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電子題庫第一單元課題3知能演練輕松闖關新人教版選修2_第1頁
高中化學電子題庫第一單元課題3知能演練輕松闖關新人教版選修2_第2頁
免費預覽已結(jié)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 反應:NaCI+CO+NH3+H20=NaHGO+NHCI是“氨堿法”的重要反應,以下是對該反應涉及的有關知識的部分見解,其中不正確的是()A. 該條件下NaHCO勺溶解度較小B. NaHCO不是純堿C. 析出固體后的溶液為NaHCO勺不飽和溶液D. 析出晶體后的溶液為NaHCO勺飽和溶液解析:選Co該條件下NaHCO的溶解度不大,因此析出NaHCO析出后應為NaHCO勺飽和溶液。2. (2012佛山高二檢測)向飽和NaCO溶液中通入足量CO,結(jié)果有晶體析出,對析出晶體的原因分析不正確的是()A. 相同溫度下,NqCO的溶解度大于NaHCOB. 溶液中溶劑減少了C. 溶質(zhì)質(zhì)量增加了D.

2、反應過程放熱解析:選D。本題考查的是Na2CO與CO反應的知識,根據(jù)反應方程式NaCO+CO+H2O=2NaHG可以得出:通過反應,溶劑質(zhì)量減少,溶質(zhì)質(zhì)量增加,由于N&CO的溶解度大于NaHCO因此有NaHCO晶體析出。3. 下列關于工業(yè)生產(chǎn)說法錯誤的是()A. 在侯氏制堿工業(yè)中,向飽和氯化鈉溶液中先通氨氣,后通二氧化碳B. 在硫酸工業(yè)、合成氨工業(yè)中,皆采用循環(huán)操作提高原料利用率C. 在侯氏制堿工業(yè)中,二氧化碳可以循環(huán)利用D. 硫酸工業(yè)中,用水來吸收三氧化硫解析:選D。硫酸工業(yè)中,是用98.3%的濃硫酸來吸收三氧化硫,如果用水來吸收,則會產(chǎn)生酸霧,影響產(chǎn)率,D選項錯誤。4.溫度/C溶解

3、度/g010203029.433.337.241.1NH4HCO11.915.921.027.0NaHCO6.98.159.611.1NaCI35.735.836.036.4工業(yè)上將相同物質(zhì)的量的NaCI、CO、NH在30C時配成溶液,此時溶液中無晶體。當降溫至某溫度時,開始析出晶體,此晶體是()A. NH4CIB.NHHCOC.NaHCOD.NaCI解析:選Co在配成的混合溶液中,由于CO和NH發(fā)生反應CO+H2O+NH=nH+HCO,溶液中存在的離子有Na:C、NHHCOo從30C時降溫,溶解度小的物質(zhì)將析出。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隨溫度的降低,NaHCO的溶解度始終保持最小,故析出的物質(zhì)應是N

4、aHCO4. 下列物質(zhì)的用途中不正確的是(雙選)()A. 純堿:制糕點B. 小蘇打:發(fā)酵粉主要成分C. 過氧化鈉:制QD. 燒堿:治療胃酸解析:選AD。小蘇打是NaHCO的俗名,它可用于制糕點、作發(fā)酵粉以及治療胃酸過多等。2NQ+2fO=4NaOKCM,可用NQ來制Q。5. 要除去硫酸鈉里混有的少量碳酸鈉,應加入的物質(zhì)是()A. 氯化鋇溶液B.稀硫酸C.石灰水D.氫氧化鈉解析:選B。加入BaCL會使SCT沉淀,使NsbSQ質(zhì)量減少;加入Ca(OH)2會生成CaSO沉淀;加入NaOH與二者不反應;加入適量的稀H2SC4可以除去NaCO。6. (2012平頂山高二檢測)關于NaHCO勺性質(zhì),下列說

5、法正確的是(雙選)()A. 和酸反應放出等量的CO所消耗的酸比Na2CO少B. 相同物質(zhì)的量的NaHCO和NaCO分別與足量鹽酸反應,NaHCO放出的CO量多C. 熱穩(wěn)定性比NqCO小D. NaHCO只能和酸作用不能和堿作用解析:選AGA項中生成等量的CO時,消耗的酸NqCO多,A正確;B項二者放出CO的量相等,B錯誤;C中NaHCO熱穩(wěn)定性小,C正確;D項NaHCO和酸、堿都能反應,D錯誤。7. NaCl是一種化工原料,可以制備一系列物質(zhì)(見下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25C,NaHCO在水中的溶解度比NCO的大B. 石灰乳與C12的反應中,C12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C. 常溫下干燥

6、的C12能用鋼瓶貯運,所以Cl2不與鐵反應D. 圖中所示轉(zhuǎn)化反應都是氧化還原反應解析:選BoA項NaCO比NaHCO的溶解度大;C項因果關系不對;D項制取NCO的過程不涉及氧化還原反應。8. (2012六安高二檢測)把9.3克小蘇打和碳酸鈉晶體(NazCO10HO)組成的混合物溶于水,配制成100毫升溶液,測得其中鈉離子的濃度為0.6mol/L,若將等質(zhì)量的混合物加熱到恒重,則加熱后殘留固體物質(zhì)的質(zhì)量為()A.2.12gB. 3.18g-1-LX0.1L=0.06mol,C. 4.22gD.5.28g解析:選B。由題意知:鈉離子的物質(zhì)的量為:n(Na*)=0.6mol加熱后的產(chǎn)物為NaaCO,

7、故其質(zhì)量為:0.06mol2X106g/mol=3.18g。9. 工業(yè)生產(chǎn)純堿的工藝流程圖如下:NHCOJJ粗鹽水t沉淀t過濾tf煅燒t純堿完成下列填空:(1) 粗鹽水加入沉淀劑A、B除雜質(zhì)(沉淀劑A來源于石灰窯廠),寫出A、B的化學式。A,B。(2) 實驗室提純粗鹽的實驗操作依次為:取樣、沉淀、冷卻結(jié)晶、烘干。(3) 工業(yè)生產(chǎn)純堿工藝流程中,碳酸化時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是。碳酸化時沒有析出碳酸鈉晶體。其原因是(4) 碳酸化后過濾,濾液D最主要的成分是(填寫化學式)。檢驗這一成分的陰離子的具體方法是:(5) 氯堿法流程中氨是循環(huán)使用的,為此,濾液D加入石灰水產(chǎn)生氨。加石灰水后所發(fā)生的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8、濾液D加石灰水前先要加熱,原因是產(chǎn)品純堿中含有碳酸氫鈉。如果用加熱分解的方法測定純堿中碳酸氫鈉的質(zhì)量分數(shù),純堿中碳酸氫鈉的質(zhì)量分數(shù)可表示為:解析:粗鹽中含CaT、Mg*,加入石灰乳或CaO可除去Mg*,再加入NatCO除去Ca2+,因此A為Ca(OH)2或CaOB為NatCO。碳酸化即向氨的飽和NaCl溶液中通入過量CO,可析出NaHCO晶體。反應中由于NaCO的溶解度大于NaHCO的溶解度,因此不會析出NaaCO晶體。過濾除去NaHCO濾液D的主要成分為NHCI,要檢驗C應選用AgNO溶液和稀硝酸。(5) NHQI溶液與石灰水的反應為:Nhl+OH=NHT+HtQ(6) 樣品質(zhì)量m加熱后剩余

9、固體質(zhì)量為m,則設樣品中NaHCO質(zhì)量為m2NaHCO=NazCO+H2OT+COfm16810662mmnm小84貝ym=(mm)31w(NaHCO)=84(mm)84(mm)31m答案:(1)Ca(OH)2或CaONaCQ(2)溶解過濾蒸發(fā)過濾(3)有晶體析出(或出現(xiàn)渾濁)碳酸鈉溶解度比碳酸氫鈉大該陰離子是氯離子(5)NH*OH=NHf+H2O(4)NH4CI取樣,加硝酸酸化,加硝酸銀,有白色沉淀,防止加石灰水時產(chǎn)生碳酸鈣沉淀(6)w(NaHCO)=84(mm231m10. (2012北京朝陽區(qū)高二檢測)我國化工專家侯德榜的侯氏制堿法為世界制堿工業(yè)作出了突出貢獻。他以NaCI、NH、CO等

10、為原料制得NaHCO進而生產(chǎn)出純堿,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H+CQ+H2O=N4HCONHHCOHNaCI=NaHC0+NHCI木木2NaHCO=NctC(Q+COf+H2OT(1)碳酸氫銨與飽和食鹽水反應,能析出碳酸氫鈉晶體的原因是(填字母標號)。a. 碳酸氫鈉難溶于水b. 碳酸氫鈉受熱易分解c. 碳酸氫鈉的溶解度相對較小,所以在溶液中首先結(jié)晶析出某探究活動小組根據(jù)上述制堿原理,進行碳酸氫鈉的制備實驗,同學們按各自設計的方法實驗。一位同學將二氧化碳氣體通入含氨的飽和食鹽水中制備碳酸氫鈉,實驗裝置如下圖所示試回答下列有關問題:(I)乙裝置中的試劑是(n)丁裝置中稀硫酸的作用是(川)實驗結(jié)束后,分離出NaHCO晶體的操作是(填分離操作的名稱)。另一位同學用下圖中戊裝置(其他裝置未畫出)進行實驗:(I)實驗時,須先從管通入氣體,再從管通入氣體;(n)有同學建議在戊裝置的b管下端連接己裝置,原因是NH3極易溶于水,易發(fā)生倒吸,所以從a管進入;己為多孔球泡,可增大接觸面積。(3)可利用以下反應原理制備NaHCO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