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名著閱讀教學中提升語言構建與運用素養(yǎng)_第1頁
在名著閱讀教學中提升語言構建與運用素養(yǎng)_第2頁
在名著閱讀教學中提升語言構建與運用素養(yǎng)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在名著閱讀教學中提升語言構建與運用素養(yǎng)摘要:經(jīng)典名著是閱讀教學的最好材料,其教學不僅能讓學生的“精神世界得到有效的提升,而且對于學生“語言構建與運用素養(yǎng)的提升也具有極為重要的價值和意義,如何在名著閱讀教學中提升學生語言構建與運用素養(yǎng)呢?1.對名著經(jīng)典語段的仿寫通過模仿以汲取語言營養(yǎng);2.對經(jīng)典名著詩歌的改寫借助感悟讓語言富于個性;3.對經(jīng)典名著片段的提煉通過概括使語言簡潔明了;4.對經(jīng)典名著片段的補白復原思維以提升語言素養(yǎng)。關鍵詞:名著閱讀教學語言構建與運用語文核心素養(yǎng)整本書“語言構建與運用素養(yǎng)是高中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四大組成局部之一。由于語言素養(yǎng)是人在與社會環(huán)境的接觸過程中以學習的方式獲得、提升

2、的,所以,一個人接觸、學習什么樣的語言,就有什么樣的語言素養(yǎng)。從學校教育角度講,如果讓學生多接觸“削平了深度的【1】像“一杯白開水的【2】語言材料,或者說多讀“通俗檔次【3】的、“流行層面【4】的作品,那么,學生的語言構建與運用素養(yǎng)就不可能有長足的提高;而如果讓學生多接觸、多閱讀那些語言大師的作品,那么,學生語言構建與運用素養(yǎng)的提升就會大不一樣。作為人類精神文明的結晶,名著歷經(jīng)歲月的考驗【5】,被證明是人類語言的最正確表達。從這個意義上講,名著閱讀教學成了包括“語言構建與運用素養(yǎng)在內(nèi)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提高的基石【6】。也因為這樣,我們才進行了以“提升素養(yǎng)為導向的名著閱讀教學實驗【7】。傳統(tǒng)閱

3、讀教學,學生是在“聽講>閱讀>分析>總結>作業(yè)的模式下進行學習的,這種學習的特點往往是學生處于被動的地位,因而,其知識的增長和語言素養(yǎng)的提升都十分有限。為了改變這一狀況,我們在名著閱讀教學實驗時改變了原有的教學模式,以到達學生能快速增長知識和提升語言素養(yǎng)的目的。這里,僅以高一級、高二級學生閱讀的幾部名著為例,談談如何在作為“整本書的名著閱讀教學中提升學生語言構建與運用素養(yǎng)。一.對名著經(jīng)典語段的仿寫通過模仿以汲取語言營養(yǎng)對于名著中的經(jīng)典語段,需要咀嚼涵詠,反復體味。然而,要讓學生真正品出“微妙、“精髓8,并從中獲得語言養(yǎng)料,就要有實踐性的仿寫。例如討論?三國演義?中“青梅

4、煮酒論英雄一段,學生對于曹操的深謀遠慮與劉備的圓滑應變驚嘆不已。于是教師提出要求:試著用自己的話來描述這個場景。開始時,大局部學生只是簡單地對人物對話進行翻譯。這時經(jīng)過課堂上的反復誦讀品味,比照原文進行討論,學生發(fā)現(xiàn)了這一經(jīng)典文段的妙處背景表達上不動聲色的鋪墊,突顯人物心理的神態(tài)、動作描寫,對答句式統(tǒng)一帶來的內(nèi)容氣氛上的層層遞進,等等。此時,學生假設再次對自己的習作進行修改,就會有不一樣的“仿寫成果,即汲取了原作的語言營養(yǎng)之后的成果。二.對經(jīng)典名著詩歌的改寫借助感悟讓語言富于個性許多名著不僅有許多經(jīng)典的場景,還有與之相襯的詩歌。詩歌的解讀,一直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難題。說難是因為理解詩歌需要進

5、入作品的情境中去,而單獨一首詩提供的線索較少,較難讓學生快速又深入地體會抒情主人公的思想情感。這種困難在名著中卻得到了較好的解決,因為名著情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詩歌往往隨主人公“有感而發(fā),因此對于情節(jié)的掌握促進了學生對于詩歌的感悟。而這種感悟如果能及時地寫下來,那么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也會有所提高。例如?哈姆雷特?中王子“生存還是消滅的獨白,就是一段特別精彩的詩歌。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詩中的含義,我們布置學生將詩歌改寫成歌詞,要求“歌詞瑯瑯上口。學生在閱讀后小組討論的根底上,試著用“第三人稱的方式改寫了詩歌“不是他不愿意結束無止境的旅途/而是已經(jīng)忘了身在何處/誰知道永恒有多么恐怖/誰了解生存比命運還殘酷

6、/或睡或死后的夢讓他踟躕/鞭撻譏諷凌辱令他不忍回憶/顧慮使他都成了懦夫/盼望他沒有忘記趕路。在這首改編的歌詞中,既有學生對于林夕?無間道?歌詞的化用,又有對哈姆雷特獨白的改編化用歌詞巧妙地解釋了王子的彷徨,改編獨白無縫對接了詩歌的內(nèi)容。學生調(diào)動了生活和閱讀的積累,在改寫中理解了人物,也逐漸形成自己的語言個性。三.對經(jīng)典名著片段的提煉通過概括使語言簡潔明了濃縮的往往是精華。這個道理對于名著閱讀卻不一定適用。因為名著的精彩有很大局部取決于情節(jié)的生動和人物的飽滿。一旦將名著片段進行概括,名著就可能變了味。但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語言概括能力,筆者還是進行了嘗試。在布置任務之前,為提高學生興趣,筆者舉了B站

7、“三分鐘帶你看完一部電影的熱播視頻作為例子,鼓勵學生做最好的“剪輯師,在概括小說內(nèi)容的根底上,同時保存情節(jié)的精華。以概括?三國演義?中的“關羽為例,關羽的故事有:桃園三結義、溫酒斬華雄、三英戰(zhàn)呂布、賺城斬車胄、屯山約三事、斬顏良誅文丑、掛印封金、過五關斬六將、義釋曹操、單刀赴會、攻撥襄陽、水淹七軍、刮骨療毒、敗走麥城等等。限于篇幅,概括時無法一一細說,如何取舍就成了學生們討論的重點。經(jīng)過教師引導,學生討論,學生們決定將關羽的形象總結為幾個關鍵詞,并根據(jù)關鍵詞來選取情節(jié)進行概括,例如,忠義屯山約三事、斬顏良誅文丑、千里走單騎、義釋曹操;勇武溫酒斬華雄、三英戰(zhàn)呂布、過五關斬六將、單刀赴會、水淹七軍

8、、刮骨療毒。在比照幾位同學的“人物簡歷后,學生學會了“相似情節(jié)找共同點概括,相同特點分析人物心里變化的概括方法,語言表達也更為簡潔明了。四.對經(jīng)典名著片段的補白復原思維以提升語言素養(yǎng)在日常的寫作與口頭訓練中,筆者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面臨著無話可說或者表達困難的窘境。究其原因,是思維能力的缺乏所導致?;蛘哒f,思維能力的上下直接影響語言的運用,故要解決語言表達能力得先解決思維能力,如何在名著閱讀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呢?筆者認為,可以在被視為重要教學方法的問題“討論上9著力。于是在名著閱讀的討論課上,常常有“你最感興趣的是主人公的哪件事?為什么?“你最欣賞主人公的哪方面的性格?為什么?“你是否贊成主人公這么

9、做?為什么?這一類引導學生進行思辨的問題。不管是“感興趣還是“肯定或者否認,學生做出判斷的背后都是思維的過程。而對于“原因的探究,可以更深入地引導學生通過分析提升思維能力,進而促進其語言素養(yǎng)的提升。例如在閱讀?富蘭克林自傳?時,有學生對于富蘭克林在青年時代如饑似渴地讀書這件事印象深刻,有學生欣賞他“對周圍世界強烈的認識愿望,還有學生談起了自己“少時讀書后來荒廢的遺憾,學生在討論人物形象的時候總是自覺或不自覺地表達自己對于生活的感悟。而與書中人物相似的經(jīng)歷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對人物命運的感同身受也促進了學生對自我成長的思考,當筆者要求學生以“補白的方式在書的空白處寫下感悟時,學生的語言表達也顯

10、得更加真摯、流暢。五.結語總之,經(jīng)典名著由于其“感性美與理性美的高度統(tǒng)一10而成為閱讀教學的最好材料,其教學不僅能讓學生跟“杰出思想者親密接觸,能讓學生“用偉人的經(jīng)驗和思想看世界、看時代、看自我11,能讓學生的“精神世界得到有效的提升12,而且對于學生“語言構建與運用素養(yǎng)的提升也具有極為重要的價值和意義。為此,我們必須有“典范意識13,切實解決好自身“讀書少的問題14,并積極“創(chuàng)設條件15,想方設法調(diào)動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生命體驗去感受名著的語言,并讓他們在掌握名著的語言的根底上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語言。唯有如此,那些在歲月長河中沉淀下來了的語言瑰寶,才能化為年輕的讀者們的血肉,融入他們的靈魂,指引著他們

11、在人生路上沉著前進。參考文獻【1】鄭惠生.論群眾審美文化的特征J.韓山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0003:41.【2】姚佩瑯.校辦讀書節(jié)的閱讀理念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2107:22.【3】鄭惠生.通俗小說的認識判斷與價值判斷J.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102:12.【4】鄭惠生.論審美時尚的特性J.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199802:24.【5】鄭惠生.文藝學批評實踐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381.【6】姚佩瑯.名著閱讀教學“四步工作法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2101.【7】姚佩瑯.以提升素養(yǎng)為導向的名著閱讀教學實驗J.文學教育上,202111:71-75.8鄭惠生.經(jīng)典名著留給大學生的印象探討大學生課外閱讀調(diào)查研究之六J.美與時代下,202109:83.9加拿大阿德麗安·吉爾.閱讀力:知識讀物的閱讀策略M.王威,譯.南寧:接力出版社,2021:2.10鄭惠生.應該重視大學生文學審美趣味的培育以調(diào)查研究為根底的探討J.美與時代下,202104:8.11姚佩瑯.例談學校讀書節(jié)的功用、運作及局限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2133:11.12鄭惠生.論審美時尚的個體抉擇J.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003:27.13鄭惠生.論影響小學生課外閱讀五因從城鄉(xiāng)小學生的心里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