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教案之文言實詞第一講_第1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3/181b5f3a-4877-48e7-8b49-45c823deade0/181b5f3a-4877-48e7-8b49-45c823deade01.gif)
![高三教案之文言實詞第一講_第2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3/181b5f3a-4877-48e7-8b49-45c823deade0/181b5f3a-4877-48e7-8b49-45c823deade02.gif)
![高三教案之文言實詞第一講_第3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3/181b5f3a-4877-48e7-8b49-45c823deade0/181b5f3a-4877-48e7-8b49-45c823deade03.gif)
![高三教案之文言實詞第一講_第4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3/181b5f3a-4877-48e7-8b49-45c823deade0/181b5f3a-4877-48e7-8b49-45c823deade04.gif)
![高三教案之文言實詞第一講_第5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3/181b5f3a-4877-48e7-8b49-45c823deade0/181b5f3a-4877-48e7-8b49-45c823deade05.gif)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 卓越個性化教學(xué)講義廣州卓越教育機構(gòu)一對一高三語文學(xué)案高考專題復(fù)習(xí)文言實詞第一講一、思維導(dǎo)圖二、粵題縱覽【2012年廣東卷】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小題。陶澍,字云汀,湖南安化人嘉慶七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遷御史、給事中。澍疏劾河工冒濫,及外省吏治積弊巡南漕,革陋規(guī),請浚京口運河。二十四年,出為川東道??偠绞Y攸铦薦其治行為四川第一。道光三年,陶澍就擢巡撫。安徽庫款,五次清查,未得要領(lǐng)。澍自為藩司時,鉤核檔案,分別應(yīng)劾、應(yīng)償、應(yīng)豁,于是三十馀年之糾轕,豁然一清。瀕江水災(zāi),購米十萬石,賑務(wù)核實,災(zāi)民賴之無失所。又懷遠新漲沙洲阻水,并開引河,導(dǎo)之入淮?;此?jīng),勸民修堤束水,保障農(nóng)田。各縣設(shè)
2、豐備倉于鄉(xiāng)村,令民秋收后量力分捐,不經(jīng)吏役,不減糶,不出易,不假貸,歲歉備賑,樂歲再捐,略如社倉法而去其弊。創(chuàng)輯安徽通志,旌表忠孝節(jié)烈以勵風(fēng)俗。道光五年,調(diào)江蘇。先是洪澤湖決,漕運梗阻,協(xié)辦大學(xué)士英和陳海運策,而中外紛議撓之。澍毅然以身任,親赴上海,籌雇商船,體恤商艱,群情踴躍。事竣,優(yōu)詔褒美,賜花翎。江蘇頻遭水患,由太湖水泄不暢。疏言:“太湖尾閭在吳淞江及劉河、白茆河,而以吳淞江為最要。治吳淞以通??跒樽钜?。”于是以海運節(jié)省銀二十余萬興工,擇賢任事,至八年工竣。澍自巡漕時,條奏利害,至是先浚徒陽河,將以次舉劉河、白茆、練湖、孟瀆諸工。后在總督任,與巡撫林則徐合力悉加疏浚,吳中稱為數(shù)十年之利,
3、語詳則徐傳。晚年將推淮北之法於淮南,已病風(fēng)痹,未竟其施,后咸豐中乃卒行之。十九年,卒。遺疏上,優(yōu)詔軫惜,稱其“實心任事,不避嫌怨”。澍見義勇為,胸?zé)o城府。用人能盡其長,在江南治河、治漕、治鹽,并賴王鳳生、俞德源、姚瑩、黃冕諸人之力。左宗棠、胡林翼皆識之未遇,結(jié)為婚姻,后俱為名臣。(選自清史稿·陶澍傳有刪節(jié))【注】漕:水道運糧。社倉法:用義積谷備荒的方法風(fēng)痹:手足麻木不仁之癥軫:痛。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3分)A陶澍就擢巡撫 &
4、#160; 擢:提升 B分別應(yīng)劾、應(yīng)償、應(yīng)豁 &
5、#160;豁:免除C將以次舉劉河、白茆、練湖、孟瀆諸工 舉:推舉D后咸豐中乃卒行之 卒:最終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
6、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 ) (3分)A 出為川東道 B 于是三十余年之糾葛,豁然一清結(jié)為婚姻 并開引河,導(dǎo)之入淮 C 災(zāi)民賴之無失所
7、 D 澍毅然以身任淮水所經(jīng),勸民修堤束水 于是以海運節(jié)省銀二十余萬興工3下列各句編為四組,都能具體表現(xiàn)陶澍“實心任事”的一組是( ) (3分) 總督蔣攸铦薦其治行為四川第一 瀕江水災(zāi),購米十萬石,勸捐數(shù)十萬金親赴上海,籌雇商船 條奏厲害,至是先浚徒陽河澍見義勇為,胸?zé)o城府 在江南治河、治漕、治鹽A B C D4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3分)A陶澍調(diào)查了安徽的賬務(wù)賬目,解決了財務(wù)上的難題;他還鼓勵老百姓修筑堤壩以防止水災(zāi)。
8、B陶澍在擔(dān)任安徽巡撫的時候,在各縣鄉(xiāng)村設(shè)置了豐備倉,命令老百姓在秋收后量力捐獻,豐備倉中的糧食不得拿出去交易或借貸。C道光五年,在漕運受阻的時候,陶澍首先倡導(dǎo)了以海運代漕運。D陶澍除了有很強的辦事能力外,還善于發(fā)現(xiàn)人才,善于利用人才。5將下列句子翻譯為現(xiàn)代漢語。(10分)(1)歲歉備賑,樂歲再捐,略如社倉法而去其弊。(4分) (2)創(chuàng)輯安徽通志,旌表忠孝節(jié)烈以勵風(fēng)俗。(3分) (3)晚年將推淮北之法于淮南,已病風(fēng)痹,未竟其施。(3分) 三、課內(nèi)精講1、考點提示高考考綱要求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實際上就是要根據(jù)所給材料中上下文的具體語境來判定常見實詞的含義,這是歷年高考對文言文閱讀的必考
9、內(nèi)容??疾榈膬?nèi)容主要包括一詞多義、古今異義、通假字、詞類活用、偏義復(fù)詞、兼詞等知識點,其中一詞多義、古今異義和詞類活用是考查的重點??季V中要求應(yīng)掌握的120個常見文言實詞如下:愛安被倍本鄙兵病察朝曾乘誠除辭從殆當(dāng)?shù)赖枚确菑?fù)負蓋故顧固歸國過何恨胡患或疾及即既假間見解就舉絕堪克類憐彌莫乃內(nèi)期奇遷請窮去勸卻如若善少涉勝識使是適書孰屬數(shù)率說私素湯涕徒亡王望惡微悉相謝信興行幸修徐許陽要宜遺貽易陰右再造知致質(zhì)治諸賊族卒走左坐2、主要考點講析(上)(一)一詞多義文言文中詞的多義現(xiàn)象非常普遍,一個詞往往少則有幾個義項,多則有十幾個義項,在學(xué)習(xí)時要隨時總結(jié),不斷深化。如“發(fā)”字,在“見其發(fā)矢十中八九”(賣油翁)
10、中作“發(fā)射”;在“頃之,未發(fā),太子遲之”(荊軻刺秦王)中作“出發(fā)”;在“去北軍二里余,同時發(fā)火”(赤壁之戰(zhàn))中作“點燃”;在“發(fā)圖,圖窮而匕首見”(荊軻刺秦王)中作“打開”;在“大閹亦逡巡畏義,非常之謀難以猝發(fā)”(五人墓碑記)中作“發(fā)動”;在“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發(fā)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碑記)中作“抒發(fā)”;在“孤當(dāng)續(xù)發(fā)人眾,多載資糧,為君后援”(赤壁之戰(zhàn))中作“派遣”;在“發(fā)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陳涉世家)中作“征發(fā),征調(diào)”;在“即道意中事,無毫發(fā)爽”(促織)中作“極短的長度單位,十毫為一發(fā)”;在“野芳發(fā)而幽香”(醉翁亭記)中作“開放”等。這些都是課內(nèi)所見的,平時不斷積累實詞在語境中的意
11、義,掌握得越來越多,就會形成觸類旁通的能力,閱讀能力自然會不斷提高。(1)了解詞語的本義、引申義和比喻義詞的本義有兩種理解:一種是就詞的來源說的,即該詞最初的意義,如“向”的最初意義是“朝北的窗戶”,“兵”的最初意義是“兵器”,“走”的最初意義為“跑”等。另一種理解是就詞的應(yīng)用來說的。把最常用的那個意義算作詞的本義,也叫“基本意義”。如“兵”的基本意義是“兵士”,“走”的基本意義是“步行”。在現(xiàn)代漢語中所談的基本義是指后者。例:(1)戰(zhàn)則請從跟隨(2)后因伐木,始見此山砍。引申義是從基本義發(fā)展出來的,同基本義有相類似、相對立或相關(guān)聯(lián)的意義。如“深”的基本義是從表面到底部或從外面到里面的距離大。
12、如“這條河很深”“這個院子很深”“深山”“深耕”,這幾個“深”用的都是“深”的基本義。從“深”的基本義發(fā)展出來以下這些引申義:深奧,深刻,深入。如:“道理很深” 深厚。如:“友誼很深” 時間久。如:“夜深人靜” 濃,重。如:“顏色太深”“深”的引申義和基本義的聯(lián)系是建立在相類似的基礎(chǔ)上的。思考:指出下列加點詞語的本義和引申義。(1)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莊不得擊 。 身:本義“身體”,引申義“親自”(禹之王天下也,身執(zhí)耒碴臿以為民先)、“自己”“自身”( 免不可復(fù)得,而身為宋國笑)、“身孕”(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勝悲,故惟日日呼酒買醉)、“性命”( 國事至此,予不得愛身)等。(2)
13、士三日不見,當(dāng)刮目相待。 士:本義“對男子的美稱”,引申義“做官的人”(士大夫終不肯夜泊絕壁之下)、“讀書人”(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有才能的人”(勝不敢復(fù)相士)、“兵”(士不敢彎弓而報怨)。(3)伯樂學(xué)相馬,顧玩所見,無非馬者。 相:本義是“察看、仔細看”,引申義是“輔助、輔佐”(無物以相之)、“選擇”(良禽相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輔佐帝王的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比喻義,也屬于由詞的本義的一種引申,簡言之,就是詞的比喻意義。但因為它使用比喻的手段,使語言風(fēng)格特殊,色彩鮮明,所以跟引申義并列,成為轉(zhuǎn)義的一種。它是由本義通過打比方而產(chǎn)生的新義。如“爪牙”的本義是鳥獸的爪子和牙齒,比喻意
14、義是“得力的幫手或武士”。又例如:地下工作“地下”比喻隱藏在敵人勢力范圍內(nèi);凍結(jié)資金“凍結(jié)”比喻阻止流動或變動;亂扣帽子“帽子”比喻罪名或壞名義。思考:指出下列加點詞語的本義和比喻義。(1)手足情深,焉能或忘 本義“手和腳”,比喻義“兄弟”“黨羽”。(2)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領(lǐng)以老于戶牖之下,則盡其天年,人皆得以隸使之 本義指“頭和頸”,比喻義指“某個集團的領(lǐng)導(dǎo)人”。(3)草菅人命,縱橫鄉(xiāng)里 本義“野草”,比喻義“不值得珍惜的事物”。(2)掌握一詞多義的方法1)、抓住詞的本義進行推衍聯(lián)想舉“亡”一詞來說明,說文解字說:“亡,逃也”,可見“亡”字的本義是“逃跑”。由“逃跑”這個意義可以推衍聯(lián)想出
15、好多其它的意思。 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逃跑) 今復(fù)十余年,存亡不可知(指人的死亡) 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指國家的滅亡) 暮而果大亡其財(丟失、喪失) 生之有時而用之亡度,則物力必屈(通“無”,相當(dāng)于“沒有”)在這幾個句子中“亡”字由“逃跑不見”,引申出了“物的喪失、丟失”“人的死亡”“國家的滅亡”等含義。2)、抓住詞義引申的某些規(guī)律由具體到抽象,如“爪牙”,本指鳥獸用以自衛(wèi)和謀生的銳利的爪子和牙齒。勸學(xué)“引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即用其本義;后來,比喻“得力的幫手與武士”。這是比喻義用久了,新的意義便固定了下來,不再是臨時的比喻手法了。例如詩經(jīng)·祈父中“祈父,予王之爪牙”。由個別到一
16、般,如“末”字,本義是樹梢,引申為末端,再引申為細小。由實到虛,如“果”字,由果實,引申為結(jié)局,再虛化為副詞、連詞。因果引申,如“好”,女子得男子以為伴表示貌美。3)、了解一詞多義演變的聯(lián)想方法(1)類似聯(lián)想 引(本義“開弓”延引牽引引導(dǎo))(2)接近聯(lián)想 兵(本義“兵器”士兵軍隊軍事戰(zhàn)爭)(3)對比聯(lián)想 去(本義“距離”離開廢除舍棄)4)、要善于歸納集中記憶(二)古今異義語言是發(fā)展的,詞義也在不斷變化,因此,同是一個詞就有了古義和今義的差別。注意區(qū)分古義和今義的不同,就成了我們準確理解古人語言的一項不容忽視的重要內(nèi)容。當(dāng)然也有些詞的詞義一直沿用下來,沒有什么變化,如“明日,徐公來”(鄒忌諷齊王
17、納諫)中的“來”。還有一小部分詞語,文言文里常用,但隨著舊事物舊概念的消失而消失,白話已經(jīng)不用,如“敢以煩執(zhí)事”(燭之武退秦師)中的“執(zhí)事”,這部分詞語,雖然我們比較生疏,但通過查字典就可以明了,不會造成望文生義的錯誤。不能掉以輕心的是那些詞語相同而意義用法已經(jīng)不同的詞,尤其是差別細微,容易被忽略的詞。概括起來,古今詞義的差別,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 變 化 情 況 示 例詞義擴大范圍擴大色(古:臉色;今:顏色) 皮(古:獸皮;今:皮膚表皮) ?。ü牛褐夭?;今:病) 江(古:長江;今:江河)兵(古:士兵;今:軍隊?wèi)?zhàn)爭) 義項增多勸(古:勸勉;今:勸勉、規(guī)勸) 假(古:憑借、利用;今:憑借、利用,
18、不真)詞義縮小范圍縮小臭(古:氣味;今:壞氣味) 金(古:金屬;今:金子) 丈人(古:老人;今:岳父)義項減少讓(古:責(zé)備,謙讓;今:謙讓) 憐(古:愛,憐憫;今:憐憫)詞 義轉(zhuǎn) 移涕(古:眼淚;今:鼻涕) 偷(古:茍且;今:偷竊 去(古:離開;今:到某地去) 走(古:跑;今:步行、行走) 獄(古:案件;今:監(jiān)獄)感情色彩變 化諷(古:委婉地勸告;今:諷刺) 爪牙(古:武臣;今:壞人的黨羽) 恨(古:遺憾;今:仇恨) 下流(古:地位或處境低下;今:品德惡劣)鍛煉(古:玩弄法律陷害別人;今:錘煉)詞 義弱 化餓(古:嚴重的饑餓,已達到受死亡威脅的程度;今:指一般的肚子餓)怨(古:恨;今:不滿意、
19、責(zé)備) 病(古:大?。唤瘢褐敢话愕纳。┰~ 義強 化恨(古:表示遺憾、不滿;今表示仇恨、懷恨) (三)通假字通假字是指本應(yīng)該用甲字,而使用時卻借用與其意義毫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乙字去替代它,乙字就是甲字的通假字。(1)通假的具體情況:解 說舉 例注 意 點通假字有本字而不用,借用一個音同或音近的字來代替,這個借用的字叫通假字。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蚤”
20、同“早”)(鴻門宴)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鴻門宴)(“倍”同“背”)由于古今語音的變異,有的通假字現(xiàn)在的讀音已與本字讀音相差甚遠。如:生之有時而用之亡度(“亡”同“無”)古今字一個漢字(古字)原有幾個意義,后為區(qū)別,另造一個新字(今字)來表示其中的一個或幾個意義。至莫夜月明,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莫”同“暮”)(石鐘山記)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受”同“授”)(師說)中學(xué)教學(xué)中,把古今字也視為通假字。教材中注為“莫”同“暮”。 異體字音同義同,形不同。俛首系頸,委命下吏。(“俛”同“俯”)(過秦論)教材亦按通假字方式注釋。(2)識別通假字的方法:字義分析通假字與被通假字(“本字
21、”)在字義上一般沒有關(guān)系。如果用A來解釋,A字的字意與句子的意思有矛盾,而換成本字B來解釋,句子通順,那么我們就可以考慮“A”通“B”。仆誠以著此書,藏之名山,傳之其人,通邑大都,則仆償前辱之責(zé)。(報任安書)天下云合而響應(yīng),贏糧而景從。(過秦論)句中“責(zé)”根據(jù)前文有“償”,理解為“責(zé)任”是不通的,而理解為“債”可通,故可以斷定其通“債”。句中“景”理解為“景物”“情景”“景色”均說不通,故可以考慮這是一個通假字?!熬啊蓖ā坝啊保鳡钫Z。字音分析A與B原則上都是同音字或音近字。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勸學(xu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國也)例中的“知”與“智”、“頒”與“斑”,都是同音字或音近字
22、。字形分析有的通假字與本字有共同的聲符,或是本字的聲符,或是通假字的聲符將軍身被堅執(zhí)銳。陳涉世家)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鴻門宴)食之不能盡其材。(馬說)“被”與“披”,共同的聲符是“皮”?!熬摺蓖ā熬恪?,通假字“具”是本字“俱”的聲符?!安摹蓖ā安拧?,本字“才”是通假字“材”的聲符。四、課堂練習(xí)(一)【廣東省廣雅中學(xué)2012屆高三下學(xué)期月考卷】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題。歐陽詢,字信本,潭州臨湘人。父紇,陳廣州刺史,以謀反誅。詢當(dāng)從坐,匿而免。江總以故人子,私養(yǎng)之。貌寢侻,敏悟絕人。總教以書記,每讀輒數(shù)行同盡,遂博貫經(jīng)史。仕隋,為太常博士。高祖微時,數(shù)與游,既即位,累擢給事中。詢初仿王
23、羲之書,后險勁過之,因自名其體。尺牘所傳,人以為法。高麗嘗遣使求之,帝嘆曰:“彼觀其書,固謂形貌魁梧邪?”嘗行見索靖所書碑,觀之,去數(shù)步復(fù)返,及疲,乃布坐,至宿其傍,三日乃得去。其所嗜類此。貞觀初,歷太子率更令、弘文館學(xué)士,封渤海男。卒,年八十五。子通,儀鳳中累遷中書舍人。居母喪,詔奪哀。每入朝,徒跣及門。夜直,藉藁以寢。非公事不語還家輒號慟年饑未克葬居廬四年不釋服冬月家人以氈絮潛置席下通覺即徹去。遷累殿中監(jiān),封渤海子。天授初,轉(zhuǎn)司禮卿,判納言事。輔政月余,會鳳閣舍人張嘉福請以武承嗣為太子,而通與岑長倩等固執(zhí),忤諸武意。及長倩下獄,坐大逆死,來俊臣并引通同謀,通雖被慘毒而無異詞,俊臣代占,誅之
24、。神龍初,追復(fù)官爵。通蚤孤,母徐教以父書,懼其墮,嘗遺錢使市父遺跡,通乃刻意臨仿以求售,數(shù)年,書亞于詢,父子齊名,號“大小歐陽體”。褚遂良亦以書自名,嘗問虞世南曰:“吾書何如智永?”答曰:“吾聞彼一字直五萬,君豈得此?”曰:“孰與詢?”曰:“吾聞詢不擇紙筆,皆得如志,君豈得此?”遂良曰:“然則何如?”世南曰:“君若手和筆調(diào),固可貴尚。”遂良大喜。通晚自矜重,以貍毛為筆,覆以兔毫,管皆象犀,非是未嘗書。(選自新唐書·列傳第一百二十三)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分) 徒跣及門跣:光腳 藉藁以寢藉:借助坐大逆死坐:因為 固可貴尚尚:時尚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
25、不相同的一組是(分)陳廣州刺史,以謀反誅尺牘所傳,人以為法江總以故人子,私養(yǎng)之嘗行見索靖所書碑及疲,乃布坐而通與岑長倩等固執(zhí)至宿其傍,三日乃得去通雖被慘毒而無異詞8下列各句編為四組,都能表現(xiàn)歐陽詢書法影響的一組是(分)詢初仿王羲之書,后險勁過之尺牘所傳,人以為法高麗嘗遣使求之觀之,去數(shù)步復(fù)返數(shù)年,書亞于詢父子齊名,號“大小歐陽體”9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確的一項是(分)歐陽詢其貌不揚,但是書法仿效王羲之并且全面超越了王羲之,高祖感嘆說:看到他的墨跡,肯定會誤以為他形貌魁梧。歐陽詢與他的兒子歐陽通不但博通經(jīng)史,矜持自重,而且書法造詣都很深,因此父子齊名,號稱“大小歐陽體”。歐陽通在為
26、母守孝期間,仍上書要求繼續(xù)上朝。后來因為反對武承嗣做太子,得罪諸武,被來俊臣誣陷謀反,慘遭殺害。虞世南認為,褚遂良的書法不僅遜色于書法家智永,也難以達到歐陽詢那種無論用什么筆紙都能書寫自如的境界。10斷句和翻譯。(10分)(1)用“”給下面的文段斷句(分)非 公 事 不 語 還 家 輒 號 慟 年 饑 未 克 葬 居 廬 四 年 不 釋 服 冬 月 家 人 以 氈 絮 潛 置 席 下 通 覺 即 徹 去(2)翻譯下面的句子(分)高祖微時,數(shù)與游,既即位,累擢給事中。 答曰:“吾聞彼一字直五萬,君豈得此?”曰:“孰與詢?” (二)根據(jù)題目要求,回答問題。11.下列對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
27、.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愛:喜愛、愛好B.既來之,則安之 安:使安定C.將軍身被堅執(zhí)銳 被:穿著D.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加倍12.下列對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 本:樹木的根B.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鄙:鄙陋、鄙俗C.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 兵:士兵D.女行無偏斜,何意致不厚 致:使得13.下列對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君子病無能也,不病人之不知已 ?。杭膊.前太守逵察臣孝廉,后刺史榮舉臣秀才 察:選拔C.序八州而朝同列 朝:使朝拜D.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增加14.下列對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乘彼垝垣,以望復(fù)關(guān)
28、乘:動詞,登上B.臣誠知不如徐公美 誠:實在、確實C.尋蒙國恩,除臣洗馬 除:除掉、免去D.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 辭:托詞、借口15.下列對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沛公旦日從百余騎來見項王 從:使跟從B.殆有神護者 殆:懈怠C.人君當(dāng)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當(dāng):執(zhí)掌D.于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 道:學(xué)說、主張16.下列對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往往有得 得:心得、收獲B.秋月春風(fēng)等閑度 度:過C.是已非人 非:不D.師道之不復(fù),可知矣 復(fù):恢復(fù)17.下列對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不久當(dāng)歸還,誓天不相負 負:違背、背棄B.君安與項伯有故 故:名
29、詞,老朋友、老交情C.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 顧:回頭D.今已亭亭如蓋矣 蓋:傘18.下列對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獨夫之心,日益驕固 固:頑固、固執(zhí)B.后五年,吾妻來歸 歸:回家C.大都不過參國之一,中五之一 國:國都D.聞大王有意督過之 過:責(zé)備19.下列對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假:假的B.從酈山下,道芷陽間行 間:從小路、走小路C.君既若見錄,不久望君來 見:見到D.庖丁為文惠君解牛 解:分割20.下列對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陳力就列,不能者止 就:擔(dān)當(dāng)B.南取漢中,西舉巴蜀 舉:攻下、占領(lǐng)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絕
30、:斷絕D.新婦車在后,隱隱何甸甸 何:多么21.下列對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先帝在時,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 恨:遺憾B.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 胡:什么C.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 或:有時候D.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 即:當(dāng)22.下列對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既克,公問其故 既:已經(jīng)B.其后秦欲伐齊,齊與楚從親,惠王患之 患:疾病C.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 疾:厭惡D.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 及:比得上23.下列對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何竟日默默在此,大類女郎也 類:似B.可憐體無比,阿母為汝求 憐:同情C.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莫:沒有人、沒有誰D.王師北定中
31、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乃:你、你的24.下列對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距關(guān),毋內(nèi)諸侯,秦地可盡王也 內(nèi):同“納”,納入、接納B.外無期功強近之親 期:孝服的一種,為死去的祖父母等服喪一年的孝服C.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 奇:奇特D.予左遷九江郡司馬 遷:調(diào)動官職25.下列對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國不堪貳,君將若之何 堪:承受B.奉之彌繁,侵之愈急 彌:越、更加C.復(fù)前行,欲窮其林 窮:走完,盡D.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 去:到去26.下列對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 勸:勉勵B.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 如:到、去C.若屬皆且為所虜 若:你D.舊時欄楯
32、亦遂增勝 勝:超過27.下列對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楚左尹項伯者素善留侯張良 善:好的B.杭有賣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潰 涉:經(jīng)歷C.沛公不勝杯勺 勝:受得住D.乃使蒙恬北筑長城卻匈奴七百余里 卻:打退28.下列對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使六國各愛其人 使:讓B.無乃爾是過與 是:助詞,賓語前置的標志C.如其克諧,天下可定也 克:能夠D.貧賤有此女,始適還家門 適:出嫁29.下列對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其故封識具存 識:通“志”,記號B.彼且奚適也 適:到去C.乃丹書帛曰:“陳勝王?!?書:書籍D.孰與君少長 孰:誰,什么30.下列對加點詞“數(shù)”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33、)A.數(shù)罟不入池 數(shù):幾個B.則勝負之?dāng)?shù),存亡之理 數(shù):氣數(shù)、命運C.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 數(shù):若干D.范增數(shù)目項王 數(shù):shuò,屢次31.下列對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顧汝也 率:大概B.范增說項羽曰 說:勸說C.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 說:喜歡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私:偏私、偏愛32.下列對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十三能織素,十四學(xué)裁衣 素:白色的綢絹B.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 湯:熱水、開水C.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 屬:囑咐D.吾屬今為之虜矣 屬:類、輩33.下列對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沛公今事有急,亡去
34、不義 亡:死B.暮而果大亡其財 亡:失掉、丟失C.寡人雖亡國之余,不鼓不成列 亡:滅亡D.河曲智叟亡以應(yīng) 亡:通“無”,沒有34.下列對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出門登車去,涕落百余行 涕:鼻涕B.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 徒:徒弟(類)C.沛公欲王關(guān)中 王:讀wàng,統(tǒng)治D.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 王:讀wàng,使為王35.下列對加點詞“望”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夜雪初霽,蕎麥彌望 望:視野B.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望:看見C.敢用是為怨望,又投間蔑污使君 望:埋怨、怨恨D(zhuǎn).望秋先隕 望:接近36.下列對加點詞“惡”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歲惡不入,請賣爵子 惡
35、:收成不好B.人有惡蘇秦于燕王者 惡:讀wù,詆毀C.彼且惡乎待哉 惡:兇惡D.惡!是何言也! 惡:讀w,相當(dāng)于啊、唉37.下列對加點詞“相”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勤心養(yǎng)公姥,好自相扶將 相:互相B.伯樂學(xué)相馬,顧玩所見,無非馬者 相:察看、仔細看C.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 相:幫助、輔助D.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 相:引盲人行走的人38.下列對加點詞“謝”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阿母謝媒人 謝:感謝B.往昔初陽歲,謝家來貴門 謝:辭別C.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 謝:道歉D.多謝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謝:告誡39.下列對加點字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微斯人,吾誰與歸?
36、 微:要沒有、要不是B.書不能悉意 悉:全C.望陛下親之信之 信:信任D.積土成山,風(fēng)雨興焉 興:興起40.下列對加點詞“行”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漢天子,我丈人行也 行:讀háng,輩分B.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 行:行走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行:路程D.行將就木 行:行動41.下列對加點字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縵立遠視,而望幸焉 幸:皇帝到某處B.又重之以修能 修:美好的C.潭中與可百許頭 許:表示大約的數(shù)量D.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陽:太陽42.下列對加點字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張良出,要項伯 要:需要B.淡妝濃抹總相宜 宜:合適、適宜C.是
37、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 遺:贈送、給予D.作師說以貽之 貽:送給43.下列對加點字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賊易之,對飲酒,醉 易:輕視、輕慢B.指通豫南,達于漢陰 陰:山的北面,水的南面C.拜為上卿,位在廉頗之右 右:上,古代以右為尊D.庭中始為籬,已為墻,凡再變矣 再:第二次44.下列對加點字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徑造廬訪成 造:到去B.吾與之共知越國之政 知:了解C.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致:達到D.永州之野產(chǎn)異蛇,黑質(zhì)而白章 質(zhì):質(zhì)地、底子45.下列對加點字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不效則治臣之罪 治:處理、處治B.投諸渤海之尾 諸:各C.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族:滅族D
38、.庶劉僥幸保卒余年 卒:完成、終結(jié)五、課堂小結(jié)掌握解釋文言文實詞的方法1、 字形分析,看形推義。即根據(jù)字形判斷詞的意義。文言文中,即使是生僻的詞語,也可以根據(jù)造字法中的象形、會意和形聲,均可推斷詞的基本意義。如: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鄉(xiāng)。(歸園田居)“羈”字看其字形,為馬被轡頭罩住,可理解為束縛之意。類似從“罒”的字均有“網(wǎng)羅、束縛”的意思。有“羅(網(wǎng))、罟(網(wǎng))、罩、罹”等。2、語境分析,因文定義任何一個實詞在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只可能有一個意義,因此我們可因文來定義,即根據(jù)具體的上下文語境來判斷某個實詞的具體意項。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曹劌論戰(zhàn))“再”與“一”、“三”相對使用,可見它不是指
39、“又一次”,而是“第二次”。(徐)勣力爭不變,使者不能奪。 奪:強迫 (2004年高考江蘇卷第11題B項)題干解作“強迫”顯然也是望文生義,由上文不難推斷應(yīng)為“強行改變(他的主張)”3、構(gòu)詞分析,聯(lián)想遷移近幾年文言文考查都堅持“課外材料考課內(nèi)”這一原則,即考查的語段和內(nèi)容是學(xué)生陌生的,但知識點卻是課內(nèi)的,可從學(xué)過的文言篇目或熟知的成語典故中找到相關(guān)依據(jù)。因此考生拿到考題時要運用聯(lián)想,聯(lián)想到已學(xué)過的課文、現(xiàn)代漢語雙音節(jié)詞和成語。(1)聯(lián)系成對的反義詞、同義詞。幾個結(jié)構(gòu)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其相同位置上的詞語往往具有相同、相近或相對、相反的關(guān)系,這種特殊的互文對舉現(xiàn)象在古漢語中非常普遍。反義詞并用如“
40、進退”、“高下”、“富貧”、“窮達”。同義詞并用如“宮室”、“輔相”、“臣虜”、“貨賂”。屬托行,貨賂至,并曾賦斂。(晏子治東阿)既無伯叔,終鮮兄弟(陳情表)例中由“貨”推知“賂”指財物?!盁o”與“鮮”相對,故可理解為“無”、“少”。(2)聯(lián)系成語。即從成語和習(xí)慣用語中考察古詞古義。由于不少成語中保留了古文言句法及一詞多義現(xiàn)象,因此解題時聯(lián)想自己熟悉的成語典故,也是解答文言實詞題的方法之一。 女也不爽,士貳其行。(氓)危乎高哉?。ㄊ竦离y)亡去不義。(鴻門宴)例中,“爽”義為“差錯”,成語有“屢試不爽”,詞語有“爽約”。“?!睘椤罢绷x,成語有“正襟危坐”。“亡”有“逃跑”義,“北”有“失敗”義
41、,成語有“追亡逐北”“亡命天涯”,詞語有“逃亡”“敗北”等。韓軌遂投城遁走(2004年高考遼寧卷第11題A項)句中“投”是否作“投奔”解呢?據(jù)上文“敵見,驚退。逐至東門,左右稍集,合戰(zhàn)破之”,再聯(lián)想到成語“投筆從戎”,可知此處“投”應(yīng)為“扔掉,舍棄”。(3)聯(lián)想課文。遇到需要解釋的詞語,聯(lián)想初高中的課文中的有關(guān)詞語,幫助我們判斷。如:恐為身禍,每遇人盡禮 遇:優(yōu)待。(2003年高考全國卷第11題C項)鴻門宴中有:“不如因而善遇之”,“遇”為“對待”之義,根據(jù)上下文語境,不難發(fā)現(xiàn)此處“遇”應(yīng)該解作“對待”,而不是“優(yōu)待”。4、推斷句法,理其結(jié)構(gòu)古漢語有其特殊的句法結(jié)構(gòu),任何一個實詞與其前后的詞構(gòu)
42、成特定的語法關(guān)系,因此考生也可從句法結(jié)構(gòu)入手分析。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出師表) 愿陛下矜憫愚誠。(李密陳情表) 其一犬坐于前。(狼)“愚”:例中作主語,我;例中作定語,我的。例是否可看成作狀語呢?不行。因為它前面不能再補出主語。由此可知,“愚”符合名詞特點(作主語、定語),詞性應(yīng)為表謙敬的名詞。例,按現(xiàn)代漢語的理解,可以為“其中的一條狗坐在前面”,但聯(lián)系前后文,何來“一條狗”。其實,這里句子的主語是“其一”,即“其中的一只狼”,謂語的中心詞是“坐”,“犬”是用來修飾謂語的,而非主語。正確的譯文是“其中的一只狼象狗一樣坐在屠夫的前面”。又如“為之”這一結(jié)構(gòu)中的“為”,是介詞,還
43、是動詞?媼之送燕后也,持其踵而為之泣。(觸龍說趙太后)姜氏何厭之有?不如早為之所。(鄭伯克段于鄢)例“為之”后是動詞“泣”,“為”為介詞。例“為之”后是名詞“所”,“為”為動詞。因此,其區(qū)分格式應(yīng)為:“為之”動詞為:介詞;“為之”名詞為:動詞。5、常規(guī)不通,通假代入通假是古漢語中特有的現(xiàn)象。有時對文言文中某個實詞無法理解時,不妨從通假角度考慮,從聲旁或形旁角度出發(fā),以另一個可能與之相通的字代入試解,往往會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如2006年高考江蘇卷:4請把上面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民,吾民也。發(fā)吾粟振之,胡不可? (2)民罷于征發(fā),非所以事天也。 這兩題每句的翻
44、譯要注意,實詞“振”通“賑”,應(yīng)譯為“救濟”;“罷”是通假字,通“?!保瑧?yīng)譯為“疲乏、疲憊”。根據(jù)前后文,“振”后帶有賓語,譯為“振作”說不通,就要考慮通假?!懊窳T于征發(fā)”,如果按常規(guī)理解,“罷”有“停止、完結(jié)、罷官”的意思。老百姓不可能停止“征發(fā)”,那是當(dāng)官的權(quán)力。因此要考慮通假。過秦論(中)有:“強凌弱,眾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罷弊?!?論積貯疏有:“罷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 6、熟悉傳統(tǒng),掌握常識文言實詞的推斷還要求考生必須掌握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識,近幾年試卷中時有涉及,高考已考過“乞骸骨”(告老還鄉(xiāng))、“下車”(官員剛到任)、“春秋”(年齡)、“結(jié)發(fā)”(男子成年)等。晁錯為內(nèi)史,貴幸用事(
45、2004福建卷第11題D項)“用事”,題目解為“憑感情做事”,也是不明文化常識之故。古文中“用事”專指“掌權(quán)”,教材中學(xué)過的觸龍說趙太后中有“太后新用事”。要注意掌握我國古代有關(guān)的天文、地理、歷法、官職及其變化和年齡、時間的特定稱謂。以官職的任免為例:表被任以官職的:征、辟、察、舉、召、薦、進、稱、補、作、表、為、就。表任命的:授、拜、除、封。表提升的:擢、拔、陟、升、遷。表調(diào)動的:調(diào)、徙、轉(zhuǎn)、改、放、出、出官。表降職的:左遷、遷謫、謫、逐、貶、詘(黜)。表罷免的:奪、黜、罷、免、去、廢、蠲。表恢復(fù)的:復(fù)、還。表辭官的:辭、致政、告退、退、歸故里。跟俸祿有關(guān)的:俸、祿、秩、餉。表主管的:知、典
46、、主。六、課后作業(yè)(一)【汕頭市2010年普通高中高三教學(xué)質(zhì)量測評試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題。(22分)邵寶,字國賢,無錫人。年十九,學(xué)于江浦莊昶。成化二十年舉進士,授許州知州。月朔,會諸生于學(xué)宮,講明義利公私之辨。巫言龍骨出地中為禍福,寶取骨,毀于庭,杖巫而遣之。躬課農(nóng)桑,仿朱子社倉,立積散法,行計口澆田法,以備兇荒。弘治七年入為戶部員外郎,歷郎中,遷江西提學(xué)副使。修白鹿書院學(xué)舍,以處學(xué)者。江西俗好陰陽家言,有數(shù)十年不葬父母者。寶下令,士不葬親者不得與試,于是相率舉葬以千計。寧王宸濠索詩文,峻卻之。后宸濠敗,有司???,獨無寶跡。遷右布政使,與鎮(zhèn)守太監(jiān)勘處州銀礦,寶曰:“費多獲少,勞民
47、傷財,慮生他變?!弊渥鄬嬈涫隆_M湖廣布政使。正德四年擢右副都御史,總督漕運。劉瑾擅政,寶至京,絕不與通。瑾怒漕帥平江伯陳熊,欲使寶劾之,遣校尉數(shù)輩要寶左順門,危言恐之曰:“行逮汝?!睆埐?、曹元自內(nèi)出,語寶曰君第劾平江無后患矣寶曰平江功臣后督漕未久無大過不知所劾二人默然出。越三日,給事中劾熊并及寶,勒致仕去。瑾誅,起巡撫貴州,尋遷戶部右侍郎,進左侍郎。命兼左僉都御史,處置糧運。尋疏請終養(yǎng)歸,乃拜南京禮部尚書,再疏辭免。世宗即位,起前官,復(fù)以母老懇辭。許之,命有司以禮存問。寶三歲而孤,事母過氏至孝。甫十歲,母疾,為文告天,愿減己算延母年。及終養(yǎng)歸,得疾,左手不仁,猶朝夕侍親側(cè)不懈。受知于李東陽,為
48、詩文,典重和雅,以東陽為宗。博綜群籍,有得則書之簡,取程子“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之義,名之曰“日格子”。(節(jié)選自明史·儒林傳)注寧王宸濠:朱宸濠,明太祖朱元璋五世孫,襲封寧王,封于南昌。正德十四年起兵反叛,兵敗被俘,伏誅。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3分)A躬課農(nóng)桑 督促B卒奏寢其事 &
49、#160; 擱置C遣校尉數(shù)輩要寶左順門 邀請D命有司以禮存問 看望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組是( )A會諸生于學(xué)宮
50、60; 受知于李東陽B杖巫而遣之 寶三歲而孤C寶至京,絕不與通 與鎮(zhèn)守太監(jiān)勘處州銀礦D行計口澆田法,以備兇荒 修白鹿書院學(xué)舍,以處學(xué)者3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部表現(xiàn)邵寶性格耿直、不附權(quán)奸的一組是( )峻卻之 獨無寶跡
51、; 慮生他變絕不與通 欲使寶劾之 勒致仕去A B C D4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邵寶重視教育,在許州知州任上,每月初一親自到學(xué)校為眾生員講課;任江西提學(xué)副使時,在白鹿書院修建校舍,安置讀書人。B邵寶關(guān)心民生,重視農(nóng)事,采取“積散法”等一系列措施防備饑荒發(fā)生;他不主張開采處州銀礦原
52、因之一,是怕勞民傷財。C邵寶極其孝順,多次請求辭官奉養(yǎng)父母,最后才得到皇上同意;回家之后,自己有病,左手麻痹不仁,還是早晚奉侍在父母身邊。D邵寶好學(xué)不倦,博覽群書,每當(dāng)學(xué)有所得就寫在竹片上,用宋代理學(xué)家程頤“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的意思,取名“日格子”。5斷句和翻譯(10分)(1)用“/”給下列句子斷句(4分)語寶曰君第劾平江無后患矣寶曰平江功臣后督漕未久無大過不知所劾二人默然出。(2)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寶下令,士不葬親者不得與試,于是相率舉葬以千計。 甫十歲,母疾,為文告天,愿減己算延母年。 (二)【華南師大附中20102011學(xué)年度高三綜合測試】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題。(22分)張儀誑楚秦王欲伐齊,患齊、楚之從親,乃使張儀至楚,說楚王曰:“大王誠能聽臣,閉關(guān)絕約于齊,臣請獻商於之地六百里,使秦女得為大王箕帚之妾,秦、楚嫁女娶婦,長為兄弟之國?!背跽f而許之。群臣皆賀,陳軫獨吊。王怒曰:“寡人不興師而得六百里地,何吊也?”對曰:“不然。以臣觀之,商於之地不可得,而齊、秦合。齊、秦合則患必至矣!”王曰:“有說乎?”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女式內(nèi)增高鞋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分析報告
- 2025年度城市綜合體施工合同封面(商業(yè)地產(chǎn))
- 2025年飲料灌裝機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度護理員崗位責(zé)任聘用協(xié)議書
- 2025年度舊車交易車輛信息真實性承諾書
- 2025年度基坑支護與降水施工安全生產(chǎn)合同
- 2025年客房椅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分析報告
- 2025年度家電售后服務(wù)外包合同
- 2020-2025年中國自卸農(nóng)用車行業(yè)市場運營現(xiàn)狀及投資方向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保險IT市場供需現(xiàn)狀及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病歷書寫規(guī)范細則(2024年版)
- 2024-2025學(xué)年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期末測試卷(二)(含答案)
- 做賬實操-牙科診所的賬務(wù)處理
- 雙方共同買車合同范例
- 汽車智能制造技術(shù)課件
- 中醫(yī)外治法課件
- 2025屆山東省濱州市三校聯(lián)考語文高三第一學(xué)期期末質(zhì)量跟蹤監(jiān)視試題含解析
- 道路運輸企業(yè)主要負責(zé)人和安全生產(chǎn)管理人員安全考核題(公共部分題+專業(yè)部分題)及答案
- 4.2 歌曲《牧羊女》課件(14張)
- 2023電化學(xué)儲能電站消防安全標準鉛炭電池(鉛酸電池)
- 2024都市人群科學(xué)護肝白皮書-byhealthx庶正康訊x天貓-202409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