膠、蛤蚧、蟬蛻9、含有機酸成分的生藥升

7、麻、關木通、金銀花、山楂、馬兜鈴、木瓜、地龍、蜂蜜10、含無機化合物成分的生藥琥珀、珍珠、牡蠣、海螵蛸、朱砂、石膏、赭石、雄黃、芒硝、爐甘石、硫黃、滑石、信石11、含脂類成分的生藥巴豆、薏苡12、含其它類成分的生藥白頭翁、川楝子、紫花地丁、金錢草、天南星、大蒜、澤瀉、桑寄生、雞血藤、肉蓯蓉、車前草、白花蛇舌草、蒲公英、肉蓯蓉、松蘿、血竭、乳香、沒藥、冰片、斑蝥、金錢白花蛇、雞內(nèi)金三、按自然系統(tǒng)分類法 根據(jù)生藥的原植(動)物在分類學上的位置和親緣關系,按門、綱、目、科、屬和種分類排列。這種分類法便于學習和研究同科同屬生藥在形態(tài)、性狀、組織構造、化學成分與功效等方面的共同點,并比較其特異性,以揭示

8、其規(guī)律性;有利于尋找具有類似成分、功效的植(動)物,擴大生藥資源。本教材按此方法分類。 1、植物類生藥1.1藻菌類藻類:海藻、昆布菌類:麥角菌科:冬蟲夏草、麥角多孔菌科:靈芝、茯苓、豬苓白蘑科:雷丸1.2地衣類植物松蘿科:松蘿1.3蕨類植物石松科:伸筋草海金沙科:海金沙鱗毛蕨科:綿馬貫眾水龍骨科:石韋1.4裸子植物松科:松花粉柏科:側柏葉、柏子仁麻黃科:麻黃、麻黃根1.5被子植物雙子葉植物??疲荷0灼ど<纳疲荷<纳㈤渭纳R兜鈴科:細辛、關木通、廣防已、蓼科:何首烏、虎杖、大黃兜鈴、天仙藤、青木香毛莨科:川烏、附子、黃連、白芍、莧科:牛膝、川牛膝赤芍、牡丹皮、升麻、白頭翁小檗科:淫羊藿防已科

9、:防已、北豆根木蘭科:厚樸、辛夷、五味子樟科:肉桂罌粟科:延胡索十字花科:大青葉(附:青黛)、板藍根杜仲科:杜仲薔薇科:山楂、苦杏仁、桃仁、木瓜、枇杷葉豆科:黃芪、甘草、兒茶、葛根、蕓香科:枳殼(附:枳實)、陳皮、橘核、山豆根、苦參、雞血藤、合歡皮、橘絡、黃柏、吳茱萸、白鮮皮、青皮番瀉葉、槐米、決明子橄欖科:乳香、沒藥楝科:川楝子遠志科:遠志大戟科:巴豆漆樹科:五倍子鼠李科:酸棗仁龍腦香科:冰片瑞香科:沉香使君子科:訶子五加科:五加皮、人參、三七傘形科:當歸、柴胡、川芎、白芷防風北沙參、山茱萸科:山茱萸小茴香、蛇床子報春花科:金錢草木犀科:秦皮、連翹馬錢科:馬錢子龍膽科:龍膽、秦艽夾竹桃科:蘿

10、芙木、羅布麻葉、蘿摩科:香加皮長春花、黃花夾竹桃旋花科:菟絲子紫草科:紫草唇形科:薄荷、丹參、黃芩、藿香、廣霍香、益母草、茄科:顛茄草、洋金花、枸杞子茺蔚子、紫蘇葉、荊芥、夏枯草、地骨皮玄參科:洋地黃葉、毛花洋地黃葉、地黃、玄參列當科:肉蓯蓉爵床科:穿心蓮車前科:車前草、車前子茜草科:梔子、鉤藤、白花舌蛇草忍冬科:金銀花葫蘆科:天花粉、瓜萎桔梗科:黨參、桔梗、南沙參菊科:茵陳、青蒿、蒼術、紅花、旋夏花、菊花野菊花、蒲公英單子葉植物香蒲科:蒲黃澤瀉科:澤瀉禾本科:薏苡仁棕櫚科:檳榔、大腹皮、血竭天南星科:天南星、半夏、石菖蒲百部科:百部百合科:川貝母、浙貝母、麥冬姜科:姜、莪術、郁金、姜黃、砂仁

11、、白豆蔻知母、大蒜、蘆薈蘭科:天麻、白及、石斛2、動物類生藥鉅蚓科:地龍水蛭科:水蛭牡蠣科:牡蠣珍珠貝科:珍珠烏科:海螵哨螳螂科:桑螵蛸鉗蝎科:全蝎蟬科:蟬蛻芫青科:斑蝥牛科:羚羊角、牛黃蠶蛾科:僵蠶蜜蜂科:蜂蜜蟾蜍科:蟾酥龜科:龜甲壁虎科:蛤蚧眼鏡蛇科:金錢白花蛇雉科:雞內(nèi)金熊科:熊膽鹿科:鹿茸、麝香馬科:阿膠3、礦物類生藥3、礦物類生藥3.1汞化合物類:朱砂3.2鐵化合物類:赭石3.3砷化合物類:信石(砒石)、雄黃3.4鎂化合物類:滑石3.5鈣化合物類:石膏3.6鋅化合物類:爐甘石3.7鈉化合物類:芒硝3.8硫化合物類:硫磺3.9其它:琥珀四、按藥理作用或中醫(yī)功效分類法 根據(jù)生藥的藥理作用

12、或中醫(yī)功效來分類。如按現(xiàn)代藥理作用分為:作用于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生藥、作用于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生藥等;或按中醫(yī)療效分為解表藥、清熱藥、補益藥等。這種分類法便于學習和研究生藥的作用與功效,有利于與臨床結合,也可以與所含活性成分相結合。 按中醫(yī)功效分類法1、解表藥 1.1 辛溫解表藥:麻黃、白芷、防風、辛夷、荊芥 1.2 辛涼解表藥:薄荷、葛根、柴胡、升麻、菊花、野菊花、蟬蛻 2、清熱藥 2.1 清熱瀉火藥:石膏、知母、梔子、天花粉 2.2 清熱明目藥:夏枯草、決明子 2.3 清熱涼血藥:生地黃、赤芍、紫草、白頭翁、牡丹皮 2.4 清熱燥濕藥:黃芩、黃連、黃柏、龍膽、苦參、秦皮、白鮮皮 2.5清熱解毒藥:金銀花、

13、忍冬藤、綿馬貫眾、山豆根、北豆根、板藍根、大青葉、連翹、穿心蓮、蒲公英2.6 清退虛熱藥:青蒿、地骨皮 3、祛暑藥藿香、廣霍香 4、祛風濕藥虎杖、秦艽、蒼術、桑寄生、五加皮、香加皮、槲寄生、馬錢子、天仙藤、木瓜、金錢白花蛇5、祛寒藥川烏、附子、姜、肉桂、吳茱 、丁香、小茴香6、瀉下藥6.1 攻下藥:大黃、番瀉葉、蘆薈、芒硝6.2 峻下逐水藥:巴豆6.3 潤下藥:蜂蜜7、利水滲濕藥7.1利水消腫藥:茯苓、防已、廣防已、薏苡仁、車前子、車前草、豬苓7.2 利尿通淋藥:關木通(備注鏈接:含“關木通”的藥物被禁止生產(chǎn),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取消關木通藥用標準)、海金沙、滑石 7.3 利濕退黃藥:茵陳、

14、金錢草 8、安神藥8.1 重鎮(zhèn)安神藥:牡蠣、朱砂、琥珀8.2 養(yǎng)心安神藥:遠志、酸棗仁、合歡皮、柏子仁、靈芝、羅布麻葉9、平肝息風藥天麻、鉤藤、羚羊角、地龍、僵蠶、全蝎10、開竅藥石菖蒲、冰片、麝香、牛黃11、止咳化痰藥11.1止咳平喘藥:桔梗、桑白皮、批杷葉、百部、洋金花、旋復花、苦杏仁、馬兜鈴、松蘿11.2清化熱痰藥:前胡、川貝、浙貝、海藻、昆布、瓜萎11.3溫化寒痰藥:半夏、天南星12、理氣藥沉香、厚樸、陳皮、橘核、橘絡、青皮、砂仁、青木香、枳殼、川楝子、大腹皮、白豆蔻13、理血藥13.1活血化瘀藥:川芎、丹參、莪術、郁金、姜黃、牛膝、川牛膝、延胡索、雞血藤、紅花、番紅花、桃仁、乳香、沒

15、藥、益母草、茺蔚子、水蛭13.2 止血藥:蒲黃、三七、側柏葉、槐米、赭石、松花粉、麥角14、補益藥14.1 補氣藥:甘草、黃芪、人參、黨參14.2助陽藥:杜仲、蛇床子、菟絲子、肉蓯蓉、冬蟲夏草、鹿茸、鹿角、鹿角霜、蛤蚧 14.3. 養(yǎng)血藥:白芍、當歸、熟地、何首烏、阿膠14.4 滋陰藥:麥冬、北沙參、南沙參、玄參、枸杞子、龜甲15、收斂藥五味子、桑螺蛸、訶子、山茱萸、麻黃根、五倍子 16、消導藥山楂、雞內(nèi)金17、驅(qū)蟲藥大蒜、檳榔、雷丸18、外用藥青黛、血竭、兒茶、蟾酥、熊膽、斑蝥、爐甘石、雄黃、硫磺、信石(砒石)19、抗癌藥長春花、白花蛇舌草五、其它分類法 在歷史上,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本草著作神農(nóng)

16、本草經(jīng),是按藥物毒性和用藥目的的不同分為上、中、下三品;本草經(jīng)集注按藥物自然屬性分為玉石、草、木、果菜、米食、有名未用等 6 類,每類又分為上、中、下三品;本草綱目將藥物分為水、火、土、石草、谷、菜、果、木、器、蟲、鱗、介、禽、獸、人等 16 部,又把各部的藥物按其生態(tài)及性質(zhì)分為 60 類,如把草部分為山草、芳草、濕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雜草等,并把親緣關系相近的植物排列在一起。 在現(xiàn)代,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中藥大辭典、中藥志、中藥辭海等著作均按中文名的筆劃順序,以字典形式編排。這是一種最簡單的編排法,便于查閱。但各生藥間缺少相互聯(lián)系,一般教材中不采用此法。 萬德光主編,人民衛(wèi)生出版

17、社出版中藥分類學專著,填補了我國中藥分類方法研究的空白。第二節(jié) 生藥的記載大綱與拉丁名一、生藥的記載大綱生藥學教材各論中所載生藥是按一定次序進行敘述的。其中對于較重要的生藥敘述比較詳細,對較次要的生藥敘述則比較簡單。茲將記載大綱分別說明如下:1、 名稱包括中文名、拉丁生藥名、英文名和日文名。2、來源或稱基源包括生物來源和地理來源。生物來源包括原植(動)物的科名、植(動)物名稱、拉丁學名和藥用部位。多數(shù)生藥的名稱與原植(動)物名稱是一致的,有些生藥名稱與原植物名不同,如大青葉的原植物名稱為菘藍,金銀花的原植物名為忍冬。地理來源指生藥的主產(chǎn)地,對栽培植物來講,是指主要的栽培地區(qū);對野生植物來講,是

18、指主要的采收地區(qū),多數(shù)野生植物的分布區(qū)比較廣,而采收地區(qū)比較窄。3、植(動)物形態(tài)敘述原植(動)物的主要外形特征及生長習性。便于野外采集,也有助于生藥性狀的理解,尤其是全草類生藥。對植物形態(tài)的詳細描述,應查考中國藥用植物志、中國植物志、中藥志以及各省市所編的植物志與中藥志等。4、藥用植(動)物的培育了解藥用植物的栽培和藥用動物的飼養(yǎng),對于指導生藥的生產(chǎn)、提高產(chǎn)量和品質(zhì)等有很大的意義,這是提供和保證臨床用藥的重要措施。教科書中對某些重要藥用植(動)物的培育作了介紹。5、采制簡述生藥的采收、產(chǎn)地加工、干燥、貯藏和炮制的要點和注意點。對需要特殊采制的生藥則作有關介紹。6、 產(chǎn)地 對有特殊經(jīng)濟效益的生

19、藥介紹其主產(chǎn)區(qū)。7、性狀敘述生藥的外部形態(tài)、顏色、大小、質(zhì)地、斷面特征和氣、味等特點。利用感觀或借助擴大鏡正確掌握和熟悉生藥的性狀特征,這對于識別和鑒定生藥具有重要的意義。8、顯微特征記載生藥在顯微鏡下能看到的組織構造和粉末特征,或顯微化學反應的結果。熟悉生藥的顯微特征,對于鑒定外形相似及碎片或粉末的生藥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這是生藥真實性鑒定的手段之一。在生藥學教學中,生藥的顯微觀察、顯微特征的描述及繪圖技術是重要的基本技能。9、化學成分記述已知化學成分或活性成分的名稱、類別及主要成分的結構與含量,并記述其在植物體內(nèi)的生物合成、分布、積累動態(tài)及其與生藥栽培、采制、貯藏等的關系。生藥的化學成分,

20、尤其是活性成分或有效成分是生藥產(chǎn)生療效的物質(zhì)基礎,也是生藥理化鑒定與品質(zhì)評價的依據(jù)。10、理化鑒定記載利用物理或化學方法對所含化學成分所作的定性與定量測定?,F(xiàn)在較普遍的應用薄層色譜法、氣相色譜法和高效液相色譜法。理化鑒別是生藥品質(zhì)評價的重要手段之一。11、藥理作用記述生藥及其化學成分的現(xiàn)代藥理實驗研究結果。有利于聯(lián)系其功能、主治,有利于理解其臨床療效的作用原理。12、功效包括性味、歸經(jīng)、功能、主治、用法與用量等。性味、歸經(jīng)與功能是中醫(yī)對中藥藥性和藥理作用的認識,主治是指生藥應用于何種疾病或醫(yī)學上的價值。對于生藥的功能,既要記載中醫(yī)傳統(tǒng)用藥的經(jīng)驗,也要記載現(xiàn)代醫(yī)學的內(nèi)容。13、附注記敘與該生藥有

21、關的其它內(nèi)容,如類同品、同名異物的生藥、摻雜品、偽品等,或同種不同藥用部位的生藥及其化學成分,或含相同化學成分的資源植物等。二、生藥的拉丁名生藥的拉丁名是國際上通用的名稱,能為世界各國學者所了解,因此具有國際意義,便于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研究。生藥的拉丁名通常有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藥用部位的名稱,用第一格表示,常見的有:根Radix,根莖Rhizoma,莖Caulis,木材Lignum,枝Ramulus,樹皮Cortex,葉Folium,花Flos,花粉Pollen,果實Fructus,果皮Pericarpium,種子Semen,全草Herba,樹脂Resina,分泌物Venenum等。第二部分有多種形式:原植(動)物的屬名(第二格),如:黃芩Radix Scutellariae(原植物Scutellaria baicalensis),牛黃Calcul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