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的語言特點及對教學內(nèi)容的建議》docx_第1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25/6f25defa-cfcb-4190-8658-6c068e875409/6f25defa-cfcb-4190-8658-6c068e8754091.gif)
![《祝福的語言特點及對教學內(nèi)容的建議》docx_第2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25/6f25defa-cfcb-4190-8658-6c068e875409/6f25defa-cfcb-4190-8658-6c068e8754092.gif)
![《祝福的語言特點及對教學內(nèi)容的建議》docx_第3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25/6f25defa-cfcb-4190-8658-6c068e875409/6f25defa-cfcb-4190-8658-6c068e8754093.gif)
![《祝福的語言特點及對教學內(nèi)容的建議》docx_第4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25/6f25defa-cfcb-4190-8658-6c068e875409/6f25defa-cfcb-4190-8658-6c068e8754094.gif)
![《祝福的語言特點及對教學內(nèi)容的建議》docx_第5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25/6f25defa-cfcb-4190-8658-6c068e875409/6f25defa-cfcb-4190-8658-6c068e8754095.gif)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祝福交織著兩條主線 :“我”的歸鄉(xiāng)一一離鄉(xiāng)以及祥林嫂之死。首先, “我”在舊歷的年底回到故鄉(xiāng)魯鎮(zhèn),待到第三天,便決定離開。一方面因為與魯 四老爺話不投機, 與周圍一成不變的環(huán)境格格不入 ; 另一方面祥林嫂關(guān)于 “魂靈” 的拷問讓“我”碎不及防,以“說不清”搪塞她之后,內(nèi)心始終不安,直到聞其 死訊,百感交集。其次,是祥林嫂這條主線。她在某一年的冬初瞞著婆家來到魯 鎮(zhèn),在衛(wèi)老婆子的引見下,到魯四老爺家做女工。她做工毫不含糊,周圍人都說 比男人還勤快, 她很滿足。 新年剛過十幾天后, 她在淘米的時候被衛(wèi)老婆子和婆 家人綁回去了, 為了給婆家的二兒子娶媳婦籌彩禮, 祥林嫂被婆婆賣給了賀家的 賀老六。祥
2、林嫂經(jīng)過激烈抗爭無果,最終嫁給了賀老六,并生了一個兒子。有一 年的秋天, 祥林嫂回到了魯四老爺家, 這時的她連續(xù)失去了丈夫和兒子, 丈夫感 染傷寒而死, 兒子被狼叼走了, 祥林嫂失去了往日的光彩, 逢人就復述兒子阿毛 被狼叼走喪命的故事, 人們從一開始的同情漸漸變得厭惡和冷漠。 魯四老爺家忌 憚祥林嫂敗壞風俗,不準她插手祭祀的事務(wù),逐漸孤立了她。為了死后不受苦, 在柳媽的建議下, 祥林嫂去土地廟捐了一條門檻, 但仍然受到魯四老爺家的冷遇, 最后被打發(fā)走了,在“祝?!钡臒崃曳諊泄陋毜厮廊?。魯迅難以走近的原因在于大多數(shù)讀者習慣跳開原著,直接閱讀評論,對作 品產(chǎn)生了先入為主的印象。 而評論或有政治
3、因素的深刻烙印, 或可能是作者的斷 章取義,致使讀者在理解作品時,反而因缺乏相關(guān)知識背景,而障礙重重,對解 讀文本沒有實質(zhì)幫助。 這一現(xiàn)象也存在于大部分教師之中, 從而導致教師無法引 導學生走進真實的魯迅, 于是在語文學習中普遍存在師生 “一怕文言文, 二怕寫 作文,三怕周樹人。 ”的現(xiàn)象,其根本原因是沒有理解魯迅的遣詞造句與人物形 象和文本核心價值之間的關(guān)系。祝福中一個比較突出的語言現(xiàn)象是語言的“嘮叨” ,這看似與作 者始終奉行的“力避行文的嘮叨”和“對語言的潔癖 (周作人語 ”矛盾。但從安 排語言的目的來看,并非如此,周先慎曾在簡筆和繁筆中提出 :“ 繁呢, 有時也自有它的好處 :描摹物態(tài)
4、, 求其窮形盡相 ; 刻畫心理, 能使細致入微。 有時, 真是非繁不足以達其妙處。 這可稱為以繁勝簡文章的繁簡又不可單以文字的 多寡論,簡筆與繁筆,各得其宜,各盡其妙。 ” 。祝福 中的相關(guān)語言現(xiàn)象恰恰呼應了這點, 讀者通過品讀小說精妙的文本 語言, 找尋與作者的情感共鳴, 產(chǎn)生內(nèi)省和反思的意識。 除了語言的重復性, 祝福 的語言特點還表現(xiàn)為用詞的精準性和模糊性的有機結(jié)合。 在描寫祥林嫂落魄 的形象時,沒有繁復的形容詞,而是連續(xù)運用了七個數(shù)詞“一” ,使她看起來是 如此蕭索。以五個時間詞分隔出故事發(fā)展的層次,從中可以對魯鎮(zhèn)民眾和“我” 這一群體對祥林嫂的情感態(tài)度的軌跡窺見一二。 最后文本還體現(xiàn)
5、了敘述者語言和 對話語言之間的辯證統(tǒng)一關(guān)系。2.1. 巧用反復(1 “她張著口怔怔地站著,直著眼睛看他們,接著也就走了,似乎自 己也覺得沒趣。 ”(2“祥林嫂似乎很局促了,立刻斂了笑容,旋轉(zhuǎn)眼光,自去看雪花。 ”(3“她當時并不回答什么話,但大約非常苦悶了,第二天早上起來的 時候,兩眼上便都圍著大黑圈。 ”祥林嫂不斷重復阿毛的故事, 魯鎮(zhèn)人逐漸開始厭煩這種重復, 反復地念 叨切身之痛必然是因為悲痛之情得不到排解, 然而人們的那幾滴眼淚如做戲般落 下,魯迅用戲謔的筆調(diào)如此諷刺道 :“直到她說到嗚咽,她們也就一齊流下那停 在眼角上的眼淚,嘆息一番,滿足的去了,一面還紛紛的評論著。 ” 。對于魯鎮(zhèn)人
6、 而言,祥林嫂的遭遇只是談資,她們的同情并非出于真心,由“一齊流下那停在 眼角上的眼淚” 可見一斑, 多么的惺惺作態(tài)。 人們的這種麻痹讓祥林嫂感到恐懼 和無助,她只得掩藏起情緒,讓外人察覺不到她情緒的變化,因此魯迅用了“似 乎”一詞,體現(xiàn)了祥林嫂被冷落的蕭索處境。(4 (四叔 只是暗暗地告誡四嬸說,這種人雖然似乎很可憐,但是敗 壞風俗的, 用她幫忙還可以, 祭祀時候可用不著她沾手, 一切飯菜, 只好自己做, 否則,不干不凈,祖宗是不吃的。 ”在祥林嫂剛剛到魯四老爺家做工的時候, 她正新寡, 魯四老爺忌諱她的 身份,不愿留她做工,只是“我”的四嬸“看她模樣還周正,手腳都壯大,又只 是順著眼,不開
7、一句口,很像一個安分耐勞的人,便不管四叔的皺眉,將她留下 了。 ”可見, 魯四老爺雖然是個講理學的老監(jiān)生, 但仍然忌諱頗多, 從始至終都對 祥林嫂存有偏見和鄙夷,絲毫沒有憐憫和同情,甚至以“這種人”統(tǒng)稱之,言外 之意便是祥林嫂如今的命運是她咎由自取,一點也不可憐。(5“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 ”(6“鎮(zhèn)上的人們也仍然叫她祥林嫂。 ”這句話隱含著一組 “變” 和 “不變” 的關(guān)系 :變的是祥林嫂的人生際遇, 不變是魯鎮(zhèn)人的冷漠和麻痹的生活狀態(tài)。 祥林嫂失去至親, 卻雪上加霜, 受到魯 鎮(zhèn)人的厭惡和排擠,可以從以下句子窺見一二 :“四叔只是暗暗地告誡四嬸 說,這種人似乎很可憐,但是敗壞風俗的,用她幫
8、忙還可以,祭祀時候可用不著 她沾手,一切飯菜,只好自己做,否則,不干不凈,祖宗是不吃的。 ” “但音調(diào)和 前很不同 ; 也還和她講話,但笑容卻冷冷的了。 ” 。魯四老爺從一開始只將祥林嫂 看作是勞力和工具, “似乎”一詞看出他絲毫不同情祥林嫂的境遇,恰恰認為敗 壞了風俗, 可說是冷漠之極了。 魯四老爺書房的長桌上有副對聯(lián), 其中一邊寫道 : “事理通達心氣和平” ,可是他的所書與其所行卻難以對照。(7“其實,究竟有沒有魂靈,我也說不清。 ”(8“自己想,我這答話怕于她有些危險。但隨后也就自笑,覺得偶爾 的事, 本沒有什么深意義, 而我偏要細細推敲, 正無怪教育家要說是生著神經(jīng)病 ; 而況明明說
9、過說不清 ,已經(jīng)推翻了答話的全局,即使發(fā)生什么事,于我也毫 無關(guān)系了。 ”(9 說不清是一句極有用的話。然而一用這說不清來作結(jié)束,便 事事逍遙自在了。 ”(10“什么時候 ? 一一昨天夜里,或者就是今天罷。一一我說不清。 ” (11 然而我的驚惶卻不過暫時的事, 隨著就覺得要來的事, 已經(jīng)過去, 并不必仰仗我自己的說不清和他之所謂窮死的的寬慰,心地已經(jīng)漸漸輕 松。 ”上述六個“說不清” ,除了第九句,其他都準確地展示了“我”從陷入 自責到迅速消解自責的心理變化過程, 與阿 Q 的 “精神勝利法” 何嘗不是有著異 曲同工之處。作者用干凈利索的筆觸刻畫了丑陋的國民劣根性 :不愿正視自身的 缺陷。第
10、 9句是魯四老爺家短工對于與自己同屬一層社會地位的祥林嫂的死的完 全漠然和麻木的態(tài)度, 讀來更令人感到寒心。 這也是魯迅通過重復的語言刻畫出 的血淋淋的社會現(xiàn)實。(12“此后大約十幾天,大家正已漸漸忘卻了先前的事。 ”(13“于是祥林嫂事件便告終結(jié),不久也就忘卻了。 ”第 12句中, “先前的事” 指祥林嫂發(fā)現(xiàn)婆家的人來尋她了, 使魯家懷疑 她是逃出來的。這象征著祥林嫂的過去。對于祥林嫂來說,這是事實 ; 而對于魯 鎮(zhèn)眾人來說, 這只是一種假設(shè)。 所以當她的婆家尚未采取行動之前, 眾人對她的 印象仍然是勤勞能干的女工, 所以便隨著時間的流逝, 逐漸忘卻了那個消極意義 的假設(shè),對她的印象是積極的
11、。而第 13句中,雖然同是“忘卻” ,然而此時祥林嫂出逃的秘密己揭曉,婆 家終于采取了抓捕行動, 她在碎不及防的情況下被抓回家去。 眾人明白了之前的 假設(shè)就是事實,對祥林嫂的觀感發(fā)生了一些變化,出現(xiàn)了消極的因素。不過, 需要注意的是, 不論魯鎮(zhèn)看客們對祥林嫂的印象發(fā)生如何的轉(zhuǎn)變, 祥 林嫂這位底層人物的命運都只是眾人的談資而己, 不會在內(nèi)心刻下烙印。 這兩處 “忘卻”從側(cè)面突出了祥林嫂的低微。(14“無論如何,我明天決計要走了。 ”小說開頭寫道 :“雖說故鄉(xiāng),然而己沒有家,所以只得暫寓在魯四老爺 的宅子里。 ” ,可見作者對魯鎮(zhèn)并沒有歸屬感,對于魯鎮(zhèn)表面熱烈的“祝?!狈諊?始終無法融入其中,
12、在雪天里只得百無聊賴地呆在魯四老爺?shù)臅坷? 這種無所 歸依的心情讓 “我” 無法忍受, 這是肉體上渴望逃離魯鎮(zhèn) ; 直到祥林嫂拷問 “我” 人死后有沒有魂靈,卻問住了“我” ,于是在精神上也無所依傍,也渴望逃離魯 鎮(zhèn)。(15“現(xiàn)在是交了好運了。 ”(16“唉唉,她真是交了好運了。 ”衛(wèi)老婆子所謂的 “交了好運” 對于祥林嫂來說是在封建制度的逼迫下不 得己而為之。 “除了禮教代表的士大夫家以外,寡婦并不禁止再嫁,問題是沒有 她的自由意志,必須由家族決定,換句話說即是怎么出賣,賣多少錢,這樣辦好 的再嫁是不觸犯禮法的。 ”2,因此“好運”恰恰反諷了迫害祥林嫂至死的封建社會制度。(17“ 可惡 !
13、 然而四叔說。 ”(18“ 可惡 ! 四叔說。 ”(19“ 然而四叔說。 ”魯四老爺對祥林嫂的第一印象不佳主要源于其寡婦身份,但她太太執(zhí)意將 祥林嫂留下后,祥林嫂的做工表現(xiàn)無疑是令他滿意的 :不僅在試工期內(nèi),整天的 做,正式定局后,做工也絲毫沒有懈怠,周圍人都夸贊“魯四老爺家里雇著了女 工,實在比勤快的男人還勤快” ,并且魯家的一切大小事務(wù)幾乎都由祥林嫂一人 打理, 根本用不著添短工。 祥林嫂的能力讓魯家的一切井井有條, 省去了主人的 許多操心。 同時, 人們的夸贊聲令魯四老爺也臉上有光, 內(nèi)心也開始重新審視祥 林嫂的地位, 從最初的完全否定到逐漸認可了她的能力。 而就在這個重要的轉(zhuǎn)折 期,婆
14、家的抓人行動讓祥林嫂的秘密大白于天下 :她是瞞著婆家出逃,求衛(wèi)老婆 子薦地方做工的。 這個秘密讓魯四老爺感到憤怒。 他憤慨于祥林嫂的隱瞞, 認為 其“可惡” ,但他的內(nèi)心又不禁產(chǎn)生擔憂,能馬上再覓得如祥林嫂一般得力的女 工嗎 ? 這恐怕便是“然而”后所隱含的內(nèi)心活動。(20“ 祥林嫂,你放著罷 ! 我來擺。 四嬸慌忙的說。 ”(21 “ 祥林嫂,你放著罷 ! 我來拿。 四嬸又慌忙的說。 ”祥林嫂連續(xù)失去第二任丈夫和兒子后, 整個人仿佛失了魂魄, 做事也不 如之前麻利, 再加上她的寡婦身份, 連原本信任她的四嬸都對她有所忌憚, 聽從 丈夫的告誡, 禁止祥林嫂插手一切有關(guān)祭祀的事務(wù), 由自己親自完
15、成。 四嬸此舉 讓祥林嫂一下子無所適從, 打破了祥林嫂在魯家常規(guī)的工作程序, 讓祥林嫂陷入 更深的自我懷疑和絕望中, 使她成為了一個魯家花錢請來的擺設(shè), 造成了主人忙 前忙后,工人無所事事的奇怪局面,這無疑是極大的反諷。魯迅受到魏晉文學的影響, 在語言上推崇簡潔有力, 尤其在對話上很少使用 大段的文字, 然而在本文中卻兩次安排祥林嫂敘述了阿毛之死的故事, 兩段字數(shù) 都超過了 200字, 并且除了個別詞語, 敘述邏輯和語句幾乎一模一樣, 這一點值 得細究。雖然敘述的是阿毛的故事, 但所有行動的主體都是祥林嫂。 故事主人公地位 的削弱, 和敘述者地位的增強, 突出了敘述者情感的投入度是極高的, 兒
16、子的死 對祥林嫂走向絕望是致命一擊。兩段文字都以“我真傻,真的”開頭,表達了祥林嫂將悲劇歸咎于自己, 是致使她走向絕望的導火索, 卻還不足以殺死她。 真正 殺死她的是人們對她兩次的敘述背后的情緒的漠視,阻斷了她疏解情緒的途徑。 人們還將她的傷心事拿來當作談資, 嫌棄她, 不讓她插手祭祀之事, 也毀滅 了她希望通過勞動重新開始生活的希望。 也就是說, 在物質(zhì)和精神的雙重層面上, 祥林嫂在周圍人的冷遇下陷入了萬劫不復的境地, 最終走向滅亡。 這 200多字的 話語對塑造人物的悲劇性是至關(guān)重要的。2.2準確貼切的用詞(22“臉上瘦削不堪,黃中帶黑,而且消盡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 木刻似的 ; 只有
17、那眼珠間或一輪,還可以表示她是一個活物。她一手提著竹籃, 內(nèi)中一個破碗, 空的 ; 一手拉著一支比她更長的竹竿, 下端了裂 :她分明已經(jīng)純乎 是一個乞丐了。 ”這一段外貌描寫中出現(xiàn)了一些數(shù)字 :一輪、 一個活物、 一個破碗、 一支竹竿、 一個乞丐。 沒有多余的形容詞, 卻讓祥林嫂落魄之極的形象躍然紙上, 使讀者感 同身受,也不免產(chǎn)生驚然之感。除了“一輪”表示一種動作狀態(tài),其他六個“一”從數(shù)量上修飾了她現(xiàn)在所 有的都是些破敗的東西, 更讓讀者為祥林嫂的命運哀嘆。 她激烈地反抗過封建的 婆家、被包辦的婚姻,但最終還是失敗了。在物質(zhì)上,她“分明”是一個乞丐另 一方面,在精神上,她也走向了崩潰,不再有
18、追求了,和乞丐無異,因此作者用 了“純乎” ,進一步表明她物質(zhì)和精神的雙重毀滅。在這一點上,與“我”肉體 和精神雙重的無所依而決定逃離魯鎮(zhèn)的變化過程是一致的。因此,祥林嫂和“我”的兩條主線殊途同歸,而兩個角色一死一生, “我” 的生卻未能換來覺醒, 也蘊含著作者對 “人吃人” 社會對卑微生命壓迫的現(xiàn)實充 滿了憂慮。 “我”這條線是不可或缺的,在后文將進行簡述。仍以這段肖像描寫為例,魯迅先生曾說 :“要極省儉的畫出一個人的特點, 最好是畫她的眼睛。 ” 3“我”見到祥林嫂時,她“只有眼珠間或一輪” ,這里的 “間或”表示及其偶爾, “輪”名詞借用為動詞,有“轉(zhuǎn)動”的意思,而仔細斟 酌, 前者又不
19、如后者的動作靈活。 用前面的副詞修飾, 短短四字便使得祥林嫂呆 滯的神情躍然紙上,用詞精確而生動。在后面一個分句中,用“活物”來描述一 個人, 一定是貶義色彩的, 作者通過這個詞意在展示人心麻木的魯鎮(zhèn)社會氛圍活活將祥林嫂折磨成了一個“東西” 。縱觀全文,作者多次通過描寫祥林嫂的眼睛刻畫其精神狀態(tài)。丈夫去世后, 她到魯四老爺家做工時“順著眼” ,一個“順”字精確地展現(xiàn)了她安分守己的性 格和做好準備頂住各種壓力討生活的心態(tài) ; 在聽聞死后要被兩個丈夫分尸后,她 第二天“兩眼上便都圍著大黑圈” , “圍”住她,打擊她的精神的不僅僅是深重的 黑眼圈,更是內(nèi)心煎熬糾結(jié)的情感狀態(tài),讓她找不到出口,看不到希
20、望 ; 在捐完 檻卻仍不被四嬸允許接觸“祝?!钡氖聞?wù)之后,她的“眼睛竊陷下去” ,相較于 前一句的“圍” ,眼神變得空洞,憂愁和絕望更濃重。(23“五年前花白的頭發(fā),即今已經(jīng)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 ” (24“有一年的冬初, 四叔家里要換女工, 做中人的衛(wèi)老婆子帶她進來 了。 ”(25“此后大約十幾天,大家正已漸漸忘了先前的事。 ”(26“有一年的秋季,她竟又站在四叔家的堂前了。 ”(27“昨天夜里,或者就是今天罷。 ”魯迅在使用這五個時間詞時分寸把握得很精準,只有第 1句中使用了“五 年前”這個確數(shù),五年前的祥林嫂“有如在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 , “頭發(fā)也花白起來” ,筆者 作了一個大致
21、推算 :她剛來魯四老爺家做女工的時候。小說中對她的外貌是這樣 描述的 :“頭上扎著白頭繩,烏裙,藍夾襖,月白背心,年紀大約二十六七,臉 色青黃,但兩頰卻還是紅的。 ” ,然后經(jīng)歷了兩個新年,她嫁給了賀老六,又經(jīng)過 兩年,她重回魯家,這時應當是三十一二左右。五年后再次與“我”相遇,應當 是四十上下。魯迅明確了 “我” 與祥林嫂見第一面和最后一面的時間, 對中間的時間都模 糊處理了, 突出了祥林嫂從一開始瞞著婆家出來做工, 充滿干勁, 是二十幾歲的 年輕人應當有的狀態(tài) ; 到經(jīng)受了多重打擊 :丈夫兒子先后死去, 被魯鎮(zhèn)人們逐漸排 擠、冷落,使她逐漸走向了絕望之境,因此,即使仍處在壯年,卻盡顯老態(tài)。
22、這 是在肉體和精神上的雙重毀滅。祥林嫂悲劇性由以下的一番心理獨白可以窺見一二 :“我獨坐在發(fā)出黃光的 菜油燈下,想,這百無聊賴的祥林嫂,被人們棄在塵芥堆中的,看得厭倦了的陳現(xiàn)魯四老爺急切離開的心情和對祥林嫂深深的厭惡。 “偏偏”指的是“事實跟所 希望或期待的恰恰相反。 ” (現(xiàn)代漢語詞典 ,但是人的生死豈是由他來掌握 的 ?更何況, 祥林嫂的死正是由包括魯四老爺在內(nèi)的魯鎮(zhèn)人共同造成的, 他們希 望天隨人愿,但恰恰不隨人愿,這無疑是對麻痹的魯鎮(zhèn)人的最深刻諷刺和批判。 而與祥林嫂屬于同一階層的短工聽聞她的死訊,反應是令人烯噓的冷談 :“怎么 死的 ? 一一還不是窮死的 ? ”他淡然的回答,仍然沒有
23、抬頭向我看,出去了。 ” , “還不是” 、 “仍然”一方面展現(xiàn)了短工對“我”的提問感到不耐煩,另一方 面突出了短工的麻木, 祥林嫂和她同是底層人民, 但他對其死亡沒有任何惋惜同 情之感, 使人讀來不禁后背發(fā)涼。 然而他們自己何嘗不也是被封建制度壓迫得喘 不過氣,轉(zhuǎn)而欺辱看似比自己弱勢的祥林嫂呢 ?綜上,魯迅在描寫祥林嫂時的筆觸是莊重的,不斷加深她命運的悲劇感 ; 而 將諷刺之筆都落在其他人物的言行舉止中, 他深刻地抨擊了國民 “善于” 忘卻的 劣根性并意圖喚醒更多麻木的靈魂。2.3. 敘述語言和對話語言互相呼應有研究者曾進行過大膽的假設(shè) :如果祝福以魯四老爺為敘述者,從他之 口講出的祥林嫂的
24、故事會是怎樣基調(diào) ? 作者的敘述語言又會是什么基調(diào) ? 整篇小 說會變成什么樣子呢 ? 而如果以祥林嫂為敘述者, 這些元素又會產(chǎn)生怎樣的變化 ? 對小說創(chuàng)作者來說,可供他選擇的敘述者是很多的,專業(yè)嚴謹?shù)淖髡咭欢?經(jīng)過了認真的分析比較, 才選出一個最理想的人選。 敘述者的語言也就是敘述語 言必然要個性化, 才能將自己與一般區(qū)別開來, 使讀者產(chǎn)生情感呼應。 當然無論 個性化的表現(xiàn)方式如何, 敘述語言始終都要符合敘述者的出身、 受教育程度、 社 會地位,符合他的性格、價值觀念和表達方式。祝福 的敘述者 “我” 的歸鄉(xiāng)一離鄉(xiāng)與祥林嫂的死共同構(gòu)成了小說的兩條 主線,然而“我”的地位在教學內(nèi)容中的缺失是不
25、利于全面深入地理解小說的, 這恐怕源于教師難以把握敘述語言和小說對話語言的關(guān)系。祝福中選取了“我”作為敘述者,作者雖然沒有直接參與敘述,但選擇 了一個可信的第三方敘述者, 對小說情節(jié)的開展和核心價值的披露都有相較于第 一人稱敘述者的優(yōu)勢。首先,作者為什么要選擇“我” ? 在魯鎮(zhèn),人們都是“看客” ,沒有人真正關(guān) 心祥林嫂的不幸 ; 而祥林嫂,根本沒有對象傾訴自己的不幸和痛苦。這些冷酷、 麻木、 愚鈍的靈魂, 把握不了自己的命運, 也無法站在客觀的角度審視冷漠的人、 冷淡的社會, 他們注定擔當不了敘述者的角色。 所以, 作者只能把敘述的任務(wù)交 給“我” ,同時作為事件的參與者和旁觀者,相較于第一
26、人稱敘事者具有更高的 進出故事的自由度。 “我”在魯迅的其他小說中也多次出現(xiàn),是作為一個出身魯 鎮(zhèn)卻遠離了魯鎮(zhèn)傳統(tǒng)社會、具有新思想的知識分子的形象。 “我”的遠離恰恰使 我得以旁觀魯鎮(zhèn)眾生相, 處于更清醒的狀態(tài), 我能以理性精神來認識和思索祥林 嫂悲劇的實質(zhì)及其社會意義。不僅如此, “我”的遠離,使我得以以悲憫的眼光 注視著作品里的所有人物和發(fā)生的所有事件,把魯鎮(zhèn)社會淋漓盡致地呈現(xiàn)出來 :祥林嫂的不幸在魯鎮(zhèn)引不起真正的理解與同情, 這種表面上的麻木、 混飩, 顯示 了魯鎮(zhèn)人們?nèi)诵缘臍埲獭?“我” 在這里的作用就是 :不但成為魯鎮(zhèn)社會與小說人物 活動的實時記錄者, 而且實現(xiàn)了對祥林嫂悲劇命運的遠
27、距離觀照。 而在關(guān)照魯鎮(zhèn) 眾生的同時,作者也無時無刻不在解剖著知識分子的靈魂。 “小說的敘事學一般 把第一人稱敘述者我分為能夠信賴的與不能夠信賴的” ,4“前者體現(xiàn)為敘述者的理念與作者是一致的,后者則是相背離的” 。5對于 “我” 來說, 魯四老爺?shù)姆饨ㄋ枷牒蛡紊频拿婺渴橇钊朔锤械? “我” 在魯鎮(zhèn)的守舊氛圍中格格不入,這些因素的存在,使讀者把“我”變成能夠信賴 的敘述者。但在對待祥林嫂的逼問和聽聞祥林嫂死訊的態(tài)度上, “我”又失去了 可信賴性。面對魯鎮(zhèn)冷漠、蕭索的氛圍,我無能為力,并且在潛意識里想逃避現(xiàn) 實矛盾。 “我” 陷入了深切的失望和痛苦之中, 負疚感久久難以消除。 所以, “我” 雖
28、然作為一個知識分子, 有著理性的判斷和思考, 但精神道德深度不夠, 這種不 足正是由扎根于靈魂的傳統(tǒng)思想導致的。 那么, 一個有理性的、 有一定知識層次 的知識分子尚且表現(xiàn)得如此冷漠和無動于衷, 下層民眾的態(tài)度可想而知, 這更反 襯出祥林嫂的不幸和社會的無情。這是一個有良知的知識分子真誠的自我解剖。 其次, 選取 “我” 這一敘事主體最直接地體現(xiàn)了作者關(guān)照國民性的強烈意識。 “ 我” 出現(xiàn)在魯迅的許多其他小說中, 并且這些作品具有內(nèi)在的關(guān)聯(lián)性。 部元寶曾提出, 魯迅的唯一作品就是魯迅全集 ,他的作品之間有邏輯聯(lián)系,小說與小說、雜 文都有緊密聯(lián)系。 讀者可以通過這些作品之間的 “互文性” 對單一
29、作品有更準確的把握?!盎ノ男浴?,主要是指不同文本之間在結(jié)構(gòu)、故事等方面相互模仿,在主題 上相互關(guān)聯(lián)或暗合,當然也包括直接引用另一文本。 6這種現(xiàn)象,在同一作家的 不同文本之間,表現(xiàn)得尤為明顯,這是因為 :由于語言表述的一維性,使得作者 不可能在一部作品的自始至終, 或者所有作品中都能夠完美地塑造他心中的藝術(shù) 形象, 或者一次性地表現(xiàn)他全部的思想觀念, 他必然會在潛意識里多次修正他的 作品,從而導致他的作品具有“互文性” 。因而,我們在解讀一個作家的藝術(shù)文 本時,要放眼作者的不同文本,保持一種全局的、整體的、比較的眼光,要在互 涉文本的對照中去領(lǐng)悟他的作品的深刻內(nèi)涵,去理解其作品的整體思想。以
30、祝福中的“我”為例,把它放在整個吶喊 、 仿徨的一系列小說 中探尋其深層內(nèi)涵。魯迅在吶喊 仿徨的創(chuàng)作中一直在探索主體滲入小說的形式。在小說 中, 敘述者是作者的發(fā)言人和思想觀念的投射者, 作者要借助敘述者具體展開小 說的敘述, 把自己的思想觀念、 情感世界以讀者能夠接受的形式帶入到小說的敘 述中去, 因此小說作者與敘述者的表達必然有重合的部分, 敘述者必然帶有作家 的主體特征。 吶喊中的一部分作品如狂人日記 孔乙己 頭發(fā)的故事 阿 Q 正傳等就己經(jīng)明顯帶有這種主體特征。到了仿徨中,作者增強了第 一人稱敘述者的主體性,除祝福外, 在酒樓上和孤獨者中,敘述者 “我” 和小說的主人公就是作者內(nèi)心矛盾
31、的兩種表現(xiàn)狀態(tài)。 而 傷逝 中的 “我” 就是作品的主人公, 作品通篇都是在嚴厲拷問自我靈魂。 如果把這幾篇作品聯(lián)系 起來閱讀,敘述者“我”是有共性的 :有新思想的知識分子,也保留了真誠和純 潔,不虛偽,不勢利,有正義感和責任心,思想認識和知識層次明顯高于普通民 眾, 但是殘酷而冷漠的現(xiàn)實社會正在消磨他們走向光明的勇氣, 他們逐漸變得和 普通民眾一樣無力, 開始逃避真相和他們應該擔負的責任。 在 傷逝 里, “我” 無法真正理解子君的苦衷, 因此不敢如實地承擔自己應該面對的責任, 終于導致 了無法挽回的悲劇 ; 在孤獨者和在酒樓上中,雖然敘述者“我同情、 關(guān)懷、惋惜主人公的命運,卻愛莫能助,此
32、外,伴隨著對某些行為思想的不認同 和不理解, 因此, 敘述者與主人公的關(guān)系實際上是疏離的, 這更進一步加深了主 人公的孤獨感和悲涼感。 在這些作品中, 敘述者一面講述他人的故事, 一面剖析自己的內(nèi)心, 這種雙線結(jié)構(gòu)在魯迅小說中的意義是不容忽視的, 而且這樣的敘述 方式賦予魯迅小說十分鮮明的作家主體特征。 外國學者對魯迅小說敘事藝術(shù)的研 究尤其重視這種主體特征, 也就是說, 他們最關(guān)注的是作家通過作品所表現(xiàn)出來 的屬于作家所處的時代的浸潤之下產(chǎn)生的特定的文化心態(tài)。對敘述者“我”有了初步的認識,便可展開對祝福中對話語言和敘述 者語言的比較研究。 小說中出現(xiàn)對話語言的情節(jié)按順序概括為 :祥林嫂逼問
33、“我” 關(guān)于魂靈和地獄的事情、 “我”詢問魯四家短工祥林嫂的死訊、魯四夫婦與衛(wèi)老 婆子在祥林嫂被抓回去后的三次對話、 祥林嫂兩次對眾人講述阿毛的故事、 祥林 嫂與柳媽之間關(guān)于捐門檻的對話。首先, 在這些對話語言中, 祥林嫂作為對話主體出現(xiàn)都是在她經(jīng)歷了人生變 故之后。她與“我”探討魂靈和地獄,對于一位以勞力謀生的人來說,這兩個概 念本不應該是她需要深究的, 然而那時的祥林嫂卻是那樣的 “求知若渴” , 連 “她 那沒有精采的眼睛忽然發(fā)光了” , 還 “切切的說” , 她是那樣迫切地想要為人生絕 望的境地尋找一個出口,直至最后把“我”逼到了窘迫的,不知所措的地步,答 案也是“說不清”的,于是祥林
34、嫂仿佛失去了最后的信念,其結(jié)局的悲劇色彩更 濃重。 而她兩次重復阿毛的故事, 可以看作是她與魯鎮(zhèn)眾人的對話, 但從眾人的 態(tài)度看來, 這更像是她的獨白。 人們一開始還存有些許的同情, 不過沒有人能夠 對另一個人的痛苦感同身受,于是隨著人們對祥林嫂的反復念叨逐漸感到厭煩, 心態(tài)發(fā)生了變化,變得冷漠、暗自嘲弄。諷刺的是,整篇小說中祥林嫂大多以一 個沉默寡言的形象出現(xiàn), 唯獨在這里的話語最多, 但此時她人生的基調(diào)是蕭索的, 于是, 又重新回到了寡言少語的狀態(tài)。 雖然表面看來與變故前差不多, 但變故前 她的沉默是因為勤懇的工作、 還算美好的家庭是她人生的寄托, 而失去了這一切 后,她的沉默是因為沒有了
35、寄托,逐漸陷入絕望,將自己與外界分隔開,自我保 護起來。所以,對柳媽捐門檻的提議,她不抱什么期望,權(quán)作孤注一擲了。 縱觀這三次以祥林嫂為主體的對話, 表現(xiàn)出這樣的特點 :語言經(jīng)歷了簡一繁 -簡的變化過程,這與敘述者語言對繁簡筆墨的處理有一定的統(tǒng)一性。其次, 其他幾次對話發(fā)生在敘述者和旁觀者之間 :“我” 詢問魯四家短工祥 林嫂的死訊、 魯四夫婦與衛(wèi)老婆子在祥林嫂被抓回去后的三次對話。 “我” 、 短工 的語言以短促的語句為主, 在短短的四組問答中, 作者運用了四個破折號, 有的意在表示語氣的轉(zhuǎn)換, 表達短工對于祥林嫂在 “祝?!?準備期間死亡這件事的不 滿, 這與他的身份是極為符合的, 因為短
36、工必然對主人察言觀色, 魯四老爺剛剛 埋怨過祥林嫂是個“謬種” ,短工便也展現(xiàn)出了那樣一幅面孔。 “我說不清”之前 的那個破折號的作用是補充說明, 他想了想補述了這一句, 更從側(cè)面體現(xiàn)祥林嫂 是多么地為人忽視,甚至連同為底層人民的短工也是急于擺脫與她的聯(lián)系的。 上述對話語言既簡潔而到位地刻畫了不同人物的特點,同時映照了敘述者 語言所希望揭示的國民劣根性,在組織架構(gòu)上十分嚴密。4.2. 對 (祝福教學內(nèi)容的建議在以往的觀念中, 研究者們往往將教學效果的事倍功半歸結(jié)為教學方法 的不得當, 對學習方法引導不夠。 這種想法是有道理的, 再好的作品只有通過好 的教學途徑才能發(fā)揮其傳遞信息的價值, 在課例
37、中, 我們也看到了老師們的創(chuàng)新, 改變了課堂結(jié)構(gòu), 創(chuàng)新了教學方法, 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但我們?nèi)匀恍枰庾R 到一切低效教學的最根本原因是教師自身對文本的沒有充足的把握。 有專家提出, 對學生的文學鑒賞力的培養(yǎng)是目前呼聲最高卻實踐最少的, 只有研究突破了, 才 能喚醒文學教育。 教師必須迫切地更新原來熟悉的文學觀念和教育觀念, 將文學 閱讀的新知識、新方法充實到小說閱讀教學中。有學者從敘事學的角度對文學教育中哪些是新知識 ? 從哪里來 ? 如何運用于 語文教學提出了一些新看法。 敘事學把小說看作敘述和虛構(gòu)行為的成果, 這使得 小說的世界和現(xiàn)實世界增加了一個中介, 它能有效地防止作品內(nèi)部的世界
38、與主題 之間的“短路化”連接,可以幫助我們理清小說的人物的描繪、情節(jié)的設(shè)置以及 其他技術(shù)化處理, 這些內(nèi)容與小說主題之間的關(guān)系, 而對小說文本的處理反映了 作者的情感態(tài)度,這些處理包括敘述者、敘述角度、人物描寫、情節(jié)安排等,它 們共同構(gòu)成了 “有意味的形式” 。 讀者就會自主地探究作者為什么這么寫 ? 這么寫 會達到什么效果 ? 讀者的閱讀體驗也就找到了源頭和說法。當然,在近年來的教學中,有的教師將敘事學的觀念滲透進了課堂中,在 五課時中專門辟出兩課時介紹“敘述者”和“視角”兩個概念,只是遺憾的是, “敘述者”的意義成為“作者對知識分子的批評”和“第一人稱增添了故事的真 實性”這兩個學生未必能
39、懂的概念的綜合 ; “視角”被還原成某種藝術(shù)技巧。且 不說學生對這些解釋內(nèi)容中的名詞解釋能否理解, 教師自己恐怕也得反復背上好幾遍才敢在講臺上說吧。 而且除此之外的三課時仍遵循傳統(tǒng)的小說教學模式, 整 篇課文的講解成為了新舊揉雜的成果, 敘事學概念被學生回圈吞棗地吃下, 效果 也不會太理想,仍有待完善。那么,敘事學知識有了,如何避免將新知識用舊方 法傳授這樣的偏差呢 ? 只有從觀念上進行調(diào)整,要明白敘事學的概念引入教學, 目的首先在于幫助學生將 “敘述與虛構(gòu)” 的觀念建立起來, 它阻止了學生一頭扎 入虛構(gòu)的世界,這會使他們痛苦,但當他們?yōu)椤皵⑹觥北旧碚业浇庾x它價值的線 索時,會轉(zhuǎn)化為驚喜。 “
40、敘述者” 、 “視角”等概念幫助學生重組了閱讀經(jīng)驗,解 釋了閱讀感受。從解讀主題這一點來說, 關(guān)鍵不在于讀不讀主題, 而是怎么讀。 傳統(tǒng)的 “短 路化”解讀法由于忽視了“敘述”這個中介,使閱讀過程索然無味。而小說恰恰 是憑借 “敘述與虛構(gòu)” 才達到了形式和內(nèi)容上的統(tǒng)一的, 又因每篇小說的統(tǒng)一方 式不同,才構(gòu)成文學獨一無二的魅力。所以,必須將“敘述”納入讀主題的過程 中,使文本鮮活起來。在祝福中,就表現(xiàn)為將敘述者“我”納入進來,探求 “我”與作者、作者所處時代之間的關(guān)系。批判封建禮教的小說汗牛充棟,但像 魯迅這樣處理主題的作家恐怕絕無僅有,這也才算是體現(xiàn)了敘事學的價值。 這就必須牽涉到另一個問題, 學生只有認真地對待文本, 抓住細節(jié), 才能保 障文學教育的實施。強調(diào)這一點,是對一些讓學生漫無目的發(fā)表觀點的“多元” 教學提出指正。 真正的富有創(chuàng)新意義的文學教育是讓學生具備新的小說觀, 把握 小說在內(nèi)容和形式上的統(tǒng)一, 做出獨立但有根有據(jù)的解讀的閱讀活動。 所以, 這 就必須避免以往將作品肢解的誤區(qū),將文章看作一個整體。在前兩章的分析中,歸納出祝福的語言特點表現(xiàn)為語言的重復性,用詞 準確貼切,敘述語言和對話語言有辯證的關(guān)系。初步界定了祝福在不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6《好的故事》說課稿-2024-2025學年語文六年級上冊統(tǒng)編版
- 1場景歌說課稿-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語文二年級上冊
- 2024年秋一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 第二單元 我和大自然 5 風兒輕輕吹說課稿 新人教版
- 18古詩三首浪淘沙(其一)說課稿-2024-2025學年六年級上冊語文統(tǒng)編版
- 8 設(shè)計制作小車(二) 說課稿-2024-2025學年科學四年級上冊教科版
- 23《月光曲》說課稿-2024-2025學年語文六年級上冊統(tǒng)編版
- 1 24時計時法(說課稿)-2024-2025學年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人教版001
- 2023九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 第三單元 文明與家園 第五課 守望精神家園第2框 凝聚價值追求說課稿 新人教版
- 2025北京市飼料采購合同新
- 2025建造船舶所要用到的合同
- 農(nóng)產(chǎn)品貯運與加工考試題(附答案)
- 學校財務(wù)年終工作總結(jié)4
- 2025年人民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康復醫(yī)學治療技術(shù)(士)復習題及答案
- 《血管性血友病》課件
- 2025年汽車加氣站作業(yè)人員安全全國考試題庫(含答案)
- 2024年司法考試完整真題及答案
- 高三日語一輪復習日語助詞「に」和「を」的全部用法課件
- 2024年山東省高考政治試卷真題(含答案逐題解析)
- 2024年執(zhí)業(yè)藥師繼續(xù)教育專業(yè)答案
- 2024-2025學年人教版七年級數(shù)學上冊期末達標測試卷(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