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大學地球物理學原理-第4章 地球的轉動_第1頁
長安大學地球物理學原理-第4章 地球的轉動_第2頁
長安大學地球物理學原理-第4章 地球的轉動_第3頁
長安大學地球物理學原理-第4章 地球的轉動_第4頁
長安大學地球物理學原理-第4章 地球的轉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地球物理學原理 在宇宙空間中在宇宙空間中,地球不僅繞著一條軸線自西向東自轉地球不僅繞著一條軸線自西向東自轉,同時也同時也沿著近于圓的軌道繞著太陽轉動沿著近于圓的軌道繞著太陽轉動,在地球赤道上自轉線速度為在地球赤道上自轉線速度為465m/s。日、月對地球赤道凸出部分的吸引力隨日月位置而。日、月對地球赤道凸出部分的吸引力隨日月位置而變化變化,在它們的作用下在它們的作用下,地球轉動軸在空間的取向發(fā)生變化。地地球轉動軸在空間的取向發(fā)生變化。地球作為一個整體也相對于其轉動軸而擺動。地球的轉動速率也球作為一個整體也相對于其轉動軸而擺動。地球的轉動速率也不恒定。總之,地球的轉動是不均勻的。不恒定??傊?,地球

2、的轉動是不均勻的。 地球的自轉和公轉地球的自轉和公轉,是地球諸多運動中最顯著的運動。在天是地球諸多運動中最顯著的運動。在天文學中文學中,研究地球的自轉變化研究地球的自轉變化,對于研究對于研究天體的起源天體的起源和和演化演化以及以及測定天體方位測定天體方位,都有重要意義。在地球物理學中都有重要意義。在地球物理學中,地球的自轉運地球的自轉運動動,與地殼運動與地殼運動, 海洋運動海洋運動和和大氣運動大氣運動都有密切關系;不僅如此都有密切關系;不僅如此,地球自轉與地球自轉與地球內部的構造和運動地球內部的構造和運動,地球內部的密度、彈性和非地球內部的密度、彈性和非完全彈性完全彈性,地震激發(fā)地震激發(fā),地磁

3、場維持地磁場維持,大陸漂移大陸漂移,全球振蕩波譜全球振蕩波譜等也有等也有一定聯(lián)系。一定聯(lián)系。 地球的公轉地球的公轉地球的自轉地球的自轉地球的公轉與自轉地球的公轉與自轉 l天穹與天球天穹與天球l天球上的圈和點天球上的圈和點 l地平坐標系地平坐標系 l赤道坐標系赤道坐標系 l黃道坐標系黃道坐標系 l 天穹與天球天穹與天球根據日月星辰的東升西降,可以推測有一個完整的球面把地球包圍著,把直接看見的半個球面叫做“天穹”,把包圍地球的整個假想球面稱為“天球”。天球是一個虛擬球面,其含義是:假定以地球為球心,以無窮遠為半徑的一個假想的球體。 天球赤道PP春分點秋分點KK夏至點冬至點概念 天北極、天南極黃道概

4、念 黃北極、黃南極與天赤道的大距點與天赤道的交點地平圈天子午圈固定的點和圈:固定的點和圈:天天北極、天南極、黃北極、天南極、黃北極、黃南極,天北極、黃南極,天球赤道和黃道是天球赤道和黃道是天球上固定的點和圈,球上固定的點和圈,都不隨觀測點的位都不隨觀測點的位置而變化。置而變化。 不固定的點和圈:不固定的點和圈:天頂、天底、地平天頂、天底、地平圈和地平經圈是天圈和地平經圈是天球上不固定的點和球上不固定的點和圈,隨觀測點的位圈,隨觀測點的位置變化而變化。置變化而變化。l 地平坐標系地平坐標系基本圈是基本圈是地平圈地平圈,基本點是基本點是天頂天頂和和天底天底。通過地。通過地平經圈可以確定地平經度平經

5、圈可以確定地平經度(方位角方位角);通過地平緯;通過地平緯圈可以確定地平緯度圈可以確定地平緯度(地平高度地平高度)。 通過天頂與天極的地平經圈與地平圈相交兩點通過天頂與天極的地平經圈與地平圈相交兩點,靠近天北極的點為北點(靠近天北極的點為北點(Z),靠近天南極的點為靠近天南極的點為南點南點(Z)。地平經度。地平經度(方位角方位角)在地平圈上量算在地平圈上量算,南點南點為起算點為起算點, 順時方向由順時方向由0 -360 ,地平緯度在地平經地平緯度在地平經圈上量算圈上量算,地平圈起算地平圈起算,到天頂為到天頂為90 ,到天底為到天底為-90 。地地平平坐坐標標系系赤道坐標系赤道坐標系基本圈是基本

6、圈是天球赤道天球赤道,基本點是基本點是天北極天北極和和天南極天南極。赤。赤緯的量算方法是:天赤道為緯的量算方法是:天赤道為0 , 天北極為天北極為90 , 天南天南極為極為-90 。通過天極通過天極,有無數(shù)垂直于天赤道的大圓有無數(shù)垂直于天赤道的大圓,稱為赤經圈。稱為赤經圈。根據赤經的量算方法根據赤經的量算方法, 分為第一和第二赤道坐標系。分為第一和第二赤道坐標系。第一赤道坐標系第一赤道坐標系(時角坐標系時角坐標系)以通過地平圈南、北以通過地平圈南、北點的赤經圈與天赤道的交點為起算點點的赤經圈與天赤道的交點為起算點, 按順時針按順時針0 -360 ,或用或用h來量度來量度,0-24h。第二赤道坐

7、標系赤經的。第二赤道坐標系赤經的起算點是春分點起算點是春分點, 按逆時針方向量算按逆時針方向量算,0 -360 。第二赤道坐標系第二赤道坐標系 l黃道坐標系黃道坐標系 基本圈是黃道基本圈是黃道,基本點是北黃極、南黃極?;军c是北黃極、南黃極。 平行于黃道在天球上可作無數(shù)小圓平行于黃道在天球上可作無數(shù)小圓,即黃緯圈。即黃緯圈。黃緯以黃道為黃緯以黃道為0 ,到黃北極為到黃北極為+90 ,到黃南極為到黃南極為-90 。通過黃極可作無數(shù)個與黃道直交的大圓通過黃極可作無數(shù)個與黃道直交的大圓,即黃經圈。即黃經圈。黃經以春分點為起算點在黃道上按逆時針方向量黃經以春分點為起算點在黃道上按逆時針方向量算算,0

8、360 。 黃緯和黃經不因地因時而改變。黃道坐標系黃緯和黃經不因地因時而改變。黃道坐標系常用于表示太陽系內天體的位置。常用于表示太陽系內天體的位置。黃道坐標系黃道坐標系黃道:太陽在天球上作周年視運動的路線。黃 道地球的自轉地球的自轉春風點和秋風點春風點和秋風點 l地球自轉的發(fā)現(xiàn)地球自轉的發(fā)現(xiàn) l地球自轉的證實地球自轉的證實 l表示方法和研究方法表示方法和研究方法 l日長長期變化的證據日長長期變化的證據 l地球公轉的發(fā)現(xiàn)與證實地球公轉的發(fā)現(xiàn)與證實 l地球公轉運動的軌道、周期和速度地球公轉運動的軌道、周期和速度 l地球公轉的地理效應地球公轉的地理效應 l 地球的自轉地球的自轉l地球自轉的發(fā)現(xiàn)地球自

9、轉的發(fā)現(xiàn) 太陽和星星的東升西落,好像是它們環(huán)繞地球自東向太陽和星星的東升西落,好像是它們環(huán)繞地球自東向西運轉著,實際上并非是這些天體的自東向西運動,而是西運轉著,實際上并非是這些天體的自東向西運動,而是地球自西向東自轉所產生的相對視運動。地球自西向東自轉所產生的相對視運動。l地球自轉的證實地球自轉的證實l重力加速度隨緯度的變化重力加速度隨緯度的變化l傅科擺傅科擺l落體偏東落體偏東l地球自轉的特征地球自轉的特征l地軸取向的穩(wěn)定性地軸取向的穩(wěn)定性l自轉速度穩(wěn)定自轉速度穩(wěn)定l地球自轉的非均勻變化地球自轉的非均勻變化NS我們設想用彈簧秤在地球表面我們設想用彈簧秤在地球表面附近測量質量為附近測量質量為

10、m的質點的質點 0gmgmRmTF質點的平衡方程為質點的平衡方程為00RmgmFT0gm可可知知測測得得重重力力并并非非e而是表觀重力而是表觀重力RmgmFWT0eRmgmcos20的的方方向向為為鉛鉛垂垂方方向向通通常常稱稱TF下面計算表觀重力隨緯度的變化及它對下面計算表觀重力隨緯度的變化及它對 方向的偏角方向的偏角 0gl 地球的自轉的證實地球的自轉的證實l 重力加速度隨緯度的變化重力加速度隨緯度的變化角角很很小小,Rmmg2002sincosmgRmtg2sin202gRradscmsmR32222102,/3/103可估算出可估算出,45最大時,精度不要求很高時,慣性離心力的影響很小,

11、不區(qū)精度不要求很高時,慣性離心力的影響很小,不區(qū)分鉛垂方向與天頂方向。分鉛垂方向與天頂方向。兩兩方方向向投投影影得得和和垂垂直直于于沿沿將將000ggRmgmgm220coscosRmmgmgsincossin2Rmmg方方向向投投影影沿沿0g方方向向投投影影垂垂直直0gl 重力加速度隨緯度的變化重力加速度隨緯度的變化gm0gmeRmcos25-4 5-4 地球自轉的動力學效應地球自轉的動力學效應212202420220202sin41coscos21gRgRgRgg102gR212020cos21gRgg進行泰勒展開,并略去高次項,得進行泰勒展開,并略去高次項,得220cosRggg值將隨緯

12、度而變,在兩極處最值將隨緯度而變,在兩極處最大,在赤道處最小大,在赤道處最小2/832. 9smg 兩兩極極處處2/780.9smg 赤赤道道處處0gmgmeRmcos2l 重力加速度隨緯度的變化重力加速度隨緯度的變化l地球自轉的證實地球自轉的證實l傅科擺傅科擺 法國物理學家法國物理學家Foucault于于1851年在法國巴黎的一個年在法國巴黎的一個圓頂大廈做了一次成功的擺圓頂大廈做了一次成功的擺動實驗,擺長動實驗,擺長67米,擺錘重米,擺錘重27公斤。在北半球時,擺動公斤。在北半球時,擺動平面順時針轉動;在南半球平面順時針轉動;在南半球時,擺動平面逆時針轉動,時,擺動平面逆時針轉動,而且緯度

13、越高,轉動速度越而且緯度越高,轉動速度越快;在赤道上的擺幾乎不轉快;在赤道上的擺幾乎不轉動。動。 由于地球自轉而產生的作用于運動空氣的力,由于地球自轉而產生的作用于運動空氣的力,也稱科里也稱科里奧利力奧利力。它只是在物體相對于地面有運。它只是在物體相對于地面有運動時才產生。物體處于靜止狀態(tài)時,不受地轉偏動時才產生。物體處于靜止狀態(tài)時,不受地轉偏向力的作用。向力的作用。它的它的方向方向同物體運動的方向相垂直,同物體運動的方向相垂直,大小大小同風速和所在緯度的正弦成正比。同風速和所在緯度的正弦成正比。它只能改它只能改變物體運動的方向,不能改變物體運動的速率。變物體運動的方向,不能改變物體運動的速率

14、。在在北半球北半球,它指向物體運動方向的右方,使物體,它指向物體運動方向的右方,使物體向原來運動方向的右方偏轉;在向原來運動方向的右方偏轉;在南半球南半球則相反,則相反,使物體向原來運動方向的左方偏轉。使物體向原來運動方向的左方偏轉。在風速相同在風速相同的情況下,它隨緯度的增高而增大。赤道上地轉的情況下,它隨緯度的增高而增大。赤道上地轉偏向力等于零;在兩極,地轉偏向力最大。偏向力等于零;在兩極,地轉偏向力最大。 由于它的作用,由于它的作用,北半球河流流向的右岸受到北半球河流流向的右岸受到流水的沖刷比左岸要厲害一些,因而右岸往往比流水的沖刷比左岸要厲害一些,因而右岸往往比左岸要稍陡一些左岸要稍陡

15、一些。當然也必須看到,地轉偏向力。當然也必須看到,地轉偏向力不是對所有物體的運動都有同等的重要意義。不是對所有物體的運動都有同等的重要意義。傅科擺的運動方程為傅科擺的運動方程為2vmgmFamTkisincoskFlzljFlyiFlxFTTTT為為擺擺錘錘的的坐坐標標zyx,kmggm2vmiymsin2jzxmcossin2kymcos2l地球自轉的證實地球自轉的證實l傅科擺傅科擺) 3(cos2)2(cossin2) 1 (sin2TTTFlzlymmgzmFlyzxmymFlxymxm 2222zlyxl2221lyxllz222222211lyxlyx2222lyxlz小小量量時時,

16、有有而而略略去去二二級級及及其其它它高高級級、只只保保留留一一級級小小量量lylx0z0zz l 傅科擺傅科擺) 3(cos2)2(cossin2) 1 (sin2TTTFlzlymmgzmFlyzxmymFlxymxm 0z0zz cos2)3(ymmgFT得得由由式式,略略去去高高級級項項,得得和和代代入入)2() 1 (lymgxmymlxmgymxmsin2sin2 l 傅科擺傅科擺lymgxmymlxmgymxmsin2sin2 0sin20sin222ypxyxpyx lgp 2其中,l 傅科擺傅科擺在地面參考系在地面參考系Oxyz中,在地面參考系中,在地面參考系 z軸上軸上z=h

17、處自處自由落下由落下, 忽略空氣阻力忽略空氣阻力 ,風的干擾。由于質點不受,風的干擾。由于質點不受其他物體的作用力,其他物體的作用力,NSzx ;kgg即0Frmgmrm 2近似,表觀重力與引力方向一致近似,表觀重力與引力方向一致kisincoskzj yi xr) 3(cos2)2(cossin2) 1 (sin2 ymmgzmzxmymymxm所以質點的動力學方程組為所以質點的動力學方程組為 l地球的自轉的證實地球的自轉的證實積分積分(1)、 (3)兩式兩式, 并用初始條件定積分常數(shù)并用初始條件定積分常數(shù) 0, 0, 0zyxhzyxt)4(sin2yx )5(cos2ygtz代入第代入第

18、(2)式式, 略去略去2項,則項,則 cos2 gty 積分并定積分常數(shù)積分并定積分常數(shù), 解出解出 cos313gty 代入第代入第(4)、(、(5)式)式, 略去略去2項,則項,則 0 x221gthz 可見可見 ,當,當t0時,時,y0由落地條件由落地條件z=0,求出落地時間求出落地時間 2/1/2ght 可知落地后偏東的距離為可知落地后偏東的距離為 緯度緯度不同,不同,ym不同;不同;=0處,即在赤道處處,即在赤道處, ym最大最大cos2312/3ghgym,若mh200cmmym61062則則落體偏東現(xiàn)象可以在慣性系落體偏東現(xiàn)象可以在慣性系 (日心系日心系) 中的定性解釋中的定性解

19、釋 SNzAlO l西西東東zAvOvgmlvA lvOOAvv 地軸取向的穩(wěn)定性地軸取向的穩(wěn)定性 地軸在地球內部的位置以及天軸在宇宙空間中的位置地軸在地球內部的位置以及天軸在宇宙空間中的位置(即地軸取向即地軸取向),具有高度的具有高度的穩(wěn)定性穩(wěn)定性:地北極在地面上的移動:地北極在地面上的移動,稱稱為為極移極移,一般不過一般不過10-20m范圍;天北極在天球上的移動是由地范圍;天北極在天球上的移動是由地軸進動引起的軸進動引起的,年變化不超過年變化不超過5。 自轉速度穩(wěn)定自轉速度穩(wěn)定地球自轉不是均勻的地球自轉不是均勻的,有微小變化有微小變化,大約每百年增長大約每百年增長1ms。 地球自轉的非均勻

20、變化地球自轉的非均勻變化注意:地軸位置的穩(wěn)定性是高度穩(wěn)定的,但不是固定不動的!注意:地軸位置的穩(wěn)定性是高度穩(wěn)定的,但不是固定不動的! (1)地球自轉速度變化地球自轉速度變化(日長(日長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 地球自轉不是均勻的,存在著多種短周期變化和長期變地球自轉不是均勻的,存在著多種短周期變化和長期變化,短周期變化是由于地球周期性潮汐影響,長期變化表化,短周期變化是由于地球周期性潮汐影響,長期變化表現(xiàn)為地球自轉速度緩慢變小。地球的自轉速度變化,導致現(xiàn)為地球自轉速度緩慢變小。地球的自轉速度變化,導致日長的視擾動和緩慢變長,從而使以地球自轉為基準的時日長的視擾動和緩慢變長,從而

21、使以地球自轉為基準的時間尺度產生變化。日長的相對變化率約為間尺度產生變化。日長的相對變化率約為-510-10/a。 描述地球自轉運動規(guī)律的參數(shù)、描述地球自轉速度變描述地球自轉運動規(guī)律的參數(shù)、描述地球自轉速度變化的參數(shù)和描述極移的參數(shù)可以在國際地球旋轉服務化的參數(shù)和描述極移的參數(shù)可以在國際地球旋轉服務(IERS)網站網站()上得到。上得到。l 自轉的速度表示方法自轉的速度表示方法:日長。:日長。v時間服務系統(tǒng)時間服務系統(tǒng) :恒星時、平太陽時、歷書時、原子時、世恒星時、平太陽時、歷書時、原子時、世界時(界時(universal timeuniversal time)、協(xié)調世界時、協(xié)調世界時(coo

22、rdinated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universal time )。v原子時與地球自轉沒有直接聯(lián)系,由于地球自轉速度長期原子時與地球自轉沒有直接聯(lián)系,由于地球自轉速度長期變慢的趨勢,原子時與世界時的差異將逐漸變大,秒長不變慢的趨勢,原子時與世界時的差異將逐漸變大,秒長不等,大約每年相差等,大約每年相差1秒,便于日常使用,協(xié)調好兩者的關秒,便于日常使用,協(xié)調好兩者的關系,建立了以原子時秒長為計量單位、在時刻上與平均太系,建立了以原子時秒長為計量單位、在時刻上與平均太陽時之差小于陽時之差小于0.9秒的時間系統(tǒng),秒的時間系統(tǒng),稱為協(xié)調世界時。稱為協(xié)調世界時。v自轉

23、的速度研究方法自轉的速度研究方法:利用古代天文:利用古代天文,地理地理,古生物等資料古生物等資料l地球自轉速度的變化地球自轉速度的變化l日長變化的證據日長變化的證據 古代天文資料古代天文資料 古代天文資料很多古代天文資料很多,如古月掩星如古月掩星,古日食等。古日食等。 根據引力理論可以精確計算行星繞日運動軌道根據引力理論可以精確計算行星繞日運動軌道,它它們都可以作為時間的函數(shù)而求解們都可以作為時間的函數(shù)而求解,滿足運動方程的時間滿足運動方程的時間,稱為歷書時稱為歷書時(ET)。而。而由地球自轉所確定的時間由地球自轉所確定的時間,稱為世稱為世界時。界時。如果地球自轉是均勻的如果地球自轉是均勻的,

24、還滿足其他一些條件還滿足其他一些條件,則則觀測到的日月星位置觀測到的日月星位置,就應與計算出來的位置吻合。根就應與計算出來的位置吻合。根據計算出來的位置據計算出來的位置,可編制出星歷表??删幹瞥鲂菤v表。如果地球轉速有如果地球轉速有一長期變化一長期變化,則觀測位置與計算位置不吻合則觀測位置與計算位置不吻合,它的主要效它的主要效應是引起黃經偏差。應是引起黃經偏差。 l日長變化的證據日長變化的證據 現(xiàn)代天文觀測現(xiàn)代天文觀測 l日長變化的證據日長變化的證據 古生物化石古生物化石 日長變化綜合研究結果:日長變化綜合研究結果:時期時期 寒武紀寒武紀晚期晚期 泥盆紀泥盆紀 石炭紀石炭紀 三疊紀三疊紀 白堊紀

25、白堊紀 始新世始新世 現(xiàn)在現(xiàn)在 距今年數(shù)(106a) 5 330-385 275-330 109-230 70-138 2-26 自轉周自轉周期期(h) 208 21.6 21.8 22.7 23.5 23.7 24 (2)轉軸在空間的變化轉軸在空間的變化進動和受迫章動進動和受迫章動 主要是周期為主要是周期為25700a的進動。還有周期為的進動。還有周期為18.6a、振、振幅約幅約9的受迫章動。此外,黃赤交角也發(fā)生長期減小,變的受迫章動。此外,黃赤交角也發(fā)生長期減小,變化率為化率為47/100a。(3)轉軸在地球上的變化)轉軸在地球上的變化 包括長期極移和晃動。最主要是極移,包括長期極移和晃動

26、。最主要是極移,70年內大約遷年內大約遷移移0.2;還有錢德勒晃動,振幅約;還有錢德勒晃動,振幅約0.15;此外,還有幾;此外,還有幾項自由章動,它們是季節(jié)章動、月章動、雙周章動和日章項自由章動,它們是季節(jié)章動、月章動、雙周章動和日章動等,變化幅度為動等,變化幅度為0.0010.1。 地球按照一定的軌道繞太陽運動,稱為公轉。地球公地球按照一定的軌道繞太陽運動,稱為公轉。地球公轉方向是自西向東。地球公轉的周期為一年。地球公轉方向是自西向東。地球公轉的周期為一年。地球公轉速度在近日點最大,在遠日點時最小。太陽光線直轉速度在近日點最大,在遠日點時最小。太陽光線直射的范圍在射的范圍在2327N和和23

27、27S之間作周期性變動,之間作周期性變動,從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的更替。從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的更替。 地球公轉軌道是一個橢圓,太陽位于橢圓的兩個焦點地球公轉軌道是一個橢圓,太陽位于橢圓的兩個焦點之一。橢圓的最長直徑叫長軸,最短直徑叫短軸。長之一。橢圓的最長直徑叫長軸,最短直徑叫短軸。長短軸之差稱為焦點距。短軸之差稱為焦點距。1/21/2焦點距與半長軸之比,稱為焦點距與半長軸之比,稱為橢圓偏心率。偏心率愈接近于零,橢圓即愈接近圓形。橢圓偏心率。偏心率愈接近于零,橢圓即愈接近圓形。地球軌道偏心率約為地球軌道偏心率約為0.0170.017(或(或1/601/60)。)。l地球的公轉地球的公轉角動量

28、守恒角動量守恒使地球自轉軸的方向在空間保持不變使地球自轉軸的方向在空間保持不變, 因而產因而產生了季節(jié)變化生了季節(jié)變化.北北南南北北南南l地球的公轉地球的公轉l地球的公轉地球的公轉l地球的公轉地球的公轉l地球的公轉地球的公轉 首先,地球的自轉軸傾斜于其公轉的軌道面,它首先,地球的自轉軸傾斜于其公轉的軌道面,它影響太陽輻射能地面上的分布和變化,從而決定影響太陽輻射能地面上的分布和變化,從而決定了地球上有四季遞交和五帶的區(qū)分;了地球上有四季遞交和五帶的區(qū)分; 其次,地球自轉和公轉的周期,提供了兩個時間其次,地球自轉和公轉的周期,提供了兩個時間的自然單位的自然單位日和年,認識和利用它們的周期規(guī)日和年

29、,認識和利用它們的周期規(guī)律,人們創(chuàng)造了歷日制度和計時制度。律,人們創(chuàng)造了歷日制度和計時制度。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 所謂回轉儀,就是繞幾何對稱軸高速旋轉的邊緣厚重的所謂回轉儀,就是繞幾何對稱軸高速旋轉的邊緣厚重的物體,它表現(xiàn)出一些奇妙而有趣的特征。物體,它表現(xiàn)出一些奇妙而有趣的特征。常平架回轉儀有保常平架回轉儀有保持自轉軸方向恒定的特性持自轉軸方向恒定的特性,被用于飛機航空地平儀,船舶的,被用于飛機航空地平儀,船舶的穩(wěn)定器和回轉羅盤等,在實際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穩(wěn)定器和回轉羅盤等,在實際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l 地軸方向相對于空間的變化(歲差和章動)地軸方向相對于空間的變化(歲

30、差和章動) 地球自轉軸在空間的變化,是日月引力的共地球自轉軸在空間的變化,是日月引力的共同結果。假設月球的引力及其運行軌道是固定不同結果。假設月球的引力及其運行軌道是固定不變的變的,由于日、月等天體的影響,地球的旋轉軸在由于日、月等天體的影響,地球的旋轉軸在空間圍繞黃極發(fā)生緩慢旋轉,類似于旋轉陀螺,空間圍繞黃極發(fā)生緩慢旋轉,類似于旋轉陀螺,形成一個倒圓錐體(見下圖),其錐角等于黃赤形成一個倒圓錐體(見下圖),其錐角等于黃赤交角交角=23.5 ,旋轉周期為,旋轉周期為25800年,這種運動年,這種運動稱為稱為歲差歲差,是地軸方向相對于空間的,是地軸方向相對于空間的長周期運動長周期運動。歲差使春分

31、點每年向西移動歲差使春分點每年向西移動50.3。地球進動Earths precession (period 26,000 yr )現(xiàn)時現(xiàn)時進動進動13,000 年年后后地球地球太陽太陽Perfect sphere 正球體正球體Oblate spheroid 扁扁球球體體 = 0 = 0 月球繞地球旋轉的軌道稱為白道,月球運行的軌道月球繞地球旋轉的軌道稱為白道,月球運行的軌道與月的之間距離是不斷變化的,使得月球引力產生的與月的之間距離是不斷變化的,使得月球引力產生的大小和方向不斷變化,從而導致北天極在天球上繞黃大小和方向不斷變化,從而導致北天極在天球上繞黃極旋轉的軌道不是平滑的小圓,而是類似圓的

32、波浪曲極旋轉的軌道不是平滑的小圓,而是類似圓的波浪曲線運動,即地球旋轉軸在歲差的基礎上疊加周期為線運動,即地球旋轉軸在歲差的基礎上疊加周期為18.6年,且振幅為年,且振幅為9.21的的短周期運動短周期運動。這種現(xiàn)象稱為這種現(xiàn)象稱為章動。章動。l地軸方向相對于空間的變化地軸方向相對于空間的變化l章動章動(Earths Nutation)章動歲差、章動導致春分點位置發(fā)生變化歲差、章動導致春分點位置發(fā)生變化南黃極南黃極北黃極北黃極北天極北天極南天極南天極l進動和章動產生的物理依據:進動和章動產生的物理依據:地球不是是正球體;地球不是是正球體;赤道面與太陽軌道平面赤道面與太陽軌道平面(黃道面黃道面)及

33、月球軌及月球軌道平面道平面(白道面白道面)不重合。不重合。l觀測發(fā)現(xiàn),地球的表面的地理坐標是隨觀測發(fā)現(xiàn),地球的表面的地理坐標是隨時間而變的,而地球瞬時自轉軸位置的時間而變的,而地球瞬時自轉軸位置的變化是最主要的原因。即地球自轉軸在變化是最主要的原因。即地球自轉軸在地球本體內也要發(fā)生變化地球本體內也要發(fā)生變化極移極移。l自由極移(錢德勒極移)、周年極移自由極移(錢德勒極移)、周年極移(季節(jié)性氣象變化)、其他極移。(季節(jié)性氣象變化)、其他極移。l地極移動不改變天極在空間的取向,地極移動不改變天極在空間的取向,它只影響地面各點的地理經緯度。它只影響地面各點的地理經緯度。l歐拉章動歐拉章動 剛體地球的

34、自由運動叫做歐拉剛體地球的自由運動叫做歐拉(自由自由)章動。章動。0dtdC0)CA(dtdA0)AC(dtdA3132321外力矩為零時,旋轉橢球體的歐拉方程為:外力矩為零時,旋轉橢球體的歐拉方程為:由最后一式可知由最后一式可知 3為常數(shù),即:為常數(shù),即: 3= l歐拉章動歐拉章動 0dtd0dtd202201CAC0將將 3= 其代入前兩式其代入前兩式, 得:得:其中其中l(wèi)歐拉章動歐拉章動 將上式的第二式乘以將上式的第二式乘以i,然后與第一式相加然后與第一式相加, 可得其解為:可得其解為: )tsin(K)tcos(K0201其中其中K, 是實常數(shù)。是實常數(shù)。此式表明此式表明,地球自轉角速

35、度在赤道面上的投影的數(shù)值是不變地球自轉角速度在赤道面上的投影的數(shù)值是不變的的 ,并以角速度,并以角速度 在赤道面上旋轉。在赤道面上旋轉。而而 3也也保持不變保持不變,即即向量向量 的數(shù)值不發(fā)生變化的數(shù)值不發(fā)生變化,但以角速度但以角速度 繞軸繞軸x3等速轉動。等速轉動。其轉動周期為:其轉動周期為:K222100ACA2200因為因為 為為2 (恒星日恒星日)-1,(C-A)/A=1/305,可得可得 0=305恒星日恒星日,即即轉動軸繞著形狀轉動軸繞著形狀軸以軸以305恒星日恒星日,即大約即大約10個月的周期旋個月的周期旋轉。轉。 l錢德勒晃動(錢德勒晃動(Earths Wobble) ) 18

36、91年錢德勒(S.C.Chandler)發(fā)現(xiàn)了周期為425-440恒星日的變化,這個周期約14個月的運動就是真實地球的自由章動,稱為錢德勒晃動錢德勒晃動 。 2G3akACG3akA25252cc對于變形地球的晃動周期c,可以寫成(傅承義,1985):彈性變形使自由章動周期變長。彈性變形使自由章動周期變長。根據傅承義先生的公式根據傅承義先生的公式, 設設k(勒夫數(shù)勒夫數(shù))=0.30,可得可得 c=448恒星日。地幔的彈性可使自由章動的恒星日。地幔的彈性可使自由章動的周期延長約周期延長約120天;地球的天;地球的液體液體外核使這個周期略為縮短;潮外核使這個周期略為縮短;潮汐摩擦作用又使之增長。實

37、測錢德勒晃動的周期在汐摩擦作用又使之增長。實測錢德勒晃動的周期在425440恒恒星日之間。星日之間。 地球轉動軸相對于形狀軸的運動可以從地球轉動軸相對于形狀軸的運動可以從緯度變緯度變化化中反映出來。通過緯度變化資料的功率譜分析可中反映出來。通過緯度變化資料的功率譜分析可以得到以得到兩個兩個峰峰,一個在一個在437日日,一個在一個在365日。前者即日。前者即錢德勒周期錢德勒周期,相當于相當于k=0.284,在目前用固體潮確定在目前用固體潮確定k 值的精度范圍內值的精度范圍內,這個數(shù)值和上面取的這個數(shù)值和上面取的0.30是一致的。是一致的。后者是一種周年變化后者是一種周年變化,振幅約為振幅約為0.

38、09,由大氣的流動、由大氣的流動、降雪量的變化、地下水、海水的流動等季節(jié)性變化降雪量的變化、地下水、海水的流動等季節(jié)性變化引起的。此外引起的。此外,還包含有半年變化的成份還包含有半年變化的成份,其振幅只約其振幅只約為為0.01。 發(fā)生發(fā)生歲差歲差(進動)和(進動)和章動章動時,地球轉動軸和時,地球轉動軸和形狀軸的相對位置不變,但它們的方向在空間中形狀軸的相對位置不變,但它們的方向在空間中發(fā)生變化,此時恒星的赤緯發(fā)生變化,而地面緯發(fā)生變化,此時恒星的赤緯發(fā)生變化,而地面緯度不變;晃動是轉動軸相對于形狀軸的擺動(表度不變;晃動是轉動軸相對于形狀軸的擺動(表現(xiàn)為地極在地面的移動),此時恒星的赤緯不發(fā)

39、現(xiàn)為地極在地面的移動),此時恒星的赤緯不發(fā)生變化,而地面緯度改變。因而,生變化,而地面緯度改變。因而,可通過測量恒可通過測量恒星的赤緯星的赤緯, 觀測歲差和受迫章動;通過測量緯度觀測歲差和受迫章動;通過測量緯度, 觀測到轉動軸相對于形狀軸的擺動。觀測到轉動軸相對于形狀軸的擺動。 天體過天天體過天子午圈子午圈叫叫“中天中天”,天體,天體周日視運動中,每天兩次過中天:位置周日視運動中,每天兩次過中天:位置最高(地平高度)叫最高(地平高度)叫上中天上中天;位置最低;位置最低叫叫下中天下中天。 天體經過觀測者的子午圈。天體經過觀測者的子午圈。當經過北天極、天頂、南當經過北天極、天頂、南天極所在的那一半

40、子午圈天極所在的那一半子午圈時,天體到達最高位置,時,天體到達最高位置,稱為上中天;當經過北天稱為上中天;當經過北天極、天底、南天極所在的極、天底、南天極所在的那一半子午圈時,天體到那一半子午圈時,天體到達最低位置達最低位置 ,稱為下中,稱為下中天天 。恒星過上中天。恒星過上中天 ,其,其 時角為零,這一瞬間的地時角為零,這一瞬間的地方恒星時等于其赤經,而方恒星時等于其赤經,而且這時地方緯度與恒星的且這時地方緯度與恒星的天頂距和赤緯有最簡單的天頂距和赤緯有最簡單的關系。所以經典的時間和關系。所以經典的時間和緯度測量大多觀測過上中緯度測量大多觀測過上中天的恒星。天的恒星。由圖可見:則:ZZ2/ )(2/ )(ZZZZ可見,通過觀測恒星上下可見,通過觀測恒星上下中天的天頂距,可以中天的天頂距,可以同時同時確定確定觀測點觀測點緯度緯度( )和恒和恒星余赤緯星余赤緯( )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