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知識講稿_第1頁
消防知識講稿_第2頁
消防知識講稿_第3頁
消防知識講稿_第4頁
消防知識講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l一、消防安全的重要性l二、消防滅火基礎知識l三、消防滅火的基本原理與措施l四、安全疏散與逃生一、消防安全的重要性l隨著科學的進步與現(xiàn)代工業(yè)的發(fā)展,火災爆炸事故已成為一個極為重要的安全問題,引起世界各國的高度重視。為防止火災事故的發(fā)生和危害,國家制定了相當一部分有關安全防火的法律法規(guī),以立法手段保證防火防爆與消防工作的順利進行。l在生產工作中,要做到防范未然,決不可冒險蠻干,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才能杜絕燃燒爆炸事故發(fā)生,確保生產、工作的安全。l安全的內容是什么?l所謂的安全,就是預知生產過程中 的各種危險,以及為消除這些危險所采取的各種手段、方法和行動的總稱。安全與危險是對立的統(tǒng)一。安全的本質

2、就是防止事故,找到預防事故的有效措施,消除最終導致發(fā)生死亡、傷害、職業(yè)病及各 損失存在的條件。l火災爆炸事故與一般的工傷事故不同,具有以下特點 :l嚴重性?;馂谋ㄊ鹿试斐傻暮蠊容^嚴重,容易造成重大傷亡和巨大的經濟損失,并經常使一個企業(yè)停產或倒閉。l復雜性。事故發(fā)生的原因往往較復雜,其一,可燃物的種類繁多;其二,著火源的類型多種;其次,事故發(fā)生后,房屋倒塌、設備燒毀、人員傷亡等給事故原因的調查分析帶來許多的困難。l突發(fā)性。事故往往在人們意想不到的時候突然發(fā)生,為此人們認為是難于預防的,容易產生僥幸心理,面對事故險情卻表現(xiàn)出麻痹大意。l危險場所的等級劃分主要根據事故的發(fā)生可能性及危險程度,

3、火災爆炸危險場所,按照國家GBT232-82劃分為3類8級:l類??扇細怏w或易燃液體逸散的蒸汽與空氣形成爆炸混合物的場所,共分為3級:lQ1級,指在正常情況下能形成爆炸混合物場所;lQ2級,指只能在不正常情況下才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場所;lQ3級,指在不正常情況下,只能在場所局部地區(qū)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場所。l類。指可燃粉塵或纖維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場所,共分為2級:lG1級,指在正常情況下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場所;lG2級,指只能在不正常情況下才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場所。l類。指火災危險場所,共分為3級:lH1級,指在生產過程中產生、加工、使用、儲存或轉運閃點高于作業(yè)環(huán)境溫度的可燃物體,所有的數(shù)量

4、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災危險的場所。lH2級,指可燃的懸浮狀、堆積狀的粉塵或纖維不可能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而在數(shù)量上能引起火災危險的場所;lH3級,指可燃固體在數(shù)量與配制上能引起火災危險場所。火災隱患的概念及含義?一、增加了發(fā)生火災的危險性。如違反規(guī)定儲存使用、運輸易燃易爆危險品;違反規(guī)定用火、用電、用氣、明火作業(yè)等。二、一旦發(fā)生火災,會增加對人身、財產的危害。如隨意改變建筑防火分隔、建筑結構防火、防煙排煙設施;建筑物內部裝修、裝飾違反規(guī)定,使用易燃材料等;建筑物的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堵塞,不能暢通無阻;消防設施、器材損壞無效。三、一旦導致火災會嚴重影響滅火救援行動。如缺少消防水源,消防車通道堵塞

5、,消火栓、水泵接合器、消防電梯等不能正常運行等。 火災隱患絕大多數(shù)是因為違反消防法規(guī)和消防技術標準造成的。要確定一個不安全因素是否是火災隱患,不僅要在消防法律法規(guī)上有依據,而且還應在消防技術上有標準,應當根據實際情況全面細致地檢查,實事求是地分析確定。 火災隱患的特征? l一、消防安全布局、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通訊、消防裝備等內容的消防規(guī)劃,消防裝備是否適應實際需要。l二、易燃易爆危險物品的生產和使用的廠址、儲存和銷售的庫址,運輸和裝卸的車站、碼頭以及易燃易爆氣體和液體的沖裝站、供應站,調壓站的位置是否符合規(guī)范要求,一旦發(fā)生火災是否會影響、殃及相鄰的單位和附近居民的安全。l三、易燃易爆危險物

6、品未附產品說明書、注意事項;未貼危險品標簽;運輸、儲存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混儲、混裝,銷毀危化品不符合安全要求;非法攜帶易燃易爆危險品進入公共場所,攜帶火種進入易燃易爆危險品場所等。l四、生產工藝流程不合理、超溫超壓、以及配比濃度接近保護爆炸濃度極限,又無安全保護措施,隨時可能達到爆炸危險界限,易造成火災或爆炸;設備跑、冒、滴、漏現(xiàn)象,不及時維修帶病作業(yè),有造成火災危險的;生產設備與生產工藝條件不相適應,安全裝置或附件沒有安裝,或有安裝但失靈的;易燃易爆設備容器檢修前,未經嚴格的清洗、測試,檢修的方法和工具選用不當?shù)?,不符合設備動火檢修的有關程序和要求,易造成著火或爆炸。l五、火源管理不嚴,在

7、具有火災危險的場所使用明火作業(yè)的,或雖因特殊情況需要使用明火作業(yè)但未按照規(guī)定 辦理動火審批手續(xù)而作業(yè)的,或雖然經過批準,但作業(yè)人員沒有按照消防安全規(guī)定操作,為采取相應的消防措施;在危險區(qū)域亂動火、抽煙現(xiàn)象,或在用火作業(yè)場所有易燃物尚未清除,明火源或其他熱源靠近可燃結構或其他可燃物等有引起火災危險的。l六、電器產品、燃氣用具的質量不符合國家或行業(yè)標準,電器產品、燃氣用具的安裝、使用和線路、管路的設計、鋪設不符合有關消防安全技術規(guī)定的電器設備、線路、開關嚴重超負荷、線路老化、保險裝置失去保險作用的;場所、設備、裝置應當安設避雷和防靜電裝置但未安裝,或雖有但已經失靈或失效的,或保護范圍尚有死角的,爆

8、炸危險場所的電氣線路、開關和電器不防爆或達不到防爆等級要求的。l七、建筑物的耐火等級、建筑結構與生產工藝或者物品的火災危險性質不相適應,建筑物的放火間距、防火分區(qū)或安全疏散及通風采暖等不符合防火規(guī)范要求。在防火間距內堆放可燃物,搭建易燃建筑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不能保證暢通,或未設置符合國家規(guī)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標志的;公共場所的室內裝修、裝飾采用易燃材料或未選用依照產品質量法的規(guī)定確定的檢驗機構檢驗合格的材料的;在設有車間或者倉庫的建筑物內設置員工集體宿舍的。l八、未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配置消防設施和器材、設置消防安全標志的,或者雖有配置但量不足或失去功能的;消防車道被堵塞,消火栓或水泵接合器被重物

9、覆蓋或被埋壓、圈占,會影響滅火行動的,或者未能定期組織檢驗、維修,不能保證消防設施器材完好有效的。l九、公眾聚集場所未經消防安全檢查或者經檢查不合格,擅自使用 ;或未落實消防安全措施、制定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且未經公安消防機構對活動現(xiàn)場進行消防安全檢查合格便擅自舉辦的。l十、消防安全重點單位未建立健全防火檔案,未對消防安全重點部位實行嚴格管理,未實行防火巡查并對職工進行安全培訓,未制定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和定期組織消防演練的。 以上這十項特征只作重點提示,并不包羅所有的各方面,在現(xiàn)場管理中,要結合實際進行檢討。 整改的方法:火災隱患整改按照整改的難易程度,可以分為當場整改和限期整改兩種方法 。二

10、、消防滅火基礎知識(一)燃燒現(xiàn)象l燃燒是屬于氧化反應的范疇,其氧化反應劇烈、速度快,并有發(fā)光、發(fā)熱及給人高溫感覺的物理現(xiàn)象。在日常生產生活中常見到燃燒現(xiàn)象。燃燒超出有效范圍就會造成火災。(二)燃燒的3個基本條件 可燃物; 助燃物 ; 著火源 :直接火源和間接火源。 l可燃物:在常態(tài)條件下能點燃并繼續(xù)完全燃盡或能與氧化劑發(fā)生劇烈氧化反應的物質,有氣、液、固態(tài)之分,如甲烷、汽油、木材等;l助燃物:能夠引起可燃物發(fā)生氧化反應并使其燃燒的物質。它以氣、液、固態(tài)存在,如空氣、氯酸鉀等;l著火源:能引起可燃物發(fā)生著火的熱能源,常見的有火焰、火花、熾熱物等。 l直接火源(3種):1、明火,指生產、生活用的爐

11、火、燈火、焊接火、打火機火焰、煙火等;2、電火花,電氣開關、電視機、變壓器等設備產生的火花,以及靜電火花;3、雷擊,瞬間的高壓放電,能引起任何可燃物質燃燒。l間接火源(5種):1、加熱自燃起火,主要物體表面受熱溫度升達燃點而引起,如可燃粉塵、棉布、紙張、木版等;2、各種電氣設備,指由于超負荷、短路、接觸不良形成電流驟增,線路發(fā)熱而起火;3、摩擦與撞擊,指物體之間摩擦發(fā)熱或撞擊產生火星而起火;4、聚焦作用,指由凹面鏡所引起的日光聚焦及反射作用,使物體溫度升高而起火,如玻璃瓶、平面玻璃氣、泡鋁板等;5、化學反應放熱,指化學反應放出大量熱使靠近的可燃物起火,如生石灰遇水后大量放熱。 三、消防滅火的基

12、本原理與措施l防火的基本原理 就是防止燃燒的3個基本條件的同時存在或避免三者之間相互作用。國家制定的安全規(guī)范,就是避免3個條件同時存在。l防火的基本措施1、消除著火源。這是防止火災的基本方法,著重控制火源消除危險區(qū)域的火源是防火措施的重點。l嚴格管理明火。嚴格執(zhí)行危險場所禁煙、動火規(guī)定。l防止危險場所物體摩擦、撞擊產生火花。l防止電器火花。對電器及線路定期維修,防止短路接觸不良產生電弧與火花。危險場所應采用防爆、封閉、隔離等措施。l消除靜電火花。采用接地、增濕和添加抗靜電劑等措施,或選用設備材料與控制可燃物料的流速,控制靜電產生與積累而產生火花。l防止雷擊。采取相應的防雷措施。l防止自燃發(fā)熱。

13、加強通風排氣與防潮降溫,避光、控溫。2、控制可燃物與空氣隔絕l(1)、以不燃或難燃物代替可燃物與助燃物;l(2)生產中防止可燃物跑冒滴漏;l(3)儲存時將互相作用的物品分開,如氧化劑與還原劑分庫儲存;l(4)極易氧化物質要隔絕空氣儲存。如鈉儲存與煤油中。l(5)生產中采用真空條件或設備內充入惰性氣體加以保護進行操作。如容器檢修焊補前用惰性氣體置換。3、防止火災的蔓延合理布局。根據生產的火災危險類別與工藝流程,進行分區(qū)布置,有利于放火與滅火,如保留防火間距,易燃氣體裝置布置在露天、敞開式或半敞開式的建筑內。設置阻火裝置。在工藝裝置的關鍵部位設置阻火器,對火災的蔓延阻止起重要作用。采用防火分隔措施

14、。在建筑物內設置耐火等級較高的防火分隔物,起到阻止火勢蔓延的作用。主要有防火墻、防火門、防火堤。l火災的發(fā)展階段 有五個階段:初起、發(fā)展、猛烈、下降和熄滅階段。 初起階段:在起火后的幾分鐘里燃燒面積不大,煙氣流動速度較緩慢,火焰輻射出的能量還不多,用較少的人力和應急的滅火器材就能將火控制住或撲滅。 發(fā)展階段:燃燒強度增大,氣體對流加強,燃燒面積擴大,燃燒速度加快,在這個階段需要投入較多的力量和滅火器材才能將或撲滅。 猛烈階段:燃燒強度最大,熱輻射最強,火災最難撲救的階段,不僅需要很多的力量和器材撲救,而且要用相當?shù)牧α亢推鞑谋Wo周圍建筑物和物質以防火勢蔓延。 下降和熄滅階段:下降和熄滅階段是火

15、場火勢被控制后,由于滅火劑的作用或因燃燒材料已燒殆盡,火勢逐漸減弱直到熄滅這一過程。l報警:經驗告訴我們,在起火之后的十幾分鐘內,能否將火撲滅,不釀成大火這是相當關鍵的時刻。要把握住這個關鍵時刻主要有兩條:一、利用現(xiàn)場滅火器材即使撲救;二是同時報火警,以便調集足夠的力量盡早控制和撲滅火災。不管火勢大小,只要發(fā)現(xiàn)失火就應立即報警。不能存有任何的僥幸心理。l撥打“119”、“110”警匪電話報警。l報火警的內容:詳細地址;起火物;火警情況;報警人姓名及電話號碼,到路口接消防車。 初起火災撲救的原則 l火災控制和消滅在初起階段,就能贏得滅火主動權,就能顯著減少事故損失。相反則會被動,會造成難于收拾的

16、局面。(一)救人第一和集中兵力的原則 首要任務就是把被圍困的人員搶救出來 ,集中兵力,指有關負責人要按照預案把滅火力量和滅火器材集中到火場,以利于在最短的時間內搶救被捆人員和撲滅初起火災。實現(xiàn)這一原則,主要是要制定滅火預案,規(guī)定聯(lián)絡方式及信號,加強平時的應急訓練。 l(二)先控制后消滅的原則 對于不可能立即撲滅的火災,要首先控制火勢的繼續(xù)蔓延擴大,在具備了撲滅火災的條件時,再展開全面進攻,一舉消滅。 l(三)先重點后一般的原則:人和物相比 ;貴重物和一般物資相比;火勢蔓延猛烈的和沒有這些危險的相比;有爆炸、毒害、倒塌危險的和沒有這些危險的相比 ;火場上的下風方向與上風、側風方向相比;可燃物資集

17、中區(qū)域和這類物品較少的區(qū)域相比;要害部位和其他部位相比。初起火災的撲救基本方法(一)冷卻隔離法:將滅火劑直接噴射在可燃物上,使可燃物的溫度降低到自燃點以下,從而使燃燒停止。用水撲救火災的主要作用就是冷卻滅火。 (二)隔離滅火法:將燃燒物與附近可燃物隔離或者疏散開,從而使燃燒停止。這種方法適用于撲救各種固體、液體、氣體火災。 (三)窒息滅火法:即采取適當?shù)拇胧柚箍諝膺M入燃燒區(qū),或者用惰性氣體稀釋空中的氧含量,使燃燒的物質缺乏或斷絕氧氣而熄滅。這種方法適用于撲救封閉式的空間、生產設備裝置及容器內的火災。 (四)抑制滅火法:將化學滅火劑噴入燃燒區(qū)參與燃燒反應,中止鏈反應而使燃燒反應停止。滅火時,

18、將足夠量的滅火劑準確地噴射到燃燒區(qū),使滅火劑阻止燃燒反應,同時還要采取必要的冷卻降溫措施以防復燃。常見的消防滅火器材: 泡沫、干粉、二氧化碳、酸堿滅火器。干粉滅火器的類型:手提式、手推式、背負式三種。干粉滅火器的滅火率比同體積泡沫滅火器高2倍以上滅火時間是泡沫滅火器的1/6-1/8,一般在許可的撲救面積上10秒左右就能將火撲滅。如何使用干粉滅火器:平常要經常檢查個部位結構是否完整有效,使用時將滅火器迅速提(推)至火場,上下顛倒幾次,拔出壓把上的固定銷,然后壓下壓把,握準噴嘴對準火焰根部噴射,噴嘴保持與火焰表面平行,由窄面開始逐漸向寬面推進,直至火焰完全熄滅。四、安全疏散與逃生(一)人員的安全疏散與逃生自救 火災時,如人員安全受到威脅,或因發(fā)生爆炸燃燒,在建筑物倒塌的現(xiàn)場上或濃煙彌漫、充滿毒氣的房屋里,人員受傷、被困時,指揮人員必須采取穩(wěn)妥可靠的措施,積極組織搶救和疏散。1、穩(wěn)定情緒、維護現(xiàn)場秩序2、能見度差,魚貫地撤離3、煙霧較濃,做好防護,低姿撤離4、自身著火,快速撲打,不能奔跑5、保護疏散人員的安全,防止再入火口6、樓房著火,利用現(xiàn)場有利條件,快速疏散7、高層著火,冷靜處置,不要跳樓,不要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